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78—1038 【介绍】: 宋青州益都人,字孝先。真宗咸平五年进士第一。累官吏部侍郎,两拜参知政事。曾规谏真宗造天书、大建玉清昭应宫事。仁宗立,刘太后听政,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朝廷倚以为重。以裁抑太后姻亲,罢知青州。景祐元年,召入为枢密使,次年复拜相,封沂国公。因与吕夷简不协,俱罢,出判郓州。卒谥文正。有《王文正公笔录》。
全宋诗
王曾(九七八~一○三八),字孝先,青州益都(今山东青州)人。真宗咸平五年(一○○二),试礼部及殿试皆为第一,除将作监丞,通判济州。大中祥符八年(一○一五)入翰林为学士。天禧四年(一○二○)擢为中书侍郎。仁宗天圣三年(一○二五)改门下侍郎。景祐元年(一○三四)迁枢密使。二年拜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封沂国公。宝元元年卒,年六十一(《隆平集》卷五作六十)。谥文正。有《王文正笔录》(《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五宋祁《王文正公曾墓志铭》、卷四四富弼《王文正公曾行状》),不传。《宋史》卷三一○有传。今录诗七首。
全宋文·卷三一九
王曾(九七八——一○三八),字孝先,青州益都(今山东益都)人。咸平五年,由乡贡试礼部、廷对皆第一,以将作监丞通判济州。景德初,迁右正言、知制诰兼史馆修撰,迁翰林学士,两度为参知政事。仁宗初立,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王钦若卒,以门下侍郎为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以忤太后意,天圣七年出知青州,改天雄军,判河南府。景祐元年为枢密使,明年再入相,封沂国公。四年罢,出判郓州。宝元元年冬卒,年六十一,谥文正。著有《九域图》三卷、《契丹志》一卷、《王文正公笔录》一卷(存)。《宋史》卷三一○有传。
共20,分1页显示 
七言律诗
白马披丝练一团,今朝被绊欲行难。
雪中放去唯留迹,月下牵来只见鞍。
向北长鸣天外远,临风斜坠耳边寒。
自知毛骨还应异,更请王良子细看(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一○)

① 明正德《袁州府志》作赠宜春易著明
雉省荣迁拜命新,鱼符重佩出关频。
停骖却访枌榆社,恋阙回瞻析木津。
水薤有谁裨政术,江山终日助吟神。
一麾岭外遥相望,应合趋庭问狷人。

送李寺丞归临江 北宋 · 王曾
七言律诗
辞荣知退出尘埃,泽国皆推隐逸才。
清世不为王事累,白云重向帝乡来。
僧因好古留棋诀,鸥为忘机恋钓台。
应见酒旗回马首,远烟沈澹百花开(以上元陈世隆《宋诗拾遗》卷四)

五言绝句
皇帝阁立春帖子 北宋 · 王曾
五言绝句
北陆凝阴尽,千门淑气新。
年年金殿里,宝字贴宜春(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八)

七言绝句
送李文定移镇兖海诗 北宋 · 王曾
七言绝句
锦标夺得曾相继,金鼎调时亦荐更。
并土儿童君再见,会稽章绂我偏(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七)
⑴ 《诗话总龟》作得隽
⑵ 《诗话总龟》作元
⑶ 《诗话总龟》作公
⑷ 《诗话总龟》作幢绂我先

早梅 北宋 · 王曾
七言绝句
雪压乔林冻欲摧,始知天意欲春回
雪中未问和羹事(《孔氏谈苑》作而今未说和羹用),且向百花头上开(宋《锦绣万花谷》后集卷九)
⑴ 《宋诗拾遗》卷四作石畔篱根取次栽,一国生意觉先来
⑵ 《群书通要》作论
⑶ 《分门古今事类》作先

送钱易 北宋 · 王曾
七言绝句
籍其声名喧魏阙,幽奇风物指吴乡。
上饶此去逾千里,莫惜临岐酒满觞
⑴ 《舆地纪胜》卷二一《江南东路·信州》

四言诗
肃肃鲁堂,侁侁阙里。
伯氏达者,克肖夫子。
运偶庆成,礼崇追美。
后学式瞻,高山仰止。

子石钜贤,探微博古。
禀粹荆衡,从师邹鲁。
令闻不已,仪刑斯睹。
展义疏封,遂荒故土。

毛苌赞 北宋 · 王曾
四言诗
孔徒授业,商也言《诗》。
研精训诂,谁其嗣之?
毛公典学,永代师资。
疏封锡命,礼洽祯期。

䌽燕迎春入宾飞,轻寒未放缕金衣(春帖子)
按:《岁时广记》卷八

绕臂双条达,红纱昼梦警(端午夫人阁帖子)

欲谢君恩却无语,心前笑指赤灵符(又)

明朝知是天中节,旋刻菖蒲要辟邪(端午帖子)

