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系统将对诗句按该字在句中的位置分类显示。

共240,分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下一页
(续上)
晚唐
唐末至五代
五代
  • 张翊
  • 凭山河以作固。阈夷狄而腾声。 潼关赋
五代至宋初
  • 徐铉
  • 京师河润,盛德日新。 颂德赋
北宋
  • 田锡
  • 岂比夫祖龙霸秦,恃山河之百二; 御试不阵而成功赋
  • 吴淑
  • 认天河之浴豨,观卯日之群羊。 雨赋
  • 青雨广延之国,赤布河阴之地,周王骇昆明之唱,西母贡嵰州之味。 雪赋
  • 伊洪河之下流,出昆崙之绝域。 河赋
  • 一斗河东之赐,千日中山之醉。 酒赋
  • 复有宋武戏马之词,王弘河上之赐。 梨赋
  • 茍耕田而可种,奚临河而见羡。 鱼赋
  • 汤沃桓谦之怪,火攻河内之兵。 蚁赋
  • 王禹偁
  • 截黄道以柅日,擘洪河而抉冰。 花权赋
  • 赵湘
  • 酒如河焉,或厌而倾之。 姑苏台赋
  • 杨大雅
  • 西望河流,襟带二邑。 皇畿赋
  • 夏竦
  • 盖盛德与大业也,夫岂河清而已矣? 河清赋
  • 范仲淹
  • 五霸何知,据山河而一战; 王者无外赋
  • 胡宿
  • 俯太行兮却倚,瞰洪河兮注东。 正阳门赋
  • 欧阳修
  • 在祭者必有常典,务本者贵乎不忘,既先河而告备,乃后海以为常。 祭先河而后海赋
  • 以谓河导其派,本一勺而始矣; 祭先河而后海赋
  • 是知河必居首,取发源而肇兹; 祭先河而后海赋
  • 王观
  • 大中纪年兮,获官河之圣米; 扬州赋
  • 李之仪
  • 安燕婉籧篨之刺,而岿河水而高峙。 閒居赋
  • 苏辙
  • 缭青山以为城,引长河而为带。 黄楼赋
  • 秦观
  • 贯江河以下骛兮,拉泗沂而左奔。 浮山堰赋
  • 太守苏公守彭城之明年,既治河决之变,民以更生,又因修缮其城,作黄楼于东门之上,以为水受制于土,而土之色黄,故取名焉。 黄楼赋
  • 繄大河之初决兮,狂流漫而稽天。 黄楼赋
  • 张耒
  • 今秋又以事之东海,至涟水,入涟河。 后涉淮赋
  • 驾长帆于朝风兮,凌星河于夜湍。 后涉淮赋
  • 决大河而东奔兮,挽予舟而上溯。 暮秋赋
  • 崔公度
  • 挟大河于楚东,瞰北岳其在旁。 感山赋
  • 燕赵中山,卫韩与魏,或主山东,或主河内,或主山西,或主河外。 感山赋
  • 念贼失仲卿之计,不西下而直趋怀孟,而我用向拱之言,速济河而击其未聚。 感山赋
  • 伊洛之水昼乎其前,戎夷畏之,踰黄河之湍; 感山赋
  • 刘跂
  • 元封天子既乾封,临决河,沈璧及马,慷慨悲歌。 宣防宫赋
  • 杨天惠
  • 挽天河以自湔兮,吾恐垢氛之不能去。 悯相如赋
  • 程俱
  • 要曳涂之灵介,胜泣河之鲍䐹。 临芳观赋
  • 郑少微
  • 盻星河之照闱兮,径溯洄而往从。 悯相如赋
  • 郑刚中
  • 居士耳受心感,坐而叹曰:辰角未见,孰挽河耶? 秋雨赋
  • 陈与义
  • 彼任公子,虽永负于一鱼,而浙河以东,苍梧以北,皆歌舞其赐,则乘除而逆计之,其得失有以相济也。 放鱼赋
  • 苏籀
  • 三伏炎曦,温暾河汉。 汤泉赋
共240,分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