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兄弟
(1).哥哥和弟弟。尔雅·释亲:“男子先生为兄,后生为弟。”《诗·小雅·常棣》:“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郑玄 笺:“人之恩亲,无如兄弟之最厚。” 三国 魏 曹植 《求通亲亲表》:“婚媾不通,兄弟永絶。” 元 李直夫 《冻苏秦》第二折:“兄弟如同手足,手足断了再难续。”
(2).姐妹。古代姐妹亦称兄弟。孟子·万章上:“ 弥子 之妻与 子路 之妻,兄弟也。”明史·费宏传:“ 宏 从弟编修 寀 ,其妻与 濠 妻,兄弟也。”
(3).古代对同姓宗亲的称呼。仪礼·丧服:“大夫之子於兄弟,降一等。” 郑玄 注:“兄弟,犹言族亲也。”诗·小雅·常棣序:“常棣,燕兄弟也。” 孔颖达 疏:“兄弟者,共父之亲,推而广之,同姓宗族皆是也。”
(4).古代对姻亲之间同辈男子的称呼。因亦借指婚姻嫁娶。周礼·地官·大司徒:“三曰联兄弟。” 郑玄 注:“兄弟,昏姻嫁娶也。” 孙诒让 正义:“谓异姓兄弟也。”仪礼·曾子问:“如壻之父母死,则女之家亦使人弔……壻已葬,壻之伯父致命女氏曰:‘某之子有父母之丧,不得嗣为兄弟,使某致命。’女氏许诺而弗敢嫁,礼也。”《公羊传·僖公二十五年》:“其言来逆妇何?兄弟辞也。” 何休 注:“ 宋 鲁 之间名结婚姻为兄弟。”
(5).古代对亲戚的统称。《诗·小雅·伐木》:“籩豆有践,兄弟无远。” 郑玄 笺:“兄弟,父之党,母之党。”仪礼·士冠礼:“兄弟毕袗去。” 郑玄 注:“兄弟,主人亲戚也。” 清 凤韶 《凤氏经说·九族无外兄弟有外》:“经称兄弟,同异姓皆有之。”
(6).指同姓国家。书·蔡仲之命:“懋乃攸绩,睦乃四邻,以蕃王室,以和兄弟。” 孔 传:“以蕃屏王室,以和协同姓之邦。”晏子春秋·问上七:“昔吾先君 桓公 ,有 管仲 夷吾 保乂 齐国 ,能遂武功而立文德,纠合兄弟,抚存 冀州 。” 张纯一 校注:“谓兄弟之国。”史记·晋世家:“ 曹 , 叔振鐸 之后; 晋 , 唐叔 之后,合诸侯而灭兄弟,非礼。”
(7).比喻两者相似,不相上下。论语·子路:“子曰:‘ 鲁 卫 之政,兄弟也。’” 何晏 集解:“ 鲁 , 周公 之封; 卫 , 康叔 之封。 周公 康叔 既为兄弟, 康叔 睦於 周公 ,其国之政,亦如兄弟。” 邢昺 疏:“此章 孔子 评论 鲁 卫 二国之政相似,如 周公 康叔 之为兄弟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才略:“ 孟阳 景阳 ,才綺而相埒,可谓 鲁 卫 之政,兄弟之文也。” 鲁迅 《且介亭杂文·关于中国的两三件事》:“在 中国 的王道,看去虽然好象是和霸道对立的东西,其实却是兄弟。”
(8).泛称意气相投或志同道合的人。亦以称友情深笃的人。 元 郑光祖 《老君堂》第二折:“兄弟每,量 唐童 何足道哉!”《水浒传》第七五回:“ 吴用 道:‘哥哥,你休执迷!招安须自有日,如何怪得众兄弟们发怒?’” 知侠 《铁道游击队》第四章:“兄弟们,酒喝够了,快吃饭吧!” 清 刘大櫆 《送张闲中序》:“於是吾徒夙与 张君 有兄弟之好者,各为歌诗以送之。”
(9).对弟弟的称呼。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思量了,兄弟 欢郎 忒年纪小。”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 王爵 见了兄弟病势,已到十分,涕泣道:‘怎便狼狈至此?’” 鲁迅 《故事新编·采薇》:“﹝ 伯夷 ﹞把手一摆,意思是请兄弟在阶沿上坐下。”
