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一杯持两螯
 
一生长拍浮
 
左倾醪,右持螯
 
左右持螯白
 
左手持蟹螯
 
左持蟹,右持杯
 
左持螯,右持杯
 
左持蟹螯
 
左酾酒,右持螯食
 
忆蟹螯
 
手持蟹螯
  
把蟹螯
 
把蟹螯杯
  
拍浮酒池
 
持螯
 
持螯手
 
持螯拍浮
 
持蟹
 
持蟹螯
 
持霜螯
 
浮拍池中
 
毕卓杯
 
毕君拍浮
 
蟹螯左手池
 
蟹螯杯
 
身世酒杯中
 
酒中浮
  
酒船香
 
霜螯左手池
 
霜螯持

相关人物
毕卓

参考典故
瓮下眠


《艺文类聚》卷四十八〈职官部四·吏部郎〉~862~
毕茂世云:「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南朝宋·何法盛《晋中兴书》曰:「毕卓,字茂世,新蔡人,少亦放达。泰兴末,为吏部郎,常饮酒废职。比舍郎酿熟,卓因醉,夜至其瓮閒取酒饮,掌酒者不察,执而缚之。郎往视之,乃毕吏部也,遽释其缚。卓遂引主人宴于瓮侧,取醉而去。卓常谓人曰:「右手持酒卮,左手持蟹螫,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
《晋中兴书》卷七〈陈留阮录〉~429~
毕卓字茂世,新蔡人。少希放达,为胡母辅之所知。太兴末为吏部郎,常饮酒废职,比舍郎酿酒熟,卓因醉,夜至其瓮间取酒饮之。掌酒者不察,谓是盗执而缚之,郎往视,乃毕,吏部也,遽释其缚。卓遂引主人燕于瓮侧,致醉而去。卓常谓人曰:「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
《晋书》卷四十九〈毕卓列传〉~38~
卓尝谓人曰:「得酒满数百斛船,四时甘味置两头,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及过江,为温峤平南长史,卒官。

例句

金罍几醉乌程酒,鹤舫閒吟把蟹螯。 羊士谔 忆江南旧游二首之二

典故
俗书博白鹅
 
内史写道经
 
内史写黄庭
 
博白鹅
 
右军鹅
 
好鹅寻道士
 
学溪老鹅
 
写经不惜鹅
  
将鹅与右军
 
山阴书罢
 
山阴道士鹅
 
惜鹅群
 
换经鹅
   
换鹅帖
 
换鹅文
  
换黄庭
 
挥帖致白鹅
 
挥翰邀鹅
 
书字换鹅
 
书经爱鹅
 
书邀道士鹅
 
白鹅书
 
笼归忆右军
 
笼随王右军
  
觅鹅群
  
鹅归逸少
   
鹅费羲之墨
 
黄庭换鹤

相关人物
王羲之


《晋中兴书》卷七〈琅琊王录〉~424~
王羲之字逸少。导之从子也。初讷于言。人未之知。年十三。尝见周顗。顗异之。时重牛心炙。座客未啖。先割啖之。羲之于是知名。及长。尤善草隶书。为今古冠绝。累迁为右将军。不乐京师。遂往会稽。与谢安、孙绰、等游处。山阴有道士养群鹅。羲之意甚悦。道士云。为写黄庭经。当举群相赠。乃为写讫。笼鹅而去。
《晋书》卷八十〈王羲之列传〉~200~
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其任率如此。
《太平御览》卷二百三十八〈职官部三十六·右将军〉~258~
《晋中兴书》曰:「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祖正,尚书郎。父旷,淮南太守。元帝之过江也,旷首创其议。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年十三,尝谒周顗,顗察而异之。时重牛心炙,坐客未啖,顗先割啖羲之,于是始知名。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及长,尤善草隶书,为今古冠绝。累迁为右将军。不乐京师,遂往会稽。与谢安、孙绰、等游处。山阴有道士养群鹅,羲之意甚悦。道士云:『为写黄庭经,当举群相赠。』乃为写讫,笼鹅而去。」

简释

换鹅:喻以自己的高才绝技换取心爱之物,或喻书法作品高妙。唐李白《送贺宾客归越》:“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例句

道经今为写,不虑惜鹅群。 刘长卿 过包尊师山院

枥嘶支遁马,池养右军鹅。 孟浩然 宴荣二山池(一题作〔宴〕(晏)荣山人池亭)

