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氏族典
第四百一卷目录
绮姓部汇考
郑樵通志〈以地为氏〉
绮姓部列传
周
绮乌
汉
绮嵩 绮华
杞姓部汇考
史记〈夏本纪〉
魏书〈阉官传〉
郑樵通志〈以国为氏〉
王圻续文献通考〈氏族源流〉
凌迪知万姓统谱〈杞姓〉
杞姓部列传
周
杞子 杞殖
后汉
杞匡
宋
杞开
明
杞原庆
弭姓部汇考
郑樵通志〈上声〉
弭姓部列传
汉
弭彊 弭倖
弭仲叔
宋
弭德超 弭忠信
元
弭礼
明
弭广 弭宦
弭子立 弭子奇
芈姓部汇考
郑樵通志〈以姓为氏〉
芈姓部列传
周
芈婴
汉
芈高
底姓部汇考
凌迪知万姓统谱〈底姓〉
底姓部列传
明
底蕴 底茝
底萍
是姓部汇考
吴志〈是仪传〉
郑樵通志〈以姓为氏〉
凌迪知万姓统谱〈是姓〉
是姓部列传
吴
是仪
唐
是光乂
宋
是瑗
明
是天祐
市姓部汇考
凌迪知万姓统谱〈市姓〉
市姓部列传
汉
市佩
明
市朝
己姓部汇考
国语〈晋语〉
郑樵通志〈以姓为氏〉
己姓部列传
汉
己茂
倚姓部汇考
郑樵通志〈以名为氏〉
凌迪知万姓统谱〈倚姓〉
倚姓部列传
周 倚相
汉
倚全
明
倚东周
以姓部汇考
凌迪知万姓统谱〈以姓〉
以姓部列传
汉
以彤
明
以伯臣
喜姓部汇考
凌迪知万姓统谱〈喜姓〉
喜姓部列传
明
喜宁 喜信
喜缙 喜寿
里姓部汇考
郑樵通志〈以官为氏〉
里姓部列传
周
里克 里凫须
里革 里析
理姓部汇考
郑樵通志〈以官为氏〉
罗泌路史〈疏仡纪〉
廖用贤尚友录〈理姓〉
理姓部列传
商
理徵
明
理剧 理英
轨姓部汇考
廖用贤尚友录〈轨姓〉
轨姓部列传
北周
轨革
氏族典第四百一卷
绮姓部汇考
《郑樵·通志》以地为氏
绮氏,汉初四皓隐商山,号绮里季,其后为绮氏,以季居于绮里也。
臣谨按四皓,非显达之人,其初不得受氏之祖,故以所居为氏,此三代之事也。如介之推,烛之武,冀芮颍考叔之类是矣。
绮姓部列传
周
绮乌
按
《奇姓通》:乌,见
《韩非子》。
汉
绮嵩
按
《万姓统谱》:嵩,楚人。
绮华
按
《万姓统谱》:华,汉人。
杞姓部汇考
《史记》
《夏本纪》
太史公曰:禹为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有杞氏。
《魏书》《阉官传》
抱嶷,安定石唐人,居于直谷。自言其先姓杞,汉灵帝时杞匡为安定太守,董卓时,惧诛,易氏,即家焉。无得而知也。
《郑樵·通志》以国为氏
杞氏,姒姓夏禹之后,成汤放桀,其后稍绝,武王克纣,求禹后,得东楼公而封之于杞,今东京雍丘县,即杞故城。九世及成公,迁于缘陵,今潍州营丘是也。文公居淳于,今密州高密,有故淳于城是也。成公始见春秋黜为伯,桓公用夷礼黜为子,僖公子缗公六年获麟之岁也。缗公弟哀公三年春秋之传终矣。自哀公以下二世十三年而楚灭之,凡二十世,子孙以国为氏,又杞康,汉末时避董卓难,改姓抱。北史有抱嶷、抱老寿。
《王圻·续文献通考》氏族源流
杞成公迁于缘陵,十一世而简公灭于楚,弟佗奔鲁,封于阳樊,后去鲁从沛,分沛立谯,有夏侯氏,侯氏杞氏。
《凌迪知·万姓统谱》杞姓
杞,望出齐郡。
杞姓部列传
周
杞子
按