(10).男子自称。《老残游记》第三回:“那年,兄弟署 曹州 的时候,几乎无一天无盗案。” 孙中山 《国民会议足以解决中国内乱》:“诸君,兄弟向来主张和平统一的人。”
《漢語大詞典》:玉人
(1).雕琢玉器的工人。周礼·考工记·玉人:“玉人之事。” 贾公彦 疏:“云玉人之事者,谓人造玉瑞、玉器之事。”荀子·大略:“ 和 之璧,井里之厥也。玉人琢之,为天子寳。” 宋 刘克庄 《江西诗派序·吕紫微》:“余以 宣城 诗巧之如锦工机锦,玉人琢玉,极天下之巧妙。”
(2).玉雕的人像。 晋 王嘉 拾遗记·蜀:“ 河南 献玉人,高三尺。”北史·隐逸传·崔赜:“ 蓝田 令 王曇 於 蓝田山 得一玉人,长三四寸,著大领衣,冠幘。”
(3).容貌美丽的人。晋书·卫玠传:“﹝ 玠 ﹞年五岁,风神秀异……总角乘羊车入市,见者皆以为玉人,观之者倾都。”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 裴楷 ﹞麤服乱头皆好,时人以为玉人。”后多用以称美丽的女子。 唐 元稹 《莺莺传》:“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前蜀 韦庄 《秋霁晚景》诗:“玉人襟袖薄,斜凭翠栏干。” 宋 谢逸 《南歌子》词:“画楼朱户玉人家,帘外一眉新月、浸梨花。”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鲁公女:“睹卿半面,长繫梦魂;不图玉人,奄然物化。” 黄侃 《无题》诗:“春晚垂杨映画楼,玉人微拨鈿箜篌。”
(4).对亲人或所爱者的爱称。 唐 权德舆 《送卢评事婺州省觐》诗:“客愁青眼别,家喜玉人归。” 宋 张先 《菩萨蛮》词:“玉人又是匆匆去,马蹄何处垂杨路。”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快疾忙报与您姐姐,道门外玉人来也。” 元 无名氏 《百花亭》第三折:“则今朝别了玉人,多感承谢了盘费。”
(5).仙女。 唐 贾岛 《登田中丞高亭》诗:“玉兔玉人歌里出,白云谁似莫相和。” 唐 杜牧 《寄珉笛与宇文舍人》诗:“寄与玉人天上去, 桓将军 见不教吹。”
《漢語大詞典》:丈人
(1).古时对老人的尊称。易·师:“贞,丈人,吉。” 孔颖达 疏:“丈人,谓严庄尊重之人。”论语·微子:“ 子路 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 何晏 集解引 包咸 曰:“丈人,老人也。” 唐 韩愈 《芍药歌》:“一尊春酒甘若飴,丈人此乐无人知。花前醉倒歌者谁,楚狂小子 韩退之 。”
(2).家长;主人。尸子卷上:“家人子姪和、臣妾力则家富,丈人虽厚衣食无伤也;子姪不和、臣妾不力则家贫,丈人虽薄衣食无益也。”史记·刺客列传:“ 高渐离 变名姓,为人庸保,匿作于 宋子 ……家丈人召使前击筑。一坐称善。赐酒。” 司马贞 索隐引 刘氏 云:“谓主人翁也。”
(3).岳父。三国志·蜀志·先主传:“ 献帝 舅车骑将军 董承 辞受帝衣带中密詔”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 董承 , 汉灵帝 母 董太后 之姪,於 献帝 为丈人。盖古无丈人之名,故谓之舅也。” 董承 女为 献帝 贵人。《水浒传》第四回:“只见 杨雄 的丈人 潘公 ,带领了五七个人,直寻到酒店里来。” 清 李渔 《风筝误·释疑》:“你们两箇女壻都不曾拜丈人,两箇媳妇都不曾拜公公。” 田汉 《梅雨》:“你丈人这样困难,做女婿的替丈人还点债,不是应当的吗?”
