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系统将对诗句按该字在句中的位置分类显示。

共299,分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下一页
唐末至五代(续上)
唐末
唐末宋初
北宋
  • 田锡
  • 于是驾太一之帝车,出兑方之近甸,声容海荡以川振,扈从风驱而电转。 西郊讲武赋
  • 宜乎后伍先偏,声交影接。 雁阵赋
  • 声均大夏,又何取于箫韶。 南省试圣人并用三代礼乐赋
  • 今皇上嗣位而致升平也,前古之遗文必复,百王之阙政皆修,是以文章明备,声教同流。 南省试圣人并用三代礼乐赋
  • 有时杨柳回塘,梧桐深井,声烟袅兮忽断,春意牵兮自永。 晓莺赋
  • 张咏
  • 声赋之作,岂拘模限韵,春雷秋虫之为事也? 声赋
  • 故形有美恶焉,声有小大焉。 声赋
  • 故知五音八声,声之枝欤? 声赋
  • 金石丝竹,声之器欤? 声赋
  • 王禹偁
  • 气增堡障,声动幽遐。 大阅赋
  • 正鹄既设,声诗乃登,有以知君臣之义洽,有以见礼乐之道兴。 射宫选士赋
  • 杨大雅
  • 势震动于山岳,声沸腾于江河。 皇畿赋
  • 刘筠
  • 声砰磕兮,非雷而震; 大酺赋
  • 夏竦
  • 是知律资大一,声感中和。 吹律暖寒谷赋
  • 范仲淹
  • 况乎清净是崇,声教遐被。 铸剑戟为农器赋
  • 晏殊
  • 岂不以崇高宅乎富贵,声教移乎风俗? 中园赋
  • 宋庠
  • 陶钧之所独运,声教之所横被,遐哉邈乎,越不可载而已。 乾元节赋
  • 形不任乎手搏,声难为乎耳聪。 幽窗赋
  • 宋祁
  • 学殖滋大,声誉驶驰。 感交赋
  • 声不高于乡品,志方谋于遁尾。 感交赋
  • 圣人是以去乐之伪,存乐之真,音谐于德,声托于仁。 百兽率舞赋
  • 声明文物,安得而相袭? 三王不相袭礼赋
  • 欧阳修
  • 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秋声赋
  • 范镇
  • 声而为乐,文而为礼,柄而刑赏,统而祠祭。 大报天赋
  • 邵雍
  • 声明文物,不此而出; 洛阳怀古赋
  • 司马光
  • 使功烈烜赫,声明葳蕤,废耳目一日之玩,为子孙万世之规,岂不美欤? 交趾献奇兽赋
  • 刘敞
  • 声依九节,以成观德之谟。 右射驺虞赋
  • 苏轼
  • 嘐嘐聱聱,声在橐中。 黠鼠赋
  • 苏辙
  • 羽袅袅其弥远兮,声断绝而复扬。 登真兴寺楼赋
  • 奏丝竹之愤怨兮,声激越而眇绵。 超然台赋
  • 声震雷,城堞为危。 黄楼赋
  • 声闻在定,雷鼓皆隔。 和子瞻沉香山子赋
  • 舒亶
  • 按弦而奏,声参韶乐之淳; 舜琴歌南风赋
  • 黄庭坚
  • 诗云: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刘明仲墨竹赋
  • 秦观
  • 彼有啄乎广莫之野,饮于清泠之渊,随林丘而止息,顺风气而腾骞,一鸣九皋,声闻于天。 叹二鹤赋
  • 张耒
  • 鼓钟于宫,声出于垣,中空然而无有,徒望意而辄还。 芦藩赋
  • 若夫朝旸不出,微霰既零,声如跳珠,淅淅可听。 芦藩赋
宋初
  • 崔仁冀
  • 睹前太守周申甫曾有是咏,声其奇,未之甚信。 玉茗花赋
  • 色泽既殊,声光亦别。 玉茗花赋
共299,分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