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系统将对诗句按该字在句中的位置分类显示。

共142,分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北宋(续上)
  • 邹浩
  • 以唐太宗之贤卓荦近代兮,于郑公之既没也,停昏仆碑,且不念其勤劳。 愤古赋
  • 王严
  • 汉唐而降,土木其峙。 重修周公庙赋
  • 赵鼎臣
  • 不独陵轹岷蜀,诋諆句吴而已,又将超秦越汉,污唐渍虞。 邺都赋
  • 厥初生民,缵唐之绪。 邺都赋
  • 楼异
  • 余少闻洛邑之盛,在唐宋为东西都,而山川形胜之富,视它州为杰观。 三十六峰赋
  • 阎苑
  • 汉唐故地,混茹毛之俗。 述贤亭赋
  • 瞿唐风急,起波声之呜咽; 述贤亭赋
  • 王洋
  • 有唐祀事,亦先太清,告于祖考,配天以明,固惟秩叙,如阶之升。 拟进南郊大礼庆成赋
  • 王腾
  • 在唐中弱,齐蔡幽并,谐结诸邻,唇齿相因,叛主之师,逐帅之黥,陆梁百年,不为王臣,是亦何尝联吾蜀民? 辨蜀都赋
  • 史尧弼
  • 鼓箧者三千,轶唐家之高拱。 太学教化之宫赋
  • 晁公溯
  • 余观于屈原之前者,有唐叔之苗裔,袭霸主之遗风。 屈原宅赋
  • 玉霄赤城,高唐峨嵋。 暑赋
  • 曾原一
  • 寒芒在天,神枢运躔,是星也,在汉为灵泉,在唐为谪仙。 金精山赋
南宋
  • 李长民
  • 在汉则郡以陈留而命名,在唐则军以宣武而分额。 广汴都赋
  • 王十朋
  • 国朝逮今,盖百馀政,前有文简,后有文正,题名所记,比唐为盛。 会稽风俗赋
  • 乃有汾晋五士,汉唐群英,郑国七子,凉州三明,器成三足之鼎,才宜九佐之卿。 梅溪题名赋
  • 于是相与啜茗于清白之堂,漱齿于清白之泉,阅唐宋之题名,终夕为之慨然。 蓬莱阁赋
  • 张昌言
  • 起唐昌之馀芳,载后庭之遗曲者乎! 琼花赋
  • 龚相
  • 一日携客至其上,读唐李德裕所为赋,序楚汉兴亡基乎应天顺人与不则然矣。 项王亭赋
  • 王廉清
  • 旷古所无,一旦在己,汉唐所恨,自我而得。 慈宁殿赋
  • 曾协
  • 漫生伏于衡茅之下,咏康衢之歌,诵赓载之章,想唐虞之光明,欣吾身之亲当。 宾对赋
  • 薛季宣
  • 有唐氏之封国,都蟠木之甬东。 唐风赋
  • 汪莘
  • 因搜其平生所得于月者,假唐太宗房玄龄对问而为之赋云。 月赋
  • 程珌
  • 惟唐有臣,亦赋南郊。 壬申岁南郊大礼庆成赋
  • 洪咨夔
  • 陶唐冶虞,规周矩商。 大冶赋
  • 魏了翁
  • 后唐张不立尝为诗,曰朝廷不用忧巴俗,称霸何曾是蜀人,人以为名言。 跋眉人王庆长辩蜀都赋
  • 方大琮
  • 记鲁史者不为咺而讳,作唐史者不以张而改。 史官权重宰相赋
  • 如唐德见之,安有追仇之失? 金镜书赋
  • 然而用舍多偏,莫唐世之为甚; 金镜书赋
  • 宜唐臣知此,业陈必见之辞。 帝王歌颂刻金石赋
  • 刘克庄
  • 及夫春和景融,天日开霁,忽五采之彰施,竦十目之瞻视,探怀中之色笔,织机上之锦字,舒汉京之黼黻,扫唐朝之絺绘。 吐绶鸡赋
  • 乐雷发
  • 山之岩洞最胜者曰斜岩,乃唐刺史薛伯高命名。 游紫霞岩赋
宋末元初
  • 胡次焱
  • 昔唐太宗立文馆兮,登瀛洲之名始立; 步瀛桥赋
  • 吴兆骞
  • 何嶒崚外峙,而唐坛内平。 长白山赋
  • 张杲
  • 诹费荀之遗躅,渺唐晋其如梦。 黄鹤楼赋
共142,分3页显示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