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分类由系统自动生成,错漏在所难免,仅供参考。
《國語辭典》:如是  拼音:rú shì
如此。《孟子。梁惠王上》:「誠如是也,民歸之。」《紅樓夢》第一二○回:「下愚當時也曾與他往來過數次,再不想此人竟有如是之決絕。」
《國語辭典》:後世  拼音:hòu shì
1.將來的世代。《論語。季氏》:「今不取,後世必為子孫憂。」《文選。古詩十九首。生年不滿百》:「愚者愛惜費,但為後世嗤。」
2.後代子孫。《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朕為始皇帝,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于萬世,傳之無窮。」《紅樓夢》第八八回:「人說二奶奶利害,果然利害。一點兒都不漏縫,真正斬釘截鐵。怪不得沒有後世!」
3.佛教用語。指下輩子。《佛說無量壽經。卷下》:「今世恨意微相憎嫉,後世轉劇至成大怨。」
《國語辭典》:來世  拼音:lái shì
來生。佛教輪迴的說法,認為人死後會再投生,故稱轉生之世為「來世」。《書經。仲虺之誥》:「予恐來世,以台為口實。」《三國演義》第八回:「妾今生不能與君為妻,願相期於來世。」
《國語辭典》:無心  拼音:wú xīn
1.不是故意的、並非存心如此。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賢媛》:「國破家亡,無心至此。今日若能見殺,乃是本懷。」《儒林外史》第八回:「你今無心得了此書,真乃天幸。」
2.沒有心情、心緒。《後漢書。卷六○下。蔡邕列傳》章懷太子注引《邕別傳》:「職在候望,憂佈焦灼,無心能復操筆成草,致章闕廷。」《文明小史》第二○回:「此時賈、姚四人,無心觀看園內的景緻,一心只想聽他們演說。」
3.沒有成見。宋。周煇《清波別志》卷上:「朕以無心處之,無心則明,無心則不偏,無心則不私。」
《漢語大詞典》:无心草(無心草)
(1).草名。鼠耳草的别名。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草篇:“蚍蜉酒草,一曰鼠耳,象形也。亦曰无心草。”
(2).草名。麋衔草的别名。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四·薇衔:“麋衔一名无心草……鼠耳草亦名无心,与此不同。”
《國語辭典》:無為  拼音:wú wéi
1.不從事人為干預,而任萬物自然生長之意。《老子》第三七章:「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
2.以德化民,不採政刑。《論語。衛靈公》:「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宋。王安石 贈上元宰梁之儀承議詩:「民欺自不忍,縣治本無為。」
3.勿、不要、不必。《文選。古詩十九首。今日良宴會》:「無為守窮賤,轗軻長苦辛。」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雅量》:「王丞相主簿欲檢校帳下。公語主簿:『欲與主簿周旋,無為知人几案閒事。』」
4.縣名。位於安徽省蕪湖縣西。三國時曹操攻孫權,築城於此,師老無功,因稱無為城。宋置無為縣,明時省縣入州,清仍之,至民國改州為縣。
5.佛教用語。非造作,非條件構成的。如:「虛空是無為法。」
《國語辭典》:無為而治  拼音:wú wéi ér zhì
以德化民,不施加刑罰,而能平治天下。《論語。衛靈公》:「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唐。張謂〈虞帝廟碑銘。序〉:「於斯之時,君明於上,人化於下,山川鬼神,亦莫不寧,鳥獸魚鱉,眾乎咸若,無為而治,其聖也歟。」
《國語辭典》:有情  拼音:yǒu qíng
1.有情意。《文選。劉琨。重贈盧諶詩》:「然苟日有情,孰能不懷?」《紅樓夢》第六四回:「今見賈璉有情,況是姐夫將他聘嫁,有何不肯。」
2.有交情。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王恭始與王建武甚有情,後遇袁悅之間,遂致疑隙。」
3.有情趣。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卷八。隋》:「動筆形似,畫外有情。」
4.佛教用語。泛指一切有情識的生命。《大乘掌珍論。卷上》:「普為饒益一切有情,正發無上菩提大願。」也作「眾生」、「有識」。
《國語辭典》:變化  拼音:biàn huà
改變事物的性質或形態。《史記。卷二四。樂書。太史公曰》:「上以事宗廟,下以變化黎庶也。」唐。杜甫杜鵑行〉:「蒼天變化誰料得,萬事反覆何所無。」
《漢語大詞典》:黄叶(黄葉)
(1).枯黄的树叶。亦借指将落之叶。 南朝 梁 丘迟 《赠何郎》诗:“檐际落黄叶,堦前网緑苔。” 唐 李白 《秋思》诗:“ 燕支 黄叶落,妾望 白登臺 。” 元 范梈 《题李白郎官湖》诗:“黄叶当头乱打人,门前繫着青驄马。”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二·崔孝廉》:“丹枫江冷人初去,黄叶声多酒不辞。”
(2).佛教语。以杨树黄叶为金,比喻天上乐果,能止人间众恶。 前蜀 贯休 《题惠琮律师院》诗:“苦节兼青目,公卿话有餘。唯传黄叶喻,还似白泉居。”
《國語辭典》:婆娑  拼音:pó suō
1.舞蹈的樣子。《詩經。陳風。東門之枌》:「子仲之子,婆娑其下。」《儒林外史》第一一回:「嗅窗前寒梅數點,且任我俛仰以嬉;攀月中仙桂一枝,久讓人婆娑而舞。」
2.盤旋、停留。《文選。宋玉。神女賦》:「既姽嫿於幽靜兮,又婆娑乎人間。」
3.闌珊、舒展。《北周。庾信。枯樹賦》:「此樹婆娑,生意盡矣。」
4.舒展。唐。姚合 遊陽河岸詩:「醉時眠石上,肢體自婆娑。」
5.委婉曲折。《文選。王襃。洞簫賦》:「風鴻洞而不絕兮,優嬈嬈以婆娑。」
6.茂盛的樣子。《爾雅。釋木》「如松柏曰茂」句下晉。郭璞。注:「枝葉婆娑。」
7.淚光閃動的樣子。如:「淚眼婆娑」。
《國語辭典》:去來  拼音:qù lái
來,語尾助詞,無義。去來指去的意思。宋。劉過〈沁園春。斗酒彘肩〉詞:「天竺去來!圖畫裡崢嶸樓閣開。」《西遊記》第二十九回:「哥啊,知道是甚緣故,我們且去來。」
《漢語大詞典》:有为(有爲)
有所为,有缘故。 唐 于濆 《拟古讽》:“草木本无情,此时如有为。”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胡明仲本末:“盖此书有为而作,非徒区区评论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六回:“所以你一进门,我就知道你是有为而来的了。这才是无事不登三寳殿啊。”
《國語辭典》:行者  拼音:xíng zhě
尚未剃除鬚髮,而過著出家生活的佛教徒。
《國語辭典》:非常  拼音:fēi cháng
1.特別,異乎尋常。《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蓋文王拘演《周易》。」
2.突來的禍患。《史記。卷七。項羽本紀》:「故遣將守關者,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
《國語辭典》:因緣  拼音:yīn yuán
1.機會。《史記。卷一○四。田叔傳》:「少孤貧困,為人將車之長安,留,求事為小吏,未有因緣也。」《初刻拍案驚奇》卷五:「就是因緣了,時辰未到,要早一日,也不能夠。」
2.緣分。如稱夫妻婚姻結合為「因緣」。
3.佛教根本理論之一。指構成一切現象的原因。因指主因,緣謂助緣。佛教以此說明事物賴以存在的各種因果關係。《中論》卷一:「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
4.依此、據此。《漢書。卷二二。禮樂志》:「今幸有前聖遺制之威儀,誠可法象而補備之,經紀可因緣而存著也。」
《漢語大詞典》:因缘为市(因緣爲市)
舞文弄法以谋取财利。汉书·刑法志:“姦吏因缘为市,所欲活则傅生议,所欲死则予死比,议者咸冤伤之。” 颜师古 注:“弄法而受财,若市买之交易。”
《國語辭典》:無盡  拼音:wú jìn
沒有窮盡、止境。如:「偉人已逝,但國人仍對他有無盡的懷念。」
《國語辭典》:清淨  拼音:qīng jìng
1.清靜不紛擾。《戰國策。齊策四》:「晚食以當肉,安步以當車,無罪以當貴,清淨貞正以自虞。」《紅樓夢》第十回:「我是清淨慣了的,我不願往你們那是非場中鬧去。」
2.清純乾淨。《大宋宣和遺事。貞集》:「古來有生人投于中,不可作油,此水頓清淨。」《文明小史》第三十五回:「況且清淨地方,如何容得俗人前來蹧蹋?」
3.佛教用語。指離惡行過失、煩惱垢染。南朝梁。王僧孺禮佛唱導發願文〉:「願現前眾等,身口清淨。」唐。張謂送僧〉詩:「一身求清淨,百毳納袈裟。」
《國語辭典》:三生  拼音:sān shēng
佛教用語:(1)三輩子。《增壹阿含經》卷二三:「我時我憶宿命之事,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三十、四十、五十、百生、千生成敗之劫,皆悉分別。」(2)過去、現在、未來三世。清。龔自珍人月圓〉:「三生慧業,萬古才華。」
《國語辭典》:眾生  拼音:zhòng shēng
1.一切有生命的動植物。《禮記。祭義》:「眾生必死,死必歸土。」
2.人以外的動物。《水滸傳》第三○回:「眾生好度人難度,原來你這廝外貌相人,倒有這等賊心賊肝。」
3.佛教用語。指一切有情識作用的生物。亦即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六道輪迴的各種生命體。《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上》:「貧僧奉敕,為東土眾生未有佛教,是取經也。」也作「有情」、「有識」。
《》:
(諺語)救人不如救牲畜。比喻社會人心險惡,救濟了人,反而遭到對方的暗計。《水滸傳》第三○回:「眾生好度人難度,原來你這廝外貌相人,倒有這等賊心賊肝。」
《漢語大詞典》:空有
(1).佛教语。空,指法性;有,指幻相。谓相反相成的真俗两谛。佛地经论卷四:“菩萨藏,千载已前,清净一味,无有乖諍;千载已后,乃兴空有二种异论。”《后汉书·西域传论》:“详其清心释累之训,空有兼遣之宗,道书之流也。” 李贤 注:“不执著为空,执著为有;兼遣谓不空不有,虚实两忘也。” 南朝 梁简文帝 《大法颂》:“二諦现空有之津,二智包权实之底。” 宋 王安石 《望江南·归依三宝赞》词:“普愿众生同我愿,能於空有善思惟。”
(2).徒有;只有。 后蜀 欧阳炯 《江城子》词:“空有 姑苏臺 上月,如 西子 镜,照江城。”
《國語辭典》:非人  拼音:fēi rén
1.為非作歹的惡人。《莊子。應帝王》:「有虞氏其猶藏仁以要人,亦得人矣,而未始出於非人。」
2.殘廢的人。《左傳。昭公七年》:「孟,非人也,將不列於宗,不可謂長。」
3.佛教稱天龍鬼神等為「非人」,即異物之意。《妙法蓮華經》卷七:「即時觀世音菩薩愍諸四眾,及於天、龍、人、非人等,受其瓔珞。」
4.不人道的。如:「他過著非人般的生活。」
5.非適當的人選。如:「所託非人」。
《國語辭典》:功德  拼音:gōng dé
1.功業與德行。《漢書。卷一四。諸侯王表。序》:「所以親親賢賢,褒表功德。」
2.佛教稱行善所生的利益。《文明小史》第二一回:「內中必有值錢之物,被人拾去不妥。莫如在此等些時,有人來找,交還與他,也是一件功德之事。」
3.用作善事的反話,為教訓、懲罰的意思。《金瓶梅》第二三回:「賊汗邪囚根子!看我到明日對他說不說,不與你個功德也不怕,狂的有甚些摺兒也怎的!」
《國語辭典》:前身  拼音:qián shēn
1.前生。唐。白居易臨水坐〉詩:「手把楊枝臨水坐,閒思往事似前身。」
2.以前的存在狀況,包括名稱、樣式等。如:「國立政治大學的前身是國立中央政治幹部學校。」
《國語辭典》:前生  拼音:qián shēng
上輩子。《老殘遊記》第一七回:「願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屬;是前生註定事,莫錯過姻緣。」
《國語辭典》:無生  拼音:wú shēng
佛教用語:(1)大乘佛教中觀派認為沒有任何現象是真實的,所以一般所謂「生出某東西」的概念,在實際上是不存在的。《中論》卷一:「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2)不再生死輪迴。也是阿羅漢的詞義之一。《西遊記》第九回:「那金山寺長老叫做法明和尚,修真悟道,已得無生妙訣。」
《漢語大詞典》:自相
相互。后汉书·党锢传·范滂:“君为人臣,不惟忠国,而造部党,自相褒举,评论朝廷,虚构无端,诸所谋结,并欲何为?”二刻拍案惊奇卷四:“两承差自相商议了一回道:‘除非如此如此。’”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日记:“诸峯自相掩蔽,不能一目尽也。”
(1).亲自察看。三国志·吴志·薛综传:“自臣昔客始至之时, 珠崖 除州县嫁聚,皆须八月引户,人民集会之时,男女自相可适,乃为夫妻,父母不能止。”
(2).佛教语。指事物各自外现的形象特征。与“共相”相对。 章炳麟 《国故论衡·明见》:“﹝物﹞无毕同,故有自相;无毕异,故有共相。” 章炳麟 《国故论衡·明见》:“浮屠之言曰:从一青计之,以是青为自相,以凡青为共相,青同也。以凡青为自相,以赤、白、黄、紫为共相,显色同也。以显色为自相,以声、香、味、触为共相,色聚同也。”参见“ 共相 ”。
《國語辭典》:共相  拼音:gòng xiàng
物與物的共同特徵。
《漢語大詞典》:经行(經行)
(1).经术和品行。汉书·师丹传:“ 丹 经行无比,自近世大臣能若 丹 者少。”后汉书·牟融传:“司徒 范迁 荐 融 忠正公方,经行纯备,宜在本朝,并上其理状。” 宋 曾巩 《太学博士制》:“尔以经行选用,往服厥官,盖尊其所闻以诱率学者,汝之守也,惟是懋哉。”
(2).行程中经过。 宋 张炎 《月下笛》词:“寒窗梦里,犹记经行旧时路。” 元 刘致 《山坡羊·西湖醉歌次郭振卿韵》曲:“贵何如,贱何如,六桥都是经行处。”元史·选举志一:“其他先儒过化之地,名贤经行之所,与好事之家出钱粟赡学者,并立为书院。”
(3).佛教语。谓旋绕往返或径直来回于一定之地。佛教徒作此行动,为防坐禅而欲睡眠,或为养身疗病,或表示敬意。 晋 法显 佛国记:“佛在世时,有翦髮爪作塔,及过去三佛并 释迦文佛 坐处、经行处及作诸佛形像处,尽有塔。”《法华经·序品》:“又见佛子,未尝睡眠,经行林中,勤求佛道。” 唐 义净 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三:“五天之地,道俗多作经行,直去直来,唯遵一路,随时适性,勿居闹处,一则痊痾,二能销食。” 唐 李白 《崇明寺佛顶尊胜陀罗尼幢颂》序:“以天下所立兹幢,多临诸旗亭,喧嚣湫隘,本非经行网绕之所。” 王琦 注:“经行,谓僧众週幢循行,所以致其敬礼之心。” 宋 陆游 《出游》诗:“近世父老远寻僧,病起经行力渐增。”
《國語辭典》:有待  拼音:yǒu dài
1.有所等待。《禮記。儒行》:「愛其死,以有待也。」宋。歐陽修 瀧岡阡表:「惟我皇考崇公,卜吉于瀧岡之六十年,其子修始克表於其阡;非敢緩也,蓋有待也。」
2.佛教用語。指人身。因人身須有資藉才能維生。《高僧傳。卷五。釋道安》:「高平郄超遣使遺米千斛,修書累紙,深致殷懃,安答書云:『捐米千斛彌覺有待之為煩。』」
《漢語大詞典》:花雨
(1).花季所降的雨。 前蜀 贯休 《春山行》诗:“重叠太古色,濛濛花雨时。” 宋 向子諲 《水龙吟·绍兴甲子上元有怀京师》词:“更冥冥,一帘花雨。” 元 张雨 《次孙大方仙兴诗韵》:“花雨扫尘鸞帚溼,岛云承韈蜃楼昬。”
(2).佛教语。诸天为赞叹佛说法之功德而散花如雨。《仁王经·序品》:“时无色界雨诸香华,香如须弥,华如车轮。”后用为赞颂高僧颂扬佛法之词。 唐 李华 《润州鹤林寺故径山大师碑铭》:“十里花雨,四天香云,幢幡葢网,光蔽日月。” 唐 李白 《寻山僧不遇作》诗:“香云徧山起,花雨从天来。” 赵光荣 《里湖纪游》诗:“花雨散诸天,慈云广荫庇。”
(3).落花如雨。形容彩花纷飞。 郭沫若 《双倍的春天》诗序:“ 北京 市民夹道欢迎,花雨满天,欢雷震地,人人脸上都焕发出无上的喜意。”
《國語辭典》:千門  拼音:qiān mén
宮門。唐。杜甫哀江頭〉詩:「江頭宮殿鎖千門,細柳新蒲為誰綠。」
《國語辭典》:威儀  拼音:wēi yí
1.莊嚴的容止儀態。《詩經。邶風。柏舟》:「威儀棣棣,不可選也。」《三國演義》第四回:「而帝天資輕佻,威儀不恪,居喪慢惰。」
2.帝王或顯貴者出行的儀仗。《晉書。卷三六。衛瓘傳》:「給親兵百人,置長史,……鼓吹諸威儀,一如舊典。」
《漢語大詞典》:威仪师(威儀師)
(1).僧寺职事名。佛徒受戒时有教授师,指示坐作进退之威仪,此教授师又称威仪师。一般法会中指导众僧仪式,作法之僧亦袭用此名。参阅《四分律行事钞》卷上三引《受戒缘集》
(2).指擅长法仪的道士。唐六典·尚书礼部·祠部郎中员外郎:“道士修行有三号,其一曰法师,其二曰威仪师,其三曰律师。”
《國語辭典》:真如  拼音:zhēn rú
佛教上指現象的本質或真實性。《佛地經論》卷二:「如是真如即是佛地平等法性。」唐。李公佐《謝小娥傳》:「小娥厚貌深辭,聰敏端特,鍊指跛足,誓求真如。」也稱為「法性」、「實相」。
《國語辭典》:人道  拼音:rén dào
1.做人的道理。《易經。繫辭下》:「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材而兩之。」三國魏。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不喜弔喪,而人道以此為重。」
2.人倫。指社會的倫理關係。《禮記。喪服小記》:「親親、尊尊、長長,男女之有別,人道之大者也。」《史記。卷二三。禮書》:「人道經緯萬端,規矩無所不貫。」
3.發生性關係。元。施惠《幽閨記》第二二齣:「一時見君子,匆匆遽成人道也。」《醒世姻緣傳》第四四回:「古人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使其氣血充足,然後行其人道。」
4.尊重人類權利,愛護人的生命,關心人性的道德理念。
5.佛教用語。六道之一。指人類。
《國語辭典》:人道主義  拼音:rén dào zhǔ yì
一種尊重人類價值,以謀求全體人類安寧幸福為理想的主義。強調博愛精神,主張超越人種、國家、宗教等差異,承認人人平等,肯定人性。並以伸張正義,維護人權,同情弱小和救濟貧困,反對政治迫害及種族歧視為其主要內容。
《國語辭典》:無緣  拼音:wú yuán
1.沒有緣分。元。無名氏《鴛鴦被》第一折:「正是無緣對面不相逢,有緣千里能相會。」《儒林外史》第三回:「晚生久仰老先生,只是無緣,不曾拜會。」
2.無由、無從。《後漢書。卷四五。袁安傳》:「今朔漠既定,宜令南單于反其北庭,并領降眾,無緣復更立阿佟,以增國費。」《宋書。卷九三。隱逸傳。王弘之傳》:「下官與殷風馬不接,無緣扈從。」
《國語辭典》:初心  拼音:chū xīn
最初的心意。唐。吳融 和楊侍郎詩:「煙霄慚暮齒,麋鹿愧初心。」
《國語辭典》:相應  拼音:xiāng yìng
1.互相呼應、照應。《文選。劉歆。移書讓太常博士》:「皆先帝所親誦,今上所考視,其為古文舊書,皆有徵驗,內外相應,豈苟而已哉?」《三國演義》第五回:「各鎮諸侯,皆起兵相應。」
2.相宜、合適。《醒世恆言。卷三。賣油郎獨占花魁》:「賣了他一個,就討得五六個。若湊巧撞得著相應的,十來個也討得的。」
3.契合。為梵語瑜伽的意譯。如:「上師相應法。」
4.舒服、滿意。《西遊記》第二七回:「師父果若不要我,把那個鬆箍兒咒念一念,退下這個箍子,交付與你,套在別人頭上,我就快活相應了。」
5.幫忙。《西遊記》第一六回:「借水救之,卻燒不起來,倒相應了他。」
《國語辭典》:人天  拼音:rén tiān
1.人和天。《晉書。卷五四。陸雲傳》:「是以帝堯昭煥而道協人天,西伯質文而周隆二代。」
2.糧食。《舊唐書。卷三○。音樂志三》:「粒食伊始,農之所先。古今攸賴,是曰人天。」
3.國君。唐。劉禹錫〈砥石賦〉:「君為人天,安有執礪世之具,而患乎無賢歟。」
4.生死的代稱。因生者在世,死者歸天。如:「人天永隔」。
《國語辭典》:民天  拼音:mín tiān
語本《史記。卷九七。酈生傳》:「王者以民人為天,而民人以食為天。」指糧食。《宋史。卷一三七。樂志十二》:「士爰稼穡,允協民天。」
分類:粮食
《國語辭典》:甘露  拼音:gān lù
1.甘美的雨露。古人以為天下太平的瑞徵。《漢書。卷八。宣帝紀》:「乃者鳳皇集泰山、陳留,甘露降未央宮。」《文選。賈誼。過秦論》:「甘露既降,朱草萌芽。」
2.舊時迷信可以長生不老的仙水。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二折:「勝甘露灌體,得一個身子平安倒大來喜。」
3.蚜蟲的分泌物,味甜如蜜。
4.年號:(1)漢朝宣帝年號(西元前53~前50)。(2)三國魏廢帝高貴鄉公年號(西元254~259)。(3)三國吳主孫皓年號(西元265~266)。(4)前秦苻堅年號(西元359~364)。
《國語辭典》:分別  拼音:fēn bié
1.分析。《淮南子。齊俗》:「故聖人財制物也,猶工匠之斵削鑿枘也,宰庖之切割分別也。」
2.區分、辨別。《漢書。卷六九。趙充國傳》:「於是兩府復白遣義渠安國行視諸羌,分別善惡。」《老殘遊記》第九回:「道裡子都是同的,道面子就各有分別了。」
3.分離、離別。《文選。曹丕。與朝歌令吳質書》:「今果分別,各在一方。」《三國演義》第七回:「玄德與趙雲分別,執手垂淚,不忍相離。」
4.將各個分開來。如:「你的這份資料,必須分別辦理。」也作「分頭」。
《國語辭典》:見聞  拼音:jiàn wén
1.眼見耳聞。如:「就我見聞所及,尚無此理。」
2.指看到聽到的事物。如:「他旅遊回來,暢談見聞。」
3.知識、經驗。如:「見聞簡陋」、「增長見聞」。
《國語辭典》:無常  拼音:wú cháng
1.時常變動。如:「喜怒無常」、「晴雨無常」。《三國演義》第三七回:「但自古以來,治亂無常。」《西遊記》第一○回:「想那夢中之龍,哭啼啼哀告求生,豈知無常,難免此患。」
2.俗以為死的代稱。明。無名氏《鬧銅臺》第二折:「若是太保不肯,我就在此尋個無常也。」
3.佛教用語。指剎那生起,生已即滅,生生滅滅轉變不已。《大智度論》卷三:「無常故,苦;苦故,無我;無我故,有智者不應著我,我所。」
4.能勾人魂魄,使人死亡的鬼差。《喻世明言。卷三一。鬧陰司司馬貌斷獄》:「閻君得旨,便差無常小鬼,將重湘勾到地府。」
《國語辭典》:道心  拼音:dào xīn
1.發於義理之心。《書經。大禹謨》:「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宋史。卷四一○。列傳。舒璘》:「楊簡謂璘孝友忠實,道心融明。樓鑰謂璘之於人,如熙然之陽春。」
2.求道之心或悟道之心。唐。王建〈題東華觀〉詩:「白髮道心熟,黃衣仙骨輕。」唐。張說〈灉湖山寺〉詩:「空山寂歷道心生,虛谷迢遙野鳥聲。」
《國語辭典》:三昧  拼音:sān mèi
1.佛教謂修行者將心集中在一點的狀況。為胡語音譯。基本上和把心保持在無散亂或靜止的境界相似。《成實論》卷一二:「今當論三昧。問曰:『三昧何等相?』答曰:『心住一處是三昧相。』」也作「三摩地」、「三摩帝」、「三摩提」。
2.訣要、竅門。《宋史。卷三四四。李之純傳》:「之儀能為文,尤工尺牘,軾謂入刀筆三昧。」《紅樓夢》第四八回:「既是這樣,也不用看詩。會心處不在多。聽你說了兩句,可知三昧你已得了。」
《國語辭典》:莊嚴  拼音:zhuāng yán
1.端莊肅穆。《西遊記》第一三回:「萬法莊嚴端有意,薦亡離苦出沉淪。」《初刻拍案驚奇》卷六:「曾繡一幅觀音大士,精奇莊嚴,色相儼然如生。」
2.裝飾、裝束整齊。《後漢書。卷二五。劉寬傳》:「夫人欲試寬令恚,伺當朝會,莊嚴已訖,使侍婢奉肉羹,翻汙朝衣。」
《國語辭典》:無量  拼音:wú liàng
沒有限量,沒有止境。《左傳。昭公十九年》:「今宮室無量,民人日駭,勞罷死轉,忘寢與食,非撫之也。」《文選。左思。蜀都賦》:「由此言之,天下孰尚,故雖兼諸夏之富有,猶未若茲都之無量也。」
《國語辭典》:無量壽佛  拼音:wú liàng shòu fó
佛名。即阿彌陀佛。無量壽是阿彌陀的意譯。
《國語辭典》:煩惱  拼音:fán nǎo
煩悶而不快活。唐。白居易客路感秋寄明準上人〉詩:「使我忘得心,不教煩惱生。」宋。王觀〈紅芍藥。人生百歲〉詞:「那二十五載之中,寧無些個煩惱。」
《國語辭典》:浮屠  拼音:fú tú
1.佛陀的別名。參見「佛陀」條。《後漢書。卷四二。光武十王傳。楚王英傳》:「晚節更喜黃老,學為浮屠齋戒祭祀。」
2.佛塔。《西遊記》第三三回:「這個潑猴,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也作「佛圖」、「浮圖」。
3.複姓。如唐代有浮屠泓。
《國語辭典》:瓣香  拼音:bàn xiāng
形狀像瓜瓣的香,表示禱祝敬慕之意。宋。曹彥約 譚仁季以二詩見遺走筆次韻:「詩才清不羨滄浪,曾向歐曾接瓣香。」
《漢語大詞典》:一瓣香
犹一炷香。佛教禅宗长老开堂讲道,烧至第三炷香时,长老即云这一瓣香敬献传授道法的某某法师。后以“一瓣香”指师承或仰慕某人。 宋 陈师道 《观兖文忠公家六一堂图书》诗:“向来一瓣香,敬为 曾南丰 。”按, 曾巩 ( 南丰 ),为 陈师道 的老师。 宋 米芾 画史·唐画:“ 苏軾 子瞻 作墨竹……运思清拔出於 文同 与可 ,自谓与 文 拈一瓣香,”古尊宿语录·慈明禅师:“此日一会,不是小缘。将一瓣香为我 无得禪师 ,且道,诸人还识 无得禪师 么?” 清 黄遵宪 《酬曾重伯编修》诗:“诗笔 韩 黄 万丈光, 湘乡 相国故堂堂,谁知东 鲁 传家学,竟异 南丰 一瓣香。”
《國語辭典》:隨緣  拼音:suí yuán
隨著外界的條件而行事。唐。錢起 送僧歸日本詩:「上國隨緣住,來途若夢行。」《西遊記》第十回:「算起來,還不如我們水秀山清,逍遙自在,甘淡薄隨緣而過。」
《漢語大詞典》:无忧(無憂)
(1).没有忧患;不用担心。左传·昭公三十二年:“ 范献子 谓 魏献子 曰:‘……从王命以紓诸侯, 晋国 无忧。’”史记·张仪列传:“为大王计,莫如事 秦 。事 秦 则 楚 韩 必不敢动;无 楚 韩 之患,则大王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矣。” 唐 罗邺 《上东川顾尚书》诗:“龙节坐持兵十万,可怜 三蜀 尽无忧。” 宋 朱熹 《次瑞泉诗韵》:“终待寒泉食,无忧水镜昏。”
(2).佛教语。参见“ 无忧王 ”、“ 无忧树 ”。
《國語辭典》:未來  拼音:wèi lái
將來。相對於現在、過去而言。《大宋宣和遺事。元集》:「聞得華山陳希夷先生名搏,表德圖南的,精於數學,預知未來之事。」《初刻拍案驚奇》卷五:「當時有一個女巫,專能說未來事情,頗有應驗。」
《國語辭典》:無礙  拼音:wú ài
1.無妨、無害。漢。揚雄《法言。君子》:「一東一北,行之無礙也;君子之行,獨無礙乎?」《紅樓夢》第四五回:「寶玉笑道:『我已背熟,燒也無礙。』」
2.佛教用語。通達自在而無障隔,有四無礙,即法無礙、義無礙、辭無礙、樂說無礙。
《國語辭典》:心地  拼音:xīn dì
1.心境、心態。《宋史。卷四三八。儒林傳八。何基傳》:「榦告以必有真實心地、刻苦工夫而後可,基悚惕受命。」《紅樓夢》第三二回:「誰知道後來還是照舊一樣,真真有涵養,心地寬大。」
2.頭腦。《文明小史》第二八回:「我看龍令為人雖然科甲出身,心地到還明白,決不至此。」
《漢語大詞典》:我所
佛教语。谓与“我”相对之外物。《智度论》卷三一:“我是一切诸烦恼根本,先着五素为我,然后着外物为我所。” 南朝 宋 谢灵运 《浮云》诗:“诸法既无我,何由有我所。” 章炳麟 《人无我论》:“自八识六根以至一毛一孔属於内界者,假説为我;自眷属衣食金钱田园以至一切可以摄取受用之物属於外界者,説为我所,而我与我所又非一成不变也。”
《國語辭典》:淨土  拼音:jìng tǔ
佛國為清淨無濁之地,故稱為「淨土」。如西方極樂世界即阿彌陀佛淨土。《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八:「樂天一生精究內典,勤脩上乘之業,一心超脫輪迴,往生淨土。」
《漢語大詞典》:无相(無相)
(1).无人扶助。左传·僖公十五年:“《归妹》《睽》,犹无相也。” 杜预 注:“《归妹》,女嫁之卦;《睽》,乖离之象,故曰无相。相,助也。” 陆德明 释文:“相,息亮反。”礼记·仲尼燕居:“治国而无礼,譬犹瞽之无相与!” 孔颖达 疏:“相,谓扶相。”
(2).佛教语。与“有相”相对。指摆脱世俗之有相认识所得之真如实相。 南朝 梁 萧统 《和梁武帝游锺山大爱敬寺诗》:“神心鉴无相,仁化育有为。” 唐 姚合 《过钦上人院》诗:“有相无相身,惟师説始真。”
(3).没有福相。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九:“父母无相,惟生六女,无有一男。”
《漢語大詞典》:顿觉(頓覺)
佛教语。犹顿悟。 元 邓文原 《重刻〈禅源诠〉序》:“自顿觉至成佛,十重为浄;自不觉至受报,十重为染。”参见“ 顿悟 ”。
《國語辭典》:頓悟  拼音:dùn wù
佛教用語:(1)謂在一時間證得真理。《五燈會元。卷四。薦福弘辯禪師》:「如來出世為天人師,善知識隨根器而說法,為上根器者開最上乘頓悟至理。」(2)證悟一切現象都無真實的生滅變化。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南朝梁。劉孝標。注:「法師研十地,則知頓悟於七住。」
《國語辭典》:方便  拼音:fāng biàn
1.便利。如:「馬路開通之後,行車方便多了。」
2.便利於人的事。如:「請您行個方便,幫幫忙吧!」《文明小史》第八回:「劉伯驥是曉得教士脾氣的,又因自己素性爽直,不去同教士說,先把實情回絕了和尚,免他再生妄想。誰知老和尚聽了不以為然,只說:『劉相公不肯方便。』」
3.上廁所。《西遊記》第五三回:「那婆婆即取兩個淨桶來,教他兩個方便。」《官話指南。卷三。使令通話》:「有一件老爺想不到得用的東西,為太太可是很要緊,就是太太忽然若是走動的時候,怕是沒有個方便地方。」
《國語辭典》:有識  拼音:yǒu shì
1.具有真知、灼見。《漢書。卷三六。楚元王劉交傳》:「有識長老莫不震動,此變之大者也。」《文選。劉歆。移書讓太常博士》:「此乃有識者之所歎慜,士君子之所嗟痛也。」
2.有見識的人。《文選。桓溫。薦譙元彥表》:「斯有識之所悼心,大雅之所嘆息者也。」《文選。任昉。王文憲集序》:「有識銜悲,行路掩泣。」
3.成年。《文選。張華。答何劭詩二首之二》:「自予及有識,志不在功名。」
4.佛教用語。指有情識作用的生命體。《義足經。卷上》:「是世樂如見夢,有識寤亦何見。」也作「眾生」、「有情」。
《國語辭典》:有情  拼音:yǒu qíng
1.有情意。《文選。劉琨。重贈盧諶詩》:「然苟日有情,孰能不懷?」《紅樓夢》第六四回:「今見賈璉有情,況是姐夫將他聘嫁,有何不肯。」
2.有交情。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王恭始與王建武甚有情,後遇袁悅之間,遂致疑隙。」
3.有情趣。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卷八。隋》:「動筆形似,畫外有情。」
4.佛教用語。泛指一切有情識的生命。《大乘掌珍論。卷上》:「普為饒益一切有情,正發無上菩提大願。」也作「眾生」、「有識」。
《國語辭典》:轆轤  拼音:lù lú
1.利用滑輪原理製成的井上汲水用具。古人常於井上立架置軸,貫以長木,上面嵌上曲木,纏綆其上,下懸汲水用斗,用手轉之汲水。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井上轆轤臥嬰兒。」《紅樓夢》第一七、一八回:「籬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轆轤之屬。」也作「鹿盧」。
2.機器上的絞盤。以汽力或槓桿轉動,用以起碇或起重。
《漢語大詞典》:辘轳剑(轆轤劍)
剑名。剑首以玉作辘轳形为饰,故名。 唐 皇甫曾 《赠老将》诗:“轆轤剑折虯髯白,转战功多独不侯。” 元 李直夫 《虎头牌》第一折:“腰横轆轤剑,身被鷫鸘裘。”
《漢語大詞典》:辘轳体(轆轤體)
杂体诗名。律诗为八句五韵,作此体者须作五言或七言律诗五首,将第一首起韵的第一句全句,分别置于其他四首押韵的四个位置中,在第二首为第二句,在第三首为第四句,第四首为第六句,第五首为末句。即第一首首句与第五首末句相同。绝句为四句,作此体者须作四首,将第一首起韵的第一句全句,分别置于其他三首的第二句、第三句和末句的位置上。则第一首首句与第四首末句相同。这几首诗的韵节如辘轳旋转而下,故名。 宋 杨万里 有《城上野步用轆轤体》诗。 周瘦鹃 《苏州游踪·双洞江南第一奇》:“这七个字(一片飞云掩洞门)倒是现成的诗句,我们四个老头儿何不借它来合作一首辘轳体诗,倒是怪好玩的。”一说,指联句的一格。 宋 无名氏 《诗谈》:“凡联句两句四句,亦有对一句出一句者,谓之轆轤体焉。”
《漢語大詞典》:辘轳劫(轆轤刼)
佛教语。即中劫。 明 王鏊 震泽长语·仙释:“一增一减,共一千六百八十万年,名一轆轤刼。凡二十轆轤刼,共三万三千六百万年,为一成刼。”亦作“ 轆轤劫 ”。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双树幻钞中:“中劫者,即轆轤劫,初阎浮提人寿八万四千岁,身长八丈,凡过百年,命减一年,身减一寸,过千年,命减十年,身减一尺,减至十岁,身长一尺,则减之极也。自尔復入增劫,凡过百年,命增一年,身增一寸,如是增至八万四千岁,身增八丈,则增劫之极也。如是一减一增,共计一千六百八十万年,名一轆轤劫。”参见“ 中劫 ”。
分類:佛教语
《國語辭典》:大化  拼音:dà huà
1.變化。《荀子。天論》:「四時代御,陰陽大化。」
2.深入廣遠的教化。《文選。王褒。四子講德論》:「且觀大化之淳流,於是皇澤豐沛,主恩滿溢。」
3.生命過程中的重要變化。《列子。天瑞》:「人自生至終,大化有四,嬰孩也,少壯也,老耄也,死亡也。」
《漢語大詞典》:劫火
亦作“刧火”。亦作“刦火”。亦作“刼火”。
(1).佛教语。谓坏劫之末所起的大火。《仁王经》:“劫火洞然,大千俱坏。” 唐 张乔 《兴善寺贝多树》诗:“永共 终南 在,应随劫火烧。” 宋 李纲 《次韵丹霞录示罗畴老唱和诗》:“刧火洞烧时,自有安身处。”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附录《晋王大令保母帖》:“千年鬱鬱閟重泉,蹔出还随刦火烟。” 清 龚自珍 《忏心》诗:“佛言刼火遇皆销,何物千年怒若潮?”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一分第一章:“释子又常谓 东方朔 言及刧火,已知佛法。”
(2).借指兵火。 清 顾炎武 《恭谒天寿山十三陵》诗:“ 康 昭 二明楼,并遭劫火亡。” 清 纳兰性德 《南歌子·古戍》词:“何年劫火賸残灰,试看英雄碧血满 龙堆 。”
《國語辭典》:般若  拼音:bō rě
能證悟空理的智慧。梵語prajñā的音譯。《大智度論》卷一八:「答曰:『摩訶,秦言大;般若,言慧;波羅蜜,言到彼岸。』」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論說》:「動極神源,有般若之絕境乎?」
《國語辭典》:重關  拼音:chóng guān
1.一重又一重的關塞。形容路途遙遠艱險。唐。虞世南從軍行〉二首之一:「馬凍重關冷,輪摧九折危。」
2.重門。《文選。曹植。美女篇》:「青樓臨大路,高門結重關。」
3.佛教用語。為禪宗悟道三關之一。
《國語辭典》:重門  拼音:chóng mén
一層一層,許多層的門戶。《文選。張衡。西京賦》:「重門襲固,姦宄是防。」《文選。左思。蜀都賦》:「華闕雙邈,重門洞開。」
《國語辭典》:七寶  拼音:qī bǎo
1.佛經中指七種珍貴的寶物,說法不一,如般若經指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琥珀、珊瑚為「七寶」。阿彌陀經則以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玻璃、赤珠為「七寶」。
2.泛指多種珍寶。唐。李嶠 詩:「玳瑁千金起,珊瑚七寶妝。」《宋史。卷一四九。輿服志一》:「東都舊制,輦飾以玉,裙網用七寶,而滴子用真珠。」
《國語辭典》:出塵  拼音:chū chén
超出塵俗。《文選。孔稚珪。北山移文》:「夫以耿介拔俗之標,蕭灑出塵之想。」《董西廂》卷四:「尋聲審聽,泠然出塵幽韻。」
《漢語大詞典》:香尘(香塵)
(1).芳香之尘。多指女子之步履而起者。语出 晋 王嘉 拾遗记·晋时事:“﹝ 石崇 ﹞又屑沉水之香如尘末,布象牀上,使所爱者践之。” 唐 沈佺期 《洛阳道》诗:“行乐归恒晚,香尘扑地遥。” 宋 柳永 《柳初新》词:“徧九陌、相将游冶,骤香尘、寳鞍骄马。”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若不是衬残红芳逕软,怎显得步香尘底样儿浅。” 明 唐寅 《题〈梦草图〉为陆勋杰》诗:“池塘春涨碧溶溶,醉卧香尘浅草中。”
(2).佛教语。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之一。《三藏法数·六尘》:“三,香尘,谓旃檀沉水饮食之香,及男女身份所有香等,是名香尘。”
《漢語大詞典》:华严(華嚴)
(1).大方广佛华严经的简称。有三种译本。 宋 陈师道 《谢寇十一惠端砚》诗:“敢书细字注鱼虫,要传《华严》八千偈。”
(2).佛教语。天台宗所说“五时”教之一。指 释迦牟尼 成道之初在菩提树下所说的大乘无上法门。因其高深,解悟者少。 清 龚自珍 《〈妙法莲华经〉四十二问》:“ 隋 以来判教诸师,皆曰‘华严’日出时,‘法华’日中时,‘涅槃’日入时。”
(3).指华严宗所说的大乘境界。 康有为 《与菽园论诗兼寄任公孺博曼宣》诗之二:“华严帝网重重现,广乐钧天窃窃听。”
《國語辭典》:解脫  拼音:jiě tuō
1.開釋、解除。《史記。卷一二二。酷吏傳。寧成傳》:「是時九卿罪死即死,少被刑,而成極刑,自以不復收,於是解脫,詐刻傳出關歸家。」《漢書。卷七六。趙廣漢傳》:「釋質,束手,得善相遇,幸逢赦令,或時解脫。」
2.佛教用語。指修行者的心已完全息滅貪、瞋、痴等一切煩惱的境界。《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六:「若諸眾生,欲心明悟,不犯欲塵,欲身清淨,我於彼前,現梵王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亦稱「涅槃」。
《漢語大詞典》:有相
(1).谓有贵相。 汉 王充 论衡·命义:“犹 高祖 初起,相工入 丰 沛 之邦,多封侯之人矣。未必老少男女俱贵而有相也。”北史·齐纪中·文宣帝:“﹝ 武明太后 ﹞及产,命之曰 侯尼于 , 鲜卑 言有相子也。” 唐 白居易 《自咏》:“形容瘦薄诗情苦,岂是人间有相人?”
(2).指有贵相的人。太平广记卷三二八引 唐 戴孚 《广异记·阎庚》:“鬼云:‘ 庚 命贫,无位禄。’ 仁亶 问:‘何以致之?’鬼云:‘或绊得佳女,配之有相,当能得耳。’”
(3).佛教语。佛教主张万有皆空,心体本寂。称造作之相或虚假之相为“有相”。相,指事物的形象状态。 唐 一行 《大日经疏》卷一:“可见可现之法,即为有相;凡有相者,皆是虚妄。” 唐 姚合 《过钦上人院》诗:“有相无相身,唯师説始真。” 章炳麟 《国故论衡·原名》:“何谓违宗?彼以物有如种极微也。而忌言人有菴摩罗识。因言无相者无有。詰之曰:如种极微有相不?则解矣。”
《國語辭典》:神通  拼音:shén tōng
1.高明的本領或手段。《西遊記》第八回:「問他來歷,他言有神通,會變化,又駕觔斗雲,一去十萬八千里。」《儒林外史》第五一回:「拔山扛鼎之義士,再顯神通;深謀詭計之奸徒,急償夙債。」
2.佛教中指能清楚明白直接看見,知道一切遠時、遠地各種情況的一種神祕智力。《央掘魔羅經》卷二:「常行自他利,願速安眾生,如是修方便,疾獲上神通。」
3.心領神會。《亢倉子。用道》:「靜則神通,窮則意通。」
《國語辭典》:丈室  拼音:zhàng shì
1.一丈見方的房室。形容房間狹小。唐。白居易 秋居書懷詩:「澹然無所欲,何須廣居處。不用多積蓄,丈室可容身。」
2.稱寺廟住持的房間。《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八:「相公別來無恙,麤茶相邀,丈室閒話則個。」
《漢語大詞典》:古佛
(1).历史年代久远的佛像。 宋 朱熹 《题九日山石佛院乱峰轩》诗之一:“因依古佛居,结屋寒林杪。” 清 袁枚 《普陀寺》诗:“古佛坐无言,流泉代作语。”
(2).佛教语。指过去的佛。五灯会元·〈七佛〉序:“古佛应世,緜歷无穷,不可以周知而悉数也。”
《國語辭典》:流轉  拼音:liú zhuǎn
1.傳布。《禮記。仲尼燕居》唐。孔穎達。正義:「以禮周旋流轉,無不偏於天下。」
2.圓轉流暢。《南史。卷二二。王曇首傳》:「好詩圓美,流轉如彈丸。」
3.轉換消逝。唐。白居易 秋晚詩:「光陰流轉忽已晚,顏色凋殘不如昨。」
4.流動轉移。《後漢書。卷六七。黨錮傳。張儉傳》:「儉得亡命,困迫遁走,望門投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後流轉東萊,止李篤家。」
《國語辭典》:住持  拼音:zhù chí
1.護持佛法,令佛法久住世間。《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願為此會諸菩薩眾及為末世一切眾生演說菩薩修行漸次,云何思惟?云何住持?」
2.佛教僧職。唐代禪宗興盛後始設置,為寺院的領導,總管僧事的職務。後來道觀亦採用此制。《景德傳燈錄。卷六。洪州百丈山懷海禪師》:「百丈大智禪師以禪宗肇自少室,至曹谿以來,多居律寺,雖別院,然於說法、住持未合規度。」元。關漢卿《望江亭》第一折:「貧道乃白姑姑是也!從幼年間便捨俗出家,在這清安觀裡,做著個住持。」
《國語辭典》:無我  拼音:wú wǒ
佛教用語。沒有私見的意思。謂所有的存在現象,都沒有一個恆常不變、自我主宰的實體。《大智度論》卷一:「一切有為法無常、苦、無我。」
《漢語大詞典》:人相
(1).人的相貌、形貌。 唐 皮日休 《相解》:“今之相工,言人相者,必曰某相类龙……某至公侯。” 巴金 《坚强战士》:“他躺在草地上,深身湿得象一只落汤鸡,他已经失去人相了。”
(2).星相术用语。特指贵人之相。 宋 陈善 扪虱新话·读法华经得相法:“鼻修高直,面貌圆满,眉高而长,额广平正,人相具足。”
(3).佛教语。指一切众生外现的形象状态。《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五回:“《金刚经》云:‘无人相,无我相。’世间万事皆坏在有人相、我相。” 黄遵宪 《以莲菊桃作歌》:“众花照影影一样,曾无人相无我相。”
《國語辭典》:成佛  拼音:chéng fó
佛教謂修行者證得圓滿覺悟的境界。《阿育王傳》卷五:「魔言:『以何因緣,我從忍辱仙人已來乃至成佛,所作惱亂,恆見慈愍而不加害?』」
《漢語大詞典》:四世
(1).四代。《书·毕命》:“惟公懋德,克勤小物,弼亮四世。” 孔 传:“言公勉行德,能勤小物,辅佐 文 武 成 康 四世。”礼记·大传:“四世而緦,服之穷也。” 孔颖达 疏:“四世,谓上至高祖,以下至己,兄弟同承高祖之后为族兄弟,相报緦麻,是服尽於此,故緦麻服穷,是四世也。”论语·季氏:“政逮於大夫四世矣。” 邢昺 疏:“言君之政令,及於大夫,至今四世矣。谓 季文子 、 武子 、 悼子 、 平子 也。”
(2).佛教语。指所谓圣世( 释迦 在世时代)、正世( 释迦 灭后一千年间)、像世(次一千年间)、末世(次一万年间)。
《國語辭典》:難行  拼音:nán xíng
1.不容易行走。如:「風雨肆虐之後,原本已經崎嶇的山路,更是寸步難行。」《三國演義》第五○回:「小路投華容道,卻近五十餘里;只是地窄路險,坑坎難行。」
2.不易施行。如:「這個辦法雖然窒礙難行,卻值得一試。」
《國語辭典》:迷津  拼音:mí jīn
1.迷失渡頭所在。唐。孟浩然 南還舟中寄袁太祝詩:「桃源何處是?遊子正迷津。」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八齣:「原是看花洞裡人,重來那得便迷津。」
2.引申為錯誤的道路或方向。《紅樓夢》第五回:「警幻道:『此即迷津也。深有萬丈,遙亙千里,中無舟楫可通。』」
《國語辭典》:迷宮  拼音:mí gōng
1.轉彎抹角,令人撲朔迷離,難辨方向與出口的道路。如:「這遊樂場的迷宮設施很複雜。」
2.令人混亂,無法釐清態勢的局面。如:「如今的情況這般混亂,我好像陷入迷宮中了。」
《國語辭典》:法門  拼音:fǎ mén
1.古稱南門為「法門」。《穀梁傳。僖公二十年》:「南門者,法門也。」
2.佛教指修行者所從入的門徑。《聊齋志異。卷七。金和尚》:「此一派也,兩宗未有,六祖無傳,可謂獨闢法門者矣。」
3.道教指眾生入道的門徑。如:「天尊慈悲,大開法門。」
4.引申指一切方法、途徑。如:「努力是成功的不二法門。」
《國語辭典》:大法  拼音:dà fǎ
1.基本法則。唐。韓愈答劉秀才論史書〉:「愚以為凡史氏襃貶大法,《春秋》已備之矣。」
2.國家的基本法。如:「憲法是我國的基本大法。」
《國語辭典》:微塵  拼音:wéi chén
佛教稱物質無法分割的最小單位為「極微」。七個極微成一微塵。用以形容極細的物質。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歸心》:「何故信凡人之臆說,迷大聖之妙旨,而欲必無恆沙世界,微塵數劫也。」唐。李商隱 北青蘿詩:「世界微塵裡,吾寧愛與憎。」
《國語辭典》:尊者  拼音:zūn zhě
1.地位或輩分高的人。《禮記。喪服小記》:「養尊者必易服,養卑者否。」《公羊傳。閔公元年》:「春秋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
2.佛教用語。對出家人的敬稱。《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八:「凡是洞中各有一個尊者在內,做洞主。」
《國語辭典》:面壁  拼音:miàn bì
1.臉對著牆壁。如:「面壁罰站」、「面壁思過」。
2.不理、不睬、不介意。《晉書。卷七五。王湛傳》:「述無所應,面壁而已。」
3.無所事事的樣子。
4.本指達摩大師在嵩山少林寺終日面對牆壁默坐靜修。見《五燈會元。卷一。初祖菩提達摩大師》。後用以比喻造詣純熟高深。
《國語辭典》:空相  拼音:kōng xiàng
佛教用語。沒有真實性的存在狀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大智度論》卷三一:「人愛著空相,墮在斷滅。」
《國語辭典》:前塵  拼音:qián chén
1.佛教用語。佛家指人世間當前虛妄的塵境。語出《楞嚴經》卷二:「一切世間大小內外諸所事業,各屬前塵。」
2.往事、舊事。如:「回首前塵,恍如一夢。」
《漢語大詞典》:生灭(生滅)
(1).佛教语。依因缘和合而有,谓之“生”;依因缘离散而无,谓之“灭”。 南朝 宋 谢灵运 《〈维摩经〉十譬赞·电》:“倏烁惊电过,可见不可逐。恆物生灭后,谁復覈迟速。” 唐 顾况 《赠僧》诗之二:“更把浮荣喻生灭,世间无事不虚空。” 清 陈维嵩 《念奴娇·春日同纬云南畊遍历南岳诸园林》词:“何限向来哀乐事,一笑浮沤生灭。”
(2).犹生死。 唐 王维 《胡居士卧病遗米因赠》诗:“有无断常见,生灭幻梦受。” 宋 范成大 《太师陈文恭公挽词》:“梦已 商 人奠,身犹 汉 相朝;古来贤达意,生灭两消摇。”
《國語辭典》:實相  拼音:shí xiàng
佛教上指現象的本質、真實性。《維摩詰所說經。卷上》:「唯!迦旃延!無以生滅心行說實相法。」也作「法性」、「真如」。
《國語辭典》:小心  拼音:xiǎo xīn
1.留心、謹慎。《禮記。表記》:「卑己而尊人,小心而畏儀,求以事君。」《紅樓夢》第三五回:「如今雖然是五月裡天氣熱,到底也還該小心些。大清早起,在這個潮地方站了半日,也該回去歇息歇息了。」
2.顧慮、顧忌。《詩經。小雅。正月》:「民之訛言,亦孔之將。念我獨兮,憂心京京,哀我小心,癙憂以痒。」《儒林外史》第三回:「屠戶被眾人局不過,只得連斟兩碗酒喝了,壯一壯膽,把方纔這些小心收起,將平日的兇惡樣子拿出來,捲一捲那油晃晃的衣袖,走上集去。」
3.心胸狹小。《文選。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以促中小心之性,統此九患,不有外難,當有內病,寧可久處人閒邪!」
《國語辭典》:法身  拼音:fǎ shēn
1.佛陀的真如理體。《大方廣佛華嚴經。卷一。世間淨眼品第一之一》:「法身示現無真實,出生自在如是見。」
2.道教謂天仙真聖的真身。
《國語辭典》:慈雲  拼音:cí yún
佛教用語。比喻慈心如雲般的廣大,庇蔭著一切眾生。南朝梁。簡文帝〈大法頌〉:「慈雲吐澤,法雨垂涼。」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五。姑妄聽之一》:「仰藉慈雲之庇,庶寬雷部之刑。」
《國語辭典》:輪回  拼音:lún huí
1.循環不息。《南齊書。卷四○。武十七王傳。竟陵文宣王子良傳》:「前人增估求俠,後人加稅請代,如此輪回,終何紀極?」也作「輪迴」。
2.佛教用語。指一切尚未證得解脫的眾生,由於業力的關係,永遠在六道內轉化不休。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二折:「枉著你空悲戚,沒理會;人生死,是輪回。」也作「輪迴」。
《國語辭典》:輪迴  拼音:lún huí
1.循環不息。北周。王襃〈善行寺碑〉:「塵沙日月,同渤澥之輪迴。」也作「輪回」。
2.佛教用語。指一切尚未證得解脫的眾生,由於業力的關係,永遠在六道內轉化不休。《西遊記》第一回:「乃是佛與仙與神聖三者,躲過輪迴,不生不滅,與天地山川齊壽。」也作「輪回」。
《漢語大詞典》:有见(有見)
(1).有真知灼见。礼记·曲礼上:“寡妇之子,非有见焉,弗与为友。” 陈澔 集说:“有见,才能卓异也。”
(2).佛教语。谓有所执著之见。大智度论卷七:“有两种见:有见无见。”
《國語辭典》:前因  拼音:qián yīn
1.事件的由來。《三國演義》第一四回:「乃引呂布同入後堂,實告前因;就將曹操所送密書與呂布看。」
2.佛教用語。指一切事皆種因於前,是為前因。相對於後果而言。
《國語辭典》:正法  拼音:zhèng fǎ
1.正當、平正的法則。《淮南子。兵略》:「立正法,塞邪隧,群臣親附,百姓和輯。」《漢書。卷六六。公孫賀等傳。贊曰》:「桑大夫據當世,合時變,上權利之略,雖非正法,鉅儒宿學不能自解,博物通達之士也。」
2.對犯死罪者依法處決。《文明小史》第三回:「背後說這些亂民拿住了,就該一齊正法,還分什麼首從?」
3.真實的佛法。《阿毗達磨俱舍論》卷二九:「佛正法有二,謂:教、證為體。」
《漢語大詞典》:无住(無住)
佛教语。实相之异名。谓法无自性,无所住着,随缘而起。佛教称“无住”为万有之本。 唐 张说 《杂诗》之四:“悟灭心非尽,求虚见后生。应将无住法,修到不成名。” 唐 谢剧 《游烂柯山》诗:“惟将无住理,转与信人説。月影清江中,可观不可得。”
《國語辭典》:念念  拼音:niàn niàn
1.每一個念頭。唐。白居易 贈草堂宗密上人詩:「吾師道與佛相應,念念無為法法能。」
2.心念貫注,一心一意。《朱子語類。卷八。總論為學之方》:「何須安一個『必』字在心頭,念念要恁地做。」
3.佛教用語。指極短的時間,猶言刹那。
《漢語大詞典》:万法(萬法)
佛教语。梵语dharma,意译“法”,指事物及其现象,也指理性、佛法等。“万法”指一切事物。 南朝 宋 朱昭之 《难顾道士〈夷夏论〉》:“《金刚般若》,文不踰千,四句所弘,道周万法。” 宋 苏轼 《东林第一代广慧禅师真赞》:“而况於出三界,了万法,不生不老,不病不死,应物而无情者乎。” 明 汪廷讷 《狮吼记·摄对》:“有则万法俱来,无时一丝不挂,贫僧 佛印 是也。”
《國語辭典》:飛錫  拼音:fēi xí
僧人雲遊四方。《文選。孫綽。遊天台山賦》:「王喬控鶴以沖天,應真飛錫以躡虛。」
《國語辭典》:金輪  拼音:jīn lún
月亮。宋。蘇軾 和子由詩四首之一:「恨君不上東封頂,夜看金輪出九幽。」
《國語辭典》:究竟  拼音:jiù jìng
1.窮盡、推求到完全明白。《後漢書。卷六○上。馬融傳》:「於是流覽遍照,殫變極態,上下究竟。」
2.完畢、結束。《三國志。卷五四。吳書。魯肅傳》:「語未究竟,坐有一人曰:『夫土地者,惟德所在耳,何常之有?』」
3.到底。《文明小史》第一七回:「世兄究竟到那裡去的,以後出門總得在櫃上留個字,省得要先生操心。」
4.真相、結果。《文明小史》第九回:「教士聽了詫異,急急同著劉伯驥奔進城門,意思想見知府問個究竟。」
《國語辭典》:歷劫  拼音:lì jié
經歷劫難。如:「歷劫重生」。
《國語辭典》:常住  拼音:cháng zhù
佛教用語:(1)永存。《大乘大義章。卷上》:「法性者,有佛、無佛常住不壞。」(2)解脫的境界。《南齊書。卷五四。高逸傳。顧歡傳》:「此非所歸,歸在常住。」(3)寺院或僧人的用具。唐。馮翊《桂苑叢談。太尉朱崖辯獄》:「太尉朱崖出鎮浙右,有甘露知主事者訴交代得常住什物,被前主事隱用卻常住金若干兩。」《水滸傳》第六回:「只因是十方常住,被一個雲遊和尚引著一個道人來此住持,把常住有的沒的都毀壞。」
《國語辭典》:三乘  拼音:sān shèng
佛教用語。梵語tri-yāna的意譯。謂三種能使眾生獲得證悟,息滅煩惱的途徑。即從他人聽聞佛法而悟道的聲聞乘;自己觀察自然現象而悟道的獨覺乘,和以成佛為目標的佛乘。獨覺乘也稱為「緣覺乘」、「辟支佛乘」,佛乘也稱為「大乘」、「菩薩乘」。《大乘莊嚴經論》卷二:「善趣及三乘,大悲有三品。」《西遊記》第二回:「妙演三乘教,精微萬法全。」
《漢語大詞典》:心空
佛教语。谓心性广大,含容万象,有如虚空之无际。亦指本心澄澈空寂无相。 唐 王维 《青龙寺昙壁上人兄院集》诗:“眼界今无染,心空安可迷。” 唐 庞蕴 《杂诗》:“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
《國語辭典》:歸依  拼音:guī yī
1.依靠。元。無名氏《小尉遲》第四折:「俺父親投唐以來,撇下我歸依無處。」
2.向可依怙的對象歸趨投靠。參見「三歸依」條。南朝陳。徐陵〈東陽雙林寺傅大士碑〉:「州鄉媿伏,遠邇歸依。」
《國語辭典》:願力  拼音:yuàn lì
佛、菩薩願心的力量。《淨土論。卷中》:「無量無邊無數劫,廣修願力助彌陀。」也稱為「本願力」、「宿願力」。
《漢語大詞典》:如如
(1).佛教语。谓诸法皆平等不二的法性理体。如,理的异名。 隋 慧远 大乘义章卷三:“诸法体同,故名为如……彼此皆如,故曰如如。” 唐 慧能 《坛经·行由品》:“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 唐 李邕 《岳麓寺碑》:“以因因入果果,以灭灭而会如如。”
(2).佛教语。指永恒存在的真如。 唐 白居易 《读禅经》诗:“摄动是禪禪是动,不禪不动即如如。” 宋 苏轼 《浊醪有妙理赋》:“如如不动而体无碍,了了常知而心不用。”
(3).佛教语。引申为永存,常在。 唐 贾岛 《寄无得头陀》诗:“落涧水声来远远,当空月色自如如。”《西游记》第九九回:“丹成识得本来面,体健如如拜主人。”
(4).恭顺儒雅貌。 元 刘致 《正宫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曲:“法则有準使民服,期于无刑佐皇图。説与当途,无毒不丈夫,为如如把平生误。” 明 陈所闻 《双调玉抱肚·怀李如真》曲:“如如风范,幸龙门当年得攀。” 清 恽敬 《答方九江》:“前过 九江 ,留数日,视署舍如山居,僚属循循如如,文学掌故,甚善甚善。”
(5).络绎不绝。尔雅·释天“二月为如” 清 郝懿行 义疏:“如者,随从之义,万物相随而出,如如然也。”
(6).形容词词尾。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痒如如把心不定,肚皮儿里骨轆轆地雷鸣,眼悬悬地专盼着人来请。”
《國語辭典》:入定  拼音:rù dìng
佛教用語。指修習禪觀時,心念惟安住在一對象上,而餘念不生的境界。《西遊記》第二回:「參禪打坐,戒語持齋,或睡功,或立功,並入定坐關之類。」
《國語辭典》:九有  拼音:jiǔ yǒu
1.九州。借指全中國。《詩經。商頌。玄鳥》:「方命厥后,奄有九有。」《文選。陸機。弔魏武帝文》:「濟元功於九有,固舉世之所推。」
2.佛教指輪迴眾生所處的九種境界。唐。王勃釋迦佛賦〉:「恩霑九有,行洽三無。」
《國語辭典》:九州  拼音:jiǔ zhōu
1.中國古代分天下為九個行政區,稱為「九州」。歷來說法不一,有《禹貢》九州、《爾雅》九州、《周禮》九州等分別。一般乃指《周禮》九州,為揚、荊、豫、青、兗、雍、幽、冀、并。後用作中國的代稱。宋。陸游 示兒詩:「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2.島名。日本四島中最南的一島。因封建時代全境分為九個州而得名。以熱帶植物和煤礦藏聞名。島上有世界最大的活火山口阿蘇山。行政上分為福岡、鹿兒島、熊本、宮崎、長崎、大分、佐賀七個縣;著名城市有北九州、福岡及長崎。
《國語辭典》:彼岸  拼音:bǐ àn
1.對岸,那一邊。
2.佛教用語。指解脫後的境界,為涅槃的異稱。《文選。王巾。頭陁寺碑文》:「彼岸者,引之於有,則高謝四流;推之於無,則俯弘六度。」
3.比喻所嚮往的境界。
《國語辭典》:心香  拼音:xīn xiāng
虔誠的心。佛教徒以燃香供養三寶,對於未燃香而其心相同者,稱為「心香」。南朝梁。簡文帝〈相宮寺碑銘〉:「窗舒意蕊,室度心香。」
《漢語大詞典》:空教
佛教语。以阐发般若经部诸法皆空为宗旨的教法。亦泛指佛教。 唐 冯翊 桂苑丛谈·方竹柱杖:“老僧者熟于祗接;至於谈话,多空教所长,不甚对以他事。”旧五代史·梁书·张策传:“妙通因果,酷奉空教,未弱冠,落髮为僧,居 雍 之 慈恩精庐 ,颇有高致。”
《國語辭典》:圓通  拼音:yuán tōng
1.性情圓活不固執己見。如:「他是個圓通的人,很容易相處。」
2.佛教用語。稱佛、菩薩達到沒有無明、煩惱的障礙,恢復清淨本性的境界。《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五:「根選擇圓通,入流成正覺。」宋。范成大 晚集南樓詩:「懶拙已成三昧解,此生還證一圓通。」
《漢語大詞典》:初地
(1).佛教语。谓修行过程十个阶位中的第一阶位。三乘共修“十地”中,以“乾慧地”为“初地”;大乘菩萨“十地”中,以“欢喜地”为“初地”。《华严经·十地品》:“今明初地义,但以略解説……是初菩萨地,名之为欢喜。”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上:“出家修学,深究妙理,位登初地。”
(2).佛教寺院。 唐 王维 《登辨觉寺》诗:“竹逕从初地,莲峰出化城。” 清 康基田 《登焦山》诗:“人从初地入,峰到上方尊。”
《漢語大詞典》:心相
(1).佛教语。指能感知之心。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五·宝亮》:“如来乘本愿以託生,现慈力以应化,离文字以设教,忘心相以通道。” 唐 张说 《鄎国长公主碑》:“贝叶真偈,现心相於银钩。” 宋 吴处厚 青箱杂记卷四:“谚曰:‘有心无相,相逐心生,有相无心,相随心灭。’此言人以心相为上也。”
(2).方言。心思,兴趣。《何典》第六回:“人説‘叫化三年,做官无心相’。”
《國語辭典》:西天  拼音:xī tiān
1.印度位在中國西南方,故稱印度為「西天」。《西遊記》第一三回:「眾僧們燈下議論佛門定旨,上西天取經的原由。」
2.佛教稱阿彌陀佛所住的世界。參見「西方極樂世界」條。
《國語辭典》:心法  拼音:xīn fǎ
1.宋儒指傳心養性的方法。宋。朱熹〈中庸章句。序〉:「此篇乃孔門傳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筆之於書,以授孟子。」
2.禪宗稱禪師不經由語言、文字的方式所授予弟子的佛法。唐。李華〈潤州天鄉寺故大德雲禪師碑〉:「心法傳示,為最上乘。」
3.佛教用語。將屬於精神和心理層面的現象歸為一類,稱為「心法」。有時也專指眼、耳、鼻、舌、身、意的認識作用。
《國語辭典》:寂滅  拼音:jí miè
佛教謂斷除貪欲、瞋恨、愚痴和一切煩惱,不再輪迴生死的境界。《維摩詰所說經。卷下》:「觀於無我而誨人不倦,觀於寂滅而不永滅。」《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下》:「佛以寂滅為事,以有身為幻。」也作「涅槃」、「圓寂」。
《漢語大詞典》:空寂
(1).空虚寂寞。 唐 刘知几 史通·史官建置:“苟史官不絶,竹帛长存;则其人已亡,杳成空寂,而其事如在,皎同星汉。” 宋 叶适 《黄子耕墓志铭》:“余观 子耕 了外物成坏,犹影像空寂。” 清 姚鼐 《归舟》诗:“老翁万事投空寂,只写清诗处处留。”
(2).空洞枯寂。 宋 叶适 《存斋铭》:“性因物迷,心与事往;必谨司之,勿抑勿放;勿趣有为,勿堕空寂;是故无存,执妄为得。” 明 王守仁 《大学问》:“盖昔之人固有欲明其明德者矣,然惟不知止於至善,而騖其私心於过高,是以失之虚罔、空寂,而无有乎家国、天下之施。”
(3).幽静冷落。 宋 洪迈 《夷坚乙志·殡宫饼》:“中夜空寂,不妨过我。” 老舍 《骆驼祥子》九:“就是脚下这座大石桥,也显着异常的空寂,特别的白净,连灯光都有点凄凉。” 秦兆阳 《老羊工》:“在这空寂得怕人的大山里边,有时候,他是多么希望有个人来跟他说说话儿啊!”
(4).佛教语。谓事物了无自性,本无生灭。《楞严经》卷五:“我旷劫来,心得无碍;自忆受生如 恒河 沙,初在母胎,即知空寂。” 唐 刘长卿 《题虎丘寺》诗:“久迷空寂理,多为繁华故。” 明 方孝孺 《答郑仲辩书》之二:“顾来日之渐短,悼往事之可悔,於是览佛氏空寂之音,而有当於心,遂委身而从事焉。”
(5).指佛法,佛门。 宋 陈善 扪虱新话·王韶悔杀伐:“ 王韶 在 熙河 多杀伐,晚年乃出知 洪州 ,颇多悔恨,栖心空寂,冀有以洗涤之。”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弹丝》:“长厌繁华,每欲投身於空寂。”
《國語辭典》:真空  拼音:zhēn kōng
1.完全無任何物質存在的空間。
2.比喻完全沒有任何人、事物、權力等的地方或活動停擺的現象。如:「真空地帶」、「真空狀態」。
3.佛教用語。指一切現象都只是概念所構成,沒有實體。《大智度論》卷三一:「復次畢竟空是為真空。」
《漢語大詞典》:圆明(圓明)
(1).指圆镜明亮光洁。 唐 白居易 《以镜赠别》诗:“月破天闇时,圆明独不歇。”
(2).佛教语。谓彻底领悟。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劫比罗伐窣堵国:“今产太子,当证三菩提,圆明一切智。” 宋 沈辽 《代人上杭守赵资政生辰》诗:“至诚无隐蔽,妙识造圆明。”
《國語辭典》:習氣  拼音:xí qì
1.長期養成的不良習慣。宋。蘇軾再和潛師〉詩:「東坡習氣除未盡,時復長篇書小草。」《官話指南。卷三。使令通話》:「那些買賣人的習氣,都愛要謊價,你也別竟聽他們要,總要還個價兒。」
2.佛教用語。佛教瑜伽行派稱過去行為所造成的潛在力量。《瑜伽師地論》卷五三:「謂於阿賴耶識中,一切諸法遍計自性妄執習氣,是名安立種子。」
《國語辭典》:白黑  拼音:bái hēi
1.白色和黑色。《淮南子。脩務》:「今夫盲者目不能別晝夜、分白黑。」三國魏。曹植贈白馬王彪〉詩:「蒼蠅間白黑,讒巧反親疏。」
2.比喻是非、清濁、善惡。《史記。卷一三○。太史公自序》:「窾言不聽,姦乃不生,賢不肖自分,白黑乃形。」《漢書。卷三六。楚元王傳。劉向》:「今賢不肖渾殽,白黑不分,邪正雜糅,忠讒並進。」
《國語辭典》:因果  拼音:yīn guǒ
1.原因和結果。指事情演化的前後關連。如:「知道事情的始末因果,就容易下判斷了。」
2.佛教基本理論之一,謂因和果。佛教認為一切的生命形態和生活遭遇,都是過去意志行為的果,而過去意志行為則是造成果的因。因和果之間是相對的關係。《阿毗達磨俱舍論》卷六:「果有為離繫,無為無因果。」《南史。卷五七。范雲傳》:「君不信因果,何得富貴貧賤?」
3.緣由。《紅樓夢》第六五回:「又還有一段因果,我們家的規矩,凡爺們大了,未娶親之先,都先放兩個人伏侍的。」
《國語辭典》:因果報應  拼音:yīn guǒ bào yìng
佛教的基本理論之一。佛教謂生死輪迴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果關係。一切有意志的行為,不論善惡或中性,都必導致未來世的樂、苦或中性的生活經驗和生命形態。換言之,一切眾生的生活經驗和生命形態都是過去意志行為的結果。這種因果關係,在未解脫之前,永不休止。
《國語辭典》:濁世  拼音:zhuó shì
1.亂世。《史記。卷七六。平原君虞卿傳。太史公曰》:「平原君,翩翩濁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體。」《文選。東方朔。非有先生論》:「接輿避世,箕子被髮佯狂,此二子者皆避濁世以全其身者也。」
2.塵世。《法華經》卷四:「世尊自當知:濁世惡比丘,不知佛方便隨宜所說法。」
《國語辭典》:五濁惡世  拼音:wǔ zhuó è shì
佛教謂充滿五種不清淨的煩惱世界。五濁指一、命濁,眾生多作惡業,致壽命極短;二、煩惱濁,眾生充滿貪、瞋、痴的煩惱;三、劫濁,世代危厄,飢餓、疾病、戰爭不止。四、眾生濁,眾生缺乏善根,不信因果、不持戒;五、見濁,邪說橫行。《阿彌陀經》:「我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國語辭典》:天使  拼音:tiān shǐ
1.天帝的使者。《史記。卷四三。趙世家》:「余霍泰山山陽侯天使也。」《西遊記》第三回:「我乃天差天使,有聖旨在,此請你大王上界,快快報知!」
2.舊稱皇帝派遣的使臣。唐。劉禹錫〈謝賜冬衣表〉:「九月授衣,載馳天使。」《三國演義》第一四回:「正要收拾起兵,忽報有天使齎詔宣召。」
3.基督教稱上帝的使者為「天使」。在西方的文學藝術中,其造形多為帶翅的小孩或女子。
4.比喻可愛的小孩或女子。如:「張先生的千金是個乖巧聽話的小天使。」
《國語辭典》:妄想  拼音:wàng xiǎng
1.荒誕或非分的念頭。《三國演義》第五四回:「子敬回見吳侯,善言伸意,休生妄想。」《紅樓夢》第五四回:「太太又賞了四十兩銀子,這倒也算養我一場,我也不敢妄想了。」
2.佛教上指依不正確的概念而作的思維。《金光明經》卷二:「心如幻化,馳騁六情,而常妄想,分別諸法。」
《國語辭典》:真性  拼音:zhēn xìng
1.天賦的本性。《孝經。天子章》:「蓋天子之孝也」句下宋。邢昺。疏:「孝是真性,故先愛後敬也。」《莊子。馬蹄》:「馬,蹄可以踐霜雪,毛可以禦風寒,齕草飲水,翹足而陸,此馬之真性也。」
2.魂魄。《紅樓夢》第五六回:「好容易找到他房裡,偏他睡覺,空有皮囊,真性不知那去了。」
《國語辭典》:名號  拼音:míng hào
1.名目。漢。董仲舒《春秋繁露。深察名號》:「是非之正取之逆順,逆順之正取之名號,名號之正取之天地,天地為名號之大義也。」
2.名聲、美名。《漢書。卷八二。史丹傳》:「名號繫於百姓,天下莫不歸心臣子。」
3.名字、稱謂。《荀子。賦篇》:「名號不美,與暴為鄰。」
《國語辭典》:法輪  拼音:fǎ lún
1.佛教用語。指佛法。佛陀說法能摧破眾生的煩惱,猶如輪王的輪寶能輾摧山嶽巖石,而又不停滯於一人、一處,輾轉傳人,有如車輪,故稱為「法輪」。《大方廣佛華嚴經》卷二:「得轉法輪成熟眾生方便解脫門。」
2.道家指普渡眾生的清靜道法。
《國語辭典》:抖擻  拼音:dǒu sǒu
1.奮發、振作。《三國演義》第五九回:「目射神光,威風抖擻。」《平妖傳》第九回:「腳穿一雙把滑的多耳麻鞋,手提一根檀木棍兒,抖擻精神,飛也似的一般奔去。」也作「抖搜」、「陡搜」。
2.振動、拂開。唐。孟郊〈夏日謁智遠禪師〉詩:「抖擻塵埃定,謁師見真宗。」《儒林外史》第三八回:「那東西抖擻身上的毛,發起威來。」
3.滌除煩惱。宋。王炎〈夜半聞雨再用前韻〉:「抖擻胸中三斗塵,強欲吟哦無好語。」也作「斗藪」。
《國語辭典》:心傳  拼音:xīn chuán
1.世世代代相傳的學說或學問。如朱熹的十六字心傳。
2.佛教禪宗傳授佛理的方法。師徒間不以文字、言語來表達,而能啟悟弟子的內心使契悟佛理。
《漢語大詞典》:无作(無作)
(1).犹不使,不让。书·武成:“惟尔有神,尚克相予,以济兆民,无作神羞。” 孔 传:“神庶几助我渡民危害,无为神羞辱。”
(2).不自作,不卖弄。书·蔡仲之命:“康济小民,率自中,无作聪明乱旧章。” 孔 传:“无敢为小聪明,作异辩,以变乱旧典文章。”
(3).不发生,不兴起。庄子·齐物论:“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惟无作,作则万窍怒号。”
(4).犹言无为而治。 宋 苏轼 《省试策问》之三:“问:歷观前世,天下初定,民始休息,下既厌乱而思静,上亦虚心而无作,是以公私富溢,刑罚清省。” 宋 苏轼 《神宗皇帝挽词》之二:“典礼从 周 旧,官仪与 汉 隆。谁知本无作,千古自承风。”
(5).佛教语。谓无因缘之造作。央掘魔罗经卷二:“如来性是无作。”百喻经·索无物喻:“第二人言无物者,即是无相、无愿、无作。” 宋 陈善 扪虱新话·荆公〈字说〉多用佛经语:“无土以为穴,则空无相;无工以穴之,则空无作。无相无作,则空名不立。”
《漢語大詞典》:空无(空無)
(1).佛教语。谓一切事物从因缘生,唯心所造,了无自性。《维摩经·菩萨行品》:“观於空无而不捨大悲。”
(2).指虚无之境。 晋 陶潜 《归园田居》之四:“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國語辭典》:齋戒  拼音:zhāi jiè
1.在祭祀或舉行重要典禮之前,沐浴更衣,不飲酒,不吃葷,夫妻不同房,嚴守戒律,以示虔誠莊敬。《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列傳》:「趙王送璧時,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齋戒五日,設九賓於廷,臣乃敢上璧。」《儒林外史》第五五回:「但凡人要請他寫字時,他三日前,就要齋戒一日。」
2.佛教用語。八關齋的簡稱。參見「八關齋」條。
《國語辭典》:八關齋  拼音:bā guān zhāi
關,禁閉之意,嚴禁不正當的行為,使之不犯。八關齋是佛教八戒法和齋法的合稱。八戒為:一、不殺,二、不盜,三、不淫,四、不妄語,五、不飲酒,六、不坐高廣大床,七、不著花鬘瓔珞,八、不習歌舞伎樂。齋法指過午不食。合此九條戒律,稱為「八關齋」。《增一阿含經》卷一六:「持八關齋,閉塞六情,防制五欲。」也稱為「八關齋戒」、「八齋戒」、「齋戒」。
《國語辭典》:綺語  拼音:qǐ yǔ
1.多藻飾的文詞。宋。蘇軾海市〉詩:「新詩綺語亦安用?相與變滅隨東風。」
2.佛教用語。指歪邪不正、沒有意義的言詞。《大乘義章》卷七:「邪言不正,其猶綺色,從喻立稱,故名『綺語』。」
《國語辭典》:坐禪  拼音:zuò chán
佛教徒靜坐思惟禪法。《長阿含經》卷八:「彼苦行者,遙見人來,盡共坐禪;若無人時,隨意坐臥,是為垢穢。」
《漢語大詞典》:知见(知見)
(1).见识;见解。汉书·文帝纪:“令至其悉思朕之过失,及知见之所不及,匄以啟告朕。” 明 李贽 《史纲评要·宋神宗皇帝》:“ 介甫 之病,坐不近人情,故 君实 明快之言,如不闻也,然岂但 介甫 已乎,凡稍有知见者俱如是矣。”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往所理想,在知见情操,两皆调整,若主智一派,则在聪明睿智,能移客观之大世界于主观之中者。”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三篇第二章第二节:“从这多数的征伐事项中,可以抽绎出下列的几项知见。”
(2).看见,知道。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九:“时都统 冯湛 帐前适有一人在傍知见。”《廿载繁华梦》第二回:“海关里有两个册房……一个是造真册的,一个是造假册的。真册的自然是海关大臣和库书知见;假册的就拿来虚报皇上。”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三六章:“大嫂, 刘 家的事你也知道,家公家婆做过什么,你也知见。”
(3).佛教语。知为意识,见为眼识,意谓识别事理、判断疑难。 宋 秦观 《法云寺长老疏文》:“无前后来去之际,有解脱知见之因。” 清 龚自珍 《重辑〈六妙门〉序》:“不停心,则虽有无上知见,为烦恼风动摇慧灯,若存若灭……制心一处,何事不办,如开佛知见矣。”
《國語辭典》:漏盡  拼音:lòu jìn
1.漏刻的水將滴盡。比喻天將破曉。如:「漏盡更殘,怎奈得愁顏對月,抱影無眠。」
2.比喻老年、晚年、垂暮之年。《三國志。卷二六。魏書。田豫傳》:「年過七十而以居位,譬猶鐘鳴漏盡而夜行不休,是罪人也。」
3.佛教稱修行人斷盡煩惱的境界。
《國語辭典》:四德  拼音:sì dé
1.易經乾卦元、亨、利、貞四德。《易經。乾卦。文言曰》:「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會也;利者,義之和也;貞者,事之幹也。君子體仁足以長人,嘉會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幹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元亨利貞。」
2.婦德、婦言、婦容、婦功。見《周禮。天官。九嬪》。《文選。范曄。後漢書皇后紀論》:「夫人坐論婦禮,九嬪掌教四德。」也稱為「四教」、「四行」。
3.孝、悌、忠、信。《大戴禮。衛將軍文子》:「孔子曰:『孝,德之始也;弟,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參乎,中夫四德者矣哉!』」
4.佛教用語。指四種特徵。《大迦葉問大寶積正法經》卷三:「唯此涅槃,具彼四德。」
《國語辭典》:九地  拼音:jiǔ dì
1.根據地質、地形,可將土地分為沙泥、澤池、沚崖、下田、中田、上田、下山、中山、上山等九種。見漢。揚雄《太玄經。卷八。太玄數》。
2.大地、遍地。《文選。陸機。漢高祖功臣頌》:「重玄匪奧,九地匪沉。」宋。張元幹賀新郎。夢繞神州路〉詞:「底事崑崙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
3.地之最深處。《孫子。形》:「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聊齋志異。卷一○。龍飛相公》:「但深在九地,安望重睹天日乎!」
《國語辭典》:九天  拼音:jiǔ tiān
1.天的中央及八方。《楚辭。屈原。離騷》:「指九天以為正兮,夫唯靈脩之故也。」
2.天之極高處。《孫子。形》:「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唐。李白 望廬山瀑布水詩二首之二:「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也作「九霄」、「九重」。
3.比喻宮禁。唐。王維 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詩:「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唐。王涯 宮詞三○首之七:「為看九天公主貴,外邊爭學內家裝。」
《漢語大詞典》:起灭(起滅)
(1).佛教语。指因缘和合而产生与因缘离散而消灭。 宋 范成大 《请佛阁晚望雪中数十峰如烂银晃耀暑光中》诗:“垒块苍然是九州,大千起灭更悠悠。” 清 黄遵宪 《游潘园感赋》诗:“弹指须臾千载后,几人起灭好楼臺。” 钱仲联 笺注:“《楞严经》:‘起灭无从。’”
(2).时隐时现;时有时无。 唐 皇甫曾 《奉陪韦中丞使君游鹤林寺》诗:“寒磬虚空里,孤云起灭间。” 宋 道潜 《次黄子理韵》:“寒炉燃豆萁,光焰时起灭。” 明 沈谦《二郎神》词:“关山参差,宫闕起灭,长空烟雾。”
(3).谓玩弄手段,捏造是非。《元典章·吏部六·书吏》:“县吏暗分乡都,州吏分县,府吏分州,起灭词讼,久占衙门,败坏官事,残害良民。” 明 高攀龙 《三时记》:“止有凶人名 陈所藴 者,工于刀笔,以起灭为事。”《初刻拍案惊奇》卷八:“有一等做举人秀才的,呼朋引类,把持官府,起灭词讼,每有将良善人家,拆得烟飞星散的。”
《漢語大詞典》:无死(無死)
(1).谓长生不死。左传·昭公二十年:“公曰:‘古而无死,其乐若何?’ 晏子 对曰:‘古而无死,则古之乐也,君何得焉!’” 唐 柳宗元 《东明张先生墓志》:“歘然与神鬼为偶,顽然以木石为类,倥侗而不实,穷老而无死。” 宋 文天祥 《过零丁洋》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别死。左传·襄公十七年:“ 齐 人获 臧坚 。 齐侯 使 夙沙卫 唁之,且曰‘无死’。”左传·哀公三年:“秋, 季孙 有疾,命 正常 曰:‘无死。’”
(3).佛教语。犹言不灭。 南朝 宋 朱广之 《咨顾道士夷夏论》:“无生之教赊,无死之化切……无生即无死,无死即无生。”《法苑珠林》卷一一二:“若人能捨酒,正行於法戒。彼到第一处,无死无生处。”
《國語辭典》:心眼  拼音:xīn yǎn
1.心與眼。南朝梁。王僧儒〈夜愁示諸賓〉詩:「誰知心眼亂,看朱忽成碧。」
2.見識。唐。李群玉贈方處士兼以寫別〉詩:「所知心眼大,別自開戶牖。」
3.心思。宋。張先 武陵春。秋染青溪天外水詞:「菱蔓雖多不上船,心眼在郎邊。」
4.內心、心裡。《老殘遊記》第一六回:「昨日我看見老哥,我從心眼裡歡喜出來,請你想個甚麼法子。」
《漢語大詞典》:沈冥
亦作“沉冥”。
(1).谓幽居匿迹。 汉 扬雄 《法言·问明》:“ 蜀庄 沉冥, 蜀庄 之才之珍也,不作苟见,不治苟得,久幽而不改其操。” 李轨 注:“沉冥,犹玄寂,泯然无迹之貌。”宋书·袁粲传:“席门常掩,三径裁通,虽 扬子 寂寞, 严叟 沉冥,不是过也。” 清 钱谦益 《奉诏削籍南归》诗:“尘世荣枯通与苓, 蜀庄 只合老沉冥。”
(2).指隐居的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栖逸:“ 阮光禄 在 东山 ,萧然无事,常内足於怀。有人以问 王右军 , 右军 曰:‘此君近不惊宠辱,虽古之沉冥,何以过此!’” 清 戴名世 《〈左尚子制义〉序》:“余飘泊四方,卖文以糊其口,未有访沉冥而叩寂寞者。”
(3).低沉冥寂。 唐 白居易 《东南行一百韵》:“沉冥消意气,穷饿耗肌肤。” 明 唐顺之 《万思节以集中无名作诗见贻》诗:“老去门徒多谢遣,病来意绪转沉冥。” 王统照 《号声》:“这样悲壮与激沉的声音只宜于黑暗中的远听,不合于在绿荫下与柔静的光色中作愉悦的闻赏?然而我听了也没有极大的憎恶与沮恨的意念,只感到沉冥,低怨的分量比其他的分量多。”
(4).昏暗;幽暗。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青蛾:“返至山中,日已沉冥,两足跛踦,步不能咫。” 清 陈梦雷 《西郊杂咏》之十二:“烟树隔沉冥,苍茫沓难覩。”
(5).犹埋没,沉沦。 唐 皎然 《苕溪草堂简潘丞述汤评事衡四十三韵》:“蹈善嗟沉冥,履仁伤堙阨。” 宋 范成大 《次韵庆充避暑水西寺》:“兹游岂易得,未用叹沉冥。”
(6).沉迷。 清 方苞 《书〈儒林传〉后》:“ 汉 之文学虽非古,犹以多诵为通经也;又其变遂滥於词章,终沉冥而不返焉。”
(7).佛教语。犹幽冥。亦指幽冥中人。《楞严经》卷四:“引诸沉冥,出於苦海。” 宋 陆游 《安隐寺修钟楼疏》:“浮翠流丹,倘復还于巨丽;撞昏击晓,实大警于沉冥。”
《漢語大詞典》:天龙(天龍)
(1).天上的龙。 汉 刘向 新序·杂事五:“ 叶公 子高 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於是天龙闻而下之。” 宋 王安石 《化城阁》诗:“ 楞伽 海中山,杳出霄汉上。中有不死庭,天龙尽四向。”
(2).佛教语。谓诸天与龙神。《法华经·序品》:“天龙恭敬,不以为喜。”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八一:“遥知法会 灵山 在,八部天龙礼我言。”
(3).房宿第三星之名。《星经》卷上:“三名天龙,四名天马。”
(4).山名。在 山西省 太原县 境。产硫磺。山壁有 北魏 拓跋氏 所造凹形佛像,是美术雕刻史上有价值的杰作。
(5).蜈蚣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部·蜈蚣
《漢語大詞典》:色空
(1).佛教语。“色”与“空”的并称。谓物质的形相及其虚幻的本性。 唐 王维 《谒璇上人》诗序:“色空无碍,不物物也;嘿语无际,不言言也。” 清 吴伟业 《清凉山赞佛诗》:“色空两不住,收拾宗风裡。” 靳荣藩 注:“心经:‘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2).佛教语。“色即是空”的略语。谓一切事物皆由因缘所生,虚幻不实。 唐 白居易 《感悟妄缘题如上人壁》诗:“弄沙成佛塔,鏘玉謁王宫。彼此皆儿戏,须臾即色空。” 明 高濂 《玉簪记·投庵》:“皈依法,愿悟着顽空与色空。”
《國語辭典》:名相  拼音:míng xiàng
有名的宰相。《宋史。卷三一一。呂夷簡傳》:「後配食仁宗廟,世為名相。」《三國演義》第五回:「袁本初四世三公,門多故吏,漢朝名相之裔,可為盟主。」
《國語辭典》:八風  拼音:bā fēng
1.八方所吹的風。《呂氏春秋。有始覽。有始》:「何謂八風?東北曰:『炎風』,東方曰:『滔風』,東南曰:『熏風』,南方曰:『巨風』,西南曰:『淒風』,西方曰:『飂風』,西北曰『厲風』,北風曰:『寒風』。」
2.比喻天下民心。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樂府》:「敷訓胄子,必歌九德,故能情感七始,化動八風。」
3.佛教用語。指世間能煽動人心的八件事,即利、衰、毀、譽、稱、譏、苦、樂。《摩訶止觀。卷五上》:「止是壁定,八風惡覺所不能入。」
《國語辭典》:八音  拼音:bā yīn
1.古代樂器分類,依製作材料分為金、石、絲、竹、匏、土、革、木等八類。如鐘屬金,磬屬石,琴、瑟屬絲,簫、笛屬竹,笙屬匏,塤屬土,鼓屬革,柷、敔屬木。《書經。舜典》:「三載,四海遏密八音。」南朝梁。沈約〈宋書謝靈運傳論〉:「五色相宣,八音協暢。」
2.客家音樂的器樂合奏曲,多以嗩吶為主旋律樂器。
《國語辭典》:心境  拼音:xīn jìng
心中苦樂的情緒。如:「重遊舊地,景物雖同,心境卻不一樣。」《兒女英雄傳》第二二回:「雖是各人心境不同,卻同是一般歡喜。」
《國語辭典》:空想  拼音:kōng xiǎng
不切實際憑空冥想。《初刻拍案驚奇》卷六:「看到看得仔細了,空想無用,越看越動火,怎生到得手便好?」
《漢語大詞典》:空观(空觀)
佛教语。对空谛的观想。以体认无相为宗。亦指天台宗所立一心三观(空观、假观、中观)之一。 南朝 宋 谢灵运 《石壁立招提精舍》诗:“禪室栖空观,讲宇析妙理。”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空观假观第一观,佛言世諦不可乱。” 清 龚自珍 《正译第五》:“修三止者,是体真止依止。修三观者,是空观依止。”参见“ 空諦 ”。
《國語辭典》:迷途  拼音:mí tú
1.迷失道路。元。趙孟頫 歳暮和剛父雜詩四首之三:「迷途幸未遠,迴車且委蛇。」《紅樓夢》第九八回:「適聞有一故人已死,遂尋訪至此,不覺迷途。」
2.比喻錯誤的趨向。晉。陶淵明〈歸去來辭〉:「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三國演義》第七七回:「今某已遇禍而死,願求清誨,指點迷途。」
《國語辭典》:迷津  拼音:mí jīn
1.迷失渡頭所在。唐。孟浩然 南還舟中寄袁太祝詩:「桃源何處是?遊子正迷津。」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八齣:「原是看花洞裡人,重來那得便迷津。」
2.引申為錯誤的道路或方向。《紅樓夢》第五回:「警幻道:『此即迷津也。深有萬丈,遙亙千里,中無舟楫可通。』」
《漢語大詞典》:千劫
(1).佛教语。指旷远的时间与无数的生灭成坏。劫,梵语kalpa的音译。 唐太宗 《圣教序》:“无灭无生歷千劫。” 宋 苏轼 《胜相院经藏记》:“如以蜜説甜,众生未諭故,復以甜説蜜,甜蜜更相説,千劫无穷尽。” 明 袁宗道 《杂说》:“此一点尘垢,便是千劫繫驴之橛,永不能出离矣。”
(2).现多指无数灾难。如:他以非凡的毅力战胜了千劫万难。
《漢語大詞典》:上坐
亦作“ 上座 ”。
(1).受尊敬的席位。史记·孝武本纪:“及五年脩封,则祠 泰一 、 五帝 於明堂上坐,令 高皇帝祠 坐对之。”汉书·高帝纪上:“ 高祖 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詘。” 颜师古 注:“上坐,尊处也。” 唐 韩愈 《送穷文》:“主人於是垂头丧气,上手称谢,烧车与船,延之上座。” 洪深 《申屠氏》第二本:“ 方蛟 小人得志,愈加忘形,竟踞上坐。” 老舍 《四世同堂》四八:“ 祁老人 的必定让客人坐上座, 祁老人 的一会儿一让茶, 祁老人 的谦恭与繁琐,都使 富善先生 满意。”
(2).佛教语。一寺之长,“三纲”之首。多由朝廷任命年高德劭者担任。 南朝 梁 王僧孺 《中寺碑》:“ 中寺 者, 晋 太元 五年 会稽王 司马道子 之所立也…… 天监 十五年,上座 僧慈 等,更揆日缔架,赫然霞立。” 宋 赞宁 大宋僧史略·杂任职员:“古今立此位,皆取其年德干局者充之。高僧传多云被勅为某寺上座是也。 道宜 勅为 西明 寺上座,列寺主、维那之上。” 宋 张耒 《明道杂志》:“士人有 双渐 者,性滑稽,尝为县令,入僧寺中。主僧半酣矣,因前曰:‘长官可同饮三杯否?’ 渐 怒,判云:‘谈何容易,邀下官同饮三杯;礼尚往来,请上坐独吃八棒。’竟笞遣之。”
亦作“ 上座 ”。 坐于上位;入席。史记·淮阴侯列传:“ 信 ( 韩信 )拜礼毕,上座。”儿女英雄传第十回:“你二位老人家请上坐,好受女儿女婿的礼。” 夏丐尊 叶圣陶 《文心》十九:“ 乐华 成为一个被特别优待的客人,这个同学请他上座,那个同学给他斟茶,使他反而不很自在。”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 曾皓 :过节,大家叙一叙。请 袁先生 上坐,上坐,上坐。”
《國語辭典》:精進  拼音:jīng jìn
1.專心求進。《後漢書。卷三。肅宗孝章帝紀》:「其後學者精進,雖曰承師,亦別名家。」
2.聰明進取。《漢書。卷一○○。敘傳上》:「乃召屬縣長吏,選精進掾史,分部收捕。」
3.佛教用語。為六度之一。指在修善、斷惡、去染、轉淨的修行過程中,不懈怠的努力。南朝梁。蕭衍 覺意詩賜江革詩:「唯當勤精進,自強行勝脩。」
《漢語大詞典》:上乘
(1).佛教语。即大乘。 唐 李邕 《岳麓寺碑》:“﹝ 若法愍禪师 ﹞注《大道经》,究上乘理,永託兹岭,克终厥生。” 五代 李中 《宿山中寺》诗:“瞑目忘尘虑,谈空入上乘。”《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 乐天 一生精究内典,勤脩上乘之业,一心超脱轮迴,往生浄土。”
(2).上品;上等。 明 李贽 《杂说》:“杂剧院本,游戏之上乘也。”《花月痕》第十五回:“ 采秋 言道:‘人之相知,贵相知心,落了言詮,已非上乘。’” 况周颐 《蕙风词语》卷五:“以性灵语咏物,以沉著之笔达出,斯为无上上乘。”
《國語辭典》:神力  拼音:shén lì
神奇、不平凡的力量。如:「天生神力」、「若有神力,一揮而就。」《野叟曝言》第三回:「你看湖光山色,霎時間變成汪洋大海。此龍神力,亦不為小。」
《國語辭典》:報應  拼音:bào yìng
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後專指做壞事的人必定會遭受惡運。《須賴經》:「一切諸法,報應有二,種善者生善道,種惡者隨惡道。」《紅樓夢》第一五回:「你是素日知道我的,從來不信什麼是陰司地獄報應的。」
《漢語大詞典》:三贤(三賢)
(1).佛教语。指十住、十行、十迴向。 唐 李邕 《岳麓寺碑》:“四行乐而不取,三贤登而更迁。”《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变文》:“越三贤,超十地,福德周圆入佛位。”参见“ 三贤十圣 ”。
(2).三个贤人。 宋 俞文豹 《吹剑四录》:“ 方魁 与同榜 方登 、 方吉 ,皆 唐 诗人缺唇处士 方干 之后,与 严子陵 、 范文正公 为钓臺三贤。” 明 瞿佑 归田诗话·乐天晚年:“ 乐天 连为 杭 苏 二州刺史,皆有惠政在民, 杭 则有三贤堂,併 林和靖 、 苏东坡 祠之。” 沈砺 《展张苍水墓》诗:“ 于 墓 岳 祠分鼎足, 西湖 一勺峙三贤。”
《漢語大詞典》:三贤十圣(三賢十聖)
佛教语。《仁王经》所说大乘修证阶次中居于十信位与妙觉位之间者。三贤指虽得相似之解而未脱凡夫之性的住、行、向三位。十圣指已发大智而舍凡夫之性的十地菩萨。《仁王经·菩萨教化品》:“三贤十圣忍中行,唯佛一人能尽原。”《仁王经·菩萨教化品》:“三贤十圣住果报,唯佛一人居浄土。”
《漢語大詞典》:总相(總相)
佛教语。犹共相。对“别相”而言。大智度论卷三一:“自相空者:一切法有二种相,总相、别相是二相空,故名为相空。问曰:何等是总相,何等是别相?答曰:总相如无常等,别相者诸法虽皆无常而各有别相,如地为坚相,火为热相……以是种种名为无我,如是等,名为总相。”参见“ 共相 ”。
《國語辭典》:共相  拼音:gòng xiàng
物與物的共同特徵。
《國語辭典》:人身  拼音:rén shēn
1.人的身體。清。李漁《閒情偶寄。卷三。詞曲部。賓白》:「就人身論之,則如肢體之於血脈。」
2.當事人本身。南朝梁。沈約〈南郊恩詔〉:「人身及家口質繫,悉散還私家。」
3.人品才識。《南史。卷六一。陳伯之傳》:「臨川內史王觀,僧虔之孫,人身不惡,可召為長史,以代元沖。」
4.佛教用語。指在輪迴中轉世投生為人。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歸心》:「但當兼脩戒行,留心誦讀,以為來世津梁,人身難得勿虛過也。」
《漢語大詞典》:见性(見性)
佛教语。谓悟彻清净的佛性。《坛经·般若品》:“若开悟顿教,不能外修,但於自心常起正见,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 明 李贽 《答邓石阳书》:“若人能空之,则不得谓之太虚空矣。有何奇妙,而欲学者专以见性为极则也耶!”《天雨花》第二七回:“锁闭三年併五载,试他见性与明心。”
《國語辭典》:大悲  拼音:dà bēi
1.極度悲傷。如:「年紀大的老人,由於心臟病或血壓的關係,不能大喜大悲。」
2.想要拔除一切眾生痛苦的心。南朝陳。慧愷〈攝大乘論序〉:「大悲平等,誘進靡窮。」
《漢語大詞典》:一乘
(1).古时一车四马谓乘,故凡物之四数皆名一乘。管子·乘马:“一乘者,四马也。”仪礼·既夕礼:“翭矢一乘,骨鏃短卫。” 郑玄 注:“四矢曰乘。”
(2).表数量。用于马、车、轿子等。左传·昭公二十年:“使 祝鼃 寘戈於车薪以当门,使一乘从 公孟 以出。”汉书·马援传:“赐 援 兵车一乘,朝见位次九卿。”新唐书·陆长源传:“吾祖罢 魏州 ,有车一乘,而图书半之,吾愧不及先人。”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河台早把自己新得的一乘八人大轿并自己新作全副执事送来。”京剧《锁麟囊》第十三场:“那日 春秋亭 中避雨,就是你一乘花轿,还有第二?”
