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氏族典
第五百九十九卷目录
宇文姓部列传二
隋
宇文忻 宇文恺
宇文庆 宇文静礼
宇文威 宇文司录
宇文夐 宇文㢸
宇文述 宇文化及
宇文导师 宇文智及
宇文协 宇文皛
宇文温 宇文儒童
唐
宇文明达 宇文士及
宇文颖 宇文宝
宇文节 宇文融
宇文审 宇文宽
宇文炫 宇文籍
宇文鼎
后周
宇文徽
宋
宇文愚 宇文册
宇文之邵 宇文奉直
宇文褒 宇文昌龄
宇文常 宇文粹中
宇文虚中 宇文黄中
宇文时中 宇文光
宇文子震 宇文绍节
宇文公绍 宇文千之
宇文十朋 宇文玠
宇文百之 宇文峒
宇文景讷
元
宇文公谅
明
宇文夏中 宇文铸
宇文溥 宇文靖
武安姓部汇考
凌迪知万姓统谱〈武安姓〉
武安姓部列传
汉
武安恭
苦成姓部汇考
凌迪知万姓统谱〈苦成姓〉
苦成姓部列传
汉
苦成勃 苦成乐
古成姓部汇考
郑樵通志〈以邑谥为氏〉
古成姓部列传
晋
古成云 古成诜
古成和 古成彪
唐
古成夔
主父姓部汇考
廖用贤尚友录〈主父姓〉
主父姓部列传
汉
主父偃
宋
主父哲
吐万姓部汇考
郑樵通志〈代北复姓〉
吐万姓部列传
北周
吐万通
隋
吐万绪
五鸠姓部汇考
凌迪知万姓统谱〈五鸠姓〉
五鸠姓部列传
周
五鸠卢
五鹿姓部汇考
凌迪知万姓统谱〈五鹿姓〉
五鹿姓部列传
汉
五鹿充宗
伍参姓部汇考 凌迪知万姓统谱〈伍参姓〉
伍参姓部列传
周
伍参蹇
吐突姓部列传
唐
吐突承璀
吐奚姓部列传
北魏
吐奚华
吐贺姓部列传
北魏
吐贺真
补禄姓部列传
晋
补禄彪
古冶姓部列传
周
古冶子
古口姓部列传
汉
古口引
五王姓鲁阳姓古孙姓武仲姓鲁步姓武都姓吐
难姓吐门姓取虑姓武罗姓武彊姓武成姓甫爽
姓部汇考
郑樵通志〈以族为氏 以族系为氏 以谥氏为氏 代北复姓〉
凌迪知万姓统谱〈取虑姓 武罗姓 武彊姓 武成姓 甫爽姓〉
氏族典第五百九十九卷
宇文姓部列传二
隋
宇文忻
按
《隋书·宇文忻传》:忻,字仲乐,本朔方人,徙京兆。祖莫豆于,魏安平公。父贵,周大司马、许国公。忻幼而敏慧。年十二,能左右驰射,骁捷若飞。年十八,从周齐王宪讨突厥有功,拜仪同三司,赐爵兴固县公。从武帝伐齐,攻拔晋州。齐后主亲驭六军,兵势甚盛,帝惮之,欲旋师。忻谏帝纳其言,明日复战,遂拔晋阳。及齐平,进位大将军。尉迟迥作乱,以忻为行军总管,从韦孝宽击之。及平邺城,以功加上柱国。进封英国公,禅代之际,忻有力焉。后拜右领军大将军,恩顾弥重。改封杞国公。忻既有威名于当世。上由是微忌焉,以谴去官。忻与梁士彦昵狎,数相往来,士彦时亦怨望,阴图不轨。谋泄伏诛,年六十四。忻兄善,弘厚有武艺。仕周,官至上柱国、许国公。高祖受禅,遇之甚厚,拜其子颖为上仪同。及忻诛,并废于家。善未几卒。颖至大业中为司农少卿。及李密逼东都,叛归于密。
宇文恺
按
《隋书·宇文恺传》:恺,字安乐,杞国公忻之弟也。在周,以功臣子,年三岁,赐爵双泉伯,七岁,进封安平郡公。恺少有器局。好学,博览书记,解属文,多伎艺。高祖践阼,诛宇文氏,以其与周本别。兄忻有功于国,使人驰赦之,别封甑山县公。及迁都,上以恺有巧思,诏领营新都副监。凡所规画,皆出于恺。既而上建仁寿宫,杨素言恺有巧思,于是检校将作大匠。岁馀,拜仁寿宫监。文献皇后崩,恺与杨素营山陵事,上善之,复爵安平郡公。炀帝即位,迁都洛阳,以恺为将作大匠。恺揣帝心在宏侈,于是东京制度穷极壮丽。帝大悦之,进位开府,拜工部尚书。自永嘉之乱,明堂废绝,隋有天下,将复古制。博考群籍,奏