彭泽先生柳,山阴道士鹅。 孟浩然 寻梅道士

林栖居士竹,池养右军鹅。 孟浩然 晚春题远上人南亭

金粉为书重莫过,黄庭旧许右军多。请看今日酬恩德,何似当年为爱鹅。 景审 题所书黄庭经后(泥金正书)

鹅归逸少宅,鹤满令威家。 李商隐 喜雪

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李白 送贺宾客归越

好鹅寻道士,爱竹啸名园。 李白 题金陵王处士水亭(此亭盖齐朝南苑。又是陆机故宅。)

山阴岂无尔,茧字换群鹅。 杜牧 鵁鶄

凤皇池上应回首,为报笼随王右军。 杜甫 得房公池鹅

鹅费羲之墨,貂馀季子裘。 杜甫 摇落

尚书旧用裁天诏,内史新将写道经。 柳宗元 杨尚书寄郴笔知是小生本样令更商榷使尽其功辄献长句

咏雪因饶妹,书经为爱鹅。 卢纶 宴赵氏昆季书院因与会文并率尔投赠

新传左慈诀,曾与右军鹅。 卢纶 寻贾尊师

似君换得白鹅时,独凭阑干雪满池。 卢纶 赋得白鸥歌送李伯康归使

山阴妙术人传久,也说将鹅与右军。 薛涛 送扶炼师

玄堪教凤集,书好换鹅群。 陆龟蒙 又次前韵酬广文

便使笔精如逸少,懒能书字换群鹅。 陆龟蒙 自遣诗三十首

羲之俗书趁姿媚,数纸尚可博白鹅。 韩愈 石鼓歌

典故
一锸随
 
一颂伯伦
 
以锸自伴
 
伯伦一锸
 
伯伦为醉伴
 
先生枕曲
 
刘伶荷锸
 
刘伶酒德
 
刘伶醒
 
刘生荷锸
 
埋身锸
 
手锸尚隋
 
枕曲先生
 
枕糟曲
 
死便埋
 
片锸任埋
 
独佩一壶
 
短锸相随
 
荷锸
 
荷锸埋
  
醉后死便埋
  
随身锸
 
饮许伯伦右

相关人物
刘伶


《晋书》卷四十九〈刘伶列传〉~375~
刘伶字伯伦,沛国人也。身长六尺,容貌甚陋。放情肆志,常以细宇宙齐万物为心。澹默少言,不妄交游,与阮籍、嵇康相遇,欣然神解,携手入林。初不以家产有无介意。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而随之,谓曰:「死便埋我。」其遗形骸如此。尝渴甚,求酒于其妻。妻捐酒毁器,涕泣谏曰:「君酒太过,非摄生之道,必宜断之。」伶曰:「善!吾不能自禁,惟当祝鬼神自誓耳。便可具酒肉。」妻从之。伶跪祝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妇儿之言,慎不可听。」仍引酒御肉,隗然复醉。尝醉与俗人相忤,其人攘袂奋拳而往。伶徐曰:「鸡肋不足以安尊拳。」其人笑而止。
典故
两蜗角
 
左处右蛮
 
征蛮
  
战蜗角
 
斗蛮触
 
蜗名
 
蜗左角
  
蜗牛角
  
蜗角名
 
蜗角战
   
蛮攻触
 
蛮争触战
  
蛮触交争
 
蛮触斗
 
蛮触争
 
角上蛮触
 
触与蛮
 
触蛮交战
 
触蛮斗


《庄子集释》卷八下〈杂篇·则阳〉~89~
惠子闻之而见戴晋人。戴晋人曰:「有所谓蜗者,君知之乎?」曰:「然。」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晋·郭象注:「诚知所争者若此之细也,则天下无争矣。」唐·成玄英疏:「蜗之两角,二国存焉。蛮氏触氏,频相战争,杀伤既其不少,进退亦复淹时。此起譬也。」

简释

蜗角:喻无谓之争。唐白居易《不如来饮酒七首》其七:“相争两蜗角,所得一牛毛。”

典故
传庾翼
 
庾翼服右军

相关人物
庾翼
 
王羲之


《晋书》卷八十《王羲之传》
羲之书初不胜庾翼、郗愔,及其暮年方妙,尝以章草答庾亮,而翼深叹伏,因与羲之书云:「吾昔有伯英章草十纸,过江颠狈,遂乃亡失,常叹妙迹永绝。忽见足下答家兄书,焕若神明,顿还旧观。」

例句

逸翰应藏法,高词肯浪吟。数须传庾翼,莫独与卢谌。 李商隐 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怀寄献尚书

