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系统将对诗句按该字在句中的位置分类显示。

东汉
  • 班彪
  • 风波薄其裔裔,邈浩浩以汤汤。 览海赋
  • 冯衍
  • 昔伊尹之干汤兮,七十说而乃信; 显志赋
  • 班固
  • 前唐中而后太液,览沧海之汤汤。 两都赋 其一 西都赋
  • 张衡
  • 抚軨轵而还睨兮,心勺𤄶其若汤。 思玄赋
  • 乘天潢之汎汎兮,浮云汉之汤汤。 思玄赋
东汉末
西晋
  • 傅咸
  • 热熙天而灼地,沸巨海而成汤。 羽扇赋
南朝宋
  • 傅亮
  • 踵冲轨于禹汤,协至诚于在余。 喜雨赋
  • 谢灵运
  • 易千里之曼曼,溯江流之汤汤,荐赤圻以经复,越二门而起涨。 撰征赋
  • 奚车正以事夏,虺左相以辅汤。 撰征赋
盛唐
中唐
  • 吴筠
  • 仰瑶岭之嵯峨。俯碧津之汤汤。 登真赋
  • 卫次公
  • 都之会也皇皇。渭之流也汤汤。 渭水贯都赋
  • 梁肃
  • 又逃刃于夷门。沿汴水之汤汤。 过旧园赋
  • 欧阳詹
  • 巷如流以汤汤。野若草而芊芊。 回銮赋
  • 李观
  • 汤曰伊尹相汤伐桀。 苦雨赋
唐末至五代
北宋
  • 田锡
  • 是以鲁史述汤之德也,则曰齐圣广渊; 开封府试人文化成天下赋
  • 吴淑
  • 内药则戏于汤中,涂血则行于水上。 鱼赋
  • 王回
  • 挚虺夹以相汤兮,美遂良而举直。 事君赋
  • 王观
  • 浪赋诗于鞍马,因纵美于汤汤。 扬州赋
  • 秦观
  • 或问:孙先生之游汤泉山也,尝于佛祠之旁,二松之下,诛薙草茅,平夷土涂,规以为庵,曰寄老焉。 寄老庵赋
  • 晁补之
  • 属岁秋之有谷兮,河出坟而汤汤。 求志赋
  • 张耒
  • 浩淮流之汤汤兮,荡余舟以沿洄。 后涉淮赋
  • 周邦彦
  • 以至置舂陵之侠客,兴泗上之健吏,扼襟控咽,屏藩表里,名城池为金汤,役诸侯为奴隶。 汴都赋
  • 崔公度
  • 吾尝临东海旅南溟,泛淮江之汤汤,济岳阳之洞庭,观其溶液衍裕,盖天地之委藏,秘怪惚恍,鲛虬峥嵘,岂世人之敢指名哉。 珠赋
  • 慕容彦逢
  • 于是对大阵之整整,背广泽之汤汤,还途塞兮议不返顾,众志竭兮锋何可当! 韩信背水破敌赋
  • 唐庚
  • 尽荆门之荦确,瞰蜀江之汤汤。 南征赋
  • 苏过
  • 笑尧禹而陋汤武兮,盖将与黄帝俱仙。 思子台赋
  • 阎苑
  • 论高节则胜栖岩之入梦,鄙负鼎之干汤。 述贤亭赋
  • 李纲
  • 兰舟桂楫兮,泛烟水之汤汤。 江上愁心赋
  • 胡寅
  • 莽苍梧之愁予兮,顾洞庭而浩汤。 原乱赋
  • 晁公溯
  • 阳侯悯予而奔属兮,济中流之汤汤。 悯孤赋
南宋
  • 李石
  • 鼎中强弱,用滋味以干汤。 四君子汤赋
  • 龚相
  • 于是引而酌,酌而醉,醉而能歌曰:山苍苍兮江汤汤,月盈亏兮云飞扬。 项王亭赋
  • 崔敦礼
  • 若乃层潭之府,极深之渊,毒阳激烁,阴火潜然,熺炭重燔,吹炯九泉,与日喷薄,流耀扬焆,朱𤒦绿烟,要眇婵娟,河汉沸兮若煮,川渎涌兮如汤。 大暑赋
  • 词未竟,客跃然而前曰:子赋暑至矣,读之若坐火井而居炭谷,游焦溪而沐汤泉,有可以清暑者,得闻其说乎? 大暑赋
  • 裸壤变为垂缯之俗兮,华清不知探汤之热。 苦寒赋
  • 焦炳炎
  • 地产如金之药,池燃无火之汤。 黄山赋
  • 徐居正
  • 面四山之立立兮,俯江流兮汤汤。 狎鸥亭赋
  • 金守温
  • 徒沐芳兮兰汤。 喜晴赋
  • 田汝耔
  • 理余发于秣节兮,浴余体于兰汤。 登黄鹤楼赋
  • 姜再恒
  • 制七十而为助兮,政实肇乎成汤。 箕田图赋
  • 吴光运
  • 游子悲故乡兮,心踊跃其若汤。 梦游赋
  • 张杲
  • 览江流之汤汤,驶不舍夫昼夕。 黄鹤楼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