《明堂议》。会辽东之役,事不果行。以度辽之功,进位金紫光禄大夫。其年卒官,时年五十八。谥曰康。撰
《东都图记》二十卷、
《明堂图议》二卷、
《释疑》一卷,见行于世。子儒童,游骑尉。少子温,起部承务郎。
宇文庆
按
《隋书·宇文庆传》:文庆,字神庆,河南洛阳人也。祖金殿,魏征南大将军,仕历五州刺史、安吉侯。父显和,夏州刺史。庆沈深有器局,少以聪敏见知。周初,受业东观,颇涉经史。文州民夷相聚为乱,庆应募从征。袭破之,以功授都督。及诛宇文护,庆有谋焉,进授骠骑大将军。复从武帝拔晋州。破高纬,拔高壁,克并州,下信都,禽高湝,功并居最。于是进位大将军,封汝南郡公。高祖与庆有旧,甚见亲待,令督丞相军事,委以心腹。开皇初,拜左武卫将军,进位上柱国。数年,出除凉州总管。岁馀,徵还,不任以职。每加优礼。卒于家。
宇文静礼
按
《隋书·宇文庆传》:庆子静礼,初为太子千牛备身,寻尚高祖女广平公主,授仪同,安德县公,后为熊州刺史。先庆卒。
宇文威
按
《隋书·于仲文传》:尉迟迥作乱,仲文拒之。迥遣仪同宇文威攻之。仲文大败。
宇文司录
按
《隋书·贺娄子干传》:尉迟迥作乱,子干与宇文司录从韦孝宽讨之。
宇文夐
按
《隋书·梁睿传》:王谦反,睿遣大将军宇文夐诣巴西,分道攻,破之。
宇文㢸
按
《隋书·宇文㢸传》:㢸,字公辅,河南洛阳人也,其先与周同出。祖直力觐,魏钜鹿太守。父珍,周宕州刺史。㢸慷慨有大节,博学多通,仕周为礼部上士。转内史都上士。武帝建德五年,大举伐齐。㢸募三辅豪侠少年数百人以为别队,从帝攻拔晋州。身被三疮,苦战不息,帝奇而壮之。后从帝平齐,以功拜上仪同,封武威县公,又率兵从梁士彦攻拔寿阳,寻改封安乐县公。开皇初,以前功封平昌县公。迁尚书左丞,当官正色,为百寮所惮,三年,突厥寇甘州,以行军司马从元帅窦荣定击破之。平陈之役,令㢸持节为诸军节度。加开府,擢拜刑部尚书,领太子虞候率。十八年,辽东之役,授元帅汉王府司马,仍寻领行军总管。历朔、代、吴三州总管,皆有能名。炀帝即位,徵拜刑部尚书,转礼部尚书。㢸既以才能著称,历职显要,声望甚重,物议时谈,多见推许,帝颇忌之。竟坐诛死,时年六十二,天下冤之。所著辞赋二十馀万言,为
《尚书》、
《孝经注》行于时。有子俭、瑗。
宇文述
按
《隋书·宇文述传》:述,字伯通,代郡武川人也。本姓破野头,役属鲜卑俟豆归,后从其主为宇文氏。父盛,周上柱国。述少骁锐,便弓马。周武帝时,以父军功,起家拜开府。赐爵博陵郡公,寻改封濮阳郡公。高祖为丞相,尉迟迥作乱,述从韦孝宽击破之。超拜上柱国,进爵褒国公。开皇初,拜右卫大将军。平陈之役,复以行军总管率众三万,自六合而济。陈主既擒,而萧巘、萧岩据东吴之地。述领行军总管元契、张默言等讨之,吴会平拜安州总管。时晋王广,甚善于述。阴有夺宗之志,请计于述。及晋王为皇太子,以述为左卫率。炀帝嗣位,拜左卫大将军,改封许国公。大业三年,从幸榆林。明年,从帝西幸。还至江都宫,敕述与苏威常典选举,参预朝政。述善于供奉,俯仰折旋,容止便辟,宿卫者咸取则焉。然性贪鄙,知人有珍异之物,必求取之。及征高丽,述为扶馀道军将。军溃,不可禁止,九军败绩,还至鸭绿。初,度辽九军三十万五千人,及还至辽东城,唯二千七百人。帝大怒,以述等属吏。至东都,除名为民。明年,复述官爵,待之如初。帝至东都,述劝帝幸江都,帝大悦。述于江都遇疾,薨,谥曰恭。子化及。