忆昔鄱阳寺中见一碣,逋翁词兮逋翁扎。庾翼未服王右军,李白不知谁拟杀。 贯休 读顾况歌行

典故 
帨设门右
  
挂弧
 
桑弧挂左门
 
桑弧标吉
  
门弧


《礼记注疏》卷二十五〈郊特牲〉~488~
孔子曰:「射之以乐也,何以听,何以射。」孔子曰:「士使之射,不能则辞以疾,县弧之义也。」汉·郑玄注:「男子生而设弧于门左,示有射道而未能也。女子设帨。弧音胡帨始锐。」
《礼记注疏》卷五十八〈内则〉~534~
妻将生子,及月辰,居侧室,夫使人日再问之。作而自问之,妻不敢见,使姆衣服而对,至于子生,夫复使人日再问之。夫齐,则不入侧室之门。子生,男子设弧于门左,女子设帨于门右。三日,始负子,男射女否。汉·郑玄注:「表男女也。弧者,示有事于武也。帨,事人之佩巾也。」
典故
子玉
 
子玉铭
 
崔瑗铭
 
相关人物
崔瑗


《后汉书》卷五十二〈崔骃列传·(子)崔瑗〉~722~
瑗字子玉,早孤,锐志好学,尽能传其父业。年十八,至京师,从侍中贾逵质正大义,逵善待之,瑗因留游学,遂明天官、历数、《京房易传》、六日七分。诸儒宗之。与扶风马融、南阳张衡特相友好。初,瑗兄章为州人所杀,瑗手刃报仇,因亡命。会赦,归家。家贫,兄弟同居数十年,乡邑化之。……岁中举茂才,迁汲令。在事数言便宜,为人开稻田数百顷。视事七年,百姓歌之。……汉安初,大司农胡广、少府窦章共荐瑗宿德大儒,从政有迹,不宜久在下位,由此迁济北相。……瑗高于文辞,尤善为书、记、箴、铭,所著赋、碑、铭、箴、颂、七苏、南阳文学官志、叹辞、移社文、悔祈、草书埶、七言,凡五十七篇。其南阳文学官志称于后世,诸能为文者皆自以弗及。瑗爱士,好宾客,盛脩肴膳,单极滋味,不问馀产。居常蔬食菜羹而已。家无担石储,当世清之。
《昭明文选》卷五十六〈箴铭诔上·铭·座右铭〉~2409~
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隐心而后动,谤议庸何伤?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在贵不淄,暧暧内含光。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行行鄙夫志,悠悠故难量。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例句

子玉和予去,应怜恨不穷。 周朴 春中途中寄南巴崔使君

劝深子玉铭,力竞相如赋。 张荐 奉酬礼部阁老韩韵离合见赠

缄书报子玉,为我谢平津。 杜牧 寄崔钧

忍断杯中物,只看座右铭。 杜甫 戏题寄上汉中王三首之一

侧闻鲁恭化,秉德崔瑗铭。 杜甫 桥陵诗三十韵因呈县内诸官

谏曹将列宿,几处期子玉。 权德舆 奉和崔阁老清明日候许阁老交直之际辱裴阁老书招云与考功苗曹长先城南游览独行口号因以简赠

子玉谅贞实,持刑慎丹笔。 权德舆 户部王曹长杨考功崔刑部二院长并同钟陵使府之旧因以寄赠又陪郎署喜甚常僚因书所怀且叙所知

典故
左拍右携
   
浮丘翁
 
浮丘袂
 
浮丘迎子晋
 
浮丘鹤
 
浮邱子

相关人物
浮丘


《艺文类聚》卷七〈山部上·嵩高山〉~3~
《列仙传》曰:王子乔,周灵王太子晋也。好吹笙作凤鸣,游伊雒閒,道士浮丘公接上嵩高山。
《昭明文选》卷二十一〈诗乙·游仙·游仙〉~020~
〈游仙诗七首〉其三:「翡翠戏兰苕,容色更相鲜。绿萝结高林,蒙笼盖一山。中有冥寂士,静啸抚清弦。放情陵霄外,嚼橤挹飞泉。赤松临上游,驾鸿乘紫烟。左挹浮丘袖,右拍洪崖肩。借问蜉蝣辈,宁知龟鹤年?」唐·李善注:「《列仙传》曰:浮丘公接王子乔以上嵩高山。」
《太平广记》卷四〈神仙四·王子乔〉~24~
王子乔者,周灵王太子也。好吹笙作凤凰鸣,游伊洛之间。道士浮丘公,接以上嵩山。三十馀年。后求之于山,见桓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缑氏山头。」果乘白鹤,驻山岭,望之不到,举手谢时人,数日而去。后立祠于缑氏及嵩山。