(3).古以方六里为一乘之地。管子·乘马:“方六里,一乘之地也;方一里,九夫之田也。”按,方六里,即六里见方,亦即三十六平方里。
佛教语。谓引导教化一切众生成佛的唯一方法或途径。《法华经》首倡此说。乘,指车乘,比喻能载人到达涅槃境界。《法华经·方便品》:“十方佛土之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説。” 唐 玄奘 《谢敕赉经序启》:“搜扬三藏,尽龙宫之所储;研究一乘,穷 鷲岭 之遗旨。” 唐 白居易 《爱咏诗》:“辞章讽咏成千首,心行归依向一乘。”我国佛教宗派如 华严宗 等对此还有一些说法。参见“ 一乘显性教 ”。
《漢語大詞典》:一乘显性教(一乘顯性教)
佛教 华严宗 以佛法最上一乘能使一切众生显明本性,与佛无异,因有“一乘显性教”之称。 唐 宗密 原人论·斥偏浅:“佛教自浅之深,略有五等:一、人天教,二、小乘教,三、大乘法相教,四、大乘破相教,五、一乘显性教。”
《國語辭典》:牛車  拼音:niú chē
牛所拉的車。《史記。卷三○。平準書》:「而將相或乘牛車,齊民無藏蓋。」《三國演義》第一三回:「楊奉尋得牛車一輛,載帝至大陽。」
《漢語大詞典》:三车(三車)
(1).佛教语。喻三乘。谓以羊车喻声闻乘(小乘),以鹿车喻缘觉乘(中乘),以牛车喻菩萨乘(大乘)。见《法华经·譬喻品》。 南朝 宋 谢灵运 《缘觉声闻合赞》:“诱以涅槃,救尔生老。肇元三车,翻乘一道。” 唐 李白 《僧伽歌》:“真僧法号号 僧伽 ,有时与我论三车。” 王琦 注:“三车,谓羊车、鹿车、牛车也……当是以三兽之力有大小,三车之所载有多寡,喻三乘诸贤圣道力之深浅耳。” 明 唐顺之 《山行即事》诗:“相期 白社 里,共听演三车。” 清 钱谦益 《仙坛唱和诗》之二:“《妙华》已悟三车法,台教今为继别宗。”参见“ 三乘 ”。
(2). 唐 窥基 博通释典,尝至 太原 传法,以三车自随,前车载释典,中车自乘,后车载妓仆食馔。路遇一老父点化,顿悔前非,只身前往。后成为法相宗大师。见 宋 赞宁 《唐京兆大慈恩寺窥基传》。诗文中亦有用其事者。 唐 杜甫 《酬高使君相赠》诗:“双树容听法,三车肯载书。” 钱谦益 笺:“此诗正用 慈恩 事也。言如容我双树听法,亦应许我如 慈恩 三车自随,但我只办用以载书耳。”
《國語辭典》:真相  拼音:zhēn xiàng
事物的原本面目,或真實的情況和經過。《洛陽伽藍記。卷一。城內修梵寺》:「修梵寺有金剛,鳩鴿不入,鳥雀不棲。菩提達磨云得其真相也。」《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八:「富翁驚得面如土色,不好開言。又見道著真相,一發慌了。」
《國語辭典》:福田  拼音:fú tián
佛教用語。敬三寶之德為「敬田」,報君父之恩為「恩田」,憐貧者為「悲田」,此三種稱為「福田」,言其能獲福也。《西遊記》第一二回:「朕今大開善教,廣種福田,見見在那化生寺聚集多僧,敷演經法。」
《漢語大詞典》:无垢(無垢)
佛教语。谓清净无垢染。多指心地洁净。 唐 陆贽 《月临镜湖赋》:“至明洞幽,至清无垢。” 宋 苏轼 《见温泉壁上有诗亦作一绝》:“若信众生本无垢,此泉何处觅寒温?”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太阳呀,你请倾耳静听,这儿安睡着两个无垢的人,我采摘花儿来把他们埋殡。”
《國語辭典》:禪悅  拼音:chán yuè
禪定後產生的愉悅感覺。南朝陳。徐陵東陽雙林寺傅大士碑〉:「非服名香,但資禪悅。」
《漢語大詞典》:宝树(寶樹)
(1).佛教语。指七宝之树,即极乐世界中以七宝合成的树木。《法华经·寿量品》:“宝树多花菓,众生所游乐。” 南朝 梁简文帝 《六根忏文》:“香风净土之声,宝树鏗鏘之响,於一念中,怳然入悟。” 唐 吴筠 《思还淳赋》:“宝树琼轩,凌云照日。鏗鍠窈窕,不可谈悉。” 许地山 《空山灵雨·七宝池上的乡思》诗:“ 迦陵频迦 鼓着翅膀,飞到池边一棵宝树上。”
(2).泛指珍奇的树木。《中国民间故事选·百鸟床》:“老辈人说过:走过南山的桂树林,在一个万丈高崖上,有一株宝树,这株树上的叶子啊,一年四季绿油油的,还随时开着象红宝石样的花朵。”
(3).古代妇女首饰中的步摇。 南朝 陈 徐陵 《〈玉台新咏〉序》:“反插金鈿,横抽宝树。” 吴兆宜 注:“后汉·舆服志:‘皇后步摇以黄金为山题,贯白珠为桂枝相繆,一爵九华。’”
(4).犹玉树。喻佳子弟。典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语言:“ 谢太傅 ( 谢安 )问诸子姪:‘子弟亦何预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车骑( 谢玄 )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於阶庭耳。’” 唐 王勃 《滕王阁诗序》:“非 谢 家之宝树,接 孟 氏之芳邻。”
《國語辭典》:法雲  拼音:fǎ yún
以雲比喻佛法涵蓋一切。
《國語辭典》:幻化  拼音:huàn huà
1.變化。《列子。周穆王》:「窮數達變,因形移易者,謂之化,謂之幻。……知幻化之不異生死也。始可與學幻矣。」
2.佛教用語。指萬物了無實性。晉。陶淵明〈歸園田居詩〉五首之四:「人生似幻化,終當歸空無。」《全唐詩。卷八○六。寒山詩》:「浮生幻化如燈燼,塚內埋身是有無。」
《漢語大詞典》:朝参(朝參)
佛教语。谓寺院中的早课、晨参。《百丈清规》卷八引 宋 杨亿 《〈古清规〉序》:“闔院大众,朝参夕聚。”
古代百官上朝参拜君主。 唐 杜甫 《重过何氏》诗之四:“颇怪朝参懒,应耽野趣长。”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二:“先君言,旧制,朝参,拜舞而已, 政和 以后,增以喏。” 明 薛蕙 《送周子贤按贵州》诗:“安危廷諍地,迟子促朝参。” 清 王韬 《淞滨琐话·煨芋梦》:“朝参倒持手版, 蕙香 顾之一笑, 王母 谓其情动於中,故罚至此,俾执贱役。”
《國語辭典》:法雨  拼音:fǎ yǔ
1.雨,形容佛陀的教法能滋潤眾生的菩提道業,就像雨能滋潤草木。法雨指佛陀所說的教法。《大方廣佛華嚴經。卷二。世間淨眼品第一之二》:「普雨法雨潤一切,是佛第一上方便。」
2.道教指天尊的道法。如:「法雨滂沱,普潤眾生。」
《國語辭典》:和南  拼音:hé nán
胡語音譯。梵語作vand。古印度人對長上問候用語,表示敬禮、恭敬之意。此用語亦流行於佛教團體。唐。玄奘 答中印度僧智光書:「并有片物供養,願垂納受,路遠不得多,莫嫌鮮薄,玄奘和南。」
《國語辭典》:五教  拼音:wǔ jiào
1.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種倫常教育。《書經。舜典》:「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寬。」漢。孔安國。傳:「布五常之教。」《左傳。文公十八年》:「舉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義、母慈、兄友、弟共、子孝,內平外成。」
2.訓練軍隊的五種方法。《管子。兵法》:「五教,一曰教其以形色之旗,二曰教其身以號令之數,三曰教其足以進退之度,四曰教其手以長短之利,五曰教其心以賞罰之誠,五教各習,而士負以勇矣。」
3.唐代稱司徒為五教。宋。洪邁《容齋四筆。卷一五。官稱別名》:「唐人好以它名標牓官稱……,司徒為五教。」
4.中國佛教華嚴宗將佛教經典判分為五種教法。分別為小乘教,指宣說四聖諦、十二因緣的經典,如《阿含經》;大乘始教,指宣說一切皆空的經典,如《般若經》;大乘終教,指宣說真如緣起的經典,如《楞伽經》;頓教,指宣說頓悟教法的經典,如《維摩詰經》;圓教,指完全說一乘教理的經典,如《華嚴經》。華嚴宗認為五教中圓教是一切佛法的最究竟。藉以推證華嚴經是諸經之王。《華嚴經探玄記》卷一:「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終教,四、頓教,五、圓教……此上五教非局判經。」
《國語辭典》:法堂  拼音:fǎ táng
1.寺院中集眾說法的場所,是僅次於大殿的主要建築。法堂的布置,除佛像外,主要是在堂中設法座,供宣講佛法之用。唐。李紳〈憶登棲霞寺峰〉詩:「香印煙火息,法堂鐘磬餘。」《西遊記》第七回:「汝等在此穩坐法堂,休得亂了禪位。」
2.舊稱審案的公堂,即法庭。元。無名氏《盆兒鬼》第四折:「你這老兒,這是法堂上,不是你弄虛頭的去處。」
《國語辭典》:火宅  拼音:huǒ zhái
1.佛教用語。比喻熾燃著煩惱火焰的輪迴世界。《妙法蓮華經》卷二:「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常有生老病死憂患,如是等火,熾然不息。」
2.比喻痛苦的境地。《喻世明言。卷一七。單符郎全州佳偶》:「恩官拔人於火宅之中,陰德如山。妾惟有日夕籲天,願恩官子孫富貴而已。」也稱為「火院」。
《國語辭典》:色界  拼音:sè jiè
佛教宇宙觀三界之一。色界是具有形狀、容貌,但無感官慾望的存在狀態。包括四禪十七天。是修行禪定者才能往生的世界。《阿毗達磨俱舍論》卷八:「色所屬界,說名『色界』。」
《國語辭典》:三界  拼音:sān jiè
佛教謂生死往來之世界有三:一曰欲界,有淫欲、食欲,有情之所住,自六欲天,下至無間地獄,稱為「欲界」。二曰色界,色為質礙之義,有形之物質,在欲界之上,離二欲有情之所住,四禪天,或立十六天、十八天。三曰無色界,無色、無物、無身,有四無色,稱為「四無色天」或「四空處」。
《國語辭典》:迴向  拼音:huí xiàng
一種佛教的修行法門。修行者完成任何善行時,思惟以此善行的功德,使其達成某一崇高的理想。南朝齊。蕭子良〈淨住子淨行法〉:「十方諸眾生,所行微善業,仁孝及謙敬,慈愛柔和等,忠正修禮智,矜逮賑孤窮,如是世俗善,悉迴向佛道。」
《漢語大詞典》:百亿(百億)
(1).极言数目之多。 三国 蜀 诸葛亮 《答李严书》:“吾本东方下士,误用於先帝,位极人臣,禄赐百亿。” 南朝 梁 江淹 《翡翠赋》:“传贵质於竹素,晦深声於百亿。”
(2).佛教语。指世界及众生。 南朝 梁 萧统 《谢敕赉制旨〈大涅槃经〉讲疏启》:“道洽大千,化均百亿。”
《國語辭典》:慧業  拼音:huì yè
佛教用語。本指智慧的業緣,後多指對經典義理的研讀。《維摩詰所說經。卷上》:「知一切法,不取不捨,入一相門,起於慧業。」清。侯方域〈與槁木大師書〉:「夫慧業之與貪業雖稍不同,其為業一也。」清。龔自珍人月圓〉:「三生慧業,萬古才華。」
《國語辭典》:心灰  拼音:xīn huī
心若死灰。比喻失望到了極點。唐。白居易 冬至夜詩:「心灰不及爐中火,鬢雪多於砌下霜。」
《漢語大詞典》:好相
(1).迷信者认为主好运的一种相貌。晋书·羊祜传:“﹝ 祜 ﹞遇父老谓之曰:‘孺子有好相,年未六十,必建大功於天下。’”
(2).佛教语。指佛陀所具有的三十二种“相”(不同凡俗的显著特征)和八十种“好”(不同凡俗的细微特征)。 明 汤显祖 《牡丹亭·玩真》:“诸般好相能停妥。他真身在 补陀 ,咱 海南 人遇他。” 清 黄遵宪 《锡兰岛卧佛》诗:“就中白毫光,普照世大千,八十种好相,一一功德圆。”参见“ 三十二相 ”、“ 八十种好 ”。
《漢語大詞典》:无学(無學)
(1).没有学问或学识。史记·汲郑列传:“人果不可以无学,观 黯 之言也日益甚。”北史·齐上党王涣传:“人不可无学,但要不为博士耳。”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刑部·乙卯闯宫:“此皆比时大老及两衙门无学无识,以致张皇如此。” 鲁迅 《书信集·致曹白》:“我并不觉得你浅薄和无学。”
(2).佛教语。小乘四果的最后一果,即阿罗汉果。谓学道圆满,不需再行修学。 唐 窥基 《法华玄赞》卷一:“进趣圆满,止息修习,名为无学。”
《國語辭典》:六度  拼音:liù dù
佛教的六種修行德目。參見「六波羅蜜」條。
《漢語大詞典》:应真(應真)
谓方是真话。 唐 韩偓 《无题》诗之二:“明言终未实,暗祝始应真。”
佛教语。罗汉的意译。意谓得真道的人。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 王乔 控鹤以冲天,应真飞锡以躡虚。” 李善 注:“应真,谓罗汉也。” 李周翰 注:“应真,得真道之人。” 唐 王昌龄 《诸官游招隐寺》诗:“应真坐松柏,锡杖挂窗户。” 宋 惠洪 冷斋夜话·罗汉第五尊失队:“予往 临川 景德寺 ,与 谢无逸 辈升阁,得 禪月 所画十八应真像,甚奇,而失第五轴。”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二·记观宋子昭画:“丙辰二月二十一日,过 商丘 宋子昭 户部观画, 李伯时 白描十八应真,最为奇妙。”
《國語辭典》:鹿車  拼音:lù jū
1.鹿拉的車。《南史。卷七九。夷貊傳下。東夷傳》:「有馬車、牛車、鹿車。國人養鹿如中國畜牛,以乳為酪。」
2.比喻空間狹小的車。《後漢書。卷二六。趙憙傳》:「載以鹿車,身自推之。」
《國語辭典》:大覺  拼音:dà jué
澈底覺悟。《莊子。齊物論》:「且有大覺,而後知此其大夢也。」《淮南子。俶真》:「今將有大覺,然後知今此之為大夢也。」
《漢語大詞典》:毗耶
亦作“ 毗邪 ”。亦作“毘耶”。
(1).佛教语。梵语的译音。又译作“毗耶离”、“毘舍离”、“吠舍离”。古 印度 城名。《维摩经》说, 维摩诘 (意译 净名 )居士住 毗耶城 (在今 印度 比哈尔邦 南部)。 释迦牟尼 于该地说法时, 维摩诘 称病不去。 释迦 派 文殊师利 前往问疾。 文殊师利 问 维摩诘 :“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 维摩诘 默然不对。 文殊师利 叹曰:“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古代诗文中,多以此佛教传说故事为杜口不言而深得妙谛的典故。 南朝 齐 王屮《头陀寺碑文》:“掩室 摩竭 ,用启息言之津;杜口 毗邪 ,以通得意之路。” 唐 陆龟蒙 《奉酬裘美早春病中书事》诗:“欲入 毘耶 问,无人敌 浄名 。” 宋 张孝祥 《踏莎行》词:“故人相见尤堪喜, 山阴 乘兴不须回。 毗耶 问疾难为对。”
(2).指 维摩诘菩萨 。诗文中常用以比喻精通佛法、善说佛理之人。 唐 贾岛 《和孟逸人林下道情》:“陋巷贫无闷, 毗耶 疾未调。” 清 钱谦益 《赠胡泌水》诗:“谈天欲杜 毘耶 口,午夜燃灯礼 浄名 。” 清 姚鼐 《硕士约过舍久俟不至》诗:“巵言聊一放,闭口终 毘耶 。”
(3).指《维摩经》。 宋 王安石 《北窗》诗:“北窗枕上春风暖,谩读 毗耶 数卷书。”
《國語辭典》:定力  拼音:dìng lì
禪定的能力。引申為不為外物動搖的意志力。《文明小史》第四四回:「辦事情也沒有定力,像這樣虎頭蛇尾,將來決計不能成功大事業的。」
《漢語大詞典》:胜缘(勝緣)
佛教语。善缘。 南朝 梁武帝 《游锺山大爱敬寺》诗:“驾言追善友,迴舆寻胜缘。” 唐 王维 《为舜闍黎谢御题大通大照和尚塔额表》:“时若不加兵而贼破,不扰物以人和,緇侣胜缘,苍生厚幸。” 宋 秦观 《法云寺长老然香会疏文》:“肆求善友,同结胜缘。”《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两个都到 遐叔 处贺喜,见此胜缘,各各布施。”
分類:佛教语
《國語辭典》:心田  拼音:xīn tián
內心。南朝梁。簡文帝 上大法頌表:「澤雨無偏,心田受潤。」唐。白居易狂吟七言十四韻〉:「性海澄渟平少浪,心田灑掃淨無塵。」
《國語辭典》:妙法  拼音:miào fǎ
1.奧妙的佛法。南朝梁。劉孝綽 栖隱寺碑:「自妙法東注,寶化西漸,公卿貴士,賢哲偉人,莫不嚴事招提,歸仰慧覺,欲使法燈永傳,勝因長久。」《舊唐書。卷一九一。方伎列傳。神秀》:「昔後魏末,有僧達摩者,本天竺王子,以護國出家,入南海,得禪宗妙法,云自釋迦相傳,有衣缽為記,世相付授。」
2.妙計。《三國演義》第一○二回:「自古及今,未聞有『木牛』『流馬』之事。不知丞相有何妙法,造此奇物?」《文明小史》第一三回:「也罷!你們幾個暫且在我衙門裡等一會兒,我此刻去見兩司,大家商議一個妙法。」
《漢語大詞典》:圆觉(圓覺)
佛教语。指佛家修成圆满正果的灵觉之道。 南朝 梁元帝 《扬州梁安寺碑序》:“旃檀散馥,无復圆觉之风。” 宋 曾慥 类说·佛书杂说·无漏法门:“人弗为恶,通乎昼夜之道,而即所谓圆觉也。”红楼梦第一二○回:“方知 石兄 下凡一次,磨出光明,修成圆觉,也可谓无復遗憾了!”
《國語辭典》:法眼  拼音:fǎ yǎn
1.五眼之一。能分明的洞觀,一切因緣生起的諸現象。《五燈會元。卷一。釋迦牟尼佛》:「吾以清淨法眼、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正法,將付於汝,汝當護持。」
2.尊稱他人的眼識正確。《文明小史》第六十回:「老兄具這樣的法眼,欽佩得很,將來倒要時常請教請教。」
《國語辭典》:密意  拼音:mì yì
親密的情意。如:「他倆總是那麼深情密意,讓人好羨慕。」元。無名氏《碧桃花》第四折:「非是我假虛脾愛使乖,也只怕粉臉香腮,引動你密意幽懷,倒做了橫禍飛災。」
《漢語大詞典》:人我
(1).他人与我。庄子·天下:“愿天下之安寧以活民命,人我之养,毕足而止,以此白心。”《关尹子·二柱》:“浑人我,同天地。” 清 谭嗣同 《仁学》二:“人知脑气筋通五官百骸为一身,即当知电气通天地万物人我为一身也。”
(2).借指尘世。 元 邓学可 《端正好·乐道》套曲:“人我场中枉驰骤,苦海波中早回首。”
(3).佛教语。即人我见。凡俗之人妄认自身常住不变,执着“有我”之见,佛家谓之“人我见”。《坛经》三五:“人我是 须弥 ,邪心是大海,烦恼是波浪……无人我, 须弥 自倒;除邪心,海水竭,烦恼无,波浪灭。”
(4).佛教语。人相和我相并称的略语。为人我四相中之二相。 清 吴伟业 《赠苍雪》诗:“人我将无同,是非空诸所。”详“ 四相 ”。
《漢語大詞典》:四相
佛教以离、合、违、顺为四相。《楞严经》卷三:“若从根出,必无离、合、违、顺四相。” 南朝 梁简文帝 《庄严旻法师成实论义疏序》:“四相乃无常之刀,三聚为苦家之质。”
分類:佛教四相
《國語辭典》:四相  拼音:sì xiàng
佛教用語。佛教謂無常現象的四種特徵。如生、住、異、滅;生、老、病、死;離、合、違、順。南朝梁。簡文帝〈莊嚴旻法師成實論義疏序〉:「四相乃無常之刀,三聚為苦家之質。」
分類:诸葛亮
《國語辭典》:自性  拼音:zì xìng
佛教用語:(1)謂事物的本體、本質。《維摩詰所說經。卷上。弟子品第三》:「知諸法如幻相,無自性、無他性,本自不然,今則無滅。」(2)謂事物的存在狀態。《成唯識論》卷八:「初能遍計自性云何?有義:八識及諸心所有漏攝者皆能遍計,虛妄分別為自性故;皆似所取、能取現故;說阿賴耶以遍計所執自性妄執種為所緣故。」
《漢語大詞典》:转轮(轉輪)
(1).旋转的轮子。 茅盾 《子夜》十三:“工作很紧张,全车间是一个飞快的转轮。”
(2).转动轮子,发轫。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转轮既始,烈栗遍于 欧洲 。”
(3).佛教语。转法轮,说教法。 南朝 梁 沈约 《佛记序》:“屈兹妙有,同此转轮。” 王闿运 《衡州西禅寺碑》:“有大法人,转轮弹指。”
《國語辭典》:小劫  拼音:xiǎo jié
1.一長段的時間。詞語源於古印度婆羅門,後為佛教沿用,但說法不同。謂世上人類的壽命歷經一增(人壽自十歲開始,每百年增一歲,增至八萬四千歲)或一減(人壽從八萬四千歲開始,每百年減一歲,減至十歲)所需的時間。約為人間八百三十九萬九千年。又《法苑珠林》卷一:「依立世阿毗曇論云:『佛說一小劫者名為一劫。』」《醒世恆言》卷二一:「一小劫該十二萬九千六百年。」
2.小災難。清。錢謙益 欲別東樓去詩:「小劫看今雨,中年別故人。」
《國語辭典》:皈依  拼音:guī yī
歸信佛教。唐。李頎〈宿瑩公禪房聞梵〉詩:「始覺浮生無住著,頓令心地欲皈依。」
《國語辭典》:同參  拼音:tóng cān
1.共同參與研討。宋。葉夢得《石林詩話。卷上》:「余嘗戲謂:『學子言老杜詩,亦有此三種語,但先後不同……,若有解此,當與渠同參。』」
2.佛教用語。同事一師,同學。《景德傳燈錄。卷一四。華亭船子德誠禪師》:「師嘗謂同參道吾曰:『他後有靈利座主指一個來。』」
《漢語大詞典》:生缘(生緣)
(1).佛教语。尘世的缘分。 唐 顾况 《送少微上人还鹿门》诗:“ 少微 不向 吴中 隐,为箇生缘在 鹿门 。” 宋 苏辙 《示诸子》诗:“老去惟堪一味闲,坐会诸子了生缘。”
(2).佛教语。受生转世的因缘。法苑珠林卷一一六:“三説得住四十九日,生缘未具,死已更受,亦不限时节。”
《漢語大詞典》:轮转(輪轉)
(1).佛教语。轮回。 南朝 梁 沈约 《〈内典〉序》:“妙法轮转,甘露啟霏。” 明 袁宏道 《与龚惟长先生书》:“以此知甥尤不可不急学道也。不然,牛马猪狗,轮转安有极耶?” 章炳麟 《国故论衡·明见》:“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则万物皆轮转矣。”
(2).翻转;掉转。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一二日间,恒延颈外望。伺户小开,便轮转自跃,入於深渊。”《三国演义》第四五回:“两边四下一齐轮转櫓棹,望 江 面上如飞而去。”
《國語辭典》:種子  拼音:zhǒng zǐ
1.裸子植物及被子植物特有的繁殖體,由受精之胚珠發育而成,一般由種皮、胚、胚乳三部分組成。少數植物的種子,具有外胚乳。
2.兒子。《金瓶梅》第八六回:「小廝說陳家種子今日在你家和丫頭吃酒來?」《醒世姻緣傳》第四○回:「我看這孩子有些造化似的,不像個門裡人,我替俺這個種子娶了他罷!」
《國語辭典》:善本  拼音:shàn běn
版本學稱最理想的本子。一般包括:一、時代最早或較早的本子。二、精印本。三、精鈔本。四、手稿、寫卷。五、名家精校的本子。六、海內外孤本。
《漢語大詞典》:总持(總持)
(1).佛教语。梵语陀罗尼的意译。谓持善不失,持恶不生,具备众德。亦指咒语。《维摩经·佛国品》:“心常安住,无碍解脱,念定总持,辩才不断。”景德传灯录·阿难尊者:“多闻博达,知慧无碍,世尊以为总持第一,尝所讚叹。” 宋 苏轼 《虔州景德寺荣师湛然堂》诗:“欲知妙湛与总持,更问 江 东三语掾。”
(2).总地掌握。 宋 曾巩 《中书令制》:“朕参於古义,质以今宜,以右省典正於钧衡,以中臺总持於纲纪。”
《國語辭典》:法筵  拼音:fǎ yán
1.講說佛法的聚會。《文選。孔融。北山移文》:「道帙長殯,法筵久埋。」《北齊書。卷二十四。杜弼傳》:「魏帝集名僧於顯陽殿講說佛理,弼與吏部尚書楊愔、中書令邢邵,祕書監魏收等並侍法筵。」
2.道教稱天尊說法時,供諸天仙眾,集坐聽法的筵席。
《漢語大詞典》:道眼
(1).佛教语。指能洞察一切,辨别真妄的眼力。《敦煌变文汇录·维摩诘经问疾品变文》:“必使天龙开道眼,教伊八部悟深因。” 宋 苏轼 《与王定国书》:“粉白黛緑者,俱是火宅中狐狸射干之流,愿公以道眼照破。”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艺文赏鉴一:“今此幅得 李唐 法,世人以肉眼观之,则无足取也。若以道眼观之,则形不足而意有餘矣。” 易宗夔 《新世说·巧艺》:“具道眼者,必有以教我。”
(2).旷野中行人踩出来的小路。 刘白羽 《一个温暖的雪夜》:“开头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后来风雪又下得漫天漫地,不知道什么时候一离开道眼,我们就在荒草甸子里转游开了。”
(3).办法;主意。 端木蕻良 《科尔沁旗草原》十八:“你的道眼比我多,快快想个好法子,把 大山 那小子烟消火灭。” 曲波 《林海雪原》十三:“快把你的道眼拿出来呀!留在肚子里叫它生小崽呀!”
(4).指达到目的的途径。 梁斌 《播火记》二一:“你天不怕地不怕,连我也不看在眼里。道眼儿越走越窄,窄到挤不过身子去了。”
(5).言外之意。 管桦 《小英雄雨来》一:“ 雨来 听出 铁头 话里面有道眼,就折转身,朝着河沿跑。”
《國語辭典》:耳根  拼音:ěr gēn
1.耳邊。如:「耳根清淨。」《紅樓夢》第七七回:「又向迎春耳根說:『好歹打聽我受罪,替我說個情兒,就是主僕一場。』」
2.耳的根部。如:「她的短髮與耳根齊。」
3.佛教用語。指聽覺神經。為六根之一。《大智度論》卷一:「聞用耳根聞耶?用耳識聞?用意識聞耶?」
《國語辭典》:六根  拼音:liù gēn
能接觸外境與心境的眼、耳、鼻、舌、身、意(心理)的六種感官功能。《西遊記》第一七回:「萬事不思全寡欲,六根清淨體堅牢。」
《漢語大詞典》:沙界
佛教语。谓多如 恒河 沙数的世界。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演勿照之明,而鉴穷沙界。” 李善 注:“《金刚般若经》曰:诸 恒河 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寧为多不?” 宋 苏轼 《观湖》诗之一:“回首不知沙界小,飘衣犹觉色尘高。” 元 汤式《一枝花·嘲妓名佛奴》套曲:“ 张无尽 气冲冲待打折了鶯花寨, 韩退之 嗔忿忿敢掀翻烟月牌,赢得虚名满沙界。” 明 徐渭 《梓童像赞》之一:“神在丹青,遍诸沙界,无非帝所,忠孝文武,靡祷不许。”
《漢語大詞典》:凡圣(凡聖)
佛教语。谓凡夫与圣者。佛家小乘初果以上,大乘初地以上,皆为圣者;自此而下,未断惑证理之人,皆是凡夫。 南朝 梁 沈约 《神不灭论》:“自凡及圣,含灵义等。但事有精麤,故人有凡圣。”法苑珠林卷二六:“无何,坐终,其髑髏全成无缝,故知凡圣同居,事不可别。” 元 梵琦 《渔家傲·西方乐》词:“佛理在躬如玉璞,须凴巧匠勤雕琢,凡圣皆由心所作。难描邈,华臺宝座珠瓔珞。”
《國語辭典》:無畏  拼音:wú wèi
1.沒有畏懼。《禮記。表記》:「無欲而好仁者,無畏而惡不仁者,天下一人而已矣。」〈一百五十讚佛頌〉:「無畏功德中,斯但顯少分。」
2.佛教用語。指對自己有信心。《瑜伽師地論》卷七:「於自所證未得無畏。」
《國語辭典》:接引  拼音:jiē yǐn
1.迎接引進。《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一:「兩個投宿于旅邸,小二哥接引,揀了一間寬大房子。」
2.佛教指菩薩垂手迎接眾生往生佛國淨土。《水滸傳》第四六回:「怎極樂觀音方纔接引,早血盆地獄塑來出相?」
《漢語大詞典》:有色
(1).指有艳丽容貌的女子。管子·戒:“人患飢,而上薄敛焉,则人不患飢矣。人患死,而上宽刑焉,则人不患死矣。如此,而近有德,而远有色,则四封之内,视君其犹父母邪?”
(2).佛教语。指欲界与色界有色身(质碍之身)的众生。《金刚经·大乘正宗分》:“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有色,若无色。”
《國語辭典》:法施  拼音:fǎ shī
解說佛法,使聽聞者獲益。《大寶積經。卷十三。密跡金剛力士會第三之六》:「加用法施,救濟危厄。」
《漢語大詞典》:净业
佛教语。清净的善业。一般指笃修净土宗之业。
《國語辭典》:慧日  拼音:huì rì
1.佛教用語。指佛的智慧有如太陽,普照世間。《妙法蓮花經》卷七:「無垢清淨光,慧日破諸闇。」
2.唐代高僧。(西元680~748)俗姓辛,山東東萊人。曾遊學南洋尋求梵本,歷時十三年,回國後,曾受到唐玄宗的禮遇,頒給「慈愍三藏」的稱號。慧日教法,主要以弘傳淨土為主,主張禪、教、律、淨四者並修,世稱為「慈愍派」。有《淨土慈悲集》、《般舟三昧讚》等傳世。
《漢語大詞典》:心心
(1).佛教语。指连绵不断的思想念头。《仁王经·奉持品》:“断诸功用,心心寂灭,无身心相,犹如虚空。” 五代 齐己 《残秋感怆》诗:“日日加衰病,心心趣寂寥。”
(2).犹心愿。 前蜀 贯休 《桐江闲居作》诗之九:“孰知吾所适,终不是心心。”
(3).彼此间的情意。 隋 江总 《长相思》诗之二:“心心不相照,望望何由知。” 唐 孟郊 《结爱》诗:“心心復心心,结爱务在深。”
(4).一心一意,专心。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二:“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职,其职必举。”
《國語辭典》:圓成  拼音:yuán chéng
1.成全。元。無名氏《鴛鴦被》第一折:「你若圓成了我呵!重重的相謝你。」《醒世恆言。卷二三。金海陵縱欲亡身》:「只限你在一個月內,要圓成這事,不可十分怠緩。」
2.圓滿、美滿。宋。張栻 水調歌頭。雪月兩相映詞:「若向乾坤識易,便信行藏無間,處處總圓成。」元。曾瑞〈哨遍。合歡製套〉:「樣製孤高,停分無偏,圓成不缺。」
《國語辭典》:六根  拼音:liù gēn
能接觸外境與心境的眼、耳、鼻、舌、身、意(心理)的六種感官功能。《西遊記》第一七回:「萬事不思全寡欲,六根清淨體堅牢。」
《漢語大詞典》:三车(三車)
(1).佛教语。喻三乘。谓以羊车喻声闻乘(小乘),以鹿车喻缘觉乘(中乘),以牛车喻菩萨乘(大乘)。见《法华经·譬喻品》。 南朝 宋 谢灵运 《缘觉声闻合赞》:“诱以涅槃,救尔生老。肇元三车,翻乘一道。” 唐 李白 《僧伽歌》:“真僧法号号 僧伽 ,有时与我论三车。” 王琦 注:“三车,谓羊车、鹿车、牛车也……当是以三兽之力有大小,三车之所载有多寡,喻三乘诸贤圣道力之深浅耳。” 明 唐顺之 《山行即事》诗:“相期 白社 里,共听演三车。” 清 钱谦益 《仙坛唱和诗》之二:“《妙华》已悟三车法,台教今为继别宗。”参见“ 三乘 ”。
(2). 唐 窥基 博通释典,尝至 太原 传法,以三车自随,前车载释典,中车自乘,后车载妓仆食馔。路遇一老父点化,顿悔前非,只身前往。后成为法相宗大师。见 宋 赞宁 《唐京兆大慈恩寺窥基传》。诗文中亦有用其事者。 唐 杜甫 《酬高使君相赠》诗:“双树容听法,三车肯载书。” 钱谦益 笺:“此诗正用 慈恩 事也。言如容我双树听法,亦应许我如 慈恩 三车自随,但我只办用以载书耳。”
《國語辭典》:三乘  拼音:sān shèng
佛教用語。梵語tri-yāna的意譯。謂三種能使眾生獲得證悟,息滅煩惱的途徑。即從他人聽聞佛法而悟道的聲聞乘;自己觀察自然現象而悟道的獨覺乘,和以成佛為目標的佛乘。獨覺乘也稱為「緣覺乘」、「辟支佛乘」,佛乘也稱為「大乘」、「菩薩乘」。《大乘莊嚴經論》卷二:「善趣及三乘,大悲有三品。」《西遊記》第二回:「妙演三乘教,精微萬法全。」
《漢語大詞典》:三乘
(1).佛教语。一般指小乘(声闻乘)、中乘(缘觉乘)和大乘(菩萨乘)。三者均为浅深不同的解脱之道。亦泛指佛法。魏书·释老志:“初根人为小乘,行四諦法;中根人为中乘,受十二因缘;上根人为大乘,则俢六度。虽阶三乘,而要由修进万行,拯度亿流,弥歷长远,乃可登佛境矣。”《西游记》第二回:“妙演三乘教,精微万法全。” 潘飞声 《甘露寺》诗:“荒苔佛座参三乘,老树僧房坐六朝。”
(2).道教语。谓以 元始天尊 所传为大乘上法,属洞真部;以 灵宝天尊 所传为中乘中法,属洞元部;以 道德天尊 所传为小乘初法,属洞神部。云笈七籤卷一:“精研三乘,详观四辅。”
《國語辭典》:覺悟  拼音:jué wù
1.醒悟以往的困惑或過失。《荀子。成相》:「不覺悟,不知苦。」《漢書。卷四五。息夫躬傳》:「欲令覺悟反正,推誠行善。」
2.佛教用語。指經由修行,證悟真理,而滅除無明、煩惱的聖者境界。《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六:「於諸法中覺悟者,唯願當開甘露門。」
《國語辭典》:覺寤  拼音:jué wù
1.睡醒。《東觀漢記。卷九。馮異傳》:「覺寤,心中動悸。」
2.醒悟已往的困惑或過失。《淮南子。要略》:「終身顛頓乎混溟之中,而不知覺寤乎昭明之術矣。」《史記。卷七。項羽本紀》:「尚不覺寤,而不自責,過矣!」
《漢語大詞典》:佛心
佛教语。谓佛的大慈大悲之心。《观无量寿经》:“诸佛心者,大慈悲是。” 唐 王维 《为舜阇黎谢御题大通大照和尚塔额表》:“冀成宝器,仁王为琢玉之因;广运佛心,圣主受恆沙之祐。” 唐 司空图 《山中》诗:“名应不朽轻仙骨,理到忘机近佛心。”
《漢語大詞典》:无命(無命)
(1).佛教语。谓无生无灭。 晋 道安 《了本生死经序》:“夫解空无命,则成四諦。”
(2).谓没有好的命运。 唐 杜甫 《狄明府》诗:“大贤之后竟陵迟,浩荡古今同一体;比看伯叔四十人,有才无命百寮底。” 唐 李商隐 《筹笔驿》诗:“ 管 乐 有才真不忝, 关张 无命欲何如?”
《漢語大詞典》:有宗
(1).有宗旨。老子:“言有宗,事有君。” 南朝 宋 傅亮 《感物赋》:“坟素杳以难暨,九流纷其异封。领三百於无邪,贯五千於有宗。”
(2).佛教语。“空宗”的对称。如小乘的俱舍宗,大乘的法相宗。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章:“按大乘有宗,上承小乘之一切有部。则有宗之禪,上接有部之法,固极自然。”
《國語辭典》:影事  拼音:yǐng shì
佛教中指世界上一切事物皆如夢幻泡影,並非真實。
《漢語大詞典》:根尘(根塵)
佛教语。佛家谓眼、耳、鼻、舌、身、意为六根,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色之所依而能取境者谓之根;根之所取者,谓之尘。合称根尘。《楞严经》卷五:“根尘同源,缚脱无二。” 唐 王维 《能禅师碑》:“至于定无所入,慧无所依,大身过于十方,本觉超于三世,根尘不灭,非色灭空,行愿无成,即凡成圣。” 宋 苏轼 《次韵定慧长老守钦见寄》之四:“根尘各清浄,心境两奇絶。” 清 黄宗羲 《泽望黄君圹志》:“深恨释氏根尘洗涤未浄。”
《國語辭典》:法性  拼音:fǎ xìng
佛教用語。指一切現象的本質或真實性。梵語dharmatā的意譯。南朝齊。周顒答張融書難門律〉:「般若所觀,照窮法性。」《西遊記》第二回:「弟子近來法性頗通,根源亦漸堅固矣。」也稱為「真如」、「實相」。
《國語辭典》:鶴林  拼音:hè lín
寺廟道觀。唐。元稹大雲寺二十韻〉:「鶴林縈古道,雁塔沒歸雲。」
《國語辭典》:慈航  拼音:cí háng
佛教用語。佛、菩薩以慈悲之心普度眾生脫離輪迴的苦海。南朝梁。蕭統開善寺法會〉詩:「法輪明暗室,慧海渡慈航。」唐。白居易渭村退居寄禮部崔侍郎翰林錢舍人〉詩一○○韻:「斷痴求慧劍,濟苦得慈航。」
《國語辭典》:投機  拼音:tóu jī
1.利用機會,獲取名利。《紅樓夢》第九一回:「金桂見事有些不大投機,便怕白鬧一場,反被寶蟾瞧不起。」
2.意見相合。《三國演義》第一四回:「操見昭言語投機,便問以朝廷大事。」《文明小史》第二回:「府縣心裡還當他們話到投機,得意忘言。」
《國語辭典》:分身  拼音:fēn shēn
比喻同一時間內要分出心力處理多項事務。如:「分身乏術」。
《國語辭典》:安養  拼音:ān yǎng
1.佛教經典所敘的西方世界。《廬山宗寶鑑》卷一:「二菩薩似各一圓通,而同在安養,左右彌陀。」
2.安頓養護。如:「臺灣人口日趨高齡化,老人安養漸成政府重要課題。」
《國語辭典》:懺悔  拼音:chàn huǐ
1.佛教用語。懺是梵語kṣama音譯之略,意為容忍。懺悔是請他人容忍、寬恕自己的悔罪。唐。般若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卷四○:「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迴向。」
2.悔過。如:「他在神父面前懺悔從前所犯的錯誤。」
《漢語大詞典》:觉路(覺路)
佛教语。谓成佛的道路。《〈禅宗永嘉集〉序》:“慧门广闢,理絶色相之端;觉路遥登,跡晦名言之表。” 唐 李白 《春日归山寄孟浩然》诗:“金绳开觉路,寳筏渡迷川。”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湖赏》:“ 子瞻 ,你只会啟他人觉路,反不能豁自己迷途,可笑可笑!”
《漢語大詞典》:无念(無念)
(1).犹言勿忘,不要忘记。《诗·大雅·文王》:“王之藎臣,无念尔祖;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毛 传:“无念,念也。” 马瑞辰 通释:“传以‘无’为语词,但据尔雅·释训:‘勿念,勿忘也。’……孝经释文引 郑 注:‘无念,无忘也。’”
(2).佛教语。谓无妄念。 唐 白居易 《对小潭寄远上人》诗:“借问不流水,何如无念心。” 唐 白居易 《晚起》诗:“北闕停朝簿,西方入社名,惟吟一句偈,无念是无生。”
《國語辭典》:頓悟  拼音:dùn wù
佛教用語:(1)謂在一時間證得真理。《五燈會元。卷四。薦福弘辯禪師》:「如來出世為天人師,善知識隨根器而說法,為上根器者開最上乘頓悟至理。」(2)證悟一切現象都無真實的生滅變化。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南朝梁。劉孝標。注:「法師研十地,則知頓悟於七住。」
《漢語大詞典》:妙喜
佛教语。东方佛国名,佛名 阿閦 。《维摩诘经·阿閦佛国品》:“是时佛告 舍利弗 ,有国名 妙喜 ,佛号 无动 ,是 维摩詰 於彼国殁,而来生此。” 宋 苏轼 《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之八:“ 浄名 毗耶 中, 妙喜 恒 沙外。”
《漢語大詞典》:有性
(1).佛教语。有佛性。指有佛性的众生。与“无性”相对。《圆觉经》:“地狱天宫,皆为浄土;有性无性,齐成佛道。一切烦恼,毕竟解脱,法界海慧,照了诸相,犹如虚空。”
(2).指生物雌雄两性的特点。参见“ 有性生殖 ”、“ 有性杂交 ”。
《國語辭典》:六道  拼音:liù dào
佛教認為眾生由於過去世所作的業,造成每個生命不同的存在狀態。存在的狀態可分成六類,即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稱為「六道」,眾生未解脫前,始終在其中輾轉生死。《起世經》卷九:「一切眾生於人間生,悉皆成就無覺無觀,快樂證知身壞即生光音天處,一切六道皆悉斷絕,此即名為『世間轉盡』。」《西遊記》第八回:「悟時超十地三乘,凝滯了四生六道。」也稱為「六趣」。
《漢語大詞典》:风轮(風輪)
(1).寺观建筑上的一种装饰物,靠风力转动发声。 南朝 梁 刘孝绰 《酬陆长史倕》诗:“影塔图花树,经臺总香药。月殿曜朱旛,风轮和宝鐸。”
(2).指天体。 唐 方干 《除夜》诗:“玉漏斯须即达晨,四时吹转任风轮。” 宋 苏轼 《迁居临皋亭》诗:“我生天地间,一蚁寄大磨。区区欲右行,不救风轮左。” 王十朋 集注:“《晋·天文志》《周髀》家云:天旁转如推磨而左行,日月右行,随天左转,故日月实东行,而天牵之以西没。”
(3).佛教语。“四轮”(金轮、水轮、风轮、空轮)之一。参见“ 四轮 ”。
(4).古代夏天取凉用的机械装置。 宋 周密武林旧事·禁中纳凉:“又置茉莉、素馨、建兰、麝香藤、朱槿、玉桂、红蕉、闍婆、簷葡等南花数百盆於广庭,鼓以风轮,清芬满殿。” 清 曹庭栋 《老老恒言·杂器》:“暑天室有热气,非风不驱,办风轮如纺车式,高倍之,中有转轴,四面插木板扇五六片,令人举柄摇动,满室风生。”
(5).纸扎成的轮状玩具,风吹能转动。 鲁迅 《野草·风筝》:“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胡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
《漢語大詞典》:四轮(四輪)
(1).谓通达四方。战国策·赵策二:“ 赵 仅存者,然而四轮之国也。” 鲍彪 注:“轮犹通,言其民於适四方,无所不通。”轮,一本作“ 输 ”。
(2).佛教语。指风轮、水轮、金轮、空轮。 唐 张说 《唐陈州龙兴寺碑》:“观夫广大无相者,虚空也,四轮倚之而住。”
《國語辭典》:禪寂  拼音:chán jí
禪定和解脫。唐。李邕 鄭州大雲寺碑:「發趣如因,彌入禪寂。雖獨得斷相,而同人有為。」唐。盧綸 同暢當詠蒲團詩:「唯當學禪寂,終老與之俱。」
《漢語大詞典》:我相
佛教语。我、人等四相之一。指把轮回六道的自体当做真实存在的观点。佛教认为是烦恼之源。《金刚经·大乘正宗分》:“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宋 范成大 《藻侄比课五言诗因吟病中十二首示之》之六:“捫蝨天机动,驱蚊我相生。” 明 徐渭 《翠乡梦》第二出:“止因俺师弟 玉通 ,我相未除,慾根尚掛,致使那 柳宣教 用 红莲 掇赚。”《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五回:“《金刚经》云:‘无人相,无我相。’世间万事皆坏在有人相、我相。”
《國語辭典》:發心  拼音:fā xīn
立下心願。如:「遭受落榜的打擊後,他終於發心用功讀書。」也作「發願」。
《漢語大詞典》:元明
佛教语。谓众生固有的清净光明的本性。《楞严经》卷一:“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 廉兆纶 注:“元明二字连读,即下本明二字意。”《楞严经》卷六:“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 宋 苏辙 《次远韵齿痛》:“元明散诸根,外与六尘合。”
《國語辭典》:超升  拼音:chāo shēng
1.越等升級。《舊唐書。卷一三八。趙憬傳》:「課績高者,不次超升。」《文明小史》第二五回:「既做了奴才,那卻說不得幹些伺候主人家的勾當,永遠知識不得開,要想超升,從那裡超升得起?」
2.死者靈魂上升天界。
《漢語大詞典》:心月
佛教语。谓明净如月的心性。语本《菩提心论》:“照见本心,湛然清净,犹如满月,光遍虚空,无所分别。”五灯会元·青原信禅师法嗣·正法希明禅师:“心月孤圆,自生违背,何异家中捨父,衣内忘珠。” 宋 苏轼 《谢苏自之惠酒》诗:“我今不饮非不饮,心月皎皎长孤圆。”
《漢語大詞典》:保任
(1).保守;保持。《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昔陪臣 书 ,能输力於王室,王施惠焉。其子 黶 ,不能保任其父之劳。” 明 李贽 《复京中友朋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只此一字,便是 孔 门学派。能亲便是生机。些子意思,人人俱有,但知体取,就是保任之扩充之耳。”
(2).担保。周礼·秋官·大司寇“使州里任之,则宥而舍之” 唐 贾公彦 疏:“云使州里任之者,仍恐习前为非而不改,故使州长里宰保任乃舍之。” 宋 王安石 《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其次则恩泽子弟,庠序不教之以道艺,官司不考问其才能,父兄不保任其行义,而朝廷輒以官予之,而任之以事。”
(3).指担保者。《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三年》:“凡募弓箭手、 蕃 捉生、强人、山河户,不以等样,第募有保任年十七以上、弓射七斗、任负带者。”
(4).特指向朝廷推荐人才而负担保的责任。汉书·爰盎传“ 盎 兄 噲 任 盎 为郎中”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 盎 为兄所保任,故得为郎中也。”旧唐书·薛登传:“谨案 汉 法,所与之主,终身保任。 杨雄 之坐 田仪 ,责其昌荐; 成子 之居 魏 相,酬於得贤。”宋史·选举制六:“保任之制。銓注有格。概拘以法,法可以制平而不可以择才,故予夺升黜,品式具在,而又责官以保任之。”
(5).泛指保荐,推荐。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前几天有 麟 信来,要我介绍他于 公侠 ,我复绝他了,说我和 公侠 虽认识,但尚不到荐人程度……倘与以保任,僨事亦不可知耳。”
(6).佛教语。禅宗谓涵养真性而运用之。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禅宗》:“禅家这种态度的修养,是经过相当努力而有几个阶段的。粗浅些说,至少可分三层次第:最初要有迫切的寻求,其次凑泊悟解,发明心地,再次是‘保任’和‘行解相应’。”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禅宗》:“禅家从悟解把握到践行的本源以后,还须注意保任功夫。”
《漢語大詞典》:先业(先業)
(1).先人的事业。国语·晋语九:“及 景子 长於公宫,未及教训而嗣立矣,亦能纂修其身,以受先业。”南史·裴子野传:“ 子野 曾祖 松之 , 宋 元嘉 中受詔续修 何承天 宋史,未成而卒, 子野 常欲继成先业。” 清 陈梦雷 《解介士传》:“使 彭王 守先业勿替臣节,膏流天壤,当与借箸分肉之功争烈。”
(2).佛教语。宿业。百喻经·尝庵婆果喻:“目睹现世贵贱贫穷皆是先业所获果报,不知推先业以求因果。”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若引之先业,冀以后生,更为通耳。”
《漢語大詞典》:来报(來報)
佛教语。谓来世的果报。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唱导论:“徵昔因则如见往业,覈当果则已示来报。”
《國語辭典》:圓滿  拼音:yuán mǎn
完滿而無所欠缺。《宋史。卷四九○。外國傳六。天竺傳》:「伏願支那皇帝福慧圓滿,壽命延長。」《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八:「沒人指引回頭,忘卻本來面目,便要墮落輪迴道中,不知幾劫,才得重脩圓滿?」
《國語辭典》:隨喜  拼音:suí xǐ
1.因認同他人某種行為,而生起愉悅、讚許的心,佛教稱為「隨喜」。唐。般若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卷四○:「十方三世一切聲聞及辟支佛、有學、無學所有功德,我皆隨喜。」
2.參與布施、捐款。《水滸傳》第四五回:「弊寺新造水陸堂了,也要來請賢妹隨喜。」
3.遊玩、參觀寺院。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隨喜了上方佛殿,早來到下方僧院。」《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二:「七郎同老母進寺隨喜,從人撐起傘蓋跟後。」
4.隨意。《武王伐紂平話。卷上》:「大王前者行文字天下人進寶,近日進得何寶?將來與子童隨喜看之。」元。喬吉《金錢記》第三折:「先生既看周易,必然有甚心得去處。老夫隨喜觀看咱。」
《國語辭典》:聲明  拼音:shēng míng
1.公開解說以昭告大眾。如:「聲明作廢」。
2.佛教謂研究語言的學問。《悉曇字記》:「梵僧自云:『少字學於先師般若瞿沙,聲明文轍將盡微致。』」
《漢語大詞典》:正士
(1).正直之士。书·泰誓:“屏弃典刑,囚奴正士。”晏子春秋·问下十九:“正士处势临众不阿私,行于国足养而不忘故。”后汉书·王符传:“正士怀怨结而不见信,猾吏崇姦轨而不被坐。” 徐念慈 《余之小说观》:“其影响之及於同胞者……效用日大,斯不至为正士所鄙夷,大义所排斥矣。”
(2).佛教语。梵语“菩萨”的又一译名。谓求正道之大士。《无量寿经》卷上:“又 贤护 等十六正士: 善思议菩萨 、 信慧菩萨 …… 解脱菩萨 。”
《國語辭典》:塵累  拼音:chén lěi
世俗事務的牽累。《南史。卷七六。隱逸傳下。阮孝緒傳》:「願跡松子於瀛海,追許由於穹谷,庶保促生,以免塵累。」
《漢語大詞典》:法席
佛教语。讲解佛法的座席。亦泛指讲解佛法的场所。古尊宿语录·慈明禅师语录:“一夕诉曰:自至法席不蒙指示。” 宋 洪迈 《夷坚甲志·宗回长老》:“僧 宗回 者,累建法席。”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二:“ 木陈和尚 名 道忞 ,曾主 天童 法席,后封 宏觉国师 。” 吕澄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九讲:“﹝ 延寿 ﹞以后就去 明州 雪窦 开法,法席很盛。”
《國語辭典》:機緣  拼音:jī yuán
1.佛教用語。眾生信受佛法的時機和因緣。《景德傳燈錄。卷四。嵩嶽慧安禪師》:「讓機緣不逗,辭往曹谿。」
2.泛指機會和因緣。《三國演義》第二四回:「孤窮劉備,久欲投於門下,奈機緣未遇。」《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九:「看官,不必性急,凡事自有個機緣。」
《國語辭典》:法相  拼音:fǎ xiàng
1.宇宙間的一切現象。《大寶積經》卷二十三:「一切法相、法相之性,不可以性為觀察。」
2.僧道稱天尊的莊嚴寶相。唐。黃滔 丈六金身碑:「銅為內肌,金為外膚,取法西天,鑄成東越,巍巍落落,毫光法相。」
《國語辭典》:法相宗  拼音:fǎ xiàng zōng
中國佛教宗派之一。因其創始人玄奘常住慈恩寺,故也稱為「慈恩宗」。玄奘到印度留學,從戒賢大師學習瑜伽行派的典籍,回國後將之翻譯。由其弟子加以傳揚,而形成一宗派。其學說主要在闡明一切現象。因心識才存在;無心識則無現象之理。唐武宗滅法,因典籍慘遭焚毀從此一蹶不振。也稱為「唯識宗」。
《漢語大詞典》:四禅(四禪)
佛教语。即四禅定。 唐 王维 《游悟真寺》诗:“猛虎同三逕,愁猿学四禪。” 清 赵翼 《梁制观世音像歌》:“岂知净业空精专,避灾终未入四禪。”详“ 四禪定 ”。
分類:佛教语
《漢語大詞典》:四禅定(四禪定)
佛教语。色界初禅天至四禅天的四种禅定。人于欲界中修习禅定时,忽觉身心凝然,遍身毛孔,气息徐徐出入,入无积聚,出无分散,是为初禅天定;然此禅定中,尚有觉观之相,更摄心在定,觉观即灭,乃发静定之喜,是为二禅天定;然以喜心涌动,定力尚不坚固,因摄心谛观,喜心即谢,于是泯然入定,绵绵之乐,从内以发,此为三禅天定;然乐能扰心,犹未彻底清净,更加功不已,出入息断,绝诸妄想,正念坚固,此为四禅天定。参见“ 四禪天 ”。
《漢語大詞典》:诸缘(諸緣)
佛教语。指色香等百般世相。此种种世相,皆为我心识攀缘之所,故称诸缘。《楞严经》卷一:“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诸缘,缘所遗者。” 宋 苏轼 《和陶杂诗》之九:“思我无所思生,安能观诸缘。” 清 顾炎武 《应州》诗之一:“顿觉诸缘减,临风独洒然。”
《國語辭典》:六塵  拼音:liù chén
塵,接觸的對象。佛教將心和感官接觸的對象分成色、聲、香、味、觸、法(指心所對的境)六塵。若任由眼、耳、鼻、舌、身、意追逐六塵,心就會充滿著煩惱。南朝梁。武帝〈十喻〉詩五首之一:「楎睢變三有,恍惚隨六塵。」也稱為「六處」。
《漢語大詞典》:群品
1.万事万物。 唐 孔颖达 《〈周易正义〉序》:“圣人有以仰观俯察,象天地而育羣品。” 唐 李商隐 《井泥四十韵》:“茫茫此羣品,不定轮与蹄。”
2.佛教语。谓众生。 唐 司空图 《为东都僧化刻律疏》:“虽设喻於三乘,同归觉路;盖防微於羣品,共享成规。”
《國語辭典》:無盡藏  拼音:wú jìn zàng
1.無窮無盡的寶藏。宋。蘇軾 赤壁賦:「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
2.中國佛教三階教派的經濟慈善機構。三階教此機構將信徒所供養的財物儲存,供天下寺院整修費用之補助,救濟貧苦的人,以及女性信徒禮懺之需;另外還提供借貸。《太平廣記》卷四九三:「武德中,有沙門信義習禪,以三階為業,于化度寺置無盡藏。」
《漢語大詞典》:德水
(1). 黄河 的别名。史记·秦始皇本纪:“ 始皇 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 周 得火德, 秦 代 周 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更名 河 曰 德水 ,以为水德之始。”史记·封禅书:“ 秦始皇 既并天下而帝,或曰:‘……昔 秦文公 出猎,获黑龙,此其水德之瑞。’於是 秦 更名 河 曰 德水 。” 南朝 陈 徐陵 《孝义寺碑》:“昔 岱山 徙号, 重华 著其受终; 德水 移名, 秦 人表其嘉运。”《乐府诗集·鼓吹曲辞五·贺圣欢》:“四海皇风被,千年 德水 清。”
(2).佛教语。谓功德水。 南朝 梁简文帝 《奉阿育王寺钱启》:“难遇者乃 如来 真形舍利,照景蜜瓶,浮光德水。”参见“ 八功德水 ”。
《國語辭典》:八功德水  拼音:bā gōng dé shuǐ
1.西方極樂世界的八功德池及須彌山、七金山的內海,皆盈滿八功德水。八功德謂一甘、二冷、三軟、四輕、五清淨、六不臭、七飲時不損喉、八飲後不傷腸。《俱舍論》卷一一:「妙高為初,輪圍最後,中間八海。前七名內七,中皆具八功德水。」
2.河川名:(1)在雲南省賓川縣雞足山巔。(2)在南京鍾山。
《國語辭典》:轉語  拼音:zhuǎn yǔ
1.改變原來語句之意,而另作一語。
2.禪師啟悟弟子時所提的問題,有時問題是由弟子提出反問禪師。《佛果圜悟禪師碧巖錄》卷一○:「請禪客各下一轉語。」《清平山堂話本。花燈轎蓮女成佛記》:「堂頭大和尚,我有一轉語,敢問和尚則個。」也稱為「轉話」。
3.訓詁學上指因時地不同或其他原因而導致語音發生變化的詞語。
4.書名。清戴震撰,二十章。內容為探尋漢語語源之作。書已失傳,《戴東原集》中收有〈轉語二十章序〉。
《國語辭典》:玄談  拼音:xuán tán
1.魏晉時代知識分子的哲學談論,以老莊思想為談論內容,不涉及現實事務。後亦指不切實際的言論。如:「他的玄談高論,常令人聽得一頭霧水。」也稱為「清談」。
2.中國古代佛教大師講解經論時,先於文前分判一經的深義,稱為「玄談」。如華嚴玄談。也稱為「玄義」。
《國語辭典》:無著  拼音:wú zhuó
1.沒有著落。如:「事情無著」。唐。韋莊〈出關〉詩:「危時祇合身無著,白日那堪事有涯。」
2.人名。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創立者之一。生於印度三、四世紀間(西元2903~360?)。曾在那爛陀寺住過十二年,後卒於王舍城。無著綜合印度三世紀前的大乘教法,成立唯識無境的理論及菩薩道的修行方法。其教法深刻的影響印度、中國、西藏的佛教思想和修行。
3.對世間的苦樂和不苦不樂的經驗都沒有貪戀。《六祖大師法寶壇經》:「悟此法者即是無念、無憶、無著、不起誑妄。」
4.佛教四果之一。指證悟無我,不再隨入生死輪迴的聖者境界。《出三藏記集》卷一:「舊經無著果,新經阿羅漢。」
《漢語大詞典》:无漏(無漏)
(1).不泄露。艺文类聚卷五五引 南朝 梁 王僧孺 《〈詹事徐府君集〉序》:“温树靡答,露事不詶;省中之言无漏,席下之跡不疑。”
(2).没有漏洞。 唐 白行简 《滤水罗赋》:“环之劲铁,取其坚而不朽;羃以轻纱,取其疏而无漏。”
(3).佛教语。谓涅槃、菩提和断绝一切烦恼根源之法。与“有漏”相对。 南朝 宋 谢灵运 《答王卫军问》:“药验者疾易痊,理妙者吝可洗。洗吝岂復循环,疾痊安能起灭?则事不侔,居然已辨,但无漏之功,故资世俗之善,善心虽在五品之数,能出三界之外矣。”百喻经·宝箧镜喻:“禪定道品,无漏诸善,三乘道果,一切都失。” 唐 王维 《能禅师碑》:“得无漏不尽漏,度有为非无为者,其惟我 曹溪禪师 乎!” 赵殿成 笺注:“释氏谓道心如完器,妙理犹浄水,一切烦恼,破坏道心,迷失妙理,犹如破器,不能停浄水,讥其过失,名之曰漏。即欲漏、有漏、无明漏也。四果永尽,名曰无漏。”
《漢語大詞典》:正性
(1).自然的禀性;纯正的禀性。汉书·律历志上:“所以作乐者,谐八音,荡(涤)人之邪意,全其正性,移风易俗。” 三国 魏 孟康 《荐崔林》:“﹝ 崔林 ﹞禀自然之正性,体高雅之弘量。” 宋 范仲淹 《省试自诚而明谓之性赋》:“存乎诚,而正性既立。”
(2).佛教语。离断烦恼谓正性。 元 萨都剌 《灯草》诗:“慧灯莫与羣迷染,正性何愁慾境遮。”
《漢語大詞典》:自在身
佛教语。谓心离烦恼、舒适自在的身躯。 唐 白居易 《池上闲吟》之一:“高卧閒行自在身,池边六见柳条新。”景德传灯录·龙树尊者:“尊者復於坐上现自在身,如满月轮。”
《漢語大詞典》:幻身
佛教语。肉身;形骸。谓身躯由地、水、火、风假合而成,无实如幻,故曰幻身。《圆觉经》卷上:“彼之众生,幻身灭故,幻心亦灭。” 唐 清江 《早春寄崔少府》诗:“宇宙成遗物,光阴促幻身。” 元 谷子敬 《城南柳》第四折:“恰纔杀了的是他的幻身。他是 瑶池 仙种,已入长生不老之乡。”
《漢語大詞典》:示现(示現)
(1).佛教语。谓佛菩萨应机缘而现种种化身,如 观音 之三十三身。《华严经·十地品》:“﹝世尊﹞勤行不息,善能示现种种神通。” 唐 刘禹锡 《牛头山第一祖融大师新塔记》:“以神功示现,故皓雪莲生。” 宋 李纲 《书僧伽事》:“世传 僧伽 为 观音大士 化身,其神变示现之跡,载於传説,著於耳目,不可胜纪。” 宋 范成大 吴船录卷上:“惟 大峨 一山,其高摩霄,为佛书所记 普贤大士 示现之所。”
(2).引申谓神灵的显现。 清 蒋士铨 《桂林霜·闺诚》:“媳妇想起来,前年家祭之日,烛彩香烟结成奇字莫非是 赵太夫人 示现么?”
《漢語大詞典》:妙相
(1).佛教语。庄严的相貌。 南朝 梁简文帝 《大爱敬寺刹下铭》:“儼如常住,妙相长存。” 清 吴伟业 《寿继起和尚》诗:“不羡紫衣夸妙相,惟凭白足徧四方。”
(2).美丽的景象。 元 耶律楚材 《和抟霄韵代水陆疏文》之四:“山色水光呈妙相,鸟啼猿啸露圆音。”
《漢語大詞典》:得度
(1).合乎法度。战国策·魏策二:“臣闻之,王者得度,而霸者知计。今王所以告臣者,疏於度而远於计。”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君子动作有应,从容得度。”
(2).佛教语。谓得以渡过生死之海而进入涅槃境界。《无量寿经》卷下:“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
(3).指得到引度,披剃出家。 唐 刘长卿 《送方外上人之常州依萧使君》诗:“宰臣思得度,鸥鸟恋为羣。” 唐 刘禹锡 《唐故衡岳律大师湘潭唐兴寺俨公碑》:“自是登坛莅事三十有八载,由我得度者万有餘人。”
(4).道教语。谓得道、成仙。太平经卷四十:“高才有天命者得度,其次或得寿。”
《國語辭典》:正見  拼音:zhèng jiàn
佛教用語。八正道的第一支。具有正確的主張──四聖諦的見解。《雜阿含經》卷二八:「正見者能起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國語辭典》:泥人  拼音:ní rén
用泥土塑成的人偶。《西遊記》第三九回:「那一指,就使個定身法,眾官俱莫能行動。真個是校尉階前如木偶,將軍殿上似泥人。」也稱為「泥孩兒」、「泥娃娃」。
《國語辭典》:圓融  拼音:yuán róng
佛教用語。指沒有矛盾、障礙的境界。《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四:「又如來說地、水、火、風,本性圓融,周遍法界,湛然常住。」
《漢語大詞典》:得脱
(1).谓得以脱身。宋书·谢晦传:“ 晦 虑不得去,甚忧惶,及发 新亭 ,顾望 石头城 ,喜曰:‘今得脱矣!’”
(2).佛教语。谓得以脱去生死之苦。《未曾有因缘经》卷下:“偿因缘毕,自当得脱。”正法念处经·地狱品十:“若恶业尽,无气烂坏於彼地狱,尔乃得脱。”
《國語辭典》:塵塵  拼音:chén chén
1.世世。唐。常達〈山居八詠〉詩之五:「真性寂無機,塵塵佛祖師。」宋。蘇軾遷居〉詩:「念念自成劫,塵塵各有際。」
2.和順的樣子。《逸周書。卷九。太子晉解》:「馬亦不剛,轡亦不柔,志氣塵塵,取予不疑。」
《漢語大詞典》:空华(空華)
亦作“ 空花 ”。
(1).佛教语。隐现于病眼者视觉中的繁花状虚影。比喻纷繁的妄想和假相。《楞严经》卷四:“亦如翳人,见空中华;翳病若除,华於空灭。忽有愚人,於彼空华所灭空地,待华更生;汝观是人,为愚为慧?” 南朝 梁 萧统 《讲解将毕赋》:“意树发空花,心莲吐轻馥。” 宋 司马光 《游三门开化寺》诗:“狂象调难伏,空华灭復生。”《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话説人生荣华富贵,眼前的多是空花,不可认为实相。” 梁启超 《开明专制论》:“呜呼,我青年之眩於空华,困於噩梦者,其醒耶未耶?”
(2).指雪花。 宋 洪朋 《喜雪》诗:“漫天乾雨纷纷闇,到地空花片片明。”
《漢語大詞典》:四圣(四聖)
(1).四位圣明的统治者。指 颛顼 、 帝喾 、 帝尧 、 帝舜 。史记·太史公自序:“维昔 黄帝 ,法天则地,四圣遵序,各成法度。” 裴駰 集解引 徐广 曰:“ 顓頊 、 帝嚳 、 尧 、 舜 。”
(2).四位圣明的统治者。指 尧 、 舜 、 禹 、 汤 。 汉 焦赣 《易林·复之大过》:“ 尧 、 舜 、 禹 、 汤 ,四圣敦仁,允施德音,民安无穷,旅人相望,未同朝乡。”
(3).四位圣明的统治者。指 伏羲 、 轩辕 ( 黄帝 )、 高辛 ( 帝喾 )、 禹 。云笈七籤卷三:“ 伏羲 受图, 轩辕 受符, 高辛 受天经, 夏禹 受《洛书》,四圣禀其神灵,五老现於河渚,故三坟五典,常道之教也。”
(4).四位圣明的统治者。指 周公 、 太公 、 召公 、 史佚 。《大戴礼记·保傅》载, 成王 中立而听朝, 周公 常立于前, 太公 常立于左, 召公 常立于右, 史佚 常立于后。“四圣维之,是以虑无失计,而举无过事。”
(5).四位圣明的统治者。指 唐 代 肃宗 、 代宗 、 德宗 、 顺宗 。 唐 韩愈 《平淮西碑》:“ 唐 承天命,遂臣万邦。孰居近土,袭盗以狂。往在 玄宗 ,崇极而圮。 河 北悍骄, 河 南附起,四圣不宥,屡兴师征,有不能尅,益戍以兵。”
(6).医家称 黄帝 、 岐伯 、 秦越人 ( 扁鹊 )、 张机 为“四圣”。 清 黄元御 著医书有四圣心源《四圣悬枢》等,见清史稿·艺文志三
(7).佛教语。十界中,声闻、缘觉、菩萨、佛四界称“四圣”。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称“六凡”。
(8).佛教语。禅林称 阿弥陀佛 、 观世音菩萨 、 大势至菩萨 、 大海众菩萨 为“四圣”。
《漢語大詞典》:故二
佛教语。谓僧人出家前的旧妻。四分律卷一:“汝今云何於此清浄法中,与故二共行不浄行耶?”参阅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十四。
《國語辭典》:善根  拼音:shàn gēn
佛教用語。指沒有貪欲、瞋恨、愚痴的心。《維摩詰所說經。卷下》:「以諸善根,濟無德者。」
《國語辭典》:遍行  拼音:biàn xíng
到處發布、通行。《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上》:「宣赦已畢,遍行天下。」《三國演義》第四回:「卓遂令遍行文書,畫影圖形,捉拿曹操。」
《漢語大詞典》:持钵(持鉢)
(1).佛教语。托钵。 南朝 梁 沈约 《述僧设会论》:“至时持鉢往福众生。” 唐 吴融 《金陵遇悟空上人》诗:“东阁无人事渺茫,老僧持鉢过 丹阳 。”
(2).引申为行脚。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七·三僧:“愿得一茅菴,足供大士像,旁可坐卧诵经,足跡不出门,而免持鉢之苦。”
《國語辭典》:金口  拼音:jīn kǒu
1.不妄言。比喻言語的重要。《通俗編。言笑》:「啟金口,……家語,周朝有金人,三緘其口,故後人以不妄言者為金口也。」
2.對他人言語的敬稱。南朝梁。蕭統七契〉:「必枉話言,敬聆金口。」
3.天子所說的話。明。高明《琵琶記》第一二齣:「玉音主盟,金口說合。」
4.佛教指如來佛的口。以佛陀身形金黃色,故稱其口為「金口」。唐。孟浩然 與張折衝遊耆闇寺詩:「貝葉傳金口,山樓作賦開。」
《漢語大詞典》:相入
(1).互相为用;彼此投合。国语·周语下:“且夫备有未至而设之,有至而后救之,是不相入也。” 韦昭 注:“不相入,不相为用也。” 宋 苏轼 《蒜山松林中可卜居作此诗与金山元长老》:“莫年欲学 柳下惠 ,嗜好酸咸不相入。”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佔毕四:“ 骆 ( 骆宾王 )答 裴 ( 裴炎 )书云:‘义士期於壮夫,忠臣出於孝子;既不能推心奉母,亦焉能死节事人。’ 骆 之器识如此,而 裴 以为浮躁浅露,彼方陈力牝朝,詎相入哉?”
(2).佛教语。犹包含。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宗派的兴起及其发展》:“ 法藏 用这种繁琐的分析,说明缘起法之间有同体,有异体,在异体上又有相即(同一)和相入(包含)等关系。”
《國語辭典》:三觀  拼音:sān guān
中國佛教天台宗對空、假、中三種禪觀的合稱。當修行者一再思惟、觀察一切現象都是由心虛構的,進而便處在很專注的狀況,在此之時,不見佛果可求,也不見眾生可度,是為空觀。在空觀的基礎上觀察一切現象,也能見、聞、覺知、能作種種分別,但在經驗上則如幻、如化,這是假觀,將空觀和假觀對立經驗統一是中觀。隋。智顗〈觀心論〉:「非蹤非疏非五分,三諦三觀在其中。」
《漢語大詞典》:胜因(勝因)
佛教语。善因。 隋 智顗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序》:“止是禪定之胜因,观是智慧之由藉。” 唐 岑参 《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诗:“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诵佛经论:“佛於鬼神为近,端诚诵经者,自当留胜因矣。”
分類:佛教语
《國語辭典》:開堂  拼音:kāi táng
1.祕密社團或黑社會結黨立派、成立組織,稱為「開堂」。也稱為「開山」。
2.流氓、乞丐等故意將自己弄傷,以達到某些目的的方法。
《漢語大詞典》:诸相(諸相)
佛教语。指一切事物外现的形态。维摩诘所说经·弟子品:“法常寂然,灭诸相故。” 唐 李邕 《五台山清凉寺碑》:“示立诸相而无所立,广度羣生而无所度。” 唐 高适 《同诸公登慈恩寺浮图》诗:“香界泯羣有,浮图岂诸相。”
《漢語大詞典》:离苦(離苦)
佛教语。脱离苦难。 南朝 宋 何承天 《答宗居士书》:“泥洹以离苦为乐,法身以接苦为身,所以使餐仰之徒,不能自絶耳。”
《漢語大詞典》:禅门(禪門)
(1).佛教语。谓禅定之法门,为心定于一、屏除妄念之法。又指 达摩 所传禅法言,即谓禅宗法门。 唐 玄觉 《永嘉证道歌》:“是以禪门了却心,顿入无生知见力。”此“禅门”即禅宗之法门。
(2).犹佛门。指佛教。 唐 唐彦谦 《寄蒋二十四》诗:“禪门澹泊无心地,世事生疏欲面墙。” 清 钮琇 觚賸续编·月涵:“所至之地,緇素宗仰,於是海内无不推 月涵 为禪门尊宿矣。” 严复 《和荆公》:“禪门讲座下,所得尽平平。”
(3).佛教语。即丛林。僧侣群聚的寺院。释氏要览·躁静:“禪门,别号丛林。” 唐 孙逖 《奉和崔司马游云门寺》:“繫马清溪树,禪门春气浓。”参见“ 丛林 ”。
《高级汉语词典》:丛林
丛生的林木
分類:丛林
《國語辭典》:叢林  拼音:cóng lín
1.叢密的樹林。如:「越戰期間,越共善用叢林戰術,使得美軍傷亡慘重。」
2.佛教用語:(1)比喻生死輪迴。《長阿含經》卷五:「何等生二足尊,何等出叢林苦。」(2)寺院道場。《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三:「又陞了一個數丈的高坡,坡側隱隱見有個叢林。」
《漢語大詞典》:真我
佛教语。涅槃四德之一。亦称“ 大我 ”,与“妄我”相对,谓出离生死烦恼的自在之我。《俱舍论·破执我品》:“故佛説正法,如牝虎衔子,执真我为有,则为见牙伤,拨俗我为无,便坏善业子。” 唐 皎然 《禅思》诗:“真我性无主,谁为尘识昏。”
《漢語大詞典》:我人
佛教语。我相与人相。与众生相、寿者相,合称我人四相。《圆觉经》:“一切众生,从无始来,妄想执有我人众生及与寿命,认四颠倒,为实我体。” 唐 王维 《与胡居士皆病寄此诗兼示学人》:“一兴微尘念,横有朝露身,如是覩荫界,何方置我人。” 唐 白居易 《唐东都奉国寺禅德大师照公塔铭》:“由是裂疑网,拔惑箭,渐离我人相者,日日有焉。”
《漢語大詞典》:五门(五門)
(1).古代宫廷设有五门,自外而内为皋门、库门、雉门、应门、路门。周礼·天官·阍人“閽人掌守王宫之中门之禁” 汉 郑玄 注:“ 郑司农 云‘王有五门,外曰皋门,二曰雉门,三曰库门,四曰应门,五曰路门。路门一曰毕门。’ 玄 谓雉门,三门也。” 孙诒让 正义:“玉海·宫室《三礼义宗》云:‘天子宫门有五,法五行,曰皋门、曰库门、曰雉门、曰应门、曰路门。’按, 崔 以五门雉门在库门内,则依 后郑 説。” 崔 ,《三礼义宗》著者 崔灵恩 。
(2).泛指宫城之门。 唐 白居易 《胶漆契》诗:“正逢下朝归,轩骑五门西。”
(3).借指京城。 唐 李商隐 《细雨》诗:“故园烟草色,仍近五门青。”
(4).佛教语。坐禅所用的五大“对治法门”,《五门禅精要用法》:“坐禪之要法有五门。一者安般,二不浄,三慈心,四观缘,五念佛。”
《漢語大詞典》:应化(應化)
(1).顺应变化。 马王堆 汉 墓帛书《经法·道法》:“应化之道,平衡而止。轻重不称,是胃(谓)失道。”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应化则变,感气而成。” 晋 陆机 《辨亡论上》:“歷命应化而微,王师躡运而发。”
(2).佛教语。谓佛、菩萨随宜化身,教化众生。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婆罗痆斯国:“ 天帝释 欲验修菩萨行者,降灵应化为一老父。” 许地山 《命命鸟》:“壁上挂的都是 释迦 应化的事迹……一进门就知那是佛教底经堂。”
《國語辭典》:第一義  拼音:dì yī yì
1.最初、最重要的事理。
2.佛教上指深奧而無出其右的妙理。為聖者所覺悟的真實。參見「二諦」條。《中論》卷四:「若不依俗諦,不得第一義;不得第一義,則不得涅槃。」
《國語辭典》:法會  拼音:fǎ huì
1.說法或舉行供佛、供僧及布施等佛教活動的集會。《五燈會元。卷二。鳥窠道林禪師》:「及南歸孤山永福寺,有辟支佛塔,時道俗共為法會,師振錫而入。」
2.道教指修建齋醮道場。
《國語辭典》:示疾  拼音:shì jí
佛教稱佛、菩薩、高僧等修行者生病,旨在故意顯現,以教化眾生。唐。劉軻〈大唐三藏大遍覺法師墖銘〉:「自示疾至於昇神,奇應不可殫紀。」
《國語辭典》:有漏  拼音:yǒu lòu
佛教用語。指三界眾生的煩惱。《分別功德論》卷二:「以無漏法斷諸有漏。」
《國語辭典》:愚痴  拼音:yú chī
愚笨痴蠢。如:「他看似愚痴,其實才智過人。」
《國語辭典》:座主  拼音:zuò zhǔ
科舉時代,中試者稱主考官為「座主」。《舊唐書。卷一四九。令狐峘傳》:「衢州刺史田敦,峘知舉時進士門生也。初峘當貢部,放牓日貶逐,與敦不相面。敦聞峘來,喜曰:『始見座主。』」《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六:「慌忙梳洗上轎,見座主,會同年去了。」也稱為「座師」。
《國語辭典》:色身  拼音:sè shēn
佛教用語。指肉體。《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二:「一迷為心,決定惑為色身之內,不知色身外泊山河虛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二刻拍案驚奇》卷三六:「小僧出家人,只這個色身尚非我有,何況外物乎!」
《國語辭典》:心鏡  拼音:xīn jìng
如明鏡般清淨光明,可以攬照萬象的心。《晉書。卷七五。王湛等傳。史臣曰》:「國寶檢行無聞,坐升彼相,混暗識於心鏡,開險路於情田。」
《漢語大詞典》:三箧(三篋)
(1).犹三箱。汉书·张安世传:“世书三篋,詔问莫能知,惟 安世 识之。” 宋 黄庭坚 《叔父给事挽词》之七:“三篋飞书公对狱, 元丰 天子照奸回。” 清 梁章钜 归田琐记·张孟词贡士:“ 朱文正 师得 孟词 死耗,寄家人书并诗云:‘……五车便炙輠,三篋富遗籯。’”
(2).佛教语。指声闻藏、缘觉藏和菩萨藏。 唐太宗 《圣教序》:“一乘五律之道,驰骤於心田;八藏三篋之文,波涛於口海。”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七:“三篋……谓声闻、缘觉、菩萨为三也。”
《漢語大詞典》:山王
(1). 晋 山涛 和 王戎 的并称。 南朝 宋 颜延之 作《五君咏》,述竹林七贤,以 山涛 、 王戎 显贵而不予列入。见《宋书·颜延之传》。 唐 李德裕 《仆射相公偶话旧唱和诗凄然怀旧辄献此诗》:“ 延年 如有作,应不用 山 王 。” 宋 梅尧臣 《依韵四和正仲》:“ 嵇 阮 当时无俗虑, 山 王 虽贵亦能陪。” 元 熊与和 《木平饲龙亭次韵方巨山》:“由来清调须吾辈,幸不 山 王 愧五君。”
(2).旧指瑶族头领。 元 无名氏 《招捕总录》:“ 延祐 三年三月, 德庆路 猺 蛮叛,既而令山主 五世禄 、山王 李伯达 招降 圆麻山 猺 人 盘郎梗 、 盘古缀 、 王穷肠 等出官。”
(3).指老虎。《小五义》第六一回:“ 卢珍 説:‘急速找树,不然山王一到,就没处躲避了。’……正説话间,就见那只猛兽走动,蹿山跳涧,直奔前来了。”
(4).指山神。五灯会元·临济宗·护圣居静禅师:“颯颯清风来入室,山王土地暗中忙。” 明 屠隆 《綵毫记·汾阳报恩》:“[外扮山神上]……土地何在?[末扮土地上]禀上山王,有何分付?”
(5).佛教语。最高的山。佛说无量寿经卷五:“智慧如大海,三昧如山王。” 唐 李华 《东都圣禅寺无畏三藏碑》:“灌顶在昔,声闻现今,山王高妙,海月圆深。”
《國語辭典》:假名  拼音:jiǎ míng
1.假借名義。《後漢書。卷二一。邳彤傳》:「又卜者王郎,假名因埶,驅集烏合之眾,遂震燕、趙之地。」
2.虛名。如:「人生在世不過數十寒暑,何必為空泛的假名而汲汲鑽營?」
3.化名。如:「他為了逃避警方的追緝,於是使用假名以掩人耳目。」
4.日文字母,多借用漢字的偏旁。楷書稱為「片假名」,草書稱為「平假名」。
5.佛教用語。佛教認為世間的一切,都由語言概念成立,沒有真實的體性。唐。獨孤及〈佛頂尊勝陀羅尼幢贊。序〉:「道無形相,心離文字,非言無以導引,故諸法生於假名,非智無以調伏。」
《漢語大詞典》:无遮(無遮)
(1).没有掩盖,裸露。 唐 吕岩 《浪淘沙》词:“我有屋三椽,住在灵源,无遮四壁任萧然。”
(2).佛教语。谓包容广大,没有遮隔。《楞严经》卷一:“如来开阐无遮,度诸疑谤。”
(3).指无遮大会。 唐 黄滔 《丈六金身碑》:“其明年正月十有八日乙未,设二十万人斋,号无遮以落之。” 清 赵翼 《灵谷寺》诗:“七日无遮筵,薰天众香郁。”参见“ 无遮大会 ”。
《國語辭典》:無遮大會  拼音:wú zhē dà huì
佛教公開的法會,不論賢聖道俗貴賤上下,一律皆可參預,平等行財、法二施,印度國俗常舉行之,中國六朝時,亦多仿行。《梁書。卷三。武帝本紀下》:「輿駕幸同泰寺,設四部無遮大會。」元。張國賓《合汗衫》第三折:「今有陳相公做這無遮大會,一應人等,都要捨貧散齋,小僧已都準備下了。」
《漢語大詞典》:正行
(1).正直的行为。晏子春秋·问下二一:“苟持民矣,安有遗道?苟遗民矣,安有正行?”《淮南子·缪称训》:“身有丑梦,不胜正行;国有妖祥,不胜善政。” 宋 曾巩 《库部员外郎知临江军范君墓志铭》:“四方之往来者,或出语訕君,君不为之动也,其正行直道如此。”
(2).谓依轨道顺行。汉书·天文志:“夫历者,正行也。古人有言曰:天下太平,五星循度,亡有逆行。”
(3).端正其行为。尚书大传卷一下:“无过者,得復其圭以归其国。其餘有过者,留其圭;能正行者,復还其圭。” 汉 刘向 说苑·立节:“吾闻古之士,怒则思理,危不忘义,必将正行以求之耳。” 三国 魏 钟会 《母夫人张氏传》:“夫人少丧父母,充成矦家,修身正行,非礼不动,为上下所称述。”
(4).佛教语。谓清净之正道。对邪行、杂行而言。百喻经·乘船失釪喻:“亦如外道,不修正行。”
《漢語大詞典》:五时(五時)
(1).谓春、夏、季夏、秋、冬五个时令。泛指一年四季。吕氏春秋·任地:“五时见生而树生,见死而穫死。” 高诱 注:“五时,五行生杀之时也。” 陈奇猷 校释:“五时者,春、夏、秋、冬、季夏也。本书《十二纪》,春属木,夏属火,秋属金,冬属水,而於《季夏》之末别出中央土一节,是以木、火、金、水、土五行配属春、夏、秋、冬四季,即所谓五时也。”隋书·王劭传:“伏愿远遵先圣,於五时取五木以变火,用功甚少,救益方大。”
(2).佛教语。天台宗谓佛陀从成道至涅槃所说之法,可以分为五个时期,即华严时、鹿苑时、方等时、般若时和法华涅槃时。 南朝 梁 刘孝标 《〈昭明太子集〉序》:“五时密教,月犹镜象;一乘妙旨,观若掌珠。” 清 龚自珍 《总正历代所译一切经》:“ 释迦 既没, 阿难 结集 释迦 一代五时之教。”
《漢語大詞典》:天界
(1).犹天际。 晋 陶潜 《己酉岁九月九日》诗:“清气澄餘滓,杳然天界高。” 南朝 齐 张融 《海赋》:“淹汉星墟,渗河天界。”
(2).佛教语。十界之一。包括六欲天、四禅天和四空天。 南朝 梁 刘潜 《平等寺刹下铭序》:“天界饰其四园,龙宫陈其七寳。”
(3).犹上界。《水浒传》第七一回:“三则上荐 晁天王 早生天界,世世生生再得相见。” 鲁迅 《书信集·致增田涉》:“九宫也是天界宫殿名,据云其中有九个小宫殿。” 郭沫若 《王昭君》第一幕:“怕她要离去这个尘寰,飞回天界去了呢!”
