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系统将对诗句按该字在句中的位置分类显示。

曹魏
  • 卞兰
  • 昔舜以蒸蒸显其德,周旦不骄成其名,岂因南面之尊以发称,假鼎足之盛以取誉哉? 赞述太子赋
南梁
  • 萧纲
  • 照夜明珠且莫取,金羊灯火不须然。 对烛赋
盛唐
中唐
晚唐
北宋
  • 田锡
  • 孙吴之阵法奚取,韩白之兵机弗采。 御试不阵而成功赋
  • 张咏
  • 谓道德不可以称据,谓仁义不可以取资。 鯸鮧鱼赋
  • 范仲淹
  • 自汉魏之下,暨隋唐之际,堂或三五之上,道非三五之世,盖不取其厚而取其薄,不得其大而得其细。 明堂赋
  • 晏殊
  • 却园夫之利兮取彼閒适,荷王国之宠兮遂夫游泳。 中园赋
  • 文彦博
  • 鸾游而盖不足取,隼击则又何能为。 鸿渐于陆赋
  • 岂宜乎以贵而格物,必在乎去此而取彼。 主善为师赋
  • 蔡襄
  • 越石娱薪以相佯,婴何次骖而奄取。 士伸知己赋
  • 刘攽
  • 故我总万汇以兼载,人自一言而汎取。 皋陶戒舜在知人赋
  • 赵鼎臣
  • 有以师典常而取训,不徒侈游憩以相先也。 学古堂赋
  • 宗泽
  • 吾非不知强自取藏器以待时而动,老当益壮,自任以天下之重。 古楠赋
  • 刘一止
  • 客有造余曰:吾闻古圣贤之取友以人而不以物,以德而不以色。 三友斋赋
南宋
  • 程大昌
  • 千秋知指,下公车,募能为种植言者悉上相府,以待平奏,前后十百辈,独子奇公实可取。 子奇赋
  • 杨冠卿
  • 门下士杨冠卿取左氏所书鲁桓公秋大阅为题赋之,用以形容甚盛之举。 上留守章侍郎秋大阅赋
  • 曹彦约
  • 且上观下获以取媚于时好兮,类韩卢之攫兔。 尽心堂赋
  • 程公许
  • 念昔金困于鞑蒙,廷议颇惑于进取。 孔山赋
  • 方大琮
  • 勿谓作爻止合取诸之离象,凡其敷诰可追大也之皇坟。 文武之道同于伏羲赋
  • 储国秀
  • 工师钻坚而脔分,舟人冒险而渔取。 宁海县赋
  • 姚勉
  • 何吾子之皆不取,而独内交乎斯梅耶? 梅花赋
  • 既物我之通称,又焉得舍此而取彼。 梅花赋
宋末元初
  • 胡次焱
  • 否则,山人之薪担,园丁之菜把,世不乏此辈,主人又何是之取也? 山园后赋
  • 罗椅
  • 何群公不是之取,而徒议论之纷纠? 明堂赋
  • 故凡言明堂者取其向之南而离之乎下,此则固无东西南北之室矣,又何必明堂而表章哉? 明堂赋
  • 姜再恒
  • 初非有意于择取,末乃得全于乱离。 山居赋
  • 吴光运
  • 不与朝绅为进取,又杜门谢交游。 太和汤赋 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