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系统将对诗句按该字在句中的位置分类显示。

共601,分13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下一页
南宋(续上)
  • 范成大(续上)
  • 三建若燎,五毒若螫。 问天医赋
  • 杨万里
  • 三者必不得已而去,惟功则系乎通塞; 秋雨赋
  • 子在淇园,有风动竹,闻萧瑟檀栾之声,欣然忘味,三月不肉。 清虚子此君轩赋
  • 李洪
  • 三江既泛其汹涌,万壑亦饫于崂嶆。 适越赋
  • 薛季宣
  • 昊天景贶,三辰耀色。 灵芝赋
  • 世有常尊,二善也,上下均一,三善也; 唐风赋
  • 王族侵民,三殆也; 唐风赋
  • 樊山以为西障兮,三面汲于江湖。 吴墟赋
  • 三巨相形而岞崿,独秀孤立而㟼嶆。 雁荡山赋
  • 五通变化之有灵,三清逍遥而适道。 雁荡山赋
  • 三杰际风云之会,七贤从竹林之下。 雁荡山赋
  • 三燕颉颃而穿幕,戏龙骧攫而含珠。 雁荡山赋
  • 王质
  • 三秦以西,狎武喜功。 问北雁赋
  • 楼钥
  • 三年之战也,又贻讥于拜赐。 济河焚舟赋
  • 三十二篇兮,悉缀文之美。 孟荀以道鸣赋
  • 王炎
  • 况如我公,三朝廊庙之寿俊,六世轩裳之故家。 水西风光赋
  • 因读北山翁集有水菖蒲赋一篇,三折四复,词既妙丽,而兴托高远,乃拾其遗论而赋之曰:老石嶙峋,金铁贞兮。 石菖蒲赋
  • 三衢留侯以中隐自处,范石湖为书二大字以表章之,侯有中隐对,自叙甚详。 中隐赋
  • 杨简
  • 三江之口乎? 广居赋
  • 罗颂
  • 三人者盖一体兮,必且唇亡而齿寒。 鹦鹉洲赋
  • 程珌
  • 其下则万顷寒涛,回伏奔翔,扰扰曾波,三军腾装。 钓台赋
  • 甘应龙
  • 岩隈地暖,三冬如二月之天。 老君洞赋
  • 洪咨夔
  • 祝融作,女娲进,一煽涛生海门之微波,再煽日吐扶桑之叠晕,三煽烘朝霞而烂照,四煽汹屯雷而欲震。 大冶赋
  • 百吏告功,三官动色。 大冶赋
  • 魏了翁
  • 三子者之撰亦不洪矣,故不若东溪辩蜀都赋,盖不专为蜀辩,将以发左思抑蜀黜吴借魏谀晋之罪,真有功于名教也。 跋眉人王庆长辩蜀都赋
  • 程公许
  • 十七年兮出入禁闼,三千牍兮劘切黼扆。 北定堂赋
  • 三石孱颜兮后溪之堂,万松蓊薆兮清溪之冈。 幽思赋
  • 先声隐谹,三军改色。 南楼赋
  • 方大琮
  • 三圣人之抽关启钥,千万世之重规叠矩。 文武之道同于伏羲赋
  • 三代治盛,四方教宣。 三代礼乐达天下赋
  • 三叹遗音,于今可诵。 帝王歌颂刻金石赋
  • 三人必有我师,察之审矣; 见贤思齐赋
  • 三代皆其具也,奋发以时; 王者仁义威眇天下赋
  • 富伟
  • 三友闻之,跃然而喜,抵掌鼓唇,愿继末旨。 松竹梅赋
  • 秦封大夫于是乎歌之,歌曰:三冬兮操冰霜,千尺兮材栋梁。 松竹梅赋
  • 三友歌阕,方瞳仙子从予而去,请申嘉宾之美,系之曰:有美一人兮春风之和,酝藉伊周兮沉酣丘轲。 松竹梅赋
  • 刘克庄
  • 吾惟上封有邺侯之书堂兮,三峡有卧龙之祠宇,矧兹邑兮,亦元公之武城单父。 柳州白水瀑泉赋
  • 蔡渤
  • 阴霾不开,四维方墨,风雨如晦,三光如蚀,我则谈笑扶桑而浴日。 图峤赋
  • 高似孙
  • 勺明水以荐芳兮,三沐浴乎清澜。 幽兰赋
  • 索遗文以退儆兮,三加省而逾坚。 读易赋
  • 张侃
  • 三月无君,不如丘也。 归赋
  • 三宿出昼,岂舍之去也。 归赋
  • 幸元龙
  • 三友凌冬墐户,翠碧拒阴敷阳。 梅花赋
  • 林希逸
  • 三代唐虞,此何处所。 孔雀赋
  • 白玉蟾
  • 天炉地鼎,三关造化之枢机; 金液大还丹赋
  • 三元八卦,当资厥壬。 金液大还丹赋
  • 一斤十六两兮,三百八十有四铢。 龙虎赋
  • 三五三阳既圆兮,圆明现东甲。 龙虎赋
  • 紫微十六华盖星兮,三台摄调燮之星以责统录。 龙虎赋
  • 三面开牖,粗可容膝。 懒翁斋赋
共601,分13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