《漢語大詞典》:迷方
(1).迷失方向。 南朝 宋 鲍照 《拟古》诗之一:“南国有儒生,迷方独沦误。” 黄节 补注:“ 胡枕泉 曰:‘方,犹道也。’……此言迷道独沉沦谬误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哀吊:“虽有通才,迷方告控。” 周振甫 注:“ 唐 写本‘告’作‘失’。迷失方向,失去控制。” 唐 韩愈 《秋怀诗》之六:“丧怀若迷方,浮念剧含梗。”旧五代史·世袭传二·钱元瓘:“白昼如雾, 吴 师迷方,遂败之。”
(2).佛教语。指令人迷惑的境界;迷津。 唐 李白 《秋日登扬州西灵塔》诗:“玉毫如可见,于此照迷方。” 唐 皎然 《晚春寻桃源观》诗:“全觉此身离俗境,玄机亦可照迷方。” 明 梅鼎祚 《玉合记·缘合》:“小妮唤名 慧月 ,生来有些劣撇,替人指点迷方,自己积成寃孽。”
《漢語大詞典》:无了(無了)
佛教语。佛家谓心无万物,无心可了,故曰“无了”。五灯会元·沩山祐禅师法嗣·仰山慧寂禅师:“ 刘侍御 问:‘了心之旨,可得闻乎?’师曰:‘若要了心,无心可了;无了之心,是名真了。’”
《國語辭典》:心花  拼音:xīn huā
形容心情像舒展開放的花一樣愉快喜悅。《儒林外史》第一五回:「那害病的父親,睡在床上,沒東西喫,果然聽見你念文章的聲氣,他心花開了,分明難過也好過,分明那裡疼也不疼了。」《紅樓夢》第六十四回:「賈璉聽到這裡,心花都開了,那裡還有什麼話說,只是一味呆笑而已。」
《國語辭典》:障礙  拼音:zhàng ài
1.阻礙。唐。白居易春日題乾元寺上方最高峰亭〉詩:「但覺虛空無障礙,不知高下幾由旬。」
2.阻礙通行的東西。如:「排除路中的障礙。」
《漢語大詞典》:传香(傳香)
(1).佛教语。传戒。 南朝 梁 庾肩吾 《和太子重云殿受戒》诗:“传香引上德,列伎进名臣。” 唐 马戴 《送宗密上人》诗:“一自传香后,名山愿卜邻。”
(2).佛教语。行香。谓行法事时持香绕行道场。 唐 广宣 《禁中法会应制》诗:“侍读霑恩早,传香驻日迟。”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始二:“贤愚经云:‘为蛇施金设斋,令人行香僧手中。’普达王经云:‘佛昔为大姓家子,为父供养三宝,父命子传香。’此云‘行香僧手中’与‘传香’,今世国忌日尚行此意。”
《漢語大詞典》:悟入
(1).佛教语。谓觉知并证入实相之理。语本《法华经·方便品》:“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於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於世。” 唐 宗密 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下之一:“就人有教授方便之顿渐,根性悟入之顿渐。” 元 德异 《〈坛经〉序》:“有 可大师 者,首於言下悟入,未上三拜得髓。”
(2).泛指领会。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一:“舟中读 张载人 儒门事亲一书,觉耳目一新,颇有悟入处。”
《國語辭典》:客塵  拼音:kè chén
在旅途中沾染上的塵土。比喻在外奔波的辛勞。宋。范成大 題如夢堂壁詩:「片雲不載歸夢,兩鬢全供客塵。」
《國語辭典》:白業  拼音:bái yè
佛教徒稱善行。相對於惡行的黑業而言。《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卷八:「大王當知:白業白報,黑業黑報。」
《漢語大詞典》:无染(無染)
佛教语。谓性本洁净,无沾污垢。 晋 道安 《道行般若波罗蜜经序》:“从始发意,逮一切智曲成决,著八地无染,谓之智也。” 唐 刘禹锡 《送慧则法师上都因呈广宣上人》诗引:“以为尽妙理者莫如法门,变凡夫者莫如佛土,悟无染者莫如散花。” 唐 张祜 《题赠志凝上人》诗:“悟色身无染,观空事不生。”
《漢語大詞典》:龙天(龍天)
佛教语。即天龙八部。皆为护法神。翻译名义集·八部:“一天,二龙,三夜叉……八摩睺罗伽。” 宋 朱熹 《次昭远致政丈得雨韵》:“诚通幽隐知无閒,喜动龙天信有因。” 明 邵璨 《香囊记·祈祷》:“叩首祷龙天,保禳特赐週全。”参见“ 天龙八部 ”。
《國語辭典》:天龍八部  拼音:tiān lóng bā bù
佛教用語。天、龍、夜叉、阿修羅、迦樓羅、乾闥婆、緊那羅、摩睺羅迦八類佛教的護法神。《佛名經》卷二九:「一切聖賢、天龍八部、法界眾生。」也稱為「八部眾」。
《國語辭典》:性相  拼音:xìng xiàng
佛教用語。指諸法的本質與現象、特徵。《文選。王巾。頭陀寺碑文》:「名言不得其性相,隨迎不見其終始。」
《國語辭典》:二乘  拼音:èr shèng
佛教用語:(1)大乘和小乘的合稱。佛教宗派中主張自利和眾生空的是聲聞乘,又稱為「小乘」,因為能載度的眾生較少。發願為利益一切眾生而修行佛道和主張眾生空和法空的是佛乘,又稱為「大乘」,因為能載度利益的眾生較多。《大智度論》卷四:「欲辯二乘義故,佛乘及聲聞乘,聲聞乘陜小,佛乘廣大。」(2)小乘。因小乘包含聲聞乘和獨覺乘。獨覺乘亦主張自利和眾生空,但由於他的證悟不待他人教導聞法,是自己覺悟的,故稱為「獨覺」。
分類:二乘副车
《國語辭典》:法喜  拼音:fǎ xǐ
因聽聞佛法,而產生的喜悅。南朝梁。武帝 摩訶般若懺文:「願諸眾生,離染著相,迴向法喜,安住禪悅。」宋。蘇軾贈王仲素寺丞〉詩:「雖無孔方兄,顧有法喜妻。」
《漢語大詞典》:空界
佛教语。空大。谓虚空范畴。六界之五。 南朝 陈 徐陵 《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空界神仙,共来行道。” 唐 皎然 《答俞校书冬夜》诗:“夜閒禪用精,空界亦清迥。” 明 李东阳 《胡忠安公挽诗》:“浮生过九十,空界出三千。”
《國語辭典》:入流  拼音:rù liú
1.合乎時代潮流。《南史。卷二二。王曇首傳》:「謝靈運書乃不倫,遇其合時,亦得入流。」
2.舊官制,在九品以內的稱為「入流」,九品以外則稱為「未入流」。《新唐書。卷一○六。劉祥道傳》:「今取士多且濫,入流歲千四百,多也;雜色入流,未始銓汰,濫也。」
《漢語大詞典》:旷劫(曠劫)
佛教语。久远之劫;过去的极长时间。 南朝 宋 朱昭之 《难顾道士〈夷夏论〉》:“闭情开照,期神旷劫,以长其心,推而远之也。” 唐 李白 《〈地藏菩萨赞〉序》:“独出旷劫,导开横流。” 王琦 注:“旷劫,谓久远之劫也。” 苏曼殊 《天涯红泪记》第二章:“此女剑法亦深造而深悟,兼有侠骨,斯人真旷劫难逢者矣。”
《國語辭典》:實際  拼音:shí jì
1.真實的情形。如:「符合實際」、「做事要求實際,不要只講門面。」
2.具體的、實在的。如:「實際行動」、「實際交易價格」。
《國語辭典》:雷音  拼音:léi yīn
1.雷鳴的聲音。唐。徐堅《初學記。卷二。霽晴第八。詩》引南朝梁。簡文帝 開霽詩:「雷音稍入嶺,電影尚連城。」
2.形容車聲宏大如雷鳴。唐。杜牧杜秋娘〉詩:「雷音後車遠,事往落花時。」
3.佛教用語。佛說法的聲音如雷鳴,故稱為「雷音」。北周。庾信 陝州弘農郡五張寺經藏碑:「若夫法雲深藏,師子雷音,梵志往生,聲聞說戒,雪山羅漢之論,鷲嶺菩提之法,本無極際,何可勝言。」
《漢語大詞典》:青树(青樹)
(1).常绿乔木。亦泛指绿树。山海经·大荒西经:“西海之外,大荒之中,有 方山 者,上有青树,名曰柜格之松,日月所出入也。” 唐 李贺 《春归昌谷》诗:“青树 驪山 头,花风满 秦 道。” 沈从文 《贵生》:“夏天桥头有三株大青树,特别凉爽。”
(2).佛教语。喻佛门弟子。 南朝 梁元帝 《内典碑铭集林序》:“故鹊园善诱,马苑弘宣;白林将谢,青树已列。” 南朝 陈 徐陵 《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四部皆集,悲同白车;七众攀号,哀踰青树。”
《漢語大詞典》:辨才
(1).佛教语。谓善于宣讲佛法之才。辨,通“ 辩 ”。《华严经·十行品》:“超出世间大论师,辨才第一狮子吼。”
(2).善于言谈或辩论之才,雄辩之才。辨,通“ 辩 ”。 明 顾起纶 国雅品·士品二:“ 桑 别驾 民懌 ,狂士也,少有辨才。”
《漢語大詞典》:一根
(1).谓草木的一个根茎。史记·龟策列传:“龟千岁乃游莲叶之上,蓍百茎共一根。” 清 赵翼 簷曝杂记·榕树黄果树:“久之,千百根合成一根,故根益大,槎枒嵌空,不可名状。”
(2).犹一株;一条。用于细长之物。北史·王崇传:“ 崇 虽除服,仍居墓侧。於其室前,生草一根,茎叶甚茂,人莫能识。”清平山堂话本·张子房慕道记:“前面一个仙童,指化一条大涧,横担独木高桥一根。”儿女英雄传第四回:“打发店伙去后,早有跑堂儿的拿了一个洗脸的木盆,装着热水,又是一大碗凉水,一壶茶,一根香火进来。”
(3).佛教语。眼耳等六根之一。 金 李俊民 《寒泉漱玉》诗:“沥沥山泉枕畔鸣,六根先得一根清。”参见“ 六根 ”。
《國語辭典》:六根  拼音:liù gēn
能接觸外境與心境的眼、耳、鼻、舌、身、意(心理)的六種感官功能。《西遊記》第一七回:「萬事不思全寡欲,六根清淨體堅牢。」
《漢語大詞典》:受持
佛教语。谓领受在心,持久不忘。百喻经·妇诈称死喻:“如彼外道,闻他邪説,心生惑著,谓为真实,永不可改,虽闻正教,不信受持。”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八:“吾尝梦梵僧告予曰:‘世且乱, 定光佛 再出世,子有难,能日诵千声,可以免矣。’吾是以受持。” 清 恽敬 《金刚经书后》二:“若復有人闻是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受持诵读,为人解説。”
《漢語大詞典》:贪嗔(貪嗔)
佛教语。谓贪欲与嗔恚。《敦煌变文集·妙法莲华经讲经文》:“贪嗔烦恼昏沉,也似睡梦何别。” 明 汪廷讷 《狮吼记·谈禅》:“欲登彼岸,尽打灭贪嗔。”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蒙古起义清方档案》:“谅不至以一念贪嗔,轻开杀戒。”
《國語辭典》:結緣  拼音:jié yuán
佛教上指建立關係。
《漢語大詞典》:意生
佛教语。谓菩萨为普度众生,变化无碍,出生入死,随意化生。《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不可以学地知,不可以意生及,其涅盘之藴也。” 李善 注:“意生,谓菩萨,言能变化生死,随意往生。” 宋 叶适 《改东门出》诗之二:“面墙虽养蒙,意生岂名身。”
《國語辭典》:六賊  拼音:liù zéi
1.泛指危害天下的六種惡人。見《六韜。卷一。文韜。上賢》。
2.北宋末的蔡京、朱勔、王黼、李彥、童貫、梁師成。他們結黨營私,危害國家,被太學生陳東等斥為「六賊」。見《宋史。卷二三。欽宗本紀》。
3.色、聲、香、味、觸、法此六種為身心所攀緣的對象。因為這六者是產生煩惱的根源,會劫奪一切善法,所以用賊來比喻。《金光明最勝王經》卷五:「當知此身如空聚,六賊依止不相知。」
《國語辭典》:六塵  拼音:liù chén
塵,接觸的對象。佛教將心和感官接觸的對象分成色、聲、香、味、觸、法(指心所對的境)六塵。若任由眼、耳、鼻、舌、身、意追逐六塵,心就會充滿著煩惱。南朝梁。武帝〈十喻〉詩五首之一:「楎睢變三有,恍惚隨六塵。」也稱為「六處」。
《國語辭典》:歸元  拼音:guī yuán
元,首也。歸元用以比喻被殺了頭。唐。陳鴻《長恨傳》:「明年,大凶歸元,大駕還都。」也作「歸寂」。
《漢語大詞典》:群有
佛教语。犹众生或万物。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行不捨之檀,而施洽羣有。” 李善 注:“羣有,谓有色无色,有想无想,以其不一,故曰羣有。” 刘良 注:“羣有,谓万物。” 唐 高适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诗:“香界泯羣有,浮图岂诸相。” 明 徐复祚《一文钱》:“弘六度,演三乘,破亿万羣有之迷。”
《國語辭典》:妙果  拼音:miào guǒ
修行者的心靈達到的殊勝境界。《法集經》卷四:「善男子!譬如一切草木叢林,依地為根本;如是一切世間、出世間妙果,依戒為根本。」
《漢語大詞典》:定水
佛教语。澄静之水。喻禅定之心。 南朝 梁元帝 《法宝联璧序》:“熏戒香,沐定水。” 北周 庾信 《陕西弘农郡五张寺经藏碑》:“春园柳路,变入禪林;蚕月桑津,迴成定水。” 唐 高宗 《谒慈恩寺题奘法师房》诗:“幡虹遥合彩,定水迥分暉。” 明 屠隆 《昙花记·尼僧说法》:“定从戒得,外邪不染,内境自寧;慧从定生,定水不波,心珠自现。”
《漢語大詞典》:群迷
佛教语。谓迷失本性的众生。《观经玄义分》:“羣迷性隔,乐欲不同。”《大日经疏》二:“追羣迷,出于火宅。”
《漢語大詞典》:专行(專行)
(1).独断独行。左传·宣公十二年:“其三帅者专行不获,听而无上,众谁适从!” 杜预 注:“欲专其所行而不得。”《淮南子·主术训》:“其立君也,所以剬有司使无专行。”《东周列国志》第七回:“公子 翬 兵权在手,伐 郑 伐 宋 ,专行无忌。”
(2).佛教语。谓摒弃其余,专崇一法。《教行信证·六本》:“专行者,专修一善,故曰专行。”
(3).独特的德行。 宋 叶适 《奉议郎郑公墓志铭》:“幼孤,母 林氏 有专行,切切课君从三兄学。”
《漢語大詞典》:心猿
佛教语。喻攀缘外境、浮躁不安之心有如猿猴。语本《维摩经·香积佛品》:“以难化之人,心如猿猴,故以若干种法,制御其心,乃可调伏。” 唐 罗隐 《灵山寺》诗:“欲依师问道,何处繫心猿?”《水浒传》第一○一回:“芳芬绰约蕙兰儔,香飘雅丽芙蓉袖,两下里心猿都被月引花钩。” 清 李渔 《慎鸾交·情访》:“避色偏来窈窕,防身怕不坚牢,眼掛罘罳眉上锁,不许心猿往外跳。”参见“ 心猿意马 ”。
《國語辭典》:心猿意馬  拼音:xīn yuán yì mǎ
佛教以猿馬性喜外馳來形容眾生的心,不能安住,喜攀緣外境。《敦煌變文集新書。卷二。維摩詰經講經文》:「卓定深沉莫測量,心猿意馬罷顛狂。」後用來形容心意不定,不能自持。元。關漢卿《望江亭》第一折:「俺從今把心猿意馬緊牢栓,將繁華不掛眼。」《警世通言。卷二。莊子休鼓盆成大道》:「那婆娘心猿意馬,按捺不住。」也作「意馬心猿」。
《漢語大詞典》:观法(觀法)
(1).观察法度。《荀子·成相》:“上通利,隐远至,观法不法见不视。” 梁启雄 释:“他观察法律问题能在法律范围以外注意,因此,他所见到的事物能远达,深入到常人看不到的境域。”
(2).佛教语。指观心。参阅 唐 湛然 止观大意
分類:佛教语
《漢語大詞典》:二边(二邊)
佛教语。谓事物相对的两个方面,如有和无、断和常等。固执于片面之见,均为妄想。见中论卷四。百喻经·摩尼水窦喻:“离断、常二边,处於中道,於此中过,可得解脱。” 南朝 梁武帝 《游钟山大爱敬寺》诗:“一道出死生,有无离二边。”
《漢語大詞典》:六通
(1).谓上下四方无不通畅。 宋 黄庭坚 《和邢惇夫秋怀》诗之四:“六通而四闢,玉烛四时和。”参见“ 六通四辟 ”。
(2).佛教语。谓六种神通力:神境智证通(亦云神足通)、天眼智证通(亦云天眼通)、天耳智证通(亦云天耳通)、他心智证通(亦云他心通)、宿住随念智证通(即宿命智证通,亦云宿命通)、漏尽智证通(亦云漏尽通)。神足通,谓其游涉往来非常自在;天眼通,谓得色界天眼根,能透视无碍;天耳通,谓得色界天耳根,听闻无碍;他心通,谓能知他人之心念而无隔碍;宿命通,谓知自身及六道众生宿世行业而无障碍;漏尽通,谓断尽一切烦恼得自在无碍。前五通,凡夫亦能得之,而第六通,唯圣者始得。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汰法师 云:六通三明同归,正异名耳。”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序》:“至於一乘二諦之原,三明六通之旨,西域备详,东土靡记。” 明谢谠《四喜记·诗礼趋庭》:“飞锡起金池,潦倒沙弥,六通五藴见□迷。”参阅《俱舍论·分别智品》
(3).谓通解六试题。宋史·仁宗纪四:“﹝ 至和 二年九月﹞戊辰,詔:试医官须引《医经》《本草》以对,每试十道,以六通为合格。”宋史·选举志一:“凡《三礼》《三传》《通礼》每十道义分经註六道,疏义四道,以六通为合格。”
《國語辭典》:六通四辟  拼音:liù tōng sì pì
順應天時,任物性自然。《莊子。天道》:「明於天,通於聖,六通四辟於帝王之德者,其自為也,昧然無不靜者矣。」後比喻四面八方無不通達。也作「六通四達」。
《國語辭典》:電影  拼音:diàn yǐng
1.電光。唐。楊師道中書寓直詠雨簡褚起居上官學士詩〉:「電影入飛閣,風威凌吹臺。」
2.依照劇情,把人物的動作、言語攝製成影片,利用強光映射在銀幕上,以供人觀賞。
《國語辭典》:七佛  拼音:qī fó
佛教將釋迦牟尼之前的毗婆尸佛、尸棄佛、毗舍婆佛、拘樓孫佛、拘那含佛、迦葉佛和釋迦牟尼佛合稱為「七佛」。《長阿含經》卷一:「七佛精進力,放光滅闇冥。」也稱為「過去七佛」。
《國語辭典》:空心  拼音:kōng xīn
籃球運動用語。投球命中,球直接穿越籃網,未碰到籃板或籃圈。如:「他籃球打得好,投籃時屢屢空心。」
《國語辭典》:空心  拼音:kòng xīn
沒吃過東西的肚子。《金瓶梅》第四○回:「揀壬子日,人不知,鬼不覺,空心用黃酒吃了。」《紅樓夢》第五一回:「吃些東西,受了冷氣,也不好;空心走來,一肚子冷風壓上些東西,也不好。」
《國語辭典》:慧眼  拼音:huì yǎn
1.佛教用語。指能照見一切現象皆空的眼睛。《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如來有慧眼否?如是也善!如來有慧眼。」
2.敏銳的眼力。如:「慧眼識英雄」。
《漢語大詞典》:五眼
佛教语。指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凡夫所见为肉眼,天人禅定所见为天眼,小乘照见真空之理为慧眼,菩萨照见普度众生的一切法门为法眼,佛陀具种种眼而照见中道实相为佛眼。大智度论卷三三:“菩萨摩訶萨欲得五眼者,当学般若波罗蜜。”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藴终古於三季,俟通明於五眼。” 唐 独孤及 《观世音菩萨等身绣像赞》:“五眼周视,四魔怖慑。”
《漢語大詞典》:三师(三師)
(1). 北魏 以后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师。见《通典·职官一》。 唐 窦常 《奉贺太保岐公》诗:“五色詔中宣九德,百僚班外置三师。”金史·百官志一:“三师。太师、太傅、太保各一员,皆正一品,师范一人,仪刑四海。”
(2).星名。宋史·天文志二:“三公三星,在北斗杓南,及魁第一星西,一云在斗柄东,为太尉、司徒、司空之象。在魁西者名三师。”
(3).三国的军队。左传·隐公十年:“癸,亥,克之,取三师焉。” 杜预 注:“三国之军在 戴 ,故 郑伯 合围之。”
(4).佛教语。指授具足戒的三名和尚,即戒和尚、羯磨师和教授师。 唐 道宣 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上之三:“若论发戒功,与三师齐德,何为不请之乎?可準三师而请。”参见“ 三师七僧 ”。
《漢語大詞典》:三师七僧(三師七僧)
佛教语。佛徒授比丘具足戒,行三师七僧之制。三师指戒和尚、羯磨师和教授师。七僧指七名作证的和尚。也称为“三师七证”。参阅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上之三。萨婆多毘尼毘婆沙卷二:“受戒时须三师七僧。”
《漢語大詞典》:大戒
(1).大法则。庄子·人间世:“天下有大戒二:其一,命也;其一,义也。子之爱亲,命也,不可解於心;臣之事君,义也,无适而非君也,无所逃於天地之间。是之谓大戒。” 成玄英 疏:“戒,法也。”
(2).重要的鉴戒。 晋 袁宏 后汉纪·章帝纪:“ 秦 以酷急亡, 王莽 亦以苛法自灭,臣以为大戒。”
(3).佛教语。即具足戒。僧尼所受戒律之称。 中国 汉族僧尼依据四分律受戒,比丘戒有250条,比丘尼戒有348条。
《漢語大詞典》:识心(識心)
(1).知道心意。 晋 陆机 《赠冯文罴迁斥丘令》诗:“出自幽谷,及尔同林。双情交映,遗物识心。”
(2).佛教语。谓自识本心,自见本性。宋书·少帝纪:“德业冲粹,识心明允。”《坛经·惠能童子问答惠能作偈》:“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识心见性,即悟大意。” 明 李贽 《答周西岩书》:“或有或无,自是识心分别,妄为有无,非汝佛有有有无也明矣。”
《漢語大詞典》:香严(香嚴)
佛教语。香洁庄严。《维摩诘经·香积佛品》:“时彼佛与诸菩萨方共坐食,有诸天子皆号香严,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供养彼佛及诸菩萨。”《楞严经》卷五:“如来印我,得香严号;尘气倏灭,妙香密圆,我从香严,得阿罗汉。” 宋 黄庭坚 《有闻帐中香以为熬蝎者戏用前韵》之一:“但印香严本寂,不必丛林徧参。”
《漢語大詞典》:受具
佛教语。“受具足戒”或“受具戒”的略语。具足戒,指比丘所受之二百五十戒,比丘尼所受之五百戒。 唐 王维 《大唐大安国寺故大德净觉禅师碑铭序》:“入 太行山 ,削髮受具。” 宋 沈辽 《苏州承天寺永安长老语录序》:“ 永安 禪师名 崇智 , 吴 人 张氏 子,初受具,即出游诸方。”
《國語辭典》:苦苦  拼音:kǔ kǔ
1.不厭其煩,執意。《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張協狀元。第一出》:「爹娘見兒苦苦要去,不免與他數兩金銀,以作盤費。」《三國演義》第一一回:「他好意相讓,何必苦苦推辭?」
2.痛苦、憂苦。《董西廂》卷一:「鶯鶯泣謝曰:『今當改過自新,不必娘自苦苦。』」
3.佛教用語。指經驗可以感受到的苦。《瑜伽師地論》卷四二:「若諸有情大興盛者,尚為三苦常所隨逐,所謂:行苦、壞苦、苦苦。」
《漢語大詞典》:缘事(緣事)
(1).犹公务。 唐 韩愈 《赠张籍》诗:“昨因有缘事,上马插手版。”
(2).因事,借端。三国志·魏志·公孙度传“悉斩送 弥 晏 等首”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而后爱憎之人,缘事加诬,伪生节目,卒令明听疑於市虎。”
(3).佛教语。谓与己有关之世间俗事。 宋 何薳 春渚纪闻·点铜成庚:“若首座有未了缘事可与众集福者,我当分药点治,虽百两不靳也。”
《漢語大詞典》:所化
佛教语。谓受教化者。《维摩经·佛国品》:“菩萨随所化众生而取佛土。”
《國語辭典》:獅子吼  拼音:shī zi hǒu
1.獅子的吼聲。
2.比喻佛說法時發出很大的聲音,震動世界。《維摩詰經。卷一。佛國品》:「獅子吼無畏音也,凡所言說不畏群邪異學,諭獅子吼眾獸下之。」宋。蘇軾聞潮陽吳子野出家詩〉:「當為獅子吼,佛法無南北。」也作「師子吼」。
3.比喻悍妻罵人的聲音。宋。蘇軾寄吳德仁兼𥳑陳季常〉詩:「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漢語大詞典》:师子吼(師子吼)
(1).狮子吼。佛教语。谓佛祖在大众中讲决定之说而无所畏惧,如狮子大吼。《维摩经·佛国品》:“演法无畏,犹如师子吼。” 唐 白居易 《三教论衡》:“窃以释门 义林法师 明大小乘,通内外学,灵山岭岫,苦海津梁,於大众中能师子吼。” 宋 黄庭坚 《赠王环中》:“囊中收得劫初铃,夜静月明师子吼。”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四六:“ 龙树 马鸣 齐现身,我闻大地师子吼。”
(2). 宋 陈慥 自称 龙丘先生 ,好宾客,然其妻 柳氏 极凶妒, 苏东坡 因有诗云:“ 龙丘居士 亦可怜,谈空説有夜不眠,忽闻 河东 师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事见 宋 洪迈 《容斋三笔·陈季常》。后即以“师子吼”比喻悍妇的怒骂声。参见“ 河东狮吼 ”。
《國語辭典》:河東獅吼  拼音:hé dōng shī hǒu
本為宋代陳慥之妻柳氏凶悍善妒,常使其夫懼怕的故事。用以譏嘲妻子凶悍,使丈夫畏懼。語本宋。蘇軾寄吳德仁兼簡陳季常〉詩:「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後用以比喻太太凶悍發威。明。無名氏《四賢記》第一七齣:「鷺鷥行狀黃昏後,也曾聞河東獅吼,爹行千休萬休,休將那皮鞭緊抽。」
《漢語大詞典》:补处(補處)
(1).佛教语。前佛既灭后,菩萨成佛而补其位之称。亦指嗣前佛而成佛之菩萨。 南朝 陈 徐陵 《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 子长 、 子云 ,自叙元系,则云补处,仰嗣 释迦 。”《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受灌顶职位,为法王孙,居 兜率施天 ,是生补处。” 清 龚自珍 《助刊圆觉经略疏愿文》:“命终之后,三人相见於莲邦,乃至一生补处。”后用以借指补官。 宋 陆游 《夜读岑嘉州诗集》诗:“晚途有奇事,随牒得补处。”
(2).指曾经到过的地方。 宋 陆游 《高斋小饮戏作》诗:“ 白帝 、 夜郎 俱不恶,两公补处得凭栏。” 钱仲联 校注:“两公谓 杜甫 曾客 夔州 , 李白 曾流 夜郎 也。”
《漢語大詞典》:毗尼
佛教语。梵语vinaya的译音。又译作“毗奈耶”。意为律。《楞严经》卷一:“严浄毗尼,弘范三界。” 唐 颜真卿 《抚州戒坛记》:“学徒虽增,毗尼未立。” 宋 王禹偁 《〈左街僧录通惠大师文集〉序》:“大师多毗尼著述,谓之‘律虎’。” 明 屠隆 《昙花记·夫人内修》:“莲臺宝刹新构起,云冠严浄毗尼。”
《漢語大詞典》:了义(了義)
佛教语。真实之义,最圆满的义谛。对“不了义”而言。 南朝 梁 王屮《头陁寺碑文》:“金资寳相,永藉闲安;息心了义,终焉游集。” 唐 宗密 《圆觉经略疏》卷七:“大寳积经云……若诸经中宣説世俗,名不了义;宣説胜义,名为了义;宣説烦恼业尽,名为了义。宣説厌离生死,趣求涅槃,名不了义;宣説生死涅槃,无二无别,名为了义。宣説种种文句差别,名不了义;宣説甚深难见难觉,名为了义。” 唐 高适 《同马太守听九思法师讲金刚经》诗:“了义同建瓴,梵法若吹籟。” 吕澄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九讲:“《华严》是了义的,一乘的,可谓最究竟了。”
《漢語大詞典》:和众(和衆)
(1).佛教语。僧众。 唐 义净 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二:“见客僧创来入寺,於五日内,和众与其好食,冀令解息。”
(2).使百姓和顺。 唐 黄滔 《多宝塔碑记》:“至如戢兵保土,安民和众之类,亦犹川陆之徂 秦 适 洛 焉。” 清 梅曾亮 《赠林侍郎序》:“然后能勤民急公,丰财和众,礼俗达而政教成。”
《漢語大詞典》:相分
谓使互相增进契分,情谊。三国志·魏志·邴原传“ 太祖 征 吴 , 原 从行,卒” 裴松之 注引《邴原别传》:“ 兖 豫 之士,吾多所识,未有若君者,当以书相分。” 清 黄生 义府卷下:“《季汉书·邴原传》:‘当以书相分。’言以书荐之,使相契分也。”
佛教语。法相宗所说的学说。与“见分”相对。谓认识和感知的对象。 清 龚自珍 《最录〈八识规矩颂〉》:“每支各摄证自证分、自证分、相分、见分等。” 章炳麟 《建立宗教论》:“缘色及空,以为相分。”
《漢語大詞典》:无余(無餘)
(1).没有剩余、残留。《诗·秦风·权舆》:“於我乎,夏屋渠渠,今也每食无餘。” 汉 班固 《西都赋》:“草木无餘,禽兽殄夷。” 许地山 《缀网劳蛛·换巢鸾凤》:“ 和鸾 和 祖凤 虽有主仆底名分,然而在他们底心识里,这种阶级底成见早已消灭无馀。”
(2).指没有余留之物。 三国 魏 曹植 《赠丁翼》诗:“肴来不虚归,觴至反无餘。” 唐 温庭筠 《登卢氏台》诗:“臺高秋尽出,林断野无餘。”
(3).指没有多余资财。 宋 秦观 《题彭景山传神》:“﹝ 景山 ﹞年四十不幸丧明,家居无餘,而目不可治。”
(4).佛教语。谓“生死”的因果泯灭,不再受生于三界。 唐 王维 《大唐故大德净觉禅师碑铭》序:“忽谓众人,有疑皆问,我于是夜,当入无餘。”
《漢語大詞典》:良因
(1).佛教语。好因缘。 南朝 齐 王融 《净行诗》之六:“令名且云重,岂若树良因。”参见“ 因缘 ”。
(2).可靠的依托。 唐 刘长卿 《题灵佑上人法华院木兰花》诗:“高柯儻为檝,渡海有良因。”
(3).好机会。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蔡少霞:“﹝鹿幘人﹞谓 少霞 曰:‘召君书此,贺遇良因。’”
《國語辭典》:因緣  拼音:yīn yuán
1.機會。《史記。卷一○四。田叔傳》:「少孤貧困,為人將車之長安,留,求事為小吏,未有因緣也。」《初刻拍案驚奇》卷五:「就是因緣了,時辰未到,要早一日,也不能夠。」
2.緣分。如稱夫妻婚姻結合為「因緣」。
3.佛教根本理論之一。指構成一切現象的原因。因指主因,緣謂助緣。佛教以此說明事物賴以存在的各種因果關係。《中論》卷一:「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
4.依此、據此。《漢書。卷二二。禮樂志》:「今幸有前聖遺制之威儀,誠可法象而補備之,經紀可因緣而存著也。」
《國語辭典》:法海  拼音:fǎ hǎi
比喻佛法廣大難測。南朝梁。簡文帝 莊嚴旻法師成實論義疏序:「況乎慧門深邃,入之者固希;法海波瀾,汎之者未易。」唐。王勃 梓州元武縣福會寺碑:「詞源迅委,振法海之波瀾;義宇宏深,接禪宮之閫奧。」
《漢語大詞典》:三无(三無)
(1).谓无声之乐、无体之礼、无服之丧。《礼记·孔子闲居》:“ 孔子 曰:‘无声之乐,无体之礼,无服之丧,此之谓三无。’” 孔颖达 疏:“此三者,皆谓行之在心,外无形状,故称无也。” 晋 陆云 《晋故散骑常侍陆府君诔》:“五有三无,匪君不极。”
(2).佛教语。指空、无相、无作。亦泛指佛法。 唐 王勃 《释迦佛赋》:“恩霑九有,行洽三无。”
《漢語大詞典》:心要
佛教语。指心性上精要的法义。《坛经·宣诏品》:“汝若欲知心要,但一切善恶都莫思量,自然得入。” 唐 白居易 《八渐偈》序:“初, 居易 常求心要於师,师赐我八言焉:曰观,曰觉,曰定,曰慧,曰明,曰通,曰济,曰捨。” 宋 秦观 《寄陈季常》诗:“暮年更折节,学佛得心要。”
《國語辭典》:鈍根  拼音:dùn gēn
人根性鈍滯不利,對佛理反應遲鈍,相對利根而言。宋。蘇軾 以玉帶施元長老元以納裙相報次韻:「病骨難堪玉帶圍,鈍根仍落箭鋒機。」
《國語辭典》:法藏  拼音:fǎ zàng
1.佛教用語。梵語dharma-kośa的意譯。指佛陀教法的彙集。唐。王維 苑舍人能書梵字兼達梵音皆曲盡其妙戲為之贈詩:「蓮花法藏心懸悟,貝葉經文手自書。」
2.唐代一位高僧的法號。康居國人,至祖父始遷居長安,故以康為姓。為華嚴宗三祖。十七歲入太白山學佛,後從智儼聽講《華嚴經》,深受智儼讚賞,二十八歲出家為沙彌。上元元年,奉詔在太原寺講《華嚴經》。後詔京師十大德為授具足戒,並賜號賢首。從此以後經常參加翻譯、講經、著述。先後和地婆訶羅、提雲般若、實叉難陀、菩提流志等共譯事,特別對《華嚴經》的翻譯貢獻最大;亦於《華嚴經》研究最深,前後講說《華嚴經》三十餘次。將智儼所創的教相和觀行作了詳盡的發揮,成為華嚴宗的實際創立者。世稱「賢首國師」。弟子以宏觀、文超、智光、宗一、慧苑、慧英等最有名。著有《華嚴探玄記》二十卷、《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四卷、《華嚴經問答》二卷、《華嚴金獅子章》一卷等行世。
《漢語大詞典》:觉心(覺心)
佛教语。谓能去迷悟道的心。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尊生:“能照见其妄,而斩断念头,禪家谓之觉心。”
《漢語大詞典》:大机(大機)
(1).事物变化的枢要、关键。《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公以至弱当至彊,若不能制,必为所乘,是天下之大机也。” 明 刘基 《春秋明经·楚人伐郑公子遂会晋人云云救郑楚子使椒来聘》:“此夷夏盛衰之大机也。”
(2).国家的机要事务。新唐书·权德舆传:“帝又自用 李絳 参赞大机。”
(3).佛教语。真谛,精义。《古尊宿语录》卷十九:“出门弟子八十有四人,其角立者,唯 百丈海 得其大机。” 宋 陆游 《次韵和杨伯子主簿见赠》:“大机大用君已传,那遣老夫安注脚。” 明 陈恭尹 《立秋日送雪樵和尚开法曹溪》诗:“ 济 上家风得大机,白雪高坐见人稀。”
《漢語大詞典》:降魔
佛教语。相传 释迦牟尼 在成佛前,曾与魔王进行激烈斗争,并取得胜利。佛教史上称为“降魔”。见《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三。后常用作降服妖魔的典故。 宋 王安石 《南乡子》词:“作么有疏亲?我自降魔转法轮。” 元 王恽 《番禺权》诗:“笑挥堪解虎,静倚可降魔。”《醒世恒言·吕洞宾飞剑斩黄龙》:“且住,且住!你去未得。吾有法宝,未曾传与汝。道童,与吾取过降魔太阿神光宝剑来。”
《國語辭典》:宿因  拼音:sù yīn
前世的因緣。宋。陸游 苦貧詩:「此窮正坐清狂爾,莫向瞿曇問宿因。」也作「宿緣」。
《國語辭典》:後果  拼音:hòu guǒ
由於某種原因、行為,而產生的最後結果。《三國演義》第七七回:「昔非今是,一切休論;後果前因,彼此不爽。」
《漢語大詞典》:普门(普門)
佛教语。谓普摄一切众生的广大圆融的法门。见《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隋 吉藏 法华义疏卷十二:“所言普门者,普以周普为义,门是开通无滞之名。” 唐 封演 《魏州开元寺新建三门楼碑》:“寺主僧 法敬 ……及诸徒众等,并精通妙法,坚持密行,名称普门,威仪无缺。” 唐 李华 《荆州大云寺故兰若和尚碑》:“法华三昧,惠照无边,菩萨普门,我愿亦然。”
《漢語大詞典》:密行
佛教语。小乘指持戒严密的修行,大乘指蕴善于内而不外著的修行。 释迦牟尼 弟子 罗睺罗 以“密行第一”著称。《法华经·授学无学人记品》:“ 罗睺罗 密行,惟我能知之。”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阿踰陀国:“ 无著 弟子 佛陀僧訶 者,密行莫测,高才有闻。” 宋 张商英 《护法论》:“僧者,佛祖所自出也,有苦行者,有密行者。”
《漢語大詞典》:苦爱(苦愛)
(1).酷爱,极爱。 唐 韦绚 刘宾客嘉话录:“ 刘希夷 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其舅 宋之问 苦爱此两句,恳乞。” 宋 苏轼 《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后赋诗寄之》:“君知此意不可忘,慎勿苦爱高官职。” 明 高启 《菊邻》诗:“幽人苦爱菊,自是 柴桑 伦。闲园谁与语?丛栽四为隣。”
(2).佛教语。烦恼与爱欲。 唐 卢照邻 《益州长史胡树礼为亡女造画赞》:“龟组相辉,不难泡幻之域;熊车结辙,尚迷苦爱之津。”
《漢語大詞典》:唯心
(1).佛教语。谓一切诸法(指万事万物),唯有内心,无心外之法。也称唯识。语本《华严经·十地品》:“三界所有,唯是一心。”《楞伽经》:“由自心执著,心似外境转,彼所见非有,是故説唯心。”参见“ 唯识 ”。
(2).即唯心主义。 鲁迅 《三闲集·现今的新文学的概观》:“倘以为文艺可以改变环境,那是‘唯心’之谈,事实的出现,并不如文学家所豫想。” 毛泽东 《反对本本主义》:“必须洗刷唯心精神,防止一切机会主义盲动主义错误出现,才能完成争取群众战胜敌人的任务。”参见“ 唯心主义 ”。
《國語辭典》:唯識  拼音:wéi shì
1.梵語vijñapti-mātratā的意譯。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基本主張。謂一切外境只是心識所變現的,沒有客觀的對象和外境,只有心識。《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卷下:「覆思獨善傷大士行,唯識所變,何非淨方。」
2.書名。佛教典籍。唯識宗的典籍。《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卷下:「自念教檢未窺,難辨真偽,即往東魏,聽覽唯識。」
《漢語大詞典》:唯心主义(唯心主義)
哲学中两大派别之一。认为意识、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把客观世界看成是主观意识的体现或产物。 毛泽东 《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例如一部分唯心主义者,他们可以赞成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但是不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参见“ 唯物主义 ”。
《國語辭典》:三身  拼音:sān shēn
佛教用語。大乘佛教謂佛身有法身、報身和化身三種。法身指一切現象的真實性,也稱為「自性身」。報身指佛淨土世界中的佛身,也稱為「食身」、「受用身」、「應身」。化身為教化利益凡夫眾生而現出的形象,如釋迦牟尼佛,也稱為「變化身」。《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七:「依世俗諦隨機所現說有三身,法身空理,報身空智,利物所現名變化身。」
《國語辭典》:發願  拼音:fā yuàn
請求神靈協助達成心願或願望時所許的酬謝。《文明小史》第三七回:「今見他要回去,覺得絕了出洋的指望,便就發願合他一同到山東去,慕政大喜。」也作「發心」。
《國語辭典》:海潮音  拼音:hǎi cháo yīn
佛教形容說法的聲音似海潮聲般雄壯而遠聞。
《國語辭典》:滅度  拼音:miè dù
佛教用語。指滅煩惱、度苦海。亦指僧人死亡。《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也作「圓寂」。
《漢語大詞典》:归寂(歸寂)
佛教语。谓死。 金 王若虚 《太一三代度师萧公墓表》:“速具汤沐,吾将归寂。” 明 王世贞 《宛委馀编》八:“ 宋 开宝 中,八十老僧 道价 为丛林所重,临当归寂,从容示偈。”
分類:佛教语
《漢語大詞典》:假合
(1).聊为凑合。 晋 陆云 《答张士然诗》:“欢旧难假合,风土岂虚亲。”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余考释氏之言,未为佳证,《穆天子》《竹书》山海经皆埋緼岁久,编韦稀絶,书策落次,难以缉缀,后人假合,多差远意。”
(2).佛教语。谓一切事物均由众缘和合而成,暂时聚合,终必离散。 唐 李白 《与元丹丘方城寺谈玄作》诗:“茫茫大梦中,惟我独先觉,腾转风火来,假合作容貌。” 王琦 注:“释家以此身为地、水、火、风四大假合而成。”
《漢語大詞典》:法本
佛教语。犹法性。以“法性”为诸法之本,故名。 南朝 齐 王屮《头陀寺碑文》:“法本不然,今则无灭。” 明 徐渭 《翠乡梦》第二折:“一花五叶总犯虚脾,百媚千娇无非法本。”
《國語辭典》:涅槃  拼音:niè pán
佛教修行者的終極理想。為梵語nirvāṇa的音譯。意譯為滅、滅度、寂滅。指滅一切貪、瞋、痴的境界。因為所有的煩惱都已滅絕,所以永不再輪迴生死。涅槃並非死時才能證得,肉身尚在者稱有餘依涅槃,肉身已死者稱無餘依涅槃。一般也用來尊稱出家人去世。唐。李華〈荊州南泉大雲寺故蘭若和尚碑〉:「報年之限,涅槃之時,同於如來。」也作「寂滅」、「圓寂」。
《國語辭典》:性海  拼音:xìng hǎi
佛教用語。指真如之體性深廣如海,故稱為「性海」。唐。敬播〈大唐西域記。序〉:「廓群疑於性海,啟妙覺於迷津。」
《漢語大詞典》:悟空
佛教语。谓了然于一切事物由各种条件和合而生,虚幻不实,变灭不常。 唐 沈佺期 《驩州南亭夜望》诗:“忽觉犹言是,沉思始悟空。” 唐 钱起 《归义寺题震上人壁》诗:“身世已悟空,归途復何去?”
《漢語大詞典》:真俗
佛教语。因缘所生之事理曰俗,不生不灭之理性曰真。出世为真,入世曰俗,即出家在家之意。 宋 王安石 《全椒张公有诗在北山西庵僧者墁之怅然有感》诗:“幽明永隔休炊黍,真俗相妨久絶弦。”
《漢語大詞典》:心行
(1).谓心施仁德而不表露于外。管子·形势:“见与之交,几於不亲;见哀之役,於不结;见施之德,几於不报;四方所归,心行者也。” 尹知章 注:“心行而不见,则四方归之。”管子·形势解:“能心行德,则天下莫能与之争矣。”
(2).佛教语。变动不居之心。心以流行于事相为作用,故称。《法华经·方便品》:“佛知彼心行,故为説大乘。” 唐 白居易 《爱咏》诗:“辞章讽咏成千首,心行归依向一乘。坐倚绳牀闲自念,前生应是一诗僧。”
(3).犹品行。北史·祖珽传:“ 孝徵 心行虽薄,奇略出人,缓急真可冯仗。”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二二:“ 仁皇帝 每曰‘某心行不佳’,后竟除平章事,盖 仁皇帝 盛德大度,不念旧恶故也。” 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一折:“人物不撑达,服色儘奢华,心行更姦猾。”
《國語辭典》:性空  拼音:xìng kōng
佛教用語。謂一切現象都沒有實體。《大智度論》卷三一:「眾生空、法空,終歸一義是名『性空』。」也稱為「自性空」。
《國語辭典》:淨心  拼音:jìng xīn
清淨無妄之心。陳。江總入攝山棲霞寺〉詩:「淨心抱冰雪,暮齒逼桑榆。」
《漢語大詞典》:方等
佛教语。方正平等,谓所说之理方正而平等。为一切大乘经教的通名。百喻经·师患脚付二弟子喻:“方等学者非斥小乘,小乘学者復非方等,故使大圣法典二途兼亡。” 南朝 梁 惠皎 高僧传·译经上·帛远:“﹝ 法祖 ﹞研味方等,妙入幽微。”《坛经·机缘品》:“我听方等经论,各有师承。”
《漢語大詞典》:三有
(1).佛教语。谓三界之生死。一、欲有,欲界之生死;二、色有,色界之生死;三、无色有,无色界之生死。佛教认为三界之生死境界有因有果,故谓之有。 南朝 梁武帝 《游钟山大爱敬寺》诗:“三有同永夜,六道等长眠。” 唐 李邕 《海州大云寺禅院碑》:“湛四禪於中道,超三有以上征。”《目连救母出离地狱升天宝卷》:“以此不尽功德,上报四恩,下资三有。”
(2).指仁慈、节俭、不为天下先这三种美德。 隋 王通 中说·魏相:“ 仇璋 谓 薛收 曰:‘子闻三有七无乎?’…… 薛收 曰:‘请闻三有。’ 璋 曰:‘有慈,有俭,有不为天下先。’”
《漢語大詞典》:世谛(世諦)
(1).佛教语。“二谛”之一。谓有关世间种种事相的真理。大智度论卷三八:“佛法中有二諦,一者世諦,二者第一义諦。为世諦故,説有众生;为第一义諦故,説众生无所有。”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神异·释保志:“世諦故有,第一义諦则无也。”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德慧伽蓝:“尔曹世諦之浄行,我又胜义諦之浄行;浄行既同,何为见拒?”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二六:“空观假观第一观,佛言世諦不可乱。”
(2).指世俗之见。 唐 王维 《与苏卢二员外期游方丈寺而苏不至因有是作》诗:“共仰头陀行,能忘世諦情。”
《漢語大詞典》:禅诵(禪誦)
佛教语。谓坐禅诵经。 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崇真寺:“沙门之体,必须摄心守道,志在禪诵。” 唐 张说 《唐陈州龙兴寺碑》:“昼则目禪诵之事,夜则耳鐘梵之音。” 唐 王维 《山中寄诸弟妹》诗:“山中多法侣,禪诵自为羣。”
《國語辭典》:邊際  拼音:biān jì
1.地區或空間的界限、盡頭。如:「汪洋大海,漫無邊際。」唐。孟浩然 洛中送奚三還揚州詩:「水國無邊際,舟行共使風。」
2.頭緒、端倪。如:「他說話不著邊際,讓人聽不懂。」
《漢語大詞典》:去来今(去來今)
佛教语。指过去、未来、现在。 唐 窥基 《大乘法苑义林章记》一:“去来今三,是时一切。” 宋 苏轼 《过永乐文长老已卒》诗:“三过门间老病死,一弹指顷去来今。”
《漢語大詞典》:权实(權實)
佛教语。谓佛法之二教,权教为小乘说法,取权宜义,法理明浅;实教为大乘说法,显示真要,法理高深。 南朝 梁简文帝 《〈大法颂〉序》:“二諦现空有之津,二智包权实之底。” 隋 智顗 摩诃止观卷三之下:“五、明权实者:权是权谋,暂用还废;实是实録,究竟指归。”
《國語辭典》:善緣  拼音:shàn yuán
1.良好關係。南朝梁。簡文帝 相宮寺碑:「皇太子蕭緯,自昔蕃邸,便結善緣。」《西遊記》第一二回:「我將袈裟、錫杖,情願送他,與我結個善緣。」
2.俗稱好姻緣為「善緣」。
《漢語大詞典》:法音
(1).指法言。合乎礼法之言。北史·韩显宗传:“窃惟陛下耳听法音,目翫坟典,口对百辟,心虑万机……文章之业,日成篇卷。”
(2).佛教语。解说佛法的声音,佛法。《法华经·譬喻品》:“我闻是法音,得所未曾有。” 唐 白居易 《香山寺新修经藏堂记》:“寺有佛像,有僧徒,而无经典;寂寥精舍,不闻法音,三宝闕一,我愿未满。” 许地山 《缀网劳蛛·命命鸟》:“这里头是 乔答摩 宣讲法要的道场。现时正在演说,好些人物都在那里聆听法音。”
(3).诵经奏乐声。 明 邵璨 《香囊记·祈祷》:“特过玄坛启法音。” 清 洪升 《长生殿·觅魂》:“内奏法音科。”
《國語辭典》:教門  拼音:jiào mén
1.宗派。唐。李華〈荊州南泉大雲寺故蘭若和尚碑〉:「或問:『南北教門,豈無差別?』對曰:『家家門外,有長安道。』」
2.教徒、信徒。《儒林外史》第四二回:「大爺道:『我是教門,不用大葷。』」
3.伊斯蘭教在中國的代稱。
《漢語大詞典》:象王
(1).象中之王。佛经中常用以比喻佛的进退威仪。法苑珠林卷十五引《胜天王经》:“二十七,进止如象王;二十八,容仪如师子王;二十九,行步如鹅王。”
(2).佛教语。喻佛或菩萨。《涅槃经》卷二三:“是大涅槃,唯大象王能象其底。大象王者,谓诸佛也。” 唐 李峤 《洛州昭觉寺释迦牟尼佛金铜瑞像碑》:“以牺帝龙颜之相,謁象王螺髻之容。”
(3).引申为像佛那样救世的人。 沈曾植 《寄太夷》诗:“物论有齐鯤子小,人间何世象王来。”
《國語辭典》:善知識  拼音:shàn zhī shì
佛教用語。佛教稱能引發他人向上、增善去惡乃至證悟成佛的人。《大方廣佛華嚴經》卷四六:「是故善男子應求善知識,親近、恭敬、一心供養而無厭足。」《儒林外史》第三八回:「我這裡有個海月禪林,那和尚是個善知識,送先生到那裡去住罷。」
《漢語大詞典》:夏中
(1).犹夏季。 晋 王羲之 《谢仁祖帖》:“忽然夏中感怀,冷冷不适。足下復何似,耿耿。” 唐 戴叔伦 《送裴判官回湖南》诗:“莫怕南风且尽欢, 湘 山多雨夏中寒。”宋书·庾炳之传:“ 刘雍 自谓得其力助,事之如父,夏中进甘蔗,若新发於州。”
(2).佛教语。谓夏安居间之九十日,即从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
《漢語大詞典》:真身
佛教语。佛教认为为度脱众生而化现的世间色身。佛、菩萨、罗汉等。 唐 慧能 《坛经·付嘱品》:“十一月, 广 、 韶 、 新 三郡官僚洎门人僧俗,争迎真身,莫决所之。” 宋 文天祥 《南华山》诗原注:“ 六祖禪师 真身盖数百年矣。”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摩腾真身:“今 洛 中 白马寺 , 摩腾 真身尚在。” 秦牧 《惠能和尚的偈语》:“六十年代, 南华寺 还有他的‘真身’和‘衣钵’。”
《國語辭典》:緣起  拼音:yuán qǐ
1.事物的由來。
2.著書的人記其編著的原由,與序文略同。《金七十論。卷上》:「說此偈緣起。」
3.聲明發起一事的文字,與啟事略同。
4.一種流行於唐代的說唱藝術。敘述故事的始末緣由,作品均為宣揚佛教教義和講述佛教故事。現存作品有《醜女緣起》、《目連緣起》等。
《國語辭典》:露地  拼音:lù dì
露天的地方。《妙法蓮華經》卷二:「是時長者見諸子等安穩得出,皆於四衢道中露地而坐,無復障礙。」
《漢語大詞典》:六相
(1).传说辅佐 黄帝 的六臣: 蚩尤 、 大常 、 奢龙 、 祝融 、 大封 、 后土 ,分掌天地四方。管子·五行:“昔者 黄帝 得 蚩尤 ,而明於天道;得 大常 ,而察於地利;得 奢龙 ,而辩於东方;得 祝融 ,而辩於南方;得 大封 ,而辩於西方;得 后土 ,而辩於北方。 黄帝 得六相,而天地治,神明至。” 唐 张说 《祭崔侍郎文》:“故令名不离其身,方齐六相,助明三辰。” 清 钱谦益 《炼丹台》诗:“六相资辅弼,五贼收狂癲。”
(2).佛教语。指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见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卷四。 清 黄宗羲 《苏州三峰汉月藏禅师塔铭》:“ 曹洞 、 潙仰 、 法眼 建立四禁、五位、六相、三昧等纲宗,以竭机语之欺伪。”
《國語辭典》:口宣  拼音:kǒu xuān
古代天子臨時使近臣代己口傳意旨。《晉書。卷四○。楊駿傳》:「便召中書監華廙、令何劭,口宣帝旨使作遺詔。」
《國語辭典》:行持  拼音:xíng chí
施展、行使。《水滸傳》第七○回:「此是公孫勝行持道法,張清看見,心慌眼暗。」《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七:「最下者行持符籙,役使鬼神。」
《國語辭典》:持行  拼音:chí xíng
修行。《南史。卷七三。孝義列傳上。吳達之》:「幼璵末好佛法,翦落長齋,持行精苦。」
分類:持行修行
《漢語大詞典》:灰劫
(1).佛教语。指大三灾中火劫后的余灰。 唐 杜甫 《寄峡州刘伯华使君四十韵》:“药囊亲道士,灰劫问胡僧。” 宋 米芾 《山光寺》诗:“仙来石畔怀灰劫,鹤语池边劝后生。”
(2).指被兵火毁坏后的残迹。 清 叶燮 《集吴天章传清堂感旧限红字》:“忽惊灰劫餘芳砌,重愴 山阳 拭槁桐。”
《國語辭典》:慧劍  拼音:huì jiàn
佛教以智慧能斬斷一切煩惱,故以劍修飾之。《維摩詰所說經。卷下》:「以智慧劍,破煩惱賊,出陰、界、入,荷負眾生,永使解脫。」《老殘遊記二編》第四回:「今日你命光發露,透出你的智慧,還不趁勢用你本來具足的慧劍,斬斷你的邪魔嗎?」
《漢語大詞典》:无记(無記)
佛教语。谓事物之性体中容,不可记为善,亦不可记为恶者。阿毘达磨俱舍论卷二:“於此所説十有对中,除色及声餘八无记,谓五色根,香味触境,不可记为善不善性,故名无记。” 唐 王维 《与胡居士皆病寄此诗兼示学人》之二:“灭想成无记,生心坐有求。”
《漢語大詞典》:受记(受記)
(1).亦作“ 受纪 ”。指接受祭享。汉书·司马迁传:“五年而当 太初 元年,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天歷始改,建於明堂,诸神受记。”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以元新改,立明堂,朝诸侯及郡守受正朔,各有山川之祀,故曰诸神受记。” 明 唐顺之 《观中州进贺长至表笺恭述时寓信阳》诗:“诸神将受纪,四海共迎祥。”
(2).佛教语。称佛记弟子来生因果及将来成佛之事为记别,接受记别,叫做受记。 唐 李邕 《嵩岳寺碑》:“密意所传称十方之首,莫不佛前受记,法中出家。”古今小说·梁武帝累修归极乐:“长老知是 范道 要求受记,故此昼夜啼哭。”《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六回:“佛经上常説:‘受记成佛。’你能受记,就能成佛;你不受记,就不能成佛。”
《國語辭典》:空劫  拼音:kōng jié
佛教用語。四劫之一。指世界最終萬物皆歸於無之時。
《漢語大詞典》:戒定
佛教语。制身为戒,慎心为定。 唐 道宣 《净心诫观法》二:“一切苦因果,财色为本;一切乐因果,戒定为本。” 唐 王维 《同崔兴宗送衡岳瑗公南归》诗:“一施传心法,唯将戒定还。”
《國語辭典》:法寶  拼音:fǎ bǎo
1.佛教用語。指諸佛、菩薩的教法。為三寶之一。《五燈會元。卷一。二十七祖般若多羅尊者》:「於諸寶中,法寶為上。」
2.僧家所用的衣缽、錫杖等,也稱為「法寶」。
3.比喻具有神奇功效的寶物。
《漢語大詞典》:薰修
佛教语。谓焚香礼佛,修养身心。《观无量寿经》:“戒香薰修。”艺文类聚卷七六引 隋 江总 《香赞》:“还符戒品,薰修福田。” 明 屠隆 《昙花记·夫人内修》:“皈依三宝,薰修六时。”
《國語辭典》:授記  拼音:shòu jì
佛教用語:(1)一種佛經的體裁。為十二分教之一。指記載佛回答有關弟子等人死後往生何處的經典。(2)佛對某菩薩預言其未來成佛之事,稱為「授記」。《放光般若經》卷三:「舍利弗問須菩提,言:『諸有住是三昧者,為已從過去諸佛授記已耶?』」
《漢語大詞典》:爱水(愛水)
(1).爱惜水。《韩诗外传》卷三:“夏不敷浴,非爱水也。”
(2).佛教语。指因爱欲而产生的津液、眼泪之类。《楞严经》卷八:“因诸爱染,发起妄情,情积不休,能生爱水。是故众生心忆珍羞,口中水出;心忆前人,或怜或恨,目中泪盈……心著行淫,男女二根,自然流液。” 明 唐寅 《和沈石田落花诗》之十二:“濙濙爱水衫前泪,渺渺游魂树底春。”
(3).比喻情欲。 唐太宗 《大唐三藏圣教序》:“朗爱水之昏波,同臻彼岸。”
《國語辭典》:意識  拼音:yì shì
1.泛指一切精神活動。如知覺、記憶、想像等皆屬之。
2.覺察、警悟。如:「他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
3.佛教用語。對一切現象能產生分別作用的心。《阿毗達磨俱舍論》卷一:「意識相應散慧,名為計度分別。」
《國語辭典》:永劫  拼音:yǒng jié
佛教形容不能用年、月、日來計算非常漫長的時間。《敕修百丈清規》卷五:「心源湛寂,法海淵深,迷之者永劫沉淪,悟之者當處解脫。」
《國語辭典》:示寂  拼音:shì jí
佛教稱佛、菩薩、高僧死亡。寂,即圓寂。本指達到不再輪迴的境界,但亦用來稱出家眾的去世。清。錢謙益〈洞聞禪師塔銘〉:「天啟三年七月,洞聞禪師示寂於破山之禪院。」
《漢語大詞典》:法乳
(1).佛教语。喻佛法。谓佛法如乳汁哺育众生。《涅槃经·如来性品》:“饮我法乳,长养法身。” 五代 徐纶 《阳城龙泉院记》:“ 敬谦 、 敬审 等皆能不辜法乳,永保衣珠,共匡教门。” 清 唐孙华 《长椿寺拜瞻明慈圣李太后御容恭赋四十韵》:“法乳三千界,慈仪四十年。”
(2).把小米放在罂中熬成的汤。 宋 陶谷 清异录·馔羞:“ 明宗 在藩不妄费,尝召幙属论事,各设法乳半盏,盖甖中粟所煎者。”
《國語辭典》:功課  拼音:gōng kè
1.定治事的程序,以稽核其進度、成績。《漢書。卷八三。薛宣朱博傳。薛宣》:「宣考績功課,簡在兩府。」
2.學生的課業。《文明小史》第二五回:「他忍不住要請教些實在的功課,先生沒法,只得出去買了幾張暗射地圖。」也作「工課」。
3.佛教徒的早、晚課,內容包括唱讚、誦經、持咒等。
《漢語大詞典》:妄心
佛教语。谓妄生分别之心。大乘起信论:“一切众生,以有妄心,念念分别。” 唐 元稹 《酬知退》诗:“莫着妄心销彼我,我心无我亦无君。”
《漢語大詞典》:禅天(禪天)
佛教语。指修习禅定所能达到的色界四重天(初重天至第四重天)。 宋 王安石 《示宝觉》诗之一:“翛然迥出山林外,别有禪天好浄居。”
《漢語大詞典》:指月
佛教语。以指譬教,以月比法。《楞严经》卷二:“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若復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 宋 余靖 《寄题宝峰山玩云亭》诗:“指月犹为幻,玩云应强名。”
分類:佛教语
《漢語大詞典》:义心(義心)
(1).节义或道义之心。 南朝 宋 颜延之 《秋胡诗》:“南金岂不重,聊自意所轻。义心多苦调,密比金玉声。” 前蜀 韦庄 《和薛先辈初秋寓怀》:“义心孤剑直,学海怒涛深。”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归真》:“今本军师辅真圣主,得蒙上帝眷顾,以有当日之义心,乃有今日之义举,无非为上帝基督争体面,为上帝基督争纲常也。”
(2).佛教语。因迷于事或迷于理而产生的疑惑不决之心。 唐 王维 《夏日过青龙寺谒操禅师》诗:“欲问义心义,遥知空病空。”
《漢語大詞典》:宝所(寶所)
佛教语。本谓藏珍宝之所,喻指涅槃,谓自由无碍的境界。《法华经·化城喻品》:“若能前至宝所,亦可得去。”摩诃止观卷一:“界内小道,极在化城,故为细;界外大道,极在宝所,故为麤。” 唐 杨炯 《梓州惠义寺重阁铭》:“是则毘耶四会,俱发道心;险路众人,咸知宝所。”古尊宿语录卷三二:“譬如造得一隻船,上面一一装载了,要千里至乎宝所。”
《漢語大詞典》:静虑(静慮)
(1).涤除一切杂念。太平广记卷十九引 唐 卢□ 《逸史·李林甫》:“相公安神静虑,万想俱遣。”云笈七籤卷三二:“但当和心、少念、静虑,先去乱神、犯性之事。”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六章第三节:“禅的意义是澄心静虑,坐禅入定,绝灭一切妄念,专心求解脱。”
(2).静心思考。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幸多暇日,自求诸己,研精静虑,贞观厥美。”宋史·苏轼传:“平居静虑,亦尝有忧於此乎!”
(3).佛教语。犹禅定。谓坐禅时住心于一境,冥想妙理。阿毘达磨俱舍论卷二八:“依何义故立静虑名,由此寂静能审虑故。”
《漢語大詞典》:含识(含識)
佛教语。谓有意识、有感情的生物,即众生。 南朝 梁简文帝 《马宝颂》:“愍含识,资惠命,引苍生,归法性。” 隋炀帝 《宝台经藏愿文》:“开发含识,济渡羣生。”南史·梁纪上·高祖武帝:“於是祈告天地宗庙,以去杀之理,欲被之含识。”
《漢語大詞典》:心造
(1).佛教语。谓为心所生。 清 张岱 西湖梦寻·大佛头:“色相求如来,鉅细皆心造。我视大佛头,仍然一茎草。”
(2).泛指主观想象。 鲁迅 《南腔北调集·论“第三种人”》:“生在有阶级的社会里而要做超阶级的作家……这样的人,实在也是一个心造的幻影,在现实世界上是没有的。” 聂绀弩 《老子的全集》:“ 老子 心造了一些幻象,以为到处都有儒家在迫害他,于是一路风声鹤唳,踉踉跄跄地跑出关去。”
《國語辭典》:真際  拼音:zhēn jì
佛教用語。指現象的本質。《文選。王巾。頭陁寺碑文》:「蔭法雲於真際則火宅晨涼;曜慧日於康衢則重昏夜曉。」
《國語辭典》:家珍  拼音:jiā zhēn
家中的寶物。如:「如數家珍。」《韓詩外傳》卷一:「吾使之事仲尼。仲尼去魯,送之,不出魯郊;贈之,不與家珍。」
《漢語大詞典》:能所
佛教语。“能”与“所”相对,犹言主客观。《大般若经》卷五六八:“作是思惟,所观境界皆悉空无,能观之心亦復非有,无能所观二种差别,诸法一相,所谓无相。”《坛经·机缘品》:“汝但心如虚空,不著空见,应用无碍,动静无心,凡圣情忘,能所俱泯,性相如如,无不定时也。” 清 王夫之 尚书引义·召诰无逸:“夫能所之异其名,释氏著之,实非释氏昉之也。其所谓能者即用也,所谓所者即体也, 汉 儒之已言者也。所谓能者即思也,所谓所者即位也,《大易》之已言者也。所谓能者即己也,所谓所者即物也,《中庸》之已言者也。所谓能者人之弘道者也,所谓所者道之非能弘人者也, 孔子 之已言者也。” 薶照 《人民程度之解释》:“盖一切事物,有能即有所,能所固对待而不可离。”
《漢語大詞典》:心王
佛教语。指法相宗所立五位法中的心法。包括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和阿赖耶识。与心所有法相对。见《百法明门论》。亦泛指心。心为三界万法之主,故称。《涅槃经·寿命品》:“头为殿堂,心王居中。” 唐 王维 《大唐大安国寺故大德净觉禅师碑铭》:“光宅真空,心王之四履;建功无旱,法将之万胜。” 唐 刘禹锡 《闲坐忆乐天以诗问酒熟未》:“减书存眼力,省事养心王。”景德传灯录·志公和尚:“心王自在翛然,法性本无十缠。”
《漢語大詞典》:退转(退轉)
(1).佛教语。谓位次下降,功行减退,道心退缩等。《法华经·序品》:“菩萨摩訶萨八万人,皆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 南朝 陈 徐陵 《谏仁山深法师罢道书》:“法师今若退转,未必有一称心交,失现前十种大利。”《敦煌变文集·太子成道变文》:“常持苦行,心无退转。” 章炳麟 《建立宗教论》:“释教有 无量寿佛 之説,念之者得生净土,永不退转。”
(2).退回;转头。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梦幻·松雪翁入梦》:“余自束髮即学 松雪翁 书,至十八九岁最喜临摹 山谷 ,业师 林蠡槎 先生谓 泳 受病已深,仍以 松雪 为退转之法。” 鲁迅 《华盖集·这个与那个》:“如果偶有几个不肯退转,因而受害的,公论家便异口同声,称之曰傻子。”
《漢語大詞典》:贪痴(貪癡)
(1).佛教语。谓贪欲与痴愚。 南朝 梁武帝 《游锺山大爱敬寺》诗:“二苦常追随,三毒自烧然。贪痴养忧畏,热恼坐焦煎。” 元 尹志平 《减字木兰花·秋阳观作劝世》词:“恣欲贪痴,积业如山犹不知。” 明 汪廷讷 《狮吼记·摄对》:“狮子 河东 且敛威,办真心出世,除淫杀,戒贪痴。”参见“ 贪瞋痴 ”。
(2).贪恋入迷。 宋 京镗 《雨中花·重阳》词:“自怜行客,犹对佳宾,留连岂是贪痴。谁会得,心驰北闕,兴寄东篱。” 明 孙柚 《琴心记·赉金买赋》:“恣风情,勾春兴,摘花心,偷香味,你好贪痴!”
《漢語大詞典》:贪瞋痴(貪瞋癡)
佛教语。贪欲、瞋恚与愚痴三种烦恼。此三者毒害人最剧,故称三毒。 南朝 齐 萧子良 《净住子·发愿庄严门》:“原众恶所起,皆缘意地贪瞋痴也。”
《國語辭典》:行乞  拼音:xíng qǐ
向人乞討。《管子。輕重己》:「食如言而勿遺,多者為功,寡者為罪,是以路無行乞者也。路有行乞者,則相之罪也。」《呂氏春秋。慎大覽。報更》:「臣宦於絳,歸而糧絕,羞行乞而憎自取,故主於此。」
《國語辭典》:幻泡  拼音:huàn pào
夢幻泡影。比喻事物虛幻無常。唐。白居易 春憶二林寺舊游因寄朗滿晦三上人詩:「清淨久辭香火伴,塵勞難索幻泡身。」
《國語辭典》:離垢  拼音:lí gòu
佛教用語。遠離煩惱塵垢。《維摩詰經。卷上》:「遠塵離垢諸法法眼生。」南朝梁。王僧孺初夜文〉:「大招離垢之賓,廣集應真之侶。」
《漢語大詞典》:声尘(聲塵)
(1).佛教语。六尘之一。《圆觉经》:“善男子:根清浄故,色尘清浄;色清浄故,声尘清浄。”
(2).指世俗的音乐或娱乐等活动。 唐 白居易 《祭崔常侍文》:“辱为僚友三十餘年,又膳部房与公同声尘之游,定胶漆之分。” 宋 范成大 《读白傅洛中老病后诗戏书》诗:“岂惟背声尘,亦自屏杯酌。” 元 耶律楚材 《和景贤又四绝》之一:“年来世事已参商,但有声尘尚未忘。”
(3).指名声。 南朝 梁 刘孝标 《自序》:“余声尘寂寞,世不吾知,魂魄一去,有同秋草。” 宋 李昉 《寄孟宾于》诗:“昔日声尘喧 洛 下,近年诗价满 江 南。”
《國語辭典》:三業  拼音:sān yè
佛教用語:(1)指有意志的心理、言談和身體行為。《阿毘達磨俱舍論》卷一三:「毗婆沙師說立三業,如其次第,由上三因。然心所思即意業,思所作業分為身、語二業是思所等起故。」(2)善、惡、非善非惡三種意志行為。《阿毗達磨俱舍論》卷一五:「業有三種:善、惡、無記。」
《漢語大詞典》:密印
(1).即蜜印。死后追赠官职所赐的蜡印。晋书·山涛传:“以 太康 四年薨,时年七十九。詔赐东园祕器、朝服一具、衣一袭、钱五十万、布百匹,以供丧事,策赠司徒,密印紫綬,侍中貂蝉, 新沓伯 密印青朱綬,祭以太牢,諡曰‘康’。” 唐 刘禹锡 《彭阳侯令狐氏先庙碑》:“先夫人亦四徙封,密印累累,邦族耸慕。”按,“蜜印”古籍多讹为“密印”。
(2).佛教语。诸佛菩萨各有本誓,为标志此本誓,以两手十指结种种之相,是为印象印契,故云“印”;其理趣深奥秘密,故云“密”。密宗多修密印法门,以身、口、意“三密相应”,手结印,心观想,口持咒,以求证佛果。《大日经·密印品》:“身分举动住止,应知皆是密印;舌相所转众多言语,应知皆是真言。”
(3).佛教禅宗指 达摩 西来所传的直指人心的“心印”。此“心印”为“教外别传”,故称“密”。 清 龚自珍 《最录天台传佛心印记》:“其曰传佛心印何也? 达摩 之东,此方人争言西土二十八祖佩佛密印……且曰:‘佛果有密印歟?教外果有别传歟?’”
《國語辭典》:三明  拼音:sān míng
1.日、月、星。晉。崔豹《古今註。卷下。問答釋義》:「三王,三明也;五霸,五嶽也。」
2.佛教謂佛和阿羅漢所擁有的三種神通:(1)悉知一切眾生過去世的種種,稱為「宿命明」。(2)悉知一切眾生在未來世的生死狀況,稱為「天眼明」。(3)悟道、斷除一切煩惱所得的智慧,由此達到解脫,稱為「漏盡明」。《大智度論》卷二:「宿命、天眼、漏盡名為三明。」也作「三達」。
《漢語大詞典》:三达(三達)
佛教谓能知宿世为宿命明,知未来为天眼明,断尽烦恼为漏尽明。彻底通达三明谓之三达。用以指佛。 南朝 梁 沈约 《弥勒佛铭》:“七珍非羡,三达斯仰。” 隋 慧远 大乘义章卷二十:“於如是等知穷尽,説为三达。”
《國語辭典》:唱名  拼音:chàng míng
1.按名冊高聲點名。《北史。卷五五。元文遙傳》:「令趙郡王叡宣旨唱名,厚加慰喻。」《二刻拍案驚奇》卷一五:「正值知州投文換牌,唱名點到江溶名字。」
2.舊時殿試後,皇帝呼名召見登第的進士。宋。洪邁《夷堅丁志。卷一一。鄭僑登雲梯》:「先是考官用分數編排,石君當居上,臨唱名始易之云。」元。周密《武林舊事。卷二。唱名》:「上御集英殿拆號唱進士名,各賜綠襴袍、白簡、黃襯衫。」
《國語辭典》:臚唱  拼音:lú chàng
科舉時,天子宣旨傳召新科進士入見,稱為「臚唱」。元。方回〈趙賓暘唐師善見和湧金城望次韻〉五首之五:「臚唱曾叨殿上傳,末班遙望御爐煙。」也作「臚傳」。
《國語辭典》:工尺譜  拼音:gōng chě pǔ
一種中國記錄樂譜的方法。約產生於隋唐時代,由管樂器的指法記號逐漸演變而來。常見者用上、尺、工、凡、合、四、乙,依次記寫七聲。也稱為「笛色譜」、「管色譜」。
《國語辭典》:法理  拼音:fǎ lǐ
1.法律與情理。《書經。呂刑》「惟察惟法,其審克之」句下漢。孔安國。傳:「惟當清察罪人之辭,附以法理,其當詳審能之。」《後漢書。卷七六。循吏傳。王渙傳》:「其冤嫌久訟,歷政所不斷,法理所難平。」
2.法律的原理。如立法立義、法律秩序所包含之各種原理或原則等。《東觀漢記。卷一一。張禹傳》:「明帝以其明達法理,有張釋之風,超遷非次,拜廷尉。」
3.條理,事物的道理。《王充。論衡。骨相》:「非徒富貴貧賤有骨體也,而操行清濁亦有法理。」
4.佛教所闡述的道理。《晉書。卷六五。王導傳》:「時有外國沙門名提婆,妙解法理,為珣兄弟講毗曇經。」
《國語辭典》:根性  拼音:gēn xìng
1.人的本質。如:「他根性善良。」
2.佛教用語。指人性中有生善惡作業的力量。唐。王維胡居士臥病遺米因贈〉詩:「了觀四大因,根性何所有。」
《國語辭典》:泥犁  拼音:ní lí
佛教用語。地獄。胡語的音譯。參見「地獄」條。
《國語辭典》:根器  拼音:gēn qì
1.指人的秉賦、氣質。《喻世明言。卷二九。月明和尚度柳翠》:「那月明和尚只為這節上識透他根器不壞,所以立心要度他。」
2.家世、出身。《醒世姻緣傳》第五回:「當日只說是個唱旦的戲子,誰知他是這樣的根器。」
3.男性生殖器的隱語。《野叟曝言》第一一三回:「飛娘一刀已到,根器削斷,鮮血直噴。靳直大喊一聲,暈死地上。」
《漢語大詞典》:诸尘(諸塵)
佛教语。指色、声、香、味、触五尘。 唐 王建 《原上新居》诗之七:“焚香向居士,无计出诸尘。” 明 高启 《赋永上人纸帐》:“ 剡 藤裁素幬,坐使诸尘隔。”
分類:佛教语
《國語辭典》:正命  拼音:zhèng mìng
1.安享天年而死。相對於非命而言。《孟子。盡心上》:「盡其道而死者,正命也。」
2.佛教修行方法。八正道的第五支。指正確的謀生方式。《雜阿含經》卷二八:「有八正道能斷愛欲,謂: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國語辭典》:天命  拼音:tiān mìng
1.天地萬物自然的法則。《論語。為政》:「五十而知天命。」《荀子。天論》:「從天而頌之,孰與制天命而用之。」
2.天神所主宰的命運。《書經。盤庚上》:「先王有服,恪謹天命。」《兒女英雄傳》第一回:「我兄說萬事都是盡人事,聽天命,自有個一定。」
3.天所賦予人的稟賦與本性。《禮記。中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4.壽命。《漢書。卷八七。揚雄傳下》:「遜於不虞,以保天命。」
5.清朝太祖的年號(西元1616~1626)。
《漢語大詞典》:四辈(四輩)
(1).主持四时助祭的诸侯之长。《公羊传·桓公元年》“诸侯时朝乎天子” 汉 何休 注:“王者亦贵得天下之欢心,以事其先王,因助祭以述其职,故分四方诸侯为五部,部有四辈,辈主一时。”
(2).众人,四方之人。 南朝 齐 王琰 《冥祥记·僧竺昙盖》:“ 汉 沙门 竺曇盖 , 秦郡 人也。真确有苦行,持鉢振锡,取给四辈。” 唐 刘禹锡 《袁州萍乡县杨岐山故广禅师碑》:“十方四辈,瞻礼於斯。” 元 范梈 《奉寄翰林邓侍讲》诗:“闭门读书古都市,四辈冠盖方隆隆。”
(3).佛教语。指佛、菩萨、圆觉、声闻。资治通鉴·宋孝武帝大明六年:“夫佛以谦卑自牧,忠虔为道,寧有屈膝四辈而简礼二亲,稽顙耆腊而直体万乘者哉!” 胡三省 注:“释氏有所谓戒外四圣:佛,一也;菩萨,二也;圆觉,三也;声闻,四也。亦谓之四辈。”
(4).佛教语。指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即僧、尼及在家奉佛的男、女。百喻经·三重楼喻:“譬如世尊四辈弟子,不能精勤修敬三宝,懒惰懈怠。”
《漢語大詞典》:本缘(本緣)
佛教语。由来,缘起。《维摩诘经·菩萨品》:“诸菩萨各各向佛説其本缘。”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闻义里:“东南七里有 雀离浮图 ……推其本缘,乃是如来在世之时,与弟子游化此土,指城东曰:‘我入涅槃后三百年,有国王名 迦尼色迦 ,在此处起浮图。’”
《漢語大詞典》:内明
(1).内心光明正大。 晋 袁宏 后汉纪·顺帝纪:“ 王公 束脩励节而受谗佞之患…… 王公 沉静内明,若有他变,朝廷获害忠良之名。” 明 唐顺之 《条陈海防经略事疏》:“ 苏 松 兵备签事 熊桴 ,自 倭 事始起以至今日,无一岁不在兵间,忠实练事,沉毅内明,出入海潮,艰危不避。”
(2).佛教语。 印度 佛教称佛学为“内明”。明,意为学问。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七岁之后,渐授五明大论:一曰声明,释詁训字,詮目疏别……五曰内明,究畅五乘因果妙理。”参见“ 五明 ”。
《國語辭典》:五明  拼音:wǔ míng
古印度五種學科知識、技能的總稱。一聲明,指研究語音、語法、修辭的學問;二工巧明,指工藝、數學、天文、音樂、美術等技藝的學識;三醫方明,指醫藥類的學識;四因明,謂邏輯學;五內明,即關於宗教哲學與修持的知識。《大唐西域記》卷二:「七歲之後,漸授五明大論。」
《漢語大詞典》:起信
(1).兴信。起而申说。《书·盘庚上》:“今汝聒聒,起信险肤,予弗知乃所讼。” 孙星衍 疏:“起者, 高诱 注吕氏春秋云:‘兴也。’……言羣臣讙言拒善,而兴信邪险肤传之语。” 周秉钧 易解:“起,兴起;信,古伸字……言汝拒善自用,起而伸説危害肤浅之言。”
(2).佛教语。谓产生相信正法之心。 唐 柳宗元 《永州龙兴寺修净土院记》:“呜呼!有能求无生之生者,知舟筏之存乎是,遂以《天台十疑论》书于墻宇,使观者起信焉。” 周作人 《知堂回想录·五年间的回顾》:“十二月初九日,至 延龄巷 ‘金陵刻经处’买得佛经两本,记得一本是《投身饲饿虎经》,还有一本是《经指示说》,初学最好看这个,乃是《起信论》的纂注。其实我根本是个‘少信’的人,无从起信,所以看了始终‘不入’。”
(3).泛指产生信仰或信任。 许地山 《危巢坠简·东野先生》:“所以你第一步的预备便是号召同志,使人起信,是不是?”
(4).佛书大乘起信论的省称。 唐 李邕 《大照禅师塔铭》:“遂听《法华经》《唯识》《起信》等论。”
(5).犹起汛,潮汛始发。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浙江胜迹:“一月之间,生明、生魄,潮亦再盛焉。生明之潮,则自前月二十六长水,谓之起信,歷晦、朔至月三日,谓之大信。”
《國語辭典》:外緣  拼音:wài yuán
佛教用語:(1)謂外在條件。南朝梁。真諦譯〈大乘起信論〉:「若雖有外緣之力,而內淨法未有熏習力者亦不能究竟厭生死苦樂求涅槃。」(2)謂世俗的利益。唐。白居易朝歸書寄元八〉詩:「自此聊以適,外緣不能干。」
《漢語大詞典》:实语(實語)
(1).佛教语。谓语之称于实,又行能与语相应者。《金刚经·离相寂灭分》:“ 如来 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誑语者、不异语者。”《敦煌变文集·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经文》:“假设虚施皆不用,言言实语唱将来。”
(2).犹实话。 清 夏燮 中西纪事·外夷助剿:“该酋已吐实语,谓剿贼本 中国 应办之事。”
《國語辭典》:種性  拼音:zhǒng xìng
1.宇宙萬物其本身的特性。宋。釋惠洪《石門文字禪。卷二七。跋狄梁公傳》:「予聞虎生三日,其氣食牛;駃騠七日,而超其母。蓋其種性特殊,不幸而趣異類中耳。」
2.佛教用語。指造成眾生在修行道上最終成就不同的根性。《大乘入楞伽經》卷二:「有五種種性。」也稱為「種姓」。
3.一個民族自然形成的特性。如:「國父認為:『民族主義,卻不必要甚麼研究才會曉得的。……這是從種性發出來,人人都是一樣。』」
《漢語大詞典》:顿解(頓解)
佛教语。犹顿悟。 南朝 宋 谢灵运 《与诸道人辨宗论》:“是胡傍渐悟者,所以密造顿解:倚 孔 教者,所以潜成学圣。”参见“ 顿悟 ”。
《國語辭典》:頓悟  拼音:dùn wù
佛教用語:(1)謂在一時間證得真理。《五燈會元。卷四。薦福弘辯禪師》:「如來出世為天人師,善知識隨根器而說法,為上根器者開最上乘頓悟至理。」(2)證悟一切現象都無真實的生滅變化。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南朝梁。劉孝標。注:「法師研十地,則知頓悟於七住。」
《漢語大詞典》:心灯(心燈)
佛教语。犹心灵。谓神思明亮如灯,故称。 南朝 梁简文帝 《与广信侯书》:“岂止心灯夜炳,亦乃意蕊晨飞。” 唐 慧立 彦悰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九:“智皎心灯,定凝意水。” 清 黄景仁 《三迭夜坐韵》诗之二:“试汲井花清眼膜,要分兰气养心灯。”
《漢語大詞典》:无生理(無生理)
佛教语。谓无生无灭的真谛。 唐 韩翃 《题龙兴寺澹师房》诗:“记取无生理,归来问此身。”
《國語辭典》:末法  拼音:mò fǎ
佛教用語。指佛法流傳的最後時段。對這時期佛教現象描述,時間的計算、長短,不同經典有各種不同的說法。如在唯識宗的描述,這時期佛教只剩教法,既無人修行,也無人證悟。時限約在佛滅兩千歲後的一萬年之間。《隋書。卷三五。經籍志四》:「然佛所說,我滅度後,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三千年,其義如此。」
《漢語大詞典》:下根
(1).佛教语。犹钝根。下等根器者。 清 龚自珍 《〈妙法莲华经〉四十二问》:“前三周简矣,何以言初善、中善、后善?答:就三周而论……为下根説法,授下根记,后善也。”
(2).下面的根。 唐 杜甫 《枯柟》诗:“上枝摩苍天,下根蟠厚地。”
《國語辭典》:戲論  拼音:xì lùn
佛教稱違反真理,對善法的增長沒有任何利益的言論。《中論》卷一:「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
《漢語大詞典》:重宣
佛教语。谓教主说法告一段落,以偈颂重复概括精义。 清 龚自珍 《正译第六》:“凡见佛者,则有唄偈,乐器赞颂;问佛咨义,往往用偈颂。佛説法毕,则有重宣之颂,如东土之有歌诗谐声者也。”
《漢語大詞典》:法流
(1).佛教语。相续不绝的佛法。 南朝 梁元帝 《谢敕送齐王瑞像还启》:“身持净戒,心抃法流。” 唐 王维 《为舜闍黎谢御题大通大照和尚塔额表》:“宿修梵行,愿在法流者,覆以惭媿之衣,落其烦恼之髮。”
(2).佛教语。佛法流传。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序》:“然法流东土,盖由传译之勋。”
《漢語大詞典》:参玄(參玄)
(1).佛教语。犹参禅。 明 于颍 《暑中偕文将泛湖谒牧雪师》诗:“参玄过 白社 ,破浪狎清流。”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紫花和尚:“时有僧善参玄,因遣人邀至,使就榻前讲《楞严》。”
(2).泛指探究哲理。 唐 杨炯 《〈王勃集〉序》:“ 扬子云 之暮年,遂起参玄之叹。” 扬雄 晚年曾仿《太玄》,故云。
《國語辭典》:本願  拼音:běn yuàn
1.原有的心願。《晉書。卷八七。涼武昭王傳》:「吾自立身,不營世利;經涉累朝,通否任時;初不役智,有所要求,今日之舉,非本願也。」
2.根本的誓願。《大方廣佛華嚴經》卷六二:「入一切剎海,成滿本願嚴淨佛剎故。」
《漢語大詞典》:慧力
佛教语。五力之一。谓观悟苦、集、灭、道四谛,达到解脱之力。亦泛指智慧之力。见杂阿含经卷二六。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案达罗国:“ 陈那菩萨 者,佛去世后,承风染衣,智愿广大,慧力深固。” 唐 皇甫曾 《题普门上人房》诗:“慧力堪传教,禪功久伏魔。”
《漢語大詞典》:像法
佛教语。正、像、末“三时”之一。谓佛去世久远,与“正法”相似的佛法。其时道化讹替,虽有教有行而无证果者。“像法”的时限说法不一。一般认为在佛去世五百年后的一千年之间。见《大集经》。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析旷劫之微言,説像法之微旨。”《旧唐书·高祖纪》:“自 觉王 迁谢,像法流行,末代陵迟,渐以亏滥。” 宋 王禹偁 《〈左街僧录通惠大师文集〉序》:“像法修明,緇徒整戢。” 清 龚自珍 《支那古德遗书序》:“晚 唐 以还,像法渐谢,则有斥经论用 曹溪 者,则有祖 曹溪 并失夫 曹溪 之解行者,愈降愈滥,愈诞愈易。”
《國語辭典》:口業  拼音:kǒu yè
1.佛教用語。指會造成未來苦樂果報的言語行為。宋。蘇軾 勝相院經藏記:「結習口業,妄言綺語,論說古今、是非、成敗。」
2.唐宋時稱文學的創作為「口業」。宋。蘇軾次韻秦太虛見戲耳聾〉詩:「眼花亂墜酒生風,口業不停詩有債。」
3.賴以維生的產業。《清史稿。卷四。世祖本紀一》:「其令所在有司廣加招徠,給以荒田,永為口業。」
《漢語大詞典》:利生
佛教语。利益众生。 唐 慧能 《坛经·付嘱品》:“师春秋七十有六,年二十四传衣,三十九祝髮,説法利生三十七载。”
《漢語大詞典》:法空
佛教语。谓诸法(物质与精神现象的总和)由因缘而生,并无独立存在的实体。《法华经·药草喻品》:“闻诸法空,心大欢喜。” 唐 李邕 《国清寺碑》序:“三归法空,一处心浄。” 吕澄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六讲:“大乘般若流行以后,法空的意义得到阐扬,成为学说上一个最显著的特点。”
《國語辭典》:塵剎  拼音:chén chà
像塵埃那麼多,數也數不盡的佛國。《華嚴經旨歸。說經佛》:「盧舍那佛顯法界身雲,業用無邊周側如上,一一塵剎,一一念劫攝生威儀。」
《國語辭典》:悲願  拼音:bēi yuàn
佛菩薩由慈悲心所發出的誓願。《五燈會元。卷一。八祖佛陀難提尊者》:「此子昔曾值佛,悲願廣大,慮父母愛情難捨,故不言不履耳。」
《漢語大詞典》:禅律(禪律)
(1).佛教语。禅宗和律宗的并称。 宋 苏辙 《龙井辩才法师塔碑》:“﹝ 辩才 ﹞以佛法化人,心具定慧,学具禪律。”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二九涉猎诸子,至於禪律之説,无不著於心矣。”
(2).佛教语。指禅定和戒律。 宋 苏轼 《篆〈般若心经〉赞》:“举足动念皆尘垢,而以俄顷作禪律。” 宋 陈师道 《和苏公洞庭春色》:“我方缚禪律,一举烦屡嗅。”
《國語辭典》:緣生  拼音:yuán shēng
佛教用語。指因緣生起的現象。〈大乘緣生論〉:「若於彼緣生,而能觀知空。」
《漢語大詞典》:业识(業識)
佛教语。谓十二因缘中的行缘识。指人投胎时心动的一念。《起信论》:“一者名为业识,谓无明力不觉心动故。” 明 陈玉阳 《义犬》第一出:“如今世上人,痴的痴,乖的也痴,苦的苦,乐的也苦,机关簸弄,一塲胜似一塲,业识缠绵,一世捱到百世。” 清 谭嗣同 《仁学》十:“智慧者, 孔 谓之道心;业识者, 孔 谓之人心。人心外无道心,即无业识,亦无由转成智慧。”
《漢語大詞典》:空堕(空墮)
佛教语。谓偏执“空”义,不能融通。 清 龚自珍 《以天台宗修净土偈》:“执念、执生,为假堕;执无念、无生,为空堕。”
《漢語大詞典》:梵行
佛教语。谓清净除欲之行。 晋 法显 佛国记:“王净修梵行,城内人信敬之情亦篤。”法苑珠林卷六一:“彼乱己整,守以慈行,见怒能忍,是为梵行;至诚安徐,口无粗言,不瞋彼所,是为梵行;垂拱无为,不害众生,无所嬈恼,是为梵行。” 明 宋濂 《四明佛陇禅寺兴修记》:“ 良公 通外内典,梵行清白,荐绅之流皆爱敬之。”
《國語辭典》:廣度  拼音:guǎng dù
1.廣大的程度。常用於抽象事物。如:「我們必須要探討這個問題的深度與廣度,才能做進一步的決策。」
2.寬宏的氣度。亦指有寬宏氣度的人。文選。嵇康 與山巨源絕交書:「然使長才廣度,無所不淹,而能不營,乃可貴耳。」
3.佛教用語。即普渡。唐。李邕〈五臺山清涼寺碑〉:「示立諸相而無所立,廣度群生而無所度。」
《漢語大詞典》:所缘(所緣)
(1).所凭借的。《淮南子·说林训》:“城成於土,木直於下,非有事焉,所缘使然。”
(2).佛教语。谓心识为能缘,心识的对象为“所缘”。 唐 普光 《俱舍光记》二:“缘谓攀缘,心心所法名能缘,境是所缘。”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九讲:“能缘和所缘,主观和对象,都是空幻不实的,这还是属于般若的思想,只讲求‘色心平等’,而并强调以心为主。”
《漢語大詞典》:无热(無熱)
佛教语。色界第四禅中的天名。谓无三灾之患,故以为名。 唐 皎然 《妙喜寺寄李司直等四十二韵》:“药化成白云,形彫辞 素穴 ,一闻西天旨,初禪已无热。”
《漢語大詞典》:生西
佛教语。往生西方净土。 鲁迅 《华盖集·导师》:“说佛法的和尚,卖仙药的道士,将来都与白骨是‘一丘之貉’,人们现在却向他听生西的大法,求上升的真传,岂不可笑!”