例句

我行同范蠡,师举效浮丘。 孙偓 寄杜先生诗

若值浮丘翁,从此谢尘役。 李渤 南溪诗

九霄身自致,何必遇浮丘。 李群玉 登蒲涧寺后二岩三首之二

傥把浮丘袂,乘云别旧乡。 钱起 夕游覆釜山道士观因登玄元庙

典故
高人右丞句

相关人物
王维


《全唐诗》卷二百三十〈解闷十二首〉
〈解闷十二首〉其八:「不见高人王右丞,蓝田丘壑漫寒藤【蓝田丘壑蔓寒藤】。最传秀句寰区满,未绝风流相国能【案:原注。右丞弟。今相国缙。】。」
典故
右军誓墓
 
墓前自誓
 
誓墓羲之

相关人物
王羲之


《晋书》卷八十〈王羲之列传〉~200~
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候己,辄洒扫而待之。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及述为扬州刺史,将就徵,周行郡界,而不过羲之,临发,一别而去。先是,羲之常谓宾友曰:「怀祖正当作尚书耳,投老可得仆射。更求会稽,便自邈然。」及述蒙显授,羲之耻为之下,遣使诣朝廷,求分会稽为越州。行人失辞,大为时贤所笑。既而内怀愧叹,谓其诸子曰:「吾不减怀祖,而位遇悬邈,当由汝等不及坦之故邪!」述后检察会稽郡,辩其刑政,主者疲于简对。羲之深耻之,遂称病去郡,于父母墓前自誓曰:「维永和十一年三月癸卯朔,九日辛亥,小子羲之敢告二尊之灵。羲之不天,夙遭闵凶,不蒙过庭之训。母兄鞠育,得渐庶几,遂因人乏,蒙国宠荣。进无忠孝之节,退违推贤之义,每仰咏老氏、周任之诫,常恐死亡无日,忧及宗祀,岂在微身而已!是用寤寐永叹,若堕深谷。止足之分,定之于今。谨以今月吉辰肆筵设席,稽颡归诚,告誓先灵。自今之后,敢渝此心。贪冒苟进,是有无尊之心而不子也。子而不子,天地所不覆载,名教所不得容。信誓之诚,有如皦日!」
典故 
王内史
 
王右军
 
羲之

相关人物
王羲之


《晋书》卷八十《王羲之传》
羲之既拜护军,又苦求宣城郡,不许,乃以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

例句

右军多住寺,此夜后池秋。 司空曙 秋夜忆兴善院寄苗发

晚憩支公室,故人逢右军。 孟浩然 同王九题就师山房

不绝羲之法,难穷智永流。 张祜 高闲上人

生儿古有孙征虏,嫁女今无王右军。 李商隐 漫成五章

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 杜甫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题处尚寻王内史,画时应是顾将军。 温庭筠 法云寺双桧

内史书千卷,将军画一厨。 温庭筠 病中书怀呈友人

右军尚少年,三领东方骑。 韩翃 赠别崔司直赴江东兼简常州独孤使君

湓城诗赠鱼司马,汝水人逢王右军。 韩翃 送王侍御赴江西兼寄李袁州

空多箧中赠,长见右军书。 高适 途中寄徐录事

今日会稽王内史,好将宾客醉兰亭。 鲍溶 上巳日寄樊瓘樊完宪兼呈上浙东孟中丞简

今日会稽王内史,好将宾客醉兰亭。 鲍防 上巳寄孟中丞

右军书画神传髓,康乐文章梦授心。 齐己 荆州贯休大师旧房

典故
相关人物
周勃

参考典故
左袒


《史记》卷九《吕太后本纪》
太尉将之入军门,行令军中曰:「为吕氏右袒,为刘氏左袒。」

例句

左牵犬马诚难测,右袒簪缨最负恩。 韩偓 八月六日作四首

典故

《晋书》卷三十三〈石苞列传·(子)石乔·(子)石崇〉~009~
欧阳建字坚石,世为冀方右族。雅有理思,才藻美赡,擅名北州。时人为之语曰:「渤海赫赫,欧阳坚石。」辟公府,历山阳令、尚书郎、冯翊太守,甚得时誉。及遇祸,莫不悼惜之。年三十馀。临命作诗,文甚哀楚。
《周书》卷三十九〈王子直列传〉~700~
王子直字孝正,京兆杜陵人也。世为郡右族。父琳,州主簿、东雍州长史。
典故
周右史