《左传·僖公三十年》:九月,晋侯,秦伯,围郑,烛之武见秦伯,秦伯悦,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三十二年,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秦师遂东,三十三年,秦师及滑,郑商人弦高,遇之,使遽告于郑,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使皇武子辞焉。杞子奔齐,逢孙杨孙奔宋,三子秦大夫。
杞殖
按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齐侯还自晋,不入,遂袭莒,门于且于,伤股而退,明日将复战,期于寿舒,杞,殖华还,载甲夜入且于之隧,宿于莒郊,明日,先遇莒子于蒲侯氏,莒子亲鼓之,从而伐之,获杞梁,齐侯归,遇杞梁之妻于郊,使吊之,辞曰:殖之有罪,何辱命焉。若免于罪,犹有先人之敝庐在,下妾不得与郊吊,齐侯吊诸其室。
后汉
杞匡
按
《魏书·抱嶷传》:汉灵帝时杞匡为安定太守。
宋
杞开
按
《八闽通志》:开,建炎间,知龙溪县。
明
杞原庆
按
《江西通志》:原庆,德兴人。质美好学。父德忠,洪武时为乡人胡士谦诬讼于京,原庆冒父名就系廷鞫,时自诬服,遂受诛。
弭姓部汇考
《郑樵·通志》
上声
弭氏,
《三辅决录》云:王莽时有弭彊,汉末新丰人,弭仲叔,亦见
《决录》,望出新丰。
弭姓部列传
汉
弭彊
按
《万姓统谱》:彊,新丰人。中郎将。
弭倖
按
《万姓统谱》:倖,见
《三辅决录》。
弭仲叔
按
《三辅决录》:弭生,字仲叔,其父贱。故张伯英与李幼才书弭仲叔高德美名,命世之才也。非弭氏小族所当有,新丰瘠土所当出也。
宋
弭德超
按
《宋史·弭德超传》:德超,沧州清池人。给事太宗晋邸。太宗即位,补供奉官。迁镇州驻泊都监。初,太宗念边戍劳苦,赐士卒月头银。德超乘间言:曹彬得士众心;士卒言:月头银曹公所致。又巧诬彬他事。上出彬为天平军节度。以王显为宣徽南院使,德超为宣徽北院使,并兼枢密副使。德超期得枢密使,乃为副使;又柴禹锡与德超同官,班在其上。德超居常怏怏。一日诟显及禹锡曰:我有安社稷功,止得线许大官。汝等何人,乃在我上。又大骂曰:我度上无守执,为汝辈所眩惑。显告之,太宗怒,诏夺官职,与其家配隶琼州禁锢,未几死。
弭忠信
按
《万姓统谱》:忠信,咸平间,知安远县事。
元
弭礼
按
《顺天府志》:礼,房山人。延祐间,佥徽政院事,捐资建学,人文蔚起。卒,谥端靖。
明
弭广
按
《万姓统谱》:广,历城人。成化中,休宁县丞。
弭宦
按
《万姓统谱》:宦,唐县人。嘉靖中,任溧水县丞。
弭子立
按
《章丘县志》:子立,隆庆间岁贡,任清县教谕,博学笃行,有古人之风。
弭子奇
按
《恩县志》:子奇,山东章丘人。万历二十五年,任教谕。
芈姓部汇考
《郑樵·通志》
以姓为氏
芈氏,楚姓也,陆终之子,季连之后也。陆终娶鬼方之女,孕而不育,十一年,开左胁出三人焉。又开右胁出三人焉。第六子曰:李连是为芈姓,周文王时季连苗裔鬻熊为文王师事成王,成王举文王劳臣,封其裔子于丹阳,是为楚国,汉初楚怀王孙芈心项羽封为楚怀王,后为义帝。
芈姓部列传
周
芈婴
按
《尚友录》:婴,齐人,七十子之后。著
《芈子》十七篇。
汉
芈高
按
《万姓统谱》:高,见
《印薮》。
底姓部汇考
《凌迪知·万姓统谱》
底姓
底,见
《姓苑》。
底姓部列传
明
底蕴
按