《國語辭典》:十善  拼音:shí shàn
佛教稱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欲、不瞋恚、不邪見十項道德行為。《大智度論》卷四六:「復次,有二種戒,有佛時或有或無;十善有佛無佛常有。」
《國語辭典》:十惡  拼音:shí è
古代最嚴重的十大罪行。《隋書。卷二五。刑法志》:「又置十惡之條……,一曰謀反,二曰謀大逆,三曰謀叛,四曰惡逆,五曰不道,六曰大不敬,七曰不孝,八曰不睦,九曰不義,十曰內亂。」元。李行道《灰闌記》第二折:「你藥殺親夫,這是十惡大罪哩!」
《漢語大詞典》:阿耨
(1).佛教语。意译为极微。今译为原子。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上:“ 邹氏 ( 邹衍 )之言,曰九州,曰瀛海,则佛之大千微尘也, 须弥 阿耨也。” 章炳麟 《四惑论》:“乃若《胜论》之言阿耨, 伊壁鉤卢 之言阿屯, 黎布尼 之言毛奈陀,汉语译之,皆云原子。”
(2).见“ 阿耨达池 ”。
《漢語大詞典》:阿耨达池(阿耨達池)
梵语Anavatapta的译音。意译为“无热恼”。池名。 唐 代称为 无热恼池 。此池在五 印度 北, 大雪山 北 香山 南,二山之中。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序》作“阿那婆答多池”。 宋 陈善 扪虱新话·司马迁班固言河出昆仑:“佛书説…… 雪山 在 中天竺国 ;正当南阎浮提之中,山最高顶有池,名 阿耨达池 ,池中有水,号八功德水,分派而出,遂有青黄赤白之异,今 黄河 盖其一派也。”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双树幻钞中:“宝山在 大雪山 北,上有 阿耨达池 ,东从牛口流出 殑伽河 ,入东南海,南从象口流出 信度河 ,入西南海,西从马口出 缚芻河 ,入西北海,北从狮子口出 从多河 ,入东北海,潜流地下出积石,为中国 河 源。按 河 源出 撤敦脑儿 阿耨达池 ,即 星宿海 也,浮屠氏言此非诞矣。” 明 唐顺之 《雪诗和苏韵》之十:“ 葱岭 未消 阿耨 水,珠林忽散鬘陀花。”
分類:梵语译音
《漢語大詞典》:宝界(寶界)
佛教语。即净土。谓无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等五浊垢染的清洁世界。 唐 广宣 《贺幸普济寺应制》诗:“南方宝界几由旬,八部同瞻一佛身。” 宋 秦观 《次韵公辟州宅月夜偶成》:“翠木玲瓏藏宝界,白烟浓淡琐华堂。” 元 张昱 《送天使僧》诗:“万间灵谷见,一切布金为。宝界山河大,璇题雨露垂。”
《國語辭典》:善果  拼音:shàn guǒ
佛教用語。謂由過去的善行所得的好結果。《西遊記》第八回:「你何不入我門來,皈依善果,跟那取經人做個徒弟,上西天拜佛求經。」
《漢語大詞典》:无性(無性)
佛教语。一切诸法无实体,谓之“无性”。 唐 皎然 《妙喜寺赋得夜磬送吕评事》:“幽僧悟真定,归客忘远别,寂歷无性中,真声何起灭?” 宋 苏轼 《方丈记》:“地狱天宫,同为浄土;有性无性,齐成佛道。”
《漢語大詞典》:贪浊(貪濁)
(1).犹贪污。后汉书·孔融传:“时隐覈官僚之贪浊者,将加贬黜, 融 多举中官亲族。” 唐 吴兢 贞观政要·政体:“断决大事,得帝王之体。深恶官吏贪浊,有枉法受财者,必无赦免。” 清 龙启瑞 《答罗生书》:“谗佞贪浊之徒,屏而去之,此僕之所能。”
(2).佛教语。谓世间凡人之身心有浊乱贪欲之烦恼。《随愿往生经》:“娑婆世界,人多贪浊,信向者少,习邪者多。”
《漢語大詞典》:瞎驴(瞎驢)
佛教语。比喻最愚蠢的人。 唐 郭天锡 《〈临济语录〉序》:“末后将正法眼藏,却向瞎驴边灭却。” 清 龚自珍 《语录》:“ 邵寳 云:‘《金刚》为经中之王, 右军 为书中之圣,世间之二妙。’我闻瞎驴语,每引一大白解秽。”
《漢語大詞典》:象德
(1).谓象征德行。周礼·考工记·玉人:“琬圭九寸而繅以象德。”元史·礼乐志二:“盖闻 轩 昊 以来,俱有《咸》《云》之号,《茎》《英》《章》《韶》以象德,《夏》《濩》《武》《勺》以表功。”
(2).谓以君主的德行为榜样。礼记·乐记:“然则先王之为乐也,以法治也,善则行象德矣。” 郑玄 注:“象德,民之行顺君之德也。”《旧唐书·昭宗纪》:“是以雷解而 羲 文象德,网开而 汤 化归仁,用彼怀柔,式存彝范。”
(3).佛教语。指佛祖之德。 唐 道恭 《出赐玄奘衲袈裟应制》诗:“福田资象德,圣种理幽薰。”
《漢語大詞典》:行愿(行願)
(1).佛教语。谓身心修养之境界。 唐 白居易 《东都十律大德长圣善寺钵塔院主智如和尚荼毗幢记》:“幢功德甚大,师行愿甚深。”
(2).指随缘而生的心境。 宋 范成大 《淳熙四年六月二十七日登大峨之巅》诗:“我本三生同行愿,随缘一念犹相应。”
《漢語大詞典》:外尘(外塵)
佛教语。指色、声、香、味等外境。 南朝 梁武帝 《净业赋》:“感外物以动欲,心攀缘而成眚。过恒发於外尘,累必由於前境。”参见“ 六尘 ”。
《國語辭典》:六塵  拼音:liù chén
塵,接觸的對象。佛教將心和感官接觸的對象分成色、聲、香、味、觸、法(指心所對的境)六塵。若任由眼、耳、鼻、舌、身、意追逐六塵,心就會充滿著煩惱。南朝梁。武帝〈十喻〉詩五首之一:「楎睢變三有,恍惚隨六塵。」也稱為「六處」。
《漢語大詞典》:慧灯(慧燈)
佛教语。犹慧炬。 唐 钱起 《归义寺题震上人壁》诗:“溪鸟投慧灯,山蝉饱甘露。” 元 萨都剌 《灯草》诗:“慧灯莫与羣迷染,正性何愁尘境遮。” 清 龚自珍 《重辑〈六妙门〉序》:“不停心,则虽有无上知见,为烦恼风动摇慧灯,若存若灭,不知风相,那知地水火相。”参见“ 慧炬 ”。
分類:佛教语
《漢語大詞典》:慧炬
佛教语。谓无幽不照的智慧。《涅槃经》卷二一:“汝於佛性犹未明了,我有慧矩,能为照障。” 南朝 梁 萧子良 《与南郡太守刘景蕤书》:“逝将烛昏霾於慧炬,拯沦溺於法桥。” 唐 王勃 《益州德阳县善寂寺碑》:“奏鸣凤於天歌,下清羣籟;腾烛龙於慧炬,俯镜重昏。”
《漢語大詞典》:真寂
佛教语。谓佛之涅槃。对二乘之伪涅槃而言,故谓之真寂。后指僧人死亡。 南朝 梁 萧统 《令旨解二谛义》:“真寂之体,本自不流,凡夫见流,不离真体。” 宋 苏轼 《东坡志林·记真君籤》:“居士以忧患之餘,稽首洗心,归命真寂。”
《漢語大詞典》:斋时(齋時)
佛教语。吃斋食的时间。自黎明至正午之间。 唐 白居易 《同钱员外题绝粮僧巨川》诗:“斋时往往闻鐘声,一食何如不食闲?”《禅苑清规·警众》:“斋前闻三下版鸣者,众僧下鉢也,次鸣大鐘者,报斋时也。”也用以指黎明时候。《三国志平话》卷中:“却説昏黄火发,次日斋时方出。”
《漢語大詞典》:祖师禅(祖師禪)
佛教语。禅宗称祖祖相传、不立文字的禅法为“祖师禪”,是以心印心的教外别传。 元 耶律楚材 《丙申元日为景贤寿》诗:“刦外壶天寿无量,请公勤叩祖师禪。” 清 黄宗羲 《与友人论学书》:“如来禪自真空而妙有,祖师禪自妙有而真空,其归则一也。”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九:“余谓 唐 宋 大家七言歌行,譬之宗门, 李 杜 如来禪, 苏 黄 祖师禪也。” 苏渊雷 《读史举要》第九章二:“一时风气的形成,决非朝夕之故,这些都和佛教义学家的重论析,祖师禅的逞词锋、参同异的作风有关。”
《國語辭典》:欲界  拼音:yù jiè
佛教上指存有色欲和食欲的有情世界。上至六欲天,中至人界的四大部洲,下至八大地獄等。
《國語辭典》:三界  拼音:sān jiè
佛教謂生死往來之世界有三:一曰欲界,有淫欲、食欲,有情之所住,自六欲天,下至無間地獄,稱為「欲界」。二曰色界,色為質礙之義,有形之物質,在欲界之上,離二欲有情之所住,四禪天,或立十六天、十八天。三曰無色界,無色、無物、無身,有四無色,稱為「四無色天」或「四空處」。
《國語辭典》:言教  拼音:yán jiào
以言語教示他人。如:「身為父母,教導子女要言教、身教並重。」
《國語辭典》:業障  拼音:yè zhàng
1.佛教上指由於過去的惡行所造成的障礙。也作「孽障」。
2.罵人的話。意指可惡的傢伙、該死的人。《儒林外史》第三八回:「心裡想道:『這業障雖然去了,必定是還要回來喫我,如何了得?』」也作「孽障」。
《漢語大詞典》:众相(衆相)
(1).古代为卿大夫赞礼的人。 清 夏炘 学礼管释·释每门止一相:“惟上摈近君相礼,故别之曰君相,以殊於众相也。”
(2).佛教语。谓诸种形相。 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闻义里:“至 瞿罗罗鹿 ,见 佛影窟 ,入山十五步,四向户,遥望则众相炳然,近看瞑然不见。” 宋 翁卷 《冬日过道上人旧房》诗:“已知超众相,假质任成灰。” 清 奚侗 《雾泊辽海同中冷作》诗:“一白空濛无众相,四方迷惑况诸天。”
《國語辭典》:惡道  拼音:è dào
1.凶惡的道士。如:「凶僧惡道」。
2.不正當的行徑。漢。劉向《說苑。卷一。君道》:「惡惡道不能甚,則其好善道亦不能甚。」
3.佛教上指地獄、餓鬼、畜生等三道。
《國語辭典》:二諦  拼音:èr dì
佛教謂世俗諦和第一義諦。在非心智感官錯亂下所認識到的真實狀況,佛教依凡夫和聖人認知的差別,分世俗諦和第一義諦。世俗諦是指凡夫所認知的真實;第一義諦是指聖人所認知的真實。《中論》卷四:「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一以世俗諦,二第一義諦。」
《漢語大詞典》:觉性(覺性)
佛教语。谓能断离一切迷惘而开悟真理的本性。 南朝 梁 沈积 《梁武帝〈立神明成佛义记〉序》:“莫能精求,互起偏执,乃使天然觉性自没。” 宋 秦观 《录龙井辩才事》:“讼既往过愆,反本来清浄觉性。” 宋 储泳 《祛疑说》:“人惟一觉性耳。觉之一字,可以断疑情,祛邪妄。”
《國語辭典》:接待  拼音:jiē dài
招待。《西遊記》第二四回:「師父的故人是誰?望說與弟子,好接待。」《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四:「只見一個尼姑步將進來,媽媽歡喜接待。」
《漢語大詞典》:宝车(寶車)
(1).佛教语。用七宝装饰的车,喻一乘之法,谓可以载众生到达彼岸。《观佛三昧海经·观四威仪品之馀》:“尔时世尊,化五百宝车,佛处车中,分身五百。” 南朝 陈 徐陵 《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我有慧日明炬,如风宝车,济是沉舟,能升彼岸。”《法华经·譬喻品》:“以众宝物,造诸大车,有大白牛,肥壮多力,形体姝好,以驾宝车。”道教亦借用之。云笈七籤卷二三:“ 太上 遣宝车来迎,上登 太霄 ,游宴 紫极 。”
(2).泛指华贵的车。 唐 黄滔 《奉和翁文尧员外经过七林书堂见寄之什》:“駟马宝车行锡礼,金章紫綬带天香。”
《國語辭典》:寶筏  拼音:bǎo fá
1.比喻引導眾生渡過苦海到達彼岸的佛法。唐。李白春日歸山寄孟浩然〉詩:「金繩開覺路,寶筏度迷川。」
2.泛指能解人迷惑的思想、學說或工具。如:「昇平寶筏」。
《漢語大詞典》:相轮(相輪)
佛教语。塔刹的主要部分。贯串在刹杆上的圆环。多与塔的层数相应,为塔的表相,故称。 唐 许嵩 建康实录卷八:“乃於 崇化寺 造四层塔,物产既罄,犹欠露盘相轮。”翻译名义集·寺塔坛幢:“佛造 迦叶佛 塔,上施槃盖,长表轮相,经中多云相轮,以人仰望而瞻相也。” 清 曹寅 《入灵谷寺》诗:“马塍酹客穿林隧,鸭脚干霄逼相轮。”后亦喻指皮相浅薄之论。 清 方东树 《答叶溥求论古文书》:“昔 程子 以説相轮之喻斥 介甫 ,吾谓今之谈学问者,皆 介甫 之説相轮也。”
《國語辭典》:唯識  拼音:wéi shì
1.梵語vijñapti-mātratā的意譯。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基本主張。謂一切外境只是心識所變現的,沒有客觀的對象和外境,只有心識。《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卷下:「覆思獨善傷大士行,唯識所變,何非淨方。」
2.書名。佛教典籍。唯識宗的典籍。《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卷下:「自念教檢未窺,難辨真偽,即往東魏,聽覽唯識。」
《漢語大詞典》:极微(極微)
(1).研求几微。 汉 蔡邕 《太尉陈球碑》:“凡坟素遗训,圣贤立言,掬精极微,无□不究。”
(2).极其微小。
(3).佛教语。梵文的意译,音译“阿拏”、“阿菟”、“阿耨”。指色的最小单位,为色的不可再分的原素。《俱舍论》卷十二:“分析诸色至一极微,故一极微为色极少。” 五代 齐己 《山中春怀》诗:“心魂役役不曾归,万象相牵向极微。”
(4).引申为最小单位的物质或指化学元素。 章炳麟 《无神论》:“鞞世师之説,建立实性,名为地、水、火、风、空、时、方、我、意。九者皆有极微。我、意虽虚,亦在极微之列,此所谓惟物论也。” 章炳麟 《建立宗教论》:“若以物言,亦可执有边无边之见。所以者何?现有六十四种极微积为地球,推而极之以至恒星世界,此恒星世界极微之量果有边际乎,抑无边际乎?”
《國語辭典》:四行  拼音:sì xìng
1.四種德行:(1)指孝、忠、信、悌。《呂氏春秋。先識覽。正名》:「尹文曰:『今有人於此,事親則孝,事君則忠,交友則信,居鄉則悌。有此四行者,可謂士乎?』」(2)指婦德、婦言、婦容、婦功。《後漢書。卷八四。列女傳。曹世叔妻傳》:「女有四行,一曰婦德,二曰婦言,三曰婦容,四曰婦功。」也稱為「四德」、「四教」。
2.四科,為漢代以德行舉士的四項標準。《漢書。卷八六。何武傳》:「光祿勛舉四行,遷為鄠令。」唐。顏師古。注:「元帝永光元年迢舉質樸、敦厚、遜讓、有行義各一人。時詔書又令光祿歲以此科第郎從官,故武以此四行得舉之也。」
3.佛教用語。指菩提、福德、智慧、羯磨。《魏書。卷一一四。釋老志》:「羅什法師可謂神出五才,志入四行者也。」唐。李邕嶽麓寺碑〉:「四行樂而不取,三賢登而更遷。」
《國語辭典》:四德  拼音:sì dé
1.易經乾卦元、亨、利、貞四德。《易經。乾卦。文言曰》:「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會也;利者,義之和也;貞者,事之幹也。君子體仁足以長人,嘉會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幹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元亨利貞。」
2.婦德、婦言、婦容、婦功。見《周禮。天官。九嬪》。《文選。范曄。後漢書皇后紀論》:「夫人坐論婦禮,九嬪掌教四德。」也稱為「四教」、「四行」。
3.孝、悌、忠、信。《大戴禮。衛將軍文子》:「孔子曰:『孝,德之始也;弟,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參乎,中夫四德者矣哉!』」
4.佛教用語。指四種特徵。《大迦葉問大寶積正法經》卷三:「唯此涅槃,具彼四德。」
《國語辭典》:四科  拼音:sì kē
1.孔門四科。指德行、言語、政事、文學。《論語。先進》:「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宋。邢昺。疏:「夫子門徒三千,達者七十有二,而此四科,唯舉十人者,但言其翹楚者耳。」
2.文體的四種形式。指奏議、書論、銘誄、詩賦。《文選。曹丕。典論論文》:「蓋奏議宜雅、書論宜理、銘誄尚實、詩賦欲麗。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
《漢語大詞典》:摄受(攝受)
(1).佛教语。谓佛以慈悲心收取和护持众生。 南朝 梁简文帝 《大爱敬寺刹下铭》:“应此一千,现兹权实,随方摄受,孰能弘济。” 唐 慧能 《坛经·顿渐品》:“汝可他日易形而来,吾当摄受。” 明 叶宪祖 《北邙说法》:“弟子们都拜从禪师,惟愿慈悲摄受。”
(2).犹享受。 章炳麟 《五无论》:“佛説 郁单越洲 人,无妻妾田宅车马财物资具诸摄受,清寧耆寿,殊胜三洲。” 章炳麟 《五无论》:“有所暱爱则妬生,有所摄受则争起。”
《漢語大詞典》:示灭(示滅)
佛教语。佛菩萨及高僧坐化身死。 唐 李华 《东都圣善寺无畏三藏碑》:“山王高妙,海月圆深,因於示灭,空悲鹤林。” 唐 白居易 《奉国寺神照师塔铭序》:“﹝ 神照 ﹞以 开成 十三年冬十二月示灭於 奉国寺 禪院。” 唐 黄滔 《华严寺开山始祖碑铭》:“师 咸通 六年七月五日示灭,寿八十有五。”参见“ 示寂 ”。
《國語辭典》:示寂  拼音:shì jí
佛教稱佛、菩薩、高僧死亡。寂,即圓寂。本指達到不再輪迴的境界,但亦用來稱出家眾的去世。清。錢謙益〈洞聞禪師塔銘〉:「天啟三年七月,洞聞禪師示寂於破山之禪院。」
《漢語大詞典》:田生
佛教语。众生。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梁释慧影造像跋》:“此象背文云:‘ 梁 中大同 元年太岁丙寅十一月五日,比丘释 慧影 奉为亡父亡母并及七世久远出家师僧并及自身,广及六道田生一切眷属,咸同斯福。’……田者众也。”
《漢語大詞典》:刹海
佛教语。犹言水陆。《华严经·世主妙严品》:“一依内现依,如尘中刹海。”
《漢語大詞典》:无生话(無生話)
佛教语。指无生无灭的佛法真谛。《五灯会元·马祖一禅师法嗣·庞蕴居士》:“有男不婚,有女不嫁。大家团圞头,共説无生话。” 宋 刘克庄 《水龙吟·癸丑生日时再得明道祠》词:“吟歇后诗,説无生话,热瞒村獠。” 金 元好问 《吴子英家灵照图》诗之一:“阿灵了却无生话,想得萧然似卷中。” 清 查慎行 《塔铃声》诗:“石如解听无生话,风岂能摇久定心。”
《國語辭典》:火坑  拼音:huǒ kēng
1.烈火瀰漫的深坑。《北齊書。卷四九。方伎列傳。由吾道榮》:「至遼陽山中,有猛獸去馬十步,所追人驚怖將走。道榮以杖畫地成火坑,猛獸遽走。」
2.佛教喻指六道輪迴中,受無量苦之地獄、惡鬼、畜生三惡道。《百喻經。蛇頭尾共爭在前喻》:「頭果在前,其尾纏樹,不能得去;放尾在前,即墮火坑,燒爛而死。」《大正新脩大藏經。阿含部上。晡利多經》:「若墮火坑,必死無疑,設不死者,定受極苦。」也作「火阬」。
3.比喻悲慘的處境。《劉知遠諸宮調。第一一》:「兒夫肯發慈悲行,救度三娘離火坑!」《紅樓夢》第四六回:「看的眼熱了,也把我送在火坑裡去。」也作「火阬」。
4.名利情欲的塵世。元。張養浩〈十二月兼堯民歌。從跳出功名火坑〉曲:「從跳出功名火坑,來到這花月蓬瀛。」《紅樓夢》第一一五回:「你打諒我是什麼沒主意戀火坑的人麼!」
5.喻指妓院。《老殘遊記》第一四回:「兩位老爺菩薩,救命恩人,拾得花銀子把我救出火坑,不管做什麼,丫頭、老媽子我都情願!」也作「火阬」。
《漢語大詞典》:妄见(妄見)
佛教语。佛教认为一切皆非实有,肯定存在都是妄见,和“真如”相对。《楞严经》卷四:“如是三种,颠倒相续,皆是觉明,明了知性,因了发相,从妄见生。”《楞严经》卷四:“空元无华,妄见生灭。”
《漢語大詞典》:还源(還源)
(1).返归本源。宋书·乐志一:“曲全者禄厚,艺敏者位优,利以动之,则人思自劝,风以靡之,可不训自革,反本还源,庶可跂踵。”
(2).佛教语。由迷误而转入醒悟。 南朝 陈 徐陵 《东阳双林傅大士碑》:“时还乡党,化度乡亲,俱识还源,并知回向。” 唐 柳宗元 《巽上人以竹间自采新茶见赠酬之以诗》:“涤虑发真照,还源荡昏邪。”
《國語辭典》:慧心  拼音:huì xīn
1.心思敏慧。清。周亮工《書影》卷三:「此公慧心妙舌,坡公後一人而已。」
2.具有智慧的心。《全唐詩。卷八○七。拾得詩》:「教汝痴眾生,慧心勤覺悟。」
《漢語大詞典》:报身(報身)
佛教语。三身之一。指以法身为因,经过修习而获得佛果之身。 唐 白居易 《唐江州兴果寺律大德凑公塔偈铭》:“师既疾亟,四大将坏,无恋著念,无厌离想。郡太守、门弟子进医馈药者数四,师頷之云:‘报身非病,焉用是为?’言讫,趺坐,恬然就化。” 宋 苏轼 《东坡志林·读〈坛经〉》:“试以喻眼:见是法身,能见是报身,所见是化身。何谓见是法身?眼之见性,非有非无。无眼之人,不免见黑,眼枯睛亡,见性不灭。”
《國語辭典》:早參  拼音:zǎo cān
禪宗寺院清早上大殿禪堂念誦修行。《祖庭事苑》卷八:「禪門詰旦升堂謂之『早參』;日晡念誦謂之『晚參』。」
《國語辭典》:正定  拼音:zhèng dìng
佛教用語。八正道的第八支。謂修習四禪八定。《雜阿含經》卷一八:「復問舍利弗:『有道有向,修習多修習斷此縛耶?』舍利弗言:『有!謂「八正道」,正見乃至正定。』」
《漢語大詞典》:应现(應現)
佛教语。谓佛、菩萨应众生机缘而现身。《坛经·付嘱品》:“未知从上佛祖应现以来,传授几代?”
《漢語大詞典》:法供
佛教语。谓对佛、法、僧三宝的供养。魏书·释老志:“ 承明 元年八月, 高祖 於 永寧寺 ,设太法供,度良家男女为僧尼者百有餘人。” 唐 杨炯 《盂兰盆赋》:“陈法供,饰盂兰。” 清 龚自珍 《发大心文》:“佛涅槃时,受我最后法供。”
《國語辭典》:茶毗  拼音:chá pí
梵語jhāpita的音譯。意為焚燒、火葬。原為印度葬法之一。在中國專指出家人圓寂後的火葬。茶、荼二字音、形皆近似,故「茶毗」也作「荼毗」。
《漢語大詞典》:剑树(劍樹)
(1).佛教语。剑轮地狱中的景象。见《长阿含经·地狱品》。 唐 司空图 《十会斋文》:“无缘则三道寳阶,如登剑树;有愿则十方浄域,便越尘区。”太平广记卷三八二引《冥报拾遗·裴则子》:“入见鑊汤及刀山剑树,数千人头皆被斩。” 鲁迅 《野草·失掉的好地狱》:“地狱原已废弛得很久了:剑树消却光芒;沸油的边际早不腾涌。”
(2).喻险境。儿女英雄传第七回:“那怕他一把刀!就是剑树刀山,我不怕!”
(3).酷刑之一。宋史·世家传四·刘鋹:“作烧煮剥剔、刀山剑树之刑,或令罪人斗虎抵象。”
《國語辭典》:業緣  拼音:yè yuán
佛教用語。善惡果報的因緣。《妙法蓮華經》卷一:「諸世界中,六道眾生,生死所趣,善惡業緣,受報好醜,於此悉見。」唐。元稹 哭子詩一○首之四:「彼此業緣多障礙,不知還得見兒無。」
《漢語大詞典》:义谛(義諦)
佛教语。犹真谛。 明 归有光 《赠菩提寺坤上人序》:“自是数喜与其徒论説空理,求第一义諦。” 明 李贽 《念佛答问》:“我谓念佛即是第一佛,更不容於念佛之外復觅第一义諦也。”
《漢語大詞典》:应身(應身)
佛教语。指佛、菩萨为度化众生,随宜显现各种形象不同的化身。 南朝 梁简文帝 《与僧正教》:“盖所以仰传应身,远注灵觉,羡龙瓶之始晨,迫鵠林之餘慕。”参阅合部金光明经·三身分别品
《國語辭典》:餓鬼  拼音:è guǐ
1.形容餓極了的人。如:「狼吞虎嚥,簡直像個餓鬼。」
2.罵人口饞或貪得無厭。《初刻拍案驚奇》卷六:「色中餓鬼是僧家,尼扮繇來不較差。」
3.佛教宇宙觀中,一類處在極度飢渴狀態的眾生。屬三惡道之一。餓鬼由於過去所造的罪惡,視水如膿血,食物入口如炭火。所以恆處於飢渴中。《阿毗達磨俱舍論》卷八:「如餓鬼女白目蓮云:『我夜生五子,隨生皆自食,晝生五亦然,雖盡而無飽。』」也稱為「薜荔」。
《漢語大詞典》:六和
(1).谓以滑、甘调制酸、苦、辛、咸四种滋味。礼记·礼运:“五味、六和、十二食,还相为质也。” 郑玄 注:“和之者,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皆有滑、甘,是谓六和。” 孔颖达 疏:“以四时有四味,皆有滑有甘,益之为六也,是为六和也。”按 郑 注系据《周礼·天官·食医》经文。后用以指多种美味。 南朝 梁 沈约 《需雅》之二:“五味九变兼六和,令芳甘旨庶且多。”
(2).佛教语。谓身和(共住)、口和(无诤)、意和(同事)、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 宋 黄庭坚 《仰山简和尚真赞》:“不戒而六和恭敬,不禪而十方清浄。”
《漢語大詞典》:四恩
佛教语。指父母恩、众生恩、国王恩、三宝恩。见《心地观经》。又指父母恩、师长恩、国王恩、施主恩。见释氏要览。前者泛指世人当报之恩,后者专指僧徒当报之恩。《目连救母出离地狱升天宝卷》:“更愿七祖先之,离苦生天,地狱罪苦,悉皆解脱,以此不尽功德,上报四恩,下资三有。” 唐 义净 《道希法师求法西域伤其不幸聊题一绝》:“百苦忘劳独进影,四恩在念契流通。”
《漢語大詞典》:法源
佛教语。法海真源,法性。 清 姚鼐 《重宿幽栖寺》诗:“南山东面最孤鶱,拄杖时攀问法源。”
《國語辭典》:定性  拼音:dìng xìng
1.固定心性、個性。如:「做事要有定性,不要見異思遷,才會有成就。」
2.穩定心神。《西遊記》第二九回:「國王定性多時,便問:『豬長老、沙長老,是那一位善於降妖?』」
3.測定物質包含的成分和性質。
《漢語大詞典》:空解
佛教语。谓悟入空义,得到解脱。 宋 叶适 《刘子怡墓志铭》:“隐者 刘君 ,名 愈 ,字 进之 ,学佛得空解,自称无相。”
《國語辭典》:加護  拼音:jiā hù
保佑、保護。《敦煌變文集新書。卷二。妙法蓮華經講經文》:「天龍數數垂加護,賢聖頻頻又讚揚。」南朝梁。陸倕以詩代書別後寄贈京邑僚友〉詩:「便似隔天涯,玉躬子加護。」
《漢語大詞典》:不净
(1).不干净,肮脏。 汉 王充 论衡·雷虚:“夫人食不浄之物,以不知有其洿也。”
(2).指心有秽杂之念。晋书·谢重传:“卿居心不浄,乃復强欲滓秽太清耶!”《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因你凡心不浄,中道有退悔之意,因此堕落。”
(3).佛教语。指贪欲之类不清净的行为。 唐 王梵志 《饮酒是痴报》诗:“情知有不浄,岂不岸头行?”
《漢語大詞典》:八还(八還)
佛教语。谓八种变化相,各自还其本所因由处。 宋 苏轼 《次韵道潜留别》:“异同更莫疑三语,物我终当付八还。” 宋 范成大 《次韵龚养正送水仙花》:“色界香尘付八还,正观不起况邪观。”
《漢語大詞典》:三宿恋(三宿戀)
佛教语。《后汉书·襄楷传》:“浮屠不三宿桑下,不欲久生恩爱,精之至也。” 李贤 注:“言浮屠之人寄桑下者,不经三宿便即移去,示无爱恋之心也。”后因以“三宿恋”指对世俗的爱恋之情。 宋 苏轼 《别黄州》诗:“桑下岂无三宿恋,樽前聊与一身归。” 金 元好问 《望崧少》诗之一:“结习尚餘三宿恋,残年多负半生闲。” 清 姚鼐 《答孙补山中丞见怀》诗之二:“我欲更除三宿恋,就公新治乞《坛经》。”
《漢語大詞典》:业空(業空)
佛教语。谓身、口、意三业之性皆空。《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以为宅生者缘,业空则缘废。存躯者惑,理胜则惑亡。” 李善 注:“《维摩经》注曰:‘诸法之生,本乎三业,既无三业,谁作诸法。’”
《漢語大詞典》:慈光
佛教语。诸佛大慈之光明。赞阿弥陀佛偈:“慈光遐被施安乐。”
《漢語大詞典》:入灭(入滅)
佛教语。谓达到不生不灭的境界。指僧尼死去。《坛经·付嘱品》:“ 法海 上座再拜问曰:‘和尚入灭之后,衣法当付何人?’” 明 宋濂 《金华安化院记》:“﹝ 嵩头陀 ﹞创伽蓝於 莱山 ,已而西入 金华 ,建 龙盘寺 以及今院,后入灭於 龙丘 。” 梁启超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佛学时代》:“后祖受鉢,前祖随即入灭。”
《漢語大詞典》:大身
佛教语。谓满虚空之大化身,对丈六之小身而言。《观无量寿经》:“或现大身,满虚空中;或现小身,丈六、八尺。所现之形,皆真金色。” 唐 王维 《能禅师碑》:“始成于初发心,以为教首,至于定无所入,慧无所依,大身过于十方,本觉超于三世,根尘不灭,非色灭空,行愿无成,即凡成圣。”
《漢語大詞典》:静悟
佛教语。谓于静定中领悟。 南朝 梁 王僧孺 《礼佛唱导发愿文》:“静悟空有,同观贞俗。”
《漢語大詞典》:了绝(了絶)
(1).佛教语。谓凡情灭尽。 唐 寒山 《诗》之二二七:“为心不了絶,妄想起如烟。” 元 无名氏 《度柳翠》第二折:“旦儿云:‘如何得个了絶?’正末云:‘凡情灭尽,自然本性圆明。’”
(2).了结;结束。 宋 苏轼 《应诏论四事状》:“诸处见欠蚕盐和预买青苗钱物,元是冒名,无可催理……以此,积年未能了絶。” 元 关汉卿 《调风月》第二折:“﹝你﹞想不想在今日,都了絶爽利,休尽我精细。”
(3).指置人于死地。《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八:“更有一等狠毒的,偏要算计了絶,方才快活的。”
《漢語大詞典》:末劫
(1).佛教语。谓末法之劫。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二八:“ 庆历 中, 齐州 言:有僧 如因 ,妖妄惑人,輒称正法一千年一劫,像法一千年一劫,末法一千年一劫。今像法已九百六十年,才餘四十年即是末劫,当饥饉、疾疫、刀兵云云……僧録司奏:正法、像法、三灾劫等,悉出大藏经论。”
(2).借指黑暗的世道。 元 宫天挺 《范张鸡黍》第二折:“今日个秀才每遭逢着末劫,有那等刀笔吏入省登臺,屠沽子封侯建节。” 明 王衡 《郁轮袍》第七折:“如今末劫浇薄,世上人只为功名一事颠倒倒颠的,瞎眼人强做 离朱 ,堂下人翻居堂上。”参见“ 末法 ”。
《國語辭典》:末法  拼音:mò fǎ
佛教用語。指佛法流傳的最後時段。對這時期佛教現象描述,時間的計算、長短,不同經典有各種不同的說法。如在唯識宗的描述,這時期佛教只剩教法,既無人修行,也無人證悟。時限約在佛滅兩千歲後的一萬年之間。《隋書。卷三五。經籍志四》:「然佛所說,我滅度後,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三千年,其義如此。」
《漢語大詞典》:离相(離相)
佛教语。谓离开色相。 唐 崔元翰 《奉和圣制中元日题奉敬寺》:“离相境都寂,忘言理更精。” 清 龚自珍 《南岳大师〈大乘止观〉科判》:“辩心体状又分三科:一、举离相以明净心;二、举不一不异以明净心;三、举二种如来藏以明真如。”
《國語辭典》:刀山  拼音:dāo shān
形容危險的地方。如:「在混亂中趕路,不但路途崎嶇,簡直都是寸步刀山。」
《國語辭典》:欲海  拼音:yù hǎi
欲望如海一般的深廣,永難滿足,故稱為「欲海」。北魏。溫子昇定國寺碑〉:「漂淪欲海,顛墜邪山。」也作「慾海」。
《漢語大詞典》:识本(識本)
佛教语。谓自识本心,自见本性。 南朝 齐 张融 《答周颙书》:“未知高鉴,缘何识本?”
《漢語大詞典》:烧劫(燒劫)
(1).佛教语。指坏劫(世界毁灭)时的大火灾。 唐 宋之问 《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象溟看浴景,烧劫辨沉灰。”
(2).泛指火灾。 唐 张谓 《长沙失火后戏题莲花寺》诗:“金园宝刹半 长沙 ,烧劫旁延一万家。”
《國語辭典》:瑞相  拼音:ruì xiàng
有吉瑞徵兆的相貌。宋。洪邁《夷堅支志丁。卷一。王百娘》:「每假寐如入定狀,必見端嚴瑞相,訓誨拳拳,且勸以作禮西方阿彌陀佛。」
《漢語大詞典》:众苦(衆苦)
佛教语。指多种苦痛。大智度论·释幻人无作品:“汝入是三门实际作证得尽众苦。”《顺正理论·辩缘起品》:“众苦所逼,异类悲号,怨发叫声,故名号叫。”
《漢語大詞典》:初禅(初禪)
(1).佛教语。色界中的初禅天,包括梵众天、梵辅天和大梵天。 隋 江总 《钟铭》:“舟移巨壑,火坏初禪。”
(2).佛教语。四禅定之一。“初禪”的主要特征是“八触”:痒、动、轻、重、冷、暖、涩、滑;“十功德”:空、明、定、智、善心、柔软、喜、乐、解脱、境界相应。见 隋 智顗 摩诃止观卷九之一。《楞严经》卷九:“清浄心中,诸漏不动,名为初禪。”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九八:“未免初禪怯花影,梦回持偈谢 灵簫 。”
《漢語大詞典》:唱道
(1).真正是,端的是。元曲双调《鸳鸯煞》的定格,第五句首二字规定须用“唱道”字。 元 白朴 《墙头马上》第三折:“[鸳鸯煞]休把似残花败柳寃仇结,我与你生男长女填还彻,指望生则同衾,死则共穴,唱道题柱胸襟,当罏的志节。” 元 范康 《竹叶舟》第二折:“[鸳鸯煞尾]你则为功名两字相迤逗,生熬得风波千里亲担受,凭着短剑长琴,游徧 赤县神州 ,唱道几处笙歌,几家僝僽。” 元 蒲察善长 《新水令》套曲:“你是必休倦云淡风力紧,我这里想谁医治相思病,传示我可意情人,休辜负海誓山盟,唱道性命也似看承,心脾般钦敬。”
(2).佛教语。谓讲经说法,宣唱开导。 元 丁鹤年 《昏瞆》诗:“ 海师 唱道禪多悟, 张籍 题诗字半斜。”
《漢語大詞典》:法嗣
(1).佛教语。禅宗指继承祖师衣钵而主持一方丛林的僧人。 宋 苏轼 《器之好谈禅戏语器之可同参玉板长老》诗:“丛林真 百丈 ,法嗣有横枝。”红楼梦第二二回:“五祖欲求法嗣,令诸僧各出一偈。”
(2).指学艺等方面的继承人。 宋 施彦执 《北窗炙輠》卷上:“时夜半起,槌其法嗣门,索火甚急,法嗣知其得句也。” 金 王若虚 滹南诗话卷三:“ 鲁直 开口论句法,此便是不及古人处,而门徒亲党以衣鉢相传,号称法嗣,岂诗之真理也哉?” 元 刘埙 隐居通议·诗歌一:“合二十五人以为法嗣,谓其原流皆出 豫章 也。”
《漢語大詞典》:等慈
佛教语。平等普遍的慈悲。 宋 苏轼 《后苑瑶津亭开启祈雨道场斋文》:“自非妙觉之等慈,孰拯疲民於重困。”
《漢語大詞典》:定业(定業)
(1).奠定国家大业。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时圣武定业,肇基王命。寤寐风云,实资人杰。” 唐 独孤绶 《师贞丈夫赋》:“‘萧萧马鸣,悠悠斾旌’,伐叛则刑立,柔远而德成,上乃奉君之职,下乃守臣之贞, 汤 武 用之而定业, 伊 周 法之而作程,此王者之师也。” 宋 郑少微 《文可以经国策对》:“廓帝绪以定业,振皇纲而握纪。”
(2).佛教语。指难以消除的重大业力。 南朝 宋 沈约 《形神论》:“因果相主,毫分不爽;美恶之来,皆有定业。”《宣和遗事》后集:“帝曰:‘何苦多难?’ 阿计替 曰:‘此定业难逃。’” 明 沈德符 野获编·释道·紫柏祸本:“未几,大狱陡兴,诸公窜逐, 紫柏 竟罹其祸,真定业难逃哉。” 清 龚自珍 《诵〈得生净土陀罗尼〉记数簿书后》:“ 龚自珍 以辛卯岁发愿:愿诵大藏‘贞’字函《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五十九言四十九万卷,愿祕密加被,灭我定业,疾证法华三昧。”
《漢語大詞典》:六用
佛教语。指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之功能。 宋 苏轼 《明日南禅和诗不到重赋数珠篇以督之》之一:“自从一生二,巧歷莫能衍。不如袖手坐,六用都怀卷。” 宋 范成大 《习闲》诗:“习閒成懒懒成痴,六用都藏缩似龟。” 清 姚鼐 《答朱石君中丞次韵》:“衰年薝卜甫闻香,那得全将六用藏。”
《國語辭典》:幻滅  拼音:huàn miè
1.希望、夢想等因受現實的打擊,如幻影般的消失。
2.佛教認為一切現象只如幻境,所以稱現象的消失為「幻滅」。唐。鄭頲 臨刑詩:「幻生還幻滅,大幻莫過身。」
《國語辭典》:法水  拼音:fǎ shuǐ
1.僧道稱洗滌眾生心中塵垢的淨水。
2.術士用來治病的符水。
《漢語大詞典》:业风(業風)
(1).佛教语。谓善恶之业如风一般能使人飘转而轮回三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隋张涛妻礼氏墓志》:“但尘芳不寂,终谢业风。”
(2).指恶业所感之猛风;劫末大风灾时及地狱等所吹之风。 唐 顾况 《归阳萧寺有丁行者》诗:“业风吹其魂,猛火烧其烟。” 元 张雨 《四月十九日杭城灾毁数万家》诗:“在山业风飘,在世劫火聚。”《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长安》:“原来被业风一吹,依然如旧。”
《國語辭典》:圓寂  拼音:yuán jí
佛教用語:(1)修行人滅除煩惱,不再生死輪迴的境界。尤其指證悟解脫的佛或阿羅漢的去世。〈一百五十讚佛頌〉:「栗粒以分身,爾乃居圓寂。」也作「涅槃」、「寂滅」。(2)中國一般習慣稱出家人的去世。《喻世明言。卷二九。月明和尚度柳翠》:「道罷,老道人自去殿上燒香掃地,不知玉通禪師已在禪椅上圓寂了。」也作「滅度」、「涅槃」。
《國語辭典》:坐具  拼音:zuò jù
1.可坐的用具,如椅、凳等。《老殘遊記》第一○回:「洞裡陳設甚簡,有幾張樹根的坐具,卻是七大八小的不勻,又都是磨得絹光。」
2.佛教僧侶的用具。指鋪在位置上供坐臥用的長方形布塊。《彌沙塞五分戒本》:「若比丘為戲笑故,藏比丘若衣;若缽、坐具、針筒,如是一一生活具,若使人藏波逸提。」《水滸傳》第六回:「知客又與他披了袈裟,教他先鋪坐具。」
《漢語大詞典》:罪垢
佛教语。指罪孽。盖以其如污垢玷人自性。《涅槃经·寿命品》:“其中所有六趣众生,遇斯光者,罪垢烦恼,一切消除。”法苑珠林卷八九:“我等诸根暗钝,罪垢深重。” 宋 苏轼 《答李昭玘书》:“又念方以罪垢废放,平生不相识,而相向如此。”
《漢語大詞典》:正信
(1).佛教语。笃信正法之心。《维摩经·方便品》:“受诸异道,不毁正信;虽明世典,常乐佛法。” 唐 白居易 《唐东都奉国寺禅德大师照公塔铭》:“起正信,见本觉。” 明 宋濂 《佛光普照大师塔铭》:“苟无以耸动瞻视何以表真悟而啟正信哉。”
(2).谓笃信公理道义之心。 唐 元结 《与韦洪州书》:“里有正信之士为辩之,然后邻家通欢。”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当彼流离异地,虽不遽忘其邦,方言正信,拳拳未释。”
《漢語大詞典》:色尘(色塵)
佛教语。“六尘”之一。即眼根(视觉)所触及的尘境。 唐 李绅 《题法华寺》诗:“色尘知有数,劫烬岂无年。”参见“ 六尘 ”。
《國語辭典》:六塵  拼音:liù chén
塵,接觸的對象。佛教將心和感官接觸的對象分成色、聲、香、味、觸、法(指心所對的境)六塵。若任由眼、耳、鼻、舌、身、意追逐六塵,心就會充滿著煩惱。南朝梁。武帝〈十喻〉詩五首之一:「楎睢變三有,恍惚隨六塵。」也稱為「六處」。
《漢語大詞典》:刹尘(刹塵)
佛教语。谓国土无量,犹如微尘,而每一尘中复有无量国土,重重无尽。《华严经·世主妙严品》:“清浄慈门刹尘数,共生 如来 一妙相。”
《漢語大詞典》:无想(無想)
(1).无所思念。
(2).佛教语。为有部和法相宗心不相应行法之一。《金刚经·大乘正宗分》:“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餘湼槃而灭度之。”法苑珠林卷八七:“或求无色,或求浄居,或求无想,故识亦不乐住也。”
《漢語大詞典》:行门(行門)
(1).围棋法,隔一路叫行门。《围棋义例》:“门,闭也,闭之使不得出曰门。隔一路曰行门,二路曰大门。”
(2).佛教语。谓修道境界。 清 龚自珍 《礼龙树斋结鬘都序》:“行门七门:持少多戒第一门;半跏第二门;治阿那波那第三门;持名第四门;坐时歷别,观时不二第五门;行起解絶第六门;结不思议金色光世界第七门。”
《漢語大詞典》:风刀(風刀)
(1).锋利如刀之风。指寒风。 宋 蒋捷 《金盏子》词:“风刀快,但剪画簷梧桐,怎剪愁断。”
(2).佛教语。谓人临死时,地、水、火、风“四大”解体,体内有风鼓动,如刀刺身。法苑珠林卷一○四引大智度论:“持戒之人,寿终之时,风刀解身,筋脉断絶,心不怖畏。”云笈七籤卷四:“己身被风刀之考,自然失经,终不得仙。”
《漢語大詞典》:本觉(本覺)
佛教语。佛教认为,众生心体,自性清净,原有性德,非修成而然,故称“本觉”。大乘起信论:“心体杂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説名本觉。” 唐 王维 《能禅师碑》:“至于定无所入,慧无所依,大身过于十方,本觉超于三世,根尘不灭,非色灭空,行愿无成。” 宋 洪迈 容斋五笔·八种经典:“詮自性,认本觉,莫深於‘实相法密经’。” 清 魏源 《默觚上·学篇五》:“颂 文王 ,一则曰‘缉熙’,再则曰‘缉熙’。熙者,人心本觉之光明乎!”
《國語辭典》:超拔  拼音:chāo bá
1.出眾,高出一切。漢。王充《論衡。偶會》:「聖主龍興於倉卒,良輔超拔于際會。」
2.救度、超度。清。洪昇《長生殿》第三○齣:「或者能悔前愆,得有超拔之日,也未可知。」《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七:「我想今日是父親忌日,必得符籙超拔,故此到觀中,見你舅舅。」
《國語辭典》:超升  拼音:chāo shēng
1.越等升級。《舊唐書。卷一三八。趙憬傳》:「課績高者,不次超升。」《文明小史》第二五回:「既做了奴才,那卻說不得幹些伺候主人家的勾當,永遠知識不得開,要想超升,從那裡超升得起?」
2.死者靈魂上升天界。
《漢語大詞典》:净行
佛教语。谓修行。亦指清净的戒行。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凝玄寺:“地形高显,下临城闕,房廡精丽,竹柏成林,实是浄行息心之所也。” 南朝 宋 谢灵运 《庐山慧远法师诔》:“于是众僧云集,勤修浄行。”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上:“尔曹世諦之浄行,我又胜义諦之浄行,浄行既同,何为见拒?” 康有为 《大同书》丙部:“ 印 人在昔有四种;一曰婆罗门,为浄行者,或出家,或在家修浄行而湼槃者。”
《漢語大詞典》:慧炬
佛教语。谓无幽不照的智慧。《涅槃经》卷二一:“汝於佛性犹未明了,我有慧矩,能为照障。” 南朝 梁 萧子良 《与南郡太守刘景蕤书》:“逝将烛昏霾於慧炬,拯沦溺於法桥。” 唐 王勃 《益州德阳县善寂寺碑》:“奏鸣凤於天歌,下清羣籟;腾烛龙於慧炬,俯镜重昏。”
《國語辭典》:緣因  拼音:yuán yīn
原因。元無氏《小尉遲》第一折:「今日他在前廳上打磨兵器,收拾軍裝,不知為何?我且去問他一個緣因詳細咱。」元。無名氏《延安府》第三折:「目下便登程,二人隨後跟;同去取書信,便得見緣因」。
《漢語大詞典》:法主
佛教语。称佛。意为佛法之主。《华严经·十地品》:“圣王为大法王,具足七宝。”亦指古代僧官名。一般只管某一寺院事务。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二·释道猷:“及 孝武 升位,尤相叹重,乃敕住 新安 为镇寺法主。”参阅《僧史略》卷中。
《國語辭典》:道具  拼音:dào jù
1.戲劇、電影或其他表演中所需的舞臺用具。大道具如床、椅子,小道具如茶杯等。
2.佛家稱可資助僧徒學道的器具。
《漢語大詞典》:壁观(壁觀)
佛教语。大乘虚空宗的修行方法。五灯会元·东土祖师·初祖菩提达磨大师:“﹝大师﹞寓止于 嵩山 少林寺 ,面壁而坐,终日默然,人莫测之,谓之壁观婆罗门。”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六章第三节:“ 菩提达磨 所修是大乘虚空宗的禅法,称为壁观。意思是外息诸缘,内心无惴,心如墙壁,可以入道。”
《漢語大詞典》:顽空(頑空)
(1).佛教语。指一种无知无觉的、无思无为的虚无境界。 宋 范成大 《钓池口阻风迷失港道》诗:“蒲团坐煖看香篆,作止任灭如顽空。”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二:“盖顽空,则顽然无知之空,木石是也。” 明 李贽 《观音问·答自信》:“若无山河大地,则清浄本原为顽空无用之物,为继灭空不能生化之物,非万物之母矣,可值半文钱乎?” 梁启超 《说动》:“此数义,至取象於师子,而於柔静无为者,则斥为顽空,为断灭;为九十六种外道。”
(2).对佛老之学的贬称。 清 王夫之 《家世节录》:“ 万历 间,为新建学者甚盛,淫于浮屠。先君敦尚践履,不务顽空。”
《漢語大詞典》:行解
(1).消解,发散。 汉 王充 论衡·寒温:“人中於寒,饮药行解,所苦稍衰。”
(2).佛教语。谓心所取之境相。 明 马愈 《马氏日抄·憨皮袋》:“即此皮袋,非此皮袋。不属圣凡,不立行解。”
《國語辭典》:法印  拼音:fǎ yìn
道教指道士行法時,所用天真仙聖的印璽。如:「法印照處,魅邪滅亡。」
《國語辭典》:普請  拼音:pǔ qǐng
中國禪宗集結僧眾一起勞動,稱為「普請」。
《漢語大詞典》:夙慧
(1).早慧。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四》:“古之圣贤,生而神灵,长而狥齐,固不在夙慧之列也。”
(2).生来就有的悟性。红楼梦第一回:“ 士隐 本是有夙慧的,一闻此言,心中早已悟彻。”
(3).佛教语。指前世所作的善业。 清 洪升 《长生殿·情悔》:“业障縈,夙慧轻。今夕徒然愧悔生,泉路茫茫隔上清。” 清 赵翼 《游孝女测字养亲》诗:“嗟哉女何贤, 曾 閔 出巾櫛,岂惟夙慧深,托业良可卹。”
《國語辭典》:四果  拼音:sì guǒ
佛教修行者入聖道的四種果位。即須陀洹果(預流果)、斯陀含果(一來果)、阿那含果(不還果)、阿羅漢果四者。《中論》卷四:「如見苦不然,斷集及證滅,修道及四果,是亦皆不然。」
《國語辭典》:普度  拼音:pǔ dù
1.廣施法力以度化眾生。《三洞奉道科戒》卷六:「道以齋爲先,勤行登金闕。故設大法橋,普度諸人物。」《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卷四。觀經正宗分散善義》:「菩薩大悲願行,還入生死,普度眾生,故名發菩提心也。」也作「普渡」。
2.廣行剃度。《宋史。卷二七六。列傳。孔承恭》:「嘗勸上不殺人,又請征戰地修寺及普度僧尼,人多言其迂闊云。」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九九。真宗乾興元年》:「先朝普度天下僧道,嘗令三司使林特總其事。」
3.佛教徒於農曆七月十五日舉行盂蘭盆會,民間施放水燈的民俗。參見「放水燈」條。也作「普渡」。
《漢語大詞典》:识神(識神)
佛教语。心识,心灵。魏书·释老志:“凡其经旨,大抵言生生之类,皆因行业而起,有过去、当今、未来,歷三世,识神常不灭。” 明 叶宪祖 《北印说法》:“几番尘世,识神一点不差移,只为那无明起妄,宿业成迷。”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科场二·甲辰科首题:“ 朱氏 子弟俟其出场暂憩,漫叩曰:‘大人遴择榜首,何以竟违初志?’ 朱 惊起取卷读之,叹曰:‘我繙閲时殊不觉也,盖识神似为鬼物所掩矣。’”
《國語辭典》:罪業  拼音:zuì yè
罪孽。《西遊記》第一三回:「今幸得聖僧,念了經卷,消了我的罪業,閻王差人送我上中華富地,長者人家托生去了。」《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五:「不知作了什麼罪業?今朝如此果報得沒下梢。」
《國語辭典》:緣業  拼音:yuán yè
業緣,大多指男女的姻緣而言。《董西廂》卷六:「活得正美滿,被功名使人離缺。知他是我命薄?你緣業?」元。盧摯〈朱履曲。脂粉態前生緣業〉曲:「脂粉態前生緣業,笑渠儂一剗心邪。」
《國語辭典》:來緣  拼音:lái yuán
來生的因緣。唐。白居易華嚴經社石記〉:「斯石之文,但敘見願、集來緣而已。」
《漢語大詞典》:护念(護念)
佛教语。令外恶不入为护,内善得生为念。《坛经·行由品》:“汝为第六代祖,善自护念,广度有情,流布将来,无令断絶。”
《漢語大詞典》:法雷
佛教语。谓佛法如雷,能惊觉群迷,故称。 南朝 梁简文帝 《南郊颂序》:“广行四等,被慈雨於枯眼;大阐三明,惊法雷於羣梦。”
《國語辭典》:法名  拼音:fǎ míng
出家為僧、道時另取的名字。《西遊記》第一回:「排到你,正當『悟』字。與你起個法名叫做『孫悟空』,好麼?」《紅樓夢》第一七、一八回:「今年纔十八歲,法名妙玉。」也稱為「法號」、「戒名」。
《漢語大詞典》:灵花(靈花)
(1).佛教语。谓神妙绚丽之天花。 唐 宋之问 《游法华寺》诗:“晨行踏忍草,夜诵得灵花。”
(2).泛指神奇的花。 南唐 陈陶 《竹》诗之七:“一溪云母间灵花,似到封侯逸士家。”云笈七籤卷一一七:“好鸟灵花,灿然在目。”
《國語辭典》:拜堂  拼音:bài táng
舊式婚禮的一種儀式。指新婚夫婦在禮堂行跪拜禮。《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一道煙先進去了,也不管他下轎,也不管他拜堂。」《紅樓夢》第九七回:「雖然有服,外頭不用鼓樂,咱們南邊規矩是要拜堂的。」也稱為「拜天地」。
《漢語大詞典》:圆音(圓音)
佛教语。谓佛说法之音。圆,指佛法的完满周密。《华严经·离世间品一》:“圆音陀罗尼,解了不思议。” 章炳麟 《频伽精舍校刊〈大藏经〉序》:“大惧正法之衰,不在谤佛,而在昌言宗教,转相隐蔽,障惑愈深,则圆音或几乎息矣。”
《漢語大詞典》:无尽灯(無盡燈)
佛教语。谓以一灯点燃千百盏灯。比喻以佛法度化无数众生。《维摩经·菩萨品》:“无尽灯者,譬如一灯然百千灯,冥者皆明,明终不尽……夫一菩萨开导百千众生,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於其道意,亦不灭尽,随所説法,而自增益一切善法。是名无尽灯也。” 唐 张说 《游龙山静胜寺》诗:“但传无尽灯,可使有情悟。” 宋 陆游 《别建安》诗之一:“信缘不作痴窠窟,即是吾家无尽灯。”
《漢語大詞典》:四花
亦作“ 四华 ”。
(1).佛教语。法华六瑞中,雨华瑞之四花,即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一说四花为分陀利(白莲华)、优钵罗(青莲华)、钵特摩(红莲华)、拘物投(黄莲华)。见翻译名义集卷三。 南朝 梁 刘孝绰 《〈昭明太子集〉序》:“是以徧动六地,普雨四花。” 唐 李邕 《大相国寺碑》:“云廓八景,雨散四花。国土威神,塔庙崇丽,此其极也。” 唐 灵澈 《送鉴供奉归蜀宁亲》诗:“双树欲辞金锡冷,四花犹向玉阶飞。”
(2).佛教语。仿大般涅槃时的娑罗双树,在棺椁四方各竖一对白莲花或白造花,称为四花。 前蜀 杜光庭 《上元玉局化众修黄箓斋词》:“备玉籩金豆之仪,陈十极四华之礼。”
《國語辭典》:緣覺  拼音:yuán jué
一種佛教修行者所證得的果位。這種果位是阿羅漢中的一類,不從佛陀或其他人那裡聽聞佛法,由自己的努力了悟四聖諦、證涅槃。另外他也不對他人宣說自己證悟的真理,所以不能成為人天導師。緣覺是梵語辟支佛的意譯,唐僧慧苑認為,辟支佛意譯作緣覺是錯誤的,應譯作獨覺才正確。《中觀論疏。卷一末》:「問:『小乘有聲聞、緣覺二人……緣覺不稟教,聲聞稟教。』」
《漢語大詞典》:心水
(1).佛教语。谓能如实反映事物之心。《华严经·入法界品》:“菩萨心水现其影。”《大日经》卷三:“心水湛盈满,洁白如雪乳。”
(2).中医名词。指一种水肿病。 汉 张仲景 金匮要略·水气病:“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肿。” 郑观应 《盛世危言·医道》:“治脾胃者先平肝火尅金,治肺者先泻心水尅火。”
《國語辭典》:利他  拼音:lì tā
對他人有利。如:「他自私自利慣了,從不做利他之事。」也作「利人」。
《漢語大詞典》:参问(參問)
(1).询问。后汉书·窦武传:“ 武 召侍御史 河涧 刘儵 ,参问其国中王子侯之贤者。”
(2).佛教语。谓参师问道。古尊宿语录卷五:“首座云:‘曾参问也无?’师云:‘不曾参问。’”
《國語辭典》:專修  拼音:zhuān xiū
精修,專門修理。如:「這家電器行專修冷氣、冰箱和電視等家電用品。」
《漢語大詞典》:运心(運心)
(1).用心;动心。 唐 李諲 《妒神颂》序:“兄则运心以求合,我则处室以全真。” 前蜀 杜光庭 《南斗北斗醮词》:“但虑运心动念,乖越五常,累过积非,彰明二简。”
(2).佛教语。四供养之一。谓于心中起供养之思。《苏悉地羯啰经》卷中:“有四供养,遍通诸部,一切处用:一谓合掌,二以閼伽,三用真言及慕捺罗,四但运心,此善品中随方应作,或復长时供养中最无过运心。”
《漢語大詞典》:诸宗(諸宗)
(1).众宗族。 唐 罗隐 《魏博罗令公附卷有迴》诗:“寒门虽得在诸宗,栖北巢南恨不同。”
(2).佛教语。指佛教各宗派。 梁启超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六章第三节:“五祖 宗密 称 圭峯禪师 ,绍述 清凉 ,盛弘华严,兼通诸宗,斯道益以光大。”
《漢語大詞典》:一九
(1).谓阳数始于一,而极于九。极则复于一,终而复始,故用以喻循环之理。《参同契》卷下:“子南午北,互为纲纪,一九之数,终而復始。” 蒋一彪 集解:“阳生於一成於九。阳数至九则极,极则復於一,此谓一九之数,终而復始。”
(2).佛教语。指净土宗九品往生的教义。 唐 迦才 《净土论序》:“二八宏规,盛乎西土;一九之教,陵迟 东 夏 。”又 唐 迦才 《净土论序》:“二八之观齐阔,一九之生同归。”“二八”指净土宗的“十六观”。
(3). 满 俗赠献之礼,以九数为贵,至少一九,至多九九。清史稿·礼志八公主下嫁仪:“初定﹝额駙﹞諏日诣午门,进一九礼,即纳采也。”
(4).从每年冬至日起,每九天为一九。亦指第一个九天。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十一:“至后九九气候,谚云:‘一九、二九,相唤弗出手。’”
《漢語大詞典》:无所住(無所住)
佛教语。谓不被任何意念、事物所拘执。《金刚经·妙行无住分》:“菩萨於法应无所住。”《金刚经·庄严净土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宋 王安石 《答蒋颖叔书》:“若知应生无所住心,则但有所著,皆在所訶。”
《國語辭典》:幻塵  拼音:huàn chén
佛教用語。虛幻的現象。《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彼之眾生,幻身滅故,幻心亦滅。幻心滅故,幻塵亦滅。」
《漢語大詞典》:分座
(1).依次而坐。 唐 温庭筠 《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仆射》:“满堂开照耀,分座儼嬋娟。”
(2).佛教语。谓禅林中首座代住持说法布教者。
《漢語大詞典》:善权(善權)
佛教语。谓多方巧说导人觉悟。《维摩诘经·佛国品》:“菩萨行善权方便故,於佛国得道,一切行权摄人为善生于佛土。” 南朝 宋 何承天 《答宗居士书》:“寻 释迦 之教,以善权救物。” 南朝 梁武帝 《游钟山大爱敬寺》诗:“才性乏方便,智力非善权。”
《漢語大詞典》:本山
(1).佛教语。对各宗派传法的中心寺院之称。也叫本寺,下属各寺称为末寺。 晋 慧远 《万佛影铭》:“共立此臺,拟像本山。”
(2).此山。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他是本山人,乃是本房檀越,就中与我独厚。”
《漢語大詞典》:法窟
佛教语。佛涅槃后,弟子 迦叶 于 迦兰陀竹园 大石窟内结集三藏经典,称为“窟内上座部”。见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下。后因以“法窟”指佛寺。 宋 黄庭坚 《次韵子瞻子由题憩寂图》之一:“松含风雨石骨瘦,法窟寂寥僧定时。”《梅村诗话》引 清 圆鉴 《过天宁寺见放马歌》:“法窟聊藏狮子花,空山为指金鞭影。”
《漢語大詞典》:福业(福業)
佛教语。指布施行善、慈悲利生等造福的功德。《景德传灯录·第十四祖龙树尊者》:“人有福业,世间第一,徒言佛性,谁能覩之?” 宋 苏轼 《书孙元忠所书〈华严经〉后》:“修无上道难,造种种福业易……所作福业,举意便成,如一滴水,流入世间,即为江河。”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六:“盖缘每认陛下本是天人,暂来人世,是以生知福业,性禀仁慈。”
《漢語大詞典》:空性
佛教语。即真如。谓悟入空观所显示的真实的本体。 唐 皎然 《答俞校书冬夜》诗:“诗情聊作用,空性惟寂静。”
《漢語大詞典》:坐夏
佛教语。僧人于夏季三个月中安居不出,坐禅静修,称坐夏。其时正当雨季,亦称“ 坐雨安居 ”。具体日期因地而异。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 印度 僧徒,依佛圣教,坐雨安居,或前三月,或后三月。前三月当此从五月十六日至八月十五日,后三月当此从六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前代译经律者,或云坐夏,或云坐腊。” 唐 白居易 《行香归》诗:“出作行香客,归如坐夏僧。” 唐 项斯 《坐夏僧》诗:“坐夏日偏长,知师在律堂。”
《漢語大詞典》:业重(業重)
佛教语。谓罪孽深重。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业重身心,把往事思量遍。”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想是 苏 门前世业重,今日遭此冤劫,不如死休。”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栖真》:“念奴前身业重,绑十指筝絃簫孔;慵线懒针,几曾解女红。”
《漢語大詞典》:真语(真語)
(1).佛教语。说真如一实之理之语,即不作曲示的实语。 唐 栖白 《寄南山景禅师》诗:“一度林前见 远公 ,静闻真语世情空。”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五:“凭取一真语,天官自相寻。”
(2).真实的话。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六:“至今重游此山,觉童语终是真语。”
《漢語大詞典》:戒珠
(1).佛教语。比喻戒律精洁,有如明珠。妙法莲华经·譬喻品:“若见佛子,持戒清浄,如浄明珠。” 南朝 梁简文帝 《湘宫寺智倩法师墓志铭》:“戒珠靡缺,忍鎧无违。”
(2).念珠。 唐 王勃 《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人握戒珠,家藏寳印。”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九:“彼此有情,临行,以所挂戒珠作赠,挥泪而别。”
《漢語大詞典》:法味
佛教语。谓因参悟妙法而产生的悦乐。《华严经·十回向品》:“愿一切众生,得无量法味。” 南朝 梁 萧统 《僧正》诗:“已知法味乐,復悦玄言情。”《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遥观以觉人风美,近礼方知法味浓。”
《漢語大詞典》:妙偈
佛教语。含意深远的偈语。 宋 苏轼 《次韵子由浴罢》:“《楞严》在牀头,妙偈时仰读。” 明 唐顺之 《同孟中丞游龙泉寺》诗之一:“方欣窥妙偈,遽拟谢尘踪。” 清 周亮工 《屴崱峰示永觉和尚》诗:“欲涤尘襟参妙偈,泉声未许静中闻。”参见“偈2语”。
《漢語大詞典》:无生法(無生法)
佛教语。谓真如之理、涅槃之体能离开生灭。 唐 储光羲 《秦中守岁》诗:“或念无生法,多伤未出尘。” 元 张翥 《蜕庵岁晏百忧熏心排遣以诗乃作》之五:“久悟无生法,从容与化迁。”
《漢語大詞典》:利根
佛教语。犹言慧性。谓易于悟解的根器。后理学家亦用之。《法华经·妙音菩萨品》:“精进勇猛摄诸善法,利根智慧善答问难。” 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城西法云寺:“ 摩罗 聪慧利根,学穷释氏。” 唐 王维 《能禅师碑》:“善习表於儿戏,利根发於童心。”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利根之人,直从本源上悟入人心。”
《國語辭典》:火車  拼音:huǒ chē
1.一種古代攻戰的器具。《南齊書。卷一。高帝本紀上》:「俄頃,賊馬步奄至,又推火車數道攻戰。相持移日,乃出輕兵攻賊西。」
2.泛指行駛於鐵路上的列車。因最初是藉火力產生蒸氣以牽引車廂,故稱為「火車」。目前多已電氣化。
《國語辭典》:惡相  拼音:è xiàng
凶惡的相貌。如:「那惡漢面露惡相。」
《漢語大詞典》:小参(小參)
(1).佛教语。称登堂说法为大参,定时以外的说法为小参。 宋 陆庵 祖庭事苑·小参:“禪门,詰旦升堂,谓之早参。日晡念诵,谓之晚参。非时説法,谓之小参。” 宋 惠洪 《题昭默自笔小参》:“ 昭默 自卧疾后,无他嗜好,以翰墨为佛事,如示众以小参之语,皆肯自笔。”
(2).犹参谒拜见。 宋 杨万里 《游蒲涧》诗:“小参古殿黄面老,不见旧日 安期生 。”
《漢語大詞典》:无上道(無上道)
佛教语。指如来所得之道,更无过上,故名。《法华经·方便品》:“正直捨方便,但説无上道。” 唐 刘禹锡 《乐天少傅五月长斋广延缁徒谢绝文友坐成睽间因以戏之》诗:“精修无上道,结念未来生。” 宋 苏轼 《书孙元忠所书〈华严经〉后》:“修无上道难,造种种福业易。”《西湖佳话·放生善迹》:“内中有一个御史 左宗郢 便问道:‘唸佛得悟道否?’ 莲池 道:‘怎么得不悟?反问问自性,性成无上道。’”
《漢語大詞典》:慧光
佛教语。谓能使一切明澈,破除黑暗的智慧之光。《无量寿经》卷下:“慧光明浄,超踰日月。” 宋 苏轼 《谢观音晴文》:“慧光照临,阴沴消復。”
《國語辭典》:參請  拼音:cān qǐng
參學請益。《景德傳燈錄。卷二六。秀州羅漢願昭禪師》:「時常說法,時時度人,不妨諸上座參請。」
《漢語大詞典》:灵华(靈華)
(1).灵芝的美称。《汉书·礼乐志》:“蔓蔓日茂,芝成灵华。” 宋 王圭 《题瑞芝图》诗:“灵华粲九枝,幽阴吐光怪。”
(2).佛教语。天上之妙花。 南朝 梁简文帝 《七励》:“玩灵华於仙掌,度窈窕於飞虹。”参见“ 灵花 ”。
(1).指神灵。 唐 慧净 《和琳法师初春法集之作》:“因兹仰积善,灵华庶可逢。”《云笈七籤》卷九六:“纷纷灵华散,晃晃焕神庭。” 清 冯桂芬 《题蔡庶常殿齐悼亡诗后》:“灵华自天上,薄謫人间游。”
(2).犹光辉。云笈七籤卷八十:“三景吐灵华,晃朗八门开。”
《漢語大詞典》:灵花(靈花)
(1).佛教语。谓神妙绚丽之天花。 唐 宋之问 《游法华寺》诗:“晨行踏忍草,夜诵得灵花。”
(2).泛指神奇的花。 南唐 陈陶 《竹》诗之七:“一溪云母间灵花,似到封侯逸士家。”云笈七籤卷一一七:“好鸟灵花,灿然在目。”
《漢語大詞典》:高王
(1).指 五代 南平王 高从诲 。 宋 苏轼 《荆州》诗之四:“朱槛城东角, 高王 此望沙。” 王文诰 辑注引 冯应榴 曰:“五代史: 高从诲 嗣为 荆南 节度使,封 渤海王 ,改封 南平王 。”
(2).佛教语。最上之王。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十:“﹝高王观世音经﹞至今相传,以为高王之名,由 高欢 而得也。其实不然。佛家称谓,凡尊之则曰王,如鹿曰鹿王,象曰象王, 须弥山 则曰 须弥山王 ,皆是也。王而再加以尊称,则曰高王。大藏圣教法宝标目《一切法高王经》一卷,云与诸法最上王经本同。然则‘一切法’即‘诸法’,‘高王’即‘最上王’矣。高王观世音经,言此《观世音经》於诸经中为最上也,非由 高欢 得名也。《标目》所载,又有金光明最胜王经《大方等顶王经》。以此例之,最上王即最胜王,高王即顶王。”
《漢語大詞典》:光明藏
佛教语。指佛性佛法之所在。 宋 岳珂 桯史·解禅偈:“仁,人之安宅;义,人之正路,行之诚且久,是名光明藏。” 宋 周密 《武林旧事·张约斋赏心乐事》:“昔贤有云:‘不为俗情所染,方能説法度人。’盖光明藏中,孰非游戏!” 明 张煌言 《梅岭山居诗引》:“禪悦之餘,遂成 梅岭 新咏,骚耶?偈耶?读之如坐光明藏矣!”
《漢語大詞典》:方教
佛教语。方广之教。 南朝 宋 颜延之 《释〈达性论〉》:“虽情在序别,自不患乱伦。若能两籍方教,俱举达义,节彼离文,採此共实,则可便倍害自和,析符復合。”参见“ 方广 ”。
《漢語大詞典》:方广(方廣)
(1).面积;范围。《宣和遗事》后集:“又如此行十餘日,方至一小城,云是 西污州 ……其中方广不甚大,有屋数十间,皆頽弊。”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钞·南海盘陀石》:“ 武当山 圣帝金殿,方广不踰二丈,虽容千人,亦復不窄。”
(2).佛教语。大乘经典、教义的通称。其言富、其理正,故名。亦借指佛教。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方广东被,教肄南移。” 吕延济 注:“方广,佛号也。” 隋 吉藏 胜鬘宝窟卷中:“方广者,是大乘经之通名也……理正为方,言富为广。”
(3).指佛寺。 清 金人瑞 《敬生诵经宝林寺访之作》诗:“不然何今日,含泪访方广。”
《漢語大詞典》:造业(造業)
(1).佛教语。做坏事。 南朝 梁 沈约 《忏悔文》:“虽造业者身,身随念灭,而念念相生,离续无已。” 宋 楼钥 《姜子谦以试邑锺离请益》:“前辈有为县公,退以贯珠诵佛。其叔父见之,云:‘汝欲为佛耶?’对曰:‘然。’叔笑曰:‘汝既做了知县,更望做佛耶?’言造业之多也。其人悚然,谨不敢为殃民害物等事。”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 宋 门积祖善良,未曾作恶造业。”
(2).创立基业。 清 姚莹 《桐城麻溪姚氏登科记》:“造业之祖,起微贱,服勤劳,行修於身,功及於物,天乃昌其后以报之。”
《漢語大詞典》:小法
(1).小罪罚。史记·汲郑列传:“后数月, 黯 坐小法,会赦,免官。” 宋 李清臣 《明责》:“今则不然。罢退宰相皆攻其疵瑕,而未尝指天下之不治为宰相罪,纠劾守令者,皆以小法,而未尝指郡邑之不治为守令之罪。”
(2).佛教语。大乘称小乘之法。《法华经·方便品》:“钝根乐小法。”
《漢語大詞典》:心珠
佛教语。喻指清净如明珠的心性。 南朝 梁简文帝 《释迦文佛像铭》:“心珠可莹,智流方普。” 唐 寒山 《诗》之二七七:“寒巖深更好,无人行此道……形容寒暑迁,心珠甚可保。”景德传灯录·僧那禅师:“既不堕有无处所,则心珠独朗,常照世间。”
《漢語大詞典》:散华(散華)
(1).为供佛而散撒花朵。《无量寿经》卷下:“悬繒然灯,散华烧香,以此迴向,愿生彼国。”
(2).佛教语。佛教称经之散文为“散华”。华,花。 隋 智顗 《法华经文句·序品》:“佛赴缘作散华贯华两説,结集者按説传之,论者依经申之。” 隋 吉藏 法华义疏·序品之二:“一者随国法不同,如 震旦 有序铭之文, 天竺 有散华贯华之説也。”
《國語辭典》:空身  拼音:kōng shēn
不攜帶物件。《三國演義》第五○回:「獨雲長不獲一人一騎,空身回見玄德。」《初刻拍案驚奇》卷三:「每日午飯已畢,便空身走去山裡尋幾個麞鹿獸兔還家。」也作「罄身」。
《漢語大詞典》:空观(空觀)
佛教语。对空谛的观想。以体认无相为宗。亦指天台宗所立一心三观(空观、假观、中观)之一。 南朝 宋 谢灵运 《石壁立招提精舍》诗:“禪室栖空观,讲宇析妙理。”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空观假观第一观,佛言世諦不可乱。” 清 龚自珍 《正译第五》:“修三止者,是体真止依止。修三观者,是空观依止。”参见“ 空諦 ”。
《漢語大詞典》:空谛(空諦)
佛教语。天台宗所立“空、假、中”三谛之一。阐明缘生不实的真理。 清 龚自珍 《最录〈永嘉集〉》:“《奢摩它颂》,天台空諦也。”
《漢語大詞典》:九界
(1).佛教语。谓“十法界”中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九界相对佛界而言,均为迷界。《法华玄义·二上》:“己身他身,微妙寂絶,皆非权非实,而能应於九界之权,一界之实。” 清 龚自珍 《最录三千有门颂》:“佛具佛性,我知之;九界具佛性,我知之;九界具九界性,我知之;佛具九界性,独未之闻。”
(2). 康有为 所谓产生世间诸苦的九种界别。即国界、级界、种界、形界、家界、业界、乱界、类界和苦界。见《大同书》甲部第六章。
《漢語大詞典》:大寂
佛教语。涅槃,圆寂。亦泛指佛教徒逝世。 唐 王维 《工部杨尚书夫人赠太原郡夫人京兆王氏墓志铭》:“以某年月日,奄归人寂于 长兴里 之私第。” 赵殿成 笺注:“《涅槃经》:‘我旷劫来,已入大寂。’”
《漢語大詞典》:慧照
佛教语。犹慧炬。 清 黄景仁 《僧伽塔》诗:“岂其慧照有明灭,和合四大功难兼。”亦指慧光照彻。 清 龚自珍 《发大心文》:“我生天上,慧照天人。”参见“ 慧炬 ”。
《漢語大詞典》:慧炬
佛教语。谓无幽不照的智慧。《涅槃经》卷二一:“汝於佛性犹未明了,我有慧矩,能为照障。” 南朝 梁 萧子良 《与南郡太守刘景蕤书》:“逝将烛昏霾於慧炬,拯沦溺於法桥。” 唐 王勃 《益州德阳县善寂寺碑》:“奏鸣凤於天歌,下清羣籟;腾烛龙於慧炬,俯镜重昏。”
《國語辭典》:法緣  拼音:fǎ yuán
與佛結緣,即皈依三寶之意。
《國語辭典》:業力  拼音:yè lì
1.語言、動作等各方面所表現的行為。《宋書。卷五七。蔡廓傳。史臣曰》:「蔡廓雖業力弘正,而年位未高,一世名臣,風格皆出其下。」
2.佛教用語。指會產生苦樂果報的行為力量。南朝梁。沈約 佛記序:「分五道於人天,設重牢於厚地,各隨業力,的焉不差。」宋。陸游 西林傅庵主求定庵詩二首之二:「業力驅人舉世忙,西林袖手一爐香。」
《漢語大詞典》:愿海(願海)
佛教语。谓佛菩萨等普度一切众生的弘愿,似海无涯。《华严经·如来现相品》:“以严浄一切佛国土显示一切大愿海法门。” 隋 江总 《至德二年十一月十二日升德施山斋三宿决定罪福忏悔》诗:“未泛慈舟远,徒令愿海深。” 隋炀帝 《受菩萨戒疏》:“具足成就,皆满愿海。”
《漢語大詞典》:智度
(1).谓明智而有器量。 汉 荀悦 《汉纪·高帝纪一》:“﹝ 高祖 ﹞宽仁爱人,有大智度。”续资治通鉴·宋太祖建隆二年:“后聪明有智度,每与帝参决大政,犹呼 赵普 为书记。”
(2).佛教语。梵语的意译。意为“大智慧到彼岸”。《维摩经·佛国品》:“善於智度,通达方便。”
《漢語大詞典》:五乘
佛教语。谓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或云佛乘)。 宋 元照 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上:“五乘者,人、天、声闻、辟支及佛,能乘人也。”参见“ 五衍 ”。
《漢語大詞典》:五衍
即五乘。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凭五衍之軾,拯溺逝川。” 李善 注:“五衍,五乘。 天竺 言衍,此言乘。五乘:一人,二天,三声闻,四辟支佛,五菩萨。”详“ 五乘 ”。
《漢語大詞典》:觉岸(覺岸)
佛教语。由迷惘而到觉悟的境界。 明 陈汝元 《金莲记·证果》:“与君永归三寳,指觉岸以同登。”《花月痕》第三二回:“万顷情波,都成觉岸。” 清 汪吉人 等《〈军次实录〉序》:“前所著之《资政新篇》《英杰归真》一切寳制诸书,固已刊刷颁行。足登斯世於觉岸,不致终陷於沉沦矣。”
《漢語大詞典》:净眼
佛教语。即法眼。《楞严经》卷二:“知见既正,则妙心可获,浄眼可得矣。” 宋 苏轼 《次韵表兄程正辅江行见桃花》:“浄眼见桃花,纷纷堕红雨。” 清 曹寅 《西轩》诗:“何难尽遣筝琶手,浄眼看花破生死。”参见“ 法眼 ”。
《國語辭典》:法眼  拼音:fǎ yǎn
1.五眼之一。能分明的洞觀,一切因緣生起的諸現象。《五燈會元。卷一。釋迦牟尼佛》:「吾以清淨法眼、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正法,將付於汝,汝當護持。」
2.尊稱他人的眼識正確。《文明小史》第六十回:「老兄具這樣的法眼,欽佩得很,將來倒要時常請教請教。」
《國語辭典》:毒氣  拼音:dú qì
一種武器。用放射器依風力吹送到敵方的有毒氣體,或以毒瓦斯彈投送到敵方,而直接或間接殺傷敵人。
《漢語大詞典》:缘化(緣化)
佛教语。化缘。谓劝化有缘者,使行布施。 宋 苏轼 《与程正辅提刑书》之十五:“意欲买此陂,稍加葺筑,作一放生池。囊中已罄,輒欲缘化,老兄及 子由 各出十五千足,某亦竭力共成此一事。” 宋 王巩 甲申杂记:“愿缘化於此作一行宫。” 明 马愈 《马氏日钞·异骡》:“道士控羣骡,日行巷陌间,以芻豆为由,缘化钱物。”
《漢語大詞典》:行禅(行禪)
佛教语。谓打坐静修。 唐 白居易 《传法堂碑》:“有问师之心要。曰:‘师行禪演法,垂三十年;度白黑众,殆百千万亿。应病授药,安可以一説尽其心要乎?’” 唐 方干 《题龟山穆上人院》诗:“牀上水云随坐夏,林西山月伴行禪。”
《國語辭典》:剃度  拼音:tì dù
削髮作出家人的宗教儀式。《舊唐書。卷一。高祖本紀》:「妄為剃度,託號出家。」《水滸傳》第四回:「卻纔這個要出家的人,形容醜惡,貌相兇頑,不可剃度他。」
《漢語大詞典》:幻海
佛教语。虚幻的苦海,比喻尘世。 唐 王勃 《释迦如来成道记》:“悬日月於幽宵,布舟航於幻海。” 明 高濂 《玉簪记·谭经》:“你偏恋那火宅煎熬,幻海沦胥,忘却来生路。”
《漢語大詞典》:缘心(緣心)
佛教语。谓攀缘事物之心。《圆觉经》:“此虚妄心,若无六尘,则不能有,四大分解,无尘可得,於中缘尘,各归散灭,毕竟无有缘心可见。”《楞严经》卷二:“而我悟佛,现説法音,现以缘心,允所瞻仰。”
《漢語大詞典》:有为法(有爲法)
佛教语。谓因缘所生、无常变幻的现象世界。《金刚经·应化非真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漢語大詞典》:刹土
佛教语。田土;国土。《救面然饿鬼陀罗尼神咒经》:“尊重赞嘆一切如来,刹土三寳诸佛忆念。”按,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一:“刹,梵言差多罗,此译云土田。经中或言国,或云土者,同其义也。或作刹土者,存二音也。”
《漢語大詞典》:水云身(水雲身)
佛教语。指行脚僧。因其身如行云流水,居无定处,故称。亦泛指来去自由、无所羁绊之身。 宋 周邦彦 《迎春乐》词之二:“他日水云身,相望处,无南北。” 宋 陆游 《自小云顶上云顶寺》诗:“缚袴属櫜鞬,哀哉水云身。” 钱仲联 校注:“水云身,佛家语,行脚僧之称,行云流水之意。” 宋 陆游 《晨起》诗:“平生水云身,不堕车马境。”
《漢語大詞典》:空法
(1).佛教语。谓显示一切皆空的教理。多见于般若经部。中论·观行品:“大圣説空法,为离诸见故;若復见有空,诸佛所不化。”
(2).佛教语。谓小乘涅槃。即灰身灭智的自了境界。《法华经·譬喻品》:“我悉除邪见,於空法得证。”
《漢語大詞典》:老婆心
佛教语。谓禅师反复叮咛,急切诲人之心。大慧普觉禅师语录:“老僧二十年前有老婆心,二十年后无老婆心。”参见“ 老婆禪 ”。
《漢語大詞典》:老婆禅(老婆禪)
佛教语。谓禅师苦口婆心,多方设教,反复叮咛如老婆婆。《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 河阳 新妇子, 木塔 老婆禪, 临济 小厮儿,却具一隻眼。” 宋 苏轼 《参寥惠杨梅》诗:“莫共金家斗甘苦, 参寥 不是老婆禪。” 元 耶律楚材 《清智公尼禅开堂疏》:“惟 智公禪师 本有丈夫志,不学老婆禪。” 元 吴昌龄《东坡梦》第四折:“葛藤接断老婆禪,打破沙锅璺到底。”
《漢語大詞典》:解夏
佛教语。谓僧尼一夏九旬安居期满而散去。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夏乃众僧长养之节,在外行则恐伤草木虫类,故九十日安居。至七月十五日,应禪寺掛搭,僧尼尽皆散去,谓之解夏。” 唐 韩鄂 《岁华纪丽·中元》:“众僧解夏。”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天部二》:“四月十五日,天下僧尼就禪刹搭掛,谓之‘结夏’,又谓之‘结制’,盖方长养之辰,出外恐伤草木虫蚁,故九十日安居。《释苑宗规》云:‘ 祝融 在候, 炎帝 司方当法王禁足之辰。’是释子护生之日,至七月十五日,始尽散去,谓之‘解夏’,又谓之‘解制’。” 清 褚人穫 《坚瓠续集·僧尼结夏》:“至七月十五日,应禪寺掛褡,僧尼皆散去,谓之解夏、解制。”
《國語辭典》:命根  拼音:mìng gēn
1.花木的直根。
2.比喻最珍愛的事物。也稱為「命根子」。
《漢語大詞典》:铁轮(鐵輪)
(1).铁铸的车轮。佛教传说地狱中挤压恶鬼的刑具。 南朝 梁简文帝 《唱导文》:“暗室千重,黑城百仞,铁轮碎骨,铜柱焦肠。”
(2).佛教语。指转轮王的四宝(金、银、铜、铁四轮)之一。此四宝分领四大洲,铁轮王领 南阎浮提 之一洲。 宋 苏辙 《龙井辩才法师塔碑》:“位本五品,而证止铁轮,况吾凡夫也哉。”翻译名义集·帝王:“金轮望风顺化,银轮遣使方降,铜轮震威乃服,铁轮奋戈始定。”
《漢語大詞典》:瑞像
佛教语。称佛教始祖 释迦牟尼 之像。 南朝 梁元帝 《与萧谘议等书》:“瑞像放光,倏将旬日。”梁书·诸夷传·海南诸国:“十八年,復遣使送 天竺 旃檀瑞像、婆罗树叶。” 宋 王安石 《重登宝公塔》诗之一:“应身东返知何国,瑞像西归自本朝。” 清 吴长元 宸垣识略·内城三:“ 明 刘迎 《栴檀像》诗:‘我昔游京师,稽首礼瑞像。’”
《國語辭典》:現世  拼音:xiàn shì
1.今生,現在之世。元。楊顯之《酷寒亭》第一折:「你看承似現世的活菩薩,則待戀定那潑煙花。」明。陳汝元《金蓮記》第四齣:「罔知往世現世之因,舉眼成迷。」
2.丟臉、出醜。元。楊文奎《兒女團圓》第二折:「堪恨這兩個薄劣種,現世的不成才。」《紅樓夢》第六回:「他們那些門上的人也未必肯去通信。沒的去打嘴現世。」
《漢語大詞典》:孽海
佛教语。业海。指由于种种恶因而使人沦溺之海。镜花缘第二回:“那时我果糊涂,竟任百花齐放,情愿堕落红尘,受孽海无边之苦,永无翻悔!”《花月痕》第五回:“未敢言仙,未敢言佛,嘆茫茫孽海,大家身在,柏舟一叶引迷津。”
《漢語大詞典》:幻躯(幻軀)
佛教语。犹幻身。 明 唐顺之 《答洪方洲》:“大率幻躯一切付之造化,不復有所计较於其间矣。”
分類:佛教语
《漢語大詞典》:幻质(幻質)
佛教语。犹幻身。 宋 陆游 《记梦》诗:“即今相逢两幻质,转眼变灭如飞烟。” 明 邵璨 《香囊记·题诗》:“真海外之僊流,岂尘中之幻质。”
分類:佛教语
《漢語大詞典》:乐邦(樂邦)
佛教语。极乐之邦。 明 沈德符 野获编·释道·京师敕建寺:“入山门即有窣堵坡高入云表,名 永安塔 ,华焕精严,真如游化城乐邦。” 清 杭世骏 《〈东城杂记〉序》:“千函榆欓,信地繙经,一握松枝,弥天选佛,真可以破除结习,淬练智光。号此乐邦,洵非妄尔。”
《國語辭典》:南頓  拼音:nán dùn
中國禪宗自六祖慧能之後,分成南、北兩宗。南宗禪法以機緣成熟,瞬間開悟,故稱為「南頓」。《景德傳燈錄。卷九。京兆大薦福寺弘辯禪師》:「其所得法雖一,而開導發悟有頓漸之異,故曰:『南頓北漸』。」
《漢語大詞典》:六藏
六腑。庄子·齐物论:“百骸,九窍,六藏,賅而存焉。” 成玄英 疏:“六藏,六腑也,谓大肠、小肠、膀胱、三焦也。”或以心、肝、脾、肺、肾、命门为“六藏”。《难经·三十九难》:“然五藏亦有六藏者,谓肾有两藏也,其左为肾,右为命门。命门者,谓精神之所舍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繫胞,其气与肾通,故言藏有六也。”列子·仲尼:“乃不知是我七孔四支之所觉,心腹六藏之所知,其自知而已矣。”
佛教语。原以龟藏其头尾四足避害,比喻修行者藏其六识。后泛指退避忍让。参阅《杂阿含经》四三。 金 李澥 《漫书》诗:“胸怀平日窗八达,伎俩只今龟六藏。”
《漢語大詞典》:羼提
佛教语。梵语的汉译。为“六度”之一,意为安心忍辱。《法界次第》卷下:“羼提, 秦 言忍辱。内心能安忍外所辱境,故名忍辱。” 清 龚自珍 《发大心文》:“欲修羼提,发心为先。”
《國語辭典》:聖果  拼音:shèng guǒ
佛教用語:(1)指證得阿羅漢的境界。《大集法門經。卷上》:「諸苾蒭,汝今當知,我等諸聲聞大眾,皆是離塵清淨心者,現證諸法,善能了知諸出離道要,各各已得所證聖果。」(2)指證得見道位以上的境界。《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四七一:「有聖道,有修聖道,由斯得有聖果差別。」
《國語辭典》:法子  拼音:fá zi
方法。《紅樓夢》第七三回:「問我,我也沒什麼法子。」《文明小史》第三七回:「我們國家自有處置他的法子,這不干兄弟的事。」
《國語辭典》:意根  拼音:yì gēn
佛教用語。為法境六根之一。產生意識作用的基礎。佛教部派或主張是某種看不到的物質,或主張是前一剎那的意識。唯識宗則稱末那識,一種比意識更微細的意識為意根。《阿毗達磨俱舍論》卷三:「第六意根,於能了別一切境識有增上用。」
《國語辭典》:六根  拼音:liù gēn
能接觸外境與心境的眼、耳、鼻、舌、身、意(心理)的六種感官功能。《西遊記》第一七回:「萬事不思全寡欲,六根清淨體堅牢。」
《國語辭典》:三諦  拼音:sān dì
佛教用語。指空諦、假諦和中諦。空諦,指現象沒有實體;假諦,指現象只是幻有;中諦,指現象是既非無也非有的方式存在。《摩訶止觀。卷一下》:「以未聞三諦,全不識佛法。」
分類:佛教语
《漢語大詞典》:心佛
(1).佛教语。心中之佛。《华严经·如来出现品》:“众生心佛,还自教化众生。”
(2).佛教语。心与佛。 清 龚自珍 《诵得生净土陀罗尼记数簿书后》:“心佛不二门,如 大势至菩萨 説。”
《漢語大詞典》:五眼
佛教语。指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凡夫所见为肉眼,天人禅定所见为天眼,小乘照见真空之理为慧眼,菩萨照见普度众生的一切法门为法眼,佛陀具种种眼而照见中道实相为佛眼。大智度论卷三三:“菩萨摩訶萨欲得五眼者,当学般若波罗蜜。”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藴终古於三季,俟通明於五眼。” 唐 独孤及 《观世音菩萨等身绣像赞》:“五眼周视,四魔怖慑。”
《漢語大詞典》:权道(權道)
(1).变通之道;临时措施。 北齐 樊逊 《升中纪号对》:“投鼠忌器之説,盖是常谈;文德怀远之言,岂识权道?”《旧唐书·魏玄同传》:“如今选司所行者,非上皇之令典,乃近代之权道。”孟子·离娄上“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 宋 孙奭 疏:“夫权之为道,所以济变事也,有时乎然,有时乎不然,反经而善,是谓权道也。”
(2).犹权门。 唐 刘禹锡 《高陵县令刘君遗爱碑》:“县内之大夫鲜有遗爱在其去者,盖邑居多豪,政出权道,非有卓然异绩结于人心,浹于骨髓,安能久而愈思?”
(3).佛教语。原指小乘说法的权教教义,也泛指教化世间的佛法。 南朝 宋 颜延之 《又释何衡阳〈达性论〉》:“权道隐深,非圣不尽。” 南朝 梁 沈约 《究竟慈悲论》:“是故开设三净,用伸权道及涅槃。”
《漢語大詞典》:转经(轉經)
(1).佛教语。唱诵佛经。 唐 王建 《题詵法师院》诗:“僧院不求诸处好,转经唯有一窗明。” 唐 裴铏 《传奇·崔炜》:“僧感之甚,谓 煒 曰:‘贫道无以奉酬,但转经以资郎君之福祐耳。’” 清 丘逢甲 《王姑庵绝句》之五:“不及天南怀帝后,转经遥祝海棠花。”
(2).佛教语。犹转藏。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十三:“转经, 蒙古 奉佛惟谨,木轮中贯铁枢可转动,集梵经於轮间,大者支木架,以手推之,小者持而摇之,旋转如风。谓一转功德与持诵一过等。”
《漢語大詞典》:诸根(諸根)
佛教语。谓信、勤、念、定、慧五根及其他一切善根;或指眼、耳、鼻、舌、身五根。《无量寿经》卷上:“具足成就无量总持百千三昧,诸根智慧广普寂定……今日世尊,诸根悦豫,姿色清浄,光颜巍巍。” 清 敬安 《雪中酬徐叔鸿郎中见怀之作》诗:“断妄诸根寂,观空万事慵。”
《漢語大詞典》:心树(心樹)
佛教语。指如树木生长的意念活动。法苑珠林卷二十:“能使身田被润,即吐无上之芽;心树既荣,便茂不凋之叶。”
《漢語大詞典》:佛慧
佛教语。唯佛具有的至大至圆的智慧,即无上正等正觉。此种智慧能如实觉知一切真理,了知一切事物。《法华经·方便品》:“常修佛慧,具大神通,善知一切诸法之门。” 唐 王维 《为舜阇黎谢御题大通大照和尚塔额表》:“佛者觉也,得觉满者入佛慧。” 唐 李德裕 《赠圆明上人》诗:“今日导师闻佛慧,始知前路化成空。”
《漢語大詞典》:宝阶(寶階)
佛教语。指佛自天下降的步阶。《观佛三昧海经·观四威仪品》:“从阎浮提金刚地际上忉利宫,一一宝阶七重栏楯。” 晋 法显 佛国记:“佛从忉利天上来,向下下时,化作三道宝阶,佛在中道七宝阶上行。”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劫比他国:“伽蓝大垣内有三宝阶,南北列,东面下,是如来自三十三天降还所也。昔如来起自 胜林 ,上升天宫,居 善法堂 ,为母説法,过三月已,将欲下降, 天帝释 乃纵神力,建立宝阶。中阶黄金,左水精,右白银。如来起 善法堂 ,从诸天众,履中阶而下, 大梵王 执白拂,履银阶而右侍; 天帝释 持宝盖,蹈水精阶而左侍。” 宋 范成大 《白玉楼步虚词》之二:“雪色宝阶千万丈,人间遥作白虹看。”
《國語辭典》:攝取  拼音:shè qǔ
吸取。如:「攝取養分」。
《漢語大詞典》:摄受(攝受)
(1).佛教语。谓佛以慈悲心收取和护持众生。 南朝 梁简文帝 《大爱敬寺刹下铭》:“应此一千,现兹权实,随方摄受,孰能弘济。” 唐 慧能 《坛经·顿渐品》:“汝可他日易形而来,吾当摄受。” 明 叶宪祖 《北邙说法》:“弟子们都拜从禪师,惟愿慈悲摄受。”
(2).犹享受。 章炳麟 《五无论》:“佛説 郁单越洲 人,无妻妾田宅车马财物资具诸摄受,清寧耆寿,殊胜三洲。” 章炳麟 《五无论》:“有所暱爱则妬生,有所摄受则争起。”
《國語辭典》:幽途  拼音:yōu tú
幽冥之途,指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而言。
《漢語大詞典》:二学(二學)
(1).指国学与太学。南齐书·礼志上:“今学非惟不宜废而已,乃宜更崇尚其道,望古作规,使郡县有学,乡閭立教。请付尚书及二学详议。”《魏书·李谐传》:“栖闲虚以筑馆,背城闕而为家。带二学之高宇,远三市之狭邪。”
(2).佛教语。指读诵、禅思两种修行方式。即读诵大乘经典,一心如理思维。释氏要览·志学·二学:“毘奈耶云,佛説有二种学业:一读诵,二禪思。”
《漢語大詞典》:身云(身雲)
佛教语。谓围绕在佛身上的祥云。 唐 王维 《谒璿上人》诗:“方将见身云,陋彼示天壤。” 赵殿成 笺注:“《华严经》:‘或见诸菩萨,入变化三昧,各於其身,一一毛孔出一切变化身云。’”
《國語辭典》:火劫  拼音:huǒ jié
結夥搶劫。《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張協狀元。第八出》:「假使官程担仗,結隊仗,結隊火劫了均分。」
《漢語大詞典》:胜义(勝義)
(1).佛教语。指一切事物当体即空的第一义谛。 唐 刘禹锡 《袁州萍乡县杨岐山故广禅师碑》:“如来説法,徧满大千。得胜义者,强名为禪。” 吕澄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七讲:“犊子系就是主张有补特伽罗的,并且是胜义有而非假有。”
(2).泛指深妙的义理。 章炳麟 《国家论》:“若夫拘牵法理,尊仰事功,斯乃牛羊贱趣,冥无识知者尔,是曷足与言胜义哉!” 郭沫若 《论闻一多做学问的态度》:“像这样细密新颖地发前人所未发的胜义,在全稿中触目皆是,真是到了可以使人瞠惑的地步。”
《國語辭典》:旁生  拼音:páng shēng
1.由旁側生出。如:「旁生枝節。」
2.佛教用語。指三惡道中的畜生道。也作「傍生」。
《漢語大詞典》:疑网(疑網)
(1).佛教语。四恶之一。 唐 王勃 《四分律宗记序》:“除惑箭而断爱枝,销恚刀而解疑网。”法苑珠林卷九七:“佛言菩萨布施,远离四恶:一破戒;二疑网;三邪见;四慳悋。”
(2).谓众多疑念,致人困惑不能解脱,犹遭罗网。 宋 王安石 《次韵酬宋中散》:“时闻正论除疑网,每读高辞折慢幢。” 明 李贽 《赞刘谐》:“斯言也,简而当,约而有餘,可以破疑网而昭中天矣。” 瞿秋白 《饿乡纪程》二:“不久且穿透了万重疑网,反射出一心苗的光焰来。”
《漢語大詞典》:法乐(法樂)
佛教语。谓积德行善、耽味佛法之乐。相对于欲乐而言。《维摩经·菩萨品》:“汝等已发道意,有法乐可以自娱,不应復乐五欲乐也。” 晋 法显 佛国记:“其国丰乐,人民殷盛;尽皆奉法,以法乐相娱。”
犹法曲。 宋 曾巩 《集贤殿春燕呈诸同舍》诗:“御炉风细麝烟浮,法乐声和酒味柔。”
《國語辭典》:得果  拼音:dé guǒ
1.收穫果實。宋。范成大 四時田園雜興詩:「種園得果儘償勞,不奈兒童鳥雀搔。」
2.佛家用語。指修得正果。《南史。卷二五。列傳。到彥之》:「及卒,顏色如恆,手屈二指,即佛道所云得果也。」
《漢語大詞典》:空假
佛教语。谓事物均具备自性空无和幻相宛然两个方面。南史·周颙传:“ 顒 音辞辩丽,长於佛理,著《三宗论》,言空假义。” 巨赞 《评熊十力所著书》七:“正智寂时,无有生灭、明暗、空假等相貌,毕竟离言,毕竟无得,字之曰心性。”
《漢語大詞典》:禅病(禪病)
(1).佛教语。指妨害禅定修行的一切妄念。《圆觉经》:“ 大悲世尊 快説禪病,令诸大众得未曾有,心意荡然,获大安稳。”
(2).借指文笔雕琢、工巧。 明 李贽 《杂说》:“种种禪病皆所以语文,而皆不可以语於天下之至文也。”
(3).指禅定修行不当所引起的诸疾病。 南朝 宋 沮渠京声 译治禅病秘要法列有“治阿练若乱心病七十二种法”等发病防治内容十二章。 清 曹寅 《七月十日天池柳下纳凉分韵》之二:“欲除内热生禪病,乍茹新凉胜蔗甘。”
《漢語大詞典》:障海
(1).阻挡水流入海。比喻人力胜天。 清 龚自珍 《自春徂秋偶有所触拉杂书之漫不诠次》诗之一:“障海使西流,挥日还於东。”
(2).佛教语。犹业海,生死海。《敦煌变文汇录·维摩诘经菩萨品变文(乙)》:“我以超於生死,不住爱河,向出尘劳,抛居障海。”
(3).瘴荒之地。障,通“ 瘴 ”。语本 唐 韩愈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明 王錂《寻亲记·遥奠》:“风瀟瀟,雨漠漠。魂飞障海头,骨冷蛮山角。”
《國語辭典》:慾火  拼音:yù huǒ
形容情慾熾烈。
《漢語大詞典》:空印
佛教语。地、水、火、风、空五大印相之一。以拇指作形,象征虚空,故称。 唐 梁肃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石幢赞》序:“倾沙界以施,而施有穷;等山王之大,而大有终。唯金刚空印,永不坏灭。”
《漢語大詞典》:慈忍
佛教语。慈悲与忍辱。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上:“佛之所云寂灭,非虚静乎?安乐,非恬愉乎?慈忍,非濡弱乎?”