《礼记·玉藻》
「玄端而居,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唐·孔颖达疏:「是太史动作之事,在君左厢记事,则太史为左史也,……是内史所掌在君之右,故为右史。」

例句

载笔已齐周右史,论诗更事谢中书。 韩翃 访王起居不遇留赠

典故
左牵黄,右擎苍


《梁书》卷二十一〈张充列传〉~327~
张充字延符,吴郡人。父绪,齐特进、金紫光禄大夫,有名前代。充少时,不持操行,好逸游。绪尝请假还吴,始入西郭,值充出猎,左手臂鹰,右手牵狗,遇绪船至,便放绁脱韝,拜于水次。绪曰:「一身两役,无乃劳乎?」充跪对曰:「充闻三十而立,今二十九矣,请至来岁而敬易之。」绪曰:「过而能改,颜氏子有焉。」及明年,便脩身改节。学不盈载,多所该览,尤明老、易,能清言,与从叔稷俱有令誉。
《漢語大詞典》:把蟹
手持蟹螯。谓饮酒吃蟹。 宋 苏轼 《和周正孺坠马伤手》:“书空渐觉新诗健,把蟹行看乐事全。”
分類:蟹螯饮酒
《漢語大詞典》:拍浮
浮游;游泳。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毕茂世 云:‘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后因以“拍浮”为诗酒娱情之典。 宋 苏轼 《莫笑银杯小答乔太博》诗:“万斛船中着美酒,与君一生长拍浮。”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施肩吾:“而少存 箕潁 之情,拍浮诗酒,搴擘烟霞。”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九:“ 康熙 庚子, 竹垞 偕 粤 东诗人 屈翁山 会饮 杭州 酒楼,拍浮屡日。”
分類:浮游游泳
《漢語大詞典》:酒池
谓以酒为池。韩非子·喻老:“ 紂 为肉圃,设炮烙,登糟丘,临酒池, 紂 遂以亡。” 汉 刘向 新序·刺奢:“ 桀 作瑶臺,罢民力,殫民财,为酒池糟隄,纵靡靡之乐。” 晋 潘岳 《西征赋》:“酒池鉴於 商辛 ,追覆车而不寤。”
《漢語大詞典》:写经换鹅(寫經换鵝)
晋书·王羲之传:“ 山阴 有一道士,养好鹅, 羲之 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羣相赠耳。’ 羲之 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后遂以为典实。按白孔六帖卷九五亦记此事,谓所写为《黄庭经》
分類:典实九五
《漢語大詞典》:换群鹅(换羣鵝)
犹换鹅。
分類:换鹅
《漢語大詞典》:换鹅(换鵝)
晋 代书法家 王羲之 写经换鹅的典故。晋书·王羲之传:“又 山阴 有一道士,养好鹅, 羲之 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羣相赠耳。’ 羲之 欣然写毕,笼鹅而归。”按,白孔六帖卷九五作“写《黄庭经》”。 宋 陈与义 《送张迪功赴南京掾》诗之二:“看客休题凤,将书莫换鹅。”
《漢語大詞典》:换鹅经(换鵝經)
《黄庭经》,或谓道德经。 王羲之 曾写以换鹅,故称。四朝闻见录附录载 元 仇远 《题保母帖》诗:“大字无过《瘞鹤铭》,小字亦有换鹅经。” 宋 苏舜钦 《丹阳子高得逸少〈瘗鹤铭〉于焦山之下来求诗因作长句以寄》:“ 山阴 不见换鹅经, 京口 今存《瘞鹤铭》。”参见“ 换鹅 ”。
分類:换鹅附录
《漢語大詞典》:换鹅(换鵝)
晋 代书法家 王羲之 写经换鹅的典故。晋书·王羲之传:“又 山阴 有一道士,养好鹅, 羲之 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羣相赠耳。’ 羲之 欣然写毕,笼鹅而归。”按,白孔六帖卷九五作“写《黄庭经》”。 宋 陈与义 《送张迪功赴南京掾》诗之二:“看客休题凤,将书莫换鹅。”
《漢語大詞典》:笼鹅(籠鵝)
