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妙不测,出入乘气机。 凝冰亦(考异:一作更)焦火,渊沦复天飞。 至人乘元化,动静体无违。 珠藏泽自媚,玉韫山含晖。 神光烛九垓,玄思彻万微。 尘编今寥落,叹息将安归。 斯须暮云合,白日无馀晖。 金波从地涌,宝燄穿林飞。 僧言自雄誇,俗骇无因依。 安知本地灵,发见随天机⑴。 ⑴ 自注:天池院西数步,有小佛阁,下临绝壑,是游人请灯处。僧云:灯非祷不见。是日,不祷而光景明灭,顷刻异状。诸生或疑其妄,予谓僧言则妄,而此光不可诬,岂地气之盛而然耶。 董生方好雅,兹日为扫扉。 森尔延嘉宾,欢然去尘机。 有客振双袂,敢言阳春晖。 聊停玉麈尾,为歌金缕衣。 古辞何稠叠,无乃惜芳菲。 三闾不餔糟,二子自采薇。 虽留千载清,未免当时饥。 吾爱曹公诗,古来不敢非。 人生若朝露,舍醉当何归。 四座惊此语,未厌翠觞飞。 胡能后天地,何可恃轻肥。 沉酣且长咏,白首空歔欷。 朔风声满枯桑枝,阴云不定(宋荦本作动)蛟龙归。 冻禽聚立高树时,密云万里增寒威。 访君留连举酒卮,胡琴奏罢欢已微。 小驹跨去没四蹄,飘花凌乱沾人衣。 醉目远望天地迷,何暇更问孤鸿飞。 茅屋岂无单且饥,平明共贺麦陇肥。 野鹘性决裂,所食唯狞飞。 小鸟不入眼,拳发强弩机。 日暮未有获,岂择大与肥。 瞥下攫蝙蝠,去以填肠饥。 休笑老鸱饱,衔得腐鼠归。 汴河西引黄河枝,黄流未冻鲤鱼肥。 随钩出水卖都市,不惜百金(宋荦本作钱)持与归。 我家少妇磨宝刀,破鳞奋鬐如欲飞。 萧萧云叶落盘面,粟粟霜卜为缕衣。 楚橙作齑香出屋,宾朋竞至排入扉。 呼儿便索沃腥酒,倒肠饫腹无相讥。 逡巡瓶竭上马去,意气不说西山薇。 金山寺僧作咸豉,南徐别乘马不肥。 大梁贵人与年少,红泥罂盎鸟归飞。 我今老病寡肉食,广文先生分遗微。 生平多交友,常恨会遇稀。 每念相笑语,昨是今或非。 重惜向时游,出处苦⑴乖违。 从今傥有酒,莫问梨栗微。 前夕呼我饮,遣奴来扣扉。 暗犯风雪往,醉脱冠服归。 夜来新霁月,清吐万里辉。 刘郎戴幅巾,江叟披褐衣。 相过无百步,谁虞窃诃讥。 三家若循环,但知具甘肥。 ⑴ 据残宋本,万历本、康熙本作若 玉盘叠捧溪女归,鱼鳞作室待水婓。 竹间山鬼入夜啼,古庙久闭谁启扉。 屈原憔悴江之圻(据残宋本,万历本、宋荦本作沂),芙蓉木兰托兴微。 贾谊未召绛灌挤,香草嘉禾徒菲菲。 曾无半辞助诃讥,国风幸赖相因依(以上《梅尧臣集编年校注》卷二三)。 终夜每爱月,见月常苦稀。 不雨即云晦,何能揽⑴光辉。 傥有一夕明,岂畏露湿衣。 素娥领玉兔,孤寡命亦微。 堂堂罕开耀,多是半掩扉。 曾负万家望,空是随人归。 一岁复一岁,白发思钓矶。 ⑴ 据残宋本,万历本、宋荦本作藉 不羡新为赤县尹,惟羡暂向江南归。 江南羃羃梅雨时,风帆差差并鸟飞。 罾竿夹岸长若桅,水笼畜鱼鲜且肥。 家在千山古溪上,先应喜鹊噪门扉。 ① 犹是唐时契,有司尝欲易新,(据残宋本,万历本、宋荦本作昌耕)上不许 暮契出,朝契归,出入未尝逢日晖。 雄雌曾不离钟室,百年刓⑴弊知者稀。 时移世异不改易,俗眼厌旧君前非。 君王万年千年寿,独怜古器与众违。 昨日霜华厚如雪,百官冻靴朝紫微。 吴王(夏校:当为生误)偷就温漏火,始一识之增叹唏。 不知逢逢六街鼓,自此发号通帝闱。 