《國語辭典》:弘法  拼音:hóng fǎ
弘揚佛法。如:「他畢生弘法度世,不遺餘力。」也作「宏法」。
《國語辭典》:法化  拼音:fǎ huà
佛的教化。《佛國記。卷下》:「凡所遊歷減三十國,沙河以西迄於天竺,眾僧威儀,法化之美,不可詳說。」
《國語辭典》:正果  拼音:zhèng guǒ
修行者證道,獲得成就,稱為「正果」。後比喻美好的結局。《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二:「誰知是老大一段姻縁,幾乎把女子一生斷送了!還虧得後來成了正果。」
《漢語大詞典》:心师(心師)
(1).佛教语。谓以己之真心为师。 唐 皎然 《酬李侍御萼题看心道场》诗:“我法从谁悟,心师是贯花。” 前蜀 贯休 《了仙谣》:“若师方术弃心师,浪似雪山何处讨。”
(2).谓心之师。《南史·张融传》:“吾文章之体,多为世人所惊,汝可师耳以心,不可使耳为心师。”
(3).谓内心所师承的。 明 李东阳 《大原宋生灏手刻先君字法手稿赠之以诗》:“当其腕指所至时,意匠心师两无跡。”
《漢語大詞典》:悟明
佛教语。了悟真言。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双树幻钞上:“近日禪宗之弊,以觉识依通为悟明,以穿凿机缘传授为参学。”
《國語辭典》:悲智  拼音:bēi zhì
慈悲與智慧,為佛菩薩所具有的雙德。《法苑珠林》卷四八:「雖誦千言,不存悲智,不如一聽,自他兩利。」
《漢語大詞典》:法食
(1).祭祀用的食物。 汉 无名氏 《白石神君碑》:“县界有六名山: 三公 、 封龙 、 灵山 ,先得法食。”
(2).佛教语。谓僧侣依法制所用之食。 唐 道宣 《四分律行事钞·二衣总别》:“如来所著衣曰袈裟,所食者名为法食。”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二:“吾辈登一名山,览一奇境,而自审其胸襟眼界,依然 吴下阿蒙 ,又何苦费时日,丧精神,劳僕夫之筋骨,减香积之法食,而登降上下为耶!”
《漢語大詞典》:大自在
佛教语。谓进退无碍,心离烦恼。《法华经·五百弟子受记品》:“復闻诸佛有大自在神通之力。”后多用指自由自在、无挂无碍的境界。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五引 清 符曾 诗:“心死便为大自在,魂归仍返小玲瓏。”
《漢語大詞典》:断常(斷常)
佛教语。断见与常见。百喻经·梵天弟子造物因喻:“诸佛説法,不著二边,亦不著断,亦不著常。如似八正道説法,诸外道见是断常事已,便生执著。” 唐 王维 《胡居士卧病遗米因赠》诗:“有无断常见,生灭幻梦受。” 赵殿成 笺注:“《涅槃经》众生起见,凡有二种:一者常见,二者断见。《楞伽经》离於断常有无等见。”参见“ 断见 ”。
《漢語大詞典》:无渐(無漸)
佛教语。谓没有渐悟。 南朝 宋 谢灵运 《辨宗论·答法勗问》:“华人悟理无渐,而诬道无学;夷人悟理有学,而诬道有渐。” 南朝 梁 沈约 《八关斋》诗:“得理未易期,失路方知险;迷途既已復,豁悟非无渐。” 唐 李华 《润州鹤林寺故径山大师碑铭》:“教习大乘,戒妄调伏,自性还源。无渐而可随,无顿而可入。”
分類:佛教语
《漢語大詞典》:香华(香華)
佛教语。指供养佛前的香和花。《法华经·序品》:“香华伎乐,常以供养。”
《漢語大詞典》:住着(住著)
(1).佛教语。犹执着。 唐 希运 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如今但一切时中行住坐卧,但学无心……亦无住著,终日任运腾腾,如痴人相似。” 元 傅若金 《送云间师游浙》诗:“亦知无住著,随处得安心。”
(2).谓拘管羁绊。 唐 元稹 《估客乐》:“估客无住著,有利身即行。”
(3).犹言停一停。 明 柯丹邱 《荆钗记·疑会》:“住著,实是请喫酒的么?”
《漢語大詞典》:满愿(滿願)
佛教语。谓实现了发愿要做的事。 唐 皮日休 《病后春思》诗:“应笑病来惭满愿,花牋好作断肠文。” 清 孙道乾 《小螺庵病榻忆语》卷四:“祷天愿持斋,冀速愈……既满愿,或谓白鸽性禀金水,善治虚,将觅以入菜,儿坚却之。”
《漢語大詞典》:四病
佛教语。指修行中的四种弊病。 宋 苏轼 《送寿圣聪长老偈》序:“佛説:作、止、任、灭,是谓四病。”
《漢語大詞典》:教乘
佛教语。指佛教、佛法。 清 恽敬 《上举主笠帆先生书》:“ 敬 自能执笔之后,求之於 马 郑 而去其执……求之於教乘而去其罔。”
《國語辭典》:業報  拼音:yè bào
佛教用語。善惡業因的苦樂果報。《大寶積經》卷九六:「汝自作罪今自來,業報自招無代者。」《唐語林。卷三。方正》:「代宗惑釋氏業報輕重之說,政事多託於宰相。」
《漢語大詞典》:邻虚(鄰虚)
佛教语。极细微的物质,近于虚无。《楞严经》卷六:“汝观地性,麤为大地,细为微尘,至邻虚尘。” 章炳麟 《五无论》:“实有六十四种原质析至邻虚,终无不可復析之量。”
《漢語大詞典》:财施(財施)
佛教语。“三施”之一。“三施”有几种提法,多指财施、法施、无畏施。财施谓以衣服、饮食、田宅、珍宝等施与之,用以积善。大智度论卷十一:“问曰:‘财施、法施,何者为胜?’答曰:‘如佛所言,二施之中,法施为胜。’” 宋 朱长文 《吴郡图经续记·寺院》:“当天下昇平,富商大贾,远以财施,日或数千緡。” 章炳麟 《建立宗教论》:“故一切以利益众生为念,其教以证得涅槃为的。等而下之,则财施、无畏施等,亦与任侠、 宋墨 所为不异。”
《漢語大詞典》:弘誓
佛教语。谓普度众生的大愿。《无量寿经》卷上:“发斯弘誓,建此愿已,一向专志,庄严妙土。” 南朝 宋 谢灵运 《净土咏》:“愿言四十八,弘誓拯羣生。” 隋炀帝 《宝台经藏愿文》:“寳臺四藏,将十万轴,因发弘誓,永事流通,仍书愿文,悉连卷后。”
《國語辭典》:證果  拼音:zhèng guǒ
佛教謂修行者證悟真理,成為聖者,即佛教四果、十地、佛中的任一種境界都屬之。《大唐西域記》卷四:「時證果人愍而歎曰:『枉殺無辜,毀滅佛法,隨無間獄,流轉未已。』」
《國語辭典》:童真  拼音:tóng zhēn
1.幼小孩童的天真本性。如:「這幅畫作充滿童真的趣味。」
2.幼年。隋。皇甫毘 玉泉寺碑:「禪師本姓陳氏,潁川人也,少稟生知,童真剃落。從師南嶽,蘊道天台。」唐。叔孫矩 大唐揚州六合縣靈居寺碑:「我寺昔大德法師禺公者,童真出家,洞明三藏。」
3.未曾有性行為者的貞操。清。袁枚《子不語。卷六。沈姓妻》:「我以童真之身汙產婦穢氣,幸眾長老超度,不然,幾墮落矣。」清。魏之琇《續名醫類案。卷五七。膿疥》:「今復推蕩,陰血又傷,若非童真,難免于死矣。」也作「童貞」。
4.沙彌的別名。參見「沙彌」條。唐。釋玄應《一切經音義。卷五。央掘魔羅經》:「童真是沙彌別名。」
《漢語大詞典》:我慢
佛教语。谓执我见而倨傲。成唯识论卷四:“我慢者,谓踞傲,恃所执我,令心高举,故名我慢。”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明律论》:“此则自讚毁他,功不赎过,我慢矜高,盖斯谓也。”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寺塔记上:“今有 梵 僧 憍陈如难陀 ,以粉画坛,性狷急我慢,未甚通 中华 经。” 章炳麟 《驳神我宪政论》:“太次生我慢,我慢者,或名五大初,或名转异,或名燄炽。”
《漢語大詞典》:归成(歸成)
佛教语。谓归西成就。 明 李贽 《又告》:“今 卓吾和尚 为塔屋於兹院之山,以为他年归成之所。”
《國語辭典》:慧海  拼音:huì hǎi
如海般深廣的智慧。南朝梁。蕭統開善寺法會〉詩:「法輪明暗室,慧海渡慈航。」
《漢語大詞典》:后报(後報)
佛教语。谓来世受报应。 晋 慧远 《三报论》:“后报者,或经二生、三生、百生、千生,然后乃受。”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四章第五节:“还有一种叫做后报。一个人做了善事或恶事,要经过二生、三生、百生、千生才受到报应。”
《漢語大詞典》:香室
佛教语。本为佛祖 释迦牟尼 的居室,后泛指佛堂经殿等烧香拜佛之所。《根本说一切有部毘柰耶杂事》卷二六:“尔时世尊遂便作意,即以右足踏其香殿。”原注:“西方名佛所住堂,为健陀俱知,健陀是香,俱知是室。此是香室香臺香殿之义。不可亲触尊颜,故但唤其所住之殿,即如此方玉阶陛下之类。” 明 屠隆 《綵毫记·展叟单骑》:“香室清斋,偿尽凄凉债。”
《漢語大詞典》:眼根
佛教语。六根之一。指眼睛因接触客观事物而产生的视觉和认识。《圆觉经》:“心清浄,故见尘清浄;见清浄,故眼根清浄。” 五代 齐己 《游道林寺四绝亭观宋杜诗版》诗:“高僧眼根静,应见客吟神。” 宋 陈师道 《次韵寄答晁无咎》:“眼根清浄尘不留,登伽过尽不回头。”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他一样有眼根,却从来不解五色六章,何为好看,何为不好看。”
《國語辭典》:滅相  拼音:miè xiàng
蔑視、輕視。
《漢語大詞典》:四轮(四輪)
(1).谓通达四方。战国策·赵策二:“ 赵 仅存者,然而四轮之国也。” 鲍彪 注:“轮犹通,言其民於适四方,无所不通。”轮,一本作“ 输 ”。
(2).佛教语。指风轮、水轮、金轮、空轮。 唐 张说 《唐陈州龙兴寺碑》:“观夫广大无相者,虚空也,四轮倚之而住。”
《國語辭典》:難陀  拼音:nán tuó
人名。梵語Nanda的音譯:(1)釋迦牟尼佛的異母弟。從釋尊出家,但猶難忘其妻,常回妻處。後來以釋尊方便教化,斷離愛欲,證阿羅漢果。在佛弟子中被稱為「調和第一」。(2)唯識十大論師之一。以主張種子是由現行的薰習而產生之學說而聞名。
《漢語大詞典》:善逝
佛教语。梵语sugata意译。又译“好去”。诸佛十号之一。十号之第一曰如来,第五曰善逝。善逝有如实去彼岸,不再退没生死海之义。大乘义章·十号义:“言善逝者,此从德义以立其名。善者名好,逝者名去。如来好去,故名‘善逝’。” 明 李贽 《观音问·答自信》之四:“故佛上称号,只曰‘善逝’而已。善逝者,如今人所言好死是也。”
《漢語大詞典》:有住
佛教语。谓心有所执住,不能随缘而行。与“无住”相对。《金刚经·离相寂灭分》:“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是故佛説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 唐 刘禹锡 《宿诚禅师山房题赠》诗之二:“中宵问真偈,有住是吾忧。”
《漢語大詞典》:毗舍
(1).佛教语。梵文译音。又译作“吠舍”、“吠奢”。古 印度 四种姓之一。指从事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等级。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若夫族姓殊者有四流焉……三曰吠奢,商贾也,贸迁有无,遂利远近”自注:“﹝吠奢﹞,旧曰毗估。”毗,一本作“ 毘 ”。 宋 沈括 梦溪笔谈·杂志一:“ 天竺 以刹利、婆罗门二姓为贵种;自餘皆为庶姓,如毗舍、首陁是也。”
(2).邻舍。 林纾 《清中宪大夫揭阳姚公墓志铭》:“故每遇无聊不平,輙键户,取所手録者,抗声击节,恣读无已,声震毗舍,过者怪诧。”
《漢語大詞典》:妙华(妙華)
佛教语。谓神妙绚丽之天花。《无量寿经》卷上:“天雨妙华,以散其上,自然音乐,空中讚言。”
《漢語大詞典》:贪瞋(貪瞋)
佛教语。谓贪欲与瞋恚。《敦煌曲·禅门十二时》:“平旦寅,发意断贪瞋。莫令心散乱,虚度一生。” 清 大汕 海外纪事卷一:“故我 文佛 度世,恐人习气深重,贪瞋痴爱,沉溺无归,示以沙弥比丘菩萨戒法在家。”
《國語辭典》:說戒  拼音:shuō jiè
佛教僧團在每半月的最後一天聚集一處,誦念戒本。半月期間若有人犯戒,得在此時作表白,進行懺悔。犯最重罪,則驅離僧團,取消出家身分。《雜阿含經》卷二五:「今是十五日,夜靜月清明,如是諸比丘,今集聽說戒。」唐。王建〈題詵法師院〉詩:「三年說戒龍宮裡,巡禮還來向水行。」
《漢語大詞典》:道岸
佛教语。菩提岸;彻悟的境界。 明 沈鲸《双珠记·元宵灯宴》:“道岸先登,天街思陟。” 清 沈起凤 《谐铎·荆棘里》:“俗传菩提善岸,即儒家所谓道岸。” 清 梁章钜 归田琐记·张孟词贡士:“誓余登道岸,度汝上层天。苍昊如求士,呼空首荐贤。”
《國語辭典》:觀照  拼音:guān zhào
以心靈深刻的觀察來品味人生。唐。李華〈衢州龍興寺故律師體公碑〉:「於人法得無我,於觀照得甚深。」
《漢語大詞典》:智光
(1).佛教语。智慧光。五灯会元·西天祖师·般若多罗尊者:“﹝ 香至王 ﹞又施无价宝珠……第三王子曰:‘此是世宝,未足为上。於诸宝中法宝为上。此是世光,未足为上。於诸光中智光为上。’”
(2).泛称智慧的光芒。 郭沫若 《女神·序诗》:“你去,去在我可爱的青年的兄弟姐妹胸中,把他们的心弦拨动,把他们的智光点燃吧!” 闻一多 《孤雁篇·太阳吟》:“但是谁不知你是球东半底情热,同时又是球西半底智光?”参见“ 智慧光 ”。
《漢語大詞典》:智慧光
佛教语。谓能照破一切迷暗的大智慧。亦用以称佛。赞阿弥陀佛偈:“佛光能破无明闇,故佛又号智慧光。”
《漢語大詞典》:诸漏(諸漏)
佛教语。各种烦恼。漏,指贪欲、瞋恨、愚痴带来的烦恼。正法华经·光瑞品:“无有诸漏,无所不入。” 宋 王安石 《平甫游金山同大觉见寄相见后次韵》之二:“独往便应诸漏尽,相逢未免故情深。” 梁启超 《公祭康南海先生文》:“事已则宜返其乡,诸漏已尽不受后有,奚恋乎末次报身之一皮囊。”
《國語辭典》:慧根  拼音:huì gēn
1.佛教以智慧對破除煩惱,引入聖道有促進作用,故稱為「慧根」,為五根之一。後多指人對佛法信悟的潛力。唐。劉禹錫〈送宗密上人歸南山草堂寺因謁河南尹白侍郎〉詩:「宿習修來得慧根,多聞第一卻忘言。」
2.天生的才華。如:「他在數理方面慧根不錯,可以好好栽堷。」
《國語辭典》:五根  拼音:wǔ gēn
佛教用語:(1)指能產生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五種作用的感官。《阿毗達磨俱舍論》卷一:「言五根者,所謂眼、耳、鼻、舌、身根。」(2)指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根是力量的意思,指進入聖道,調伏煩惱的力量。信根是對三寶生起清淨的信心。精進根是努力的長善除惡。念根是對當下每個念頭、感覺都清清楚楚。定根指修習四禪。慧根指如實知四聖諦。《雜阿含經》卷二六:「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根。何等為五?謂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
《漢語大詞典》:法苑
佛教语。指佛法所在之处。 南朝 梁 萧统 《讲解将毕赋三十韵诗依次用》:“法苑称嘉 柰 ,慈园羡修 竹 。” 唐 知玄 《答僧澈》诗:“观君法苑思冲虚,使我真乘刃有餘。”
《國語辭典》:布教  拼音:bù jiào
廣泛宣揚教化。漢。張衡〈東京賦〉:「乃營三宮,布教頒常。」南朝齊。陸倕石闕銘〉:「布教都畿,班政方外。」
《漢語大詞典》:白牛车(白牛車)
佛教语。比喻佛法中之大乘。《坛经·机缘品》:“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无俱不计,长御白牛车。” 唐 杜甫 《上兜率寺》诗:“白牛车远近,且欲上慈航。” 仇兆鳌 注引《法华经》:“有大白牛,肥重多力,形体殊好,以驾寳车。”按,《法华经·譬喻品》:“牛车为大乘,即菩萨乘。”亦省作“ 白牛 ”。 唐 修雅 《闻诵〈法华经〉歌》:“师诵此经经一句,句句白牛亲动步。” 前蜀 贯休 《和韦相公话婺州陈事》:“昔事堪惆悵,谈玄爱白牛。”自注:“《法华经》以白牛喻大乘。” 五代 齐己 《赠念〈法华经〉僧》诗:“持经功力能如是,任驾白牛安稳行。”参见“ 三车 ”。
《漢語大詞典》:三车(三車)
(1).佛教语。喻三乘。谓以羊车喻声闻乘(小乘),以鹿车喻缘觉乘(中乘),以牛车喻菩萨乘(大乘)。见《法华经·譬喻品》。 南朝 宋 谢灵运 《缘觉声闻合赞》:“诱以涅槃,救尔生老。肇元三车,翻乘一道。” 唐 李白 《僧伽歌》:“真僧法号号 僧伽 ,有时与我论三车。” 王琦 注:“三车,谓羊车、鹿车、牛车也……当是以三兽之力有大小,三车之所载有多寡,喻三乘诸贤圣道力之深浅耳。” 明 唐顺之 《山行即事》诗:“相期 白社 里,共听演三车。” 清 钱谦益 《仙坛唱和诗》之二:“《妙华》已悟三车法,台教今为继别宗。”参见“ 三乘 ”。
(2). 唐 窥基 博通释典,尝至 太原 传法,以三车自随,前车载释典,中车自乘,后车载妓仆食馔。路遇一老父点化,顿悔前非,只身前往。后成为法相宗大师。见 宋 赞宁 《唐京兆大慈恩寺窥基传》。诗文中亦有用其事者。 唐 杜甫 《酬高使君相赠》诗:“双树容听法,三车肯载书。” 钱谦益 笺:“此诗正用 慈恩 事也。言如容我双树听法,亦应许我如 慈恩 三车自随,但我只办用以载书耳。”
《國語辭典》:啟請  拼音:qǐ qǐng
1.勞駕、敦請。表示敬意之詞。《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啟請婆婆,過對門裱褙鋪裡,請璩大夫來說話。」《水滸傳》第八二回:「天子御筆親書丹詔,特差宿某親到大寨,啟請眾頭領。」
2.誦經前奉請佛祖、菩薩等神明。《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七:「眾家鋪設齊備,動起法器,免不得宣揭大概,啟請、攝召、放赦、招魂,鬧了一回。」
《漢語大詞典》:心垢
佛教语。烦恼。《无量寿经》卷下:“开神悦体,荡除心垢。” 燝兴 疏:“心垢者,烦恼之名。” 南朝 梁武帝 《净业赋》序:“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物而动,性之欲也。有动则心垢,有静则心浄。” 唐 李白 《安州般若寺水阁纳凉喜遇薛员外乂》诗:“心垢都已灭,永言题禪房。”
《國語辭典》:法燈  拼音:fǎ dēng
佛法能破迷執,如燈光能去幽暗,故稱佛法為「法燈」。《大方廣佛華嚴經》卷二:「如來法王出世間,能然照世妙法燈。」
《國語辭典》:不動尊  拼音:bù dòng zūn
1.佛教密宗的護法菩薩。負責降伏一切惡魔,常做忿怒表情。《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卷一:「第五執金剛,第六不動尊。」也稱為「不動明王」。
2.比喻貯藏不用的錢財。宋。陶穀《清異錄。卷一。人事。不動尊》:「郎君家庫裡許多青銅,教做不動尊,可惜爛了,風流拋散能使幾何?」《聊齋志異。卷一○。仇大娘》:「福負鍤營築,掘見窖鏹,夜與弟共發之,石池盈丈,滿中皆不動尊也。」
《漢語大詞典》:大斋(大齋)
(1).佛教语。谓在重大节日期间举行法会,设斋食供养僧人。太平广记卷二八九引《辩疑志·双圣灯》:“大斋日送供,士女仅至千人…… 大历 十四年,四月八日夜,大众合声礼念。”
(2).谓正餐。 元 汪元亨 《朝天子·归隐曲》之三:“蕙帐低垂,柴门深闭,大斋时犹未起。”
《漢語大詞典》:小身
佛教语。谓菩萨显现缩小了的金色化身。《观无量寿经》:“或现大身,满虚空中;或现小身,丈六、八尺。所现之形,皆真金色。” 宋 陆游 《谒凌云大像》诗:“始知神力无穷尽,丈六黄金果小身。” 清 曹寅 《南辕杂诗·题摭韵后》:“ 金风亭 里金针秘,祇度凡夫证小身。”
《漢語大詞典》:小本
(1).开本较小的书册或画幅较小的画卷。 宋 朱熹 《答吕伯恭书》:“小本《易传》,尚多误字,已令儿子具禀大本校讎,不为不精。” 宋 陆游 《读书》“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自注:“时方读小本《通鉴》。” 清 孙承泽 《闲者轩帖考·禊帖》:“如 贾秋壑 使 廖莹中 缩《兰亭》为小本,以 灵壁 佳石刻之。此帖之妖也,不足言矣!” 宋 周密 《志雅堂杂钞·图画碑帖续钞》:“僧 元靄 画 太宗 小本御容,舒却幞头,上插花五六枝。”《孽海花》第二三回:“﹝ 稚燕 ﹞説着,就怀里掏出个黄面泥板的小本儿。 凤孙 见是京报,接来祇一揭,第一行就写着:‘ 苏松太 兵备道着 章谊 补授。’”
(2).今亦称记事本为“小本”。
(3).小本钱。参见“ 小本经纪 ”。
(4).佛教语。 净土 三经中,《阿弥陀经》字数最少,称为小本。 清 魏源 《净土四经总叙》:“ 云栖 师中兴 浄土 ,乃专宏小本《弥陀》。”
《國語辭典》:小本經紀  拼音:xiǎo běn jīng jì
從事規模較小,資本較少的買賣。《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一:「我們小本經紀,如何要打短我的?相公須放寬洪大量些!不該如此小家子相!」
《漢語大詞典》:死贼(死賊)
(1).不顾性命的盗贼。吴子·励士:“今使一死贼伏於旷野,千人追之,莫不梟视狼顾,何者?恐其暴起而害己也。”
(2).引申为敢死的勇士。尉缭子·制谈:“听臣之术,足使三军之众为一死贼,莫敢当其前,莫敢随其后,而能独出独入焉。”
(3).佛教语。指死亡。百喻经·地得金钱喻:“今日营此事,明日造彼事,乐著不观苦,不觉死贼至。”
《漢語大詞典》:中阴(中陰)
佛教语。谓轮回中死后生前的过渡状态。其间虽离形躯,仍有五阴(色、受、想、行、识)。佛教徒认为中阴身如小儿,以七天为一期而生于本处。若在七日末了仍未得生缘,则更续中阴七天,最长的到第七期之终,必然往生于一处。后世俗演变为七七追荐的法事。正法念处经·畜生品一:“此中阴有分,若本不行布施持戒,是人则生煖水之中,口常乾燥,如触灰汁,以本业故。”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梵衍那国:“ 商诺迦 缚娑 者, 阿难 弟子也,在光身中,以设诺迦草衣,於解安居日,持施众僧。承兹福力,於五百身中阴、生阴,恆服此衣,以最后身,从胎俱出。” 章炳麟 《狱中闻沈禹希见杀》诗:“中阴当待我,南北几新坟。”
《漢語大詞典》:业行(業行)
(1).学业和德行。后汉书·张霸传:“﹝ 霸 ﹞ 永元 中为 会稽 太守,表用郡人处士 顾奉 、 公孙松 等……其餘有业行者,皆见擢用。”南史·王裕之传:“ 纶之 子 昕 ,有业行,居父忧过礼。”南史·陆襄传:“后 昭明太子 统 闻 襄 业行,启 武帝 引与游处。”
(2).佛教语。指行为、言语、思想等方面的活动。 南朝 齐 王屮《头陀寺碑文》:“法师释 曇珍 ,业行淳脩,理怀渊远。”
《漢語大詞典》:灵觉(靈覺)
(1).谓神灵对事物变化的察觉。 汉 扬雄 《太玄·迎》:“精微往来,妖先灵觉。” 范望 注:“灵,神也。神之所感,妙物为言,虽之妖祥,神所先觉。” 司马光 集注:“人失其道,妖灵先觉。”
(2).佛教语。谓众生本具的灵明觉悟之性。 南朝 梁简文帝 《七励》:“慈照无碍,化湛灵觉,散漓弘淳,拯浇敦朴。” 唐 王勃 《释迦佛赋》:“是知灵觉无尽,神理莫闻。”《景德传灯录·道吾和尚一钵歌》:“亦无药,亦无病,正是真如灵觉性。”
(3).谓人对事物领悟理解的智能。 清 魏源 《默觚上·学篇五》:“夫岂离人人灵觉之本明而别有光明也哉?” 梁启超 《国民十大元气论》:“若夫以有灵觉之人类,以有血性之男子,而其实乃不免为畜犬游妓之所为。举国如是,犹谓之有人焉,不可得也。”
(4).指人对事物的领悟和理解。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试稽自有文字以至今日,凡诗宗词客,能宣彼妙音,传其灵觉,以美善吾人之性情,崇大吾人之思理者,果几何人?”
《漢語大詞典》:身外身
佛教语。指由正身变化产生出来的身体。 明 俞弁 《逸老堂诗话》卷上:“似僧有髮,似俗无尘,作梦中梦,见身外身。”《西游记》第二回:“ 悟空 见他兇猛,即使身外身法,拔一把毫毛,丢在口中嚼碎,望空喷去,叫一声‘变!’即变做三二百个小猴,周围攒簇。”
《漢語大詞典》:开遮(開遮)
佛教语。许可与阻止。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明律论:“开遮废立,不无小异,皆由如来往昔善应物机。” 宋 张商英 《护法论》:“佛之随机接引,故多开遮权变,不可执一求也。”
《漢語大詞典》:身光
(1).佛教语。指佛身所发出的光明。亦泛指身上的光华。 南朝 梁 刘潜 《平等寺刹下铭序》:“释梵夺其身光,日车贬其轮照。” 明 汤显祖 《明孀篇为司农郎武陵丁君有周母夫人作》:“何止眼为名,身光亦飞腾。”
(2).谓身受荣光。 三国 魏 高允 《酒训》:“ 商辛 耽酒, 殷 道以之亡; 公旦 陈誥, 周 德以之昌。 子反 昏酣而致毙, 穆生 不饮而身光。”
《國語辭典》:空海  拼音:kōng hǎi
人名。(西元774~835)日本平安時代高僧,為日本真言宗的鼻祖,俗姓佐伯氏。西元八○四年留學長安,八一六年創建金剛峰寺,又製平假名,編〈次伊呂波歌〉。著有《三教指歸》、《性靈集》等。卒諡弘法大師。
《漢語大詞典》:髻珠
佛教语。国王发髻中的明珠。语本《法华经·安乐行品》:“此《法华经》,是诸如来第一之説,於诸説中,最为甚深,末后赐与,如彼强力之王,久护明珠,今乃与之。”佛教因以“髻珠”比喻第一义谛、甚深法义。 南朝 梁元帝 《梁安寺刹下铭》:“髻珠孰晓,怀宝詎宣。”景德传灯录·相国裴休:“公当下知旨,如获髻珠,曰:‘吾师真善知识也。’”
《漢語大詞典》:六大
商 周 时六种官职之总称。礼记·曲礼下:“天子建天官,先六大,曰大宰、大宗、大史、大祝、大士、大卜,典司六典。”亦称“ 六卿 ”。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一编第三章第三节:“在 周 王及其师保之下,朝廷中最高的官职是卿士,即太宰、太宗、太史、太祝、太士、太卜,合称六卿。六卿经常在王的左右,所以在青铜器铭文里简称为‘三左三右’。三左是太史、太祝、太卜,三右是太宰、太宗、太士,在朝廷中分立于 周 王的两侧,协助 周 王处理政务。”
佛教语。谓地大、水大、火大、风大、空大、识大。亦称“ 六界 ”。以此六者为周遍一切法界的根本法则,是构成众生世界的六种要素,故名为大。参阅《仁王经》
《漢語大詞典》:分卫(分衛)
佛教语。谓僧人乞食。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译经下·释智严:“ 严 在寺不受别请,常分卫自资,道化所被,幽显咸伏。” 清 钱谦益 《病榻消寒杂咏》之二八:“惭愧西堂分卫毕,旋倾斋鉢送参来。”
《漢語大詞典》:湿化(濕化)
佛教语。指湿生与化生。 明 袁宗道 《论隐者异趣》:“笑独臂之异,而不知两臂之未尝不异也;嘆湿化之奇,而不知胞胎之未尝不奇也。”参见“ 湿生 ”、“ 化生 ”。
《漢語大詞典》:树经(樹經)
佛教语。刻于贝多罗树叶上的佛教经典。 唐 武则天 《大周新翻三藏圣教序》:“拂石年穷,树经无泯。”参见“ 贝叶经 ”。
《漢語大詞典》:贝叶经(貝葉經)
指佛经。古代 印度 人写经于树叶上,故称。 唐 钱起 《紫参歌》:“贝叶经前无住色,莲花会里暂留香。” 明 孙柚 《琴心记·空门遇使》:“菩提树下谈玄,忘补朝阳之衲;贝叶经边入定,搜空透笋之衣。” 清 王摅 《教坊老叟行》:“自此焚脩奉 西竺 ,禪榻长繙贝叶经。”亦作“ 贝多经 ”。 清 吴伟业 《生查子》词:“学写贝多经,自屑泥金粉。”
《漢語大詞典》:妄执(妄執)
佛教语。虚妄的执念。 唐 王维 《能禅师碑》:“皆以实归,多离妄执。” 郭沫若 《十批判书·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一》:“在这一方面,我虽然没有作出什么特殊的贡献,但幸而早脱掉了旧日的妄执,没有陷入迷宫。”
《漢語大詞典》:所诠(所詮)
佛教语。所解的义理。 隋 智顗 《四教仪》卷一:“夫教是能詮,理是所詮,故因理设教,因教显理。” 章炳麟 《建立宗教论》:“彼以此五尘者亦有能詮,亦有所詮。此法尘者惟有能詮,絶无所詮。”
《國語辭典》:法船  拼音:fǎ chuán
1.陰曆七月十五日,信奉佛教的人用紙製成的船,焚燒以濟度鬼魂。
2.佛法可以救眾生沉溺,故以船喻之。《宋書。卷九十七。夷蠻傳。天竺迦毗黎國傳》:「帝修淨戒,軌道不及,無上法船,濟諸沉溺。」也稱為「法舟」。
《漢語大詞典》:法眷
佛教语。指共同修行的道友。 明 李梦阳 《功德寺》诗:“法眷撞鐘鼓,宫女拭御牀。”
《漢語大詞典》:慧刀
佛教语。谓能斩断一切烦恼的智慧。 唐 慧宣 《秋日游东山寺寻殊昙二法师》诗:“慧刀幸已逢,疑网於焉析。” 宋 范成大 《晁子西寄诗谢酒词意悲甚次韵解之》:“慧刀儻未割,会且欣禪牀。”参见“ 慧剑 ”。
《國語辭典》:慧劍  拼音:huì jiàn
佛教以智慧能斬斷一切煩惱,故以劍修飾之。《維摩詰所說經。卷下》:「以智慧劍,破煩惱賊,出陰、界、入,荷負眾生,永使解脫。」《老殘遊記二編》第四回:「今日你命光發露,透出你的智慧,還不趁勢用你本來具足的慧劍,斬斷你的邪魔嗎?」
《漢語大詞典》:慧云(慧雲)
佛教语。智慧之云,喻佛法若大云覆被一切众生。《法华经·药草喻品》:“慧云含润,电光晃耀。” 南朝 梁 萧统 《讲解将毕赋三十韵》:“因兹阐慧云,欲使心尘伏。”
《漢語大詞典》:妙教
佛教语。殊妙之教法。 唐 湛然 法华文句记卷六:“今开妙教,须附妙宗。” 唐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晚闻多妙教,卒践塞前愆。” 仇兆鳌 注:“释氏有妙觉之説,故云妙教。”参见“ 妙觉 ”。
《漢語大詞典》:妙觉(妙覺)
佛家语。谓佛果的无上正觉。《三藏法教》:“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不可思议,故名妙觉性。” 唐 李邕 《楚州淮阴县婆罗树碑》:“妙觉常圆,什门上首。” 清 龚自珍 《法性即佛性论》:“法名不觉本无性,佛名妙觉觉法性。”
《國語辭典》:八相  拼音:bā xiàng
如來成道的八個階段:(1)《大乘起信論》稱兜率天、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轉輪法、入於涅槃為「八相」。(2)小乘稱八相兜率天、入胎、出胎、出家、降魔、成道、轉輪法、入於涅槃為「八相」。
《漢語大詞典》:根钝(根鈍)
佛教语。谓根性笨拙。 唐 顾况 《虎丘西寺经藏碑》:“ 况 受经於叔父,根钝智短,曾不得乎少分。” 唐 独孤及 《诣开悟禅师问心法次第寄韩郎中》诗:“障深闻道晚,根钝出尘难。”
《漢語大詞典》:无顿(無頓)
(1).佛教语。谓没有顿悟。 唐 李华 《润州鹤林寺故径山大师碑铭》:“教习大乘,戒妄调伏,自性还源;无渐而可随,无顿而可入。”
(2).犹不必。 宋 辛弃疾 《清平乐·木樨》词:“折来休似年时,小窗或有高低;无顿许多香处,只消三两枝儿。”
《漢語大詞典》:障难(障難)
佛教语。烦恼苦难。大乘起信论卷下:“一切障难悉皆远离,起大精进,恒无断絶。”《敦煌变文汇录·三身押座文变文》:“常嗟多刼处轮迴,末法世中多障难。”
《國語辭典》:勸化  拼音:quàn huà
1.規勸感化。《文明小史》第五九回:「見沖天砲維新習氣過深,時時想要勸化他,常於閒談的時候乘機規勸。」
2.勸人施捨財物。
《漢語大詞典》:灵相(靈相)
(1).佛教语。神佛的妙相。 南朝 梁 沈约 《释迦文佛像铭》:“仰寻灵相,法言攸吐。” 隋 江总 《摄山栖霞寺碑》:“昔寳海梵志,睡睹花臺,智猛比丘,行逢影窟。故知神应非远,灵相斯在。”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憍赏弥国:“有刻檀佛像,上悬石盖, 鄔陀衍那王 之所作也。灵相间起,神光时起。”
(2).灵怪奇异的现象。 唐 王度 《古镜记》:“僧跪捧欣跃,又谓 勣 曰:‘此镜有数种灵相,皆当未见。’”
《國語辭典》:三障  拼音:sān zhàng
佛教用語。指造成修行者不能脫離生死輪迴的三種障礙,即業障、煩惱障、報障。業障指因貪戀世間而做的種種惡行,因沒有出離世間的心,所以在未來將成為解脫的障礙;煩惱障指煩惱無能排遣成為障礙;報障指由於極壞的果報,如生在地獄,而不能修行。《成實論》卷八:「經說:『三障──業障、煩惱障、報障』何者是耶?」
《漢語大詞典》:浮根
(1).露出土面的树根。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桑柘:“斫去浮根,以蚕矢粪之。”
(2).佛教语。佛教以五官为“浮根”。亦泛指躯壳。《楞严经》卷一:“纵观如来青莲华眼亦在佛面,我今观此浮根四尘祗在我面。” 宋 苏辙 《初成遗老斋》诗之一:“久将生事累诸子,顿歛浮根付一真。”
《漢語大詞典》:法炬
佛教语。喻佛法。谓佛法如火炬,能照明黑暗的世间。 南朝 梁简文帝 《重请御讲启》:“智林法炬,人人竝持。四忍五明,家家可望。” 南朝 梁 王僧孺 《慧印三昧及济方等学二经序赞》:“沐此宝池,照兹法炬。”
《漢語大詞典》:摄化(攝化)
佛教语。谓以佛慈悲之光明感化救苦众生。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钵逻耶伽国:“夫曲俗鄙志,难以导诱,吾方同事,然后摄化。” 唐 刘禹锡 《袁州萍乡县杨岐山故广禅师碑》:“遂以摄化为心,经行不倦。” 苏曼殊 《婆罗海滨遁迹记》:“以是因缘,摄化顽愚,尽超冥界。”
《國語辭典》:業鏡  拼音:yè jìng
中國佛教謂陰間有能反映眾生一切善惡行為的鏡子。《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八:「故有惡友、業鏡、火珠,披露宿業,對驗諸事。」
《國語辭典》:心波  拼音:xīn bō
像波浪一樣相續不絕的意念。如:「心波不興,靜如古井。」
《國語辭典》:叫喚  拼音:jiào huàn
1.鳴叫。如:「枝頭上的鳥兒叫喚得婉轉動聽。」
2.放聲大叫。《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四:「李氏正與丈夫碾米,忽然跌倒在地。得水慌忙扶住叫喚。」《紅樓夢》第一五回:「智能急的跺腳,說著:『這算什麼!再這麼,我就叫喚。』」
3.照顧。《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張協狀元。第一二出》:「奴家在此廟中,將傍六七年,不得公公叫喚,誰來管你。」
《漢語大詞典》:密义(密義)
佛教语。深密的义理。《楞严经》卷一:“十方菩萨,諮决心疑,钦奉慈严,将求密义。”
《漢語大詞典》:三轮(三輪)
(1).佛教语。谓佛以身、口、意三净业碾摧众生之惑业。 宋 知礼 金光明经文句记卷一下:“身业现化,名神通轮;口业説法,名正教轮;意业鑑机,名记心轮。三皆摧碾众生惑业。”
(2).即三轮车。安装三个轮的脚踏车,装置车厢或平板,用来载人或装货。 老舍 《茶馆》第三幕:“蹬三轮一定比当小学教员强!” 邓友梅 《在悬崖上》:“雪花大片大片的往下落着,我不坐三轮,也不坐电车,昏头昏脑的在街上乱走。”
《漢語大詞典》:离欲(離欲)
佛教语。绝离贪、淫等欲念。法苑珠林卷七引《正法念经》:“三界如转轮,业繫轮不断。是故捨爱欲,离欲得湼槃。”法苑珠林卷八引《涅槃经》:“诸欲皆无常,故我不贪著,离欲善思惟,而证於真实。”
《漢語大詞典》:德海
佛教语。谓功德宏大如海。 唐 王维 《谒璿上人》诗序:“玄关大启,德海羣泳,时雨既降,春物俱美。”
《漢語大詞典》:黑业(黑業)
佛教语。即恶业。大智度论·释四谛品:“黑业者,是不善业果报地狱受苦恼处,是中众生,以大苦恼闷极,故名为黑。” 唐 独孤及 《观世音菩萨等身绣像赞》:“法云垂荫,光破黑业。”
《漢語大詞典》:画箧(畫篋)
(1).佛教语。喻虚幻不实之身。 南朝 梁简文帝 《菩提树颂》序:“居兹三惑,示画篋之非真;出彼四门,惊浮云之易灭。”参见“ 画篋蛇 ”。
(2).雕饰的妆奁。 明 张婉 《如梦令》词:“晴日晚春天,画篋香消荳蔻。消瘦,消瘦,又是断肠时候。”
《漢語大詞典》:画箧蛇(畫篋蛇)
语本《大涅槃经·德五品》:“观身如篋,地水火风,四大毒蛇。”谓人身由“四大”假合而成,如四大毒蛇共居一篋。后因以“画篋蛇”喻虚幻易坏的人身。 南朝 梁 庾肩吾 《八关斋夜赋四城门·第三赋韵东城门病》:“长縈画篋蛇,不值仙人鹿。”
《漢語大詞典》:凡僧
佛教语。谓未证道的僧人,对证道的圣僧而言。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见有名僧高行,弃而不説,若覩凡僧流俗,便生非毁。”《旧唐书·姚崇传》:“何必溺於小説,惑於凡僧,仍将喻品,用为实録,抄经写像,破业倾家,乃至施身亦无所吝,可谓大惑也。” 宋 苏辙 《广福僧智昕西归》诗:“悟老非凡僧,瓦砾化金银。”
《漢語大詞典》:身田
佛教语。指身体。佛家以为身体能生善恶之业,故以身喻田。 南朝 梁 萧统 《谢敕赉制旨〈大涅槃经讲疏〉启》:“云弥识种,雨遍身田。”
《國語辭典》:宿生  拼音:sù shēng
1.前生、前世。《敦煌變文集新書。卷六。㠠山遠公話》:「欲得世上榮,須是今生修福。今朝苦勸聽眾,總知衣食是宿生注定。」《水滸傳》第九回:「不想今日因得罪犯流配來此,得識尊顏,宿生萬幸!」
2.老學者。《三國志。卷二五。魏書。高堂隆傳》:「方今宿生巨儒,並各年高,教訓之道,孰為其繼。」
《漢語大詞典》:说通(説通)
佛教语。能作说法曰“説通”。《楞伽经》卷三:“一切声闻缘觉菩萨有二种通相,谓宗通及説通。”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七讲:“又在卷三中,讲到‘说通’和‘宗通’,‘说通’指言教,‘宗通’指内证的道理。”
《漢語大詞典》:无生忍(無生忍)
佛教语。谓通达无生无灭之理而不动心。《智度论·出到品》:“无生忍法者,於无生灭诸法实相中,信受通达,无碍不退,是名无生忍。” 唐 顾况 有《归阳萧寺有丁行者能修无生忍》诗。 宋 洪迈 容斋五笔·八种经典:“证无生忍,造不二门,住不可思议解脱,莫极於《维摩经》。”
《漢語大詞典》:祇陀
佛教语。梵文Jeta的音译。意译胜。相传为 舍卫国 波斯匿王 太子名。 唐 慧琳 一切经音义卷十:“正梵音云‘誓多’。此译为胜。 波斯匿王 所治城也。太子亦名 胜 。”后人用以泛指佛寺。 唐 慧净 《杂言》诗:“扬锡指山阿,携步上祇陀。” 明 李东阳 《得文敬双塔寺和章诏之不至四迭韵奉答》:“两旬面壁西簷阿,禪心不动如祇陀。”
《國語辭典》:造孽  拼音:zào niè
做壞事,種下惡因。《西遊記》第二一回:「如來照見了他,不該死罪,故著我轄押,但他傷生造孽,拿上靈山;今又沖撞大聖,陷害唐僧,我拿他去見如來,明正其罪。」《紅樓夢》第二五回:「不是我說句造孽的話,你們沒有本事,也難怪別人。」也作「造業」。
《漢語大詞典》:心冰
佛教语。喻被束缚的迷心。 唐 窥基 因明入正理论疏卷上:“嗟去圣之弥远,慨心冰之未释。”
《漢語大詞典》:二鼠
佛教语。以白鼠喻白昼、太阳,以黑鼠喻黑夜、月亮。翻译名义集·增数譬喻《大集经》:“昔有一人避二醉象(生死),缘藤(命根)入井(无常)。有黑白二鼠(日月)囓藤将断,旁有四蛇(四大)欲螫,下有三龙(三毒)吐火,张爪拒之。其人仰望二象已临井上,忧恼无托。忽有蜂过遗蜜滴入口(五欲),是人唼蜜,全亡危惧。” 晋 葛洪 抱朴子·任命:“释户庭之独洁,览二鼠而远寤。” 南朝 梁 沈约 《四城门》诗:“六龙既惊軫,二鼠復驰光。”
《漢語大詞典》:常惺惺
佛教语。指头脑经常或长久保持清醒。 宋 谢良佐 《上蔡先生语录》卷中:“敬是常惺惺法,心斋是事事放下,其理不同。” 朱熹 注:“惺惺乃心不昏昧之谓。” 明 李贽 《答耿中丞论谈》:“世人白昼寐语,公独於寐中作白昼语,可谓常惺惺矣。” 清 戴震 《答彭进士允初书》:“佛氏之‘常惺惺’,亦是常存他‘本来面目’耳,体段功夫,大略相似。”
《國語辭典》:拔濟  拼音:bá jì
拉拔救助、拯救。《西遊記》第四四回:「後來我師父一到,喚雨呼風,拔濟了萬民塗炭。」《金瓶梅》第三一回:「休說他舊是咱府中夥計,在哥門下出入;就是從前後外京外府官吏,哥不知拔濟了多少。」
《國語辭典》:愛染  拼音:ài rǎn
佛教用語。指貪戀執著。《大智度論》卷一:「自法愛染故,呰毀他人法。」唐。王維〈偶然作〉詩六首之三:「愛染日以薄,禪寂日已固。」
《漢語大詞典》:秘密藏(祕密藏)
(1).佛教语。谓奥秘而不可思议的境界。《大涅槃经·纯陀品》:“我今当令一切众生及我诸子四部之众,悉皆安住祕密藏中。”
(2).引申指奥秘之处。 宋 黄庭坚 《次韵文潜》:“水清石见君所知,此是吾家祕密藏。”
《國語辭典》:漸教  拼音:jiàn jiào
中國古代高僧依據經典,將佛陀的教法分成漸教、頓教。漸教是指教導的修學的方法有次第,由淺而深,須經長久時間,漸次修行。
《國語辭典》:弘願  拼音:hóng yuàn
弘大的誓願。唐。白居易和微之詩。和晨霞〉詩:「弘願在救拔,大悲忘辛勤。」
《國語辭典》:幻法  拼音:huàn fǎ
1.幻術。《圓覺經略疏》卷上:「世有幻法,依草木等幻作人畜,宛似往來動作之相。」
2.一切虛幻不實的現象。《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五:「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不取無非幻,非幻尚不生,幻法云何立,是名妙蓮華。」
《漢語大詞典》:四患
(1).处事的四患。指叨、贪、很、矜。庄子·渔父:“所谓四患者:好经大事,变更易常,以挂功名,谓之叨;专知擅事,侵人自用,谓之贪;见过不更,闻諫愈甚,谓之很;人同于己,则可,不同于己,虽善不善,谓之矜。”
(2).致政的四患。指伪、私、放、奢。后汉书·荀悦传:“致政之术,先屏四患。一曰伪,二曰私,三曰放,四曰奢。伪乱俗,私坏法,放越轨,奢败制。”
(3).指财、色、名、势。 宋 邵雍 《男子吟》:“财能使人贪,色能使人嗜,名能使人矜,势能使人依。四患既都去,岂在尘埃里。”
(4).佛教语。以生、老、病、死为人生四患。
《漢語大詞典》:染着(染著)
亦作“ 染着 ”。
(1).佛教语。谓爱欲之心浸染处物,执着不离。《无量寿经》卷下:“於其国土,所有万物,无我所心,无染著心,去来进止,情无所係。” 南朝 梁武帝 《摩诃般若忏文》:“愿诸众生,离染著相,回向法喜,安住禪悦。”旧唐书·高祖纪:“ 释迦 阐教,清浄为先……是以敷演经教,检约学徒,调懺身心,捨诸染著。”
(2).谓滞泥。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韩退之》:“《古今诗话》云:‘呢呢儿女语,灯火夜微明。恩冤尔汝来去,弹指泪和声……’曲名《水调歌头》, 东坡居士 听琵琶而作也。 旧都野人 曰:‘此词自外取意,无一字染着,后学卒未到其閫域。’”
见“ 染著 ”。
《漢語大詞典》:连宫(連宫)
佛教语。犹莲宫。连,通“ 莲 ”。《敦煌变文集·难陀出家缘起》:“当日 祇园 谈浄土,同向连宫作圣人。”
分類:佛教语
《漢語大詞典》:老婆禅(老婆禪)
佛教语。谓禅师苦口婆心,多方设教,反复叮咛如老婆婆。《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 河阳 新妇子, 木塔 老婆禪, 临济 小厮儿,却具一隻眼。” 宋 苏轼 《参寥惠杨梅》诗:“莫共金家斗甘苦, 参寥 不是老婆禪。” 元 耶律楚材 《清智公尼禅开堂疏》:“惟 智公禪师 本有丈夫志,不学老婆禪。” 元 吴昌龄《东坡梦》第四折:“葛藤接断老婆禪,打破沙锅璺到底。”
《國語辭典》:穢土  拼音:huì tǔ
1.骯髒的泥土。
2.佛經中稱凡夫所住的煩惱世界。《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五七三:「梵天當知,於此穢土護持正法,須臾之間,勝淨土中若經一劫或一劫餘所獲功德。」
《漢語大詞典》:歌呗(歌唄)
佛教语。谓赞唱经咒、偈颂。其法源自古 印度 。《法华经·方便品》:“或以欢喜心,歌唄颂佛德。” 南朝 梁简文帝 《吴郡石像碑》:“顶礼归依,歌唄赞德。”新唐书·裴休传:“嗜浮屠法,居常不御酒肉……习歌唄以为乐。”参见“ 梵唄 ”。
《國語辭典》:梵唄  拼音:fàn bài
在印度指歌詠法言,在中國則指唱頌短偈或歌讚。《儒林外史》第四一回:「那鼓鈸梵唄之聲,不絕於耳。」
《漢語大詞典》:甘露门(甘露門)
佛教语。喻超脱生死,引入涅槃的无上妙法。《法华经·化城喻品》:“普智天人尊,哀愍羣萌类。能开甘露门,广度於一切。” 唐 王维 《苦热》诗:“却顾身为患,始知心未觉。忽入甘露门,宛然清凉乐。” 唐 李邕 《岳麓寺碑》:“建涅槃像,开甘露门。”
《漢語大詞典》:鼻根
(1).鼻梁上端与额部相连处。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一:“ 泉州 有客 卢元钦 染大疯,惟鼻根未倒。”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检肉尸》:“鼻根、鼻準。”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十五章:“她这样想着,突然间鼻根一酸,眼泪涌上了美丽的眼圈。”
(2).佛教语。谓鼻,六根之一。 宋 陶谷 清异录·陈设·青纱连二枕:“ 舒雅 作青纱连二枕,满贮酴醿木犀瑞香散蕊,甚益鼻根。” 清 龚自珍 《五重义证》:“又 观世音 用耳根, 香积佛 众香世界 用鼻根, 智者大师 用意根,即是六根真常之証。” 章炳麟 新方言·释形体:“五官之谓五根,译佛书语也, 惠 、 潮 、 嘉应 之客籍,谓耳为耳根,谓鼻为鼻根。”参见“ 六根 ”。
《國語辭典》:六根  拼音:liù gēn
能接觸外境與心境的眼、耳、鼻、舌、身、意(心理)的六種感官功能。《西遊記》第一七回:「萬事不思全寡欲,六根清淨體堅牢。」
《漢語大詞典》:邪山
佛教语。喻谬论。以高山譬况,故有此喻。 唐 刘禹锡 《赠长沙赞头陀》诗:“外道邪山千万重,真言一发尽摧峯。” 唐 刘禹锡 《送慧则法师上都因呈广宣上人》诗引:“行而宣教者,摧破邪山之支也。”
《國語辭典》:業海  拼音:yè hǎi
佛教形容眾生造作的罪惡行為無量無邊,猶如大海。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四齣:「家住蕊珠宮,恨無端業海風,把人輕向煙花送。」
《漢語大詞典》:宴寂
佛教语。安息,寂灭。《法华经·化城喻品》:“於佛宴寂后,宣扬助法化。”
《國語辭典》:心藥  拼音:xīn yào
除去心病的方法、事物。《紅樓夢》第九○回:「心病終須心藥治,解鈴還是繫鈴人。」
《漢語大詞典》:祖衣
佛教语。指僧人的礼服。 赵朴初 《佛教知识答问》第三章:“根据佛教的制度,比丘衣服有大中小三件……一是九条乃至二十五条布缝成的大衣,我国俗称祖衣,是礼服,出门或见尊长时穿的。”
《漢語大詞典》:圆空(圓空)
(1).天空,天。 唐 黄滔 《融结为河岳赋》:“翻雪浪与霜涛,下吞方厚;拔重峰兼叠嶂,上列圆空。” 宋 苏轼 《记梦》诗:“圆间有物物间空,岂有圆空入井中?不信天形真箇样,故应眼力自先穷。”参见“ 圆天 ”。
(2).佛教语。对“偏空”而言,谓一无所著。
《漢語大詞典》:圆天(圓天)
古人认为天呈圆形,故称“圆天”。庄子·说剑:“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
分類:圆形
《國語辭典》:理障  拼音:lǐ zhàng
佛教指會障礙修行的錯誤思想。《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云何二障?一者理障,礙正知見;二者事障,續諸生死。」
《漢語大詞典》:权智(權智)
(1).权变智略。 三国 魏 曹植 《辅臣论》:“文武并亮,权智时发,奢不过制,俭不损礼。” 南唐 刘崇远 金华子杂编卷上:“观者叹骇,服其权智。 涓 之机捷,率多如此。”宋史·吕公著传:“帝又言 唐太宗 能以权智御臣下。对曰:‘ 太宗 之德,以能屈己从諫尔。’帝善其言。”
(2).佛教语。观照万法差别以普度众生的善巧、方便之智,与实智相对。《大日经》二:“诸佛甚希有,权智不思议。” 唐 李峤 《洛州昭觉寺释迦牟尼佛铜瑞像碑》:“夫权智无方,説三应物,真乘寂住,抱一湛然。”
《漢語大詞典》:劫风(劫風)
佛教语。坏劫之末有水、风、火三劫灾。劫风即劫灾中的风灾。 宋 沈括 梦溪笔谈·书画:“佛光乃定果之光,虽劫风不可动,岂常风能摇哉!”
《國語辭典》:戒法  拼音:jiè fǎ
佛教用語。佛陀所制定的各種戒,如比丘二百五十條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條戒、在家五戒、八關齋戒等。《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中一》:「戒法,此即體,通出離之道。」
《漢語大詞典》:空妙
佛教语。谓空寂精微。 清 陈梦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良由衅孽自作,以致业感相应。释氏乃演空妙之微言,阐慈悲之奥义。”
《漢語大詞典》:渴爱(渴愛)
(1).佛教语。谓爱着于五欲,犹如渴而爱水。 南朝 梁简文帝 《唱导文》:“渴爱与生死共门,无朋与结网同路。” 章炳麟 《建立宗教论》:“此要求者,由於渴爱;此渴爱者,生於独头无明。”
(2).泛指对某一事物非常喜爱。 宋 陆游 《东偏小室》诗:“渴爱飱浆美,慵便葛屨轻。”
《漢語大詞典》:慧解
(1).佛教语。谓智慧颖悟。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释慧远:“ 远 藉慧解於前因,发胜心於旷劫。” 章炳麟 《定复仇之是非》:“抑人类者,其巨雀无明之遗卵歟?无明故,背慧解而生横计;横计虽妄,举世不以为非。”
(2).指聪明解事。 宋 洪迈 《夷坚乙志·侠妇人》:“为买一妾,不知何许人也,性慧解,有姿色。”
《國語辭典》:漸悟  拼音:jiàn wù
漸次證悟真理。與頓悟相對。
《漢語大詞典》:圆常(圓常)
佛教语。谓破除偏执,归于常道。 南朝 梁简文帝 《大法颂》:“我有无碍,共向圆常。” 唐 李邕 《楚州淮阴县婆罗树碑》:“皆妙觉圆常,释门上首。” 唐 常达 《山居八咏》之八:“庭前鶯囀处,时听语圆常。”
《漢語大詞典》:八倒
佛教语。凡夫二乘对涅槃境界的八种偏执之见。或执常、乐、我、净四倒,或执非常、非乐、非我、非净四倒。 南朝 梁 萧统 《东斋听讲》诗:“庶兹祛八倒,冀此遣六尘。” 唐 吉藏 法华义疏卷三:“二乘之人自谓彼涅槃为常,则有乐浄;虽无人我而有法我,亦有我倒……此经始终既具破八倒,则是説涅槃竟。”
《漢語大詞典》:罪苦
佛教语。犹苦难。谓因为罪孽而蒙受苦难。 唐 白居易 《与济法师书》:“《法华经戒》云:若但讚佛乘,众生没在罪苦,不能信是法,破法不信故。如此,非独虑説者不能救病,亦惧闻者不信,没入罪苦也。”
《漢語大詞典》:眼识(眼識)
(1).佛教语。谓眼睛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南朝 梁简文帝 《六根忏文》:“眼识无明,易倾朱紫。”
(2).眼光;见识。 黄中黄 《孙逸仙》:“ 李 ( 李鸿章 )无理议之信念,復无观察大局之眼识。” 梁启超 《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二节:“然萌芽时代,岂能以今日我辈数千年后之眼识訾议之耶?” 郭沫若 《创造十年续篇》五:“ 吴稚晖 的眼识的确精明,他于风尘中发现俊士。”
《漢語大詞典》:定门(定門)
佛教语。定慧二门之一。指禅定之法门。 唐 李华 《东都圣禅寺无畏三藏碑》:“掌定门之秘钥,佩如来之密印。”
《漢語大詞典》:禅法(禪法)
佛教语。以小乘上座部为代表的坐禅八静之法。专注一心,调整出入息。 北凉 沮渠 《〈治禅病秘要法〉后序》:“ 天竺 比丘大乘沙门 佛陀斯那 ,其人天才特拔,国中独步,口诵半亿偈,兼明禪法,内外综博,无籍不练。故世人咸曰‘人中师子’。”
《漢語大詞典》:宝偈(寶偈)
(1).佛教语。对偈颂的敬称。《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一窥宝偈,庆溢心灵,三復幽宗,喜盈身意。”《法苑珠林》卷一○七:“晨朝宣宝偈,夕夜虔诚恭。近求出苦海,远念法身踪。” 唐 赵彦昭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屠应制》:“喜闻题宝偈,受记莫由同。”
(2).道教亦借以指修炼的歌诀。云笈七籤卷五七:“四九宝偈,除诵守精,修奉太和,不亏不盈。”
《漢語大詞典》:宝乘(寶乘)
佛教语。即宝车。《法华经·譬喻品》:“乘此宝乘,直至道场。” 南朝 梁简文帝 《吴郡石像碑》:“乍动慈舟,时延宝乘。”参见“ 宝车 ”。
佛教语。佛教的教义。 唐 李邕 《楚州淮阴县婆罗树碑》:“政化之理兮,甘棠犹存;宝乘之妙兮,婆罗是敦。”
《漢語大詞典》:宝车(寶車)
(1).佛教语。用七宝装饰的车,喻一乘之法,谓可以载众生到达彼岸。《观佛三昧海经·观四威仪品之馀》:“尔时世尊,化五百宝车,佛处车中,分身五百。” 南朝 陈 徐陵 《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我有慧日明炬,如风宝车,济是沉舟,能升彼岸。”《法华经·譬喻品》:“以众宝物,造诸大车,有大白牛,肥壮多力,形体姝好,以驾宝车。”道教亦借用之。云笈七籤卷二三:“ 太上 遣宝车来迎,上登 太霄 ,游宴 紫极 。”
(2).泛指华贵的车。 唐 黄滔 《奉和翁文尧员外经过七林书堂见寄之什》:“駟马宝车行锡礼,金章紫綬带天香。”
《漢語大詞典》:部执(部執)
佛教语。谓各部所执的有关教义的见解。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迦湿弥罗国:“机务餘暇,每习佛经,日请一僧入宫説法,而诸异议部执不同。”
《國語辭典》:悲田  拼音:bēi tián
佛典中稱貧窮困苦的眾生。因為貧窮困苦的眾生能使慈悲施捨者生無量功德,故稱為「悲田」。《華嚴經探玄記》卷八:「福田總恩田、敬田、德田、悲田、苦田五種。」
《漢語大詞典》:悟门(悟門)
(1).佛教语。觉悟的门径。与侧重实践的“行门”相对。 唐 杜荀鹤 《赠临上人》诗:“不计禪兼律,终须入悟门。”
(2).指悟入之门。 魏庆之 诗人玉屑卷十五引《诗眼》:“识文章者,当如禪家有悟门。”
《漢語大詞典》:法镜(法鏡)
佛教语。比喻佛法。谓佛法如镜,能照彻万物。 唐 宋之问 《奉和幸三会寺应制》:“今日登仁寿,长看法镜圆。”
《漢語大詞典》:愿船(願船)
佛教语。谓菩萨的誓愿,欲尽度众生于彼岸,故以船喻。 唐 迦才 净土论卷下:“ 阿弥陀佛 与 观世音 、 大势至 ,乘大愿船,浮生死海,就此娑婆世界,呼唤众生,令上大愿船。” 清 龚自珍 《发大心文》:“我若不以今生坐大愿船,自鼓愿檝,尽诸后身,终成蹉忽。”
《漢語大詞典》:智炬
佛教语。指能破除迷暗的智慧。 南朝 梁简文帝 《菩提树颂》序:“法雨法水之润,等世界于无边;智灯智炬之光,同虚空于莫限。” 唐 刘禹锡 《谒枉山会禅师》诗:“曈曈揭智炬,照使出昬昧。” 唐 于頔 《释皎然〈杼山集〉序》:“妙言説於文字,了心境於定惠,又释门之慈航智炬也。”
《漢語大詞典》:慧观(慧觀)
佛教语。智慧妙观。 晋 慧远 《明报应论》:“生若遗尘,起灭一化,此则慧观之所入,智忍之所游也。”
《國語辭典》:慧目  拼音:huì mù
佛教用語。指能洞見真理的眼睛。唐。義淨《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一:「既無慧目,誰鑑是非。」
《漢語大詞典》:佛眼
(1).佛经所说五眼之一。佛为觉者,觉者之眼称佛眼。谓能洞察一切,具有超凡的眼力。《无量寿经》卷下:“佛眼具足,觉了法性。” 宋 苏轼 《赠杜介》诗:“何人识此志,佛眼自照瞭。” 宋 苏辙 《书金刚经后》之二:“经言 如来 有五眼……以慧眼转物,以法眼遍物,佛眼也。”
(2).喻指以慈悲为怀、宽以待人者之眼。
《國語辭典》:悲觀  拼音:bēi guān
1.沮喪或負面的人生態度。如:「你別太悲觀,事情還是有轉圜的餘地。」
2.以救苦救難的心來觀察眾生的痛苦。《妙法蓮華經》卷七:「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悲觀及慈觀,常願常瞻仰。」
《漢語大詞典》:唱导(唱導)
(1).前导,领先。后汉书·荀爽传:“兽则牡为唱导,牝乃相从。”
(2).犹倡导。带头提倡。三国志·魏志·刘晔传:“﹝ 郑宝 ﹞欲驱略百姓越赴 江 表,以 曄 高族名人,欲彊逼 曄 使唱导此谋。” 宋 司马光 《文中子补传》:“发端唱导者非二家之罪而谁哉?此皆议论不合於圣人者也。”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后记》:“我那一篇《从帮忙到扯淡》,原在指那些唱导什么儿童年,妇女年,读经救国,敬老正俗, 中国 本位文化,第三种人文艺等等的一大批政客豪商,文人学士。”
(3).佛教语。谓讲经说法,宣唱开导。 晋 法显 佛国记:“诸天説是语已,即便在前唱导,导引而去。”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唱导传论》:“唱导者,盖以宣唱法理,开导众心也。”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三章:“ 宋 时 道照 善于唱导,音吐嘹亮,洗悟尘心。”
《漢語大詞典》:慧水
佛教语。谓智慧如水,能洗涤一切烦恼污垢。 南朝 梁 萧统 《谢赉敕制旨〈大集经〉讲疏启》:“甘露入顶,慧水灌心。”
《漢語大詞典》:慧门(慧門)
佛教语。谓进入智慧的法门。 南朝 梁简文帝 《庄严旻法师〈成实论义疏〉序》:“慧门深邃,入之者固希;法海波澜,汎之者未易。” 南朝 梁 沈约 《内典序》:“足蹈慧门,学通龙藏。”
《漢語大詞典》:三聚
佛教语。即三聚净戒,指三种清净的戒规: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见四分律。 唐 王勃 《四分律宗记序》:“惧六和之紊绪,悼三聚之乖宗。”
《漢語大詞典》:坏劫(壞劫)
佛教语。成、住、坏、空四劫之一。谓火、水、风等“大三灾”毁灭众生和世界这一时期,凡历二十小劫。法苑珠林卷三:“若彼住经坏劫者亦不然,增上福力生彼处故。” 鲁迅 《故事新编·补天》:“谁料坏劫到来,天地分崩了。”
《漢語大詞典》:四摄(四攝)
佛教语。谓菩萨为摄受众生归依佛法而常行的四事。布施摄:惠以财物、佛法等;爱语摄:善言慰喻;利行摄:行善利人;同事摄:分身示现,随机教化。语本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闻持品:“是诸菩萨行菩萨道时,以四事摄无量百千众生,所谓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唐 道绰 安乐集卷下:“此念佛三昧即具一切四摄六度。”
《漢語大詞典》:四界
(1).周围的界限。《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商南县推行山地包工的经验》:“在登记的时候,主要注明各块土地的座落、四界、土质。”参见“ 四至 ”。
(2).佛教语。即地、水、火、风。《俱舍论·界品一》:“颂曰:‘大种谓四界,即地、水、火、风。’” 唐 广宣 《寺中柿树一蒂四颗咏应制》:“因开四界分,本自百花中。”参见“ 四大 ”。
《國語辭典》:四至  拼音:sì zhì
1.從四方到來。《呂氏春秋。審應覽。不屈》:「士民罷潞,國家空虛,天下之兵四至。」
2.房宅或耕地等四周的界限。《兒女英雄傳》第三三回:「凡是老圈地都有部頒龍票,那上面東西南北的四至,都開得明白。」
《國語辭典》:四大  拼音:sì dà
1.稱道、天、地、王。語本《老子》第二五章:「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2.佛教用語。指地、水、火、風,乃組成宇宙、人身的基本元素。《喻世明言。卷二九。月明和尚度柳翠》:「一旦無常,四大消歇。」《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四:「因曉得人身四大乃是假合,形有時盡,神則常存。」
3.指大鳴、大放、大字報、大辯論。
《漢語大詞典》:练若(練若)
佛教语。即阿兰若。梵语的音译。意为寂静处。原指僧侣修行处,后指佛寺。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羯若鞠闍国:“汝於先身,在此林中为练若苾芻而精勤不懈,承兹福力,为此王子。” 五代 齐己 《渚宫莫问诗》之八:“旧峯呵练若,松径接 匡庐 。”
《國語辭典》:劫難  拼音:jié nàn
命中注定,無可改變的災難。清。洪昇《長生殿》第二二齣:「只是他兩人劫難將至,免不得生離死別。」
《漢語大詞典》:戒品
佛教语。戒的品类。
《國語辭典》:罪孽  拼音:zuì niè
罪惡、過失。《紅樓夢》第四回:「他自己歎道:『我今日罪孽可滿了。』」《老殘遊記》第九回:「甚則說崇奉他的教,就一切罪孽消滅。」也稱為「罪過兒」。
《漢語大詞典》:护世(護世)
佛教语。守护世界。佛教因四天王居 须弥山 之半腹,各护其一天下,故称四天王为“护世”。《维摩经·方便品》:“若在护世,护世中尊,护诸众生。” 唐 元稹 《大云寺二十韵》:“现身千佛国,护世四王军。”参见“ 四天王 ”。
《漢語大詞典》:四天王
佛经称 帝释 的外将,分别居于 须弥山 四埵,各护一方,因亦称护世四天王。东方 持国天王 (名 多罗吒 ),身白色,持琵琶;南方 增长天王 (名 毗瑠璃 ),身青色,执宝剑;西方 广目天王 ( 名毗留博叉 ),身红色,执羂索;北方 多闻天王 ( 名毗沙门 ),身绿色,执宝叉。旧时寺庙山门两旁多塑四天王像,身形高大,面目狰狞,又称四大天王。俗称四大金刚。参阅法苑珠林卷五三、《三界诸天会名》经律异相卷一《四天王》
《漢語大詞典》:猿心
佛教语。喻躁动散乱之心。《大日经·住心品》说六十种心相,“猿猴心”为其中之一。 唐 钱起 《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若》诗:“客到两忘言,猿心与禪定。”参见“ 心猿意马 ”。
《國語辭典》:心猿意馬  拼音:xīn yuán yì mǎ
佛教以猿馬性喜外馳來形容眾生的心,不能安住,喜攀緣外境。《敦煌變文集新書。卷二。維摩詰經講經文》:「卓定深沉莫測量,心猿意馬罷顛狂。」後用來形容心意不定,不能自持。元。關漢卿《望江亭》第一折:「俺從今把心猿意馬緊牢栓,將繁華不掛眼。」《警世通言。卷二。莊子休鼓盆成大道》:「那婆娘心猿意馬,按捺不住。」也作「意馬心猿」。
《漢語大詞典》:欲尘(欲塵)
佛教语。佛家谓财、色、食、名、睡五欲污身如尘埃,故称。大智度论卷十七:“禪为清净水,能洗诸欲尘。”参见“ 五欲 ”、“ 六尘 ”。
《漢語大詞典》:应器(應器)
(1).佛教语。梵语patra的意译,音译钵多罗。即钵,比丘量腹而食的乞食器。 晋 道恒 《释驳论》:“盖圣人设教,应器投法,受量有限。故化之渐録善心於毫端,忘鄙吝於丘壑。” 南朝 齐 王琰 《冥祥记》:“下病人於地,卧单席上,以应器置腹上,紵布覆之。”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下:“时大阿罗汉 马胜 执持应器,入城乞食。”翻译名义集·犍椎道具:“鉢多罗:此云应器。《发軫》云:应法之器也。”
(2).合乎才器。 唐 骆宾王 《上司列太常伯启》:“举材应器,与士无私。”
《國語辭典》:生死海  拼音:shēng sǐ hǎi
佛教將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六道的輪迴世界喻為生死海。因為眾生在六道中,就是生死的無盡循環。《佛所行讚》卷三:「當乘智慧舟,超度生死海。」
《漢語大詞典》:默传(默傳)
佛教语。不用言语,以心传心。《坛经·般若品》:“然须传授,从上以来默传分付,不得匿其正法。”
《漢語大詞典》:根力
佛教语。指五根与五力。《法华经·譬喻品》:“无漏根力觉道。”
《漢語大詞典》:顿了(頓了)
佛教语。犹顿悟。 南朝 宋 谢灵运 《与诸道人辨宗论》:“华民易於见理,难於受教,故闭其累学,而开其一极;夷人易於受教,难於见理,故闭其顿了,而开其渐悟。” 钱锺书 《管锥编·〈全宋文〉三二》:“‘顿了’、‘渐悟’之争昉自 刘 宋 。”参见“ 顿悟 ”。
《國語辭典》:頓悟  拼音:dùn wù
佛教用語:(1)謂在一時間證得真理。《五燈會元。卷四。薦福弘辯禪師》:「如來出世為天人師,善知識隨根器而說法,為上根器者開最上乘頓悟至理。」(2)證悟一切現象都無真實的生滅變化。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南朝梁。劉孝標。注:「法師研十地,則知頓悟於七住。」
《漢語大詞典》:烦恼障(煩惱障)
佛教语。谓坚持我执,丛生贪嗔,而为解脱之阻碍者。二障之一。与所知障相对。 隋 智顗 六妙法门:“烦恼障,即三毒、十使等诸烦恼也。” 宋 方岳 《田头》诗:“勘破世间烦恼障,醉而已矣不吟诗。” 章炳麟 《建立宗教论》:“以为我身而外必有一物以牵逼我者,于是崇拜以祈获福,此其宗教则烦恼障实驱使之。”
《漢語大詞典》:法城
(1).佛教语。喻佛法。谓佛法能守护正法、遮防非法,如同城防。正法华经·七宝法品:“佛灭度后,守护法城。” 南朝 梁 沈约 《佛纪序》:“缘之所乖,面法城而不覩。” 宋 苏轼 《画十八大阿罗汉·罗怙罗尊者》诗:“以是幻身,为护法城。”
(2).指寺塔。 唐 至闲 《甄叔大师塔铭》:“坤□作镇,造我法城。” 唐 慧净 《和卢赞府游纪国道场》:“法城从此构,香阁本岧嶢。”
《漢語大詞典》:心莲(心蓮)
佛教语。指心,即清净心。谓其清净如莲花,故称。 南朝 梁 萧统 《讲解将毕赋三十韵》:“意树登空花,心莲吐轻馥。”
《國語辭典》:齋月  拼音:zhāi yuè
1.三長齋月的簡稱。參見「三長齋月」條。
2.回教封齋期間的那個月,即回教曆的九月。
《漢語大詞典》:群昏
佛教语。谓昏然无知的众生。 明 宋濂 《佛光普照大师塔铭》:“佛光煒然,羣昏咸赖。”
《漢語大詞典》:铁围山(鐵圍山)
(1).佛教语。佛教认为 南赡部洲 等四大部洲之外,有 铁围山 ,周匝如轮,故名。 前蜀 贯休 《还举人歌行卷》诗:“厚於 铁围山 上铁,薄於 双成 仙体纈。” 宋 陈善 扪虱新话·司马迁班固言出昆仑:“佛书説有四天下……此四天下之外,乃有 大铁围山 、 小铁围山 围焉,是谓一世界。”参阅法苑珠林卷四。
(2).地名。又称 铁城 。故城在今 广西壮族自治区 东南 玉林市 南。《元一统志·湖广·郁林州山川》:“ 铁围山 在 兴业县 南五里…… 蔡絛 以坐父 京 累,贬 白州 ,尝游息於此,作铁围山丛谈。”
《國語辭典》:無色界  拼音:wú sè jiè
佛教用語。佛教宇宙觀三界之一。指沒有形色的生存狀況。無色界又可分成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四個範疇,是修行禪定者才能往生的世界。《阿毗達磨俱舍論》卷八:「無色所屬界,說名『無色界』。」
《國語辭典》:三界  拼音:sān jiè
佛教謂生死往來之世界有三:一曰欲界,有淫欲、食欲,有情之所住,自六欲天,下至無間地獄,稱為「欲界」。二曰色界,色為質礙之義,有形之物質,在欲界之上,離二欲有情之所住,四禪天,或立十六天、十八天。三曰無色界,無色、無物、無身,有四無色,稱為「四無色天」或「四空處」。
《漢語大詞典》:四施
(1).向四周散布。 战国 楚 宋玉 《高唐赋》:“滂洋洋而四施兮,蓊湛湛而弗止。”文选·扬雄〈甘泉赋〉:“樵蒸昆上,配藜四施。” 李善 注:“言燔燎之盛,故樵蒸之光同上,而披离四布也。”
(2).佛教语。僧徒修习的四种布施:笔施、墨施、经施、说法施。见《菩萨戒经》
《漢語大詞典》:退心
(1).佛教语。谓修持之心退转。 南朝 陈 徐陵 《谏仁山深法师罢道书》:“一旦退心,於理邀矣。”《敦煌变文集·妙法莲华经讲经文》:“王既求闻不退心,日夜搥鐘兼击鼓。”参见“ 退转 ”。
(2).后退之心。宋书·武帝纪上:“我一得入 峴 ,则人无退心。驱必死之众,向怀贰之虏,何忧不剋?”《三国演义》第四一回:“ 云 并无半点退心,只顾往来寻觅,但逢百姓,便问 糜夫人 消息。”
《漢語大詞典》:退转(退轉)
(1).佛教语。谓位次下降,功行减退,道心退缩等。《法华经·序品》:“菩萨摩訶萨八万人,皆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 南朝 陈 徐陵 《谏仁山深法师罢道书》:“法师今若退转,未必有一称心交,失现前十种大利。”《敦煌变文集·太子成道变文》:“常持苦行,心无退转。” 章炳麟 《建立宗教论》:“释教有 无量寿佛 之説,念之者得生净土,永不退转。”
(2).退回;转头。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梦幻·松雪翁入梦》:“余自束髮即学 松雪翁 书,至十八九岁最喜临摹 山谷 ,业师 林蠡槎 先生谓 泳 受病已深,仍以 松雪 为退转之法。” 鲁迅 《华盖集·这个与那个》:“如果偶有几个不肯退转,因而受害的,公论家便异口同声,称之曰傻子。”
《國語辭典》:破夏  拼音:pò xià
僧人不守清戒而出法界外遊,稱為「破夏」。
《漢語大詞典》:坐夏
佛教语。僧人于夏季三个月中安居不出,坐禅静修,称坐夏。其时正当雨季,亦称“ 坐雨安居 ”。具体日期因地而异。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 印度 僧徒,依佛圣教,坐雨安居,或前三月,或后三月。前三月当此从五月十六日至八月十五日,后三月当此从六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前代译经律者,或云坐夏,或云坐腊。” 唐 白居易 《行香归》诗:“出作行香客,归如坐夏僧。” 唐 项斯 《坐夏僧》诗:“坐夏日偏长,知师在律堂。”
《漢語大詞典》:冥灭(冥滅)
(1).佛教语。犹寂灭,涅槃。 南朝 梁武帝 《摩诃般若忏文》:“诸佛以慈悲之力,开方便之门,教之以遣荡,示之以冥灭,百非俱弃,四句皆亡。” 唐 孟浩然 《还山贻湛法师》诗:“欲知冥灭意,朝夕海鸥驯。”
(2).犹泯灭。 南朝 梁 钟嵘 《诗品·古诗》:“人代冥灭,而清音独远,悲夫!” 唐 刘希夷 《洛川怀古》诗:“高楼倏冥灭,茂林久摧折。昔时歌舞臺,今成狐兔穴。” 宁调元 《立秋柬钝剑松江》诗:“江海悲冥灭,音尘久寂寥。”
(3).销声匿迹。形容隐逸者远离尘世。后汉书·逸民传赞:“江海冥灭,山林长往,远性风疎,逸情云上。”
《國語辭典》:判教  拼音:pàn jiào
佛經經典因背景、作者淵源不同,前後期經典中的思想差別很大。為了調和其間的衝突,及提昇自宗經典地位,於是將各種經典加以分期和判定高下,以確立自宗思想的優越,這種批判稱為「判教」。
《國語辭典》:讚唄  拼音:zàn bài
歌詠讚頌佛教三寶的偈頌。《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卷三三:「又差二尼,能讚唄者,於日日中常持土屑及以淨水。」《宋史。卷二八七。李昌齡傳》:「每災異,輒聚緇黃,讚唄于其間。」也作「唄唱」、「唄讚」。
《國語辭典》:唄讚  拼音:bài zàn
歌詠讚頌佛教三寶的偈頌。唐。段成式〈寺塔記〉:「移塔之時,僧守行建道場出舍利,俾士庶觀之。唄讚未畢,滿地現舍利。」也作「唄唱」、「讚唄」。
《漢語大詞典》:智灯(智燈)
佛教语。谓照破迷暗的智慧之光。 南朝 梁简文帝 《菩提树颂》序:“法雨法水之润,等世界于无边;智灯智炬之光,同虚空于莫限。” 唐 王勃 《益州绵竹县武都山净惠寺碑》:“挥觉剑而破邪山,扬智灯而照昏室。” 唐 韩偓 《僧影》诗:“智灯已灭餘空烬,犹自光明照十方。”
《漢語大詞典》:智照
(1).佛教语。谓智慧遍照。 南朝 宋 谢灵运 《和范光禄祇洹像赞·佛赞》:“惟此 大觉 ,因心则灵,垢尽智照,数极慧明。” 南朝 宋 慧通 《驳顾道士〈夷夏论〉》:“然则圣人神鉴,靡所不通,智照寧有不周?”
(2).泛指智慧明察。 李大钊 《民彝与政治》:“藏器於躬,待时而动,外界所加之迷惑压迫,如何其棼且重,彼自有其纯莹之智照,坚贞之操守,有匪先民之典謨训誥所能繄障以尽,姦雄之权谋数术所能劫持以穷也。”
《漢語大詞典》:显报(顯報)
佛教语。显明的因果报应。晋书·孙楚传:“北面称臣,伏听告策,则世祚 江 表,永为 魏 藩,丰功显报,隆於今日矣。” 唐 罗隐 《寄大理徐郎中》诗:“事虽亡显报,理合有阴功。”《醒世姻缘传》第十五回:“两个亲随的掌家 刘锦衣 、 苏都督 同时刴成两段,依我论将起来,这也就是天理显报了。”
《漢語大詞典》:业云(業雲)
佛教语。谓恶业如云。 南朝 齐 王融 《净行颂·开物归信篇颂》:“生浮命舛,识罔情违;业云结影,慧日潜暉。”
《漢語大詞典》:幻翳
佛教语。谓假象的障蔽。《楞严经》卷六:“见闻如幻翳,三界若空华。” 万行首 注:“见闻幻翳,指妄根也。” 宋 陆游 《幽兴》诗:“扫尽尘埃无一点,洗空幻翳有千重。”
《漢語大詞典》:机语(機語)
佛教语。机悟之语。古尊宿语录卷十一:“暨登 杨大年 、 李都尉 之门,机语契投,於是法道大振。”
分類:佛教语
《漢語大詞典》:来劫(來劫)
佛教语。犹来世。百喻经·煮黑石蜜浆喻:“受苦现在,殃流来劫。”
《漢語大詞典》:贡高(貢高)
佛教语。骄傲自大。百喻经·磨大石喻:“方求名誉,憍慢贡高,增长过患。”《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贡高我慢比天长,折挫应交虚见伤。輭弱柔和如似水,此个名为真道场。” 蒋礼鸿 通释:“贡高,骄傲自大。” 明 李贽 《复宋太守》:“如以为大言不惭,贡高矜己,则终将缄默,亦容易耳。” 章炳麟 《读佛典杂记》:“贡高傲物,视不己若者不比方人,此我慢意识也。”
《漢語大詞典》:醉象
佛教语。疯狂如醉的恶象。比喻为害极大的迷乱之心。正法念处经·观天品:“若有人常起,色姓财富慢,是人如醉象,不见险恶岸。” 南朝 梁简文帝 《八关斋制序》:“宜制此心虵,祛斯醉象,立制如左,感勉听思。” 唐 崔致远 《奏请僧弘鼎充管内僧正状》:“所冀身掛金襴,逞养鹰之雋气;手持玉柄,制醉象之狂徒。”
《漢語大詞典》:五众(五衆)
(1).指司陡、司马、司空、司士、司寇五官的属吏。礼记·曲礼下:“天子之五官,曰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典司五众。” 郑玄 注:“众,谓羣臣也。” 孔颖达 疏:“言用此上五官,使各守其所掌上之羣众也。”
(2).佛教语。出家的五众: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法苑珠林卷十六:“若出家五众已受得戒,但依修行,不復别受。”
(3).佛教语。“五藴”的旧译。《法华经·譬喻品》:“分别説诸法五众之生灭。” 吉藏 疏:“以五法和聚,义称五众;又一一阴法各众多,故云众也。” 南朝 梁武帝 《喻梦》诗:“甘寝随四坐,盖睡依五众。”
《國語辭典》:罪因  拼音:zuì yīn
罪惡的因由、開端。南朝梁。武帝 斷酒肉文:「今佛弟子酣酒嗜肉,不畏罪因。此事與外道見同,而有不及。」
《漢語大詞典》:讲主(講主)
佛教语。指升座讲经说法的高僧。 唐 道宣 续高僧传·译经·法泰:“ 开皇 十年,下敕追入,既达 雍 輦,开悟弘多,自是南中无復讲主,虽云敷説,盖无取矣。”
《漢語大詞典》:轮相(輪相)
(1).佛教语。佛三十二相之一,谓佛足掌有千辐轮形印纹。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上:“两迹俱有轮相,十指皆带花文。”《观无量寿佛经》:“举足时,足下有千辐轮相。”参见“ 三十二相 ”。
(2).塔顶上的轮盖。通常有九层,故也称九轮。经律中又有相轮、金刹、金幢、露盘等名。 晋 法显 南海寄归内法传·灌沐尊仪:“制底如小枣,上置轮相竿若细针。”
《漢語大詞典》:三十二相
佛教语。谓佛陀具有的三十二种不同凡俗的显著特征,与微细特征八十种“好”,合称“相好”。如足下安平、手指纤长、金色、丈光、身如师子、广长舌、绀青眼、顶成肉髻和眉间白毫等相。各经所举略有出入。详见大智度论卷四。 唐 欧阳詹 《福州南涧寺上方石像记》:“亭亭厥心,隐出真像三十二相。” 唐 黄滔 《丈六金身碑》:“独殿以居之,翼二菩萨於左右,三十二相足,八十种好具。” 清 赵翼 《刘荫萱远寄藏佛一尊赋谢》诗:“惜哉丈六身,缩作三寸小,难具三十二相,八十一种好。”
《漢語大詞典》:空慧
佛教语。谓悟入空理的智慧。 唐 道绰 安乐集卷上:“若依《涅槃经》,佛性为宗;若依《维摩经》,不可思议解脱为宗;若依《般若经》,空慧为宗。”
《漢語大詞典》:着相(著相)
佛教语。有意识地表现出来的形象状态。 唐 慧能 《坛经·机缘品》:“无端起知见,著相求菩提。”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造恶造善,皆是著相,著相造恶枉受轮迴,著相造善枉受劳苦。” 瞿秋白 《饿乡纪程》二:“然而宇宙间的‘活力’,那‘第三者’,普遍圆满……况且‘他’是‘活力’,不流转而流转,自然显露,不著相而著相,自然映照。”
犹样子。《醒世姻缘传》第六二回:“ 狄员外 道:‘你这畜生!合人顽也要差不多的就罢,岂可顽得这般着相?’”
《漢語大詞典》:心戒
佛教语。指戒体。与“戒相”相对。 明 文璧 《〈南濠诗话〉序》:“余十六七时喜为诗,余友 都君 元敬 实授之法,於时君有心戒,不事哦讽,而谈评不废。”
分類:佛教语
《漢語大詞典》:五苦
佛教语。一般指生老病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盛苦。《观无量寿经》:“若佛灭后诸众生等,浊恶不善,五苦所逼,云何当见 阿弥陀佛 极乐世界 ?”道教亦沿用此说。 前蜀 杜光庭 《上元玉局化众修黄箓斋词》:“六趣四生,三途五苦。” 宋 葛长庚 《紫元赋》:“浥紫阳之甘露兮,洒五苦之夜魂。”
分類:佛教语
《漢語大詞典》:有垢
佛教语。谓有烦恼垢染。与“无垢”相对。 清 龚自珍 《南岳大师〈大乘止观〉科判》:“真实性分两科:一、有垢以为真实。二、无垢以为真实。”
《漢語大詞典》:破斋(破齋)
佛教语。八斋戒以不过中食的斋法为主,如受戒后复违犯,名为破斋。《盂兰盆经疏记》卷下:“鍼咽鬼,谓腹大如山,咽如鍼孔,繇於破斋夜食,盗窃众僧之食故。” 唐 白居易 《酬皇甫十早春对雪见赠》诗:“緑醑香堪忆,红炉暖可亲。忍心三两日,莫作破斋人。”
《漢語大詞典》:命光
(1).佛教语。指生命。人的寿命之短长,因光阴而表现,故称。《楞严经》卷四:“纵汝形消,命光迁谢,此性云何为汝销灭。”
(2).命运之光。《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四回:“今日你命光发露,透出你的智慧,还不趁势用你本来具足的慧剑,斩断你的邪魔吗?”