以笼置鹅。晋书·王羲之传:“ 山阴 有一道士,养好鹅, 羲之 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羣相赠耳。’ 羲之 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后以“笼鹅”指 王羲之 以字换鹅事。 唐 李白 《王右军》诗:“ 右军 本清真,瀟洒出风尘。 山阴 过羽客,爱此好鹅宾。扫素写《道经》,笔精妙入神。书罢笼鹅去,何曾别主人。”
分類:换鹅
《漢語大詞典》:道士鹅(道士鵝)
《晋书·王羲之传》载: 山阴 道士养好鹅, 羲之 因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 羲之 欣然写毕,笼鹅而归。后因以为典实。 唐 孟浩然 《寻梅道士》诗:“ 彭泽 先生柳, 山阴 道士鹅。” 宋 黄庭坚 《自咸平至太康鞍马间得十小诗寄怀晏叔原》:“诗入 鸡林寺 ,书邀道士鹅。” 清 朱彝尊 《万岁通天帖歌赠王舍人》:“试将射的仙人鹤,笼作 山阴 道士鹅。”
分類:山阴道士
《漢語大詞典》:鹅经(鵝經)
(1).指 王羲之 为换鹅所写的道德经。 宋 苏轼 《闻钱道士与越守穆父饮酒送二壶》诗:“一纸鹅经 逸少 醉,他年《鹏赋》 謫仙 狂。”参见“ 鹅羣 ”。
(2).《黄庭经》的别称。 元 卢大雅 《舟中寄张外史》诗:“输与仙都老居士,一帘山雨听《鹅经》。”
《漢語大詞典》:鹅群(鵝羣)
(1).成群的鹅。特指 晋 王羲之 书道德经所换之群鹅。典出晋书·王羲之传:“又 山阴 有一道士,养好鹅, 羲之 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羣相赠耳。’ 羲之 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唐 刘长卿 《过包尊师山院》诗:“《道经》终为写,不虑惜鹅羣。” 唐 陆龟蒙 《又次前韵酬广文》:“玄堪教凤集,书好换鹅羣。”
(2).即鹅群帖。 明虞堪《赠倪云镇》诗:“尚想君家清閟阁,临池谁见搨《鹅羣》。” 清 查慎行 《送陈子文出守石阡》诗之五:“碑版光传照裔文,临池妙手继《鹅羣》。”参见“ 鹅羣帖 ”。
分類:成群
《漢語大詞典》:鹅群帖(鵝群帖,鵝羣帖)
世传为 王羲之 子 献之 手笔,实为 南朝 宋 以后好事者傅会 王羲之 写道德经换鹅事所伪造。 清 唐孙华 《次和酬恺功院长见怀一百韵》:“字倣《鹅群帖》,文成鸡卵碑。”参阅 宋 黄庭坚 《山谷题跋·鹅群帖》、 宋 黄伯思 东观馀论·法帖刊误下。亦省称“ 鹅帖 ”。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器玩·制度》:“凡遇名流,即索新句,视其地之宽窄,以为字之大小,或作《鹅帖》行书,或作蝇头小楷。”
分類:世传手笔
《漢語大詞典》:醉侯
对好酒善饮者的美称。 唐 皮日休 《夏景冲淡偶然作》诗之二:“他年謁帝言何事,请赠 刘伶 作醉侯。” 宋 陆游 《百岁》诗:“莫悲晚节功名误,即死犹堪赠醉侯。” 清 曹溶 《沁园春·节饮效稼轩体》词:“老子如今,絶交书就,封爵何劳署醉侯。”
分類:好酒
《漢語大詞典》:醉乡侯(醉鄉侯)
戏称嗜酒者。 宋 苏轼 《乔将行烹鹅鹿出刀剑以饮客以诗戏之》:“便可先呼报恩子,不妨仍带醉乡侯。” 王十朋 集注:“ 唐 人诗:若使 刘伶 为酒帝,亦须封我醉乡侯。”
分類:嗜酒
《漢語大詞典》:战蜗(戰蝸)
古代寓言,有建立在蜗牛角上的国家,右角上的叫 蛮氏 ,左角上的叫 触氏 ,双方常为争地而战,伏尸数万。见庄子·则阳。后以“战蜗”比喻在细小事情上的争夺。 元 赵孟俯 《苏武慢》词:“细看来聚蚁功名,战蜗事业,毕竟又成何济!”
《漢語大詞典》:蜗争(蝸争)
见“ 蜗角鬭争 ”。
《漢語大詞典》:蜗角斗争(蝸角鬭争)
