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楚国
西汉
东汉
曹魏
西晋
- 潘岳
- 贯三光而洞九泉,曾未足以喻其高下也。 西征赋
- 左思
- 火井沈荧于幽泉,高爓飞煽于天垂。 蜀都赋
南朝宋
- 谢灵运
- 鲈鲚乘时以入浦,鳡𩷰沿濑以出泉。 山居赋
- 刘义恭
- 伊梧桐之灵材,蔚竦林而擢秀,玄根通彻于幽泉,密叶垂蔼而增茂。 桐树赋
- 刘骏
- 歌曰:山怀风兮谷吐泉,清潭邃兮远气宣; 华林清暑殿赋
南梁
- 张缵
- 玉笥登之而却老,金人植杖以尊泉,苏生骑龙而出入,处静驾鹿以周旋。 南征赋
初唐
唐
- 张说
- 风雨栉汨兮崩泉而险湍。 畏途赋
- 杨谏
- 不可脱之于重泉。所谓持竿执柄者未容易焉。 南有嘉鱼赋
- 孙翊仁
- 六合清迥。法驾行幸于温泉。 朝元阁赋
- 乔潭
- 苟能酌宪于兹泉。则可以相盐梅而翼圣。 双瀵泉赋
- 李迪
- 产乎北海之重泉。 锻破骊龙珠赋
- 蒋防
- 虽长绳而莫系于桑野。长戈不能却彼泉隅。 惜分阴赋
- 卢肇
- 处童蒙而未发。孰观地喙乎深泉之涯。 海潮赋
- 张曙
- 潺湲下陇底之泉。呜咽上涔阳之橹。 击瓯赋
中唐
北宋
- 田锡
- 若应龙之卧渊泉,俟良时以为风雨。 诸葛卧龙赋
- 吴淑
- 楚姬著节于渐台,姜妇明孝于涌泉。 江赋
- 或说铜人之掩泉,或谓金人之持杵。 井赋
- 夏竦
- 乃歌曰:黄金阙兮红玉泉,停鸾辂兮逢列仙。 穆天子宴王母于瑶池赋
- 欧阳修
- 嘉祐元年夏,大雨水,奉诏祈晴于醴泉宫,闻鸣蝉,有感而赋云。 鸣蝉赋
- 陈洙
- 易漫以冰兮,人政之洁浮于泉; 漫泉亭赋
- 苏轼
- 今夫水之在天地之间者,下则为江湖井泉,上则为雨露霜雪,皆同一味之甘,是以变化往来,有逝而无竭。 天庆观乳泉赋
- 孔武仲
- 生为谀臣以终身兮,死为怯鬼于黄泉。 双庙赋
- 黄庭坚
- 东坡公所作乳泉赋,数百年之文章也,明之又好东坡,故书遗之,可深藏以待识者。 跋自书东坡乳泉赋
- 刘弇
- 是谓一举而四善得,岂比夫云阳甘泉,穷物怪而誇丽淫者哉! 元符南郊大礼赋
- 秦观
- 或问:孙先生之游汤泉山也,尝于佛祠之旁,二松之下,诛薙草茅,平夷土涂,规以为庵,曰寄老焉。 寄老庵赋
- 曳杖而去,行歌于涂曰:滭沸滂沱奋此泉兮,被彼山阿。 汤泉赋
宋
南宋
- 王十朋
- 于是相与啜茗于清白之堂,漱齿于清白之泉,阅唐宋之题名,终夕为之慨然。 蓬莱阁赋
- 陆游
- 赤甲崇崇兮白盐酋酋,东屯之下兮清泉美畴。 自闵赋
- 薛季宣
- 牛女从桥而星河可度,雷张望气而龙泉可得。 雁荡山赋
- 崔敦礼
- 苟余意足有适兮,岂必金谷与平泉。 閒居赋
- 词未竟,客跃然而前曰:子赋暑至矣,读之若坐火井而居炭谷,游焦溪而沐汤泉,有可以清暑者,得闻其说乎? 大暑赋
- 程珌
- 岂曰无币兮今泉流,岂曰无粟兮今红稠。 壬申岁南郊大礼庆成赋
- 白玉蟾
- 上挽天河于碧落兮,下拽夜台于黄泉。 鹤林赋
- 慨麻姑之去远,缅王蔡其犹昔,俯稚川濯丹之泉,验福唐遗简之地。 麻姑赋
- 登翠微而望香林,陟紫霄而顾玉泉。 天台山赋
- 方岳
- 山童敲云外之臼,野老掬雪中之泉。 茶僧赋
明
- 李承召
- 痼疾皆愈,魏徵所以颂醴泉之铭也。 椒水赋
- 李荇
- 终亦无以救于既危。想义气犹激于泉下。 义不帝秦
- 崔演
- 四海渗涸而九泉枯尽兮,又何有大椿与邓林。 拟病暑
- 李珥
- 升为云而降为泉兮,验通气于山泽。 画前有易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