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系统将对诗句按该字在句中的位置分类显示。

共302,分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下一页
北宋(续上)
  • 吴淑(续上)
  • 别有得于文山,放之桃林。 牛赋
  • 随巨公则旁海而游,逐东郭则环山而走。 狗赋
  • 或生于石虎园中,或植于景阳山侧。 枣赋
  • 王禹偁
  • 臣谨按:周制,孟春之月,天子亲载耒耜,躬耕籍田,所以事天地山川社稷先王,醴酪粢盛,于是乎取之,恭之至也。 籍田赋
  • 六百里之穷山,唯毒蛇与贙虎。 三黜赋
  • 尚虑其至化未敷,群生未济,乃访道于名山,欲坐忘于浮世。 崆峒山问道赋
  • 刘筠
  • 歘对舞于索山,跳丸剑而争趋。 大酺赋
  • 杨亿
  • 窅忘怀于赤水,邈驰想于姑山。 天禧观礼赋
  • 李问
  • 梁武帝赋游山寺,惟写其景物之佳,讽咏一时游览之胜。 仰山赋
  • 龙湫渟水于山腰,佛刹倚殿于岩腹。 仰山赋
  • 其中则有大沩之圆镜,南唐之净瓶,贝多则罗汉携来自乾竺,佛牙则郡侯得之于胡僧,本国锡以泰山之芝草,赐之御札于廷平,皆自昔以传今,将永镇而常宁者也。 仰山赋
  • 范仲淹
  • 又歌曰:曾不知吾曹者将与夫谢安,不可尽欢,而聿去乎东山; 秋香亭赋
  • 准天地而容日月,畜风雷而列山泽。 易兼三材赋
  • 胡宿
  • 发彼变盈之地,依乎藏疾之山。 蒙泉赋
  • 宋祁
  • 用干将而补履兮,采明珠而升山。 穷愁赋
  • 欧阳修
  • 然则攻自他山,列乎良璞。 监试玉不琢不成器赋
  • 陈翥
  • 既支离而不煖,始有地于西山之南。 桐赋
  • 郑獬
  • 合二宝之精刚兮,又生此松于山巅。 小松赋
  • 王回
  • 其形輶于鸿毛兮,其力重于太山。 爱人赋
  • 刘攽
  • 予因作崆峒山赋。 崆峒山赋
  • 蒲宗孟
  • 孔明故居兮山之阿。 肄业堂赋
  • 蒋之奇
  • 跨无著之三山兮,阅巨鳌之番休。 北游赋
  • 王令
  • 又其辞曰适山而采之,则芝非独山草,盖未足据信也。 藏芝赋
  • 王观
  • 杜子美思东流而乘兴,朱长文目西山而怀旧。 扬州赋
  • 此州之城邑山川楼观之所在也。 扬州赋
  • 苏轼
  • 览江上之重山兮,曰惟子之故乡。 屈原庙赋
  • 一年为限,孤寒半老于山林。 复改科赋
  • 苏辙
  • 于是求之名山,屑而瀹之,去其脉络,而取其精华,庶几可以固形养气,延年而却老者。 服茯苓赋
  • 始予隐乎崇山之阳,庐乎修竹之林。 墨竹赋
  • 自戊戌至九月戊申,水及城下者二丈八尺,塞东西北门,水皆自城际山,雨昼夜不止。 黄楼赋
  • 天子封祀太山,徜徉东方,哀民之无辜,流死不藏,使公卿负薪以塞。 黄楼赋
  • 范祖禹
  • 周人取以登山,文为之始。 天子龙衮赋
  • 孔武仲
  • 矧鲸吞而虎攫兮,如思明与禄山。 双庙赋
  • 驰荒郊兮北山,莽悲风兮萧瑟。 吊隋炀帝赋
  • 于时侧者御山,松声飕飗。 田家坡赋
  • 黄庭坚
  • 筑亭高原,以望玉笥诸山,用其所以斋心服形者,名之曰休亭。 休亭赋
  • 有屈原宋玉枚乘之笔,故文章有江山之秀发。 江西道院赋
  • 紫极宫道士胡洞微明之,少入道于庐山康王观,尝从容趋事余伯祖父宝之。 跋自书东坡乳泉赋
  • 刘弇
  • 陋肮脏之元叔,体柔嘉于仲山。 德至者色泽洽赋
  • 秦观
  • 走狞雷以赴海兮,驾扶摇而薄山。 浮山堰赋
  • 华镇
  • 华清绣错于泉流,翠微绮结于山半。 感春赋
  • 米芾
  • 米元章登北山之宇,徘徊四顾,慨然而叹曰:壮哉,江山之观也! 壮观赋
  • 其或浮玉焦山之名掩雾,石箄落潮,倒洪流而夜响,援淡墨其难描。 登黄鹤台下临金山赋
  • 晁补之
  • 吾遵夏盖之山兮,聊以观乎远海。 求志赋
  • 张耒
  • 旷四海无所投其足兮,后帝命我于山之隈。 柯山赋
  • 故吾守此败庐,其固比夫河山。 芦藩赋
  • 界陈许之北壤兮,望荆涂之两山。 后涉淮赋
宋初
  • 崔仁冀
  • 郡之东院有山茶一本,众云白华。 玉茗花赋
共302,分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