《國語辭典》:散心  拼音:sàn xīn
排遣煩悶,使心情舒暢。《西遊記》第一回:「教我遇煩惱時,即把這詞兒念念。一則散心,二則解困。」《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三:「看見春光明媚,巴不得尋個事由來外邊散心耍子。」
《漢語大詞典》:结缚(結縛)
佛教语。烦恼。佛教认为烦恼系缚身心,故名。《维摩经·佛国品》:“稽首能断诸结缚。”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迦湿弥罗国:“王乃具怀白诸僧曰:‘证圣果者住,具结缚者还。’”
《漢語大詞典》:戒定慧
佛教语。指“三无漏法”,即防非止恶、息虑静缘、破惑证真。《坛经·般若品》:“变三毒为戒定慧。”五灯会元·章敬暉禅师法嗣·荐福弘辩禅师:“帝曰:‘云何名戒?’对曰:‘防非止恶谓之戒。’帝曰:‘云何为定?’对曰:‘六根涉境,心不随缘名定。’帝曰:‘云何为慧?’对曰:‘心境俱空,照览无惑名慧。’” 宋 苏轼 《赠虔州术士谢晋臣》诗:“死后人传戒定慧,生时宿直斗牛箕。” 范文澜 《唐代佛教·佛教各宗派》:“佛教修行方法,不外戒定慧三种。戒如捉贼(烦恼),定如缚贼,慧如杀贼。因此学佛首先要守戒律。”
分類:佛教语
《國語辭典》:口頭禪  拼音:kǒu tóu chán
原指不曾領會佛教禪理,只襲用它的一些常用語作為談話的題材。後泛指說話時的慣用語。《老殘遊記》第九回:「不如弄兩句闢佛老的口頭禪,就算是聖人之徒,豈不省事?」《文明小史》第五九回:「他們的口頭禪是『維新』兩個字,因此引為同志,誰想性情卻大不相同的。」也作「口頭語」。
《漢語大詞典》:了法
(1).佛教语。谓领悟法理。 唐 澄观 《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一:“《十忍经》云:了法不在言,善入无言际。” 宋 王安石 《望江南·归依三宝赞》词之二:“愿我六根常寂静,心如宝月映琉璃,了法更无疑。”
(2).解决问题的办法。《歧路灯》第四四回:“﹝ 谭绍闻 ﹞到了半夜,猛然牀上坐起,説道:‘罢了,我竟是上 亳州 寻我舅舅去,天下事躲一躲儿,或者自有个了法。猛做了罢。’”
《國語辭典》:參堂  拼音:cān táng
進謁、拜見長輩或位尊者。《儒林外史》第七回:「舉人報中了進士,即刻在下處擺起公座來陞座,長班參堂磕頭。」也作「參場」。
《漢語大詞典》:干堂
亦称“ 参堂 ”。 宋 官员注授差遣的方式之一。京朝官若不经吏部注授差遣,而直接赴政事堂由宰相注授,谓之“干堂”。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十一:“叔祖侍郎 婺 倅满秩造朝,未暇干堂,且归 嘉禾 。”
《漢語大詞典》:甘露灭(甘露滅)
佛教语。犹涅槃,寂灭。《维摩经·佛国品》:“始在佛树力降魔,得甘露灭觉道成。” 僧肇 注:“大觉之道,寂灭无相,至味和神,喻若甘露。” 宋 苏轼 《次韵定慧长老守钦见寄》之四:“幽人白玉观,大士甘露灭。” 宋 惠洪 冷斋夜话·陈莹中罪供不当称甘露灭:“世尊以大方便晓诸众生,令知根本而妙意不可以言尽,故言甘露灭。灭者,寂灭;甘露,不死之药。所谓寂灭之体而不死者也。”
《漢語大詞典》:二业(二業)
(1).谓农民从事农业以外的行业。指经商。后汉书·刘般传:“是时下令禁民二业。” 李贤 注:“谓农者不得商贾也。”后汉书·刘般传:“夫渔猎之事,为田除害,有助穀食,无关二业也。”
(2).别的工作。北史·卢景裕传:“避地 大寧山 ,不营世事,居无二业,唯在注解。”
(3).佛教语。两种能引生果报的业力。说法较多。《瑜珈师地论》卷九十:“有二种业,一者重业,二者轻业。復有二业,一者增进业,二者不增进业。復有二业,一者故思所造业,二者非故思所造业。復有二业,一者定所受业,二者不定所受业。”
《漢語大詞典》:二土
佛教语。一般指无生死浊恶的净土和有生死浊恶的秽土。 宋 延寿 宗镜录卷八九:“浄秽二土,四句分别。一质不成浄秽亏盈,异质不成一理齐平,无质不成缘起万形,有质不成搜原即冥。” 宋 苏轼 《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之八:“初无往来相,二土同一在。”
《國語辭典》:血海  拼音:xiě hǎi
1.形容重大。元。馬致遠《漢宮秋》第一折:「大塊黃金任意撾,血海王條全不怕。」《水滸傳》第一八回:「虧殺這個兄弟,擔著血海也似干係來報與我們。」
2.中醫上指位在大腿內側的經穴。亦指衝脈。
3.中醫上指衝脈。因它是十二經所歸,諸絡之海,藏血最多,故稱為「血海」。
《國語辭典》:血海屍山  拼音:xiě hǎi shī shān
血流成海,屍堆如山。形容傷亡十分慘重。元。無名氏《五馬破曹》第二折:「殺的他血海屍山人馬亡,似敗葉狂風蕩。」
《國語辭典》:咒願  拼音:zhòu yuàn
祝禱、表白心願。唐。李商隱安公平〉詩:「瀝膽咒願天有眼,君子之澤方滂沱。」也作「咒愿」。
《漢語大詞典》:中根
(1).佛教语。中等根器。指二乘中的缘觉。魏书·释老志:“中根人为中乘,受十二因缘。”
(2).指具有中等根器的人。 清 龚自珍 《妙法莲华经四十二问》:“为中根説法,授中根记,中善也。”
《漢語大詞典》:智性
(1).犹理性。 苏曼殊 《燕子龛随笔》:“ 泰西 学子言:‘西人以智性识物,东人以感情悟物。’”《人民日报》1982.3.15:“他们主张把人生和艺术结合起来,力求智性与感性交溶。”
(2).佛教语。指真性。 许地山 《缀网劳蛛·命命鸟》:“我自万劫以来,迷失本来智性,因此堕入轮回,成女人身。”参见“ 真性 ”。
《國語辭典》:真性  拼音:zhēn xìng
1.天賦的本性。《孝經。天子章》:「蓋天子之孝也」句下宋。邢昺。疏:「孝是真性,故先愛後敬也。」《莊子。馬蹄》:「馬,蹄可以踐霜雪,毛可以禦風寒,齕草飲水,翹足而陸,此馬之真性也。」
2.魂魄。《紅樓夢》第五六回:「好容易找到他房裡,偏他睡覺,空有皮囊,真性不知那去了。」
《漢語大詞典》:剑轮(劍輪)
佛教语。阿鼻地狱之一。其间罪人,不断受利剑的斩截之苦。 唐 李白 《化城寺大钟铭》:“赦汤鑊於幽途,息剑轮於苦海。” 王琦 注引法苑珠林:“阿鼻地狱有十八剑轮地狱。”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马介甫:“天香夜爇,全澄汤鑊之波;花雨晨飞,尽灭剑轮之火。”
《國語辭典》:慧覺  拼音:huì jué
佛陀。南朝梁。劉孝綽 栖隱寺碑:「自妙法東注,寶化西漸,公卿貴士,賢哲偉人,莫不嚴事招提,歸仰慧覺,欲使法燈永傳,勝因長久。」
《漢語大詞典》:极果(極果)
佛教语。谓无上的正觉、妙果。 隋 智顗 金光明经文句卷七:“菩提极果,积行方尅。” 隋 智顗 《法华经文句》卷四:“妙因斯满,极果顿圆。” 明 袁宏道 西方合论·第一刹土门:“《仁王》称为法性五阴,是为极果。”
《國語辭典》:苦果  拼音:kǔ guǒ
比喻痛苦的結果。如:「沒想到他的初戀,嘗到的竟是愛情的苦果。」
《國語辭典》:決了  拼音:jué liǎo
佛教用語。指使義理決定明了。《大乘妙法蓮華經。法師品》:「不聞法華經,去佛智甚遠,若聞是深經,決了聲聞法。」
《漢語大詞典》:象正
佛教语。象法、正法的合称。 南朝 齐 王屮《头陀寺碑文》:“象正虽阑,希夷未缺。”
《漢語大詞典》:哑羊(啞羊)
佛教语。喻指至愚不知解悟之人。 章炳麟 《〈频伽精舍校刊大藏经〉序》:“ 金山 宗仰上人 向以禪定蛰居退閒,愍今之沙门,喜离文字,而谈实相,末流猥杂,不自堕於哑羊,则恣意为矫乱论。”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十三章:“嗟乎!望吾慈母切勿驱儿作哑羊可耳。”参见“ 哑羊僧 ”。
《漢語大詞典》:哑羊僧(啞羊僧)
佛教语。指不知解悟的僧人。大智度论卷三:“云何名哑羊僧?虽不破戒,钝根无慧,不别好丑,不知轻重,不知有罪无罪,若有僧事,二人共諍,不能断决,默然无言,譬如白羊,乃至人杀,不能作声,是名哑羊僧。” 清 钱谦益 《叶九来〈锄经堂诗〉序》:“余今为哑羊僧。”
《漢語大詞典》:忍土
佛教语。娑婆世界。娑婆,梵语,意译为“忍”。悲华经·诸菩萨本授记品:“何因缘故名曰娑婆?是诸众生忍受三毒及诸烦恼,是故彼界名曰忍土。” 南朝 梁 沈约 《光宅寺刹下铭》:“方当销巨石於贤劫,拯未来於忍土。” 清 许缵曾 《游峨眉山歌》:“金轮忍土, 震旦 推第一。赤髭白足,灵机妙道真难名。”
《漢語大詞典》:设利(設利)
(1).给予财利。战国策·秦策四:“ 智氏 见伐 赵 之利,而不知 榆次 之祸也; 吴 见伐 齐 之便,而不知 干隧 之败也。此二国者,非无大功也,设利於前,而易患於后也。”韩非子·奸劫弑臣:“故善为主者,明赏设利以劝之,使民以功赏,而不以仁义赐。”汉书·张骞传:“其北则 大月氏 、 康居 之属,兵彊,可以赂遗设利朝也。” 颜师古 注:“设,施也。施之以利,诱令入朝。”
(2).谋利。汉书·匡衡传:“今天下俗贪财贱义……苟合徼幸,以身设利。”
(3).佛教语。即舍利。 明 宋濂 《大夫界寺住持白庵禅师行业碑铭》:“停龕六旬,始行荼毗之法,视其皃如生,数珠齿牙不坏於火;设利、罗无等,观者竞取之而去。”参见“ 舍利 ”。
《國語辭典》:舍利  拼音:shè lì
佛教修行者遺體焚化之後,所結成的珠狀或塊狀的顆粒。其色有三種,骨為白舍利,髮為黑舍利,肉為赤舍利。為梵語śarīra的音譯。它象徵修行者在戒、定、慧的成就。唐。玄奘《大唐西域記。卷一。迦畢試國》:「曷邏怙羅恐王珍貴舍利,追悔前恩,疾往伽藍,登窣堵波,至誠所感,其石覆缽自開,安置舍利,已而疾出,尚拘衣襟。」《西遊記》第八回:「放舍利之光,滿空有白虹四十二道,南北通連。」也稱為「舍利子」。
《漢語大詞典》:老苦
佛教语。四苦、八苦之一。详“ 四苦 ”、“ 八苦 ”。
分類:佛教语
《漢語大詞典》:七识(七識)
佛教语。法相宗谓从根本识中派生的七种精神和感觉现象,即眼、耳、鼻、舌、身、意、末那。亦称七转识。决定藏论卷上:“如诸心数,同是心法,有种种相,相应俱生,无有妨碍。阿罗耶识而与七识相应俱生,亦復如是。” 南朝 齐 谢朓 《佛影铭》:“群生因染,六趣牵缠,七识迭用,九居屡迁。”亦有特指末那识为“七识”者。见成唯识论
《漢語大詞典》:业累(業累)
佛教语。指恶业的牵累。 明 汪廷讷 《狮吼记·谈禅》:“为丈夫者须用降伏四魔力,灭诸烦恼力,发无上菩提之心,使业累俱遣,内外皆浄。”
《漢語大詞典》:狂慧
佛教语。谓散乱不定的浅慧。 隋 智顗 《观音经玄义记》卷上:“若定而无慧者,此定名痴定,譬如盲儿骑瞎马,必堕坑落堑而无疑也;若慧而无定者,此慧名狂慧,譬如风中然灯,摇颺摇颺,照物不了。” 清 龚自珍 《又忏心》诗:“佛言劫火遇皆销,何物千年怒若潮?经济文章磨白昼,幽光狂慧復中宵。”
《國語辭典》:空宗  拼音:kōng zōng
除唯識宗以外的大乘佛教宗派。這些宗派都主張萬法皆空,不若唯識宗主張一切唯識。
《漢語大詞典》:乐欲(樂欲)
(1).佛教语。愿求,欲望。《最胜王经》卷一:“一切烦恼以乐欲为本,从乐欲生。诸佛世尊断乐欲,故名为涅槃。”
(2).谓高兴,兴奋。 章炳麟 《无神论》:“若云偶尔乐欲,自造万有,乐欲既停,便尔休息,此则 耶和瓦 之乐欲,无异於小儿游戏,又所谓起灭无常者也。”
《漢語大詞典》:练行(練行)
佛教语。谓修练戒行。太平广记卷一一一引 唐 戴孚 《广异记·僧道宪》:“时刺史 元 某欲画 观世音 七铺,以 宪 练行,委之勾当。” 清 吴伟业 《思陵长公主挽诗》:“列刹 皇姑寺 ,驮经内道塲。侍鬟称练行,小像刻沉香。”
《漢語大詞典》:无为法(無爲法)
佛教语。同“ 有为法 ”相对。指离生灭因缘造作、永恒不变的法性真理。四十二章经:“解无为法,名曰沙门。” 宋 朱熹 《久雨斋居诵经》诗:“门掩竹林出,禽鸣春雨餘。了此无为法,身心同晏如。”
《國語辭典》:托胎  拼音:tuō tāi
寄托其身於胎胞。傳說中,常有托胎之事,如釋迦牟尼未成佛前,即從兜率天投胎於摩耶夫人的子宮中。
《漢語大詞典》:妄境
佛教语。谓妄心所现的虚妄不实的境界。 唐 符载 《为江西李常侍祭顗和尚文》:“一言悟解,了得真空,灵觉内虚,妄境外融。” 宋 洪迈 容斋随笔·真假皆妄:“以真为假,以假为真,均之为妄境耳!”
《漢語大詞典》:现生(現生)
佛教语。今生。指人在生之日。 南朝 齐 萧子良 《净行法门·礼舍利宝塔门》:“是故应以现生蒙利者,所以降神母胎,诞圣王宫。”
《國語辭典》:私度  拼音:sī dù
中國古代稱未經政府許可的出家行為。
《漢語大詞典》:常境
(1).平常的境界。 唐 殷璠 河岳英灵集 王维 诗评语:“ 维 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愜,在泉为珠,着壁成绘,一句一字,皆出常境。”
(2).佛教语。谓常智所照,离一切生灭相之境。
《國語辭典》:大我  拼音:dà wǒ
1.唯心論者稱宇宙萬有之本體為「大我」。
2.佛家用語。指真我。
3.國家或團體。相對個人之小我而言。如:「犧牲小我,完成大我。」
《漢語大詞典》:圆妙(圓妙)
佛教语。谓圆满融通。《楞严经》卷二:“云何汝等,遗失本妙,圆妙明心,宝明妙性,认悟中迷。” 元 蒙润 《四教仪集注》:“三諦圆融,不可思议,名圆妙。”
《漢語大詞典》:宝船(寶船)
(1).装载珍宝的船。晋书·陶璜传:“﹝ 璜 ﹞以前所得宝船上锦物数千匹遗 扶严 贼帅 梁奇 , 奇 将万餘人助 璜 。”
(2).特指古代从事海外贸易的大船。如: 郑和 宝船。
(3).佛教语。比喻普渡众生越苦海达彼岸的佛法。《观佛三昧海经·观四无量心品》:“见诸化佛从佛胷出入於佛脐,游佛心间,乘大宝船,经往五道受罪人所。” 南朝 梁简文帝 《千佛愿文》:“涤无明於欲界,度苍生於宝船。” 北齐 邢邵 《并州寺碑》:“望彼岸而攸往,汎宝船而利涉。”
《國語辭典》:慧火  拼音:huì huǒ
佛經中以智慧能燒燬一切煩惱、無明,所以稱為「慧火」。《月光童子經》:「佛若金山晃照一切,闇明壞敗;慧火獨明,超度群聖之上,德過虛空。」《菩薩瓔珞經》卷七:「慧火焚三毒,捨離度無極。」
《漢語大詞典》:慧义(慧義)
佛教语。谓佛法的义谛。《无量寿经》卷上:“愍念众生,问此慧义。” 南朝 梁 萧统 《讲解将毕赋三十韵》:“慧义比琼瑶,薰染犹兰菊。”
《漢語大詞典》:恶觉(惡覺)
佛教语。谓不好的思想。大乘义章五:“邪心思想,名之为觉;违正理,故称为恶。恶觉不同,离分有八。”
《漢語大詞典》:静慧
佛教语。安静之智慧;清净之智慧。 隋炀帝 《与释智顗书》之二二:“ 玉泉 创立道场严整,禪众归集,静慧日新。”
《漢語大詞典》:加行
(1).佛教语。意为加力修行,以作入正位的准备。亦译作“方便”。 唐 窥基 成唯识论述记卷九末:“旧言方便道,今言加行,显与佛果善巧差别,因中行未成圆足,所行必须加功求后胜果。”
(2).美德懿行。加,通“ 嘉 ”。 宋 叶适 《姚君俞墓志铭》:“至且老克有加行,迄无妄求,遂皆信重。”
《漢語大詞典》:果果
佛教语。涅槃,谓修道功德圆满。 唐 李邕 《大唐泗州临淮县普光王寺碑》:“或礼或见,能超因因之缘;若我若人,尽登果果之业。”
《漢語大詞典》:灵果(靈果)
(1).珍奇美好的果实。 晋 潘岳 《闲居赋》:“竹木蓊蔼,灵果参差。” 唐 刘希夷 《江南曲》之三:“朝游含灵果,夕採弄风苹。”
(2).佛教语。丝毫不爽的果报。 南朝 梁 江淹 《伤爱子赋》:“余无愆於苍祇,亦何怨於厚地!信释氏之灵果,归三世之远致。愿同升於浄刹,与尘习兮永弃。”
《漢語大詞典》:轮风(輪風)
佛教语。即风轮,为构成大千世界的四轮之一。在水轮之下,空轮之上。 唐 李白 《赠僧崖公》诗:“大地了镜彻,迴旋寄轮风。” 王琦 注:“法苑珠林:依《华严经》云:三千大千世界,以无量因缘乃成。且如大地依水轮,水依风轮,风依空轮。空无所依,然众生业感,世界安住。故《智度轮》云:‘三千大千世界,皆以风轮为基。’”
《漢語大詞典》:空缘(空緣)
佛教语。谓以性空为缘。 章炳麟 《国故论衡·原名》:“五路者,若浮屠所谓九缘:一曰,空缘;二曰,明缘;三曰,根缘;四曰,境缘;五曰,作意缘……自作意而下,诸夏之学者不亟辩,汎号曰智。”
《國語辭典》:塵妄  拼音:chén wàng
塵,不淨。妄,不實。塵妄指世俗的虛妄。唐。白居易題座隅〉詩:「猶恐塵妄起,題此於座隅。」
《漢語大詞典》:常宗
(1).永恒的大宗。嫡长子所传之宗,祖庙永不迁,故称。荀子·礼论:“故王者天太祖,诸侯不敢坏,大夫士有常宗,所以别贵始。” 杨倞 注:“继别子之后,为族人所常宗,百世不迁之大宗也。”史记·礼书:“大夫士有常宗,所以辨贵贱。”参见“ 大宗 ”。
(2).佛教语。 耆闍法师 所立六宗之一。
《國語辭典》:大宗  拼音:dà zōng
1.大族世家。《詩經。大雅。板》:「价人維藩,大師維垣,大邦維屏,大宗維翰。」《魏書。卷七五。尒朱彥伯傳》:「仲遠天性貪暴,大宗富族,誣之以反,歿其家口。」
2.周代宗法體系中,以始祖的嫡長為大宗,其他為小宗。《禮記。大傳》「有百世不遷之宗」句下唐。孔穎達。正義:「有百世不遷之宗者,謂大宗也。……大宗是遠祖之正體。」
3.大批。如:「大宗郵件」、「這一大宗貨物,將運往美國外銷。」
《漢語大詞典》:二翼
(1).军队的左、右两部。南史·宋纪上:“大军分车四千两为二翼,方轨徐行。”
(2).佛教语。喻相资为用的两个方面。如权与实、定与慧。 唐 王维 《大唐大安国寺故德净觉禅师碑铭》:“穷其二翼,即入佛乘;趣得一毛,亦成僧宝。” 赵殿成 笺:“释氏以权,实为二翼,或以定、慧为二翼。”《涅槃经》:“犹如车有二轮,则有载用;鸟有二翼,堪任飞行。”
《國語辭典》:惡性  拼音:è xìng
不良的。如:「惡性腫瘤」、「惡性通貨膨脹」。
《漢語大詞典》:五净
(1).佛教语。谓色界四禅天中已证小乘不还果的圣者所生的“五净居天”。即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和色究竟天。 隋 江总 《游摄山栖霞寺》诗:“五浄自此涉,六尘庶无扰。” 唐 道绰 安乐集卷下:“寄华五浄,风日不萎。”
(2).佛教语。特许信众食用的五种肉食。即火净、刀净、爪净、蔫乾净、鸟啄净。见《毗奈耶杂事》卷三六。 明 徐渭 《设为鱼虾所洁》诗:“三戒严重杀,五浄肉亦权。”
《漢語大詞典》:铜轮(銅輪)
(1).佛教语。转轮圣王手中持的铜制轮宝。翻译名义集·帝王:“金轮望风顺化,银轮遣使方降,铜轮震威乃服,铁轮奋戈始定。”参见“ 金轮 ”。
(2).佛塔上的相轮。 元 乃贤 《双塔》诗:“寳鐸游丝罥,铜轮碧蘚滋。”
(3).铜碾。 金 赵秉文 《夏至》诗:“玉堂睡起苦思茶,别院铜轮碾露芽。”
《國語辭典》:金輪  拼音:jīn lún
月亮。宋。蘇軾 和子由詩四首之一:「恨君不上東封頂,夜看金輪出九幽。」
《漢語大詞典》:退堕(退墮)
(1).佛教语。指失去佛性而堕入恶道。决定藏论卷上:“若不更生,云何退堕?”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僧伽罗国:“商侣爱恋,情难堪忍,心疑去留,身皆退堕。” 明 李贽 《与李惟清书》:“是以虽生彼,亦有退堕者;以佛又难见,世间俗念又易起,一起世间念即堕矣。”
(2).指退步落后。 宋 叶适 《林伯和墓志铭》:“余病且老,念昔语 伯和 ,今退堕几何矣。”
《國語辭典》:意業  拼音:yì yè
佛教用語。謂意識的活動。《阿毗達磨俱舍論》卷一三:「思即是意業。」
《漢語大詞典》:异部(異部)
(1).不同派别或门类。《三国志·魏志·武帝纪》:“闻 冀州 俗,父子异部,更相毁誉。”宋书·律历志上:“ 刘歆 《七畧》,儒 墨 异部。”
(2).佛教语。谓宗派不同。异部宗轮论·述记上:“异者,别也;部者,类也。人随理解,情见不同,别而为类,名为异部。”
《漢語大詞典》:心台(心臺)
佛教语。指清净之心。以其洁净如明镜台,故称。语本《坛经·行由品》:“﹝ 神秀 ﹞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臺…… 慧能 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臺。” 唐 白居易 《赠草堂宗密上人》诗:“口藏宣传十二部,心臺照耀百千灯。”
《國語辭典》:手印  拼音:shǒu yìn
紋印。指紋人各不同,因此供狀、契據等文件上多須捺指紋以示承認或負責。《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今朝隨你寫休書,搬去妝奩莫要怨,手印縫中七個字:『永不相逢不見面』。」《老殘遊記》第一九回:「你想,鄉下挑水的幾時見過兩隻大元寶呢?自然歡歡喜喜的打了手印。」也稱為「手模」。
《漢語大詞典》:四威仪(四威儀)
佛教语。指符合仪则的四种身体姿态:行、住、坐、卧。释氏要览·入众·威仪:“经律中皆以行、住、坐、卧名四威仪。其他动止,皆四所摄。”亦省作“ 四仪 ”。 唐 皎然 《花石长枕歌答章居士赠》诗:“行住四仪皆道意,不学小乘一曲士。”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六:“ 吴门 有神降於乩,自言 天台泐子 , 智者大师 之弟子,转女人身堕度者,摄入无叶堂中,教修四仪密諦,往生西方。”
《漢語大詞典》:身城
佛教语。指肉身。 南朝 陈 徐陵 《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誓毁身城,当开心狱。” 唐 王勃 《彭州九陇县龙怀寺碑》:“丹洞行忘,觉身城之每化。” 蒋清翊 注:“大般涅槃经一:‘是身如城。’” 清 龚自珍 《正译第四》:“有 明 袁居士 为《西方释异篇》,有身城大小异释,有寿量多少异释,有花轮大小异释。”
《漢語大詞典》:转藏(轉藏)
佛教语。转动藏经的层龛,谓可以祈福。 清 徐士銮 《宋艳·奇异》:“ 临江军 惠歷寺 ,初造轮成,僧限千钱,则转一帀。有营妓丧夫,家极贫,念欲转藏,以资冥福。”参见“ 轮藏 ”。
《漢語大詞典》:轮藏(輪藏)
能旋转的藏置佛经的书架。设机轮,可旋转,故名。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中:“又作轮藏,殊极么么。”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方外玄踪一:“乃就山中建大层龕,一柱八面,实以诸经,运行不碍,谓之轮藏。”《西游记》第九一回:“丹霞縹緲浮屠挺,碧树阴森轮藏清。”
《國語辭典》:觀念  拼音:guān niàn
1.由外界感受而來對事物的心象。
2.重現人心的過去印象。
3.由認知作用而來的意識,如感覺、知覺、幻覺、想像、概念等。
《國語辭典》:禮讚  拼音:lǐ zàn
1.推崇讚美。如:「他待人接物一向謙恭敦厚,所以備受大家禮讚。」唐。王勃九成宮頌〉:「禮讚三宮,詩歌百堵。」
2.佛家指禮拜三寶,讚嘆經文、佛德。如〈釋迦如來涅槃禮讚文〉。《太平廣記。卷四九九。高騈》:「是夜黃昏,僧徒禮讚,螺唄間作。」《宋高僧傳。卷一七。周洛京福先寺道丕傳》:「遂白母往保壽寺禮繼能法師,尊為軌範。九歲,善梵音禮讚。」
《漢語大詞典》:进具(進具)
佛教语。谓僧尼受具足戒。五灯会元·六祖大鉴禅师旁出法嗣·圭峰宗密禅师:“ 唐 元和 二年将赴贡举,偶造 圆和尚 法席,欣然契会,遂求披剃,当年进具。”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附录《华严宗》:“他还没有进具,就得了允许登座讲经。”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二十章:“ 净影寺 释慧远 者……出家年满进具。”
《漢語大詞典》:静业(静業)
佛教语。即净业。清净的善业。 唐 骆宾王 《和王记室从赵王春日游陁山寺》:“四禪明静业,三空广胜因。” 陈熙晋 笺注:“ 唐高祖 《禁行刑屠杀詔》:‘释典微妙,浄业始於慈悲;道教冲虚,至德去其残杀。’”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二:“文章本静业,故曰‘仁者之言蔼如也’。”
《漢語大詞典》:法岁(法歲)
佛教语。出家受戒后的僧人,每年夏天安居三月。安居毕,即增加一年的“法岁”。因以“法岁”称僧人出家的年资。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方外玄踪:“ 宋 时僧家以四月十五日结制,安居刹院,不敢起单云游。建楞严会,每日诵经脩懺。朝廷降赐金帛,檀信随喜,施助无虚日。至七月十五日设斋解制,谓之法岁周圆。”
《漢語大詞典》:五力
(1).佛教语。五种力。三十七道品中的一类概念。由于信等五根的增长所产生的五种能破除障碍,得到解脱的力量,即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和慧力。 南朝 梁 王僧儒 《中寺碑》:“情尘莫捨,心火方赫。是用三明,寔开五力。” 唐 李邕 《东林寺碑序》:“结跏一心,开示五力。” 明 李贽 《又与从吾孝廉》:“彼真正具五力者,向三界中作如意事,入魔王侣为魔王伴,全不觉知是魔与佛也。”参阅大智度论卷十九。
(2).佛教语。五种力。指定力、通力、借识力、大愿力和法威德力。此五种力“不可思议”、“不能遮止”,故谓五力不可到。 宋 延寿 宗镜录卷四八:“有五力唯识不判。一定力,二通力,三借识力,四大愿力,五法威德力。”
(3).佛教语。五种力。五种扰乱修行的魔力。即色、声、香、味、触五尘。 唐 湛然 止观辅行传弘决卷八之三:“《增一》二十七云:魔有五力,所谓五尘,佛圣弟子,一力能拒,谓不放逸。”参见“ 五尘 ”。
《漢語大詞典》:五尘(五塵)
佛教谓色、声、香、味、触能污染真性,故称“五尘”,亦曰“五境”。 隋 智顗 摩诃止观卷四上:“五尘六欲,不暇贪染。” 章炳麟 《国故论衡·明见》:“官有五根,物有五尘,故知而有异。”参见“ 五根 ”、“ 五识 ”。
《漢語大詞典》:贪水(貪水)
(1). 贪泉 之水。 唐 杨炯 《唐恒州刺史建昌公王公神道碑》:“迁 合浦 兮太守,为 广州 兮刺史。临 涨海 兮明珠,饮 石门 兮 贪 水。” 唐 元稹 《送崔侍御之岭南二十韵》:“冰莹怀 贪 水,霜清顾痛巖。”
(2).佛教语。谓贪爱之情能吸引物,又滋长恶法如水。《楞严经》卷八:“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多求,同名贪水。菩萨见贪,如避瘴海。”
《漢語大詞典》:应形(應形)
(1).谓随着敌方态势而变化。孙子·虚实:“因形而错胜於众,众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其战胜不復,而应形於无穷。” 杜牧 注:“敌每有形,我则始能随而应之以取胜。”
(2).谓随着盛器等的形体。初学记卷十八引 晋 傅玄 《太子少傅箴》:“金水无常,方圆应形。”
(3).佛教语。即应身。 晋 僧肇 《注〈维摩经〉序》:“观应形则谓之身。”参见“ 应身 ”。
《漢語大詞典》:应身(應身)
佛教语。指佛、菩萨为度化众生,随宜显现各种形象不同的化身。 南朝 梁简文帝 《与僧正教》:“盖所以仰传应身,远注灵觉,羡龙瓶之始晨,迫鵠林之餘慕。”参阅合部金光明经·三身分别品
《漢語大詞典》:心城
佛教语。比喻外缘不入的清净禅定之心。《华严经·入法界品》:“ 寳眼浄天 告 善财 言:应守护心城,离生死故。”
《漢語大詞典》:三逆
(1).指逆天、逆地、逆人三大罪。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檄移:“观 隗嚣 之檄亡 新 ,布其三逆,文不雕饰,而辞切事明。”参阅后汉书·隗嚣传
(2).佛教语。指恶比丘 提婆 所犯五逆中的三大罪,即破和合僧(破坏寺庙僧众秩序)、伤佛、杀比丘尼。 隋 智顗 《法华夕句》卷八下:“若作三逆,教王、毒爪并害佛摄。”
(3).指 吴三桂 、 耿精忠 、 尚之信 。 清 初,三人曾相继起兵反叛。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满族士兵:“国初自定中原后,復遭三逆之乱。”
《漢語大詞典》:缘力(緣力)
佛教语。助缘之力,对“因力”而言。如夙世有修习正法的善因,今生更听闻正法,助其善因之发动,谓之“缘力”;而夙世之善因,谓之“因力”。若无“因力”,虽有“缘力”,亦无裨益。《无量寿经》卷下:“因力缘力……如是等力,一切具足。”
《國語辭典》:冤孽  拼音:yuān niè
冤仇業報。《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一拜之後,心中悚惕,魂魄俱無,曉得冤孽見在面前了。」《紅樓夢》第四回:「長到十八九歲上,酷愛男風,不喜女色。這也是前生冤孽。」
《國語辭典》:冤家  拼音:yuān jiā
1.仇人。《西遊記》第九回:「也是光蕊前生合當有此災難,撞著這冤家。」《儒林外史》第一四回:「我這裡將就墊二三十兩銀子把與他,他也只當是拾到的,解了這個冤家罷。」
2.男女相戀時的暱稱。宋。黃庭堅晝夜樂。夜深記得臨岐語〉詞:「其奈冤家無定據,約雲朝、又還雨暮。」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一折》:「望得人眼欲穿,想得人心越窄,多管是冤家不自在。」
3.似恨實愛,而給自己帶來煩惱麻煩的人。《紅樓夢》第二九回:「我這老冤家是那世裡孽障,偏生遇見了這麼兩個不省事的小冤家,沒有一天不叫我操心。」
《漢語大詞典》:种觉(種覺)
佛教语。佛证一切种智而大觉圆满,故名。 南朝 梁简文帝 《大法颂》序:“不合不散,无去无来,种觉可生。” 南朝 梁元帝 《谢敕齐王瑞像还启》:“伏维陛下,百姓为心,宜观种觉,十方皆见,并照王畿。”
《國語辭典》:眾生相  拼音:zhòng shēng xiàng
佛教指認為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並且能清楚的區分自身和外在現象的這種概念。《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世尊!一切眾生相即是非相,何以故,如來說:『一切眾生即非眾生。』」
《國語辭典》:白果  拼音:bái guǒ
裸子植物銀杏科「銀杏」的別名。參見「銀杏」條。
《漢語大詞典》:祖寺
佛教语。指曾为祖师所居的佛寺。 唐 常达 《山居八咏》之一:“身閒依祖寺,志僻性多慵,少室遗真旨,层楼起暮鐘。” 梵辉 《隐元禅师和中日两黄檗山的因缘》:“此后,在 中 日 禅僧中即以 福建 的祖寺称为‘古黄檗’, 日本 的新寺称为‘新黄檗’。”
《漢語大詞典》:迷性
佛教语。指不明佛道的心性。《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休遣信根沉爱网,休令迷性长愚情。”
《漢語大詞典》:幻心
佛教语。指凡心。佛家谓心识缘境而生,无实如幻,故称。《圆觉经》卷上:“幻心灭故,幻尘亦灭。” 宋 陈师道 《再和寇十一》之一:“少日幻心今浄尽,多生綺语未全忘。”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尊生:“妄想忽然而生,忽然而灭,禪家谓之幻心。”
《漢語大詞典》:讲寺(講寺)
(1).佛教语。指讲经说法的寺院。《魏书·释老志》:“夫山海之深,怪物多有,姦淫之徒,得容假托,讲寺之中,致有凶党。”
(2).特指区别于禅寺和律寺的“教寺”。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方外玄踪:“为僧之派有三:曰禪,曰教,曰律。今之讲寺,即 宋 之教寺也。”
《國語辭典》:三病  拼音:sān bìng
三種疵病:(1)國畫上用筆的三種缺點。宋。郭若虛《圖畫聞見誌。卷一。敘論》:「畫有三病,皆繫用筆,所謂三者:一曰版,二曰刻,三曰結。」(2)印度古代醫學將人類的病因分成風、寒、氣三病。《阿閦佛國經。卷上》:「其佛剎無有三病,何等為三:一者風,二者寒,三者氣。」
《國語辭典》:三毒  拼音:sān dú
佛教謂貪愛、瞋恚、愚痴三種心態上的缺點。南朝梁。蕭衍遊鍾山大愛敬寺〉:「二苦常追隨,三毒自燒然。」
分類:佛教三毒
《漢語大詞典》:七宝池(七寶池)
佛教语。西方净土中由七宝构成的莲花池。往生净土的人在该池莲花中化生。《阿弥陀经》:“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 智旭 要解:“今明生处,宝池金银等所成,不同此方土石也。” 清 昭槤 啸亭杂录·运筏:“闻其圆寂数日前,至 郑 邸盘旋竟日,曰:‘七宝池边,已促吾行,不復参謁王矣。’”
《漢語大詞典》:无上法(無上法)
佛教语。谓一切法中无过涅槃。《智度论》卷五五:“无上法者,智缘尽所得湼槃,是故知无法胜湼槃者……湼槃是一切法中究竟无上法,如众川万流大海为止。”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下:“我於旷刧勤修苦行,为诸众生求无上法,昔所愿期,今已果满。”
《國語辭典》:寶舟  拼音:bǎo zhōu
尊稱別人的船。《儒林外史》第八回:「王惠道:『這裡不是說話處,寶舟在那邊?』蘧公孫道:『就在岸邊。』」
《漢語大詞典》:业厚(業厚)
佛教语。谓从善。 唐 王梵志 《运命随身缚》诗:“业厚即福来,业强福不著。” 张锡厚 注:“厚,厚道,指善业。”
《漢語大詞典》:五衰
佛教语。谓天上众生寿命虽长,临命终时,亦有五种预兆,即衣裳垢腻,头上花萎,身体臭秽,腋下汗出,不乐本座。 宋 程俱 《即事有感再用前韵》之二:“安知七寳轮王境,顿作天人现五衰。” 章炳麟 《俱分进化论》:“佛説诸天终时,见五衰相,其苦甚於人类。今观富贵利达之士,易簀告终,其苦必甚於贫子。”参阅《涅槃经》卷十九。
《國語辭典》:二空  拼音:èr kōng
佛教用語。佛教謂我空和法空。在身心中沒有真實我,是我空;所有存在現象,都不是真實客觀的存在,是法空。《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六:「能觀十二因緣法,四諦二空真妙理。」
《漢語大詞典》:耳界
佛教语。指听觉所及的范围。 唐 白居易 《香炉峰下草堂初成》诗之二:“从兹耳界应清浄,免见啾啾毁誉声。”
《漢語大詞典》:顿门(頓門)
佛教语。顿悟法门。指 唐 代 慧能 上承 达摩 的“祖师禪”而开创的禅家南宗。 唐 王维 《能禅师碑》:“其有不植德本,难入顿门,妄繫空花之狂,曾非慧日之咎。” 宋 钱易 南部新书癸:“禪律师 圭峯 密 ,禪得 达磨 顿门。”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二节:“ 慧能 一派徒众也俨然以顿门自负,这就使得人人可以自称为佛。”参阅《坛经·般若品》参见“ 顿悟 ”、“ 顿教 ”。
《漢語大詞典》:刀风(刀風)
(1).佛教语。人临终时,备受死苦,四大分离。其中风解肢节如刀,名为刀风。正法念处经·身念处品三:“或以天眼见命终时,刀风皆动,皮肉筋骨,脂髓精血,一切解截。” 唐 道绰 安乐集卷上:“若刀风一至,百苦凑身。”
(2).泛指狂暴的风。 郭小川 《战台风》诗:“刀风箭雨入海岛,杀气重重直指红旗百丈杆。”
《漢語大詞典》:浊界(濁界)
佛教语。指尘世。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杨恭政》:“同生浊界,并是凡身,一旦翛然,遂与尘隔。”《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倘若恐怕浊界汨没,一时记不起,到得五十年后,我来指你个境头,等你心下洞澈罢了。”
《漢語大詞典》:根机(根機)
佛教语。犹根性。人有六根,根的发动处叫机。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毘布罗山:“ 如来 知其根机将发也,遂往彼而成之。” 唐 贾岛 《赠胡禅师》诗:“自是根机钝,非关夏腊深。”参见“ 根性 ”。
《國語辭典》:根性  拼音:gēn xìng
1.人的本質。如:「他根性善良。」
2.佛教用語。指人性中有生善惡作業的力量。唐。王維胡居士臥病遺米因贈〉詩:「了觀四大因,根性何所有。」
《漢語大詞典》:嗔心
佛教语。谓能造恶业而生苦果的忿恚之心。属于“三毒”之一。 明 李贽 《元宵》诗:“不是斋居能养性,嗔心几被雪风摇。” 明 梅鼎祚 《玉合记·焚修》:“师父不要駡,动了嗔心,要变白蟒哩。”参见“ 三毒 ”。
《國語辭典》:三毒  拼音:sān dú
佛教謂貪愛、瞋恚、愚痴三種心態上的缺點。南朝梁。蕭衍遊鍾山大愛敬寺〉:「二苦常追隨,三毒自燒然。」
分類:佛教三毒
《漢語大詞典》:除馑(除饉)
佛教语。指出家人。僧尼断贪欲,除六情,故称。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十三:“分别功德论云:‘世人飢饉於色欲,比邱除此爱饉之飢想,故名除饉也。’”法苑珠林卷一一六:“亦復如是,放大光明,以照诸冥,上曜诸天,五百除饉,变化俱然。”
《漢語大詞典》:八邪
佛教语。指反于八正道者。即邪见,邪思惟,邪语,邪业,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维摩经·弟子品》:“不捨八邪,入八解脱。”《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梵螺吹处清三业,金罄敲时断八邪。”
《漢語大詞典》:法尘(法塵)
佛教语。六尘之一。意根所对之境,能产生意识。《楞严经》卷一:“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閒,犹为法尘分别影事。”法苑珠林卷八八:“意识独缘之境名曰法尘。” 宋 苏轼 《水陆法像赞·一切常住达摩耶众》:“以意为根,是谓法尘。” 宋 洪迈 容斋五笔·八种经典:“空法尘,依佛智,莫过於《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漢語大詞典》:法腊(法臘)
佛教语。比丘自出家始,每年夏季三月(四月十五日至七月十五日)安居坐禅,称为夏腊。后因以“法腊”称比丘受戒的年数。 宋 赞宁 等宋高僧传·兴福传三·后晋东京相国寺遵诲:“﹝ 遵诲 ﹞享寿七十一,法腊五十一。”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十:“﹝ 义浄 ﹞ 先天 二年卒,春秋七十九,法腊五十九。”参见“ 法岁 ”。
《漢語大詞典》:法岁(法歲)
佛教语。出家受戒后的僧人,每年夏天安居三月。安居毕,即增加一年的“法岁”。因以“法岁”称僧人出家的年资。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方外玄踪:“ 宋 时僧家以四月十五日结制,安居刹院,不敢起单云游。建楞严会,每日诵经脩懺。朝廷降赐金帛,檀信随喜,施助无虚日。至七月十五日设斋解制,谓之法岁周圆。”
《漢語大詞典》:耳识(耳識)
(1).佛教语。“六识”之一。指耳根对声境所发生的识别作用。 清 吴伟业 《赠刘虚受》诗之一:“悟物谈功进,忘情耳识空。” 清 龚自珍 《〈蒙古象教志〉序》:“而此 震旦 耳根非劣,耳识非殊,虽有高僧,不臻神悟,故撰《象教志》,专以推尊因明门中声明一门,而非讚叹夫食肉衣黄,堕邪师见也。”参见“ 六识 ”。
(2).犹赏识。 郭沫若 《卓文君》第二景:“哼!‘孰谓 鄹 人之子知礼乎?’我那么恭维他,他才不大耳识我。”
《國語辭典》:六識  拼音:liù shì
佛教上指感官接觸環境時,所產生的眼、耳、鼻、舌、身、意(心理活動)的分別作用。
《漢語大詞典》:顿修(頓修)
佛教语。指佛教禅宗顿悟佛果的修行方法。《坛经·顿渐品》:“自性自悟,顿悟顿修,亦无渐次。” 元 邓文原 《重刻〈禅源诠〉序》:“至於空宗、性宗之别,顿修、渐修之殊,莫不会其指归,开示正觉。”参见“ 顿悟 ”。
《國語辭典》:頓悟  拼音:dùn wù
佛教用語:(1)謂在一時間證得真理。《五燈會元。卷四。薦福弘辯禪師》:「如來出世為天人師,善知識隨根器而說法,為上根器者開最上乘頓悟至理。」(2)證悟一切現象都無真實的生滅變化。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南朝梁。劉孝標。注:「法師研十地,則知頓悟於七住。」
《漢語大詞典》:七趣
佛教语。谓一切众生轮迴趋向的七个地方。即地狱、饿鬼、畜生、人、天、仙和阿修罗。《楞严经》从六趣中的天趣分出仙趣,故成“七趣”。《楞严经》卷九:“ 阿难 ,如是地狱、饿鬼、畜生、人及神仙、天洎修罗,精研七趣,皆是昏沉诸有为相,妄想受生,妄想随业。” 清 黄宗羲 《汪魏美墓志铭》:“尽大地人,未有死者。七趣三世,如旋火轮,皆炽然而生。求不生者,了不可得。”
《漢語大詞典》:破执(破執)
佛教语。谓破除有实我、有实法的执见。 宋 苏籀 《栾城先生遗言》:“ 庄周 多是破执,言至道无如‘五千文’。”
《漢語大詞典》:六念
佛教语。谓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见大般涅槃经卷十八。 明 无名氏 《节侠记·订访》:“真个六念静心猿,果然三循袪爱马。”
《漢語大詞典》:六结(六結)
佛教语。以一巾编系六结,喻唯一之真性因妄执分别而结为六根。《楞严经》卷五:“如是,六结不同,循顾本因,一巾所造,令其杂乱,终不得成。” 宋 范成大 《次韵乐先生吴中见寄》之六:“便好一坑埋众妙,何须六结解诸根。” 宋 范成大 《春晚卧病故事都废闻西门种柳已成而燕宫海棠亦烂漫矣》诗:“游骑行歌莫相笑,遨头六结已龟藏。”
《漢語大詞典》:命浊(命濁)
佛教语。“五浊”之一。谓末世众生因烦恼丛集,身心交瘁而寿命缩短。《法华经·方便品》:“诸佛出於五浊恶世,所谓刼浊、烦恼浊、众生浊、见浊、命浊。”《楞严经》卷四:“汝等见闻,元无异性,众尘隔越,无状异生。性中相知,用中相背。同异失準,相织妄成。是第五重,名为命浊。”
《漢語大詞典》:缘果(緣果)
佛教语。犹因果。 南朝 梁 江淹 《自序传》:“又深信 天竺 缘果之文,偏好 老氏 清浄之术。”
《漢語大詞典》:缘气(緣氣)
佛教语。谓缘虑心之气分。《圆觉经》:“四缘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缘气,於中积聚,似有缘相,假名为心。” 宋 苏辙 《次远韵齿痛》:“元明散诸根,外与六尘合,流中积缘气,虚妄无可託。”
分類:佛教语
《漢語大詞典》:业网(業網)
(1).谓以打鱼为业。 南唐 刘崇远 金华子杂编卷下:“渔人曰:‘业网於 圌山 ,每岁夏先得鰣鱼一头,献於府主,例获一千文。’”
(2).佛教语。谓业力如网罩人不可逃脱,故称“业网”。 明许三阶《节侠记·订访》:“优曇树常掛獼猴,把无名业网来参透,苦海内急忙回首。”
《漢語大詞典》:重劫
佛教语。犹累劫。 晋 慧远 《沙门不敬王者论·出家》:“故能拯溺俗于沉流,拔幽根于重劫。”
分類:佛教语
《國語辭典》:苦河  拼音:kǔ hé
佛教用語。比喻生死輪迴。《大方等大集經》卷十九:「善作諸行,能乾苦河。」
《漢語大詞典》:骨身
佛教语。即舍利。梵文的意译。翻译名义集·名句文法:“舍利:新云室利罗或设利罗,此云骨身,又云灵骨,即所遗骨分,通名舍利。”
《漢語大詞典》:根熟
佛教语。谓根性圆熟。 南朝 梁武帝 《答皇太子请御讲敕》:“年耆根熟,气力衰耗。”
《漢語大詞典》:山世
佛教语。僧侣的住处。法苑珠林卷三七:“ 晋 蒋州 大归善寺 释 慧偘 ……专释禪法,大有深悟。末住 栖霞 ,安志虚静,往还自任,不拘山世。” 元 张雨 《泰定丁卯岁沙溪元日》诗:“山世行藏本不覊, 江 东节序片帆随。”
《漢語大詞典》:七支
佛教语。十恶的前七种。包括三种身业:杀生、偷盗、邪淫;四种口业:妄语、绮语、恶口、两舌。 南朝 齐 萧子良 《净住子序》:“以沙门净身口七支,不起诸恶,长养增进菩提善根。”释氏要览·戒法·问但制七支:“七支者,谓三身业、四口业也。”
《漢語大詞典》:了别
佛教语。分别;识别。 宋 延寿 宗镜录卷四:“识能了别,詮有内心。心有非无,合名唯识。” 章炳麟 《建立宗教论》:“即此色、空,是五识了别所行之境;即此自、他,是末那了别所行之境。”
《漢語大詞典》:冥缘(冥緣)
佛教语。谓隐微难见的三世因缘果报。 晋 慧远 《沙门不敬王者论·形尽神不灭》:“因知冥缘之搆,著於在昔;明闇之分,定於形初。” 南朝 宋 宗炳 《明佛论》:“至於圣人之所存而不论者,亦一理相贯耳,岂独可议哉?皆由冥缘随宇宙而无穷,物情所感者有限,故也。”
《漢語大詞典》:识灭(識滅)
佛教语。指死。南齐书·武帝纪:“我识灭之后,身上著夏衣画天衣,纯乌犀导,应诸器悉不得用宝物及织成等,唯装复裌衣各一通。”
分類:佛教语
《國語辭典》:性慾  拼音:xìng yù
性的慾望。如:「性慾有如食慾,都是與生俱來的本能,但如何妥加控制,卻是需要學習的。」
《國語辭典》:外像  拼音:wài xiàng
佛教用語。指表現在外可為人察知的樣貌、言語、行為、善、惡、美、醜。《西遊記》第二回:「祖師復登寶座,與眾說法,談的是公案比語,論的是外像包皮。」
《漢語大詞典》:悟寂
佛教语。了悟寂灭。谓超脱一切境界,入于不生不灭之门。 南朝 梁 萧统 《东斋听讲》诗:“昔闻 孔 道贵,今覩释花珍;至理乃悟寂,承禀实能仁。”
《漢語大詞典》:闻慧(聞慧)
佛教语。谓由闻教法而生之慧解。百喻经·以梨打破头喻:“汝若不痴,为他所打,乃至头破不知逃避。比丘亦尔,不能具修信戒闻慧,但整威仪,以招利养。”
《漢語大詞典》:道纲(道綱)
(1).道德之纲要。汉书·叙传下:“凡汉书,叙帝皇,列官司,建侯王。準天地,统阴阳,阐元极,步三光。分州域,物土疆,穷人理,该万方。纬‘六经’,缀道纲,总百氏,赞篇章。”
(2).佛教语。修“八正道”的纲要。 晋 支遁 《五月长斋诗》:“略略微容简,八言振道纲。”
《漢語大詞典》:表色
(1).佛教语。唯识所立三种色境之一。行住坐卧、取舍屈伸等显然可表示于人者,称为表色。 章炳麟 《国家论》:“凡言色者,当分为三:青、黄、赤、白,是名显色;曲、直、方、圆,是名形色;取、捨、屈、伸,是名表色。凡物皆属显色、形色,凡事皆属表色;表色已过,而其所留遗之功能势限未絶,是名无表色。”
(2).外表的颜色。 王统照 《沉船》:“两个推车子的人脸上满流着很大的汗珠,背膊上的皮肤在炎灼的日光下显出辛苦劳动的表色。”
《漢語大詞典》:依通
佛教语。谓有漏五通之一。指依靠药力或咒术表现出来的神通。 宋 延寿 宗镜录卷十五:“何谓依通?约法而知。缘身而用,乘符往来,药饵灵变,此谓依通。”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双树幻钞上:“近日禪学之弊,以觉识依通为悟明,以穿凿机缘传授为参学。”
《漢語大詞典》:性心
佛教语。真心。即自性清净心。《楞严经》卷一:“性心失真,认物为己,轮迴是中,自取流转。”参见“ 心性 ”。
《國語辭典》:心性  拼音:xīn xìng
本心、性情。《西遊記》第二三回:「那獃子雖是心性愚頑,卻只是一味懞直,倒也有些膂力,挑得行李,還看當日菩薩之念,救他隨我們去罷。」《紅樓夢》第四九回:「鳳姐冷眼敁敠岫烟的心性為人,竟不像邢夫人及他的父母一樣,卻是個溫厚可疼的人。」
《漢語大詞典》:性火
佛教语。谓遍布于一切物质现象的火性。与具体的“事火”相对。《楞严经》卷三:“汝犹不知,如来藏中,性火真空,性空真火,清浄本然,周偏法界。” 宋 苏辙 《新火》诗:“性火出真空,应量曾无边。”
《漢語大詞典》:累七
佛教语。人死后每七日斋祭一次,至七七日止。也称斋七。释氏要览·杂记:“人亡每七日必营斋追荐,谓之累七,又云斋七。” 元岳伯川《铁拐李》第四折:“大院深宅,閒杂人赶离门外,与亡灵累七修斋。”
《漢語大詞典》:智山
佛教语。比喻超妙的大智慧。《华严经》卷二二:“智山法芽,悉已清浄。或现菩萨,或现佛身。”
《國語辭典》:根緣  拼音:gēn yuán
根本緣由。指事情的發生經過。《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二:「那女子把別後事情,及下汴尋生,盤纏盡了,失身為娼始末根緣,說了一遍。」
《漢語大詞典》:果证(果證)
佛教语。谓果地之证悟。果与因相对而言,在因位之修行曰因修,依因修而证果地曰果证。 唐 彦悰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序》:“剖析空、有,显别断、常,示之以因修,明之以果证,足以貽范当代,轨训将来。”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首引》:“ 章丞相 讎挤 南海 , 印禪师 果证西天。”
《漢語大詞典》:敬田
佛教语。指恭敬供养佛法僧三宝,便会产生无量的福分。田,指产生福报。 隋 智顗 摩诃止观卷十下:“上不见经佛敬田可尊,下不见亲恩之德。” 唐 李邕 《岳麓寺碑》:“信尚敬田,作为塔庙,追存实相,加名宝山。”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三:“释氏法论,供父母曰恩田,佛僧曰敬田,贫穷曰悲田。”
《漢語大詞典》:旷济(曠濟)
(1).谓使天下百姓受其益惠。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士有含弘旷济,虚己受物……终於负败。盖难分之十也。”
(2).佛教语。指普渡众生。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习禅·元高:“使者诣 高 ,卑辞逊谢,请 高 还邑。 高 既旷济为怀,忘忿赴命。” 南朝 陈 徐陵 《谏仁山深法师罢道书》:“旷济众品,为天人之师。”
《漢語大詞典》:苦本
佛教语。谓贪欲乃诸苦之根本。语出《法华经·方便品》:“诸苦所因,贪欲为本。” 南朝 梁武帝 《断酒肉文》之一:“出即饮酒,开众恶门;入即噉肉,集众苦本。” 宋 叶廷圭 海录碎事·道释经:“永除苦藴,永断苦本。”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一节:“贪、瞋、痴总称为无明,也称为三毒,贪欲尤为诸苦中之根本,称为苦本。”
《漢語大詞典》:苦器
佛教语。指人的肉身。佛教以身为受苦之器,故称。 南朝 陈 徐陵 《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方乃烧其苦器,製造华灯,愿以此一光明徧照十方佛土。”
《漢語大詞典》:交报(交報)
(1).佛教语。谓眼、耳、鼻、舌等六根交互受报。《楞严经》卷八:“此等皆是彼诸众生自业所感,造十习因,受六交报……一切众生六识造业,所招恶报从六根出。”
(2).泛指报应。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宣忠寺:“﹝ 尔朱兆 ﹞乃发怒,捉 祖仁 ,悬首高树,大石坠足,鞭捶之,以及於死。时人以为交报。”太平广记卷一二一引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张楚金:“为法自毙,所谓交报也。”
《漢語大詞典》:藏识(藏識)
佛教语。法相宗“八识”中第八识“阿赖耶识”的意译。谓含藏一切善恶因果种子之识。 唐 慧琳 一切经音义卷三十:“能含藏执持诸善恶种子,故名藏识。” 章炳麟 《无神论》:“若无人格,则不异於佛家所谓藏识。”参见“ 八识 ”。
《國語辭典》:八識  拼音:bā shì
佛教用語。瑜伽行派主張能認識外境或心境的八種功能。分別為: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其中意識和眼、耳、鼻、舌、身五識並起外,並能對心境起認識作用。末那識是構成執著的心理源頭。阿賴耶識主要功能是貯存過去所造的業力。八識一方面是生起認識的心理功能,另一方面也是變現一切現象的主體。《成唯識論》卷二:「等流習氣為因緣故,八識體相差別而生。」
《漢語大詞典》:宝海(寶海)
佛教语。喻佛法无边。《华严经·十回向品》:“阿僧祇宝海法水盈满。” 隋 江总 《摄山栖霞寺碑》:“昔宝海梵志,睡覩花臺。”《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國語辭典》:愛火  拼音:ài huǒ
1.惜火。《管子。禁藏》:「夏日之不煬,非愛火也。」
2.貪著愛戀的熱烈情意。南朝梁。元帝〈梁安寺剎下銘〉:「苦流長泛,愛火恆燃。」
《國語辭典》:二根  拼音:èr gēn
佛教上指男、女性的性器官。男性的性器官為男根,女性的性器官為女根。《法苑珠林》卷二:「由二根殊形,相亦異。」
《漢語大詞典》:梵世
佛教语。指色界诸天。 南朝 梁简文帝 《望同泰寺浮图》诗:“梵世陵空下,应真蔽景趋。”法苑珠林卷十三:“时千梵王异口同音而説偈言:‘慧日大名称,久住善寂地。闻名除诸恶,自然生梵世。我今头面礼,归依大解脱。’説此偈已,各还梵世。”
《漢語大詞典》:世间相(世間相)
佛教语。谓世上的事物、现象。《法华经·方便品》:“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六:“每入定观,率意挥染,皆其真容,非世间相。”
《漢語大詞典》:筌罤
佛教语。谓获取佛道的途径。筌,捕鱼器;罤,捕兔器。《法华文句》卷一:“当知种种声教,若微若著,若权若实,皆为佛道而为筌罤。”
《漢語大詞典》:善法堂
佛教语。 帝释天 讲堂名。在 须弥山 顶 喜见城 外之西南角。《涅槃经·圣行品二》:“復见白色犹如白云,復问大臣:‘彼是何色?’大臣答言:‘是 善法堂 ,忉利诸天常集其中,论人天事。’”《俱舍论》卷十一:“外西南角有 善法堂 ,三十三天时集於彼,详论如法不如法事。” 唐 刘禹锡 《送深法师游南岳》诗:“师在白云乡,名登 善法堂 。”
《漢語大詞典》:业趣(業趣)
佛教语。因善业恶业而得的不同去向、有人、天、地狱、饿鬼、畜牲等。趣,通“ 趋 ”。 明 屠隆 《昙花记·众生业报》:“脱得泥犁,挣得轮迴,面目虽殊,业趣还随,披毛带角总堪悲,下场头看我辈。”
《漢語大詞典》:心马(心馬)
佛教语。指心。谓心动如奔马,故称。《性灵集》卷四:“此思此愿,常策心马。”法苑珠林卷九九:“岂可放纵心马,不加轡勒;驰骋情猴,都无制锁。”
《漢語大詞典》:雪隐(雪隱)
(1).积雪消融。 唐 司空曙 《下武昌江行望涔阳》诗:“雪隐洲渚暗,沙高芦荻黄。”
(2).佛教语。指厕所。传说 雪窦山 的 明觉禅仙 曾在 杭州 灵隐寺 打扫厕所,故有此称。
《漢語大詞典》:浊恶世(濁惡世)
佛教语。指五浊恶世。《法华经·方便品》:“復作如是念,我出浊恶世。” 宋 苏轼 《书黁公诗后》诗:“但嗟浊恶世,不受龙象蹴。”参见“ 五浊恶世 ”。
分類:佛教语
《國語辭典》:五濁惡世  拼音:wǔ zhuó è shì
佛教謂充滿五種不清淨的煩惱世界。五濁指一、命濁,眾生多作惡業,致壽命極短;二、煩惱濁,眾生充滿貪、瞋、痴的煩惱;三、劫濁,世代危厄,飢餓、疾病、戰爭不止。四、眾生濁,眾生缺乏善根,不信因果、不持戒;五、見濁,邪說橫行。《阿彌陀經》:「我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漢語大詞典》:障业(障業)
佛教语。犹罪业。 明 李贽 《与周友山书》:“况於文字上添了许多口业,平生爱国忧民上又添了许多善业,临到 常州 回首时,不但这几句义理禪作障业,我知平生许多善业口业一一现前,必定被此二业牵去,又不知作何状矣。”
《國語辭典》:圓心  拼音:yuán xīn
圓形的中心點,稱為「圓心」。
《漢語大詞典》:转轮藏(轉輪藏)
佛教语。能旋转的藏置佛经的塔形木结构建筑,下大上小,依次为藏座、藏身和天宫楼阁,绘有佛像、图案等。通高十米左右,多为八角形,分若干层次,可左右旋转。 唐 圆仁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三:“窟户楼上有转轮藏,六角造之,见於窟记。” 宋 洪迈 《夷坚甲志·曹氏入冥》:“汝为吾转轮藏已尽用了。”
《漢語大詞典》:制教
(1).佛教语。即戒律。戒律用以制止邪非之教,故谓“制教”。 唐 道宣 《四分律随机羯磨疏》卷一之上:“教由制兴,故名制教。”
(2).谓教育感化。 宋 曾巩 《为人后议》:“罔极之重,非制教之所裁;昔日之名,非一朝之所去。此出后之身所以有服本亲也。”
《漢語大詞典》:根业(根業)
佛教语。指根性与业力。魏书·释老志:“初阶圣者,有三种人,其根业各差,谓之三乘。”隋书·经籍志四:“初 释迦 説法,以人之性识根业各差,故有大乘小乘之説。”
《漢語大詞典》:二智
佛教语。实智(亦名如理智、根本智)和权智(亦名如量智、后得智)。佛性论卷三:“此二智有二种相,一者无著,二者无碍。” 南朝 梁简文帝 《大法颂序》:“二諦现空有之津,二智包权实之底。”
《漢語大詞典》:恶知识(惡知識)
佛教语。指昧于佛法,导人入邪的人。古尊宿语录:“语未卒, 汾阳 叱曰:‘是恶知识,敢裨贩我!’”百喻经·野干为折树枝所打喻:“已得出家,得近师长,以小呵责,即便逃走,復於后时遇恶和识,恼乱不已。”参见“ 善知识 ”。
《國語辭典》:善知識  拼音:shàn zhī shì
佛教用語。佛教稱能引發他人向上、增善去惡乃至證悟成佛的人。《大方廣佛華嚴經》卷四六:「是故善男子應求善知識,親近、恭敬、一心供養而無厭足。」《儒林外史》第三八回:「我這裡有個海月禪林,那和尚是個善知識,送先生到那裡去住罷。」
《漢語大詞典》:触尘(觸塵)
佛教语。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之一。身根所对之境为触,如坚软、燥湿等是。 唐 李邕 《大唐泗州临淮县普光王寺碑》:“触尘者庇如来之影,牵毛者荷师子之威。”参见“ 六尘 ”。
《國語辭典》:六塵  拼音:liù chén
塵,接觸的對象。佛教將心和感官接觸的對象分成色、聲、香、味、觸、法(指心所對的境)六塵。若任由眼、耳、鼻、舌、身、意追逐六塵,心就會充滿著煩惱。南朝梁。武帝〈十喻〉詩五首之一:「楎睢變三有,恍惚隨六塵。」也稱為「六處」。
《漢語大詞典》:身根
(1).佛教语。六根之一。佛教以身为触根。谓能发觉所触之物坚柔、寒暖等,故名。 明 汤显祖 《玉版居》诗序:“苦实称名,甘亦无口,身根不立,舌味何存!”参见“ 六根 ”。
(2).指男性生殖器。《观佛三昧海经》卷八:“皆谓太子是不能男,太子昼寝,皆闻诸女欲见太子阴马藏相……是时华中忽有身根如童子形,诸女见已更相谓言,太子今者现奇特事,忽有身根如是渐渐如丈夫形。”
《國語辭典》:六根  拼音:liù gēn
能接觸外境與心境的眼、耳、鼻、舌、身、意(心理)的六種感官功能。《西遊記》第一七回:「萬事不思全寡欲,六根清淨體堅牢。」
《漢語大詞典》:身色
佛教语。指身体和神色。《法华经·序品》:“身色如金山,端严甚微妙。”《醒世恒言·一文钱小隙造奇冤》:“ 赵完 又喫这一吓,恰像打坐的禪和子,急得身色一毫不动。”
《漢語大詞典》:三净(三凈)
1.佛教语。语本十诵律卷三七:"痴人,我听啖三种凈肉。何等为三?不见,不闻,不疑。"此谓一般佛教信徒难以立即断除肉食,故小乘戒中设变通之法,允许食用不见杀、不闻杀、不疑为我杀三种肉食。后因称这三种肉为"三凈"。
2.佛教语。指色界第三禅的少净天、无量净天和遍净天。
《漢語大詞典》:思惑
佛教语。指贪、嗔、痴等迷情。 赵朴初 《僧伽和佛的弟子》:“四谛的教法,能令人断除见惑(我见、常见、断见等错误见解)和思惑(对世间事物而起的贪、嗔、痴等迷情),证得涅槃,叫做声闻乘。”
分類:佛教语
《漢語大詞典》:未来生(未來生)
佛教语。来生,来世。 唐 刘禹锡 《乐天少傅五月长斋因以戏之》诗:“精修无上道,结念未来生。”
《漢語大詞典》:无漏果(無漏果)
佛教语。谓修持无漏法所得的证果,四谛中灭谛之涅槃即是。五灯会元·西天祖师·祖提多伽尊者:“ 弥遮伽 曰:‘昔 阿私陀 仙人授我记云:汝却后六劫,当遇同学,获无漏果。’”参见“ 无漏 ”。
《漢語大詞典》:无漏(無漏)
(1).不泄露。艺文类聚卷五五引 南朝 梁 王僧孺 《〈詹事徐府君集〉序》:“温树靡答,露事不詶;省中之言无漏,席下之跡不疑。”
(2).没有漏洞。 唐 白行简 《滤水罗赋》:“环之劲铁,取其坚而不朽;羃以轻纱,取其疏而无漏。”
(3).佛教语。谓涅槃、菩提和断绝一切烦恼根源之法。与“有漏”相对。 南朝 宋 谢灵运 《答王卫军问》:“药验者疾易痊,理妙者吝可洗。洗吝岂復循环,疾痊安能起灭?则事不侔,居然已辨,但无漏之功,故资世俗之善,善心虽在五品之数,能出三界之外矣。”百喻经·宝箧镜喻:“禪定道品,无漏诸善,三乘道果,一切都失。” 唐 王维 《能禅师碑》:“得无漏不尽漏,度有为非无为者,其惟我 曹溪禪师 乎!” 赵殿成 笺注:“释氏谓道心如完器,妙理犹浄水,一切烦恼,破坏道心,迷失妙理,犹如破器,不能停浄水,讥其过失,名之曰漏。即欲漏、有漏、无明漏也。四果永尽,名曰无漏。”
《漢語大詞典》:他心通
佛教语。六通之一。谓能洞见众生心中所思的神力。
《漢語大詞典》:四梵
佛教语。谓色界四禅诸天之王。 南朝 陈 徐陵 《孝义寺碑》:“愿此良因,宜资贵亲。三乘竝策,四梵为宾。” 宋 黄庭坚 《题神移仁寿塔》诗:“定知四梵神通力,曾借六丁风雨摧。”
《漢語大詞典》:头陀行(頭陀行)
佛教语。指佛教僧侣行头陀时,应遵守的住空闲处、常乞食、着百衲衣等十二项苦行。 唐 王维 《与苏卢二员外期游方丈寺而苏不至因有是作》诗:“共仰头陀行,能忘世諦情。” 赵殿成 笺注:“《大品》云, 须菩提 説法者受持十二头陀:一、作阿兰若;二、常乞食;三、衲衣;四、一坐食;五、节量食;六、中后不饮浆;七、冢间住;八、树下住;九、露地住;十、常坐不卧;十一、次第乞食;十二、但三大衣。”
《漢語大詞典》:秘印(祕印)
佛教语。谓与佛心秘密相印契。 清 龚自珍 《〈蒙古像教志〉序》:“自 汉 以来,译经之例,例不翻咒,疏抄之例,亦不妄释咒。咒是密语,咒是祕印。”
《國語辭典》:破相  拼音:pò xiàng
1.損壞原本的面相。
2.某事被人拆穿而丟臉、出醜。《儒林外史》第二三回:「萬家走了出來,就由不得自己跪著,作了幾個揖,當時兌了一萬兩銀子出來,纔餬的去了,不曾破相。」《文明小史》第四回:「如果不戴帽子,卻是缺少一根辮子,叫人一看,就要破相;如若戴了外國草帽,鄉下人沒有見過這樣草帽,也是要詫異的。」
《漢語大詞典》:破相宗
佛教语。 延寿 所立三宗之第二, 净影 所立四宗之第三, 慧远 所立四宗之第二,皆称“破相宗”。
分類:佛教语
《漢語大詞典》:七地
佛教语。即远行地。菩萨十地之七。在此阶位,菩萨远离三界生死烦恼,成就方便智慧,证得无相空寂。亦称已作地。相当于小乘罗汉果的阶位。见大智度论卷七五。《华严经·十地品》:“菩萨摩訶萨修此妙行,如是方便慧现前故,名为入七地……深智慧定心,具行六地巳;一时生方便,智慧入七地。” 隋 慧远 大乘义章卷十四:“此从二地乃至七地,修道剪障,名断烦恼。”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七章:“谓七地始得无生,是时已悟理。但至于十地,金刚心现,乃证体而作佛。”参见“ 十地 ”。
《國語辭典》:十地  拼音:shí dì
佛教用語:(1)依菩薩證悟的層次而分的十種境界。即極喜地、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佛說十地經》卷一:「唯諸佛子,我不見有諸佛國界,彼中如來不歎說此菩薩十地者。」《西遊記》第八回:「悟時超十地三乘,凝滯了四生六道。」也稱為「菩薩地」。(2)菩薩十地中的第十地,僅次於佛果的境界。唐。高宗〈謁慈恩寺題奘法師房〉:「蕭然登十地,自得會三歸。」
《漢語大詞典》:业强(業强)
佛教语。谓恶业。 唐 王梵运 《运命随身缚》诗:“业厚即福来,业强福不著。” 张锡厚 注:“强,强梁,指恶业。”
《漢語大詞典》:哑羊僧(啞羊僧)
佛教语。指不知解悟的僧人。大智度论卷三:“云何名哑羊僧?虽不破戒,钝根无慧,不别好丑,不知轻重,不知有罪无罪,若有僧事,二人共諍,不能断决,默然无言,譬如白羊,乃至人杀,不能作声,是名哑羊僧。” 清 钱谦益 《叶九来〈锄经堂诗〉序》:“余今为哑羊僧。”
《漢語大詞典》:意水
佛教语。谓禅定时心意寂静,湛然如水。 唐 慧立本 《三藏法师传》卷九:“智皎心灯,定凝意水;非情尘之所翳,岂识浪之能惊。”
《漢語大詞典》:五识(五識)
(1).佛教语。指眼、耳、鼻、舌、身五根同色、声、香、味、触五境相合时所发生的五种感觉。梁书·武帝纪下:“三月己未,詔曰:‘朕四聪既闕,五识多蔽,画可外牒,或致紕繆。’” 章炳麟 《建立宗教论》:“即五识见分正缘五尘以为相分之时,五识亦未尝自起分别。”参阅 隋 智顗 《法界次第》卷上。
(2).佛教语。指业识、转识、现识、智识、相续识。佛家以此说明众生界和器世界的“妄现”。参阅 唐 元晓 起信论疏卷上。
《漢語大詞典》:邪执(邪執)
佛教语。谓坚持邪见而不能摆脱。大乘起信论:“为欲令众生,除疑去邪执。”《陈书·傅縡传》:“ 龙树 创其源,除内学之偏见; 提婆 扬其旨,荡外道之邪执。” 章炳麟 《俱分进化论》:“士有败行而无邪执,官有两可而少顽嚚。方略不足以济其奸,威信不足以和其众,此亦恶之退化也。”
《漢語大詞典》:缘缘(緣緣)
(1).佛教语。四缘之一,旧称缘缘,新称所缘缘,即所缘之缘。心识对境界时,心识为能缘,境界为所缘。所缘缘,谓心识攀缘境界时,境界为心识所缘之缘。 隋 慧远 大乘义章卷三:“言缘缘者,六尘境界为心所缘,故名为缘。由彼所缘,与心作缘,故名缘缘。亦可疏助名之为缘,以缘故名缘缘。”
(2).接连不断。《医宗金鉴·张仲景〈伤寒论·合病并病〉》:“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鬱在表,当解之、熏之。”注:“缘缘,接连不已也。”
《漢語大詞典》:智慧光
佛教语。谓能照破一切迷暗的大智慧。亦用以称佛。赞阿弥陀佛偈:“佛光能破无明闇,故佛又号智慧光。”
《漢語大詞典》:障盖(障蓋)
佛教语。烦恼。《敦煌歌辞总编·杂曲·十二时》:“ 弥陀佛 ,功力大,能为劳生除障盖。”
《漢語大詞典》:证盟(證盟)
(1).将死者姓名写在纸上并焚烧以告上天的一种迷信仪式。《水浒传》第四五回:“少间,证盟已了,请众和尚就里面吃斋。”《水浒传》第一一四回:“ 宋江 在当中证盟,朝着 涌金门 下哭奠。”
(2).犹盟誓。 明 李贽 《又答石阳太守书》:“我二人老矣,彼此同心,务共证盟千万古事业,勿徒为泛泛会聚也!”
(3).证人。《初刻拍案惊奇》卷五:“料那生不能成就,我也不伏气与他了。宾客里面有愿聘的,便赴今夕佳期;有众亲在此作证盟,都可做大媒。”
(4).佛教语。谓佛教徒传法。 清 包世臣 艺舟双楫·自跋草书答十二问:“是以释子传法,名曰证盟。法必心悟,非有可传。不得真证,难坚信受。”
《漢語大詞典》:真实性(真實性)
(1).佛教语。圆成实性三义之一,亦称真如。 清 龚自珍 《南岳大师大乘止观科判》:“止观境界分三科:一、真实性,即真如。”
(2).指反映事物真实情况的程度。特指文学艺术作品通过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所达到的正确程度。
《漢語大詞典》:根门(根門)
佛教语。佛家谓眼、耳、鼻、舌、身、意为六根,六根漏出种种烦恼,进入种种妄尘的门户,故称为“根门”。百喻经·奴守门喻:“ 如来 教诫常护根门,莫著六尘。”
《漢語大詞典》:非业(非業)
(1).谓不急之务。《汉书·元帝纪》:“劳於非业之作,卫於不居之宫,恐非所以佐阴阳之道也。” 颜师古 注:“不急之事,故云非业也。”
(2).佛教语。谓非命之业。特指非命而死,包括横死(非由前世之业因,实由现世的灾难而死)和夭死(人寿皆有定命,不得其定命而早死)。
《國語辭典》:大梵天  拼音:dà fàn tiān
印度婆羅門教、印度教的創造神。也稱為「梵天」、「大梵天王」。
《漢語大詞典》:法云地(法雲地)
佛教语。大乘菩萨修行的第十个阶位。此位成就“大法智”,具足无边功德,法身如虚空,智慧如大云。《华严经·十地品》:“如 须弥卢山王 纯宝所成大威德,诸天咸住其中,无有穷尽;菩萨所住法云地,亦復如是。” 唐 王维 《过卢员外宅看饭僧共题》诗:“寒空法云地,秋色浄居天。” 明 徐复祚《一文钱》第六折:“自煖地以至欢喜地、离垢地、焰慧地、法云地,地地相乘。”
《國語辭典》:法執  拼音:fǎ zhí
大乘佛教否認外境實有,因此稱執特外境實有而障礙對真理的認識為法執。《大乘入楞伽經。卷七。偈頌品第十之二》:「悟心無境界,則離於法執。」也稱為「法我執」。
《國語辭典》:頂珠  拼音:dǐng zhū
清朝官員裝在帽頂正中的飾物。其顏色與質地可用以區別官吏品秩。也作「頂子」、「頂兒」。
《國語辭典》:頂子  拼音:dǐng zi
1.亭子、塔、轎子等頂上的裝飾物。
2.清朝官員的品秩以頂珠的顏色與質地為別。也作「頂珠」。
3.房頂。
《漢語大詞典》:空谛(空諦)
佛教语。天台宗所立“空、假、中”三谛之一。阐明缘生不实的真理。 清 龚自珍 《最录〈永嘉集〉》:“《奢摩它颂》,天台空諦也。”
《漢語大詞典》:空旨
佛教语。谓诸法皆空的真谛。 唐 李山甫 《寄卫别驾》诗:“知君超达悟空旨,三径閒行抱素琴。”
《漢語大詞典》:火生莲(火生蓮)
佛教语。语出《维摩经·佛道品》:“火中生莲华,是可谓希有。在欲而行禪,稀有亦如是。”后因以“火生莲”喻虽身处烦恼中而能解脱,达到清凉境界。 唐 白居易 《新昌新居书事四十韵》:“浮荣水划字,真諦火生莲。”亦作“ 火中莲 ”。 唐 罗虬 《比红儿》之三五:“常笑世人语虚诞,今朝自见火中莲。” 宋 苏轼 《陆莲庵》:“陆地生花安足怪,而今更有火中莲。”
《漢語大詞典》:秽身(穢身)
佛教语。称凡夫之肉身。《观经玄义分》:“捨此秽身,速证彼法性之常乐。”
《漢語大詞典》:慧烛(慧燭)
佛教语。犹慧炬。 唐 黄滔 《莆山灵岩寺碑铭》:“慧烛九枝而吐燄,慈云五色以垂阴。”参见“ 慧炬 ”。
分類:佛教语
《漢語大詞典》:慧炬
佛教语。谓无幽不照的智慧。《涅槃经》卷二一:“汝於佛性犹未明了,我有慧矩,能为照障。” 南朝 梁 萧子良 《与南郡太守刘景蕤书》:“逝将烛昏霾於慧炬,拯沦溺於法桥。” 唐 王勃 《益州德阳县善寂寺碑》:“奏鸣凤於天歌,下清羣籟;腾烛龙於慧炬,俯镜重昏。”
《漢語大詞典》:幻劫
佛教语。犹人世。 明 王世贞 《天宁寺塔中有舍利时时于相轮吐光予夜宿见之》诗:“一灯披幻劫,万界出沉寥。”
《漢語大詞典》:刹柱
(1).佛教语。指塔顶的相轮。晋书·五行志下:“ 义熙 九年正月,大风, 白马寺 浮图刹柱折坏。”
(2).佛教语。指寺前的幡竿。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县廨被焚,寄寺而住,民将牛酒作礼,县令以牛繫刹柱。”
《漢語大詞典》:筌象
佛教语。指未超脱尘世的景象。 南朝 梁 王僧孺 《礼佛唱导发愿文》:“夫至觉玄湛,本絶声言,玅虑虚通,固略筌象。”
《漢語大詞典》:铁围城(鐵圍城)
佛教语。指铁栅为围的地狱。《敦煌变文集·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 恒 沙之众同时入,共变其身作一刑,忽若无人独自入,其身亦满 铁围城 。”
《漢語大詞典》:贪瞋痴(貪瞋癡)
佛教语。贪欲、瞋恚与愚痴三种烦恼。此三者毒害人最剧,故称三毒。 南朝 齐 萧子良 《净住子·发愿庄严门》:“原众恶所起,皆缘意地贪瞋痴也。”
《漢語大詞典》:宝性(寶性)
(1).保全天性。 三国 魏 嵇康 《答难养生论》:“遗世坐忘,以宝性全真,吾所不能同也。”
(2).佛教语。即如来藏。真金在粪秽中,其性不变;如来藏性在众生烦恼中,不失真如清净之性,故谓宝性。佛经究竟一乘宝性论(省称《宝性论》)之名本此。《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宝性功德草,柔輭左右旋。”
《漢語大詞典》:避心
佛教语。谓舍弃一切尘念。 南朝 宋 宗炳 《明佛论》:“避心世物,移映清微,则佛理可明,事皆信矣。” 唐 李百药 《化度寺故僧邕禅师舍利塔铭》:“託跡禪林,避心定水。”
《漢語大詞典》:变化身(變化身)
佛教语。即化身。佛地经论卷七:“变化身,为欲利益安乐众生,示现种种变化事故。”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六讲:“一般认为,佛身分‘法身’与‘变化身’两种,前者是实在的,后者是方便应化的。佛在与各种不同的人发生交涉时,根据对象的不同,是以‘化身’出现的。”参见“ 化身 ”、“ 三身 ”。
《漢語大詞典》:冥境
(1).佛教语。谓心境合一。冥,冥合。 南朝 梁 萧统 《令旨解二谛义》:“能知是智,所知是境,智来冥境,得言即真。”
(2).佛教语。犹冥界。 唐 李峤 《为魏国北寺西寺请迎寺额表》:“弘济深於冥境,薰脩入於梵门。”
《漢語大詞典》:五恶(五惡)
中医谓五脏的五种禁忌。《素问·宣明五气论》:“五藏所恶,心恶热,肺恶寒,肝恶风,脾恶湿,肾恶燥,是谓五恶。”
《漢語大詞典》:未来身(未來身)
佛教语。来生;来世。 唐 姚合 《寄郁上人》诗:“此生修道浅,愁见未来身。谁为传真諦,唯应是上人。”
《漢語大詞典》:邪津
佛教语。指邪见之所在。 唐 慧净 《杂言》诗:“扰扰三界溺邪津,浑浑万品忘真匠。”
《漢語大詞典》:座元
佛教语。即首座。其座位居僧堂之首。故称。 金 王琯 《定林院通法塔铭》:“师迤邐復还里閈,掛锡 金牛 。时 真禪师 方主法席,请作座元。”
《漢語大詞典》:瞋心
佛教语。忿怒怨恨的意念。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迦毕试国:“龙性猛恶,不能自持,瞋心或起,当忘所制。”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天咫:“释门以瞋心坏一切善,慈心降一切魔。” 清 龚自珍 《发大心文》:“瞋心差别有三:曰嫉恶心,曰怨懣心,曰难忍辱心。”
《漢語大詞典》:缘务(緣務)
佛教语。谓与己有缘之世间俗务。 隋 智顗 摩诃止观卷四之下:“缘务妨禪,由来甚矣。”
《漢語大詞典》:风中灯
佛教语。比喻人生短促易逝。坐禅三昧经卷上:“谁能知死时,所趣从何道。譬如风中灯,不知灭时节。” 明 刘基 《松叶酒歌寄梁安宅》:“病来啖药犹啖水,梦寐恍惚风中灯。”
《國語辭典》:禪數  拼音:chán shù
禪法和小乘論之合稱。《出三藏記集。卷九。廬山出修行方便禪經統序》:「每慨大教東流,禪數尤寡。」
《漢語大詞典》:阿伽
(1). 北齐 高长弼 的小名。北齐书·阳州公永乐传:“ 永乐 弟 长弼 ,小名 阿伽 。性粗武,出入城市,好殴击行路,时人皆呼为 阿伽郎君 。”
(2).佛教语。无碍之意。阿毗达磨俱舍论卷一:“阿伽即空界色,此中无碍,故名阿伽。”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二四:“阿伽。伽,此云碍;阿有二义,或言无,或云极,犹含两释,故立本名也。”
(3).即阿伽陀药。 清 卓发之 《祴园嫘史·药草畦》诗:“痼疾无烦疗,阿伽秀满畦。《法华》吐新蕚,一任白云迷。” 卓尔堪 注:“西域以阿伽一药总治诸病。”参见“ 阿伽陀药 ”。
《漢語大詞典》:阿伽陀药(阿伽陀藥)
梵语Agada的音译。意为万应灵药。百喻经书末偈语:“如阿伽陀药,树叶而裹之。取药涂毒竟,树叶还弃之。戏笑如叶裹,实义在其中。” 鲁迅 《集外集·〈痴华鬘〉题记》:“今则已无阿伽陀药,更何得有药裹,出离界域,内外洞然,智者所见,盖不惟佛説正义而已矣。”
分類:梵语音译
《漢語大詞典》:法界观(法界觀)
佛教语。《华严经》所说证入“法界”的观法。 中国 佛教华严宗据以立“四法界”观。 宋 王安石 《再答吕吉甫书》:“示及法界观文字,輒留玩读,研究义味也。”
《漢語大詞典》:烦恼海(煩惱海)
佛教语。谓烦恼既深且广,扰乱身心,犹如大海无边,兴风作浪。 唐 黄滔 《泉州开元寺佛殿碑记》:“钻智慧火,乾烦恼海。理不吾吾,而一贯生生。”
《漢語大詞典》:齿印(齒印)
佛教语。指用牙齿在证书、函件封口处压出的痕迹。相当于手印。杂阿含经卷二五:“时王以此语尽书纸上,而封缄之,以齿印印之。”
《漢語大詞典》:贪垢(貪垢)
佛教语。佛教以贪、嗔、痴为“三毒”或“三垢”,即三种烦恼。贪垢尤为毒害众生产生烦恼的根本。 北魏 李颙 《大乘赋》:“破众网之将裂兮,剗贪垢而絶淫。”
《漢語大詞典》:石劫
佛教语。《大智度论·初品》记佛以譬喻说劫义,谓有四千里石山,长寿人每百年持细软衣一来拂拭,大石山尽,劫故未尽。后因以称不能以时、日、月、年计算的时间量。 宋 陆游 《小憩长生观饭已遂行》诗:“人间空石劫,物外自壶春。”
《國語辭典》:上輩  拼音:shàng bèi
家族的前一代。《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二回:「因為這一門姻親隔得遠,我向來未曾會過的,只有上輩出門的伯叔父輩會過。」
《漢語大詞典》:身识(身識)
佛教语。“六识”之一,由身体接触外界事物所获得的认识。佛教以身为触根,故称。 南朝 梁 江淹 《赠炼丹法和殷长史》:“身识本烂熳,光曜不可攀。”参见“ 六识 ”、“ 六根 ”。
《漢語大詞典》:身火
佛教语。指人欲。 南朝 梁简文帝 《谢敕为建涅槃忏启》:“慧雨微垂,即灭身火;梵风纔起,私得清凉。”
《漢語大詞典》:苦际(苦際)
佛教语。苦之最终。谓受生死之苦的最后之身。《法华经·序品》:“若人遭苦,厌老病死,为説涅槃,尽诸苦际。”
《漢語大詞典》:冒地
(1).谓触犯地神。 明 梁辰鱼 《浣纱记·送饯》:“妾无罪兮冒地,又何辜兮负天!”
