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氏族典
第六百四十卷目录
勃窣野姓部汇考
唐书〈吐蕃传〉
勃窣野姓部列传
唐
勃窣野论赞素 勃窣野弃宗弄赞
越质诘姓部汇考
郑樵通志〈代北三字姓〉
越质诘姓部列传
晋
越质诘归
骨咄禄姓没路真姓没鹿回姓纥突邻姓突黎人
姓部汇考
郑樵通志〈代北三字姓〉
凌迪知万姓统谱〈突黎人姓〉
末那楼姓部汇考
郑樵通志〈代北三字姓〉
末那楼姓部列传
晋
末那楼富
渴烛浑姓拔列兰姓部汇考
郑樵通志〈代北三字姓〉
药罗葛姓部汇考
唐书〈回鹘传〉
药罗葛姓部列传
唐
药罗葛菩萨
莫多娄姓部汇考
凌迪知万姓统谱〈莫多娄姓〉
莫多娄姓部列传
北齐
莫多娄贷文 莫多娄敬显
莫那娄姓部汇考
郑樵通志〈代北三字姓〉
莫那娄姓部列传
北魏
莫那娄题
莫胡卢姓莫且娄姓莫侯卢姓若口引姓部汇考
郑樵通志〈代北三字姓〉
白扬提姓部汇考
郑樵通志〈代北三字姓〉
白扬提姓部列传
北魏
白扬提度汗
赤小豆姓部汇考
郑樵通志〈代北三字姓〉
井彊六斤姓部汇考
凌迪知万姓统谱〈井彊六斤姓〉
自死独膊姓部汇考
凌迪知万姓统谱〈自死独膊姓〉
耨碗温敦姓部汇考
金史〈耨碗温敦思忠传〉
耨碗温敦姓部列传
金
耨碗温敦思忠 耨碗温敦谦
耨碗温敦兀带
氏族典第六百四十卷
勃窣野姓部汇考
《唐书》《吐蕃传》
吐蕃祖曰鹘提勃悉野。蕃、发声近,故其子孙曰吐蕃,而姓勃窣野。
勃窣野姓部列传
唐
勃窣野论赞素
按
《唐书·吐蕃传》:论赞素生弃宗弄赞。
勃窣野弃宗弄赞
按
《唐书·吐蕃传》:弃宗弄赞为人慷慨才雄。贞观八年,遣使来朝,赍币求婚,帝不许,固请,许之。十五年,妻以宗女文成公主。高宗即位,擢驸马都尉、西海郡王。永徽初,死。
越质诘姓部汇考
《郑樵·通志》
代北三字姓
越质诘氏,
《后秦录》有北梁州刺史、平襄公越质诘归。
越质诘姓部列传
晋
越质诘归
按
《郑樵·通志》:归,后秦北梁州刺史、平襄公。
骨咄禄姓没路真姓没鹿回姓纥突邻姓突黎人 姓部汇考
《郑樵·通志》
代北三字姓
骨咄禄氏,改为禄氏。
没路真氏,改为路氏。
没鹿回氏,纥豆陵氏,本没鹿回部大人,或为没鹿氏,孝文改为窦氏。
纥突邻氏,改为邻氏。
《凌迪知·万姓统谱》突黎人姓
突黎人,西域人。
末那楼姓部汇考
《郑樵·通志》
代北三字姓
末那楼氏,
《后燕录》有襄城公末那楼富。
末那楼姓部列传
晋
末那楼富
按
《郑樵·通志》:富,后燕襄城公。
渴烛浑姓拔列兰姓部汇考
《郑樵·通志》
代北三字姓
渴烛浑氏,改为朱氏,渴烛浑可足浑疑与可朱浑同,而音转矣。
拔列兰氏,改为梁氏。
药罗葛姓部汇考
《唐书》
《回鹘传》
回纥姓药罗葛氏。
药罗葛姓部列传
唐
药罗葛菩萨
按
《唐史·回鹘传》:回鹘长子曰菩萨,材勇有谋,部人贤菩萨,立之。贞观三年,来,献方物。
莫多娄姓部汇考
《凌迪知·万姓统谱》
莫多娄姓
莫多娄,其先世代北,随魏南迁。
莫多娄姓部列传
北齐
莫多娄贷文
按
《北齐书·莫多娄贷文传》:贷文,太安狄那人也。骁果有胆气。从高祖举义。中兴初,除伏波将军、武贲中郎将、虞候大都督。从击尔朱兆于广阿,有功,加前将军,封石城县子,邑三百户。又从破四胡于韩陵,进爵为侯。从平尔朱兆于赤谼岭。迁左厢大都督。斛斯椿等衅起,魏武帝遣贾显智据守石济。高祖令贷文击走显智。天平中,除晋州刺史。汾州贼为寇,高祖亲讨,以贷文为先锋,每有战功。还,赉奴婢三十人、牛马各五十匹、布一千匹,仍为汾、陕、东雍、晋、泰五州大都督。后与太保尉景攻东雍、南汾二州,克之。元象初,除车骑大将军、仪同、南道大都督,攻独孤如愿于金墉城,遇周军,战没。赠并肆𢘆云朔五州军事、并州刺史、尚书右仆射、司徒公。
莫多娄敬显
按
《北齐书·莫多娄贷文传》:贷文子敬显,彊直勤干,少以武力见知。𢘆从斛律光征讨,数有战功。深为光所重。位至领军将军,从后主平阳,败归并州,与唐邕等推立安德王称尊号。安德败,文帝群官皆投周军,惟敬显走还邺。授司徒。周武帝平邺城之明日,执敬显,斩于阊阖门外,责其不留平阳也。
