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876,分25页显示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7 18 19 20 下一页 清(续上) 赵执信 1662 - 1744 三首郑珍 1806 - 1864 三首 朱彝尊 1629 - 1709 一首 安起东 一首 贝青乔 1810 - 1863 二首 毕沅 1730 - 1797 一首 曹锡宝 1719 - 1792 一首 查礼 1714 - 1781 一首 常纪 ? - 1771 一首 陈宝琛 1848 - 1935 三首 陈浩 一首 陈廷敬 1641 - 1712 二首 陈衍 1856 - 1937 二首 崔锡鼎 1646 - 1715 一首 存华 1783 - 1853 一首 戴亨 1691 - ? 一首 邓廷桢 1775 - 1846 一首 高层云 1634 - 1690 二首 高心夔 1835 - 1883 一首 顾奎光 ? - 1764 一首 顾嗣立 1665 - 1722 一首 | 金商动伤杀,惴耎气一王。 俄然角翅完,自喜牙须壮。 草间分蚁穴,水次杂蛙唱。 岂有势必争,群以力相尚。 幽人洞物情,罗取就盆盎。 无声出指挥,快意见跳浪。 初合犹两疑,再鼓乃齐抗。 摽抶猛士心,奋迅良马状。 大鸣类号呼,小利增跌宕。 递进恍寻雠,独胜欣得将。 旁观识强弱,万事有得丧。 一笑天地间,孤怀足閒畅。 神仙楼阁难近傍,鱼龙就海摹其状。 天风乱捲入云烟,剩遣人间道虚妄。 群仙大笑悯愚顽,显以灵通布叠嶂。 飞檐下视白日流,洞户重开翠微上。 不知厥地谁主宰,不知厥宅谁营创。 构造知用何材木,执作知用何工匠。 或依帝所宫阙形,或仿世中屋庐样。 传闻藻绘屡增新,岂有尘氛得遮障。 丹房紫翠出寰区,咫尺金华庸敢抗。 赤松定已久移居,故洞石羊两相向。 我从早岁佩豁落,几抱残书搜脉望。 二劳曾乞紫霞餐,万里终持绿玉杖。 㩳身何日排青冥,挥手同时谢谗谤。 待兄扣壁唤初平,遥见松扉一鹤飏。 葑溪公子排寒来,风味乃出太湖上(蟹即城外池中出)。 登盘乍晃赤玉光,入手犹惊怪石状。 金膏雪脍与口宜,把酒持螯觉神王。 竹林饮户竟参差,稷下谈锋互雄长(张不饮)。 灯前尔雅再三读,明日悬知各无恙。 莫将羊酪调茂弘,定有鱼笺詶鲁望。 武陵大如马,江水日益涨。 夕舣柳树下,朝卧柳梢上。 不知何处雨,汇此驾天浪。 九江成一家,蛟龙随牧放。 大声天地回,势欲无湖广。 吁嗟乎生民,何以为俯仰。 聚族依寸堤,亦或藉尺舫。 秧蔬埋沙底,熟麦奉鱼饷。 涨退亦已难,况尔气方张。 忆自公安来,强半水逼吭。 于时未横溢,吾已为色怆。 上流今如此,彼窊复何望。 天意殊苍茫,聊为记灾状。 雷馀续蜂鬨,雨去送蝉唱(郑珍。)。 残红拂阶明,老翠亚檐宕(莫庭芝。)。 修炎郁阴霾,顷霁开远旷(莫祥芝。)。 端轸忧以纡,合并素一畅(郑知同。)。 危亭便箕踞,草具杂盆盎(珍。)。 煎菽脆掺卵,畾茶咸比酱(庭芝。)。 刻物凿情窍,延景启目障(祥芝。)。 平林杂花妆,远岫湿烟葬(知同。)。 舞庭雀若巫,镂地蚓逾匠(珍。)。 鸭烦苗色劳,蚕了柘气王(庭芝。)。 行蚁舁虫馐,骄鱼玩鳖将(祥芝。)。 