人间钟鼓有多少,多少乱鸣谁肯讥。 ⑴ 据残宋本,万历本作利 清秋三黄鹄,举翼东来飞。 鸣声既相呼,烟水亦相依。 蓬池不暂止,太液未言归。 酌酒望沧海,飘飖思菊衣。 横槎渡深涧,披露采香薇。 樵歌杂梵响,共向松林归。 日落寒山惨,浮云随客衣。 春风二月三月时,农夫在田居者稀。 新阳晴暖动膏脉,野水泛滟生光辉。 鸣鸠聒聒屋上啄,布谷翩翩桑下飞。 碧山远映丹杏发,青草暖眠黄犊肥。 田家此乐知者谁,吾独知之胡不归。 吾已买田清颍上,更欲临流作钓矶。 忆昨此地相逢时,春入穷谷多芳菲。 短垣囷囷冠翠岭,踯躅万树红相围。 幽花媚草错杂出,黄蜂白蝶参差飞。 此时少壮自负恃,意气与日争光辉。 乘闲弄笔戏春色,脱略(张本作落)不省旁人讥。 坐欲持此博轩冕,肯言孔孟犹寒饥。 丙子从亲走京国,浮尘坌并缁人衣。 明年亲作建昌吏,四月挽船江上矶。 端居感慨忽自寤,青天闪烁无停晖。 男儿少壮不树立,挟此穷老将安归。 吟哦图书谢庆吊,坐室寂寞生伊威。 材疏命贱不自揣,欲与稷契遐相希。 旻(张本作昊)天一朝畀以祸,先子泯没予谁依。 精神流离肝肺绝,眦血被面无时晞。 母兄呱呱泣相守,三载厌食钟山薇。 属闻降诏起群彦,遂自下国趋王畿。 刻章琢句献天子,钓取薄禄欢庭闱。 身著青衫手持版,奔走卒岁官淮沂。 淮沂无山四封庳,独有庙塔尤峨巍。 时时凭高一怅望,想见江南多翠微。 归心动荡不可抑,霍若猛吹翻旌旂。 腾书漕府私自列,仁者恻隐从其祈。 暮春三月乱江水,劲橹健帆如转机。 还家上堂拜祖母,奉手出涕纵横挥。 出门信马向何许,城郭宛然相识稀。 永怀前事不自适,却指舅馆接(张本作排)山扉。 当时髫儿戏我侧,于今冠佩何颀颀。 况复丘樊满秋色,蜂蝶摧藏花草腓。 令人感嗟千万绪,不忍苍卒回骖騑。 留当开樽强自慰,邀子剧饮毋予违(以上《临川先生文集》卷一三)。 风浪忽如此,吾行欲安归。 挂帆却西迈,此计未为非。 洪泽三十里,安流去如飞。 居民见我还,劳问亦依依。 携酒就船卖,此意厚莫违。 醒来夜已半,岸木声向微。 明日淮阴市,白鱼能许肥。 我行无南北,适意乃所祈。 何劳舞澎湃,终夜摇窗扉。 妻孥莫忧色,更典箧中衣。 吏民怜我懒,斗讼日已稀。 能为无事饮,可作不夜归。 复寻飞英游,尽此量寸晖。 撞钟履声集,颠倒云山衣。 我来无时节,杖屦自推扉。 莫作使君看,外似中已非。 净居寺,在光山县南四十里大苏山之南、小苏山之北。寺僧居仁为余言:齐天保中,僧惠思过此,见父老,问其姓,曰苏氏,又得二山名。乃叹曰:吾师告我,遇三苏则住。遂留结庵。而父老竟无有,盖山神也。其后僧智顗见思于此山而得法焉,则世所谓思大和尚智者大师是也。唐神龙中,道岸禅师始建寺于其地。广明庚子之乱,寺废于兵火,至乾兴中乃复,而赐名曰梵天云。 十载游名山,自制山中衣。 愿言毕婚嫁,携手老翠微。 不悟俗缘在,失身蹈危机。 刑名非夙学,陷阱损积威。 遂恐生死隔,永与云山违。 今日复何日,芒鞋自轻飞。 稽首两足尊,举头双涕挥。 灵山会未散,八部犹光辉。 愿从二圣往,一洗千劫非。 徘徊竹溪月,空翠摇烟霏。 钟声自送客,出谷犹依依。 回首吾家山,岁晚将焉归? 新浴觉身轻,新沐感发稀。 风乎悬瀑下,却行咏而归。 仰观江摇山,俯见月在衣。 步从父老语,有约吾敢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