庄子·则阳:“有国於蜗之左角者曰 触氏 ,有国於蜗之右角者曰 蛮氏 ,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后以“蜗角鬭争”比喻因细事而引起争斗。 宋 辛弃疾 《哨遍·秋水观》词:“蜗角鬭争,左 触 右 蛮 ,一战连千里。”亦省作“ 蜗争 ”。 清 魏源 《游山吟》之二:“蜗争羶慕世间人,请来一共云山夕。”
分類:细事争斗
《漢語大詞典》:蜗角(蝸角)
(1).蜗牛的触角。比喻微小之地。 南朝 梁 沈约 《细言应令》诗:“蜗角列州县,毫端建朝市。” 唐 黄滔 《祭先外舅文》:“羊肠莫守,蜗角旋孤。” 清 赵翼 《题孙子潇翰林诗册》诗:“妙知蜗角有战场,伏尸百万地犹剩。” 胡怀琛 《乙卯杂诗》:“蜗角潜居事底干,楼臺一寸且偷安。”参见“ 蜗角鬭争 ”。
(2).见“ 蜗角虚名 ”。
《漢語大詞典》:蜗角斗争(蝸角鬭争)
庄子·则阳:“有国於蜗之左角者曰 触氏 ,有国於蜗之右角者曰 蛮氏 ,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后以“蜗角鬭争”比喻因细事而引起争斗。 宋 辛弃疾 《哨遍·秋水观》词:“蜗角鬭争,左 触 右 蛮 ,一战连千里。”亦省作“ 蜗争 ”。 清 魏源 《游山吟》之二:“蜗争羶慕世间人,请来一共云山夕。”
分類:细事争斗
《漢語大詞典》:蜗角虚名(蝸角虚名)
指微不足道的空名。 宋 苏轼 《满庭芳·或注警悟》词:“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乾忙。” 元 薛昂夫 《朝天曲》:“蜗角虚名,蝇头微利,便得来真做的,布衣,袖里,试屈指英雄辈。”亦省作“ 蜗角 ”。 明 杨珽《龙膏记·投膏》:“为蜗角蹉跎光景,怕又早点霜 潘 鬢。” 清 王应奎 《柳南续笔·陈眉公告衣巾》:“乃稟命於父母,敢告言於师尊,长笑鷄羣,永抛蜗角,读书谈道,愿附古人。”
《漢語大詞典》:蜗角虚名(蝸角虚名)
指微不足道的空名。 宋 苏轼 《满庭芳·或注警悟》词:“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乾忙。” 元 薛昂夫 《朝天曲》:“蜗角虚名,蝇头微利,便得来真做的,布衣,袖里,试屈指英雄辈。”亦省作“ 蜗角 ”。 明 杨珽《龙膏记·投膏》:“为蜗角蹉跎光景,怕又早点霜 潘 鬢。” 清 王应奎 《柳南续笔·陈眉公告衣巾》:“乃稟命於父母,敢告言於师尊,长笑鷄羣,永抛蜗角,读书谈道,愿附古人。”
《漢語大詞典》:蜗角斗争(蝸角鬭争)
庄子·则阳:“有国於蜗之左角者曰 触氏 ,有国於蜗之右角者曰 蛮氏 ,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后以“蜗角鬭争”比喻因细事而引起争斗。 宋 辛弃疾 《哨遍·秋水观》词:“蜗角鬭争,左 触 右 蛮 ,一战连千里。”亦省作“ 蜗争 ”。 清 魏源 《游山吟》之二:“蜗争羶慕世间人,请来一共云山夕。”
分類:细事争斗
《漢語大詞典》:蛮触(蠻觸)
庄子·则阳:“有国於蜗之左角者,曰 触氏 ;有国於蜗之右角者,曰 蛮氏 。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后以“蛮触”为典,常以喻指为小事而争斗者。 唐 白居易 《禽虫》诗之七:“蟭螟杀敌蚊巢上, 蛮 触 交争蜗角中。” 明 郑若庸 《玉玦记·访姨》:“人生大梦信无凭, 蛮 触 徒然有鬭争。”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顾乃於电光石火之内,更兴 蛮 触 之兵戈,不梦中梦乎?” 赵朴初 《读朱委员长泸州诗敬作》诗:“旧时袍泽同盟侣,化为 蛮 触 争蜗涎。”
分類:小事争斗
《漢語大詞典》:垂弧
礼记·内则:“子生,男子设弧於门左。”后称生男为“垂弧”,男子生日为垂弧之旦。 宋 刘克庄 《汉宫春·吴侍郎生日》词:“遥知垂弧甲第,置酒华堂。”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三:“考 南庵 修行示寂之日,即 文惠 垂弧之旦。” 元 罗志仁 《姑苏笔记》:“ 贾秋壑 《德祐乙亥八月生日建醮词》语云:‘老臣无罪,何众议之不容;上帝好生,奈死期之已迫。适值垂弧之旦,预陈易簀之辞。’”