攫天桕心豪,升木瓜胆壮(知同。)。 婢自石角出,孺缘叶缝上(珍。)。 长谣咏石帚,抱膝思葛亮(庭芝。)。 共晚松是因,择交竹堪傍(祥芝。)。 暮霞千锦舒,新月一弓韔(知同。)。 酒肠我有限,诗肚君无当(庭芝。)。 篇成付阿买,尚似昌谷样(珍。)。 鸣箯度渭水,客子意不放。 远望披毡天(谚云:「乌撒天,如披毡。」),山川郁孤怆。 十柏增感旧⑴,解后忽神王。 读书真有得,生色晬而盎。 四顾水西山,顿觉此席壮。 当年竹庄公⑵,晁采照十两。 老鹤见鸡群,龙章想姿状。 风花涌寒食,几日陪履杖。 菊苗罄新制,笋菹倒陈饷。 再留我何惜,未肯速官谤。 承乏复几时,归涂待重访。 ⑴ 吴兰雪先生刺州日,于东山建王阳明祠。前三年,俞秋农先生始以阳明生日率州人举祀事,燕于十柏山房,余时曾观礼。 ⑵ 公名玉书,以孝廉终安福令,著《竹庄诗集》,卓成一家。辑贵州耆旧诗名《黔风录》。 燕郊千里程,形势争北向。 时绕运河流,车行辄心怅。 旅队竞相戒,前驱挈刀仗。 警彼鸣镝徒,要路恣剽掠。 饥馑实迫之,犷俗习成尚。 此非急农功,游籍食何仰。 我游入中夏,万顷地多旷。 既患行潦淹,又苦骄阳亢。 穑事岂不勤,十九岁无望。 禹贡定田赋,冀州惟上上。 水利废不治,富庶日凋丧。 安得役万夫,沟洫制重创。 京畿粳稻香,金穰荷天贶。 庶几北人炊,无藉南漕饷。 荆扬困亦苏,二东歌息唱。 晓出茂郡城,乱山峙屏障。 沙径多转折,东指复北向。 山脚汇双流,石漱桃花浪。 缘溪策马行,登陟穷怪状。 迢迢岭路遥,竹青遍山放。 寒翠吐晴烟,渺似春阴酿。 盘旋到岭头,孤云低可傍。 回首见九峰,雪朗神气王。 地僻少人过,振衣独俯仰。 啸声落虚空,兴逸心愈旷。 侠气老不除,屈翁称豪放。 吾友继凤毛,风流尤佚宕。 清言相倡酬,赏音过夔旷。 君家名父子,每过神辄王。 赋性不党同,侪辈称直谅。 对此缅三闾,睪然时高望。 西山吾故人,久别渴一访。 潭柘稍阻深,戒坛致清旷。 前游悔草草,梦想半已忘。 有分及馀年,登巅骋秋望。 见从得二子,济胜聊自壮。 犹疑在故山,松月坐相向。 此心本无住,所见孰真妄? 闻梵各洒然,无为忆曩向。 爱山每结庐,两奥此一旷。 檐摩绝顶云,栏俯隔江嶂。 来薰带野绿,上月挟溟涨。 松涛下方作,岩壁左右障。 凉燠俱有宜,昏旦各殊状。 永怀独寤宿,失笑总幻妄。 君诗猥见及,吾阁幸无恙。 遥知倚杵忧,尽人凭阑望。 石泉细自滴,瓯茗冽可饷。 不似涧瀑喧,试枕百尺上(阁左右罅出泉,瀹茶甚甘。)。 伏波有名言,穷老益坚壮。 交君垂卌载,晚顾际板荡。 平生尽信书,自笑不知量。 只赢方寸地,未逐东去浪。 君乎云龙从,共此葵日向。 危冠众所怪,一蒉不辞障。 今年吟耳顺,令节正天贶。 吾皇题其堂,赐赉出内藏。 岂惟宠稽古,多难识忠谅。 回思陵下庐,风雪四番抗。 沾沾国士报,自昔鄙豫让。 生三义匪他,长留作人样。 上人人天师,翻经了三藏。 能参真实义,一洗庸愚障。 桐城方先生,可否素不妄。 颇闻高僧传,结构烦哲匠。 先生既归老,余亦就闲旷。 师意独勤勤,杖策时相访。 朝来出锦囊,小现菩提相。 松风一何清,水月光宕漾。 妙明不染心,幻影证无上。 方耽禅味深,忽骇文澜壮。 恍若韩昌黎,破格赠文畅。 感旧增欷歔,抚卷独惆怅。 夜雨声涔涔,添我秋池涨。 泼墨洒云烟,为师作供养。 尚书奇玮姿,腾踔万夫上。 