仙艾垂门绿,魂丝绕户长(又)

钗头艾虎辟群邪,晓驾祥云七宝车(又)
按:以上同上书卷二一

更闻天子孝,荐术助长生(同上书卷二二)

人畏轩台久,春归雨泽多(送李附马拜陵)
按:《诗话总龟》前集卷一二引《谈苑》

辞赋
矮松赋 北宋 · 王曾
齐城西南隅矮松园,自昔之閒馆,此邦之胜概。
二松对植,卑枝四出,高不倍寻,周且百尺,轮囷偃亚,观者骇目。
盖莫知其年祀,亦靡记其本原,真造化奇诡之绝品也。
曾咸平中忝乡荐,登甲科,蒙被宠灵,践历清显,几三十载。
前岁秋始罢冢司,出守青社。
下车之后,省闾里,访故旧,则曩之耆耋悉沦逝,童冠皆壮老,邑居风物,触目迁变,惟彼珍树,依然故态。
窃谓是松也,匪独以后凋,克固岁寒,抑由拥肿支离,不为世用,故能宅兹皋壤,免于斤斧。
向若负构厦之材,竦凌云之干,必将为梁栋,戕伐无馀,又安得保其天年,全其生理哉!
感物兴叹,聊为赋云。
惟中齐之旧国,乃东夏之奥区。
有囿游之胜致,直廛闬之坤隅。
伟茂松之骈植,轶众木而特殊。
上轮囷以夭矫,旁翳荟而纷敷,广庭庑之可庇,高寻常之不踰。
枝拥阏兮以横亘,根蹙缩兮盘纡。
徒观其前瞻林岭,却顾康衢,宅宝势兮葱郁,据右地兮膏腴。
类蟠蛰兮蛟蜧,讶腾倚兮虎貙。
将拿攫兮未奋,忽伏窜兮争趋。
色斗鲜兮欲滴,形诡俗兮难图。
远而望之,蔚兮若抟鹏之出沧海;
迫而察之,黕兮若方舆之承宝盖。
矗洞口之归云,堆岩阿之宿霭。
谈挥麈兮何多,被集翠兮增汰。
度朔吹兮飕飗,含阳晖兮晻蔼。
吾不知其几千岁,起毫末而硕大。
昔去里兮离邦,攀绿条兮彷徨。
今剖符兮临郡,识奇树兮青苍。
怵光景兮遄迈,嘉岁寒兮益彰。
叶毵毵兮不改,情眷眷兮难忘。
异古人之叹柳,协予志之恭桑。
信矣夫,卑以自牧,终然允臧。
效先哲之俯偻,法幽经之伏藏,愿跼影于涧底,厌争荣于豫章。
鄙直木兮先伐,惧秀林兮见伤。
幸高梧之垂荫,愧脩竹之联芳。
鸾乍迷于枳棘,鴳每误于榆枋。
媲周《雅》之蹐地,符羲《易》之巽床。
既交让以屈节,复善下而同方。
自储精于甘露,不受命于繁霜。
客有系而称曰:材之良兮,梓匠之攸贵;
生之全兮,蒙庄之所美。
茍入用于钩绳,宁委迹于尘滓?
俾其天性而称珍,曷若存身而受祉?
纷异趣兮谁与归?
当去彼而取此。

妙物难模,先天有诸?
著自无名之始,生乎立极之初。
不缩不盈,赋象宁穷于广狭;
匪雕匪斲,流形罔滞于盈虚。
原夫未辨两仪,中含四象。
虽欲兆于形质,曾莫知夫影响。
问洪纤而莫得,自契胚浑;
考上下以都忘,孰分天壤?
及夫大朴将散,三光欲萌,清浊待兹而一判,昏明由是以相生。
然后品汇咸观,用作有形之始;
淳和外发,或知至道之精。
是何小不隐于纤介,大不充于寰海。
配一气以冥运,亘终古而斯在。
纵阴阳之推荡,我质难移;
任变化之纷纭,斯形不改。
岂不以有者真有之筌,物者生物之先,冥搜而兆朕斯显,寂听而音容莫传?
得我之小者,散而为草木;
得我之大者,聚而为山川。
视焉且无,讶深蟠于厚地;
搏之不得,疑上极于高天。
本自彊名,诚难取类。
其始也,既出无而入有;
其终也,亦规天而矩地。
既不可指掌而窥,又不可因人而致。
明君体之而成化,则所谓无为而为;
君子执之而立身,亦同乎不器之器。
无反无侧,神之听之。
谅潜形于恍惚,实委化于希夷。
倾毁何由,固秉持之在我;
刚柔有体,将用舍以随时。
今我后掌握道枢,恢张天纪,将穷理以尽性,思反古而复始。
巍巍乎!
执大象而抚域中,达妙有之深旨。


共20,分1页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