(2).佛教语。梵语bodhi(菩提)的另一译音。意译正觉。 唐 空海 《青龙寺惠果和尚之碑》:“从金刚萨埵稽首扣寂,师师相传,於今七叶矣,非冒地之难得,遇此法之不易也。”
《漢語大詞典》:现境(現境)
佛教语。现实的境地。 南朝 梁武帝 《立神明成佛义记》:“生灭迁变,酬於往因;善恶交谢,生乎现境。”
《漢語大詞典》:五乐(五樂)
(1).五种乐器。指琴瑟、笙竽、鼓、钟、磬。汉书·郊祀志上:“修五礼五乐。” 颜师古 注:“五乐,谓春则琴瑟,夏则笙竽,季夏则鼓,秋则鐘,冬则磬也。”
(2).五种乐器。指鼓、钟、铎、磬、鞀。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艺文·五乐:“鼓、鐘、鐸、磬、鞀。”
《漢語大詞典》:无明业(無明業)
佛教语。指于人有害的痴愚恶业。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八:“不除心上无明业,祗与山间众水同。”参见“ 无明 ”。
《國語辭典》:無明  拼音:wú míng
1.怒火。《劉知遠諸宮調。第一一》:「平白便發無明,不改從前窮性氣!」《紅樓夢》第二八回:「正是一腔無明,正未發洩。」也作「無明火」。
2.佛教用語。佛教謂不能了知現象的真實性的原始愚痴。為十二因緣的第一支,是一切煩惱的根源。《維摩詰所說經。卷上。菩薩品第四》:「緣起是道場,無明乃至老死皆無盡故。」
《漢語大詞典》:重颂(重頌)
佛教语。说经义之后,再作偈颂,申说前义。也称重颂偈或应颂。 南朝 陈 徐陵 《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言无重颂,句备伽佗。” 吴兆宜 注:“《弥陀疏钞》:梵语‘祗夜多’,此言‘重颂’。”
《國語辭典》:智慧劍  拼音:zhì huì jiàn
比喻智慧果決,能斷絕煩惱、牽絆。《維摩詰所說經。菩薩行品。第十一》:「聞佛無量德,志而不倦,以智慧劍破煩惱賊。」
《漢語大詞典》:贞林(貞林)
佛教语。指佛入灭之处。传说佛于娑罗双树间入灭时,树一时开花,林色变白,如鹤之群栖。贞,喻白色。 南朝 齐 萧子良 《与南郡太守刘景蕤书》:“逝将烛昏霾於慧炬,拯沦溺於法桥;扇灵崿之留风,镜贞林之絶影。”
《漢語大詞典》:障累
佛教语。谓恶业的妨碍和烦恼。 南朝 梁武帝 《断酒肉文》之四:“弟子 萧衍 敬白诸大德僧尼、诸义学僧尼、诸寺三宫,向已粗陈鱼肉,障累招致苦果。”
《漢語大詞典》:烦恼魔(煩惱魔)
佛教语。四魔之一。谓烦恼能扰乱身心,障碍正觉。 隋 智顗 《童蒙止观》卷上:“道高方知魔盛,仍须善识魔事。但有四种:一,烦恼魔;二,阴入界;三,死魔;四,鬼神魔。” 舒化龙 《汉语发展史略》第二编第三章第二节:“佛家有所谓四魔之说:一是烦恼魔,二是阴魔,三是死魔,四是自在天魔。”
《漢語大詞典》:烦恼贼(煩惱賊)
佛教语。谓烦恼伤人之性,有如盗贼。《维摩经·菩萨行品》:“以智慧剑,破烦恼贼。”法苑珠林卷五六:“我心得解脱,无明大黑闇;断除诸有葢,以杀烦恼贼。” 金 元好问 《龙门川大清安禅寺碑》:“有为烦恼贼所嬈者,我愿为法城堑。”
《漢語大詞典》:法纲(法綱)
佛教语。指戒律。世说新语·德行“ 桓常侍 闻人道 深公 者” 刘孝标 注引《桓彝别传》曰:“﹝ 法深 ﹞内持法纲,外允具瞻。”
《漢語大詞典》:度引
佛教语。谓超度苦海,引至彼岸。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一章:“略知文字,无所知识,皈依 佛 回 ,度引无力,享受无量之苦难而终无慈航普拯其溺也。”参见“ 度无极 ”。
测量。 唐 柳宗元 《天对》:“当焉为明,不逮为晦。度引久穷,不可以里。”
《漢語大詞典》:度无极(度無極)
佛教语。犹言到彼岸。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三:“度无极,或言到彼岸,皆一义也。梵言波罗蜜多是也。” 宋 法云 翻译名义集卷四:“生死为此岸,涅槃为彼岸,烦恼为中流,菩萨以无相智慧乘禪定舟航,从生死此岸到涅槃彼岸……故云度无极。”
《漢語大詞典》:顿法(頓法)
佛教语。指顿悟法门。《坛经·忏悔品》:“吾祖惟传此顿法,普愿见性同一体。”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二节:“只有大智人,最上乘利根人能接受顿法。”参见“ 顿悟 ”、“ 顿门 ”。
《漢語大詞典》:忏洗(懺洗)
佛教语。谓清心悔罪。 唐 符载 《梵阁寺常準上人精院记》:“因于懺洗,尝与一二善友跳身此来。”
《漢語大詞典》:静谛(静諦)
佛教语。指佛教的“真理”、“实理”。 清 赵翼 《澄怀园消夏》诗:“一编闲读《首楞严》,后夜鸡鸣静諦拈。”
《漢語大詞典》:金刚藏(金剛藏)
佛教语。金刚神之化身。陀罗尼集经·金刚藏大威神力三昧法印咒品:“尔时会中有一菩萨摩訶萨,名 金刚藏 ,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金刚顶一切如来真摄证实大乘现证教王经》卷上:“身中微尘数,想成金刚藏。”
《漢語大詞典》:轻垢(輕垢)
佛教语。指犯轻戒之罪。 唐 李白 《僧伽歌》:“一言懺尽波罗夷,再礼浑除犯轻垢。” 王琦 注:“法苑珠林云:波罗夷者,此云极重罪是也。轻垢罪者,比重减轻一等,凡玷污浄行之类皆是。据《梵纲经》:重戒有十,犯者得波罗夷罪,轻戒有四十八,犯者为轻垢罪。”
分類:佛教语
《漢語大詞典》:十魔
佛教语。谓扰乱身心、障碍正道、损害慧命的十种邪恶之事。即蕴魔、烦恼魔、业魔、心魔、死魔、天魔、善根魔、三昧魔、善知识魔及菩提法智魔。 宋 范成大 《舫斋信笔》诗:“三昧未得力,十魔方现前。”
《漢語大詞典》:四禅定(四禪定)
佛教语。色界初禅天至四禅天的四种禅定。人于欲界中修习禅定时,忽觉身心凝然,遍身毛孔,气息徐徐出入,入无积聚,出无分散,是为初禅天定;然此禅定中,尚有觉观之相,更摄心在定,觉观即灭,乃发静定之喜,是为二禅天定;然以喜心涌动,定力尚不坚固,因摄心谛观,喜心即谢,于是泯然入定,绵绵之乐,从内以发,此为三禅天定;然乐能扰心,犹未彻底清净,更加功不已,出入息断,绝诸妄想,正念坚固,此为四禅天定。参见“ 四禪天 ”。
《漢語大詞典》:四禅天(四禪天)
佛教有三界诸天之说。三界,指欲界、色界、无色界。色界诸天又分为四禅:初禅为大梵天之类;二禅为光音天之类;三禅为遍净天之类;四禅为色究竟天之类。色究竟天为色界的极处。参阅法苑珠林卷五。
《漢語大詞典》:庶劫
佛教语。犹众世。 唐 王勃 《彭州九陇县龙怀寺碑》:“慧路翘车,禪河艤檝,控引羣品,轮廻庶劫。”
分類:佛教语
《漢語大詞典》:八觉(八覺)
佛教语。八种恶觉。觉犹言念。一、欲觉,二、瞋觉,三、恼觉,四、亲见里觉,五、国土觉,六、不死觉,七、族姓觉,八、轻侮觉。见《华严经》卷十三。 北周 王褒 《灵坛铭》:“八觉修行,七教弘通。” 唐 杨炯 《彭城公夫人尔朱氏墓志铭》:“心依八觉,理会三空。”
《漢語大詞典》:爱果(愛果)
佛教语。谓爱欲之果报。大悲经卷三:“乐著生死,三有爱果。” 南朝 梁武帝 《净业赋》:“见净业之爱果,以不杀而为因。”
《漢語大詞典》:哀雅
佛教语。谓声音哀切雅正。《观无量寿经》:“其光化为百宝色鸟,和鸣哀雅。”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三:“哀雅梵音之中,忽闻此声,令人惊悸。”
《漢語大詞典》:胁士(脅士)
佛教语。侍立在佛两旁的菩萨。菩萨常在佛左右,辅佐宣化,故称“胁士”。如 文殊 、 普贤 二菩萨,为 释迦佛 之胁士; 观音 、 势至 二菩萨,为 阿弥陀佛 之胁士; 日光 、 月光 二菩萨,为 药师佛 之胁士。小乘佛教则以 大迦叶 、 阿难 为 释迦佛 的胁士。
《漢語大詞典》:邪障
佛教语。邪恶的业障。《金屋梦》第四一回:“母亲见 金桂 梦中啼哭,忙来推醒,原来灯暗空床闻蟋蟀,那里有月明金屋列笙歌,道家谓之色魔,禪家谓之邪障。”
《漢語大詞典》:写瓶(寫瓶)
佛教语。谓传法无遗漏,如水之从此瓶泻于他瓶。语出大般涅槃经卷四十:“我所説十一部经,一经於耳,曾不再问,如写瓶水,置之一瓶。” 唐 李俨 《道因法师碑》:“写瓶均美,传灯在照。”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憍萨罗国:“后学冠世,妙辩光前,我惟衰耄,遇斯俊彦,诚乃写瓶有寄,传灯不絶,法教弘扬,伊人是赖。”
《國語辭典》:心證  拼音:xīn zhèng
法律上指對當事人所提的物證,證人的證言,或關於證據之調查取捨,以及證據方法及其證明力,不受法定形式或方法的拘束,而由法院推事自由裁量。
《漢語大詞典》:顽砖(頑磚)
佛教语。粗劣的砖块。比喻笨拙的修行方法。语本景德传灯录·南岳怀让禅师:“ 开元 中,有沙门 道一 ,住传法院,常日坐禪。师知是法器,往问曰:‘大德坐禪图什么?’ 一 曰:‘图作佛。’师乃取一塼於庵前石上磨。 一 曰:‘师作什么?’师曰:‘磨作镜。’ 一曰 :‘磨塼岂得成镜邪?’师曰:‘坐襌岂得作佛邪?’” 明 王守仁 《无题》诗:“手握顽砖镜未光,舌底流泉梅未熟。” 清 钱谦益 《书破山刻石屋珙禅师语录后》诗:“顽砖不成镜,焦芽难种穀。”
《漢語大詞典》:无生果(無生果)
佛教语。谓经修持求得涅槃之理,而无生灭之果。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案达罗国:“见此光明相,疑入金刚定,因请菩萨证无生果。”
《漢語大詞典》:无生地(無生地)
佛教语。谓涅槃的境界。 唐 李绅 《题法华寺五言二十韵》:“花界无生地,慈宫有相天。”渔洋诗话卷下引 清 无名氏诗:“悟到无生地,梅花满四邻。”
《漢語大詞典》:无量心(無量心)
佛教语。指佛菩萨普度无量众生而应具有的精神。计有四种,即:给众生欢乐为慈无量心;救众生于苦难为悲无量心;见众生离苦得乐而喜,为喜无量心,对众生无憎无爱,一视同仁,为舍无量心。 清 龚自珍 《重辑六妙门序》:“昔者大师判八教曰:藏、通别、圆、顿、渐、秘密、不定……自初禪、四禪、四无量心,展转至於师子奋迅三昧,渐也。”
《漢語大詞典》:无量塔(無量塔)
佛教语。指 阿育王 塔。佛经说 阿育王 大兴佛事,到处建立寺塔,曾为佛舍利造八万四千塔,布于各地,以推广佛教。宋书·夷蛮传·闍婆婆达国:“﹝国王﹞遣使奉表曰:‘……教化已周,入於涅槃,舍利流布,起无量塔。’”参阅魏书·释老志经律异相卷六。
《漢語大詞典》:薙度
佛教语。即剃度。指剃发出家,获得超度。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中:“ 广南 风俗,市井坐估,多僧人为之,率皆致富。又例有室家,故其妇女多嫁於僧。欲落髮,则行定;既薙度,乃成礼。”参见“ 剃度 ”。
《國語辭典》:剃度  拼音:tì dù
削髮作出家人的宗教儀式。《舊唐書。卷一。高祖本紀》:「妄為剃度,託號出家。」《水滸傳》第四回:「卻纔這個要出家的人,形容醜惡,貌相兇頑,不可剃度他。」
《漢語大詞典》:证业(證業)
佛教语。证悟业果。 唐 张说 《为僧普润辞公封》:“ 普润 自剃落坏衣,五十餘载,心不见是,口不言俗,因诫证业,凭禪悟理。”
《漢語大詞典》:证性(證性)
佛教语。指佛教徒一意修行、清静寂定的心性。 唐 皎然 《奉酬颜使君真卿见过郭中寺寺无山水之赏故予述其意以答焉》诗:“州西 柳家寺 ,禪舍隐人间。证性轻观水,栖心不买山。”
《漢語大詞典》:证圣(證聖)
佛教语。谓证入圣果。 南朝 齐 萧子良 《净住子·敬重正法门》:“杂録正经,七千餘卷,词义明敏,谈味无遗,近则安国利人,远则超凡证圣。” 宋 张商英 《宗禅辩》:“一切众生,小则迁善远罪,大则明心证圣。”
《國語辭典》:器世間  拼音:qì shì jiān
佛教稱眾生生存的環境,但不包括自然環境中的動物。因為從佛教而言,動物是眾生,不是環境的一部分。《辯中邊論。卷上》:「諸器世間說為所住。」也稱為「器世界」。
《國語辭典》:稗沙門  拼音:bài shā mén
沒有德行的僧人。見宋。洪邁《容齋隨筆。卷五。稗沙門》。
《漢語大詞典》:鹦鹉车(鸚鵡車)
佛教语。指对所言不知其旨,亦不能实行的人。 明 张鼎思 《琅琊代醉编·鹦鹉车》:“设有人道得言语尖新,语中旨趣都总不知,必无实行,只谓之鸚鵡车可也,古禪师语。”
《漢語大詞典》:义殿(義殿)
佛教语。佛殿。 北周 庾信 《陕州弘农郡五张寺经藏碑》:“禪楼却月,义殿翔鵾。”
《漢語大詞典》:障习(障習)
佛教语。恶业与烦恼。 南朝 梁 沈约 《舍身愿疏》:“一念儻值,曾未移时,障习相荡,旋迷厥路。”
《漢語大詞典》:障染
佛教语。由恶业污染而产生的烦恼。《敦煌变文汇录·维摩诘经菩萨品变文(乙)》:“幸蒙慈念,迴赐宣扬,深知五欲不坚,稍会天中未久,多边障染,从今应是去除。”
《漢語大詞典》:根本智
佛教语。亦称无分别智、正智、真智等。对“后得智”而言。 明 一如 等《三藏法数》卷五:“根本智亦名无分别智,谓此智不依於心,不缘外境,了一切境皆即真如,境智无异,如人闭目外无分别,由此无分别智,能生种种分别,是名根本智。” 章炳麟 《建立宗教论》:“如实知其无量者,根本智之事也;如实知其部分者,后得智之事也。待根本智成而起后得智时,无患其不知也。”
《漢語大詞典》:鹄林(鵠林)
佛教语。佛入灭之处。佛于婆罗双树林即鹤林入灭时,树一时开花,林色变白,故名。鵠,通“ 鹤 ”。《四教仪》一:“然 鹿野 鵠林之文,七处八会之教,非顿渐之异,不定祕密之殊。” 南朝 梁简文帝 《与僧正教》:“羡龙瓶之始晨,追鵠林之餘慕。” 北周 王褒 《善行寺碑》:“至於千叠火然,鵠林变色;四禪灾起,鸽影传辉。”参见“ 鹤林 ”。
《國語辭典》:鶴林  拼音:hè lín
寺廟道觀。唐。元稹大雲寺二十韻〉:「鶴林縈古道,雁塔沒歸雲。」
《漢語大詞典》:光像
佛教语。对佛像的敬称。 唐 义净 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大竿可为 赡部 光像处悬幡之竿。”
《漢語大詞典》:光毫
佛教语。谓佛陀眉间白毫放出的清净之光,为三十二大人相之一。《法华经·序品》:“尔时佛放眉閒白毫相光。”后用以指强烈的光芒。 明 冯梦龙 山歌·剑:“一张宝剑寄多娇,龙泉三尺放光毫。”
《國語辭典》:煩惱絲  拼音:fán nǎo sī
指頭髮。《冷眼觀》第一六回:「怎麼你這麼一個通品,連頭頂上十萬八千煩惱絲都拔掉了,還是裝著滿腔的劫數風水在心裡。」《紅樓夢》第六六回:「掣出那股雄劍,將萬根煩惱絲一揮而盡。」
《漢語大詞典》:度化
佛教语。超度、点化。红楼梦第二五回:“我笑如来佛比人还忙;又要度化众生,又要保佑人家病痛,都叫他速好。”
《漢語大詞典》:顿契(頓契)
佛教语。谓顿悟契入。《坛经·定慧品》:“迷人渐修,悟人顿契,自识本心,自见本性,即无差别,所以立顿、渐之假名。”参见“ 顿悟 ”。
《國語辭典》:頓悟  拼音:dùn wù
佛教用語:(1)謂在一時間證得真理。《五燈會元。卷四。薦福弘辯禪師》:「如來出世為天人師,善知識隨根器而說法,為上根器者開最上乘頓悟至理。」(2)證悟一切現象都無真實的生滅變化。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南朝梁。劉孝標。注:「法師研十地,則知頓悟於七住。」
《漢語大詞典》:敷具
(1).佛教语。陈饰于佛座前供桌上的饰物。《十住论》卷九:“诸佛师子座,金薄幃帐,柔软滑泽种种天衣,以为敷具。”
(2).佛教语。即袈裟。以袈裟可敷地作游方僧人的坐卧之具,故称。十诵律卷七:“以纯黑羊毛作敷具。”十诵律卷七:“我今当以少白羺羊毛杂黑羺羊毛作敷具。”
《漢語大詞典》:慧雨
佛教语。谓佛菩萨普济众生,如雨之润泽万物。 南朝 梁简文帝 《与广信侯书》:“闻慧雨滂流,喜跃充遍,徒挹悬河,无伸承稟。” 南朝 陈 徐陵 《丹阳上庸路碑》:“慧雨方霤,禪枝独春。”《再生缘》第六四回:“香花散玉登民岸,慧雨垂天度世人。”
《漢語大詞典》:华缘(華緣)
佛教语。谓现世因缘。 唐 司空图 《泽州灵泉院记》:“帝梦可徵,华缘已熟,山川神祇,罔不荐款。”
《漢語大詞典》:火床
佛教语。指地狱中的一种刑具。法苑珠林卷一一一引佛藏经:“入僧房,已復见诸比丘坐於火牀,互相扴捶,肉尽筋出,五藏骨髓,亦如燋炷。”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席方平:“冥王益怒,命置火牀。”
《漢語大詞典》:逼恼(逼惱)
佛教语。烦恼。佛本行集经卷四九:“或命未断,半身支解;或有饥渴,逼恼而坐。”菩萨本生鬘论卷一:“今於菩萨,正应供养,不宜加苦,无以难事而逼恼也。”
《漢語大詞典》:登戒
佛教语。指佛教信徒出家为僧尼。景德传灯录·洛阳荷泽神会大师法嗣:“ 黄州 大石山 福琳禪师 , 荆州 人也……幼归释氏,就 玄静寺 谦著禪师 剃度登戒。” 宋 赞宁 等宋高僧传·唐京兆大慈恩寺义忠传:“二十登戒,学四分律,义理淹通。”
《漢語大詞典》:顶佛(頂佛)
佛教语。谓顶礼拜佛。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五:“ 噶尔丹 託 济隆 代乞和,顶佛立誓而遁。”
《漢語大詞典》:除馑女(除饉女)
佛教语。指女尼。法苑珠林卷一一六:“又《佛母泥洹经》云:‘与除饉女五百人,以手摩佛足。’”注:“即是比丘尼也。 康僧会 法镜经云:凡夫贪染六尘,犹饿夫食饭不知厌足。今圣人断贪,除六情饥饉,故号出家尼为除饉女也。”参阅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佛释·尼
分類:佛教语
《漢語大詞典》:痴水(癡水)
佛教语。指愚痴烦恼。《楞严经》卷八:“十方一切如来色目我慢,名饮痴水;菩萨见慢,如避巨溺。”
《漢語大詞典》:辟支果
佛教语。小乘二果之一。系通过缘觉乘修得的正果。后用以比喻诗歌中成就较低者。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辩:“论诗如论禪, 汉 、 魏 、 晋 与盛 唐 之诗,则第一义也。 大历 以还之诗,则小乘禪也,已落第二义矣。晚 唐 之诗,则声闻、辟支果也。” 清 钱谦益 《〈唐诗英华〉序》:“ 严氏 以禪喻诗,无知妄论,谓 汉 、 魏 、盛 唐 为第一义, 大历 为小乘禪,晚 唐 为声闻、辟支果,不知声闻、辟支即小乘也。”
《漢語大詞典》:煖地
佛教语。指善根渐趋成熟而尚未断绝烦恼的修行阶段。佛教认为,智慧火能焚尽烦恼薪。煖为火之前兆,因以为喻。 明 徐复祚《一文钱》第六折:“自煖地以至欢喜地、离垢地、焰慧地、法云地,地地相乘,囫囫圇圇,九仞难亏一簣。”
《漢語大詞典》:灭化(滅化)
佛教语。犹涅槃、圆寂。亦指僧人死亡。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九章:“﹝ 达摩 ﹞常以四卷《楞伽》授学者,以 天平 年(公元534至537年)前灭化 洛 滨。”
《漢語大詞典》:末供
佛教语。谓最后的供奉。 隋炀帝 《天台设斋愿文》:“敬设蔬饭,虽调八水,多惭百味。庶同 纯陀 之末供,有如 净名 之遥请。”
《漢語大詞典》:目学(目學)
佛教语。谓浏览涉猎。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三论宗》:“他带着人到处去搜罗文疏写本,积满了三间屋子,所以他目学的长处,是过人的。”
《漢語大詞典》:三福
佛教语。求生净土者应当修行的三种福业:世福、戒福和行福。《观无量寿经》:“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浄业。”
《漢語大詞典》:青鬼
佛教语。青色的鬼。在地狱呵责罪人者。 唐 刘禹锡 《南中书来》诗:“淫祀多青鬼,居人少白头。” 唐 施肩吾 《宿南一上人山房》诗:“青鬼来试人,夜深弄灯影。”
《漢語大詞典》:权现(權現)
佛教语。谓佛菩萨为普度众生而显现化身。 唐 杨炯 《盂兰盆赋》:“菩萨之权现,如来之化生。”
《漢語大詞典》:句身
佛教语。谓能诠释众义而决定其究竟。多法聚积为身。《楞伽经》卷二:“句身者,句有义身自性决定究竟,是名句身。” 宋 正受 集注:“新説云:谓一句、二句、多句能詮差别名曰句身……身者,多法积聚义。” 清 龚自珍 《〈支那古德遗书〉序》:“名身句身,尚惧不明,乌有所谓参悟者乎?”
《漢語大詞典》:九趣
佛教语。指三界九地的众生。 唐 知元 《答僧澈》诗:“五车外典知谁敌,九趣多才恐不如。”
《漢語大詞典》:讲悟(講悟)
佛教语。讲解启悟。 唐 道宣 续高僧传·义解四·法上:“讲悟昏情,词无繁长,智者恐其言少,愚者虑其不多。” 唐 道宣 续高僧传·义解五·灵裕:“其讲悟也,始微终著,声气雄远,辩对无滞,言罕重宣。”
《漢語大詞典》:讲度(講度)
佛教语。谓讲说佛法,得以度世。贤劫经·问三昧品:“讲度世业,无俗计念,意不忽忘,消除荫蔽。”
《漢語大詞典》:轮回道(輪迴道)
佛教语。犹轮回。《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只怕为慾火所烧,迷恋起来,没人指引回头,忘却本来面目,便要堕落轮迴道中。”参见“ 轮迴 ”。
《國語辭典》:輪回  拼音:lún huí
1.循環不息。《南齊書。卷四○。武十七王傳。竟陵文宣王子良傳》:「前人增估求俠,後人加稅請代,如此輪回,終何紀極?」也作「輪迴」。
2.佛教用語。指一切尚未證得解脫的眾生,由於業力的關係,永遠在六道內轉化不休。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二折:「枉著你空悲戚,沒理會;人生死,是輪回。」也作「輪迴」。
《國語辭典》:輪迴  拼音:lún huí
1.循環不息。北周。王襃〈善行寺碑〉:「塵沙日月,同渤澥之輪迴。」也作「輪回」。
2.佛教用語。指一切尚未證得解脫的眾生,由於業力的關係,永遠在六道內轉化不休。《西遊記》第一回:「乃是佛與仙與神聖三者,躲過輪迴,不生不滅,與天地山川齊壽。」也作「輪回」。
《漢語大詞典》:练戒(練戒)
佛教语。修练戒行。陈书·江总传:“暮齿……深悟苦空,更復练戒,运善於心,行慈於物,颇知自励。”
《國語辭典》:犁舌獄  拼音:lí shé yù
依中國民間信仰,造惡口業的人死後所墮入的地獄。
《漢語大詞典》:离垢地(離垢地)
佛教语。指解脱烦恼之佛国境地。唯识论卷九:“离垢地,具净尸罗,远离能起微细毁犯烦恼垢故。” 明 破悭道人 《一文钱》第六出:“自煖地以至欢喜地、离垢地、焰慧地、法云地,地地相乘。”
《漢語大詞典》:无字悟(無字悟)
佛教语。佛教常谓只执着文字不能见性悟道,特别是禅宗单提“教外别传”的“心印”,故称“不立文字”。后因称参禅悟道为“无字悟”。 元 萧国宝 《次韵寄梵天方丈古岩》:“简尽残经无字悟,觉来幡动不关风。”
《漢語大詞典》:五神通
佛教语。即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如意通。此为佛法与外道共有的神通力。佛教认为尚须修漏尽通方臻完善。见《俱舍论》卷下。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下:“昔有外道 鬱头蓝子 者,志逸烟霞,身遗草泽,於此法林栖神匿迹,既具五神通,得第一有定。”亦省作“ 五通 ”。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俟通明於五眼。”原注:“更待三明五通,然后可践履耳。”
分類:佛教语
《漢語大詞典》:瞎屡生(瞎屢生)
佛教语。指最愚蠢的人。《临济慧照禅师语录》:“瞎屡生,尔一生祇作这箇见解,辜负这一双眼,冷噤噤地如冻凌上驴驹相似。”按,屡,借作“驴”。参见“ 瞎驴 ”。
《漢語大詞典》:瞎驴(瞎驢)
佛教语。比喻最愚蠢的人。 唐 郭天锡 《〈临济语录〉序》:“末后将正法眼藏,却向瞎驴边灭却。” 清 龚自珍 《语录》:“ 邵寳 云:‘《金刚》为经中之王, 右军 为书中之圣,世间之二妙。’我闻瞎驴语,每引一大白解秽。”
《漢語大詞典》:无畏施(無畏施)
佛教语。谓持戒之人以无畏之心施于众生。 章炳麟 《建立宗教论》:“故一切以利益众生为念,其教以证到涅槃为的……等而下之,则财施、无畏施等,亦与任侠 宋墨 所为不异。”
《漢語大詞典》:十斋日(十齋日)
佛教语。谓每月持斋素食并禁止屠宰的十天。《地藏经·如来赞叹品》:“復次 普广 ,若未来世众生,於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日,乃至三十日……能於是十斋日,对佛菩萨诸贤圣像前读是经一徧,东西南北百由旬内,无诸灾难。” 唐 高祖 《禁行刑屠杀诏》:“自今以后,每年正月、五月、九月及每月十斋日,并不得行刑,所在公私,宜断屠杀。”亦省作“ 十斋 ”。 唐 白居易 《春日闲居》之一:“今日非十斋,庖童馈鱼肉。”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老身年五十一岁了,又奉十斋,怎敢説谎?” 清 汪价 《三侬赘人广自序》:“近日士大夫,皆以奉十斋、打叶子为名流雅尚。”
《漢語大詞典》:檀密
佛教语。谓布施真诚,周到。 隋 江总 《摄山栖霞寺碑》:“ 梁 太尉 临川 靖慧王 ,道契真如,心弘檀密。”
《漢語大詞典》:檀慧
佛教语。布施和智慧。 隋炀帝 《天台建功德发愿疏》:“斯盖无量刦来,檀慧具足,深护佛法,发起羣生。”
《漢語大詞典》:质多罗(質多羅)
(1).佛教语。树名。全名为波利质多罗树。 北周 庾信 《陕州弘农郡五张寺经藏碑》:“是以 熙连禪河 ,质多罗树,七处八会,三清四説。” 倪璠 注:“《大经》云:‘三十三天有波利质多罗树,其根入地深五由旬,高百由旬,枝叶四布五十由旬,其香开敷,香气周徧五十由旬。’……《法华文句》指此为天树王也。”
(2).星占家语。二十八宿中角宿星的姓。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贝编:“二十八宿……軫属毗沙梨帝,形如人手,姓迦遮延,祭用莠稗。角属喜乐天,姓质多罗,形如上,祭用花。”
《漢語大詞典》:证入(證入)
佛教语。谓以正智如实证得真理。《水浒传》第九七回:“席间 公孙胜 对 乔道清 説:‘足下这法,上等不比诸佛菩萨累劫修来,证入虚空三昧,自在神通。’” 明 宋濂 《宝盖山实际禅居记》:“沙门年既壮,出游丛林,歷叩诸师,久未能证入。” 明 李贽 《复焦弱侯书》:“非如 王先生 字字皆解脱门,既得者读之足以印心,未得者读之足以证入也。”
《漢語大詞典》:智慧火
佛教语。谓智慧如火,能烧尽一切烦恼。 南朝 陈 徐陵 《长干寺众食碑》:“法师常愿以智慧火烧烦恼薪。” 吴兆宜 注引《华严经》:“智慧火令众生离障碍苦,皆得具足。”亦省作“ 智火 ”。 唐 李邕 《岳麓寺碑》:“严幢标耸,智火融明。” 唐 李华 《扬州经律院和尚碑铭》:“ 阿难 苾蒭, 迦叶 菩萨,仙髮承足,诸天奉鉢,智火遽燃,独留緇褐。”
《漢語大詞典》:智慧海
佛教语。比喻智慧广大,佛法无边。《无量寿经》卷下:“如来智慧海,深广无涯底。”
《漢語大詞典》:众性(衆性)
佛教语。犹众生。 唐 元稹 《永福寺石壁〈法华经〉记》:“又安知夫六万九千之文,刻石永永,因众性合成,独不能为千万劫含藏之不朽耶?”参见“ 众生 ”。
《國語辭典》:眾生  拼音:zhòng shēng
1.一切有生命的動植物。《禮記。祭義》:「眾生必死,死必歸土。」
2.人以外的動物。《水滸傳》第三○回:「眾生好度人難度,原來你這廝外貌相人,倒有這等賊心賊肝。」
3.佛教用語。指一切有情識作用的生物。亦即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六道輪迴的各種生命體。《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上》:「貧僧奉敕,為東土眾生未有佛教,是取經也。」也作「有情」、「有識」。
《漢語大詞典》:盐心(鹽心)
佛教语。谓一旦有思念之心,便更增思念。如盐之入物,皆着咸味。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入真言门住心品第一:“云何盐心?谓所思念,彼復增加思念。”
《漢語大詞典》:业身躯(業身軀)
佛教语。罪孽之身。 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二折:“行行行可怜见,只独自;细细细心儿里,暗忖思;苦苦苦业身躯,怎动止。”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业身躯虽是立在迴廊,魂灵儿已在他行。” 王季思 校注:“释氏谓恶因曰业,故 元 剧多用为咀呪之辞。谓身为业身躯,犹谓眼曰业眼,老人曰老业人。”亦省作“ 业身 ”。《全元散曲·柳营曲·晋王出寨》:“好姻缘不肯成合,业身已合受躭阁。”
《漢語大詞典》:遮诠(遮詮)
佛教语。谓从反面来说明事理。与“表詮”共称二诠。如说盐,不淡是遮,云咸是表;说水,不干是遮,云湿是表。而谓遮者遣其所非,表者显其所是。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六章:“《般若》之遮詮,即所以表《湼槃》之真际。明乎《般若》实相义者,始可与言《湼槃》佛性义。”
《漢語大詞典》:边执(邊執)
佛教语。五见之一。指执着片面极端的邪见。分为二种。常见,认为我常住不变;断见,认为我可以不受果报。 章炳麟 《建立宗教论》:“此二种边执之所以起者,何也?由不识依佗起自性而然也。”亦作“ 边见 ”。《坛经·般若品》:“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絶,即是法缚,即名边见。” 明 袁宏道 《〈八识略说〉叙》:“谓娑婆非城邑者,边见之所执也。” 黄侃 《汉唐玄学论》:“佛説所以独据玄言上流者,正以离去边见耳;一堕边见,虽胜义亦终成土苴而已矣!”
《漢語大詞典》:幻蕴
佛教语。谓空幻的身心。 唐 权德舆 《唐故章敬寺百岩大师碑铭》:“神妙独立,不与物俱。能悟斯者,不为习气、生死、幻藴之所累也。”参见“ 五藴 ”。
《國語辭典》:五蘊  拼音:wǔ yùn
佛教用語。梵語pañca-skandha的意譯。蘊為堆、積聚的意思。佛教稱構成人或其他眾生的五堆成分為「五蘊」。分別為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其中除色蘊之外,其餘皆屬精神層面。色指組成身體的物質,受指感覺,想指意象、概念,行指意志,識指認識分別作用。由於每一種蘊,都是由許多分子積聚而成,故稱為「蘊」。《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也譯作「五陰」。
《漢語大詞典》:白黑众(白黑衆)
佛教语。谓世俗之人与僧徒。 唐 白居易 《传法堂碑》:“师行禪演法垂三十年,度白黑众殆百千万亿。” 唐 白居易 《〈华严经〉社石记》:“ 操 ( 南操 )欢喜发愿,愿於白黑众中,劝十万人,人转《华严经》一部。”参见“ 白黑 ”。
《國語辭典》:白黑  拼音:bái hēi
1.白色和黑色。《淮南子。脩務》:「今夫盲者目不能別晝夜、分白黑。」三國魏。曹植贈白馬王彪〉詩:「蒼蠅間白黑,讒巧反親疏。」
2.比喻是非、清濁、善惡。《史記。卷一三○。太史公自序》:「窾言不聽,姦乃不生,賢不肖自分,白黑乃形。」《漢書。卷三六。楚元王傳。劉向》:「今賢不肖渾殽,白黑不分,邪正雜糅,忠讒並進。」
《漢語大詞典》:八垢
佛教语。谓八种妄想,即念烦恼、不念烦恼、念不念烦恼、我烦恼、我所烦恼、自性烦恼、差别烦恼、摄受烦恼。 清 沈起凤 《谐铎·娇娃皈佛》:“六根已浄,八垢须除。再为汝下一转语。”参阅 宋 延寿 宗镜录
《漢語大詞典》:含类(含類)
佛教语。各类众生。 唐太宗 《大唐三藏圣教序》:“於是微言广被,拯含类於三途;遗训遐宣,导羣生於十地。”参见“ 含识 ”。
《漢語大詞典》:含识(含識)
佛教语。谓有意识、有感情的生物,即众生。 南朝 梁简文帝 《马宝颂》:“愍含识,资惠命,引苍生,归法性。” 隋炀帝 《宝台经藏愿文》:“开发含识,济渡羣生。”南史·梁纪上·高祖武帝:“於是祈告天地宗庙,以去杀之理,欲被之含识。”
《漢語大詞典》:趺读(趺讀)
佛教语。谓僧尼趺坐诵经。 唐 黄滔 《大唐福州报恩定光多宝塔碑记》:“致其沙门比丘,比比厥跡,以为拜唱、趺读、丛谈、聚听之凑。”
《國語辭典》:恩田  拼音:ēn tián
佛教謂父母、師長為恩田,因為他們對子女弟子有恩,所以對他們回報供養能生福,如田能生植物。《華嚴經探玄記》卷八:「問:『等是敬中如父母恩田與聖僧德田,勝劣云何?』」
《漢語大詞典》:烦恼薪(煩惱薪)
佛教语。烦恼遇智慧则灭,如薪逢火即烬,因以为喻。《无量寿经》卷下:“慧光明浄,超逾日月;清白之法,具足圆满……犹如火王烧灭一切烦恼薪故。” 南朝 陈 徐陵 《长干寺众食碑》:“法师常愿以智慧火烧烦恼薪。”
《漢語大詞典》:烦恼身(煩惱身)
佛教语。指人身。谓此身无常,为烦恼所缠扰。 唐 李绅 《鉴玄影堂》诗:“香灯寂寞网尘中,烦恼身须色界空。”
《漢語大詞典》:烦恼空(煩惱空)
佛教语。谓烦恼生于虚妄、执着,本无实体。 清 龚自珍 《五重证义》:“第一重,烦恼空也,众生性空也,依止《毗舍浮如来偈》,依止《圆觉·普眼品》,依止 南岳 《止观》,众文炳炳,为我作证。”
《漢語大詞典》:梵众天(梵衆天)
佛教语。色界初禅天之一。法苑珠林卷五:“第二色界有十八天者,初禪有三天,一名梵众天,二名梵辅天,三名大梵天。”
《漢語大詞典》:畜生道
(1).佛教语。“六道”之一。佛教轮回之说,谓人作恶,死后当变为禽兽、畜生等。法苑珠林卷三一引《大庄严论》:“畜生道若干,歷刼极久长。” 清 吴趼人《俏皮话·投生》:“一人罪孽深重,死后见 阎王 , 阎王 命判官议其罪。一判官拟之入畜生道中,一判官拟罚作草木。”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死》:“也许有人要问,既然相信轮回,那就说不定来生会堕入更穷苦的景况,或者简直是畜生道,更加可怕了。”亦省作“ 畜道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阎罗:“﹝阴司﹞畜道、剑山,种种具在,宜得何罪,不劳挹取。”
(2).指非人类社会。形容卑鄙、野蛮。 鲁迅 《华盖集·并非闲话(三)》:“这不但对于文字,就是女人们的名誉,我今年也看见有用了这畜生道的方法来毁坏的。古人常说‘鬼蜮技俩’,其实世间何尝真有鬼蜮,那所指点的,不过是这类东西罢了。”
《漢語大詞典》:马宝(馬寶)
(1).佛教语。七种王宝之一。谓神奇超凡之马。 南朝 梁简文帝 《马宝颂》:“詔以马宝示羣臣……足转惊电,眼流含烛;雾喷纷霏,流沫飘洒。数千为寿,岂待原蚕之禁;万里一息,不藉杜衡之草。 王良 不能控其衡策, 伯乐 不能辨其文机。”新唐书·后妃传上·则天武皇后:“太后又自加号 金轮圣神皇帝 ,置七宝於廷:曰金轮宝、曰白象宝、曰女宝、曰马宝、曰珠宝、曰主兵臣宝、曰主藏臣宝。”参见“ 七宝 ”。
(2).中药名。为病马胃肠道中所生结石。性凉、味甘咸微苦。功用镇惊、化痰,主治惊癎癫狂等症。 徐珂 《清稗类钞·动物·马宝》:“马宝,为马腹所生者,如牛黄、猴枣之类,真者难得,相传主治一切恶疮及癲癎。”
《國語辭典》:七寶  拼音:qī bǎo
1.佛經中指七種珍貴的寶物,說法不一,如般若經指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琥珀、珊瑚為「七寶」。阿彌陀經則以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玻璃、赤珠為「七寶」。
2.泛指多種珍寶。唐。李嶠 詩:「玳瑁千金起,珊瑚七寶妝。」《宋史。卷一四九。輿服志一》:「東都舊制,輦飾以玉,裙網用七寶,而滴子用真珠。」
《漢語大詞典》:母陀罗(母陀羅)
佛教语。梵语译音。意为印契。指以手结成的各种印形。《楞严经》卷六:“故我能现众多妙容,能説无边秘密神呪,其中或现一首三首……乃至一百八臂,千臂万臂,八万四千母陀罗臂。”亦省作“ 母陀 ”。 宋 黄庭坚 《观世音赞》之一:“八万四千母陀臂,接引有情到彼岸。”
《漢語大詞典》:辘轳劫(轆轤刼)
佛教语。即中劫。 明 王鏊 震泽长语·仙释:“一增一减,共一千六百八十万年,名一轆轤刼。凡二十轆轤刼,共三万三千六百万年,为一成刼。”亦作“ 轆轤劫 ”。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双树幻钞中:“中劫者,即轆轤劫,初阎浮提人寿八万四千岁,身长八丈,凡过百年,命减一年,身减一寸,过千年,命减十年,身减一尺,减至十岁,身长一尺,则减之极也。自尔復入增劫,凡过百年,命增一年,身增一寸,如是增至八万四千岁,身增八丈,则增劫之极也。如是一减一增,共计一千六百八十万年,名一轆轤劫。”参见“ 中劫 ”。
分類:佛教语
《漢語大詞典》:中劫
佛家的宏观时间概念之一。相当于世界产生、发展、衰朽、灭亡(成、住、坏、空)中的一个阶段。即二十小劫或四分之一大劫。见大智度论法苑珠林卷三:“此中一减一增,十八增减,合二十中劫。”
《漢語大詞典》:三垢
佛教语。即三毒。《大庄严经·兜率天宫品》:“三垢憍慢尽,语业无诸过。”
《漢語大詞典》:究竟说(究竟説)
佛教语。指圆满透彻的教理。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秣底补罗国:“夫大乘教者,佛法之中究竟説也。”
《漢語大詞典》:讲供(講供)
佛教语。谓供奉讲经说法者。 唐 道宣 续高僧传·义解五·灵裕:“至止讲供,常溢千人,听徒嘉庆,前后重叠。”
《漢語大詞典》:讲匠(講匠)
佛教语。指讲经僧人。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五·法通:“年未登立,便为讲匠,学徒云聚,千里必集。” 唐 道宣 续高僧传·义解七·保恭:“又听《成实》,谓有餘悟,反求所明,翻成疑阻,即以问诸讲匠,皆无通者。”
《漢語大詞典》:壳漏子(殼漏子)
佛教语。指人的躯壳。景德传灯录·筠州洞山良价禅师:“师将圆寂,谓众曰:‘……离此壳漏子,向什么处与吾相见?’众无对。”
《漢語大詞典》:科经(科經)
佛教语。谓法师按宗派的家法判析经典的内容体系和结构。《〈楞严经〉序》:“科经者,合理行为正宗,离正宗为五分。”
《國語辭典》:覺劍  拼音:jué jiàn
以劍比喻覺悟的智慧。唐。王勃益州綿竹縣武都山淨慧寺碑〉:「揮覺劍而破邪山,揚智燈而照昏室。」
《漢語大詞典》:缘觉乘(緣覺乘)
佛教语。佛教以车乘喻教法。佛对机说法,一般分声闻、缘觉、菩萨三乘,或加人乘、天乘为五乘。缘觉乘即三乘或五乘中之一乘。 隋 智顗 《法华文句》卷七之上:“五乘者,五戒乘出三途苦,十善乘出人道八苦,声闻乘出三界无常苦,缘觉乘出从他闻法苦,菩萨乘出内无利智外无相好苦。”参见“ 缘觉 ”。
《國語辭典》:緣覺  拼音:yuán jué
一種佛教修行者所證得的果位。這種果位是阿羅漢中的一類,不從佛陀或其他人那裡聽聞佛法,由自己的努力了悟四聖諦、證涅槃。另外他也不對他人宣說自己證悟的真理,所以不能成為人天導師。緣覺是梵語辟支佛的意譯,唐僧慧苑認為,辟支佛意譯作緣覺是錯誤的,應譯作獨覺才正確。《中觀論疏。卷一末》:「問:『小乘有聲聞、緣覺二人……緣覺不稟教,聲聞稟教。』」
《漢語大詞典》:怨家债主(怨家債主)
佛教语。指前世或今生结怨欠债者。《无量寿经》卷下:“怨家债主,焚漂刼夺。” 唐 孔思义 《造像题记》:“业道受苦及怨家债主,悉愿布施欢喜,速得神生净土。”
《漢語大詞典》:愿楫(願檝)
佛教语。愿船之桨。比喻菩萨以大愿普度众生的手段。 清 龚自珍 《发大心文》:“我若不以今生坐大愿船,自鼓愿檝,尽诸后身,终成蹉忽,负恩无极,是谓枉得人身,虚闻佛法。”参见“ 愿船 ”。
《漢語大詞典》:愿船(願船)
佛教语。谓菩萨的誓愿,欲尽度众生于彼岸,故以船喻。 唐 迦才 净土论卷下:“ 阿弥陀佛 与 观世音 、 大势至 ,乘大愿船,浮生死海,就此娑婆世界,呼唤众生,令上大愿船。” 清 龚自珍 《发大心文》:“我若不以今生坐大愿船,自鼓愿檝,尽诸后身,终成蹉忽。”
《國語辭典》:因果報應  拼音:yīn guǒ bào yìng
佛教的基本理論之一。佛教謂生死輪迴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果關係。一切有意志的行為,不論善惡或中性,都必導致未來世的樂、苦或中性的生活經驗和生命形態。換言之,一切眾生的生活經驗和生命形態都是過去意志行為的結果。這種因果關係,在未解脫之前,永不休止。
《國語辭典》:遊戲三昧  拼音:yóu xì sān mèi
1.佛教稱修行者達到自在無罣礙,且心念純淨無染的境界。《景德傳燈錄。卷八。池州南泉普願禪師》:「後扣大寂之室,頓然忘筌,得遊戲三昧。」
2.形容一個人,放浪形骸,遊戲人間的生活態度。《兒女英雄傳》第一八回:「只因他一生所遭不偶,拂亂流離,一團苦志酸心,便釀成了這等一個遯跡空山,遊戲三昧的樣子。」
《國語辭典》:三昧  拼音:sān mèi
1.佛教謂修行者將心集中在一點的狀況。為胡語音譯。基本上和把心保持在無散亂或靜止的境界相似。《成實論》卷一二:「今當論三昧。問曰:『三昧何等相?』答曰:『心住一處是三昧相。』」也作「三摩地」、「三摩帝」、「三摩提」。
2.訣要、竅門。《宋史。卷三四四。李之純傳》:「之儀能為文,尤工尺牘,軾謂入刀筆三昧。」《紅樓夢》第四八回:「既是這樣,也不用看詩。會心處不在多。聽你說了兩句,可知三昧你已得了。」
《漢語大詞典》:兆载永劫(兆載永劫)
佛教语。极言时间之悠远漫长。《无量寿经》卷上:“所修佛国,开廓广大,超胜独妙,建立常然,无衰无变;於不可思议兆载永劫,积植菩萨无量德行。”
《漢語大詞典》:众同分(衆同分)
(1).佛教语。谓使有情得同等类似果报之因。《俱舍论》卷十五:“二由弃捨众同分故者,释由命终。”
(2).谓众人皆能辨别。 章炳麟 《国故论衡·辨性下》:“然则名言之部,分实、德、业使不相越,以实、德、业为众同分。”原注:“凡人思慧皆能别之,故曰众同分。”按,实、德、业指事物的实体、属性与名称三方面。
《》:
(諺語)救人不如救牲畜。比喻社會人心險惡,救濟了人,反而遭到對方的暗計。《水滸傳》第三○回:「眾生好度人難度,原來你這廝外貌相人,倒有這等賊心賊肝。」
《國語辭典》:正法眼藏  拼音:zhèng fǎ yǎn cáng
禪宗稱釋迦牟尼佛所付予迦葉的法。也就是禪宗以心印心的法門。後以比喻事物的要旨精義。《景德傳燈錄。卷一。第一祖摩訶迦葉》:「佛告諸大弟子,迦葉來時,可令宣揚正法眼藏。」宋。陸游 普燈錄序:「不立文字,不形言語,謂之正法眼藏。」
《國語辭典》:芸芸眾生  拼音:yún yún zhòng shēng
泛指世間一切生靈或特指塵世凡人。清。秋瑾〈革命軍制論〉:「芸芸眾生,孰不愛生?愛生之極,進而愛群。」
《漢語大詞典》:维摩丈室(維摩丈室)
佛教语。 维摩诘 居士的方丈室。室虽只有一丈见方,其所包容极广。《维摩经·文殊师利问疾品》载:长者 维摩诘 现神通力,即时彼佛遣三万二千师子坐,高广严净,来人 维摩诘 室,其室广博,包容无所妨碍。 宋 张元干 《西江月·和苏庭藻》词:“ 维摩 丈室久空空,不与散花同梦。” 清 赵翼 《游狮子林题壁》诗:“ 维摩 丈室走终日, 长房 缩地称仙术。”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或是 维摩 丈室,偶留天女散花。”
《漢語大詞典》:团堕(團墮)
佛教语。谓行乞而食。翻译名义集·斋法四食“分衞”原注:“正言儐茶波多,此云团堕,言食堕在鉢中也。或云儐茶夜,此云团;团者,食团,谓行乞食也。”
《漢語大詞典》:佗心通
佛教语。即他心通。谓能洞见众生心中所思。 宋 刘攽 中山诗话:“人皆言 士寧 能佗心通。 士寧 过余,余故默作念,侮戏之竟日, 士寧 不知,乌在其通也!”
《漢語大詞典》:陀罗骠(陀羅驃)
佛教语。 印度 胜论派哲学说明宇宙万有的六原理(六谛,译为六句义)中的第一实句义,即水、火、风……九种。亦所谓万物皆有之本体。 章炳麟 《无神论》:“若云 耶和瓦 外本有质料,如 鞞世师 所谓陀罗驃者,则此质料固与 耶和瓦 对立。”
《漢語大詞典》:陀罗尼门(陀羅尼門)
佛教语。总持的关键。 清 龚自珍 《发大心文》:“我生天上,寂然安隐,得诸三昧,陀罗尼门定慧第一,当念众生或困色阴,或困想阴,种种颠倒,我施安隐而以度之。”参见“ 陀罗尼 ”。
《國語辭典》:陀羅尼  拼音:tuó luó ní
一串幫助記憶的語言或聲音。為梵語dhāraṇī的音譯。意譯為總持。一般認為它具有神祕的力量,使持誦者獲得功德和對佛法不忘的作用。在漢、藏佛經中,陀羅尼皆採音譯。其篇幅長短不一。
《漢語大詞典》:五百罗汉(五百羅漢)
佛教语。常随 释迦 听法传道的五百弟子。十诵律卷四:“今日世尊与五百罗汉入 首波城 。”法苑珠林卷七三:“ 如来 将五百罗汉常以月十五日於中説戒。”一说为参加第一次结集或第四次结集的五百比丘。参阅 宋 高道素 《乾明院五百罗汉名号碑》。今寺庙罗汉殿多供奉“五百罗汉”。
《漢語大詞典》:五遍行
佛教语。唯识宗指五种周遍于一切心理活动的“心所法”。即触、作意、受、想、思。见《百法明门论》。 章炳麟 《国故论衡·明见》:“凡人之知,必有五徧行境,谓之触、作意、受、想、思。五徧行者,与阿罗识相应,当其触受,色声香味触,可以同时兼知也。”
《漢語大詞典》:五精舍
佛教语。古 印度 的佛教五大道场。 明 杨慎 《艺林伐山·五精舍》:“佛国五精舍:一 给孤园 ,二 灵鷲山 ,三 獮猴江 ,四 菴罗树 ,五 竹林园 。”参阅《三藏法数》卷二四。
《漢語大詞典》:五净德
佛教语。谓发心离俗、毁其形好、永割亲爱、委弃躯命、志求大乘。佛说诸德福田经:“佛告天帝,众僧之中,有五浄德,名曰福田,供之得福,进可成佛。”
《漢語大詞典》:无色界天(無色界天)
佛教语。即所谓极乐世界。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幽怪一·江南某生神游兜率天宫:“夫佛家之説,有肉界天,有色界天,有无色界天,若佛家所谓极乐世界者……盖宗动天中有一大地,为极清极虚之境,即是无色界天。”参见“ 无色界 ”。
《國語辭典》:無色界  拼音:wú sè jiè
佛教用語。佛教宇宙觀三界之一。指沒有形色的生存狀況。無色界又可分成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四個範疇,是修行禪定者才能往生的世界。《阿毗達磨俱舍論》卷八:「無色所屬界,說名『無色界』。」
《漢語大詞典》:无上菩提(無上菩提)
佛教语。谓最高之觉悟境界。大宝积经卷二八:“彼菩萨信诸如来正真正觉无上菩提。” 宋 苏轼 《题王霭如来出山相赞》:“错不错,安得无上菩提成等正觉?”《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凡是洞中,各有一个尊者在内做洞主,住居极乐胜境,同脩无上菩提。”
《漢語大詞典》:无相无作(無相無作)
(1).佛教语。谓弃绝众相,不事造作。 宋 陈善 扪虱新话·王荆公新经〈字说〉:“ 荆公 新经《字説》多用佛家语……云:‘无工以为穴,则空无相;无工以穴之,则空无作。无相无作,则空名不立。’”
(2).泛指不务空言。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五:“ 林自 为太学博士,上 章 相 子厚 启云:‘伏维门下相公,有猷有为,无相无作。’”
《漢語大詞典》:无羞僧(無羞僧)
佛教语。指破戒作恶的僧人。大智度论卷三:“云何名无羞僧?破戒,身口不净,无恶不作。” 明 王志坚 《表异录·佛乘》:“无羞僧谓破戒者。”
《國語辭典》:西方淨土  拼音:xī fāng jìng tǔ
佛教稱西方阿彌陀佛所處的世界。因這個世界的環境都是由珍寶構成,沒有任何汙染,住在這裡的眾生都具有無量功德,不為惡行,所以稱為「西方淨土」。明。湯顯祖《紫簫記》第三一齣:「至期身心歡喜,吉祥而逝,還生西方淨土。」簡稱為「西土」。
《國語辭典》:五位百法  拼音:wǔ wèi bǎi fǎ
佛教用語。佛教瑜伽行派將輪迴和解脫的一切分成心法、心所有法、色法、不相應行法和無為法,謂之五位。心法是指能生起認識分別作用的心,共有八種;心所有法是指由認識作用而引發的心理作用,共五十一種;色法是指物質性現象,分成十一種;心不相應行法是既不屬心也不屬於物質的有二十四種;無為法,非生滅或不再輪迴的現象,共有六種。合計一百。
《漢語大詞典》:无碍大会(無碍大會)
佛教语。即无遮大会。南史·梁纪中·武帝下:“﹝ 大同 二年十月﹞壬午,幸 同泰寺 ,设无碍大会。”参见“ 无遮大会 ”。
《國語辭典》:無遮大會  拼音:wú zhē dà huì
佛教公開的法會,不論賢聖道俗貴賤上下,一律皆可參預,平等行財、法二施,印度國俗常舉行之,中國六朝時,亦多仿行。《梁書。卷三。武帝本紀下》:「輿駕幸同泰寺,設四部無遮大會。」元。張國賓《合汗衫》第三折:「今有陳相公做這無遮大會,一應人等,都要捨貧散齋,小僧已都準備下了。」
《漢語大詞典》:无碍道场(無礙道場)
佛教语。举行无碍大会或无碍会的场所。 明 高明 《琵琶记·寺中遗像》:“今日俺寺中建一个无碍道场,不拣甚么人,或是荐悼双亲,保安自己的,都来这里聚会。”
《漢語大詞典》:无碍会(無礙會)
佛教语。即无遮会或无遮大会。 南朝 梁武帝 《幸阿育王寺赦诏》:“今出 阿育王寺 设无碍会。耆年童齿,莫不欣悦。”亦作“ 无碍会 ”。南史·梁纪中·武帝下:“﹝帝﹞幸 同泰寺 ,铸十方银像,并设无碍会。”参见“ 无遮大会 ”。
《國語辭典》:無遮大會  拼音:wú zhē dà huì
佛教公開的法會,不論賢聖道俗貴賤上下,一律皆可參預,平等行財、法二施,印度國俗常舉行之,中國六朝時,亦多仿行。《梁書。卷三。武帝本紀下》:「輿駕幸同泰寺,設四部無遮大會。」元。張國賓《合汗衫》第三折:「今有陳相公做這無遮大會,一應人等,都要捨貧散齋,小僧已都準備下了。」
《漢語大詞典》:无记业(無記業)
佛教语。不记善恶之业谓之“无记业”。 章炳麟 《人无我论》:“又於善业,不善业,无记业等,或当造作,或当止息,亦由思觉为先,方得作用。”参阅大乘义章卷七。
《漢語大詞典》:无间地狱(無間地獄)
(1).佛教语。即阿鼻地狱(梵语avic-inaraka)。据《俱舍论》卷十一称,造“十不善业”的重罪者堕入之,“受苦无间”,是地狱的最底层。 明 汪廷讷 《狮吼记·摄对》:“我看着他,想起我当初那妬妇来,恨不即时推你到无间地狱去!”
(2).指无间地狱中的重罪者。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冥府司籍之吏﹞曰:‘……不轮迴者亦三途:圣贤仙佛,不入轮迴;无间地狱,不得轮迴;无罪无福之人……无可轮迴。’”
《漢語大詞典》:无尽财(無盡財)
佛教语。寺庙中积累金钱,贷与他人,使生利息,以供佛、法、僧三宝之用,称为“无尽财”。摩诃僧祇律卷三三:“日日应与我尔许果,餘者与我尔许直,得直已,应著前食后食中,若犹故多者,当著无尽财中。”释氏要览卷下:“寺院长生钱,律云无尽财,盖子母展转无尽故。”
《漢語大詞典》:索诃世界(索訶世界)
佛教语。即娑婆世界。索诃,梵语的译音,也译作“娑婆”。意为“能忍”、“堪忍”。索诃世界,又名忍士,系 释迦牟尼 所教化的三千大千世界之总名。 唐 道宣 释迦方志·封疆:“佛之所王土也,号曰索訶世界,即古翻经为娑婆矣,经中所谓忍土者也。谓此土人强识力念能忍苦乐,堪任道器,故佛王之。” 辽 希麟 续一切经音义卷六:“索訶世界,旧娑婆,梵语也。此云堪忍,即 释迦如来 所主忍土地。”亦省作“ 索訶 ”。《法华经玄赞》卷二:“梵云索訶,此云堪念。诸菩萨等,行利乐时,多诸怨嫉,众苦逼恼,堪耐劳倦,而忍受故,因以为名。”
《漢語大詞典》:所缘缘(所緣緣)
佛教语。四缘之一。指尘境。见大智度论三二。 清 龚自珍 《发大心文》:“又当度旷劫以来至於此世,与我有仇、有怨之身,乃至遍度旷劫以来至於今世,若因缘,若增上缘,若等无间缘,若所缘缘,若有情而作缘,若无情而作缘,人所不见天眼乃见之身,依《首楞》説,十二类生,各各入其类中,而説法要而化导之。” 章炳麟 《诸子学略说》:“中土书籍少言缘者,故当徵之佛书。大凡一念所起,必有四缘:一曰因缘,识种是也;二曰所缘缘,尘境是也;三曰增上缘,助伴是也;四曰等无间缘,前念是也。缘者是攀附义。”
《國語辭典》:四弘誓願  拼音:sì hóng shì yuàn
佛教徒的四大願望。即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四明尊者教行錄》卷一:「今既受持大戒,已後必須發菩提心,起四弘誓願。」
《國語辭典》:四無量心  拼音:sì wú liàng xīn
佛教用語。佛教四支修行方法。即慈、悲、喜、捨。慈是對一切眾生慈愛的心,悲是對一切眾生悲愍的心,喜是對一切眾生生起喜悅的心,捨是對一切眾生無憎、無愛平等中立的態度。《菩薩本緣經》卷上:「諸婆羅門尋共稽首,求請菩薩以前和尚,菩薩憐愍即便受之,教令修學四無量心,以是因緣,命終即得生梵天上。」也作「四梵住」、「四等生」。
《漢語大詞典》:四食时(四食時)
佛教语。指诸天、三世诸佛、畜生、鬼神之食时。法苑珠林卷五五:“食有四种:旦,天食时;午,法食时;暮,畜生食时;夜,鬼神食时。”
《國語辭典》:言語道斷  拼音:yán yǔ dào duàn
佛教用語。指沒有分別心的境界,非言語所能表達。《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下》:「言語道斷,心行處滅。」
《漢語大詞典》:炎摩
佛教语。梵语Yama的音译。主管地狱之王。 清 梅冲 《诗佛歌》:“佛之所到无不化,先生法力如其大。一声忽作狮子吼,喝破炎摩下方走。”
《漢語大詞典》:焰慧地
佛教语。谓大乘菩萨十地修行中的第四地。在此阶次中,菩萨精进道业,断除思惑,慧性炽盛如焰。八十卷本《华严经·十地品》:“菩萨住此焰慧地,其心清浄永不失;悟解决定善增长,疑网垢浊悉皆离。” 明 徐复祚《一文钱》第六折:“自煖地以至欢喜地、离垢地、焰慧地、法云地,地地相乘。”亦省作“ 焰地 ”。八十卷本《华严经·十地品》:“始登焰地增势力,生如来家永不退;於佛法僧信不坏,观法无常无有起。”十住经·焰地:“如是诸菩萨摩訶萨,住此菩萨焰地,诸善根转增明利。下地菩萨,所不能及。”参见“ 十地 ”。
《國語辭典》:十地  拼音:shí dì
佛教用語:(1)依菩薩證悟的層次而分的十種境界。即極喜地、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佛說十地經》卷一:「唯諸佛子,我不見有諸佛國界,彼中如來不歎說此菩薩十地者。」《西遊記》第八回:「悟時超十地三乘,凝滯了四生六道。」也稱為「菩薩地」。(2)菩薩十地中的第十地,僅次於佛果的境界。唐。高宗〈謁慈恩寺題奘法師房〉:「蕭然登十地,自得會三歸。」
《漢語大詞典》:依他起性
佛教语。与“遍计所执性”和“圆成实性”合称“三性”。谓一切事物均由诸缘和合、心识变现而有,虚幻不实。用以说明“唯识无境”的宗旨。成唯识论卷八:“谓心、心所及所变现,众缘生故,如幻事等,非有似有,誑惑愚夫,一切皆名依他起性。” 章炳麟 《国故论衡·辨性下》:“计唯物者,虽不知圆成实性,犹据依他起性。最下有唯理论师,以无体之名为实,独据徧计所执性,以为固然。”亦省作“ 依他性 ”。 清 龚自珍 《南岳大师乘止观科判》:“止观境界分三科:一、真实性,即真如;一、依他性,即第八阿黎耶识;一、分别性,即第六、第七识。”
《漢語大詞典》:狝猴江
佛教语。古 印度 的佛教五大道场之一。 明 杨慎 《艺林伐山·五精舍》:“佛国五精舍:一 给孤园 ,二 灵鷲山 ,三 獮猴江 ,四 菴罗树 ,五 竹林园 。”参见“ 五精舍 ”。
《漢語大詞典》:五精舍
佛教语。古 印度 的佛教五大道场。 明 杨慎 《艺林伐山·五精舍》:“佛国五精舍:一 给孤园 ,二 灵鷲山 ,三 獮猴江 ,四 菴罗树 ,五 竹林园 。”参阅《三藏法数》卷二四。
《國語辭典》:香火因緣  拼音:xiāng huǒ yīn yuán
前世共修所結的緣分。《北齊書。卷三二。陸法和傳》:「但於空王佛所與主上有香火因緣,見主人應有報至,故求援耳。」唐。白居易〈喜照密閑實四上人見過〉詩:「臭帑世界終須出,香火因緣久願同。」
《漢語大詞典》:虾蟆禅(蝦蟆禪)
佛教语。禅宗谓虾蟆唯解一跳,不解他术。比喻一知半解而不活泼、不自由之“死禪”。 明 张居正 《答南司成屠平石论为学》:“所称道德之説,虚而无当, 庄子 所谓‘其嗌言者若哇’,佛氏所谓‘虾蟆禪’耳。” 明 陈继儒 《读书镜》卷二:“盖相,地道也,妇道也,地欲耐物,妇欲耐家,不然,佛氏所谓虾蟇禪,一跳即倒耳。”
《漢語大詞典》:须弥芥子(須彌芥子)
(1).佛教语。谓广狭、大小等相容自在,融通无碍。语本《维摩诘经·不思议品》:“以 须弥 之高广内芥子中,无所增减。”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题永丰杨少游提点一枝堂》词:“休説须弥芥子,看取鵾鹏斥鷃,小大若为同?” 清 钱谦益 《〈华严忏法〉序》:“《华严》之义,帝网重重, 须弥 芥子,互相容纳。”
(2).指总体中的极小部分。 清 涵秋 《穷丐》上:“ 阿奇 明知积有十圆,不过股分中一须弥芥子。”
《漢語大詞典》:邪见网(邪見網)
佛教语。谓邪见参差交错如网。形容邪见深广。《智度论》卷十一:“是入邪见网,烦恼破正智。离诸清浄戒,唐苦堕异道。”亦省作“ 邪网 ”。大乘起信论:“行者常应智慧观察,勿令此心堕於邪网。”
《漢語大詞典》:罪度
佛教语。谓拔脱引渡于罪孽之中。《西游记》第二七回:“自从湼槃罪度,削髮秉正沙门,跟你做了徒弟,把这个‘金箍儿’勒在我头上,若回去,却也难见故乡人。”
《漢語大詞典》:罪门(罪門)
佛教语。指遭受苦难和造作罪恶的开始处。 南朝 齐 萧子良 《净住子净行法门·在家从恶》:“恩爱一缚著,牵人入罪门。”
《漢語大詞典》:覆谛(覆諦)
佛教语。颠倒的道理。谓颠倒真理。 章炳麟 《五无论》:“譬若病眼者死,而眼中所见之空华与之俱死。虽然,此未可为常人道也,常人所信,惟有覆諦而已。”
《國語辭典》:改頭換面  拼音:gǎi tóu huàn miàn
本指一代新人換舊人,面孔不斷變換。語本《全唐詩。卷八○六。寒山詩》:「改頭換面孔,不離舊時人。」後比喻表面上雖改變,而實質未變。《朱子語類。卷一○九。論取士》:「今人作經義,正是醉人說話。只是許多說話改頭換面,說了又說,不成文字。」《文明小史》第三四回:「拿出做八股時套襲成文的法子,改頭換面,做成若干種,也想去賣錢。」亦比喻澈底改變。如:「他出獄後決定改頭換面,重新做人。」
《漢語大詞典》:顿说(顿説)
佛教语。指主张顿悟的学说。 唐 澄观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一:“诸菩萨行自此生故,初成顿説,不同餘经有渐次故。”参见“ 顿悟 ”。
《漢語大詞典》:顿证(頓證)
佛教语。犹顿悟。 明 董其昌 画禅室随笔·评旧帖·临官奴帖真跡:“抑余二十年餘时书此帖,兹对真蹟,豁然有会,盖渐修顿证,非一朝夕。”参见“ 顿悟 ”。
《國語辭典》:頓悟  拼音:dùn wù
佛教用語:(1)謂在一時間證得真理。《五燈會元。卷四。薦福弘辯禪師》:「如來出世為天人師,善知識隨根器而說法,為上根器者開最上乘頓悟至理。」(2)證悟一切現象都無真實的生滅變化。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南朝梁。劉孝標。注:「法師研十地,則知頓悟於七住。」
《漢語大詞典》:度无极(度無極)
佛教语。犹言到彼岸。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三:“度无极,或言到彼岸,皆一义也。梵言波罗蜜多是也。” 宋 法云 翻译名义集卷四:“生死为此岸,涅槃为彼岸,烦恼为中流,菩萨以无相智慧乘禪定舟航,从生死此岸到涅槃彼岸……故云度无极。”
《漢語大詞典》:非时浆(非時漿)
佛教语。佛家称苏油、蜜、石蜜果汁等为非时浆。 晋 法显 佛国记:“劝化供养僧,作非时浆。” 晋 法显 佛国记:“客僧往到,旧僧迎送,代担衣鉢,给洗足水,涂足油,与非时浆。”
《漢語大詞典》:分段身
佛教语。谓轮回六道的凡身俗体。轮回六道之身,各随其业因而寿命有分限,形体有段别,故曰分段身。 唐 拾得 之五:“得此分段身,可笑好形质。” 明 李贽 《与袁石浦书》:“以为此分段之身祸患甚大,虽转轮圣王不能自解免也。”亦省作“ 分段 ”。 宋 秦观 《陪李公择观金地佛牙》:“薄伽梵相含空虚,化人分段同璠璵。”
《漢語大詞典》:法我见(法我見)
佛教语。“二我见”之一。谓凡夫不知“性空”之理,执着一切事物有真实体性的妄见。《起信论》卷下:“法我见者,计一切法各有体性。” 瞿秋白 《饿乡纪程》五:“我呢?以整顿思想方法入手,真诚的去‘人我见’以至于‘法我见’,当时已经略略领会得唯实的人生观及宇宙观。”参见“ 人我 ”。
《漢語大詞典》:人我
(1).他人与我。庄子·天下:“愿天下之安寧以活民命,人我之养,毕足而止,以此白心。”《关尹子·二柱》:“浑人我,同天地。” 清 谭嗣同 《仁学》二:“人知脑气筋通五官百骸为一身,即当知电气通天地万物人我为一身也。”
(2).借指尘世。 元 邓学可 《端正好·乐道》套曲:“人我场中枉驰骤,苦海波中早回首。”
(3).佛教语。即人我见。凡俗之人妄认自身常住不变,执着“有我”之见,佛家谓之“人我见”。《坛经》三五:“人我是 须弥 ,邪心是大海,烦恼是波浪……无人我, 须弥 自倒;除邪心,海水竭,烦恼无,波浪灭。”
(4).佛教语。人相和我相并称的略语。为人我四相中之二相。 清 吴伟业 《赠苍雪》诗:“人我将无同,是非空诸所。”详“ 四相 ”。
《漢語大詞典》:二庄严(二莊嚴)
佛教语。智慧庄严和福德庄严。前者即六度中的般若,后者即六度中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和禅定。 北本 《涅槃经·师子吼菩萨品一》:“若有人能为法諮启,则为具足二种庄严,一者智慧,二者福德。若有菩萨具足如是二庄严者,则知佛性。”亦省作“ 二严 ”。 唐 窥基 成唯识论述记卷七末:“善资粮者,福智二严。非 清辨 等恶取空者,能成是事,得菩提也。” 元 张仲深 《送全上人》:“二严二乘妙熟探,大千小千了无外。”
《漢語大詞典》:烦恼树(煩惱樹)
佛教语。喻烦恼容易生长。《佛遗教经》:“实智慧者……一切病者之良药也,伐烦恼树之利斧也。” 唐 王维 《与胡居士皆病寄此诗兼示学人》之二:“空虚花聚散,烦恼树稀稠。”
《漢語大詞典》:烦恼业(煩惱業)
佛教语。谓因愚痴而造下的罪孽。 唐 孟浩然 《还山贻湛法师》诗:“烦恼业顿捨,山林情转殷。”
《國語辭典》:返照回光  拼音:fǎn zhào huí guāng
人在臨死前,精神或臉色短暫的好轉。元。李壽卿《度柳翠》第四折:「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那其間返照回光,同登大道。」也作「回光返照」、「迴光返照」。
《漢語大詞典》:回光反照(迴光反照)
亦作“ 回光返照 ”。
(1).指太阳落到地平线下时由于反射作用而使天空短时发亮,用以喻人临死前精神的短暂兴奋。 元 杨暹 《刘行首》第三折:“我着你便蓬岛风清,阳臺雾锁,楚岫云遮,弃死归生,回光返照。”红楼梦第一一○回:“ 贾政 知是回光返照,即忙进上参汤。 贾母 的牙关已经紧了。”
(2).比喻事物衰亡之前,表现情况的一时好转。 老舍 《茶馆》第三幕:“我看这群浑蛋都有点回光反照,长不了!”
(3).谓自我省察。古文参同契集解卷上:“ 魏公 举日月以喻阴阳之相资,而拳拳於晦朔薄蚀,其意葢有在矣,学者能不泥文执象,而回光返照以求身中之日月晦朔,始信其言之不我欺也。”朱子语类卷一二一:“夜来诸公閒话至二更,如何如此?相聚不回光反照作自己工夫,却要閒説!”
见“ 迴光返照 ”。
《漢語大詞典》:画瓶盛粪(畫瓶盛糞)
佛教语。谓人身如盛粪的画瓶,身为幻相,乃诸苦所集。
《漢語大詞典》:灰身灭智(灰身滅智)
佛教语。谓断除一切身心烦恼,为小乘阿罗汉果的境界。 隋 智顗 《四教仪》:“若灰身灭智,名无餘涅槃。”亦作“ 灰身泯智 ”。 明 智旭 教观纲宗:“若灰身泯智,名无餘涅盘。”
《國語辭典》:灰頭土面  拼音:huī tóu tǔ miàn
1.佛教用語。指修行得道者為度化眾生而投入紅塵,不事修飾。《五燈會元。卷一八。楊州齊謐首座》:「個漢灰頭土面,尋常不欲露現。而今寫出人前,大似虛空著箭。」
2.形容頭面汙穢。宋。葛長庚〈菊花新。念我東皇大帝兒〉詞:「灰頭土面、千河水,把我如何洗。」也作「灰頭土臉」、「灰頭草面」。
《漢語大詞典》:华严世界(華嚴世界)
佛教语。法身佛 毘卢遮那 的净土。以大莲花中包藏微尘数的世界,故名。见《华严经》卷八。 茅盾 《霜叶红似二月花》八:“一滴水就是一个须弥世界;一只苍蝇的眼睛,也是一个华严世界。”
《漢語大詞典》:吉祥坐
佛教语。也叫结跏趺坐。佛教徒坐禅的一种姿势。 唐 慧琳 一切经音义卷八:“一曰吉祥,二曰降魔……其吉祥坐,先以左趾押右股,后以右趾押左股,令二足掌仰於二股之上,手亦右押左,仰安跏趺之上,名为吉祥坐。”
《漢語大詞典》:回向文
佛教语。佛家于法会结束时齐声朗诵的一种偈文。即发誓愿共同皈依佛道。 净土宗 多以 唐 善导 之《发愿观三宝》偈“愿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为回向文。其余诸宗,大同小异。
《漢語大詞典》:恚刀
佛教语。谓瞋心。因其能如刀之伤人,故称。 唐 王勃 《四分律宗记序》:“除惑箭而断爱枝,销恚刀而解疑网。”
《國語辭典》:穢囊  拼音:huì náng
佛教認為人的肉身不外是血、肉、痰、大、小便等物,外面包了一層皮的東西,故稱為「穢囊」。《神僧傳》卷八:「穢囊無吝,施汝一飧。」
《漢語大詞典》:光音天
佛教语。色界诸天之一,二禅天之第三天。此天绝音声,以光为语言,故名。亦泛指二禅天。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三:“阿波会天,此云光音天,亦言极光浄天,即第二禪第三天也。” 清 钱谦益 《孙子长征君六十寿序》:“当骤雨为沉灰,夜壑负趋之后,此两人者,如光音天人,遗种劫后,亦不可不谓之多也。”亦省作“ 光音 ”。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双树幻抄上:“层城閬风之巍峨,光音浄乐之瑰丽,幻而究於无者也。”
《漢語大詞典》:黑沙地狱(黑沙地獄)
佛教语。十六游僧地狱之一。长阿含经卷十九:“宿罪所牵,不觉忽到黑沙地狱,时有热风暴起,吹热黑沙来著其身。”
《漢語大詞典》:黑说(黑説)
佛教语。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二二:“谓若佛及弟子所説恶法名为黑説,所説善法名为大説。又四果人及独觉菩萨等説名为黑説,若佛所説名为大説也。”瑜伽师地论卷十六:“三者能善了,知黑説大説。”
分類:佛教语
《漢語大詞典》:害想
佛教语。加害他人的念头。《增一阿含经·地主品》:“若观害想,亦命终者生饿鬼中,形体烧然,苦痛难陈。”《增一阿含经·地主品》:“若有不害想者,命终时自然天上。”
《漢語大詞典》:函盖乾坤(函蓋乾坤)
佛教语。五灯会元·云门偃禅师法嗣·德山缘密禅师:“我有三句语示汝诸人:一句函盖乾坤,一句截断众流,一句随波逐浪。”原谓泯合无间。后指言语诗文契理或一心专志而绝无杂念。 宋 叶梦得 石林诗话卷上:“ 老杜 诗亦有此三种语,但先后不同,‘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为函盖乾坤句。” 元 姬翼 《瑶台第一层》词:“性珠穿透方,信葆光、函盖乾坤,自通神。”
《漢語大詞典》:呵罗罗(呵羅羅)
佛教语。指传说中的寒冰地狱。大智度论卷十六:“呵婆婆、呵罗罗、睺睺,此三地狱,寒风噤战,口不能开,因其呼声而以名狱。” 清 翟灏 通俗编·语辞:“《大论》:寒冰地狱,一名阿罗罗,一名呵婆婆,皆像其寒颤声也。”
《漢語大詞典》:呵婆婆
佛教语。地狱名。大智度论卷十六:“呵婆婆、呵罗罗、睺睺,此三地狱,寒风噤战,口不能开,因其呼声而以名狱。”
《漢語大詞典》:和香丸
佛教语。以种种香末和为一丸,比喻一法之中具无量佛法。《光明玄义》卷上:“《华严》云:‘一法门,无量法门而为眷属,首《楞严》和香丸,大品裹珠,法华一地所生,涅槃大海水浴,皆是其义。’”
《漢語大詞典》:补特伽罗(補特伽羅)
佛教语。意译为人、众生、数取趣。旧译为“福伽罗”、“弗伽罗”、“富特伽耶”等。成唯识论述记卷二:“补特伽罗,数取趣也。”意为屡往五趣轮回者。 章炳麟 《无神论》:“若云由补特伽罗而生,而此补特伽罗者亦復无其自性,是故人我之见必不能立。”参见“ 五恶趣 ”。
《漢語大詞典》:五恶趣(五惡趣)
佛教谓地狱、饿鬼、畜生、人、天五种轮迴处所。相对于西方极乐世界而言,均为不良之趋所。《无量寿经》卷下:“往生 安养国 ,横截五恶趣。”亦省作“ 五趣 ”。《俱舍论》卷八:“谓前所説地狱、傍生、鬼及人、天,是名五趣。”按,傍生,即畜生。
《國語辭典》:不即不離  拼音:bù jí bù lí
佛教用語。中國佛教如來藏系的思想。謂清淨的本心與輪迴世界的關係,既不是等同,也不是兩種各別的個體。《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不即不離,無縛無脫。」後多比喻對人的態度,既不親近,也不疏遠。如:「她不即不離的態度,讓他苦惱萬分。」
《漢語大詞典》:不请之法(不請之法)
佛教语。谓佛陀在无人请问时,随机宣说的特别教旨。其内容即净土法门;其形式即十二分教中的优陀那,意为无问自说。见翻译名义集·十二分教《无量寿经》卷上:“﹝ 如来 ﹞兴大悲,愍众生,演慈辩,授法眼,杜三趣,开善门,以不请之法,施诸黎庶。”
《國語辭典》:辯才無礙  拼音:biàn cái wú ài
1.能言善道。《三國演義》第六○回:「且無論其口似懸河,辯才無礙。」《孽海花》第一三回:「這可見韻高的辯才無礙,說得頑石點頭了。」
2.析辨深奧的佛法,毫無障礙不解之處。《大方廣佛華嚴經》卷七二:「辯才無礙,智慧明達。」
《漢語大詞典》:边罪(邊罪)
佛教语。指僧人犯淫、盗、杀人、大妄语等四重罪。犯此罪者为佛海边外人,不堪重入净戒之海,故称。见 唐 道宣 《四分律删繁补缺行事钞》上三。
《漢語大詞典》:唱萨(唱薩)
佛教语。萨,娑度之讹,意为善哉。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经师·道慧:“每夕讽咏,輙闻闇中有弹指唱萨之声。”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十六:“唱萨,此言讹也,正言娑度。此译云善哉。”
《漢語大詞典》:常沙
佛教语。犹 恒河 沙数,形容数量极大。 宋 苏轼 《佛心鉴偈》:“心花发明照十方,还度如是常沙众。”
《漢語大詞典》:常寂光土
佛教语。四土之一。 清 龚自珍 《诵得生净土陀罗尼记数簿书后》:“上品上生,生 阿弥陀佛 常寂光土,限戊戌岁毕之。”
分類:佛教语
《國語辭典》:百丈竿頭  拼音:bǎi zhàng gān tóu
比喻道行修養達到極高境界。《景德傳燈錄。卷一○。湖南長沙景岑禪師》:「百丈竿頭不動人,雖然得入未為真。百丈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也作「百尺竿頭」、「萬丈竿頭」。
《國語辭典》:百尺竿頭  拼音:bǎi chǐ gān tóu
百尺竿的頂端。比喻達到極高的境界,多用來勉勵人的成就雖達登峰造極的境地,仍須努力上進。如:「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宋。朱熹答鞏仲至書〉:「故聊復言之,恐或可以少助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之勢也。」元。張養浩〈折桂令。功名百尺竿頭〉曲:「功名百尺竿頭,自古及今,有幾個乾休。」也作「百丈竿頭」、「萬丈竿頭」。
《漢語大詞典》:庵摩罗(菴摩羅)
(1).果名。即菴摩勒。
(2).佛教语。梵语amala的音译。意译为清净识、无垢识。谓经修行,阿赖耶识脱离迷妄,达到清净无漏时,则称此名。金刚三昧经·本觉利品:“诸佛如来常以一觉而转诸识,入菴摩罗。” 章炳麟 《建立宗教论》:“菴摩罗者,译言无垢,即此阿赖耶识永离垢染而得此名。”
《國語辭典》:阿呼地獄  拼音:ā hū dì yù
佛教宇宙觀諸地獄中之一種。《法苑珠林》卷七:「復何因緣名阿呼地獄?此諸眾生受嚴切苦逼迫之時叫喚,而言:『阿呼!阿呼!甚大苦也!』是名為阿呼地獄。」
《漢語大詞典》:阿罗汉果(阿羅漢果)
佛教语。小乘谓断一切嗜欲和烦恼并出三界生死者,称为得到阿罗汉果。百喻经·三重楼喻:“我今不用餘下三果,唯求得彼阿罗汉果。”
《漢語大詞典》:阿僧祇劫
佛教语。谓无数极长之时节。 晋 法显 佛国记:“菩萨从三阿僧祇劫,苦行不惜身命。” 明 汪廷讷 《狮吼记·摄对》:“阿僧祇劫修行,刹那时间瀟洒。” 元 李寿卿《度柳翠》第二折:“ 柳翠 ,无量阿僧秪劫,与大千沙界轮迴,一切般若波罗蜜心,向不二门头变化,一条大路上天堂。”参见“ 阿僧祇 ”。
《漢語大詞典》:阿僧祇
梵语的译音。义译为无数。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双树幻钞中:“何以云阿僧祇,阿者 秦 言无,僧祇者, 秦 言数,凡梵书称阿僧祇,即 华 言无数也。” 章炳麟 《大乘佛教缘起考》:“大乘入楞伽经第五云:‘大慧,我於娑婆世界,有三阿僧祇百千名号。’”
《國語辭典》:八功德水  拼音:bā gōng dé shuǐ
1.西方極樂世界的八功德池及須彌山、七金山的內海,皆盈滿八功德水。八功德謂一甘、二冷、三軟、四輕、五清淨、六不臭、七飲時不損喉、八飲後不傷腸。《俱舍論》卷一一:「妙高為初,輪圍最後,中間八海。前七名內七,中皆具八功德水。」
2.河川名:(1)在雲南省賓川縣雞足山巔。(2)在南京鍾山。
《漢語大詞典》:八十种好(八十種好)
佛教语。指如来善相的八十种细微特征,如无见顶相、鼻高不现孔、眉如初月、耳轮垂埵等。 隋 慧远 大乘义章卷二十:“三十二相名字如是。何者是八十种好?如《地持》説。”亦转为“八十二好”、“八十一种好”。隋书·经籍志四:“ 释迦 当 周庄王 之九年四月八日,自母右胁而生,姿貌奇异,有三十二相,八十二好。” 清 赵翼 《绵州刺史刘荫萱驻藏回蜀远寄藏佛一尊赋谢》诗:“惜哉丈六身,缩作三寸小。难具三十二相,八十一种好。”
《國語辭典》:本來面目  拼音:běn lái miàn mù
1.佛教用語。指人固有的心性、本分。《五燈會元。卷二。蒙山道明禪師》:「不思善,不思惡,正恁麼時,阿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
2.事物原本的樣子。《鏡花緣》第四六回:「任他變幻,何能脫卻本來面目!」
《國語辭典》:刀山劍樹  拼音:dāo shān jiàn shù
一種極殘忍的刑罰。參見「劍樹刀山」條。《宋史。卷四八一。列國世家四。南漢劉鋹傳》:「作燒煮剝剔、刀山劍樹之刑,或令罪人鬥虎抵象。」
《漢語大詞典》:忉利天宫
佛教语。指忉利天中央 帝释 所居的宫殿。见法苑珠林卷五引起世经。 章炳麟 《无神论》:“若夫佛家之説,亦云忉利天宫,上有天帝。”参见“ 忉利天 ”。
《漢語大詞典》:忉利天
梵语的音意兼译。即三十三天。六欲天之一。佛教谓须弥山顶四方各有八天城,合中央 帝释 所居天城,共三十三处,故云。即一般所说的天堂。 晋 法显 佛国记:“佛上忉利天三月,为母説法。” 清 洪升 《长生殿·补恨》:“我当上奏天庭,使你两人世居忉利天中,永远成双,以补从前离别之恨。” 赵朴初 《拟寒山》诗之三:“莫羡忉利天,转眼泥犂掉。”亦省作“ 忉利 ”。 北周 庾信 《秦州天水郡麦积崖佛龛铭》:“影现须弥,香闻忉利。”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二:“忉利……此译三十三天。”旧唐书·刘瞻传:“业累尽消,往生忉利。”
《漢語大詞典》:刀叶(刀葉)
(1).佛教语。指地狱中用以刺割罪人的尖利之叶。正法念处经·地狱品四:“所谓多有大利剑树高一由旬,刀叶甚利,树茎炎热,烟毒炽盛。”
(2).刀片。 巴金 《秋》三十:“ 王氏 那对胜利者的威逼的眼光却不肯放松这张带可怜相的脸,它们象锋利的刀叶在那上面刮来刮去。”
《漢語大詞典》:大叫唤
(1).佛教语。八大地狱之一。大智度论卷十六:“第四、第五名叫唤、大叫唤。”法苑珠林卷十一:“五名大呼,亦名大叫唤地狱,四山火起,欲逃无路,故名大叫唤地狱。”
(2).指大叫唤地狱中受苦的鬼魂。 鲁迅 《华盖集·“碰壁”之后》:“我眼前总充塞着重迭的黑云,其中有故鬼,新鬼,游魂,牛首阿旁,畜生,化生,大叫唤,无叫唤,使我不堪闻见。”
《國語辭典》:大慈大悲  拼音:dà cí dà bēi
大慈,佛家用語,指愛一切眾生;大悲,指拯救一切受苦難的人。「大慈大悲」形容救度眾生的廣大慈悲。《五燈會元。卷一。釋迦牟尼佛》:「世尊大慈大悲,開我迷雲,令我得入。」亦形容人心腸好,非常慈悲。《水滸傳》第四回:「萬望長老收錄,大慈大悲!看趙某薄面,披剃為僧。」
《漢語大詞典》:带刀卧(帶刀卧)
佛教语。谓右胁卧。《禅林象器笺·带刀卧》:“僧传带刀卧,即《传灯》‘右胁吉祥睡也’。盖带刀者於左脇,故不得左脇而卧,因名右脇卧为带刀卧也。”
分類:佛教语
《漢語大詞典》:等无间缘(等無間緣)
佛教语。四缘之一。亦译为“次第缘”。等,为等同之义。无间,指心及诸心所之前念后念生灭相续,其中无他法间隔。《大毘婆沙论》卷二一:“因缘如种子法,等无间缘如开导法,所缘缘如任仗法,增上缘如不障法。”《俱舍论·分别根品》:“此缘生法,等而无间,依是义立等无间名。由此色等皆不可立等无间缘,不等生故。”成唯识论卷七:“等无间缘。谓八观识及彼心所与心虽恒俱转,而相应故和合似一,不可施设离别殊异,故得互作等无间缘。” 清 龚自珍 《发大心文》:“﹝诸佛﹞乃至遍度旷刼以来,至於今也,若因缘,若增上缘,若等无间缘,若所缘缘,若有情而作缘,若无情而作缘,人所不见天眼乃见之身,依首楞説,十二类生,各各入其类中,而説法要而化导之。”
《漢語大詞典》:等一大车(等一大車)
佛教语。佛经中长者平等赐予诸子的大白牛车。等一,同等。《法华经·譬喻品》:“尔时长者,各赐诸子等一大车。其车高广,众宝庄校,周匝栏盾,四面悬铃。又於其上张设幰盖,亦以珍奇杂宝而严饰之。宝绳绞络,垂诸华缨。重敷綩綖,安置丹枕。驾以白牛,肤色充洁,形体姝好,有大筋力,行平步正,其疾如风。”
《國語辭典》:電光石火  拼音:diàn guāng shí huǒ
閃電呈現的亮光,火石擊發的火光。比喻轉瞬間即逝。《兒女英雄傳》第二三回:「便是廝守百年,也不過是電光石火。」
《漢語大詞典》:成佛作祖
佛教语。谓修成佛道,成为祖师。亦以喻获得杰出成就。白雪遗音·马头调·小尼姑:“成佛作祖待做甚么? 陈妙常 也曾还俗过。”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词采》:“凡作诗、文、书、画、饮酒、鬭棋与百工技艺之事,无一不具夙根,无一不本天授。强而后能者,毕竟是半路出家,止可冒斋饭喫,不能成佛作祖也。” 鲁迅 《〈华盖集〉题记》:“所以,这运,在和尚是好运:顶有华盖,自然是成佛作祖之兆。但俗人可不行,华盖在上,就要给罩住了,只好碰钉子。”
《漢語大詞典》:成住坏空(成住壞空)
佛教语。谓世界变化的四个阶段,即四大劫:成劫,产生时期;住劫,存在时期;坏劫,毁坏时期;空劫,空无时期。见《俱舍论》卷十二。 宋 陆游 《道院偶述》诗:“已经成住坏空劫,犹是东西南北人。”
《漢語大詞典》:尘尘刹刹(塵塵刹刹)
佛教语。《华严经》所说的“圆融平等”的境界。谓一一微尘之中皆现无数国土(刹),而国土中又有微尘,微尘中又有国土,重重无尽,平等无碍。华严宗据以成立“十玄门”中的“微细相容安立门”。见 唐 法藏 华严经探玄记等。 唐 澄观 《华严经随疏演义抄》卷二七:“上经中明:尘尘刹刹,佛佛生生,皆悉融摄,事事相望。即云一一各各融摄,即是无差。” 宋 朱熹 《公济和诗见闵耽书勉以教外之乐以诗请问》之一:“至理无言絶浅深,尘尘刹刹不相侵。” 清 金喟 《〈离骚经〉序》:“周以常住为义,易以变易为义……尘尘刹刹,无不普遍,又復尘尘周于刹刹,刹刹周于尘尘,然后世界自见其易,圣人时得其常,故云‘周易’。”
《漢語大詞典》:痴定(癡定)
佛教语。谓枯坐无慧。 隋 智顗 观音玄义卷上:“若定而无慧者,此定名痴定。”
分類:佛教语
《漢語大詞典》:痴箭(癡箭)
佛教语。谓害人害己的邪念。法苑珠林卷十四引过去现在因果经:“我等於长夜,为痴箭所射。”
《漢語大詞典》:达嚫(達嚫)
佛教语。施舍。 唐 白居易 《苏州南禅院千佛堂转轮经藏石记》:“师既来,教行如流,僧至如归,供施达嚫,随日而集。堂有羡食,路无飢僧,游者学者,得以安给。”
《漢語大詞典》:迁形(遷形)
佛教语。指僧侣逝世。金石萃编·唐道安禅师塔记:“以 总章 元年十月七日迁形於 赵景公寺 禪院。”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书卒异词:“僧卒曰迁形,亦曰迁化。见《禪道安禪师塔记》《僧维新等经幢》。”
《國語辭典》:普度眾生  拼音:pǔ dù zhòng shēng
佛教用語。指以一種廣大無分別的慈悲心,解脫眾生的悲苦,使登彼岸,到達解脫境界。《警世通言。卷四○。旌陽宮鐵樹鎮妖》:「能變能化,無大無不大,無通無不通,普度眾生,號作天人師。」也作「普渡眾生」。
《漢語大詞典》:祛练神明(祛練神明)
佛教语。修智慧,断烦恼。意谓去除尘念,修炼智慧,便可成佛。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佛经以为祛练神明,则圣人可致。” 刘孝标 注:“释氏经曰: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但能修智慧,断烦恼,万行具足,便成佛也。”亦作“ 祛治神明 ”。《续谈助》卷四引 晋 郭澄子 《郭子》:“佛经以为祛治神明,则圣可致。”
《漢語大詞典》:难解难入(難解難入)
佛教语。指佛陀所阐释之理深奥不易解,玄妙不易入。妙法莲华经·方便品:“其智慧门,难解难入。”
《漢語大詞典》:平等法会(平等法會)
佛教语。即无遮会(梵文意译)。原意为五年一次的大斋会。谓平等行财施和法施的法会。南史·梁纪中:“帝幸 同泰寺 ,设平等法会。”
《漢語大詞典》:辟支小乘
佛教语。即辟支佛乘。因其并无师承,独自悟道,未能达到无上觉悟的法界而成佛,故称。《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吾佛以救度众生为本,吾每静脩洞中,固是正果。但只独善其身,便是辟支小乘。”亦称“ 辟支下乘 ”。 清 蒋士铨 《空谷香·心梦》:“犹坠辟支下乘,不能见如来也。”
《漢語大詞典》:破相宗
佛教语。 延寿 所立三宗之第二, 净影 所立四宗之第三, 慧远 所立四宗之第二,皆称“破相宗”。
分類:佛教语
《漢語大詞典》:十方常住
佛教语。四种常住之一。谓接待往来僧人的寺院。亦称庙产等物品。见《行事钞》卷中之一。翻译名义集·寺塔坛幢:“十方常住:如僧家供僧常食,体通四方。”《水浒传》第六回:“我这里是个非细去处。只因是十方常住,被一个云游和尚,引着一个道人,来此住持,把常住有的没的都毁坏了。”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及病起往访,则寺中无是二僧。或曰古佛现化;或曰十方常住,来往如云,萍水偶逢,已飞锡他往云。”
《漢語大詞典》:狮子身中虫(獅子身中蟲)
佛教语。比喻从内部破坏佛法的僧团中的败类。语出莲华面经卷上:“ 阿难 ,譬如师子命絶身死,若空、若地、若水、若陆所有众生,不噉食彼师子身肉,唯师子身自生诸虫,还自噉食师子之肉。 阿难 ,我之佛法非餘能坏,是我法中诸恶比丘,犹如毒刺,破我三阿僧祇劫积行勤苦所积佛法。”后亦指混入革命阵营的投机分子。 鲁迅 《集外集·〈奔流〉编校后记(十二)》:“﹝ 高尔基 ﹞早年所作的《鹰之歌》有 韦素园 先生的翻译……这里的信(指 高尔基 一九二八年十月七日发表于 苏联 《真理报》《给苏联的“机械的市民们”》)却是近作,可以看见他的坦白和天真,也还很盛气。‘机械的市民’其实也是坦白的人们,会照他心里所想的说出,并不涂改招牌,来做‘狮子身中虫’。”亦省作“ 狮虫 ”。 陈毅 《满江红·游广东旋至海南岛度假一周记沿途所见》词之四:“靠人民打碎旧河山,狮虫灭。”
《國語辭典》:十八羅漢  拼音:shí bā luó hàn
謂唐末宋初間在十六羅漢外附加慶友和賓頭盧二人,但賓頭盧即賓度盧跋羅惰闍的重複。另有一說是加入降龍、伏虎二尊者。清高宗易為迦葉和軍徒缽嘆。西藏則於十六羅漢外加上達磨多羅和摩訶衍和尚。宋代之後,十八羅漢取代了十六羅漢風行全中國。
《國語辭典》:十六羅漢  拼音:shí liù luó hàn
佛陀入滅後,受佛囑咐住在世間護持佛法的十六大羅漢。十六羅漢從五世紀後期,受到中國廣泛的崇拜,並成為佛教藝術重要的創作體裁,唐末至宋初由十六尊羅漢發展成十八尊流行中國、西藏二地。大阿羅漢難提蜜多羅所說法住記:「復重請言:『所說十六大阿羅漢我輩不知其名何等?』慶友答言:『第一尊者名賓度羅跋羅惰闍;第二尊者名迦諾迦伐蹉;第三尊者名迦諾迦跋釐墮闍;第四尊者名蘇頻陀;第五尊者名諾距羅;第六尊者名跋陀羅;第七尊者名迦理迦;第八尊者名伐闍羅弗多羅;第九尊者名戍博迦;第十尊者名半託迦;第十一尊者名囉怙羅;第十二尊者名那伽犀那;第十三尊者名因揭陀;第十四尊者名伐那婆斯;第十五尊者名阿氏多;第十六尊者名注荼半託迦;如是十六大阿羅漢。』」
分類:释迦弟子
《國語辭典》:石火電光  拼音:shí huǒ diàn guāng
形容極短促,一閃即逝。清。嶷如居士《西游補。序》:「夫心外心、鏡中鏡,奚啻石火電光,轉眼已盡。」清。錢詠《履園叢話。卷二。閱古。元石礎》:「滄海桑田五百載,石火電光一剎那。」
《漢語大詞典》:生死长夜(生死長夜)
佛教语。指漫长昏昧的生死轮回。 清 道霈 《重刊〈坛经〉缘起》:“原夫大地众生,居生死长夜中。”
《漢語大詞典》:认影为头(認影爲頭)
佛教语。谓认虚作实。景德传灯录·月轮禅师:“所以道,从门入者不是家珍,认影为头岂非大错?”
分類:佛教语
《漢語大詞典》:认鸡作凤(認雞作鳳)
佛教语。谓认凡庸为珍贵。万善同归集卷一:“如 楚国 愚人认鸡作凤,犹春池小果执石为珠。但任浅近之情,不探深密之旨。”
《漢語大詞典》:赡部金(贍部金)
佛教语。赡部柰陀金。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二一:“赡部柰陀金……旧云阎浮檀金,名一也。但赡部树半临陆地,半临海中,此海水底有金也。”后以“赡部金”泛指藏金。 奚侗 《辛亥岁暮杂诗》:“谁怜 赵氏 无炊火,计岁犹分赡部金。”
分類:佛教语
《漢語大詞典》:山斤
佛教语。高山的斤数。谓以斤两衡量 须弥山 的重量。喻佛法广大或佛寿无量。金光明经玄义上:“此金光明经,甚深无量。太空虚界,尚不喻其高广,况山斤海滴,寧得尽其边崖?” 宋 宗鉴 释门正统卷四:“为説释尊长寿,虽山斤海滴,地尘空界,亦不可比。”
《漢語大詞典》:三十二相
佛教语。谓佛陀具有的三十二种不同凡俗的显著特征,与微细特征八十种“好”,合称“相好”。如足下安平、手指纤长、金色、丈光、身如师子、广长舌、绀青眼、顶成肉髻和眉间白毫等相。各经所举略有出入。详见大智度论卷四。 唐 欧阳詹 《福州南涧寺上方石像记》:“亭亭厥心,隐出真像三十二相。” 唐 黄滔 《丈六金身碑》:“独殿以居之,翼二菩萨於左右,三十二相足,八十种好具。” 清 赵翼 《刘荫萱远寄藏佛一尊赋谢》诗:“惜哉丈六身,缩作三寸小,难具三十二相,八十一种好。”
《漢語大詞典》:三师七僧(三師七僧)
佛教语。佛徒授比丘具足戒,行三师七僧之制。三师指戒和尚、羯磨师和教授师。七僧指七名作证的和尚。也称为“三师七证”。参阅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上之三。萨婆多毘尼毘婆沙卷二:“受戒时须三师七僧。”
《漢語大詞典》:三千八万(三千八萬)
佛教语。指三千威仪,八万细行。 唐 齐己 《勉送吴国三五新戒归》诗:“努力只须坚守护,三千三万是垣墙。”参见“ 三千威仪 ”。
《漢語大詞典》:三千威仪(三千威儀)
佛教谓僧尼日常遵循的众多律仪。威仪,指行事进退的仪则。《五灯会元·六祖下一世·永嘉真觉禅师》:“祖曰:‘夫沙门者,具三千威仪,八万细行。’”
《國語辭典》:三善道  拼音:sān shàn dào
佛教稱輪迴中處境較好的三類眾生。即天、人、阿修羅。《大智度論》卷三○:「善有上、中、下故,有三善道──天、人、阿修羅。」
《漢語大詞典》:三贤十圣(三賢十聖)
佛教语。《仁王经》所说大乘修证阶次中居于十信位与妙觉位之间者。三贤指虽得相似之解而未脱凡夫之性的住、行、向三位。十圣指已发大智而舍凡夫之性的十地菩萨。《仁王经·菩萨教化品》:“三贤十圣忍中行,唯佛一人能尽原。”《仁王经·菩萨教化品》:“三贤十圣住果报,唯佛一人居浄土。”
《國語辭典》:三藐三菩提  拼音:sān miǎo sān pú tí
佛教用語。為梵語samyaksaṃbodhi的音譯。意譯為正等正覺。佛教謂最究竟的覺悟。《妙法蓮華經》卷二:「若我等待說所因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必以大乘而得度脫。」也作「正等菩提」、「三耶三菩提」。
《漢語大詞典》:杀害障(殺害障)
佛教语。指杀害生灵的罪业。 南朝 梁武帝 《净业赋》序:“既不食众生,无復杀害障。”
《漢語大詞典》:鸠垣(鳩垣)
佛教语。指大身鬼。正法华经·应时品:“无数鳩垣,框榱怀懅。百千妖魅,慞遑驰走。”道行般若经·昙无竭菩萨品:“亦入於摩睺勒,亦入於罗刹,亦入於鳩垣,亦入於薜荔。”
分類:佛教语
《漢語大詞典》:九品莲池(九品蓮池)
佛教语。西方极乐世界九品莲台的所在地。指化生境界。 元 无名氏 《猿听经》第四折:“只因你舍妄求真,修因累行,今日返本归真,位至西方九品莲池地步。”参见“ 九品莲臺 ”。
《漢語大詞典》:九品莲台(九品蓮臺)
佛教净土宗认为:修行完满者死后可往西方极乐世界,身坐莲花台座,因各人生前修行深浅不同,而所坐莲台有九等之别,九品莲台是最高一等。《西游记》第七七回:“ 如来佛祖 正端坐在九品寳莲臺上,与十八尊轮世的阿罗汉讲经。” 清 刘献廷 《后横塘》诗:“只今九品莲臺上,欲化朝云暮雨峰。”
《漢語大詞典》:空王佛
佛教语。过去世千佛之一。《法华经·授学无学人记品》:“诸善男子,我与 阿难 等於 空王佛 所,同时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漢語大詞典》:口吞三世
佛教语。谓忘记过去、现在、未来。 宋 苏辙 《〈筠州聪禅师得法颂〉序》:“禪师 聪公 昔以讲诵为业。晚游 浄慈本师 之室,诵 南岳 思大和尚 口吞三世诸佛语,迷闷不能入……既而礼 僧伽 像,醒然有觉,知三世可吞无疑也。”
《國語辭典》: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拼音:kǔ hǎi wú biān,huí tóu shì àn
本意指生死輪迴是無窮盡的,但只要能看到自我清淨的本性,即可解脫輪迴的痛苦。後引申為惡將招致無窮的痛苦,向善才能到達安樂境界,用來勸人改過自新。元。無名氏《度柳翠》第一折:「世俗人沒來由爭長競短,你死我活,有呵喫些個,有呵穿些個,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漢語大詞典》:苦集灭道(苦集滅道)
佛教语。亦名四谛。苦为生老病死,集为集聚骨肉财货,灭为灭惑业而离生死之苦,道为完全解脱实现涅槃境界的正道。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无苦集灭道。”法苑珠林卷二五:“﹝ 阿难 ﹞见鸟聪黠,为説四諦,苦集灭道。”
《漢語大詞典》:枯木龙吟(枯木龍吟)
佛教语。犹言在阒寂中能听到巨响。意谓绝灭一切妄念,达到不生不灭的大自在境地。五灯会元·洞山价禅师法嗣·曹山本寂禅师:“﹝僧﹞乃问师:‘如何是枯木里龙吟’……遂示偈曰:‘枯木龙吟真见道,髑髏无识眼初明。喜识尽时消息尽,当人那辨浊中清。’”
《漢語大詞典》:金屎法
佛教语。禅宗指参禅。古尊宿语录·普说:“参禪唤作金屎法。未会一似金,会了一似屎,山僧甚不肯此语。如今思量,了语虽麤,其间旨趣不浅。”
《漢語大詞典》:金色世界
佛教语。指佛所居住的世界。 宋 赞宁 宋高僧传·感通四·法照:“ 照 其日晚於道场外遇一老人,告 照 云:‘师先发愿往金色世界奉覲大圣,今何不去?’”亦省作“ 金色界 ”。 宋 刘克庄 《念奴娇·菊》词:“佛説诸天金色界,未必庄严如此。”参见“ 金地 ”。
《漢語大詞典》:金地
(1).土地的美称。 南朝 陈 张正见 《从永阳王游虎丘山》诗:“瑞草生金地,天花照石梁。” 北周 王褒 《日出东南隅行》:“银缕明光带,金地织成襦。”
(2).佛教谓菩萨所居以黄金铺地,故称。释氏要览上:“金地或云金田,即 舍卫国 给孤 长者,侧布黄金,买 祇太子 园,建精舍,请之居之。” 宋 赞宁 宋高僧传·感通·唐五台山竹林寺法照传:“他日斋时,还於鉢中五色云内现其 五臺 诸寺,尽是金地,无有山林秽恶。”
(3).借指佛寺。 宋 曾巩 《钱塘上元夜祥符寺陪咨臣郎中丈燕席》诗:“金地夜寒消美酒,玉人春困倚东风。” 元 刘埙 《隐居通议·骈俪三》:“玉京十二阑干,分明可到;金地三千世界,倏忽见前。”参见“ 银地 ”。
《漢語大詞典》:金藏云(金藏雲)
佛教语。金色的云气。 章炳麟 《五无论》:“世界初成,溟濛一气,液质固形,皆如烟聚。佛谓之金藏云, 康德 谓之星云,今人谓之瓦斯气,儒者则以太素目之。”
《漢語大詞典》:轮化(輪化)
佛教语。谓轮回转生。 明 顾起纶 国雅品·士品四:“乙卯间,丁 倭 变,公倡义集僧兵为捍,子婿死之,遂鬱鬱负疴,多寄跡兰若间。平生苦空事佛,岂夙世高僧轮化邪?”