宇文化及
按
《隋书·宇文化及传》:化及,左翊卫大将军述之子也。性凶险,不循法度,好乘肥挟弹,驰骛道中。炀帝为太子时,常领千牛,出入卧内。炀帝即位,拜太仆少卿,益恃旧恩,贪冒尤甚。大业初,炀帝幸榆林,化及与弟智及违禁与突厥交市。帝大怒,囚之数月,久之乃释,并智及并赐述为奴。述薨后,炀帝追忆之,遂起化及为右屯卫将军,智及为将作少监。是时李密据洛口,炀帝惧,留淮左。从驾骁果多关中人,久客羁旅,谋欲叛归。时武贲郎将司马德戡总领骁果。智及素狂悖,闻之喜,即共见德戡,期以二月十五日举兵同叛,执帝。迎化及入朝堂,号为丞相。遣令狐行达弑帝于宫中。越王侗拜李密为太尉,令击化及。化及北走魏县。于是僭皇帝位,国号许,建元为天寿,署置百官。窦建德悉众攻之。生禽化及,悉掳其众。槛车载化及之河间,数以杀君之罪,并二子承基、承趾皆斩之。
宇文导师
按
《隋书·宇文化及传》:司马德戡失望。因共李本、宇文导师等谋,袭化及,化及杀之。
宇文智及
按
《隋书·宇文化及传》:化及弟智及幼顽凶,好与人群斗,所共游处,皆不逞之徒。初以父功赐爵濮阳郡公。蒸淫丑秽,无所不为。化及每事营护,父再三欲杀,辄救免之,由是颇相亲昵。述将死,抗表言其凶勃。帝后思述,授智及将作少监。其江都弑逆之事,智及之谋也。化及僭号,封齐王。窦建德破聊城,获而斩之。
宇文协
按
《隋书·宇文庆传》:庆子静礼,静礼子协,历武贲郎将、右翊卫将军,宇文化及之乱遇害。
宇文皛
按
《隋书·宇文庆传》:协弟皛,字婆罗门,大业之世,少养宫中。后为千牛左右,炀帝甚亲昵之。至于出入卧内。化及弑逆之际,皛为乱兵所害。
宇文温
按
《隋书·李密传》:密遣邴元真守兴洛仓。元真性贪鄙,宇文温疾之,谓密曰:不杀元真,难未已。元真知之,阴谋叛密。
宇文儒童
按
《隋书·元德太子昭传》:越王侗逊位于王世充,宇文儒童等谋诛世充,复尊立侗,事泄,并见害。
唐
宇文明达
按
《唐书·高祖本纪》:武德元年八月,岩州刺史王德仁杀招慰使宇文明达以反。
宇文士及
按
《唐书·宇文士及传》:士及,字仁人,京兆长安人。父述,为隋右卫大将军。开皇末,以述勋封新城县公。尚炀帝女南阳公主,从幸江都。其兄化及谋弑逆,以主婿忌之,弗告。已弑帝,乃封蜀王。从化及至黎阳,帝手书召之。士及亦遣家童间道走长安,通谆勤,且献金镮。帝悦化及败,士及等自归。女弟为昭仪,有宠,由是见亲礼。从秦王平宋金刚,录功,复隋旧封,以宗室女妻之。从讨王世充等,进爵郢国公。武德八年,拜中书令,凉州都督。以疾改蒲州刺史。政尚宽简,人皆宜之。久之,复为殿中监。卒,赠左卫大将军、凉州都督,陪葬昭陵。士及抚幼弟、孤兄子,以友睦称。好周恤亲戚故人,然过自奉养,服玩食饮必极丰侈。有司谥曰恭,黄门侍郎刘洎曰:士及居家侈肆,不可谓恭。乃改曰纵。
宇文颖
按
《唐书·隐太子建成传》:宇文颖者,代人。自李密所来降,为农圃监,封化政郡公。性贪昏,与元吉厚善,故预杨文干谋。事败,斩之。
宇文宝
按
《唐书·巢刺王元吉传》:秦王常从帝幸元吉第,伏护军宇文宝寝内,将以刺王,太子固止之。
