字:    系统将对诗句按该字在句中的位置分类显示。

共173,分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续上)
晚唐
唐末至五代
  • 徐寅
  • 洞鉴人才。神无隐质。 衡赋
  • 万户列千门。洞达而龙宫在后。 鲛人室赋
唐末宋初
  • 乐史
  • 亦如此鸟,洞出处之机,达韶华之景,时然而后动,默然而为静。 莺啭上林赋
北宋
  • 宋太宗
  • 洞府真人之喻,罔测端由。 逍遥赋
  • 田锡
  • 楚词若曰:洞庭始波兮,木叶微脱。 依韵和吕抗早秋赋
  • 吴淑
  • 至有群玉册府,昆崙下都,洞台灊霍,员峤方壶。 山赋
  • 洞清澈于玉壶,想肌肤于姑射。 冰赋
  • 亦有梁水之鲂,洞庭之鲋。 鱼赋
  • 刘筠
  • 洞箫参差兮上处,燕筑慷慨兮在旁。 大酺赋
  • 李问
  • 冈峦襞积而叠翠,洞穴谽㗿而宿云,修竹阿那以蓊茸,嘉木青葱而纷纭。 仰山赋
  • 范仲淹
  • 洞夫民隐,配日月之照临。 用天下心为心赋
  • 欧阳修
  • 披大礼之遗言,洞先儒之所录。 监试玉不琢不成器赋
  • 陈襄
  • 则有千庐传呼,洞门方轨。 咸阳宫赋
  • 居槐位以分班,洞均舒惨; 三公调阴阳赋
  • 刘攽
  • 洞箫作颂,资燕乐以娱情。 冠有记过之史赋
  • 孔武仲
  • 洞观历世兮,鲜或能然。 双庙赋
  • 张耒
  • 连庑千柱,广殿万杙,飞甍斗桷,洞牖屹壁。 大礼庆成赋
  • 周邦彦
  • 洞鄂之剑,乃入骑士之鞘; 汴都赋
  • 赵鼎臣
  • 洞外阖以不闭,咸变雍而乐康。 邺都赋
  • 楼异
  • 洞警时闻之钟兮,石井泣哀鸣之鹤。 三十六峰赋
  • 灵隐来仙,洞府深兮。 三十六峰赋
  • 傅共
  • 洞箫桃笙,吴歈越吟,俳优唱诨,楚调南音。 南都赋
  • 金君卿
  • 为乎国纪,洞几先而有开; 惟善能举类赋
  • 王子韶
  • 洞洞粥粥,致孝乎鬼神; 六圣原庙赋
  • 程俱
  • 某获目此瑰奇之产,谨为赋云:吴吏采石于包山也,洞庭乡三老趋而进揖而言曰:惟古浑浑,物全其天。 采石赋
  • 李南仲
  • 洞谷昏黑,开乾辟坤。 罗浮赋
  • 李纲
  • 洞户杳然,栖神宅仙。 武夷山赋
  • 洞户初启,曲栏乍见。 含笑花赋
  • 复道连绵,洞房回互。 迷楼赋
  • 故甚甘之泉,洞穴之下,必有金锡以养之; 后乳泉赋
  • 苏籀
  • 千里毫末,洞瞩察究。 灵物赋
  • 王仲敷
  • 铤不虚掷,洞胸穿腢。 南都赋
南宋
  • 王十朋
  • 洞曰阳明,群仙所栖。 会稽风俗赋
  • 绿云映于野外,翠羽鸣于山中,洞倚巑岏之石,岩欹偃蹇之松。 大嶀山赋
  • 美地秀玉山之嶂,洞天丽金庭之景,酒旗摇翠幕之风,池水浸红楼之影。 剡溪春色赋
  • 朱熹
  • 白鹿洞赋者,洞主晦翁之所作也。 白鹿洞赋
  • 张孝祥
  • 洞庭之野,吞楚七泽,乘秋而霁,天水一色。 金沙堆赋
  • 陈造
  • 洞视天人之表而不吾滑焉,君子之善应。 定观赋
  • 薛季宣
  • 洞天高远以谁讯,福地潜通而叵度。 雁荡山赋
  • 羚羊,洞名。 雁荡山赋
  • 湖鳗,洞名。 雁荡山赋
  • 杨简
  • 而寂然莫之移,洞焉乎空空。 广居赋
共173,分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