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把茱萸


《西京杂记》卷三~080~
戚夫人侍儿贾佩兰,后出为扶风人儒妻,说在宫内时,见戚夫人侍高帝常以赵王如意为言,而高祖思之。几半日不言,叹息悽怆而未知其术,辄使夫人击筑,高祖歌大风诗以和之。又说在宫内时,尝以弦管歌舞相欢娱,竞为妖服以●良时,十月十五日共入灵女庙,以豚忝乐神,吹笛击筑,歌上灵之曲既而相与连臂踏地为节,歌赤凤凰来。至七月七日临百子池,作于阗乐,乐毕,以五色缕相羁,谓为相连爱。八月四日出雕房北户竹下围棋,胜者终年有福,负者终年疾病,取丝缕就北辰星求长命乃免。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华酒,令人长寿,菊华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华酒。正月上辰出池边盥濯,食蓬饵以祓妖邪,三月上巳张乐于流水,如此终岁焉。戚夫人死,侍儿皆复为民妻也。
《荆楚岁时记》第一部〈宝颜堂秘笈本〉~362~
九月九日四民并藉野饮宴。按杜公瞻云,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汉至宋未改。今北人亦重此节,佩茱萸、食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近代皆宴设于台榭。又续齐谐记云:「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长房谓之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厄,急令家人缝囊,盛茱萸系臂上,登山饮菊花酒,此祸可消。』景如言,举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
《太平御览》卷三十二〈时序部十七·九月九日〉~282~
晋·周处《风土记》:「九月九日律中无射而数九,俗于此日以茱萸气烈成熟,尚此日折茱萸房以插头,言辟恶气,而禦初寒。」
典故
珠玉装


《西京杂记》卷一
汉帝相传以秦王子婴所奉白玉玺、高帝斩白蛇剑。剑上有七彩珠、九华玉以为饰,杂厕五色琉璃为剑匣。
《昭明文选》卷三十四、三国魏·曹子建(植)《七启》
步光之剑,华藻繁缛。饰以文犀,彫以翠绿。缀以骊龙之珠,错以荆山之玉。

例句

致此自僻远,又非珠玉装。 杜甫 蕃剑

典故
相关人物
刘恒(汉文帝)


《西京杂记》卷二
文帝自代还。有良马九匹。皆天下之骏马也。一名浮云、一名赤电、一名绝群、一名逸骠、一名紫燕骝、一名绿螭骢、一名龙子、一名麟驹、一名绝尘、号为九逸、

例句

中军留醉河阳城,娇嘶紫燕踏花行。 李贺 贵主征行乐

紫燕自超诣,翠駮谁剪剔。 杜甫 夜听许十损诵诗爱而有作

军符侯印取岂迟,紫燕騄耳行甚速。 杜甫 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寄近呈苏涣侍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