《考城县志》:蕴,字汝章,顺天府文安县人,正统末北敌犯阙,蕴曾大父移家考城,遂占籍焉。蕴性颖异,弱冠领弘治辛酉乡荐,正德甲戌成进士,初任兴化知县,有声,调繁宜兴,改咸阳,绩最,擢礼科给事中,嘉靖改元,转左右给事中,出守太平,改凤阳,以外艰归服,阕,补安庆治行,为江左第一,历迁都御史巡抚甘肃,遇敌数万入,寇,蕴出奇兵破之,既而羌势转炽,蕴命将出师,斩获无算,自是敌人不复南下,后竟以劳卒。
底𦶜
按
《考城县志》:𦶜,蕴孙。中万历乙酉科武举。
底萍
按
《考城县志》:萍,蕴孙。中万历乙酉科武举,材品出众。
是姓部汇考
《吴志》
《是仪传》
是仪字子羽,北海营陵人也。本姓氏,初为县吏,后仕郡。郡相孔融嘲仪,言氏字民无上,可改为是,乃遂改焉。
《郑樵·通志》以姓为氏
是氏,本氏氏,齐大夫之后也,
《吴志》北海是仪,本姓氏,孔融嘲之,曰:氏者民无上,可改为是。遂改焉。仕吴官至侍中都亭侯,唐天宝秘书少监,是光乂改姓齐,又是云氏,改为是氏,亦有氏氏,五代梁将氏叔琮氏延赏。
《凌迪知·万姓统谱》是姓
是,吴国徵音。
是姓部列传
吴
是仪
按
《吴志·是仪传》:仪字子羽,北海营陵人。本姓氏,初为县吏,后仕郡。郡相孔融嘲仪,言氏字民无上,可改为是,乃遂改焉。后依刘繇,避乱江东。繇军败,仪徙会稽。孙权优文徵仪,拜骑都尉。后封都亭侯,守侍中黄武中,迁偏将军,省尚书事,大驾东迁,太子登留镇武昌,使仪辅太子。进封都乡侯。从太子还建业,复拜侍中、中执法时。典校郎吕壹诬白故江夏太守刁嘉谤讪国政,权怒,收嘉系狱,悉验问,时同坐人皆怖畏壹,并言闻之,仪独云无闻。于是见穷诘累日,诏旨转厉,群臣为之屏息。仪据实答问,辞不倾移。权遂舍之,嘉亦得免。仪后拜尚书仆射,事国数十年,未尝有过。吕壹历白将相大臣,或一人以罪闻者数四,独无以白仪。年八十一卒。
唐
是光乂
按
《唐书·艺文志》:是光乂十九部书
《语类》十卷。开元末,自秘书省正字,上授集贤院修撰,后赐姓齐。
宋
是瑗
按
《襄阳府志》:瑗为中庐令,尽心狱讼,有贼久讯不得情,瑗捡贼橐得故简,乃房陵商人,为贼掠者,非贼也。因揭以示众,而释之。
明
是天祐
按
《江阴县志》:天祐,邑人。嘉靖中,任光泽县税课局大使。
市姓部汇考
《凌迪知·万姓统谱》
市姓
市,见
《姓苑》。
市姓部列传
汉
市佩
按
《奇姓通》:佩,淮南王中郎。
明
市朝
按
《万姓统谱》:朝,井研人。宣德中,任龙虎卫经历。
己姓部汇考
《国语》
《晋语》
秦伯召公子于楚,楚子厚币以送公子于秦。秦伯归女五人,怀嬴与焉。公子使奉匜沃盥,既而挥之。嬴怒曰:秦、晋匹也,何以卑我。公子惧,降服囚命。秦伯见公子曰:寡人之适,此为才。子圉之辱,备嫔嫱焉,欲以成婚,而惧离其恶名。非此,则无故。不敢以礼致之,欢之故也。公子有辱,寡人之罪。惟命是听。公子欲辞,司空季子曰:同姓为兄弟。黄帝之子二十五人,其同姓者二人而已;唯青阳与夷鼓皆为己姓。青阳,方雷氏之甥也。夷鼓,彤鱼氏之甥也。其同生而异姓者,四母之子别为十二姓。凡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依是也。
《郑樵·通志》以姓为氏
己氏,音自己之己,昆吾之姓也。汉有太常卿己茂。
己姓部列传
汉
己茂
按
《万姓统谱》:茂,汉太常卿。
倚姓部汇考
《郑樵·通志》
以名为氏
倚氏,楚左史倚相之后也。
《凌迪知·万姓统谱》倚姓
陕西西安府有倚氏。
倚姓部列传
周
倚相
按
《左传·昭公十二年》:楚子狩于州来,次于乾溪,右尹子革夕,王与之语,左史倚相趋过,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汉