《國語辭典》:明心見性  拼音:míng xīn jiàn xìng
洞明心性的本源。《元史。卷二六。仁宗本紀三》:「明心見性,佛教為深;修身治國,儒道為切。」《西遊記》第一一回:「陛下明心見性,是必記了,傳與陽間人知。這喚做『六道輪迴』。」
《漢語大詞典》:名闻利养(名聞利養)
佛教语。谓名声远闻与以利养身。《佛母般若经·菩萨相品》:“不求世间名闻利养,不乐多畜饮食、衣服、卧具、医药及餘资具。” 清 龚自珍 《妙法莲华经四十二问》:“第三十六问:全经颠倒、重复、蔓衍之故。答:易知也!西土有诸讲师,家置一编,户抱一偈,名闻利养之故。”
《國語辭典》:夢幻泡影  拼音:mèng huàn pào yǐng
比喻空虛不真實。《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漢語大詞典》:梦中说梦(夢中説夢)
佛教语。喻虚幻之甚。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五九六:“復次 善勇猛 ,如人梦中説梦所见种种自性。如是所説梦境自性都无所有。何以故? 善勇猛 ,梦尚非有,况有梦境自性可説。” 唐 白居易 《读禅经》诗:“须知诸相皆非相,若住无餘却有餘。言下忘言一时了,梦中説梦两重虚。” 清 曹寅 楝亭诗钞卷二有诗题《甲戌仲夏二十二日,有吴门之役,午憩句容驛院,梦为投琼之戏,予素不解此,醒与客论其禎祥,真不异梦中説梦也》
《漢語大詞典》:眇因
佛教语。妙因。谓绝妙的行因,菩萨的大行。 王闿运 《衡州西禅寺碑》:“爰逮古德,咸任眇因。”
《漢語大詞典》:离相平等(離相平等)
佛教语。谓离开色相,泯除一切差别。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方外玄踪:“大而虚空,细而纤芥,是谓离相平等。”
《漢語大詞典》:离魂舍(離魂舍)
佛教语。指躯壳。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写真》:“打灭起离魂舍欲火三焦,摆列著昭容阁文房四宝,待画出 西子湖 眉月双高。” 徐朔方 等校注:“离魂舍,躯壳。佛家语。”参见“ 离魂倩女 ”。
《漢語大詞典》:离魂倩女(離魂倩女)
太平广记卷三五八引 唐 陈玄祐 《离魂记》载: 唐 张镒 居 衡州 ,其幼女名 倩娘 ,“端妍絶伦”。其 甥王 宙“幼聪悟,美容范”, 镒 甚器重,常说:“他时当以 倩娘 妻之。”后 镒 忽以女别字,“女闻而鬱抑。” 宙 亦恚恨,托言赴京,买舟遽行。至山郭数里,夜半 倩娘 忽至,遂絜与俱遁。五年后, 宙 携妻、子归 衡州 。 宙 诣 镒 谢罪。 镒 大惊,以其女 倩娘 卧病在床,数年未离闺阁。使人验之,果见 倩娘 在舟中。“颜色怡畅。”迎女归,与卧床之 倩娘 “翕然相合为一体”。 元 郑光祖 有《倩女离魂》杂剧演此事。后以“离魂倩女”喻指痴情美女。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我为头儿看,看你箇离魂 倩女 ,怎发付掷果 潘安 。” 明 唐寅 《收江南》词:“好似离魂 倩女 ,镇相随。” 嬴宗季女 《六月霜·前提》:“痛离魂 倩女 ,寃同精卫;浮云夫壻,忍甚 秋胡 。”亦省作“ 离魂女 ”。 明 汤显祖 吕硕园 《还魂记·急难》:“俺满意儿待駟马过门,和你离魂女同归气高。”
分類:衡州
《漢語大詞典》:卢獦(盧獦)
佛教语。指地狱中用以惩治罪人的猛兽。 明 徐复祚《一文钱》第三出:“我闻闭财之人,要入卢獦地狱,久之当作饿鬼。” 明 徐复祚《一文钱》第六出:“止因尘缘未尽,謫降下方,竟被铜臭昏迷,几入卢獦地狱。”
《漢語大詞典》:龙华三会(龍華三會)
佛教语。度人出世的法会。 弥勒菩萨 在龙华树下开法会三次济度世人,分初会、二会、三会。祖庭事苑:“龙华树也,其树有华,华形如龙,故名龙华。经言当来 弥勒 於此树下説法度人,而有三会。初会先度 释迦 所未度者,次度其餘,凡六十八亿人。第二会六十六亿。第三会六十四亿。故曰龙华三会。” 宋 辛弃疾 《东坡引·闺怨》词:“病来只谢旁人劝。龙华三会愿,龙华三会愿。”
《漢語大詞典》:龙华树(龍華樹)
佛教语。 弥勒 成道时的道树。法苑珠林卷二四:“ 弥勒 得道为佛时,於龙华树下坐……《大成佛经》:‘华枝如龙头,故名龙华树。’亦有别传云:‘子从龙宫出,故名龙华树也。’”参见“ 龙华三会 ”。
《漢語大詞典》:龙华三会(龍華三會)
佛教语。度人出世的法会。 弥勒菩萨 在龙华树下开法会三次济度世人,分初会、二会、三会。祖庭事苑:“龙华树也,其树有华,华形如龙,故名龙华。经言当来 弥勒 於此树下説法度人,而有三会。初会先度 释迦 所未度者,次度其餘,凡六十八亿人。第二会六十六亿。第三会六十四亿。故曰龙华三会。” 宋 辛弃疾 《东坡引·闺怨》词:“病来只谢旁人劝。龙华三会愿,龙华三会愿。”
《漢語大詞典》:率陀天院
佛教语。指兜率天内院,即弥勒净土。见《弥勒上生经》。 元 无名氏《猿听经》第四折:“也是俺,有缘。遇善缘,贺飞腾入率陀天院。”参见“ 兜率天 ”。
《國語辭典》:兜率天  拼音:dōu shuài tiān
妙足、知足。梵語Tusita的音譯。欲界六天之一。此天一晝夜相當於人間四百年。住此的天人澈體光明,但未斷欲,故仍屬欲界。大乘佛教認為,此天有內院和外院,外院是欲界天,內院則是隬勒居住的淨土,為彌勒信仰者追求的往生去處。唐。白居易 答客說詩:「海山不是吾歸處,歸即應歸兜率天。」也譯作「兜率陀」、「睹史多」。
《漢語大詞典》:六尘不染(六塵不染)
佛教语。意谓排除物欲,保持洁净。 唐 武三思 《孝明皇后碑》:“六尘不染,孤标水上之花。”《西游记》第九八回:“六尘不染能归一,万刼安然自在行。”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金和尚:“五藴皆空,六尘不染,是谓‘和尚’。”参见“ 六尘 ”。
《國語辭典》:六塵  拼音:liù chén
塵,接觸的對象。佛教將心和感官接觸的對象分成色、聲、香、味、觸、法(指心所對的境)六塵。若任由眼、耳、鼻、舌、身、意追逐六塵,心就會充滿著煩惱。南朝梁。武帝〈十喻〉詩五首之一:「楎睢變三有,恍惚隨六塵。」也稱為「六處」。
《國語辭典》:世界  拼音:shì jiè
1.佛教用語:(1)古印度人的宇宙觀,指以須彌山為中心,同一個日、月所照的四天下為一世界。《大正藏。般若部。後秦。鳩摩羅什譯。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一○。法稱品》:「世尊!般若波羅蜜為大利益如是,於三千大千世界中能作佛事。」(2)指一尊佛所教化的國土。清。錢謙益〈募修開元寺萬佛閣疏文〉:「華嚴世界,湧現於閻浮提,何其盛也。」
2.世上、人間。唐。岑參與高適薛據登慈恩寺浮圖〉詩:「登臨出世界,磴道盤虛空。」唐。李商隱 北青蘿詩:「世界微塵裡,吾寧愛與憎。」
3.地球上的所有地方或國家。如:「世界史」、「世界大戰」。
4.自成體系的組織或現象。如:「科學世界」、「兒童世界」。
《國語辭典》:世界觀  拼音:shì jiè guān
對整個世界的根本看法。
《漢語大詞典》:诸天(諸天)
(1).佛教语。指护法众天神。佛经言欲界有六天,色界之四禅有十八天,无色界之四处有四天,其他尚有日天、月天、韦驮天等诸天神,总称之曰诸天。长阿含经卷一:“佛告比丘, 毗婆尸菩萨 生时,诸天在上於虚空中,手执白盖宝扇,以障寒暑风雨尘土。” 南朝 宋 谢灵运 《昙隆法师诔》序:“且三界迴沉,诸天倏瞬。”《敦煌变文汇录·频婆娑罗王后宫綵女功德意供养塔生天因缘变文》:“人民欢喜皆称嘆,诸天爱护讚精明。”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法堂里摆列着诸天圣像。”《西游记》第十七回:“诸天遂来洞口报知。”
(2).指神界的众神位。后泛指天界;天空。 唐 谷神子 《博异志·阴隐客》:“修行七十万日,然后得至诸天,或 玉京 、 蓬莱 、 崑閬 、 姑射 。” 清 林则徐 《即目》诗:“不知身与诸天接,却讶云从下界生。”
《國語辭典》:仁者  拼音:rén zhě
有仁德的人。《論語。憲問》:「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文選。司馬相如。難蜀父老》:「仁者不以德來,強者不以力并。」
《國語辭典》:天花  拼音:tiān huā
1.病名。天花已有數千年的歷史,是由天花病毒引起之人類傳染病,傳染性極強,而人是天花病毒的唯一宿主。天花可以在人類造成不同程度的感染,其致死率約1~30%,發病時會發疹,是在臉、手臂與腿出現濃密的疹子,這些疹子圓、緊繃並深深的包埋在皮膚,且在1~2天內產生,而後遍布全身。病變會轉變成膿泡,在出疹的第2週,病變處開始變乾,約3~4週結痂處會剝離脫落。其他症狀包括高燒、疲勞、頭痛與背痛等。世界衛生組織於西元1980年正式宣布天花已經從地球上根除,並全面停止施打牛痘疫苗,天花成為第一個由人類從自然界根除之疾病。
2.雪花。宋。陸游擬峴臺觀雪〉詩:「山川滅沒雪作海,亂墜天花自成態。」也作「天華」。
《國語辭典》:安居  拼音:ān jū
1.家居無事。《文選。丘遲。與陳伯之書》:「將軍松柏不翦,親戚安居。」
2.佛教用語。佛教規定於四月十五日至七月十五日禁止僧尼外出,應在寺內坐禪修學,稱為「安居」。參見「結夏安居」條。
《漢語大詞典》:真无(真無)
佛教语,即空无。指事物的虚幻不实。 唐 王昌龄 《香积寺礼拜万回平等二圣僧塔》诗:“真无御化来,借有乘化归。”
《國語辭典》:法師  拼音:fǎ shī
1.精通佛法、善說教理並致力於修行傳法的出家人。一般也作為對出家人的敬稱。唐。李公佐《南柯太守傳》:「又七月十六日,吾於孝感寺侍上真子,聽契玄法師講觀音經。」
2.遵守師承。《佛開解梵志阿颰經》:「沙門所說,言必法師,其所不聞,不得意造。」
3.精通道法,可為人師或進行法事的道士。《唐六典。卷四。尚書禮部。祠部郎中》:「道士修行有三號:其一曰法師,其二曰威儀師,其三曰戒律師。」《水滸傳》第四十七回:「說這廝也好大膽,獨自一個來做細作,打扮做個解魘法師,閃入村裡來。」也作「法官」。
《國語辭典》:法界  拼音:fǎ jiè
佛教用語:(1)構成現象的法則。和空性、真如、實際同義。《辯中邊論。卷上》:「由聖法因義,說為『法界』,以一切聖法,緣此生故。」(2)十八界之一,佛教將一切存在分成十八類,法界為其中一類。謂屬於心智所覺察的對象。《阿毗達磨俱舍論》卷二:「六識、意界及法界,攝屬心所法,名有所緣,能取境故。」
《漢語大詞典》:心所
佛教语。心所有法的简称。亦名相应行法、心数。谓此类法皆依心王而起,与心王相应。如:触、作意、受、想、思等,共六位五十一种。 章炳麟 《驳神我宪政说》:“且心所有五徧行境,人与禽兽所同也。”
《國語辭典》:慈悲  拼音:cí bēi
佛教用語。慈,指給予眾生安樂;悲,指拔除眾生痛苦。南朝梁。沈約 懺悔文:「爰始成童,有心嗜慾,不識慈悲,莫辨罪報。」後泛指慈愛、悲憫。如:「慈悲為懷」。元。楊顯之《瀟湘雨》第三折:「哥哥,你只管裡將我來棍棒臨身,不住的拷打。難道你的肚腸能這般硬,再也沒那半點兒慈悲的。」《西遊記》第一回:「好!好!好!今日方知姓也。萬望師父慈悲!既然有姓,再乞賜個名字,卻好呼喚。」《紅樓夢》第一六回:「列位神差略發慈悲,讓我回去和這一個好朋友說一句話就來的。」
《國語辭典》:前生  拼音:qián shēng
上輩子。《老殘遊記》第一七回:「願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屬;是前生註定事,莫錯過姻緣。」
《國語辭典》:色相  拼音:sè xiàng
1.佛教用語。指物質的特徵。
2.引申為人的聲音容貌。《醒世姻緣傳》第五回:「每日叫小胡兒,奚落他,他也不露一些色相出來。」
3.色彩三要素之一,即色彩相貌。如赤、橙、黃、綠、青、紫等,就是色相的名稱。
《國語辭典》:羅漢  拼音:luó hàn
佛教修證的果位。屬度己為主的小乘佛教之極果。一般指隨釋迦佛修證的弟子。參見「阿羅漢」條。
《國語辭典》:比丘  拼音:bǐ qiū
佛教用語。男子出家受具足戒者的通稱。為梵語bhikṣu的音譯。《大寶積經》卷一:「譬如今世多聞比丘住阿蘭若,或聚落中。」元。李好古《張生煮海》第一折:「釋門大道要參修,開闡宗源老比丘。」也譯作「比邱」、「苾芻」。
《國語辭典》:安禪  拼音:ān chán
安坐修習禪法。南朝梁。張纘南征賦〉:「尋太傅之故宅,今築室以安禪。」唐。王維 過香積寺詩:「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
《國語辭典》:空王  拼音:kōng wáng
佛的尊稱。清。錢謙益〈碧雲寺〉詩:「禮拜空王三歎息,自穿蘿徑拄孤籐。」清。陳曾壽八聲甘州。鎮殘山風雨耐千年〉詞:「忍殘年心事,寂寞禮空王。」
《漢語大詞典》:西堂
(1).西厢的前堂。书·顾命:“一人冕,执刘,立于东堂;一人冕,执鉞,立于西堂。” 孔 传:“立於东西厢之前堂。”仪礼·特牲馈食礼:“几席两敦在西堂。” 郑玄 注:“西堂,西夹室之前。”
(2).泛指西边的堂屋。《楚辞·九辩》:“澹容与而独倚兮,蟋蟀鸣此西堂。”南史·谢惠连传:“﹝ 灵运 ﹞尝於 永嘉 西堂思诗,竟日不就。” 元 范梈 《谷口散暑》诗:“维时仲夏半,织女当西堂。”
(3).佛教语。佛门职位的称呼。《禅林象器笺·称呼门》:“他山前住人,称西堂。盖西是位,他山退院人来此山,是宾客,故处西堂。”
《漢語大詞典》:相好
佛教语。佛经称 释迦牟尼佛 有三十二种相,八十二种好。又称 无量寿佛 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一一好中,复有八万四千光明。亦用作佛像的敬称。 汉 牟融 《理惑论》:“佛身相好,变化神力无方。” 南朝 宋 谢灵运 《佛影铭》序:“容仪端庄,相好具足。” 唐 王勃 《梓州慧义寺碑铭》:“容华秀絶,相好端明。”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五:“ 释氏 在世时,説法於忉利天,而 优填王 思慕不已,请 大目犍连 运神力,於他方取旃檀木,摄匠手,登天视其相好,归而刻焉。”
《漢語大詞典》:我见(我見)
(1).亦称“ 我执 ”。佛教语。指执着于我,以身为实体的观点。被视为烦恼之源。成唯识论卷四:“我见者,谓我执。於非我法,妄计为我,故名我见。”大乘起信论:“对治邪执者,一切邪执,皆依我见,若离於我,则无邪执。”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试案尔时人生,莫不絶异其前,入於自识,趣於我执,刚愎主己,於庸俗无所顾忌。”
(2).个人私见。 张孝若 《立宪运动及谘议局成立》:“到了议决了以后,大家就抛弃我见,服从多数。”
《國語辭典》:三寶  拼音:sān bǎo
1.三種寶貴的事物。《老子》第六七章:「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六韜。卷一。文韜。六守》:「太公曰:『大農、大工、大商,謂之三寶。』」
2.佛教以佛陀是佛寶,佛的教法是法寶,出家團體為僧寶,此三者能令人止惡、行善、離苦、得樂,極為尊貴,故稱為「三寶」。《賢劫經》卷一:「敬三寶本決眾疑網,奉行慇懃而不休廢。」南朝梁。王琰《冥祥記。陳秀遠》:「少奉三寶,年過耳順,篤業不衰。」
《漢語大詞典》:千界
佛教语。大千世界的省称。 宋 朱熹 《导引》诗:“向来已悟藏千界,今日何劳倒五行。” 宋 朱熹 《次韵雪后书事》之二:“眼惊银色迷千界,梦断彤庭散百寮。”
《國語辭典》:利益  拼音:lì yì
好處。《後漢書。卷七六。循吏列傳。衛颯》:「勸令養蠶織屨,民得利益焉。」《大唐三藏取經詩話》卷上:「果得如此,三世有緣。東土眾生獲大利益。」
《國語辭典》:大勢  拼音:dà shì
1.大局的形勢。如:「現今社會朝向多元化發展,此乃大勢所趨,無可避免」。《三國志。卷一四。魏書。劉放傳》:「乘勝席卷,將清河朔,威刑既合,大勢以見。」
2.大略情形。《儒林外史》第四三回:「大勢看來,自是如此,但是上頭問下來,這一句話卻難以登答。」
3.地位高而有權勢。《晉書。卷三八。宣五王傳。平原王幹傳》:「大勢難居,不可不慎。」
4.大規模、大數量。元。王伯成《貶夜郎》第二折:「忽地興兵起士卒,大勢長驅入帝都。」《封神演義》第二八回:「次早旭日東昇,大砲三聲,開城門,大勢人馬殺奔周營。」
《漢語大詞典》:大势至(大勢至)
佛教菩萨名。梵语Mahāsthāma-prāpta的意译,又译“得大势”。阿弥陀佛右胁侍,与阿弥陀佛及左胁侍观音合称“西方三圣”。《观无量寿经》:“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三涂,得无上力,是故号此菩萨名大势至。”亦省称“ 大势 ”。 隋炀帝 《皇太子敬灵龛文》:“顷来留瑞,久现弥陀。踵武观音,连衡大势。”参阅翻译名义集·菩萨别名
《國語辭典》:歸真  拼音:guī zhēn
1.還其本來。漢。班固東都賦〉:「遂令海內棄末而反本,背偽而歸真。」
2.佛家語。指人死而入涅槃。唐。楊烱〈益州溫江縣令任君神道碑〉:「百年天枉,一旦歸真。」
《國語辭典》:名色  拼音:míng sè
1.事物的名稱、名字。元。無名氏《謝金吾》第一折:「則俺這百尺樓臺,是祖先留在,功勞大,更打著個郡馬的名色,那廝也怎敢便來胡折。」《醒世恆言。卷六。小水灣天狐貽書》:「小廝家眼淨,望見那人是個野狐,卻叫不出名色。」
2.名義、名目。《東周列國志》第五二回:「靈公一心貪著夏姬,把遊幸當個名色,正是:『竊玉偷香真有意,觀山玩水本無心。』」《後西遊記》第二回:「不過借焚脩名色,各處募化錢糧。」
3.名聲、名氣。《醒世姻緣傳》第一五回:「兩個原不曾幫了他兩家作惡,也不甚指了他兩家的名色詐人。」《鏡花緣》第七二回:「你們二位姐姐不彈,豈不把『瑤琴』、『素琴』兩個好名色埋沒了。」
4.有名的美人。唐。孟棨《本事詩。情感》:「酒酣,謂韓曰:『秀才當今名士,柳氏當今名色,以名色配名士,不亦可乎?』」
5.職官名。《醒世姻緣傳》第六回:「部裡遞了援例呈子,弄神弄鬼,做了附學名色。」
《漢語大詞典》:尘境(塵境)
原为佛教语。佛教以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因称现实世界为“尘境”。 唐 司空曙 《寄卫明府》诗:“翠竹黄花皆佛性,莫教尘境误相侵。” 宋 袁褧 枫窗小牍卷上:“嘉花名木,类聚区别,幽胜宛若生成,西抵 丽泽 ,不类尘境。” 李广田 《〈闻一多选集〉序》:“而这样的文字,如不是由所谓‘诗境’拉向‘尘境’,不是在思想上向现实突进了一步,是不可能出现的。”
《國語辭典》:禪客  拼音:chán kè
1.參禪的修行人。唐。劉長卿〈雲門寺訪靈一上人〉詩:「禪客知何在?春山到處同。」
2.梔子的別名。參見「梔子」條。
《國語辭典》:導師  拼音:dǎo shī
1.指導學生研究學術及擔負訓育責任的老師。如:「在一年的導師任內,他和班上同學建立了深厚的情誼。」
2.佛教用語:(1)指引導眾生去迷就正的人為導師。《新名詞訓纂。學屬。導師》引《佛報恩經》:「導師者,導以正路,示涅槃經,使得無為長樂故。」(2)指僧伽中的上座。
《漢語大詞典》:天魔
(1).佛教语。天子魔之略称。为欲界第六天主。常为修道设置障碍。《楞严经》卷九:“或汝阴魔,或復天魔。”百喻经·小儿得大龟喻:“邪见外道,天魔 波旬 ,及恶知识,而语之言,汝但极意六尘,恣情五欲,如我语者,必得解脱。”
(2).道教指天上的魔怪。云笈七籤卷四:“有经无符,则天魔害人。”
(3).泛指魔鬼。 章炳麟 《无神论》:“恶性既起,故不得不归咎於天魔。”
(4).乐舞名。 元 张昱 《辇下曲》诗之二七:“舞唱天魔供奉曲,君王长在月宫听。”此指为天魔舞伴奏的乐曲。参见“ 天魔舞 ”。
《國語辭典》:天魔舞  拼音:tiān mó wǔ
一種舞蹈。本為唐代音樂,至元順帝時,以十六名宮女,盛飾珠纓,扮成菩薩相,以佛曲伴奏,讚佛而舞。有時也用於宴享,以娛賓客。《元史。卷四三。順帝本紀六》:「時帝怠於政事,荒於游宴,以宮女三聖奴、妙樂奴、文殊奴等一十六人按舞,名為十六天魔。」
《漢語大詞典》:调御(調御)
(1).调教驾御。无量义经·德行品:“调御大调御,无诸放逸行,犹如象马师,能调无不调。” 唐 柳宗元 《南岳般舟和尚第二碑》:“摄取调御,凡归於正真者,动而成羣,不自知其教。” 明 余继登 《典故纪闻》卷一:“若踶囓之马,调御有道,久则自然驯熟。”
(2).佛教语。“ 调御丈夫 ”的省称。 南朝 陈 徐陵 《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劝请调御,常住世间,救现在之兵灾,除当来之苦集。” 唐 柳宣 《与翻经大德等书》:“僕心怀正路,行属归依,以实际为大觉,玄躯无为,是调御法体。”
《漢語大詞典》:秘藏(祕藏)
亦作“ 祕臧 ”。 珍藏;秘密隐藏。 宋 曾巩 《襄州回相州韩侍中状》:“祕藏巾衍,铭鏤肺肝。”
《國語辭典》:真諦  拼音:zhēn dì
1.真實的意義。明。陳汝元《金蓮記》第三六齣:「想浮生矇昧,誰辨雄雌,問前生,難解紅蓮真諦。」
2.人名。南朝梁陳間高僧,本是西天竺優襌尼國人,應梁武帝的邀請,在大同元年(西元546年)到達中國,後在廣州刺史歐陽頠父子的支持下專心譯經,譯有《大乘唯識論》一卷、《攝大乘論》三卷、《中邊分別論》二卷、《阿毗達磨俱舍釋論》二二卷等,其中尤以《攝大乘論》影響最大,是南朝攝論學的依據,也是較有系統的介紹大乘瑜伽行派到中國的譯經家。
3.佛教用語。二諦之一。意為最究竟的真實。但佛教四派對此有不同的定義:一、毗婆沙宗說,事物雖已破滅或經理智分析後,心識依舊認為它是存在的,是為真諦;二、經部說,不待概念的賦予,其本身就已存在,而且經得起理智觀察的事物,是為真諦;三、唯識宗說,觀察實質的智慧所能覺察的對象,是為真諦;四、中觀宗說,在經驗世界中主客二元對立的狀態已經不存在,在這狀況下,直接現量所覺察的對象,是為真諦,也就是空性。《阿毗達磨俱舍釋論》卷一六:「若破無彼智,由智除餘爾,俗諦如瓶水,異此名真諦。」也稱為「第一義諦」。
《國語辭典》:小乘  拼音:xiǎo shèng
佛教用語。相對於大乘以成佛為最終的理想境界而言。大乘佛教徒稱那些以證得阿羅漢果為終極理想的佛教宗派為「小乘」。如經部、正量部、說一切有部等。
《漢語大詞典》:净域
佛教语。原指 弥陀 所居之净土,后为寺院的别称。南史·隐逸传下·庾詵:“ 上行先生 已生 弥陁 浄域矣。” 唐 杨炯 《梓州惠义寺重阁铭》:“远览形势,虔心浄域。” 明 唐顺之 《游嵩山少林寺》诗:“浄域 龙岩 上,香臺 鷲岭 边。” 清 钮琇 觚賸·圆圆:“遇乱能全,捐荣不御,皈心浄域,晚节克终。”
《漢語大詞典》:方广(方廣)
(1).面积;范围。《宣和遗事》后集:“又如此行十餘日,方至一小城,云是 西污州 ……其中方广不甚大,有屋数十间,皆頽弊。”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钞·南海盘陀石》:“ 武当山 圣帝金殿,方广不踰二丈,虽容千人,亦復不窄。”
(2).佛教语。大乘经典、教义的通称。其言富、其理正,故名。亦借指佛教。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方广东被,教肄南移。” 吕延济 注:“方广,佛号也。” 隋 吉藏 胜鬘宝窟卷中:“方广者,是大乘经之通名也……理正为方,言富为广。”
(3).指佛寺。 清 金人瑞 《敬生诵经宝林寺访之作》诗:“不然何今日,含泪访方广。”
《國語辭典》:宗門  拼音:zōng mén
1.宗族、家族。《後漢書。卷一六。鄧禹傳》:「康以太后久臨朝政,宗門盛滿,數上書長樂宮諫爭。」
2.禪宗。宋。契嵩編《傳法正宗論。卷下。第三編》:「古者謂禪門為宗門,此亦龍木祖師之意耳。亦謂吾宗門乃釋迦文一佛教之大宗正趣矣。」
《漢語大詞典》:华藏(華藏)
亦作“ 华臧 ”。 佛教语。莲华藏世界(或华藏世界)的略称。 元 耶律楚材 《壬午西域河中游春》诗之一:“春色未如华藏富,湖光不似道心明。” 明 屠隆 《昙花记·法眷聚会》:“一门并去游华藏,羞予紫誥金章,奈蹉跎红尘路旁,何当一指津梁。”
《漢語大詞典》:胜士
1.佳士,才识过人的人士。晋书·羊祜传:“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 宋 叶适 《〈黄子耕文集〉序》:“ 豫章 黄子耕 ,少所树立,便入高人胜士之目,不独倚先世为重也。” 明 方孝孺 《题褚遂良书唐文皇帝哀册墨迹》:“ 晋 宋 间人以风度相高,故其书如雅人胜士。”
2.佛教语。对持戒者的尊称。见释氏要览卷上引月灯三昧经。 元 德异 《〈坛经〉序》:“近得 通上人 寻到全文,遂刊於 吴 中 休休禪寺 ,与诸胜士同一受用。”
《國語辭典》:南無  拼音:ná mó
佛教用語。梵語Namas的音譯。為敬禮的意思。但在中國常被誤解為歸依的意思。《妙法蓮華經》卷一:「我聞聖師子,深淨微妙音,喜稱南無佛。」宋。蘇軾阿彌陀佛贊〉:「口誦南無阿彌陀,如日出地萬國曉。」
《國語辭典》:三塗  拼音:sān tú
1.地名。古代指太行、轘轅、崤澠,皆在今河南省境內,為險要之地。《左傳。昭公四年》:「四嶽、三塗、陽城、大室、荊山、中南,九州之險也。」
2.印度宇宙觀中將眾生存在的世界分成五或六道,即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而將畜生、餓鬼、地獄三種處境悲慘的狀況,稱為「三塗」。三塗是借用中國儒家經典《左傳》「三塗」一詞,表示危險之處,以之翻譯梵語apāyagati。《賢劫經》卷六:「消世無益法,滅化三塗厄。」《西遊記》第一二回:「西域之法,無君臣父子,以三塗六道蒙誘愚蠢。」也稱為「三惡道」。
《漢語大詞典》:宝林(寶林)
(1).佛教语。西方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七宝树林的简称。《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宝林之上,喜见叶而争开。” 许地山 《空山灵雨·七宝池上的乡思》诗:“你岂忘了这里是天堂?你岂不爱这里底宝林成行?”
(2).古代宫中女官名。隋书·后妃传序:“宝林二十四员,品正第五;御女二十四员,品正第六;采女三十七员,品正第七,是为女御。”新唐书·车服志:“礼衣者,六尚、宝林、御女、采女,女官七品以上大事之服也。”
《國語辭典》:五蘊  拼音:wǔ yùn
佛教用語。梵語pañca-skandha的意譯。蘊為堆、積聚的意思。佛教稱構成人或其他眾生的五堆成分為「五蘊」。分別為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其中除色蘊之外,其餘皆屬精神層面。色指組成身體的物質,受指感覺,想指意象、概念,行指意志,識指認識分別作用。由於每一種蘊,都是由許多分子積聚而成,故稱為「蘊」。《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也譯作「五陰」。
《國語辭典》:本地  拼音:běn dì
居處於某地區者稱當地為「本地」。如:「本地盛產各種水果,歡迎大家前來品嚐。」《老殘遊記》第五回:「那人道:『姓王。就是本地人氏。你老貴姓?』」《紅樓夢》第四回:「這個被打之人乃本地一個小鄉宦之子,名喚馮淵。」
《漢語大詞典》:辟支
(1).佛教语。辟支迦佛陀的略称。 宋 曾巩 《灵岩寺兼简重元长老二刘居士》诗:“法定禪房临峭谷,辟支灵塔冠层峦。” 明 屠隆 《昙花记·仙佛同途》:“愿希普门大士,不作辟支菩萨。”参见“ 辟支佛 ”。
(2).哔叽的旧译。斜纹的毛织品。
《國語辭典》:辟支佛  拼音:pì zhī fó
佛教用語。梵語pratyeka-buddha的音譯,意譯作獨覺或緣覺。佛教修行者所證得的一種果位。這種果位是阿羅漢中的一類。由於辟支佛在他證悟的這一世,不是從佛陀或他人那裡聽聞佛法而修行成就,以自力了悟緣起,證涅槃。《瑜伽論記。卷八上》:「若依《智論》十六卷云:『辟支佛有兩種義:一名獨覺,二名因緣覺。』」也作「獨覺」、「緣覺」。
《國語辭典》:苦空  拼音:kǔ kōng
佛說一切皆苦、一切皆空,是佛法的特點,後用以指佛法。《佩文韻府。卷一。東韻》:「蘇軾詩:『上人學苦空,百念已灰冷。』」
《國語辭典》:獨覺  拼音:dú jué
佛教用語。梵語pratyeka-buddha的意譯。一種佛教修行者所證得的果位。參見「辟支佛」條。《瑜伽論記》卷八上:「如上說獨覺者,是今世成道,自覺不從他聞,是名獨覺辟支迦佛。」
《漢語大詞典》:三途
(1).亦作“ 三涂 ”。佛教语。即火途(地狱道)、血途(畜生道)、刀途(饿鬼道)。 晋 郗超 《奉法要》:“十恶毕犯,则入地狱。抵揬强梁,不受忠諫,及毒心内盛,狥私欺紿,则或堕畜生;或生蛇虺。慳贪专利,常苦不足,则或堕饿鬼……此谓三涂,亦谓三恶道。” 唐 湛然 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一之三:“《四解脱经》以三途名火、血、刀也。” 明 汪廷讷 《狮吼记·冥游》:“三途渺渺苦无边,长夜漫漫几时晓。” 清 姚鼐 《罗两峰鬼趣图》诗:“幻作三途业,何异景罔两。”
(2).指封建时代取得官职的三条途径:举荐、征辟、科甲。《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话説自 汉 以前,人才只是举荐、征辟……自 唐 宋 以来,俱重科名。虽是别途进身,尽能致位权要,却是惟以此为华美。往往有只为不得一第,情愿老死京华的。到我国朝初时,三途并用。”
《國語辭典》:劫數  拼音:jié shù
命運中注定,人為無法改變的災難。《紅樓夢》第一回:「此方人家都用竹籬木壁,大抵也因劫數,於是接二連三,牽五掛四,將一條街燒的如火燄山一般。」
《國語辭典》:輪王  拼音:lún wáng
古印度神話的聖王。參見「轉輪聖王」條。
《國語辭典》:檀林  拼音:tán lín
佛寺。南朝齊。王融《法樂辭九。右歌雙樹》:「舂山玉所府,檀林芳所棲。」唐。李紳〈杭州天竺靈隱二寺因追思為詩〉二首之二:「近日尤聞重雕飾,世人遙禮二檀林。」
《漢語大詞典》:熏修(薰修)
亦作“ 熏脩 ”。佛教语。谓净心修行。 南朝 陈 徐陵 《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既而四空妙定,熏脩已成;八解明心,庄严斯满。”法苑珠林卷九:“光荣佛法,拥护世间,卫像防经,长申供养,疏善记恶,永得熏修也。” 傅敷 《馆夜》诗:“空王肯示皈心法,且办熏修习止观。”
薰修:佛教语。谓焚香礼佛,修养身心。《观无量寿经》:“戒香薰修。”艺文类聚卷七六引 隋 江总 《香赞》:“还符戒品,薰修福田。” 明 屠隆 《昙花记·夫人内修》:“皈依三宝,薰修六时。”
《國語辭典》:三歸  拼音:sān guī
1.《論語。八佾》:「管氏有三歸。」三歸說法不一,有三種:(1)娶三姓的女子。《論語。八佾》:「管氏有三歸」句下何晏集解引包咸曰:「三歸,娶三姓女。婦人謂嫁曰歸。」(2)三歸臺。漢。劉向《說苑。善說》:「管仲故築三歸之臺,以自傷於民。」(3)地名。《晏子春秋。內篇。雜下》:「身老,賞之以三歸,澤及子孫。」
2.佛教上指三歸依。參見「三歸依」條。《水滸傳》第四回:「長老用手與他摩頂受記道:『一要皈依三寶,二要歸奉佛法,三要歸敬師友。此是三歸。』」
《國語辭典》:魔障  拼音:mó zhàng
妨礙修行的內在或外在因素。《西遊記》第三六回:「你看那裡山勢崔巍,須是要仔細提防,恐又有魔障侵身也。」《老殘遊記二編》第四回:「你本是有大根基的人,只因為貪戀利慾,埋沒了你的智慧,生出無窮的魔障。」
《漢語大詞典》:火聚
(1).原为佛教语。指火聚地狱(烈火聚集的地狱)。《正法念经》卷十一:“彼人所作恶业势力,急掷其身,堕彼火聚。”
(2).泛指聚集的猛火。 明 张居正 《答李中溪有道尊师书》:“而 正 以退食之餘,犹得默坐澄心,寄意方外,如入火聚得清凉门。”
(3).古指军队的集体管理。宋史·兵志七:“比多逃亡者,缘所在推行未至,及主兵司官遵奉未严故也。其弊有六:一曰上下率歛……六曰单身无火聚。”
《國語辭典》:寶瓶  拼音:bǎo píng
1.舊時北方娶妻習俗中,在喜轎內放置一個裝有五穀、百果、金銀、珠飾等的瓶子,此瓶子即稱為「寶瓶」。
2.裝食物的罐子。下葬時和靈柩一起埋進墓穴。
3.佛教用語。盛佛具、法具的瓶子。《儒林外史》第三五回:「當下樂止朝散。那二十四個馱寶瓶的象,不牽自走。」
《漢語大詞典》:正受
佛教语。又称禅定。是佛教修行方法之一。定心,离邪乱,谓之正;无念无想,纳法在心,谓之受。 唐 王维 《能禅师碑》:“至性淳一,天姿贞素,百福成相,众妙会心,经行宴息,皆在正受。” 清 龚自珍 《发大心文》:“脱令我今世适发善念,欲入正受,即有魔事,不得成就,便当知前生善根微浅,嬈善友故。”
《漢語大詞典》:记别(記别)
亦作“ 记莂 ”。 佛教语。指佛为弟子预记死后生处及未来成佛因果、国名、佛名等事。《菩萨处胎经·诸佛行齐无差别品》:“佛復告菩萨 摩訶萨 :汝等欲见如来神力,化不思议道,法性纯熟,无男无女,善权义説,受女人身,无佛记别,魔释梵王无真实相,汝等欲知此四众者受别成佛乎?”集一切福德三昧经卷中:“尔时 那罗延 菩萨语 浄威 力士:‘汝住何法得无生忍而受记别?’ 浄威 答言:‘我以生起诸凡夫法得受记别。’” 南朝 梁简文帝 《善觉寺碑铭》:“已於 恒 沙佛所,经受记莂。” 隋炀帝 《重与智者请义书》:“ 南岳禪师 ,亲所记莂,説法第一,无以仰过。” 清 汪琬 《〈洞庭诗稿〉序》:“ 鐙公 本儒家子,少读书知名,长而遯之释氏。徧参尊宿,遂受记莂,为曹洞家(宗)大师。”
《國語辭典》:八難  拼音:bā nán
1.張良向漢高祖陳述的八件難事:一為制項籍之死命;二為得項籍之頭;三為封聖人墓、表賢者閭、式智者門;四為散府庫以賜貧窮;五為偃武行文,不復用兵;六為休馬無所用;七為放牛不復輸積;八為復六國之後,歸天下游士以事。見《史記。卷五五。留侯世家》。《漢書。卷一。高帝紀》:「食其欲立六國後以樹黨,漢王刻印,將遣食其立之。以問張良,良發八難。」後人引用此語,多是稱讚張良見事之精闢。《史記。卷五五。留侯世家索隱述贊》:「人稱三傑,辯推八難。」
2.佛教用語。指八種難以入道的狀況,即地獄、餓鬼、畜生、北俱盧洲、長壽天、聾盲瘖啞、世智辯聰、佛前佛後。眾生在這八種情況或苦、或樂、或殘廢、或過分聰明和沒機會見佛,都很難修行。《西遊記》第八回:「那怪道:『南海菩薩可是掃三災、救八難的觀世音麼?』」也稱為「八無暇」。
3.道教上有二義:一指得生人道、去女為男、形體完全、得生中土、值有道君、稟性慈仁、值國太平、與三寶相遇,八種人生難能可貴的情況。二指癱、瘓、癲、癇、瘋、癆、蠱、癩八種難治的惡疾。
《漢語大詞典》:势至(勢至)
佛教语。 大势至菩萨 的省称,为“西方三圣”( 弥陀 、 观音 、 势至 )之一, 阿弥陀佛 的右胁侍。 唐 慧能 《坛经·疑问品》:“慈悲即是 观音 ,喜捨名为 势至 ,能净是 释迦 ,平直是 弥勒 。” 宋 李纲 《雷阳与吴元中书》:“散佛之体,则 文殊 得其理, 普贤 得其行, 观音 得其悲, 势至 得其智;合之则佛也。”
《漢語大詞典》:贤劫(賢劫)
佛教语。梵语bhadrakapa。指有 释迦佛 等千佛出世的现在劫。与过去庄严劫、未来星宿劫并称为三大劫,为佛教宏观的时间观念之一。 晋 法显 佛国记:“贤劫千佛,共用此鉢;鉢去也,佛法渐灭。” 南朝 梁 沈约 《千佛颂》:“不常不住,非今非曩,贤劫虽辽,倐焉如响。”魏书·释老志:“ 释迦 前有六佛, 释迦 继六佛而成道,处今贤劫。”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上:“我眼盲冥,于兹已久,有佛兴世,我眼輒明,贤劫之中,过去三佛出兴世时,已得明视。” 许地山 《缀网劳蛛·无法投递之邮件》:“就是遍游亿万尘沙世界,经过庄严劫、贤劫、星宿劫,也找不着呀!”
《漢語大詞典》:阐提(闡提)
佛教语。“一阐提”的略称。 晋 无名氏 《莲社高贤传·道生法师》:“师云:夫禀质二仪,皆有涅槃,止因阐提含生之类,何得无佛性,盖是经来未尽耳,乃喝阐提之人,皆得成佛。” 唐 司空图 《与伏牛长老偈》之一:“不筭菩提与阐提,惟应执着便生迷。” 宋 张商英 《护法论》:“须臾老之将至,为虚生浪死之人,自可悲痛,何暇更从无明业识,造端倡始,诱引后世阐提之党。”参见“ 一阐提 ”。
《國語辭典》:一闡提  拼音:yī chǎn tí
佛教指不具有佛性,永遠不能解脫成佛的眾生。為梵語icchantika的音譯。意譯不具信或斷善根。《能顯中邊慧日論》卷一:「斷善根者名一闡提。」
《漢語大詞典》:师子吼(師子吼)
(1).狮子吼。佛教语。谓佛祖在大众中讲决定之说而无所畏惧,如狮子大吼。《维摩经·佛国品》:“演法无畏,犹如师子吼。” 唐 白居易 《三教论衡》:“窃以释门 义林法师 明大小乘,通内外学,灵山岭岫,苦海津梁,於大众中能师子吼。” 宋 黄庭坚 《赠王环中》:“囊中收得劫初铃,夜静月明师子吼。”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四六:“ 龙树 马鸣 齐现身,我闻大地师子吼。”
(2). 宋 陈慥 自称 龙丘先生 ,好宾客,然其妻 柳氏 极凶妒, 苏东坡 因有诗云:“ 龙丘居士 亦可怜,谈空説有夜不眠,忽闻 河东 师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事见 宋 洪迈 《容斋三笔·陈季常》。后即以“师子吼”比喻悍妇的怒骂声。参见“ 河东狮吼 ”。
《國語辭典》:河東獅吼  拼音:hé dōng shī hǒu
本為宋代陳慥之妻柳氏凶悍善妒,常使其夫懼怕的故事。用以譏嘲妻子凶悍,使丈夫畏懼。語本宋。蘇軾寄吳德仁兼簡陳季常〉詩:「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後用以比喻太太凶悍發威。明。無名氏《四賢記》第一七齣:「鷺鷥行狀黃昏後,也曾聞河東獅吼,爹行千休萬休,休將那皮鞭緊抽。」
《漢語大詞典》:种智(種智)
佛教语。“ 一切种智 ”的省称。 南朝 梁武帝 《敕答释明彻》:“惟应正念诸佛,不捨大愿,与般若相应,直至种智。”参见“ 一切种智 ”。
《漢語大詞典》:一切种智(一切種智)
佛教关于智慧的名词之一。(1)就广义言,与“一切智”同,指无所不知的佛智。 隋 吉藏 法华义疏卷六:“若是一切种智但在於佛,故以佛名标一切种智也。”(2)三智之一,相对于“一切智”而言,指对总相、别相的全面认识。大智度论卷二七:“一切种智者,观种种法门,破诸无明。”又“佛尽知诸法总相别相故,名为一切种智。”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三慧品:“一相故名一切种智,所谓一切法寂灭相。復次诸法行类相貌,名字显示説佛如实知,以是故名一切种智。”参见“ 一切智 ”。
《漢語大詞典》:俗谛(俗諦)
(1).佛教语。佛教依照事物的现象而阐发的浅明而易为世人所理解的道理。又称“世谛”、“世俗谛”,与“真諦”相对。 唐 李邕 《海州大云寺禅院碑》:“曾近俗諦,或乘法流。” 明 宋濂 《重塐释迦文佛卧像碑铭》:“本则真諦,迹则俗諦。真俗混融,皆不思议之事,乌可以异观哉?” 范文澜 《唐代佛教·佛教各宗派》:“所谓二谛,一是俗谛,二是真谛。”
(2).引申指浅陋的道理。 吴骞 辑《扶风传信录》附录引 清 王士禛 居易录:“闻座客方谈, 采苹 笑曰:‘诸君所説,皆俗諦耳。’”
《漢語大詞典》:意珠
佛教语。梵语,意为如意珠、清净珠、宝珠等,简称“意珠”。常比喻佛性、智慧。 唐 刘禹锡 《大唐曹溪第六祖大鉴禅师第二碑》:“自 达摩 六传至 大鉴 ,如贯意珠,有先后而无同异。”《全唐诗》卷七八五载《天竺国胡僧水晶念珠》诗:“凄清妙丽应难并,眼界真如意珠静。” 宋 苏轼 《次韵参寥寄少游》:“素与 昼公 心印合,每思 秦子 意珠圆。”
《漢語大詞典》:真智
佛教语,亦称“ 根本智 ”。指冥符佛家真理的智慧。 北魏 昙鸾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注卷下:“真实智慧者,实相智慧也。实相无相,故真智无知也。”
《漢語大詞典》:真土
(1).在一个地方自然形成的土壤。对“客土”而言。《汉书·陈汤传》:“故陵因天性,据真土,处势高敞,旁近祖考。”
(2).佛教语。真佛土的略称。谓佛真身所住的法性土,对化身所住的化土而言。《药师本愿功德宝卷》:“玄妙消息,不动巍巍,真土立根基。”
《漢語大詞典》:毫相
佛教语。指如来三十二相之一的白毫相。佛藏经·了戒品:“ 舍利弗 如来灭后,白毫相中百千亿分,其中一分,供养舍利及诸弟子。 舍利弗 ,设使一切世间人皆共出家随顺法行,於白毫相百千亿分不尽其一。”后亦泛称佛相。 唐 韦皋 《再修成都府大圣慈寺金铜普贤菩萨记》:“仪合天表,制侔神工,莲开慈颜,月满毫相。” 宋 范成大 《下岩》诗:“不用苦求毫相现,祇教长掛水帘看。” 清 赵翼 《舟泊圮光看盂兰会放湖灯》诗:“盂兰盆借佛毫相,放大光明豁沉冥。”
《漢語大詞典》:相说(相説)
亦作“相悦”。 彼此和睦、亲爱。《穀梁传·僖公元年》:“吾二人不相説,士卒何罪?”汉书·贾谊传:“妇姑不相説,则反唇而相稽。” 颜师古 注:“説音悦。”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 周公 上圣, 召公 大贤,犹不相悦。”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二妇云:‘少年初不相识,亦未相悦。’” 鲁迅 《二心集·上海文艺之一瞥》:“这时新的才子+佳人小说便又流行起来,但佳人已是良家女子了,和才子相悦相恋,分拆不开。”
亦作“相悦”。 佛教语。谓脱离自性、本体而说法。《坛经·顿渐品》:“吾所説法,不离自性。离体説法,名为相説,自性常迷。”
《國語辭典》:猊座  拼音:ní zuò
說法者的座椅。唐。戴叔倫〈寄禪師寺華上人次韻〉三首之二:「猊座翻蕭瑟,皋比喜接連。」也稱為「獅子座」。
《國語辭典》:獅子座  拼音:shī zi zuò
1.星座名。大部分位於北天,黃道星座之一,在室女座與巨蟹座之間。包含亮星軒轅十四。
2.在西洋的占星術中,被視為主宰七月二十三日至八月二十二日前後的命宮。
3.說法者的座椅。也稱為「猊座」。
《漢語大詞典》:顿渐(頓漸)
佛教语。顿悟、渐悟或顿教、渐教的并称。 隋 慧远 维摩义记卷一:“顿渐虽殊,以其当时受大受处一,是故对斯二人所説为菩萨藏,圣教虽众不出此二。”《坛经·顿渐品》:“于时两宗盛化,人皆称南 能 北 秀 ,故有南北二宗顿渐之分。” 唐 李邕 《嵩岳寺碑》:“开顿渐者,欲依其根;设戒律者,将摄乎乱。”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周繇:“悟门洞开,慧灯深照,顿渐之境,各天所赋。”参见“ 顿悟 ”、“ 顿教 ”。
《漢語大詞典》:独园(獨園)
佛教语。 给孤独园 的省称。亦泛指寺院。 唐 杜甫 《题忠州龙兴寺所居院壁》诗:“淹泊仍愁虎,深居赖独园。” 仇兆鳌 注:“居独园,在寺院也。”
《漢語大詞典》:湿生(濕生)
亦作“溼生”。 佛教语。众生形成的四种形态之一。谓从湿而生,如腐肉中生蚤、虱之类。 南朝 梁 沈约 《为文惠太子礼佛愿疏》:“山藪翾飞,湿生、化生,有想、无想,皆藉今日慈悲,咸簉浣濯。” 南朝 梁 王僧孺 《忏悔礼佛文》:“袭介披鳞,溼生卵化。八苦六穷,三涂五道。”法苑珠林卷八九引《般若经》:“一者卵生,二者胎生,三者湿生,四者化生……三者湿生,所谓蚤、虱、蚁子之类。”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绪言:“凡胎生、湿生、卵生、化生之万形千汇,亦皆与我耳目相接,魂知相通,爱磁相摄,而吾何能恝然!”参见“ 四生 ”。
《國語辭典》:四生  拼音:sì shēng
佛教用語:(1)謂輪迴眾生的四種出生方式。即卵生、胎生、溼生、化生。卵生,從卵殼而生;胎生,由母胎而生;溼生,從溼氣而生;化生,無所依託,因業力現出。《阿毗達磨俱舍論》卷八:「於中有四生,有情謂卵等。」(2)謂一切輪迴的眾生。唐。道宣〈大唐雍州長安縣清官鄉淨業寺戒壇銘〉:「三聖位隆,四生仰極。」
《漢語大詞典》:心量
(1).佛教语。集起万有的精神现象的总称。《坛经·般若品》:“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
(2).胸怀,心胸。 元 汪元亨 《朝天子·归隐》曲:“尘土衣冠,江湖心量,出皇家麟凤网。” 明 叶盛 水东日记·诸公才学心量:“诸公才学心量之不能同,此亦可见。” 续范亭 《洛阳别定安》诗:“岂爱风尘苦,男儿重胆肝,一载如一日,使我心量宽。”
《漢語大詞典》:执着(执著)
亦作“ 执著 ”。
(1).原为佛教语。指对某一事物坚持不放,不能超脱。百喻经·梵天弟子造物因喻:“诸外道见是断常事已,便生执著,欺誑世间作法形象,所説实是非法。” 唐 白居易 《传法堂碑》:“凡夫无明,二乘执著。”
(2).泛指固执或拘泥,亦指对某种事物追求不舍。《水浒传》第二二回:“我只怕 雷横 执着,不会周全人,倘或见了兄长,没个做圆活处。” 茅盾 《关于〈遥远的爱〉》:“对于人生的热爱,对崇高理想的执着,这也是对的。”
《國語辭典》:百法  拼音:bǎi fǎ
1.一百種方法。比喻很多方法。如:「致勝百法」。
2.唯識宗將構成世間、出世間一切境界分析為一百種要素,總稱為「百法」。《大乘百法明門論解。卷上》:「百法乃所詮事理,通一百法故勝。」
《國語辭典》:五位百法  拼音:wǔ wèi bǎi fǎ
佛教用語。佛教瑜伽行派將輪迴和解脫的一切分成心法、心所有法、色法、不相應行法和無為法,謂之五位。心法是指能生起認識分別作用的心,共有八種;心所有法是指由認識作用而引發的心理作用,共五十一種;色法是指物質性現象,分成十一種;心不相應行法是既不屬心也不屬於物質的有二十四種;無為法,非生滅或不再輪迴的現象,共有六種。合計一百。
《漢語大詞典》:对治(對治)
(1).相匹敌。《汉书·韩安国传》“公等足与治乎” 唐 颜师古 注:“治谓当敌也,今人犹云对治。”
(2).原为佛教语。谓断烦恼。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六章:“邪僻之对治在乎守意。意者,心之动而未形者也。意正则神明。神明则无不照、无不能而成佛矣。”
(3).引申为对付。 宋 范成大 《夏日田园杂兴》诗之十二:“蜩螗千万沸斜阳,蛙黽无边聒夜长。不把痴聋相对治,梦魂争得到藜牀?”
(4).指对应,对照。 明 袁宗道 《论隐者异趣》:“古人云:若取自己自心为究竟,必有他物他人为对治。”
《漢語大詞典》:相宗
佛教语。法相宗的略称。 清 钱谦益 《寄内衡法师书》:“又古来判教,大率以瑜伽属相宗,中论属性宗。相先性后,似有浅深差别。” 清 谭嗣同 《〈仁学〉界说》:“凡为仁学者,於佛书当通《华严》及心宗、相宗之书。”参见“ 法相宗 ”。
《國語辭典》:法相宗  拼音:fǎ xiàng zōng
中國佛教宗派之一。因其創始人玄奘常住慈恩寺,故也稱為「慈恩宗」。玄奘到印度留學,從戒賢大師學習瑜伽行派的典籍,回國後將之翻譯。由其弟子加以傳揚,而形成一宗派。其學說主要在闡明一切現象。因心識才存在;無心識則無現象之理。唐武宗滅法,因典籍慘遭焚毀從此一蹶不振。也稱為「唯識宗」。
《漢語大詞典》:诸趣(諸趣)
佛教语。六道轮回的别称。佛教的轮回说认为人死后神识进入轮回各道。由于自我善恶业力的不同,在六道中升降浮沉。《楞伽经》卷四:“堕生死海诸趣旷野,如汲井轮。” 章太炎 《菌说》:“六道升降,由于志念进退,其説亦近,而所化者乃其胤胄,非如佛家谓灵魂堕入诸趣也。”
《漢語大詞典》:性宗
(1).佛教语。法性宗的简称,与法相宗同为大乘的两大宗派。以破相显性为宗旨。 清 钱谦益 《寄内衡法师书》:“古来判教,大率以《瑜珈》属相宗,中论属性宗。相先性后,似有浅深差别。”
(2).道家的一宗派,主张以修性为本。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三:“道家有南北二宗,南宗不言性,北宗则曰性命双修……其学先了心性,谓之性宗;后以坐功得丹得药,谓之命宗,故曰性命双修。”
《漢語大詞典》:雁王
亦作“鴈王”。 佛教语。领头的大雁。为佛三十二相之一。大智度论卷四:“五者,手足指縵网相。如雁王,张指则现,不张则不现。”一本作“鴈王”。
《漢語大詞典》:忌月
(1).旧称父母死亡的月份。晋书·礼志下:“ 穆帝 纳后,欲用九月,九月是忌月。”南齐书·张融传:“ 融 有孝义,忌月三旬不听乐。”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忌日忌月:“ 六朝 时又有忌月之説。 晋穆帝 将纳后,以 康帝 忌月疑之,下其议。 荀纳 、 王洽 等谓古但有忌日,若有忌月,则更当有忌时忌年,益为无礼。”
(2).佛教语。谓农历正月、五月、九月为三“长斋月”,又称忌月。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忌月之讹:“今人上官任以正、五、九月为忌月,流俗相沿,不知何故。按内典,天以大寳镜照四大部洲,此三月者,照南部洲时也,号长斋月,故宜修省耳,非忌月也。”
《國語辭典》:粗人  拼音:cū rén
力氣大而舉止不文雅的人。《文明小史》第八回:「只因鄉下都是一般粗人,雖有幾個入了他的教,卻沒有一個可以談得來的。」
《漢語大詞典》:泻瓶(瀉瓶)
原为佛教语。谓传法无遗漏,如以此瓶之水倾泻入他瓶。艺文类聚卷七八引 南朝 梁 陶弘景 《许长史旧馆坛碑》:“胜殿密响,泻瓶杨芬。” 唐 玄奘 《谢〈圣教序〉表》:“才异 马鸣 ,深愧泻瓶之敏。”
《國語辭典》:禮懺  拼音:lǐ chàn
佛教用語。指禮拜佛、法、僧三寶,懺悔所造的罪業。《梁書。卷五一。處士列傳。庾詵》:「晚年以後,尤尊釋教,宅內立道場,環繞禮懺,六時不綴。」《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九回:「即令家人等買棺盛殮,送回原籍。家人等循俗例,為之延僧禮懺。」今通稱為「拜懺」。
《漢語大詞典》:三金
(1).三种金属。多指金、银、铜。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琼瑶以符采剖判,三金以琦玩冶鑠。” 唐 李峤 《宝剑篇》:“ 吴 山开, 越 溪涸,三金合冶成宝鍔。” 唐 李邕 《五台山清凉寺碑》:“钦铸铜鐘一,駢之以七宝,合之以三金。”
(2).佛教语。三密(身密、语密、意密)金刚的略称。 南朝 梁 沈约 《为临川王九日侍太子宴》诗:“三金广设,六羽高陈。” 南朝 梁 沈约 《显密不同颂》:“显理有六境,密照之三金。”
《國語辭典》:念誦  拼音:niàn song
1.佛教用語,指心念口誦佛名及經咒。《初刻拍案驚奇》卷六:「城裡城外,但是印施的,念誦的,無不生子,真是千喚千應。」
2.因惦記而常在話中提及。《醒世姻緣傳》第七七回:「你就有這們些瓜兒多子兒少的念誦我!」《程乙本紅樓夢》第三回:「剛纔老太太還念誦呢,可巧就來了!」
《國語辭典》:惡報  拼音:è bào
佛教指由於過去的惡業所導致的苦果。《三國演義》第一回:「若萌異心,必獲惡報。」《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一:「積善有善報,積惡有惡報。」
《國語辭典》:比丘尼  拼音:bǐ qiū ní
佛教用語。女子出家受具足戒者的通稱。梵語bhikṣuṇī的音譯。《大寶積經》卷一:「貪著美味,受比丘尼勸化飲食。」唐。韓愈 登封縣尉盧殷墓誌:「隴西李氏,生男輒死,卒無子。女一人,學浮屠法,不嫁,為比丘尼云。」也譯作「苾蒭尼」。
《漢語大詞典》:百界
佛教语。谓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间、天上、声闻、缘觉、菩萨、佛十界;十界中之各界亦皆具有十界,故总称百界。 清 龚自珍 《最录三千有门颂》:“尝欲改百界为九十一界,改千如为九百十如,改三千门为二千七百三十门。”
《國語辭典》:白法  拼音:bái fǎ
佛教用語。指善法。《法苑珠林》卷二三:「如涅槃經云:『有二白法:一慚、二愧。』」
《國語辭典》:年臘  拼音:nián là
僧人的年歲。唐。白居易 送文暢上人東遊詩:「貌依年臘老,心到夜禪空。」《宋高僧傳。卷二二。晉閬州光國院行遵傳》:「逮晉開運中狀貌若七十餘,然壯力不衰,或詢其年臘,則必杜默。」
《漢語大詞典》:慈眼
(1).亦称“ 慈目 ”。佛教语。佛以慈悲心视众生之眼。《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慈眼视众生,福聚海无量,是故应顶礼。” 唐 李邕 《岳麓寺碑》:“慈目相视,浄心相续。” 唐 李子卿 《兴唐寺圣容瑞光赋》:“睟容若动,慈眼如睇。”
(2).马的一种眼病。 明 高明 《琵琶记·杏园春宴》:“元有一万匹马,却有一千三百个漏蹄,二千七百个抹靨,三千八百个熟瘸,二千二百个慈眼。”
《漢語大詞典》:浊劫(濁刼)
亦作“ 浊劫 ”。 佛教语。指尘世。《法华经·劝持品》:“浊劫恶世中,多有诸恐怖。” 唐 独孤及 《诣开悟禅师问心法次第寄韩郎中》诗:“浊刼相从惯,迷途自谓安。”
《漢語大詞典》:茶鼓
亦作“ 茶皷 ”。 佛教语。禅寺法堂西北角设置此鼓,集僧用茶汤时用。 宋 林逋 《西湖春日》诗:“春烟寺院敲茶皷,夕照楼臺卓酒旗。” 宋 陈造 《县西》诗:“茶鼓适敲 灵鷲院 ,夕阳欲压 赭圻城 。”《禅林象器笺·呗器门·法鼓》:“法堂设二鼓。其东北角者为法鼓,西北角者为茶鼓。”
《漢語大詞典》:粗相
佛教语。谓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总称“麤相”。法苑珠林卷二三引《十住论》:“但依报土而起麤相。”参见“ 六相 ”。
《漢語大詞典》:六相
(1).传说辅佐 黄帝 的六臣: 蚩尤 、 大常 、 奢龙 、 祝融 、 大封 、 后土 ,分掌天地四方。管子·五行:“昔者 黄帝 得 蚩尤 ,而明於天道;得 大常 ,而察於地利;得 奢龙 ,而辩於东方;得 祝融 ,而辩於南方;得 大封 ,而辩於西方;得 后土 ,而辩於北方。 黄帝 得六相,而天地治,神明至。” 唐 张说 《祭崔侍郎文》:“故令名不离其身,方齐六相,助明三辰。” 清 钱谦益 《炼丹台》诗:“六相资辅弼,五贼收狂癲。”
(2).佛教语。指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见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卷四。 清 黄宗羲 《苏州三峰汉月藏禅师塔铭》:“ 曹洞 、 潙仰 、 法眼 建立四禁、五位、六相、三昧等纲宗,以竭机语之欺伪。”
《國語辭典》:惡魔  拼音:è mó
1.比喻極為凶惡的人。
2.宗教上指引誘人作惡,阻礙人修持善道的惡神。
《漢語大詞典》:业道(業道)
佛教语。指监视人们善恶作业的天神地祇。又称业道神。 唐 王梵志 《生即巧风吹》诗:“生即巧风吹,死须业道过。” 唐 王梵志 《说钱心即喜》诗:“平生不造福,死被业道收。”
《漢語大詞典》:踊塔(踴塔)
亦作“踊塔”。 佛教语。指 多宝塔 的涌现。据说古代东方 宝净国 有佛曰 多宝如来 ,曾作大誓愿云,灭度之后,十方国有说《法华经》处,彼之塔庙必涌现其前,以为证明。见《法华经·见宝塔品》。 南朝 梁简文帝 《六根忏文》:“王见 浄名 方丈之室, 多宝 踊塔之瑞。” 唐 白居易 《开元寺明远大师塔碑铭》:“平地踊塔, 多宝 示现。”亦泛指高耸之塔。 唐 元稹 《有碧涧穿注两廊又有龙女洞能兴云雨诗中喷字以平声韵》:“穿廊玉涧喷红旭,踊塔金轮拆翠微。” 宋 苏舜钦 等《地动联句》:“踊塔撼鐸碎,安流荡舟疲。”
《國語辭典》:辟支佛  拼音:pì zhī fó
佛教用語。梵語pratyeka-buddha的音譯,意譯作獨覺或緣覺。佛教修行者所證得的一種果位。這種果位是阿羅漢中的一類。由於辟支佛在他證悟的這一世,不是從佛陀或他人那裡聽聞佛法而修行成就,以自力了悟緣起,證涅槃。《瑜伽論記。卷八上》:「若依《智論》十六卷云:『辟支佛有兩種義:一名獨覺,二名因緣覺。』」也作「獨覺」、「緣覺」。
《國語辭典》:三乘  拼音:sān shèng
佛教用語。梵語tri-yāna的意譯。謂三種能使眾生獲得證悟,息滅煩惱的途徑。即從他人聽聞佛法而悟道的聲聞乘;自己觀察自然現象而悟道的獨覺乘,和以成佛為目標的佛乘。獨覺乘也稱為「緣覺乘」、「辟支佛乘」,佛乘也稱為「大乘」、「菩薩乘」。《大乘莊嚴經論》卷二:「善趣及三乘,大悲有三品。」《西遊記》第二回:「妙演三乘教,精微萬法全。」
《漢語大詞典》:三乘
(1).佛教语。一般指小乘(声闻乘)、中乘(缘觉乘)和大乘(菩萨乘)。三者均为浅深不同的解脱之道。亦泛指佛法。魏书·释老志:“初根人为小乘,行四諦法;中根人为中乘,受十二因缘;上根人为大乘,则俢六度。虽阶三乘,而要由修进万行,拯度亿流,弥歷长远,乃可登佛境矣。”《西游记》第二回:“妙演三乘教,精微万法全。” 潘飞声 《甘露寺》诗:“荒苔佛座参三乘,老树僧房坐六朝。”
(2).道教语。谓以 元始天尊 所传为大乘上法,属洞真部;以 灵宝天尊 所传为中乘中法,属洞元部;以 道德天尊 所传为小乘初法,属洞神部。云笈七籤卷一:“精研三乘,详观四辅。”
《國語辭典》:十二處  拼音:shí èr chù
佛教用語。梵語dvādaśāyatana的意譯。佛教將六種心識的內在基礎和對象共分成十二類。六種心識的內在基礎即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謂之六根或六入或六處。認識對象有:色、聲、香、味、觸、法,謂之六塵或六境。處是生長門之意。因為一切心理活動都是由根和塵相結合而生,故稱為「十二處」。《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一:「苦非蘊,十二處非真實。」
《漢語大詞典》:心咒
(1).佛教语。佛的神咒有大咒、小咒和一字咒三种。一字咒又称心咒。咒为佛菩萨心中精要之法,故称。《楞严经》卷七:“无为心佛从顶发挥,坐寳莲华所説心咒。”
(2).泛指咒。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观音心咒:“惟十句心咒,未知云何?”
《漢語大詞典》:讲宗(講宗)
佛教语。指禅宗、律宗以外的其它诸宗。又称为“教门”。 宋 德洪 《石门题跋·题弼上人所蓄诗》:“往时丛林老衲,多以讲宗为心,呵衲子从事笔砚。”
《漢語大詞典》:揭帝
亦作“ 揭諦 ”。 佛教语。护法神之一。《水浒传》第四回:“直饶揭帝也难当,便是金刚须拱手。”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禪师勃然大怒,口中念念有词,大喝道:‘揭諦何在?快与我擒青鱼怪来,和白蛇现形,听吾发落!’”
《漢語大詞典》:慧镜(慧鏡)
亦作“ 慧鉴 ”。 佛教语。谓智慧能照物如镜,故称。中阿含经卷五四:“云何比丘,圣智慧镜。”《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伏乞世尊,特开慧镜,朗鉴卑情。” 宋 范仲淹 《十六罗汉因果识见颂》序:“倘非世尊以六通万行,圆通慧鉴之圣,则无以至此。”
《國語辭典》:四塵  拼音:sì chén
佛教用語。謂色、香、味、觸。此四者是由地、水、火、風四大而有。《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三:「大眾部說:『四大為能造,四塵為所造。』」
分類:佛教语
《國語辭典》:六塵  拼音:liù chén
塵,接觸的對象。佛教將心和感官接觸的對象分成色、聲、香、味、觸、法(指心所對的境)六塵。若任由眼、耳、鼻、舌、身、意追逐六塵,心就會充滿著煩惱。南朝梁。武帝〈十喻〉詩五首之一:「楎睢變三有,恍惚隨六塵。」也稱為「六處」。
《漢語大詞典》:赖耶(賴耶)
佛教语。“阿赖耶识”的略称。意译为“藏识”。大乘唯识宗把内心活动分为八类,阿赖耶识是第八识。佛教认为这第八识是世界一切的精神本原,它含藏着一切现象的“种子”(即潜能)。 清 龚自珍 《最录八识规矩颂》:“师復念言法相宗大纲在八识,大纬在四分,乃製此颂一十二章,分四大支,初三颂眼等识,次三颂意识,次三末那,次三赖耶。” 章炳麟 《建立宗教论》:“赖耶惟以自识见分,缘自识中一切种子以为相分。故其心不必现行,而其境可以常在。”参见“ 八识 ”。
《國語辭典》:八識  拼音:bā shì
佛教用語。瑜伽行派主張能認識外境或心境的八種功能。分別為: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其中意識和眼、耳、鼻、舌、身五識並起外,並能對心境起認識作用。末那識是構成執著的心理源頭。阿賴耶識主要功能是貯存過去所造的業力。八識一方面是生起認識的心理功能,另一方面也是變現一切現象的主體。《成唯識論》卷二:「等流習氣為因緣故,八識體相差別而生。」
《漢語大詞典》:毁宅(燬宅)
火宅。佛教语。比喻众生生死轮回的三界。 唐 王勃 《为原州赵长史请为亡父度人表》:“济沉识於昏涂,拯亡灵於燬宅。” 唐 王勃 《益州德阳县善寂寺碑》:“紫房丹室,犹居燬宅之间。”
《漢語大詞典》:忍辱铠(忍辱鎧)
佛教语。袈裟的别名。谓忍辱能防一切外难,故以甲铠为喻。《法华经·持品》:“恶鬼入其身,駡詈毁辱我。我等敬信佛,当著忍辱鎧。” 南朝 梁简文帝 《谢赉纳袈裟启》:“忍辱之鎧,安施九种,功德之衣,惭愧八法。”亦省作“ 忍鎧 ”。大智度论卷十:“忍鎧心坚固,精进弓力强。”
《漢語大詞典》:障恼(障惱)
亦作“ 障脑 ”。 佛教语。烦恼。 南朝 梁简文帝 《谢敕听从舍利入殿礼拜启》:“臣比身心,得无障恼。” 南朝 陈 徐陵 《又与天台智者大师书》:“愿一日 康胜山 中春夏,无餘障脑耳。”
《漢語大詞典》:瞋毒
梵语krodha意译。佛教语。“三毒”之一。三毒之中,此为最恶。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迦毕试国:“王以弘济为心,龙乘瞋毒作暴,僧伽蓝、窣堵波六坏七成。”参见“ 三毒 ”。
《國語辭典》:三毒  拼音:sān dú
佛教謂貪愛、瞋恚、愚痴三種心態上的缺點。南朝梁。蕭衍遊鍾山大愛敬寺〉:「二苦常追隨,三毒自燒然。」
分類:佛教三毒
《漢語大詞典》:皇忏(皇懺)
佛教语。《梁皇忏》的简称。 茅盾 《子夜》十七:“明天就要在 玉佛寺 里拜《皇忏》了。”
分類:佛教语
《漢語大詞典》:般涅槃
略称涅槃。佛教语。谓超脱生死的境界,也指僧尼的圆寂。《涅槃经·序品》:“知佛不久当般湼槃,各各拔取无量无边诸妙莲华,来至佛所。”魏书·释老志:“ 释迦 年三十成佛,导化羣生,四十九载,乃於 拘尸那城 娑罗双树间,以二月十五日而入般湼槃。”
《漢語大詞典》:阿梨
亦作“ 阿黎 ”。
(1). 波斯 皂荚。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三·阿勃勒:“此即 波斯 皁荚也。按 段成式 酉阳杂俎云: 波斯 皁筴,彼人呼为忽野簷, 拂菻 人呼为阿梨。树长三四丈,围四五尺,叶似枸櫞而短小,经寒不凋,不花而实。” 明 汤显祖 《紫箫记·皈依》:“眼看见愁来至,憔悴了生花铁树;迤逗了落叶阿黎。”参阅 段成式 酉阳杂俎·木篇
(2).佛教语。阿闍梨之省称。意为圣者、高僧。 清 钱谦益 《诰封安人熊母皮夫人墓志铭》:“以慈心度幽冥,以浄心求正受,固无事薙髮条衣作阿梨之形相,亦未尝扬眉瞬目效婆子之机缘。”参见“ 阿闍黎 ”。
《漢語大詞典》:阿阇黎(阿闍黎)
亦作“ 阿闍梨 ”。梵语的译音。意译为“轨范师”。可矫正弟子的行为,为其轨则模范,是高僧的敬称。 唐 颜真卿 《西林寺题名》:“﹝ 西林寺 ﹞有 法真 律师,深究清浄毗尼之学,即律祖师 志恩 之上足,余内弟 正义 之阿闍黎也。” 五代 齐己 《送谭三藏入京》:“阿闍梨与佛身同,灌顶难施利济功。” 宋 苏轼 《十八大阿罗汉颂》:“月明星稀,孰在孰亡。煌煌东方,惟有啟明。咨尔上座,及阿闍梨。代佛出世,惟大弟子。” 范文澜 《唐代佛教·佛教各宗派》:“﹝密教﹞这些规范,必需经阿闍梨(闍音shē,传法师)传授。” 奚侗 《辛亥岁暮杂诗》:“八国垂涎舍利子,西来健者又阿闍。天风吹满羣龙起,夺得魔王佛口鬚。”
《漢語大詞典》:冥界
(1).佛教语。地狱、饿鬼、畜生三道的总称。 苏曼殊 《遁迹记》:“摄化顽愚,尽超冥界。”
(2).指阴间。 王以仁 《流浪》:“我冷清清的靠在铁门的外面,心疑我自己已经被鬼魂钩捉到冥界中去了。”
《漢語大詞典》:自在王
佛教语。如来佛之尊称。 清 黄遵宪 《锡兰岛卧佛》诗:“西天自在王,高踞黄金榻。” 钱仲联 笺注引佛说佛名经:“南无普贤世界中,自在王如来为上首。”
《國語辭典》:二惑  拼音:èr huò
佛教謂見惑和思惑。見惑和思惑是二種很細微的煩惱。前者是見道位的聖人方能斷除,故稱為「見惑」,後者須更高境界的修道位聖人才能斷除。《二諦義。卷中》:「若不斷二惑,見思無由成。」
分類:佛教语
《漢語大詞典》:三惑
(1).指酒、色、财三种惑人之物。《后汉书·杨震传赞》:“ 震 畏四知, 秉 去三惑。”隋书·韦世康传:“志除三惑,心慎四知。” 唐 许浑 《金谷园》诗:“三惑沉身是此园,古藤荒草野禽喧。”参见“ 三不惑 ”。
(2).佛教天台宗所说的三种妄惑: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法苑珠林卷十:“居兹三惑,示画篋之非真;出彼四门,厌浮云之易灭。” 明 徐復祚《一文钱》第六出:“立三观、破三惑,成三德,捐思絶议,自证菩提。”
《國語辭典》:曼荼羅  拼音:màn tú luó
佛教徒築方圓土壇以安置諸佛尊以便祭供觀修的地方。為梵語mandala的音譯。意譯為作壇、壇城。一般不築造土壇,只採用圖案形式。
《漢語大詞典》:那摩
亦作“ 那謨 ”。 佛教语。梵文Namas的音译。南无。意谓归敬、归命、信从。佛教徒称合掌稽首为“南无”,并用在佛、菩萨之前,表示对佛法的尊敬。 明 朱有炖 《元宫词》之六四:“安息薰坛遣众魔,听传祕密许宫娥。自从受得毘卢咒,日日持珠念那摩。”《何典》第一回:“当中坐着个瘪嘴那謨佛,两旁排列着十八尊木罗汉。”
《漢語大詞典》:夏安居
佛教语。谓僧徒在夏天,从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禁止外出,而专心坐禅修学。又称坐夏。 唐 慧琳 一切经音义卷五九:“ 土火罗 诸国,以十二月安桎北方,言夏安居从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各就其事制名也。”
《漢語大詞典》:天耳通
佛教语。又称“天耳智证通”。六通之一。以与天耳相应之智慧,证知一切之声境而通达无碍者。参见“ 天耳 ”。
《漢語大詞典》:天耳
(1).佛教谓色界诸天人之耳,能闻六道众生之言语及一切声响。俱舍论记第二七:“天眼、天耳,是所依根。”
(2).谓未受壅蔽、保持本性的天然之耳。 明 李贽 《追述潘见泉先生往会因由付其儿参将》:“惜哉犹有酸气,则以一种道学之习渐塞其天耳,然时时露出本色,则以其天者全也。”
《漢語大詞典》:般涅盘(般湼槃)
略称涅槃。佛教语。谓超脱生死的境界,也指僧尼的圆寂。《涅槃经·序品》:“知佛不久当般湼槃,各各拔取无量无边诸妙莲华,来至佛所。”魏书·释老志:“ 释迦 年三十成佛,导化羣生,四十九载,乃於 拘尸那城 娑罗双树间,以二月十五日而入般湼槃。”
《國語辭典》:勇猛精進  拼音:yǒng měng jīng jìn
佛教謂積極努力的修行。《無量壽經。卷上》:「勇猛精進,志願無惓,專求清白之法,以慧利群生。」
《國語辭典》:頭頭是道  拼音:tóu tóu shì dào
原為禪宗語,指道無所不在。《續傳燈錄。卷二六。慧力洞源禪師》:「佛祖不立,雨落街頭自溼,凡聖何依,晴乾自是無泥。方知頭頭皆是道,法法本圓成。」後遂用以形容言行清楚明白、有條理。《西湖佳話。靈隱詩跡》:「老師父既出口便成,想胸中定然頭頭是道。」
《國語辭典》:無風起浪  拼音:wú fēng qǐ làng
比喻無端生事。明。楊柔勝《玉環記》第一五齣:「富童兒之言,慣會無風起浪,如何聽得。」也作「無風生浪」。
《漢語大詞典》:所知障
佛教语。又称智障。谓以法执为主的烦恼障碍。为二障(另一为烦恼障)之一。成唯识论卷九:“所知障者,谓执遍计所执实法,萨迦耶见而为上首,见疑、无明、爱、恚、慢等,覆所知境无颠倒性,能障菩提,名所知障。”参见“ 法执 ”。
《國語辭典》:法執  拼音:fǎ zhí
大乘佛教否認外境實有,因此稱執特外境實有而障礙對真理的認識為法執。《大乘入楞伽經。卷七。偈頌品第十之二》:「悟心無境界,則離於法執。」也稱為「法我執」。
《國語辭典》:娑婆世界  拼音:suō pó shì jiè
佛教稱釋迦牟尼佛所教化的世界。也就是我們所處的世界。參見「娑婆」條。
《漢語大詞典》:四部众(四部衆)
佛教语。指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梁书·武帝纪下:“﹝ 中大通 三年十月﹞行幸 同泰寺 , 高祖 升法座为四部众説《大般若涅盘经》义。”法苑珠林卷十九:“三世诸佛法,皆有四部众。”亦省称“ 四部 ”、“ 四众 ”。 南朝 陈 徐陵 《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四部皆集,悲同白车。” 唐 海顺 《三不为篇》:“四众瞻仰,三槐附交。”
《漢語大詞典》:天子魔
佛教语。欲界第六天之主,常扰碍修行者。简称天魔。大智度论卷六八:“天子魔者欲界主,深著世间乐,用有所得,故生邪见,憎嫉一切贤圣涅槃道法,是名天子魔。”
《漢語大詞典》:须摩提(須摩提)
梵语sumati的译音,或译作“须摩题”。佛教语。西方极乐世界。为 阿弥陀佛 所居,意译为“妙意”、“好意”。般舟三昧经·行品:“独一处止念西方 防弥陀佛 今现在,随所闻当念,去此千亿万佛刹,其国名 须摩提 。一心念之,一日一夜若七日七夜。”翻译名义集·世界:“《大论》云:此云‘妙意’,亦‘好智’,亦‘好意’。《弥陀经》云:‘ 阿弥陁佛 所居国土名 须摩题 。’”
《國語辭典》:功德無量  拼音:gōng dé wú liàng
1.功績、德業極大,不可計量。《舊唐書。卷八九。狄仁傑傳》:「伏惟聖朝,功德無量,何必要營大像,而以勞費為名。」
2.佛教用語。形容善行所生的利益非常廣大。《文明小史》第二五回:「只說龍華寺裡的和尚募化添造一座大殿,只少二千五百塊洋錢,要是肯捐,功德無量。」
《國語辭典》:功德圓滿  拼音:gōng dé yuán mǎn
佛教用語。本指已經圓滿地完成利他的善行。後引申為事情圓滿的結束。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楔子》:「限三日功德圓滿,脫了孝服,換上顏色衣服,倒陪房奩,定將小姐送與將軍。」
《漢語大詞典》:恶幛(惡幛)
亦作“ 恶障 ”。 犹魔障。原为佛教语,指人世间的贪欲、杀害等罪孽。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阿纤:“ 谢 不受粟,故索金。女叹曰:‘此皆妾身之恶幛也!’遂以其情告 三郎 。”《老残游记》第十一回:“将来 申先生 庶几不至於搅到这两重恶障里去。就是 璵姑 ,道根尚浅,也该留心的为是。”
《漢語大詞典》:非想非非想处天(非想非非想處天)
佛教语。即三界中无色界第四天。此天没有欲望与物质,仅有微妙的思想。《婆娑论》:“无色界中有四天:一名空处天,二名识处天,三名无所有处天,四名非想非非想处天。”亦省称“ 非想天 ”。 唐 刘言史 《登甘露台》:“身心未寂终为累,非想天中独退还。” 明 叶宪祖 《北邙说法》:“便上非想天,一骨碌到底,人我缠绵没了期。”
《國語辭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拼音:fàng xià tú dāo,lì dì chéng fó
(諺語)佛教徒勸人修行的話。後比喻只要真心改惡從善,便立即成為好人。《朱子語類。卷三○。論語。雍也篇》:「佛家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若有過能不貳,直是難。」《鏡花緣》第一○回:「此非『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麼!可見上天原許眾生回心向善的。」也作「放下屠刀便成佛」。
《漢語大詞典》:返视内照(返視内照)
原为佛教语。谓用佛性对照检查。后亦指自我反省。《禅真逸史》第十七回:“ 澹然 凝神静养一会,早听四野鸡鸣,於是垂目低眉,返视内照。”亦作“ 返观内照 ”、“ 返观内视 ”。 清 戴震 《孟子字义疏证·理十五》:“ 程子 、 朱子 其出入於 老 释 ,皆以求道也。使其见道为是,虽人以非而不顾。其初,非背‘六经’ 孔 孟 而信彼也。於此不得其解,而见彼之捐弃物欲,返观内照,近於切己体察。” 清 蒲松龄 《〈王如水问心集〉序》:“即此宜得之公心,返观内视,而九幽十八狱,人人分明见之矣。” 梁启超 《新民说·论私德三》:“吾辈试於清夜平旦返观内照,其能免於 王子 之所訶与否?”
《漢語大詞典》:火涂道(火塗道)
佛教语。地狱的别称。翻译名义集·地狱《四解脱经》:“地狱名火涂道。”
《漢語大詞典》:遍计所执自性(徧計所執自性)
佛教语。由于不知诸法本空,而普遍计度,执迷为有,谓之“徧计所执自性”。如绳本非蛇,妄计为蛇。与“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合称“三性”。 章炳麟 《建立宗教论》:“云何三性?一曰徧计所执自性,二曰依佗起自性,三曰圆成实自性。第一自性,惟由意识周徧计度刻画而成,若色若空,若自若佗,若内若外,若能若所,若体若用,若一若异,若有若无,若生若灭,若断若常,若来若去,若因若果,离于意识,则不得有此差别,其名虽有,其义絶无,是为徧计所执自性。”亦省称“徧计所执性。” 章炳麟 《国故论衡·辨性下》:“最下有唯理论师,以无体之名为实,独据徧计所执性,以为固然。”
《國語辭典》: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拼音:dào gāo yī chǐ,mó gāo yī zhàng
原為佛家告誡修行者,謹防外界誘惑,因正氣難以修得,而邪氣卻容易高過正氣。《西遊記》第五○回:「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性亂情昏錯認家。」《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六:「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冤業隨身,終須還帳。」後用以比喻一事興起,又會有一事超過其上。
《國語辭典》:大千世界  拼音:dà qiān shì jiè
1.三千大千世界的簡稱。參見「三千大千世界」條。
2.廣闊無邊的世界。《鏡花緣》第一○○回:「消磨了三十多年層層心血,算不得大千世界小小文章。」
《國語辭典》:三千大千世界  拼音:sān qiān dà qiān shì jiè
古印度的宇宙觀,後影響佛教,成為佛教的宇宙觀。其說以須彌山為中心,以鐵圍山為外郭,同一日月所照的空間,稱為「小世界」。一千個小世界稱為「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稱為「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稱為「大千世界」。因一個大千世界是由小中大三種千世界組成,故稱為「三千大千世界」。簡稱為「大千」。
《國語辭典》:單刀直入  拼音:dān dāo zhí rù
1.一刀直接向目標刺去。比喻勇猛精進。《兒女英雄傳》第六回:「那女子見他來勢凶惡,先就單刀直入取那和尚。」
2.直截了當的論及問題的核心。《五燈會元。卷九。溈山靈祐禪師》:「若也單刀直入,則凡聖情盡,體露真常,理事不二,即如如佛。」
《國語辭典》:前因後果  拼音:qián yīn hòu guǒ
事情的起因和結果。如:「我們要對事情的前因後果澈底了解,不要驟下斷語。」也作「後果前因」。
《漢語大詞典》:毗沙门天王(毗沙門天王)
佛教语。梵语的译音。佛经所说四天王之一。又名 多闻天王 。俗称 托塔天王 。佛教中为护法的天神。我国 唐 宋 时敕诸府、州、军建“天王堂”奉祀之。 唐 黄滔 《灵山塑北方毗沙门天王碑》:“於是,於 开元寺 之 灵山 ,塑北方 毗沙门天王 。”亦省称“ 毗沙门 ”、“ 毗沙 ”。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寺塔记下》:“坦率对万乘,偈答无所避,尔如 毗沙门 ,外形如脱履。” 唐 黄滔 《大唐福州报恩定光多宝塔碑记》:“又 感应 天王殿 一间两厦,其天王也,变 毗沙 之身,於 咸通 之年,现神质为 龟城 之助。”太平广记卷二一四引 宋 景焕 《野人闲话·应天三绝》:“ 毗沙 大像何光辉,手擎巨塔凌云飞。”参见“ 四天王 ”。
《漢語大詞典》:四天王
佛经称 帝释 的外将,分别居于 须弥山 四埵,各护一方,因亦称护世四天王。东方 持国天王 (名 多罗吒 ),身白色,持琵琶;南方 增长天王 (名 毗瑠璃 ),身青色,执宝剑;西方 广目天王 ( 名毗留博叉 ),身红色,执羂索;北方 多闻天王 ( 名毗沙门 ),身绿色,执宝叉。旧时寺庙山门两旁多塑四天王像,身形高大,面目狰狞,又称四大天王。俗称四大金刚。参阅法苑珠林卷五三、《三界诸天会名》经律异相卷一《四天王》
《漢語大詞典》:肉身菩萨(肉身菩薩)
佛教语。谓即生修成的菩萨。亦为大善知识的尊称。《坛经·行由品》:“奇哉!不得以貌取人,何得多时使他肉身菩萨。” 明 徐渭 《戏拟不往》诗:“五岳高头谁掖我,肉身菩萨未身轻。”
《漢語大詞典》:入安居
佛教语。古 印度 在每年约五月至八月的雨期内,禁僧尼外出,谓外出易伤草木虫蚁,应居在寺内坐禅讲经,安受供奉。这一阶段开始即称“入安居”,又称“结夏”。古代佛徒一般均循此戒律。唯因雨季不同,“入安居”也各在不同时期开始。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覩货逻国故地总述:“诸僧徒以十二月十六日入安居,三月十五日解安居,斯乃据其多雨,亦是设教随时也。”
《國語辭典》:開山祖師  拼音:kāi shān zǔ shī
本指在名山始建寺院的人。後引申指某一學術流派或事業的創始人。如:「達摩祖師是中國禪宗的開山祖師。」也作「開山鼻祖」、「開山大師」、「開山老祖」。
《漢語大詞典》:空华外道(空華外道)
佛教语。 印度 佛教后期, 龙树 、 提婆 等首创大乘空宗,原先的小乘教派视之为左道邪说,因以贬称为“空华外道”。 唐 慧立 彦悰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四:“僧皆小乘学,不信大乘,谓为空华外道,非佛所説。” 章炳麟 《与大乘相契》:“是故小乘之詆大乘,以为魔説,以为空华外道而已,未尝云诸大菩萨当时实无其人也。”参见“ 空华 ”。
《漢語大詞典》:空华(空華)
亦作“ 空花 ”。
(1).佛教语。隐现于病眼者视觉中的繁花状虚影。比喻纷繁的妄想和假相。《楞严经》卷四:“亦如翳人,见空中华;翳病若除,华於空灭。忽有愚人,於彼空华所灭空地,待华更生;汝观是人,为愚为慧?” 南朝 梁 萧统 《讲解将毕赋》:“意树发空花,心莲吐轻馥。” 宋 司马光 《游三门开化寺》诗:“狂象调难伏,空华灭復生。”《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话説人生荣华富贵,眼前的多是空花,不可认为实相。” 梁启超 《开明专制论》:“呜呼,我青年之眩於空华,困於噩梦者,其醒耶未耶?”
(2).指雪花。 宋 洪朋 《喜雪》诗:“漫天乾雨纷纷闇,到地空花片片明。”
《國語辭典》:六道輪迴  拼音:liù dào lún huí
佛教用語。一切尚未證得解脫的眾生,由於業力的關係,永遠在天道、人道、阿修羅道、餓鬼道、畜生道、地獄道六種範圍內轉化不休。元。無名氏〈點絳脣。道妙玄微套。混江龍〉曲:「全不怕上天照察,也不怕六道輪迴。」
《國語辭典》:六道  拼音:liù dào
佛教認為眾生由於過去世所作的業,造成每個生命不同的存在狀態。存在的狀態可分成六類,即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稱為「六道」,眾生未解脫前,始終在其中輾轉生死。《起世經》卷九:「一切眾生於人間生,悉皆成就無覺無觀,快樂證知身壞即生光音天處,一切六道皆悉斷絕,此即名為『世間轉盡』。」《西遊記》第八回:「悟時超十地三乘,凝滯了四生六道。」也稱為「六趣」。
《國語辭典》:六家七宗  拼音:liù jiā qī zōng
東晉時期佛教解釋《般若經》的派別。《般若經》初傳中國時,限於對印度文化理解的方式,產生不同的異解,遂有「六家七宗」,其代表分別為道安的本無宗、支道林的即色宗、于法開的識含宗、道壹的幻化宗、支愍度的心無宗、于道邃的緣會宗、竺法深、竺法汰的本無異宗。前六者是六家,若加上本無異宗則稱為「七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