(4).对亲戚长辈的通称。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书证:“丈人亦长老之目,今世俗犹呼其祖考为先亡丈人。”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吾尝问 周宏让 曰:‘父母中外姊妹,何以称之?’ 周 曰:‘亦呼为丈人。’” 刘盼遂 注引 吴承仕 曰:“中外对文……以族亲为内,故以异姓为外,其辈行尊於我者,则通谓之丈人,盖 晋 、 宋 以来之通语矣。”
(5).指丈夫。《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三·妇病行》:“妇病连年累岁,传呼丈人前一言……属累君两三孤儿,莫我儿饥且寒。” 南朝 梁 王筠 《三妇艳》诗:“大妇留芳褥,中妇对华烛,小妇独无事,当轩理清曲。丈人且安卧,艷歌方断续。” 宋 梅尧臣 《欧阳郡太君挽歌》之二:“当时丈人殁,虽少守孤儿。”
(6).星名。属井宿。晋书·天文志上:“军市西南二星曰丈人。”
《漢語大詞典》:芳讯(芳訊)
(1).嘉言。 晋 陆机 《长安有狭邪行》:“倾盖承芳讯,欲鸣当及晨。”文选·颜延之〈皇太子释奠会作〉诗:“肆议芳讯,大教克明。” 李善 注:“ 郑玄 《毛诗笺》曰:‘讯,言也。’”
(2).对亲友音问的美称。 南朝 宋 何承天 《答颜光禄》:“敬览芳讯,研復渊旨。” 唐 权德舆 《酬陆四十楚源春夜宿虎丘山对月》诗:“芳讯发幽缄,新诗比良覿。” 清 纳兰性德 《满宫花》词:“盼天涯,芳讯絶,莫是故情全歇?”
(3).指花开的信息。 清 龚自珍 《高阳台》词:“秋花绕帐瞢腾卧,醒来时芳讯微闻。”
《漢語大詞典》:五桂
旧称进士登第为折桂。五桂,对亲族五人相继登科的美称。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氏族·五桂:“ 范致君 、 致明 、 致虚 、 致祥 、 致厚 ,相继登第,有 五桂堂 。” 宋 窦禹钧 之子 仪 俨 侃 偁 僖 ,皆相继登科, 冯道 尝赠诗美之云:“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见宋史·窦仪传。 元 曹之谦 《赵吉甫种德园》诗:“从今不羡 燕山 竇 ,五桂联芳老一椿。”
《漢語大詞典》:寄梅
赠送梅花。太平御览卷九七○引 南朝 宋 盛弘之 《荆州记》:“ 陆凯 与 范曄 相善,自 江 南寄梅花一枝诣 长安 与 曄 ,并赠花诗:‘折花逢驛使,寄与 陇头 人。 江 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后以“寄梅”借指对亲朋的思念和问候。 宋 徐积 《雪》诗之七:“入竹好鸣寒玉珮,寄梅兼附白云牋。” 明 陈汝元 《金莲记·生离》:“小弟旧自理官召居諫院,避人焚草,儘怀匡主之心;逢使寄梅,空滴思亲之泪。” 清 赵翼 《驿柳诗和蒋立庵》之四:“寄梅人去青连陇,筹笔窗开緑满庭。”
《漢語大詞典》:宝贝(寶貝)
(1).贵重少见的贝壳。 汉 焦赣 《易林·讼之大畜》:“口啄卒卒,忧从中出,丧我宝贝,妻妾失位。”文选·木华〈海赋〉:“积 太颠 之宝贝,与 隋侯 之明珠。” 李善 注引《琴操》:“ 紂 徙 文王 於 羑里 ,择日欲杀之。於是 太颠 、 散宜生 、 南宫适 之属,得水中大贝以献, 紂 立出 西伯 。” 唐 冯贽 云仙杂记卷九:“ 李德裕 奢侈,每食一杯羹,其费约钱三万,杂珠玉宝贝雄黄朱砂,煎汁为之。”
