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系统将对诗句按该字在句中的位置分类显示。

共121,分3页显示  上一页  1  3 下一页
北宋(续上)
  • 田锡(续上)
  • 自春秋战国之后,洎吴魏鼎分之际,干戈僭王,乘舆拟帝。 叠嶂楼赋
  • 或苍梧南北,或梦泽东西,或樊川与辋川,或吴溪与越溪。 春云赋
  • 孙吴之阵法奚取,韩白之兵机弗采。 御试不阵而成功赋
  • 张咏
  • 陈吴一呼,而宗社瓦毁。 声赋
  • 吴淑
  • 故秦谓之笔,楚谓之聿,而吴谓之不律。 笔赋
  • 至如沙棠之法,木兰之丽,采菱翔凤之名,指南常安之制,梁丽晋舶之称,𧣷吴越女之类。 舟赋
  • 自西北而遥集,邈江海而遐举,辞吴市而喧阗,出雷门而轩翥。 鹤赋
  • 救吴汉而缘尾,济苻坚而垂鞚。 马赋
  • 恶赵高之指马,谴吴唐之爱儿。 鹿赋
  • 谏吴则游于姑苏,讽汉则禦彼匈奴。 鹿赋
  • 贺吕光于龟兹,负吴猛于宫亭。 龙赋
  • 赵湘
  • 乐吴耶? 姑苏台赋
  • 醉吴耶? 姑苏台赋
  • 向使夫差忧吴之民如西子,固吴之垒如姑苏,则虽鸱夷之筹,自救无憀,何暇为人谋? 姑苏台赋
  • 李问
  • 乌显仰山,岌嶪京峙,据乎春台之阳,阻乎秀水之涘,枕吴头以盘固,压楚尾而仰止。 仰山赋
  • 蒋堂
  • 泽国秀壤,句吴故城。 北池赋
  • 范仲淹
  • 曳吴门之练,不足以比容; 天骥呈才赋
  • 李觏
  • 盖足于财用,而利于守禦,故周之衰也,有吴有楚; 长江赋
  • 王观
  • 一陈留而分郡,一东广而启封,复吴州而异称,示屏卫于其中。 扬州赋
  • 迨吴僭王,杨氏始振,行密亟亡,渭溥称尊。 扬州赋
  • 凛剑外之危势,吞淮天之远岫,带楚水之萦盘,瞰吴林之怪秀。 扬州赋
  • 黄庭坚
  • 句吴之区,维斗所直; 江西道院赋
  • 故吴楚无竹工,非无竹工,妇能织缉之器,儿能鸡鹜之笼也。 对青竹赋
  • 米芾
  • 长鲸齿巨,天吴腹斑。 壮观赋
  • 吾每登是宇览是土,当日杲天,清岚开练,布邀太平君子,引吴醇,舞越女,破千岁之长忧,掷森然之万古。 壮观赋
  • 崔公度
  • 而吴起言商纣之国志,有激于当时。 感山赋
  • 崔鶠
  • 瑶台作而夏衰,琼室考而商危,章华成而楚众叛,阿房出而秦人离,斯丧乱之必然,曷吴王之不思也哉? 姑苏台赋
  • 李廌
  • 二吴争恩,甚于火水。 金銮赋
  • 赵鼎臣
  • 然犹伯夷抗登山之志,仲连怀蹈海之义,相与耻而非之,况乎助卫君之奸国,褒吴楚之僭号? 邺都赋
  • 阎苑
  • 吞吴之蛇,如实气而难藏。 述贤亭赋
  • 徐晋卿
  • 荀吴围鼓而鼓人服,晋侯去原而原国降。 春秋经传类对赋
  • 伯宗避重,荀吴驱冲。 春秋经传类对赋
  • 杨杰
  • 邹阳上书,谏吴王而托物。 一鹗赋
  • 程俱
  • 建中靖国元年,以修奉景灵西宫,下吴兴吴郡采太湖石四千六百枚,而吴郡实采于包山。 采石赋
  • 方其践忍鸟喙,差耕石田,祸起腋下,谋钳悟先,则吴阵江北,越军江南,杀气朝合,军声夜严。 后松江赋
  • 范浚
  • 访苏台之遗址兮,遵吴都之古道。 姑苏台赋
  • 王腾
  • 三国之际,异方鼎峙,若南若北,辅吴崇魏,惟我蜀人,不私非类。 辨蜀都赋
  • 方春秋之尊夏,视吴楚犹貊虫,大周宗伯而不数,抑又矧于闽中? 辨蜀都赋
  • 林学蒙
  • 江湖震荡,朝吴暮楚,而是山巍然其千古,殆如平原之守,坐视奔军之降虏。 西山赋
  • 王灼
  • 荡汉女之轻桨,开吴娃之笑颊。 朝日莲赋
南宋
  • 李长民
  • 其始定也,夜出九成,不吴不敖,龙变光润,气明焰消。 广汴都赋
  • 观夫燕赵汝颍之英,句吴于越之秀; 广汴都赋
  • 王十朋
  • 有君曰:昔吴子问柳先生以晋国之事,而柳以晋对; 会稽风俗赋
  • 天吴怒而江涛沸溢兮,飘庐舍而坏堤防。 民事堂赋
  • 方吴门之画龙,视越国其如蛇,轰雷鼓于一震,虚吴国而成洼。 蓬莱阁赋
  • 陆游
  • 若吴亡而气犹见,其应晋之南迁。 丰城剑赋
  • 范成大
  • 灵岩山寺,故吴馆娃宫也。 馆娃宫赋
  • 歌吴歈而楚舞,荐万寿于君王。 馆娃宫赋
  • 陈造
  • 诵楚骚,鎗吴歈,信醉山之欲颓。 问月楼赋
  • 薛季宣
  • 指圮堞而揭汩濠兮,访吴孙氏之故墟。 吴墟赋
共121,分3页显示  上一页  1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