倚全
按
《万姓统谱》:全,见
《印薮》。
明
倚东周
按
《万姓统谱》:东周,富平人。万历间任四川通江县主簿。
以姓部汇考
《凌迪知·万姓统谱》
以姓
以,见
《姓苑》。
以姓部列传
汉
以彤
按
《万姓统谱》:彤,汉人。
明
以伯臣
按
《万姓统谱》:伯臣,四川巴县人。宣德中任断事。
喜姓部汇考
《凌迪知·万姓统谱》
喜姓
喜,见
《姓苑》,直隶唐县有喜氏。
喜姓部列传
明
喜宁
按
《明外史·喜宁传》:宁本降番,正统中御用监太监也。太监王彦卒,英宗命宁捡阅其家财,私取财物无算,为彦妻所诉,诏宥宁罪,宁负宠侵太师英国公张辅,使弟胜率家奴自宫者,毁辅佃户居室,殴家人妻堕孕死,事发宥胜赎徒。土木之役,宁从帝陷于敌,辄为也先画策,邀求赏赐,导以入边寇掠,尚书于谦授策边将,使人擒宁,会上皇知宁谋,患之,言于也。先,使宁先还京索礼物,而命校尉袁彬以密书报宣府。宁至,独石遂为参将杨俊擒,至京诏群臣杂治具服,景泰元年三月磔于市。
喜信
按
《万姓统谱》:信,成化间都督,征刘千斤有功。
喜缙
按
《夏县志》:缙,成化乙酉科举人。任渑池县教谕。
喜寿
按
《贵溪县志》:寿,镇江府人。正德间,任贵溪县教谕。
里姓部汇考
《郑樵·通志》
以官为氏
里氏,本理氏,春秋改焉。晋有里克,鲁有里革,郑有里析,后居相城者,又有相里氏。
里姓部列传
周
里克
按
《左传·闵公二年》:晋侯使太子申生伐东山皋落氏,里克谏曰:太子奉冢祀社稷之粢盛,以朝夕视君膳者也。帅师专行,谋誓军旅。非太子之事也。师在制命而已,禀命则不威,专命则不孝,君失其官,帅师不威,将焉用之,退见太子,太子曰:吾其废乎,对曰:告之以临民,教之以军旅,不共是惧,何故废乎,且子惧不孝,无惧不得立,修己而不责人,则免于难,里克晋大夫。
里凫须
按
《新序》:里凫须,晋公子重耳之守府者也。重耳出亡,凫须窃其宝货而逃。重耳反国,凫须造门愿见,文公见之曰:若犹有面目见我耶。凫须曰:然。君反国,国之半不自安也。君赦凫须,显出以为右,如凫须之罪重也,君犹赦之,况有轻于凫须者乎。文公遂赦之,明日出行国,使为右,翕然晋国皆安。
里革
按
《国语》:宣公夏滥于泗渊,里革断其罟而弃之,曰:古者水虫孕,水虞于是乎禁罝䍡。今鱼方别孕,不教鱼长,又行网罟,贪无艺也。公闻之,曰:吾过而里革匡我,不亦善乎。是良罟也,使有司藏之。
里析
按
《左传·昭公十八年》:五月,宋卫陈郑皆火,郑之未灾也。里析告子产曰:将有大祥,民震动,国几亡,吾身泯焉。弗良及也。国迁,其可乎,子产曰:虽可,吾不足以定迁,及火,里析死矣,未葬,子产使与三十人迁其柩。
理姓部汇考
《郑樵·通志》
以官为氏
理氏,咎繇为尧理官子孙,遂为理氏,商末有理徵改姓李氏。
《罗泌·路史》《疏仡纪》
皋陶后思成之胄,世为理以命族。
《廖用贤·尚友录》理姓
理河西。
理姓部列传
商
理徵
按
《路史·疏仡纪》:商纣时,理徵为翼隶中,吴伯弗合以死。
明
理剧
按
《万姓统谱》:剧,固安人。正统中任教谕。
理英
按
《万姓统谱》:英,广西人。正德中,任龙溪知县。
轨姓部汇考
《廖用贤·尚友录》
轨姓
轨,见
《姓苑》。
轨姓部列传
北周
轨革
按
《尚友录》:革,周人。精历算传,与费孝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