徒步霄汉间,谈笑躐卿相。 风云入高怀,眉宇展清旷。 自余韶稚年,轰雷激奔放。 闻声慕执鞭,拘牵屡惆怅。 当公抚豫还,余获拜天仗。 相识交戟下,退朝觉神王。 圣皇念才臣,秦关迫亭障。 诏曰汝往哉,厥绩今孰让。 石经鲁壁馀,散缺乱纤纩。 七篇烂熳出,炳如日星亮。 是时边陲静,举事惬人望。 栈道细云连,行旅色沮丧。 下临不测江,中有鱼腹葬。 火攻出上策,惨澹劳意匠。 此时又用兵,通行得无恙。 馀威动绝域,猛气快所向。 今之新将军,公之旧门将。 廉颇尚善饭,审琦加酒量。 城南独乐园,红亭枕清漾。 彊健归林泉,念时增恻怆。 同之乔山乡,风义不可忘。 公言此宅舍,身外即冗长。 乃知英雄人,出处有殊状。 杂记公生平,挂一恐失当。 他日尊酒间,从容或细访。 京东至陪京,郡县连亭障。 文武吏士中,所见或冗长。 千里得二张,每念不能忘。 玉田楚才士,风操郁清壮。 夕阳城西亭,接语领微尚。 使署开早花,窗月映帷帐。 客路役梦魂,忆子颇神王。 晨别燕山侧,黄云迷背向。 回飙遵塞垣,惊涛鸣瓮盎。 行行栾江滨,秀色稍奔放。 十日见大海,长城亦殊状。 关门野鸡鸣,方轨狭而妨。 豁达忽无际,天开𦕈空旷。 相顾徒侣单,边心增恻怆。 窜墟想人民,战垒耻将相。 军壕委白骨,蔓草甘所葬。 经过狐兔踪,豺虎步蹇亢。 半月抵医闾,县令非漫浪。 广宁昔重地,乱后色凋丧。 祀事亦孔明,经营到纤纩。 萋萋木叶山,陵土岂无恙。 并马行东路,鸭江引春望。 穷塞得乡彦,精意矧神谅。 平生足迹窄,兹游已云畅。 寤言怀二子,浩歌杂忻怅。 南方草木繁,猥琐乃无状。 一舟坠盘涡,湁潗迷背向。 蒙排出三入,悬布登其上。 数石已黯淡,拗怒况列嶂。 三日行诸滩,头地此独让。 倒戈出前途,斜击更队仗。 万钓争一折,屡折势益壮。 未知破冢行,安稳果无恙。 行矣或怔忡,不行复惆怅。 醇酒禹已甘,高屐晋始尚。 猩猩尔何为,酷嗜复几两。 风俗之移人,异类竞高旷。 纷纷趋时者,逼肖有此状。 乙亥二月月几望,捧檄延州度千嶂。 马头忽现嘉岭山,大字摹崖屹相向。 怪螭蟠屈瘦蛟舞,乃是龙图老子之笔仗。 闻道当年帅此邦,屡蹑巉岩寄幽旷。 手持蠹简揖山灵,一种清虚恍来贶。 我览公书心已钦,我思公迹神逾王。 初为运转副夏竦,继以曹郎扼边障。 罢榷招流亡,营田省输饟。 坚壁老敌师,焚书斥贼妄。 一十二砦唇齿联,万八千军虎貔壮。 威名不屑淮阴韩,盛德应同丞相亮。 坐使西人破胆惊,却马回戈不敢抗。 岂知公馀示整暇,啸歌更踞兹山上。 方悟胸中数万兵,都由五千拄腹撑肠相酝酿。 我来登山寻旧迹,岂有遗民足咨访。 山前闻清钟,山后发樵唱。 摘星无复矗危楼,古井空馀白云漾。 嗟哉九京安可作,仰止高山意怊怅。 他年青鞋布袜游圭峰,定从雾阁云窗觏真相(圭峰,公少时读书处也)。 连山接巴东,地险势复壮。 谁辟鸿濛开,插天列青嶂。 滟滪立江门,突兀献奇状。 摩挲两铁柱,越历几兴丧。 惊涛奔紫崖,鱼龙不敢傍。 众山自回合,前行欲何向? 初疑水际穷,忽转天心旷。 恍如出甑底,沸釜掀层浪。 赤甲与白盐,开阖似屏障。 丹黄苍翠间,日色相摩荡。 割据慨当年,雄长不相让。 流览卧龙图,英姿迥堪尚。 探奇自兹始,弥觉心神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