宇文节
按
《唐书·宇文融传》:融祖节,明法令,贞观中,为尚书右丞,谨干自将。永徽初,代于志宁为侍中。坐房遗爱友善,贬桂州,卒。
宇文融
按
《唐书·宇文融传》:融,京兆万年人,隋平昌公㢸裔孙。融明辨,长于吏治。开元初,调富平主簿。由监察御史陈便宜,请校天下籍,取匿户羡田佐用度。元宗以融为覆田劝农使,钩检帐符,得伪勋亡丁甚众。擢兵部员外郎,兼侍御史。融乃奏慕容琦、韦洽、裴宽、班景倩、厍狄履温、贾晋等二十九人为劝农判官,假御史。于是诸道收没户八十万,田亦称是。岁终,羡钱数百万缗。帝悦,引拜御史中丞。融乃自请驰传行天下,宣天子恩旨。河北大水,诏领宣抚使。入为鸿胪卿,兼户部侍郎。明年,进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融性卞急,少所推下。有司劾融,作威福,其息受赃馈狼籍,乃贬融。岁馀,司农发融在汴州绐隐官息钱巨万,诏流于岩州。道卒。帝犹思其旧功,赠台州刺史。
宇文审
按
《唐书·宇文融传》:融子审。融之贬也,审徒步号泣省父。后擢进士第,累迁大理评事。以夏楚大小无制,始创杖架,以高庳度杖长短,又铸铜为规,齐其巨细。杨国忠颛政,杀岭南流人,畏议者嫉其酷,乃以审为岭南监决处置等使,活者甚众。后终和、永二州刺史。
宇宇宽
按
《唐书·安禄山传》:德州刺史王暕、贝州刺史宇文宽皆背贼自归。
宇文炫
按
《唐书·卢杞传》:杞贬为新州司马。贞元元年,诏拜饶州刺史。于是谏臣赵需、宇文炫等,极言杞罪,复用,必且阶大祸。乃诏为澧州别驾。
宇文籍
按
《唐书·艺文志》:
《顺宗实录》五卷。韩愈沈传师。宇文籍撰。
宇文鼎
按
《唐书·刑法志》:太和六年,兴平县民上官兴以醉杀人而逃,闻械其父,乃自归。京兆尹杜悰、御史宇文鼎,请减死。杖流灵州。
后周
宇文徽
按
《万姓统谱》:徽,后周洛阳人。父珍,为宣州刺史。徽为礼部上士,尝奉使至邓国及黑水龙洞,诸羌前后降服三十馀部。
宋
宇文愚
按
《万姓统谱》:愚,太平兴国进士,井研人。
宇文册
按
《万姓统谱》:册,嘉祐进士,井研人。
宇文之邵
按
《宋史·宇文之邵传》:之邵,字公南,汉州绵竹人。举进士,为文州曲水令。转运以轻缣高其价,使鬻于民。之邵言:不可。运使怒。会神宗即位求言,乃上疏不报。喟然曰:吾不可仕矣。遂致仕,以太子中允归,时年未四十。自强于学,不易其志,退居十五年而终。
宇文奉直
按
《万姓统谱》:奉直,熙宁中守怀安军,有功德于民,及去,民怀其德不已,绘祀于紫云山。
宇文褒
按
《万姓统谱》:褒,元祐进士,井研人。
宇文昌龄
按
《宋史·字文昌龄传》:昌龄,字伯修,成都双流人。进士甲科,调荣州推官。熊本经制梓夔,辟干当公事。凡攻讨,皆出其画。拜监察御史。改吏部员外郎。迁太常少卿,诏议郊祀合祭,论者不一。昌龄曰:祭地于圜丘,以气则非所合,以类则非所应,而求高厚之来享,不亦难乎。后竟用其议。徽宗立,徙户部侍郎。知开封府,复知青、杭、越三州。卒,年六十五。
宇文常
按
《宋史·宇文昌龄传》:昌龄子常字权可。政和末,知黎州。寻提举成都路茶马。吏缘为奸。常尽革其弊,知夔州。累中大夫,卒。
宇文粹中
按
《宋史·徽宗本纪》:宣和六年九月丁亥,以翰林学士承旨宇文粹中为尚书右丞。
宇文虚中
按