莫那娄姓部汇考
《郑樵·通志》
代北三字姓
莫那娄氏,代人,后魏中山太守、高邑公莫那娄题后无闻。
莫那娄姓部列传
北魏
莫那娄题
按
《郑樵·通志》:题,后魏中山太守、高邑公。
莫胡卢姓莫且娄姓莫侯卢姓若口引姓部汇考
《郑樵·通志》
代北三字姓
莫胡卢氏,代人,孝文改为阳氏。
莫且娄氏,代人。
莫侯卢氏,代人。
若口引氏,改为冠氏。
白扬提姓部汇考
《郑樵·通志》
代北三字姓
白扬提氏,后魏有白扬提度汗吐谷浑别帅率户附魏。
白扬提姓部列传
北魏
白扬提度汗
按
《郑樵·通志》:度汗吐谷浑别帅率户附魏。
赤小豆姓部汇考
《郑樵·通志》
代北三字姓
赤小豆氏,改为豆氏。
井彊六斤姓部汇考
《凌迪知·万姓统谱》
井彊六斤姓
井张六斤,代人。
自死独膊姓部汇考
《凌迪知·万姓统谱》
自死独膊姓
自死独膊,代人。
耨碗温敦姓部汇考
《金史》
《耨碗温敦思忠传》
耨碗温敦,阿补斯水人。
耨碗温敦姓部列传
金
耨碗温敦思忠
按
《金史·耨碗温敦思忠传》:思忠,本名乙剌补,阿补斯水人。太祖伐辽,是时未有文字,凡军事,诸将皆口授思忠,思忠面奏受诏,还军传致,往复数千言,无少误。及辽人议和,思忠与乌林荅赞谋往来专对其间,号闸剌。闸剌者,汉语云行人也。其后伐宋,思忠从宗翰军,封刘豫为齐帝,思忠为传宣使,俄授谋克。从宗弼克和尚原。还为同知西京留守事。天眷初,改蒲州防禦使。为行台尚书左丞,赞谟为行台参知政事,思忠黩货无厌,赞谟鄙之,两人由是交恶。思忠因搆谟。杀之。是岁,思忠入为尚书右丞。俄进平章政事,封郜国公。进拜左丞相兼侍中,封沂国公。大德三年,致仕。贞元二年十月,海陵率三品以上官幸思忠第,使以家礼见,谓思忠曰:卿神气康实,习先朝旧事,舍卿无能知者,当为朕起,共治国政。对曰:君之命,臣敢不敬从,但恨老病疏谬,无以塞责耳。遂令思忠乘马从入宫,拜太傅,领三省事,封齐国王。寻拜太师兼劝农使。已而罢中书门下省,不置领三省事。置尚书令,位丞相上。思忠为尚书令,特置散从八人,听随至宫,省奏赐坐,海陵遂非拒谏,而思忠尽言无所避。海陵将伐宋,问诸大臣,皆不敢对。思忠曰:不可。海陵不悦。当是时,海陵伐宋,祁宰谏而死,张浩进言被杖,思忠见疏,孔彦舟画策先取两淮,他无及者。正隆六年,思忠薨,年七十三。海陵深悼惜之,亲临奠,赙赠加等,赐金螭头车,使者监护,给道路费。
耨碗温敦谦
按
《金史·耨碗温敦思忠传》:思忠子谦,本名乙迭,累官御史中丞。世宗谓之曰:省部官受请托,有以室家传达者。官刑不肃,士风颓敝如此,其纠正之。初,世宗至中都,多放宫人还家,有称心等数人在放之例,所司失于检照,不得出宫,心常怏怏。大定二年闰二月癸巳夜,遂于十六位放火,延烧太和、神龙殿。上命近臣迹火之所发。十六位宫人袁六娘等六人告,实称心等为之。称心等伏诛,赏赐袁六娘六人,放出宫为良。谦意宫殿被火,将复兴工役,劳民伤财,乃上表乞权纾修建。上使张汝弼诏谦曰:朕思正隆比年徭役,百姓疮痍未复,边事未息,岂遽有营缮也。卿可悉之。久之,袭父思忠济州猛安、利涉军节度副使。鸟林荅钞兀追捕逃军,至猛安中,谦畏其扰,乃醵民财买银赂钞兀。事觉,钞兀抵罪,谦坐夺猛安。遇赦,求叙。上曰:乙迭无自与赃,使复其所。
耨碗温敦兀带
按
《金史·耨碗温敦兀带传》:兀带,太师思忠侄也。天会间,充女直字学生,学问通达,观书史,工为诗。选为尚书省令史,除右司都事,转行台右司郎中,入为左司员外郎。累官同知大兴尹,京师盗贼止息,事无留滞。再迁刑部尚书,改定海军节度使。除兵部尚书,改吏部。正隆伐宋。为武定军都总管。世宗即位,遣使召之,授咸平尹,为北边行军都统。改会宁尹,都统如故。是时初定窝斡,人心未安,兀带为治宽简,多备禦,谨斥候,边郡以宁。改北京留守。以廉察举兀带所在有能名,无私过,由是入拜参知政事。世宗谕之曰:凡在卿上者,行事或不当理,咨禀不从,卿以所见奏闻。下位有可用之才,当推荐之。久之,属疾,上命左宣徽使敬嗣晖往视,遣医治疗。薨,年四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