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系统将对诗句按该字在句中的位置分类显示。

共126,分3页显示   2  3 下一页
东汉
  • 蔡邕
  • 迄管邑而增感叹兮,愠叔氏之启商。 述行赋
  • 哀衰周之多故兮,眺濒隈而增感。 述行赋
曹魏
  • 曹丕
  • 资物类之相感,信实彻之通灵。 戒盈赋
  • 阮籍
  • 咨闾阎之散感兮,因回风以扬声。 东平赋
  • 岂淹留以为感兮? 东平赋
  • 曹植
  • 夫灵德之所感,物无微而不和。 橘赋
西晋
  • 傅玄
  • 昔怪古人之感贶,乃答之以宝琼。 李赋
  • 傅咸
  • 秋日凄凄兮,感时逝之若颓,曷时逝之是感兮? 鸣蜩赋
  • 左九嫔
  • 怀愁戚之多感兮,患涕泪之自零。 离思赋
  • 惟屈原之哀感兮,嗟悲伤于离别。 离思赋
  • 孙楚
  • 乃喟尔而有感兮,率邻左之数夫。 井赋
  • 陆机
  • 历四时以迭感,悲此岁之巳寒。 感时赋
  • 羡品物以独感,悲绸缪而在心。 行思赋
  • 陆云
  • 哀戚容之易感兮,悲欢颜之难怡。 愁霖赋
南朝宋
  • 傅亮
  • 嗟劳人之萃感,何夕永而虑充。 感物赋
南梁
  • 江淹
  • 测代序而饶感,知四时之足伤。 四时赋
  • 故其所诣必感,所感必哀。 青苔赋
  • 萧衍
  • 冀皇天之有感,何报施之茫茫,晓百碎于魏阙,夜万断于中肠。 孝思赋
  • 张缵
  • 慨斯诚之未感,乃沈躯以明誓。 南征赋
北魏
  • 张渊
  • 至于精灵所感,迅逾骇向。 观象赋
南齐
  • 谢朓
  • 譬丰草之区别,随霜露而天延,背萱鲜于堂北,尚幽幽而未捐,苟外物以能感,亦在应而无骞。 思归赋
北周
  • 庾信
  • 况复风云不感,羁旅无归,未能采葛,还成食薇,沈沦穷巷,芜没荆扉,既伤摇落,弥嗟变衰。 枯树赋
隋末唐初
  • 李百药
  • 重桃符而致感。纳钜鹿之明规。 赞道赋
  • 谢偃
  • 信一人之致感。 述圣赋
初唐
  • 王勃
  • 起金钿之旧感。惊玉箸之新行。 青苔赋
  • 杨炯
  • 一旬而太平感。 浑天赋
盛唐
  • 李邕
  • 蝶栩栩兮梦感。鸟嘤嘤兮思存。 春赋
中唐
  • 吴筠
  • 道不予欺兮感通象罔。天必我鉴兮保合元真。 登真赋
  • 湘有挥涕之感。楚谣兴防露之作。 竹赋
  • 仲子陵
  • 至如心有所感。声成于文。 五色琴弦赋
  • 陈羽
  • 本阴阳之所感。 明水赋
  • 陆贽
  • 岂老氏之或论。伊潘生之所感。 登春台赋
共126,分3页显示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