《宋史·宇文虚中传》:虚中,字叔通,成都华阳人。登大观三年进士第,历官州县,入为中书舍人。宣和间,将兴燕云之役。虚中以庙谟失策,主帅非人,将有纳侮自焚之祸,上书言:用兵之策。王黼大怒,降集英殿修撰。斡离卜、粘罕分道入侵,时欲召熙河帅姚古与秦凤帅种师道,卫京城。遂以虚中为军前宣谕使。虚中檄趣姚古、师道,赴汴京应援。金人逼城下,虚中缒而入。又三往,金人言者劾以议和之罪,罢知青州。建炎元年,窜韶州。二年,诏求使绝域者,虚中应诏,为资政殿大学士,为祈请使。虚中有才艺,金人加以官爵,即受之,与韩昉辈俱掌词命。累官太常卿,封河内郡开国公,金人号为国师。然因是而知东北之士皆愤恨陷北,遂密以信义结约,金人不觉也。王伦归,言:虚中奉使日久,守节不屈。遂诏福州存恤其家,仍命其子师瑗添差本路转运判官。桧虑虚中沮和议,悉遣其家往金国以牵制之。虚中恃才轻肆,好讥讪,女真贵人,由是媒糵成其罪,遂告虚中谋反。与老幼百口同日受焚死。淳熙间,赠开府仪同三司,谥肃悯,赐庙仁勇,且为置后,是为绍节,官至签书枢密院事。
宇文黄中
按
《宋史·张根传》:根弟朴,擢侍御史。郑居中去位,朴言:朋党分攻,非朝廷福,若不揃其尤,久则难图。于是宇文黄中、贾安宅等六人皆罢。
宇文时中
按
《万姓统谱》:时中,左中奉大夫、直秘阁。
宇文光
按
《山西通志》:光,黎城人。博极群书,尤精于
《春秋左传》,曰:不读此无以断大事,岂独取其富而艳哉。审时嘉遁,绝意功名。靖康中,金兵南下,犹读书山谷中,见执不屈而死。
宇文子震
按
《万姓统谱》:子震,高宗朝为徽州牧。
宇文绍节
按
《宋史·宇文绍节传》:绍节,字挺臣,成都广都人。祖虚中,签书枢密院事。父师援,显谟阁待制。父子皆以使北死,无子,孝宗悯之,命其族子绍节为之后,补官仕州县。九年,第进士。累迁宝谟阁待制、知庐州。时𠈁冑方议用兵,绍节至郡,议修筑古城,创造砦栅,专为固圉计。召还,为兵部侍郎兼中书舍人,知镇江府。吴曦据蜀,趣绍节赴阙,任以西讨之事。绍节曰:安丙素怀忠义,若授以密旨,必能讨贼成功。用其言,丙卒诛曦。权兵部尚书,知江陵府。寻除签书枢密院事。嘉定六年正月甲午卒,赠七官为少师。谥曰忠惠。
宇文公绍
按
《宋史·高定子传》:定子,授郪县主簿。吴曦叛,乞解官养母,曦诛,摄府事宇文公绍以忠孝两全荐之,调中江县丞。
宇文千之
按
《万姓统谱》:千之,乾道进士,阆中人。
宇文十朋
按
《万姓统谱》:十朋,奉议郎。
宇文价
按
《宋史·孝宗本纪》:淳熙五年十月庚子,遣宇文价等使金贺正旦。
宇文百之
按
《万姓统谱》:百之,新井人。性孝友,数世不异居,庭前六燕同巢,紫荆异本合干,人以为孝友之应。
宇文峒
按
《万姓统谱》:峒,成都人。嘉定间为邑酒正,摄县事,修辑学宫,祀周、程、张、朱四子,魏了翁为之记焉。
宇文景讷
按
《宋史·理宗本纪》:淳祐七年八月辛丑,前彭州守臣宇文景讷死事,诏赠官、进三秩。
元
宇文公谅
按
《元史·宇文公谅传》:公谅,字子贞,其先成都人,父挺祖,徙吴兴,今为吴兴人。公谅通经史百氏言,弱冠,有操行。至顺四年,登进士第,授徽州路同知婺源州事。丁内艰,改同知馀姚州事。以为别驾两。摄会稽县,申明冤滞,所活者众。省檄察实松江海涂田,公谅以潮汐不常,后必贻患,请一概免科,省臣从之。迁高邮府推官,未几,除国子助教,日与诸生辨析诸经。调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以病得告。后召为国子监丞,除江浙儒学提举,改佥岭南廉访司事,以疾请老。公谅平居,虽暗室,必正衣冠端坐,尝挟手记一册,识其编首曰:昼有所为,暮则书之,其不可书,即不敢为,天地鬼神,实闻斯言。其检饬之言如此。所著述,有
