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系统将对诗句按该字在句中的位置分类显示。

共131,分3页显示  上一页  1  3 下一页
中唐
  • 皇甫湜
  • 纡文章于六经兮。儒林为之有光。 伤独孤赋
  • 行之止于三思。戒实先于六慎。 履薄冰赋
唐末至五代
唐末
北宋
  • 田锡
  • 唯四时与六气,为一吸而一呼。 倚天剑赋
  • 所以二首六身之文,可得而见。 筹奁赋
  • 吴淑
  • 尔其运以六气,承之八柱,既警晋而启魏,亦与唐而授楚。 天赋
  • 若夫倾竹箭之流,激桃花之水,泥既盈于六斗,曲亦闻乎千里。 河赋
  • 若夫周官六器,大秦五色,赵之连城,晋之垂棘。 玉赋
  • 至若逸少六角,飞燕七华,傅咸之矜狗脊,少千之持象牙。 扇赋
  • 既营度于五齐,亦均调乎六物。 酒赋
  • 至若简其六节,辨其四时,精陈悲之股脚,习谢氏之唇鬐。 马赋
  • 王禹偁
  • 标不宰之功,所以均乎六义; 火星中而寒暑退赋
  • 其用也,非八蜡以六宗; 大合乐赋
  • 丁谓
  • 备□驾而六龙集,开武库而五兵出。 大蒐赋
  • 杨亿
  • 观夫八狄六蛮之述职,四海九州之献力。 天禧观礼赋
  • 夏竦
  • 降凤诏于丹陛,出娥眉于六宫。 放宫人赋
  • 胡宿
  • 跂而望之,若太阳御六龙,升扶桑而耀色; 正阳门赋
  • 诏师摰之官,中以吹乎六律。 正阳门赋
  • 宋祁
  • 用能包五六以作合,无忽微而应声。 黄钟为律本赋
  • 邵雍
  • 故得陈其六事,虽善恶不同,其成败一也。 洛阳怀古赋
  • 陈襄
  • 建灵旗之五丈,排法驾于六龙。 咸阳宫赋
  • 苏颂
  • 于以极阴阳之大端,于以备五六之中数。 历者天地之大纪赋
  • 以定五十五数,以通三百六旬。 历者天地之大纪赋
  • 王令
  • 丙申岁,自四月至六月大雨。 藏芝赋
  • 孔文仲
  • 仰观其符,知协调于六气。 三阶平则风雨时赋
  • 苏轼
  • 是故分为六事,悉本廉而作程。 六事廉为本赋
  • 王诜
  • 彼下土之蚩蚩兮,誇古先之六羽。 帝车赋
  • 周邦彦
  • 兵甲士徒之须,好赐匪颁之用,庙郊社稷百神之祀,天子奉养群臣稍廪之费,以至五谷六牲,鱼鳖鸟兽,阖国门而取足。 汴都赋
  • 崔公度
  • 由是观之,为彼君者,始失之一朝,遂使天下之人亲戚离散,一百二十六载挂性命于兵锋。 感山赋
  • 下分擅乎百源,上夹输于六务。 感山赋
  • 苏过
  • 忽野马之决骤,矫退飞之六鹢。 飓风赋
  • 楼异
  • 余幸以不敏得令嵩高,纵观诸境,未有过少室者,而巉岩耸拔,乃在户牖间,朝夕博望,历历可数,因作三十六峰赋以自广,非敢窃比古诗之流云。 三十六峰赋
  • 是徒知六六之所有兮,而乌睹六六之名义。 三十六峰赋
  • 此则六六之名义兮,而未睹六六之景气。 三十六峰赋
共131,分3页显示  上一页  1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