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系统将对诗句按该字在句中的位置分类显示。

共251,分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下一页
(续上)
中唐
晚唐
唐末至五代
  • 徐寅
  • 且纣以斮胫求欢。剖心取乐。 首阳山怀古赋
  • 小人取之以作则。君子见之而交孚。 衡赋
后唐
五代
北宋
  • 田锡
  • 文明取象,圜穹照昭晰之文; 圣德合天地赋
  • 声均大夏,又何取于箫韶。 南省试圣人并用三代礼乐赋
  • 以逆取顺守,致彝伦兮攸叙。 南省试圣人并用三代礼乐赋
  • 所以堂堂之阵弗施,而唯取柔怀; 御试不阵而成功赋
  • 吴淑
  • 尔乃取象于坎,观繇于需。 云赋
  • 若其取柞楢之火,树槐柘之木,寿星既见于南极,日驭亦行于西陆。 秋赋
  • 亦有灌之燃火,煎之取盐。 石赋
  • 虽云取而无损,亦以甘而先竭。 井赋
  • 尔其取彼成童,教之小舞,兵事以干,宗庙以羽。 舞赋
  • 若夫缟衣綦巾,聊乐我员,或以取睢涣之丽,或以象翚翟之文。 衣赋
  • 若夫陆倕授之于幼玚,郭璞取之于江淹,白云先生以鼠须而传法,晋陵太守谓牙管之伤廉。 笔赋
  • 若夫莲叶马蹄之状,圆天方地之形,木则贵其能软,玉则取其不冰。 砚赋
  • 树之榛栗,椅桐梓漆,或以取阴阳之用,或以象后妃之德。 木赋
  • 至乃取于烜氏,用为神烛。 槐赋
  • 王禹偁
  • 帝皇之道,斯焉取斯。 橐籥赋
  • 以此取人,道合于邃古; 乡老献贤能书赋
  • 既无取于代劳,亦奚资于禦寇。 归马华山赋
  • 赵湘
  • 搜琼取瑰,疑山之枯; 姑苏台赋
  • 丁谓
  • 观子虚长杨之作,皆远取傍索,灵奇瑰怪之物,以壮大其体势。 大蒐赋
  • 舍顺取逆,彰怀来也; 大蒐赋
  • 释智圆
  • 庶乎斯旨,从何取类。 病赋
  • 王曾
  • 本自彊名,诚难取类。 有物混成赋
  • 范仲淹
  • 比于郊也,我则取文之胜; 明堂赋
  • 方其庙也,我则取质之纯。 明堂赋
  • 自汉魏之下,暨隋唐之际,堂或三五之上,道非三五之世,盖不取其厚而取其薄,不得其大而得其细。 明堂赋
  • 去彼取此,息南征北伐之劳; 铸剑戟为农器赋
  • 易之取舍,有如此者。 乾为金赋
共251,分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