《折桂集》、
《观光集》、
《辟水集》、
《以斋诗槁》、
《越中行槁》,凡若干卷。门人私谥曰纯节先生。
明
宇文夏中
按
《万姓统谱》:夏中,明人。
宇文铸
按
《万姓统谱》:铸,陕西人。宣德中,任归安教谕。
宇文溥
按
《万姓统谱》:溥,归安人。宣德中,任通判。
宇文靖
按
《万姓统谱》:靖,乾州人,成化举人,任推官。
武安姓部汇考
《凌迪知·万姓统谱》
武安姓
武安,芈姓,秦将白起封武安公,因氏焉。
武安姓部列传
汉
武安恭
按
《万姓统谱》:恭,千乘侯。
苦成姓部汇考
《凌迪知·万姓统谱》
苦成姓
苦成,姬姓,郗犨别封于苦,为苦成子。
苦成姓部列传
汉
苦成勃
按
《万姓统谱》:勃,见
《印薮》。
苦成乐
按
《万姓统谱》:乐,见
《印薮》。
古成姓部汇考
《郑樵·通志》
以邑谥为氏
古成氏,
《风俗通》苦成之后,后随音改焉。
古成姓部列传
晋
古成云
按
《郑樵·通志》:云,广汉都尉。
古成诜
按
《晋书·姚兴载记》:黄门侍郎古成诜等,以文章雅正,参管机密。诜风韵秀举,确然不群,以天下是非为己任。时京兆韦高慕阮籍之为人,居母丧,弹琴饮酒。诜闻而泣曰:吾当私刃斩之,以崇风教。遂持剑求高。高惧,逃匿,终身不敢见诜。
古成和
按
《郑樵·通志》:和,将军。
古成彪
按
《郑樵·通志》:晋袁宏集有南海太守古成彪。
唐
古成夔
按
《郑樵·通志》:夔,唐开元云阳尉。
主父姓部汇考
《廖用贤·尚友录》
主父姓
主父,嬴姓,赵武灵王号主父,子孙因以为氏。
主父姓部列传
汉
主父偃
按
《史记·主父偃传》:偃,齐临淄人也。学长短纵横之术,晚乃学易、春秋、百家言。游齐诸生閒,莫能厚遇也。齐诸儒生相与排摈,不容于齐。家贫,假贷无所得,乃北游燕、赵、中山,皆莫能厚遇,为客甚困。孝武元光元年中,以为诸侯莫足游者,乃西入关见卫将军。卫将军数言上,上不召。资用乏,留久,诸公宾客多厌之,乃上书阙下。朝奏,暮召入见。所言九事。于是上乃拜主父偃为郎中。数见,上疏言事,诏拜偃为谒者。一岁中四迁偃。偃说上曰: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疆而合从以逆京师。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又说上曰:茂陵初立,天下豪杰并兼之家,乱众之民,皆可徙茂陵,内实京师,外销奸猾,此所谓不诛而害除。上又从其计。尊立卫皇后,及发燕王定国阴事,偃有功焉。大臣皆畏其口,赂遗累千金。人或说偃曰:大横矣。主父曰: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耳。吾日暮途远,故倒行暴施之。元朔二年,主父言齐王内淫佚行僻,上拜主父为齐相。至齐,使人以王姊奸事动王,王自杀。公孙弘曰:齐王自杀无后,国除为郡,入汉,主父偃本首恶,陛下不诛主父偃,无以谢天下。乃遂族主父偃。
宋