(2).珍奇的东西。 五代 方龟精 《为钱元懿卜词》:“ 太乙 接天河, 金华 宝贝多。郡侯六十六,别处不经过。”《景德传灯录·石头和尚》:“吾结草庵无宝贝,饭了从容图睡快。成时初见茅草新,破后还将茅草盖。” 清 李渔 《巧团圆·掠妪》:“这等金银宝贝都藏在哪里?” 巴金 《砂丁》三:“不象你们年青人讨了老婆就死死地把她守住,看得象宝贝一样。”
(3).对亲爱者的昵称。多指年轻的小辈。红楼梦第二三回:“ 贾母 只得安慰他道:‘好宝贝,你只管去,有我呢。’” 许杰 《改嫁》:“‘宝贝真聪明,爸爸在上上。’她把胸前的衣襟随便一理,便把女儿抱在怀里,自己立了起来。”
(4).疼爱。 宋之的 《故乡》:“他早忘了他妈什么样子了,忘了他妈怎么宝贝他了,忘的干干净净了。”《人民文学》1981年第7期:“他自小死了娘,奶奶最宝贝他。”
(5).对人的谑称或蔑称。 茅盾 《子夜》十八:“ 老六 这人也是天字第一号的宝贝。” 沙汀 《丁跛公》:“别的人也停了嘴,但都带点笑意,挤眉弄眼地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仿佛是说:‘看你这宝贝今天怎样?’”
《漢語大詞典》:贤亲(賢親)
对亲戚的尊称。《新编五代史平话·汉史上》:“咱哥哥夫妻两个,自有眼孔识得好人,招贤亲入赘。”《水浒传》第四九回:“ 乐和 听罢,吩咐説:‘贤亲,你两个且宽心着。’”
《漢語大詞典》:对亲(對親)
联姻;结亲。警世通言·乐小舍拼生觅偶:“ 喜将仕 名门富室,他的女儿,怕没有人求允,肯与我家对亲?”《天雨花》第一回:“因闻令妹多贤淑,是以前来求对亲。”
《漢語大詞典》:留养(留養)
指对亲老丁单的死犯、流放犯,有留下养亲的宽缓条例,称留养。例始于 北魏 太和 年间, 清 时仍沿用。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原始:“留养始于 北魏 太和 十二年詔:罪人父母年老更无成人,又无期亲者,仰案后列,奏以待报。”
《漢語大詞典》:寄贶(寄貺)
对亲友托人致送礼品的敬词。 宋 苏轼 《答程全父推官书》:“寄貺佳酒,岂惟 海南 所无,殆二 广 未尝见也。”
《漢語大詞典》:小亲亲(小親親)
对亲爱者的昵称。 李季 《报信姑娘》二:“到底是为什么终日愁眉苦脸,快给妈妈说呀,我的小亲亲!”
《漢語大詞典》:恩不放债(恩不放債)
对亲人不宜放债。意谓免因钱财交往而致发生怨怼。恩,指亲人。 元 郑廷玉《忍字记》第二折:“他可是肯心肯意的还咱……正是恩不放债。”
《漢語大詞典》:琼枝班(瓊枝班)
元 初对亲王的别称。 元 李材 《解酲语》:“国初……外戚谓之椒兰班,亲王谓之琼枝班。”
分類:对亲亲王
《漢語大詞典》:驿使梅花(驛使梅花)
太平御览卷九七○引 南朝 宋 盛弘之 《荆州记》:“ 陆凯 与 范曄 相善,自 江 南寄梅花一枝,诣 长安 与 曄 ,并赠花诗曰:‘折花逢驛使,寄与 陇头 人。 江 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后因以“驛使梅花”表示对亲友的问候及思念。 清 李调元 《青门画菊见赠余亦自画墨梅答之仍用前韵》:“驛使梅花寄所思,老人特地写枯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