主父哲
按
《万姓统谱》:哲,开封人。
吐万姓部汇考
《郑樵·通志》
代北复姓
吐万氏,代人,世为部落酋帅也。
吐万姓部列传
北周
吐万通
按
《隋书·吐万绪传》:绪父通,周郢州刺史。
隋
吐万绪
按
《隋书·吐万绪传》:绪,字长绪,代郡鲜卑人也。少有武略,在周,起家抚军将军,袭爵元寿县公。高祖受禅,拜襄州总管,进封谷城郡公。及陈平,拜夏州总管。炀帝嗣位,汉王遣兵据蒲坂,断河桥。诏绪率兵从杨素击破之,拜左武候将军。辽东之役,请为先锋,帝嘉之,拜左屯卫大将军。刘元进作乱,帝徵绪讨破之。元进复据建安,帝令进讨之,绪以士卒疲敝,请息甲待至来春。帝不悦,有司奏绪怯懦违诏,于是除名为民,绪郁郁不得志,卒。
五鸠姓部汇考
《凌迪知·万姓统谱》
五鸠姓
五鸠,少昊氏,官名,因氏焉。
五鸠姓部列传
周
五鸠卢
按
《万姓统谱》:卢,赵将军。
五鹿姓部汇考
《凌迪知·万姓统谱》
五鹿姓
五鹿,姬姓,
《风俗通》卫邑也,晋公子重耳封舅犯于五鹿,支孙氏焉。代郡成阳县有五鹿氏。
五鹿姓部列传
汉
五鹿充宗
按
《汉书·石显传》:显与中书仆射牢梁、少府五鹿充宗结为党友,诸附倚者皆得宠位。民歌之曰:牢耶石耶,五鹿客耶。印何累累,绶若若耶。
伍参姓部汇考
《凌迪知·万姓统谱》
伍参姓
伍参,楚伍参之后,支孙以为氏。
伍参姓部列传
周
伍参蹇
按
《万姓统谱》:蹇,楚昭王时人。
吐突姓部列传
唐
吐突承璀
按
《唐书·吐突承璀传》:承璀,字仁贞,闽人也。以黄门直东宫,察察有才。宪宗立,擢累左监门将军、左神策护军中尉,封蓟国公。王承宗叛,承璀请行。诏为招讨宣慰使。承璀御众无他远略,踰年无功,乃诏班师,还为中尉。出监淮南军。召为内弓箭库使,复左神策中尉。惠昭太子薨,承璀请立澧王,不从。踰年帝崩,穆宗衔前议,杀之。
吐奚姓部列传
北魏
吐奚华
按
《郑樵·通志》:后魏吐古弼大人本姓吐奚,名华,后魏司徒赐姓古名弼。
吐贺姓部列传
北魏
吐贺真
按
《郑樵·通志》:真,魏人。
补禄姓部列传
晋
补禄彪
按
《万姓统谱》:彪,惠帝时殿中中郎,见
《英贤传》。
古冶姓部列传
周
古冶子
按
《晏子春秋》: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事景公,以勇力搏虎闻。
古口姓部列传
汉
古口引
按
《万姓统谱》:引,汉人。
五王姓鲁阳姓古孙姓武仲姓鲁步姓武都姓吐 难姓吐门姓取虑姓武罗姓武彊姓武成姓甫爽 姓部汇考
《郑樵·通志》
以族为氏
五王氏,妫姓,
《风俗通》齐自威宣湣襄至王建五王,因以为氏。
鲁阳氏,
《潜夫论》芈姓,楚公族有鲁阳氏。
以族系为氏
古孙氏,姬姓,王孙贾之后,亦随音改为古孙氏,见
《姓纂》。
以谥氏为氏
武仲氏,姬姓,臧武仲之后也。
鲁步氏。
代北复姓
武都氏,
《西秦录》有武都氏。
吐难氏,改为山氏。
吐门氏,改为门氏。
《凌迪知·万姓统谱》取虑姓
取虑,徐偃王子食邑取虑,因氏。
《姓纂》云今临淮有此姓。
武罗姓
武罗,夏时侯国之后。
武彊姓
武彊,汉二十八将王梁封武彊侯,因氏焉。
武成姓
武成,嬴姓,
《风俗通》赵平原君胜封武成君,因氏焉。
甫爽姓
甫爽,
《世本》宋大夫甫爽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