《漢語大詞典》:弧矢
(1).弓箭。易·繫辞下:“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 唐 郑棨 开天传信记:“上封 泰山 ,进次 滎阳 旃然河 上,见黑龙,命弧矢射之,矢发龙潜藏。”续资治通鉴·宋孝宗乾道五年:“初,帝御弧矢,以弦激致目眚,至是始愈。”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董如彪》:“汝欲食羊豕,我偏以汝饲虎狼,遽喝下马,夺其弧矢。”
(2).谓武功。 明 杨一清 《甘凉道中书事感怀》诗:“弧矢威天下,雷霆震域中。” 清 昭梿 啸亭杂录·不忘本:“上尝曰:‘ 周 家以稼穡开基,我国家以弧矢定天下,又何可一日废武?’”
(3).指兵事,战乱。 唐 杜甫 《草堂》诗:“弧矢暗江海,难为游五湖。” 元 高文秀《渑池会》楔子:“奉命离京出帝都,驱驰鞍马又当途。只因玉璧亲临 赵 ,弧矢之间显丈夫。”
(4).古代国君世子生,以桑弧蓬矢射天地四方,期其有志于远大。后因以“弧矢”喻生男孩。亦指男子当从小立大志。礼记·内则:“国君世子生……射人以桑弧蓬矢六,射天地四方。” 南朝 宋 鲍照 《征北世子诞育上疏》:“弧矢夙陈,珪璋攸覿。” 宋 陆游 《鹅湖夜坐书怀》诗:“士生始堕地,弧矢志四方。” 明 吾丘瑞 《运甓记·剪发延宾》:“弧矢怀樽俎,嘆铜驼荆棘,干戈旁午,英雄困尘土。”
(5).古星名。又名天弓。属井宿。简称弧。共九星,在天狼星东南,八星如弓形,外一星象矢,分属于大犬、南船两星座。 唐 卢仝 《月蚀诗》:“弧矢引满反射人,天狼呀啄明煌煌。” 清 陈梦雷 《拟古十九首·明月何皎皎》诗:“天狼耀其精,弧矢不敢张。”
(6).古数学名词。谓弓形的运算及其应用。 明 徐渭 《函三馆记》:“乃其举世界之中之外之诸有,至於竭 恒 沙之数而不可殫,即 隶首 復兴,弧矢勾股操其法……亦日且不给矣。”《四库全书总目·天文算法类二·弧矢算术》:“弧矢之法,始於 元 郭守敬 《授时歷草》,其有《弧背求矢草》,立天元一为矢云云…… 明 唐顺之 谓为步日躔月离源头,作《弧矢论》以示 顾应祥 , 应祥 遂演为是书。”
(7).指弓形。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三:“若更於大方之外,增四弧矢,如周礼衍羡之法,以证围径真旨,而方田少广诸章,其餘事耳。”
(8).或指弓形的高。 茅以昇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的桥》:“我国石拱,一般都是半圆形,如 卢沟桥 。但这个桥( 赵州桥 )的拱形却不是半个圆,而只是圆弧的一段,因而拱顶在拱脚水平线上的高度,不是圆的半经,而是大大小于半经,这个高度叫做弧矢。”
《漢語大詞典》:设弧(設弧)
古礼,男子生,悬木弓于房门左边。礼记·内则:“子生,男子设弧於门左,女子设帨於门右。” 郑玄 注:“弧者示有事於武也。”后以“设弧”用作男子生日之典。 宋 刘挚 《谢生日赐羊酒米面表》之七:“尚烦推食之恩,正及设弧之日。”
《漢語大詞典》:座右铭(座右銘)
(1).置于座右用以自警之铭文。文选·崔瑗〈座右铭〉 唐 吕延济 题注:“ 瑗 兄 璋 为人所杀, 瑗 遂手刃其仇,亡命,蒙赦而出,作此铭以自戒,尝置座右,故曰座右铭也。”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一·支遁:“僧众百餘,常随稟学,时或有惰者, 遁 乃著座右铭以勗之。” 唐 白居易 《〈续座右铭〉序》:“ 崔子玉 《座右铭》,余窃慕之,虽未能尽行,常书屋壁。然其间似有未尽者,因续为座右铭云。”
(2).泛指可作为格言以自励的文辞。 陈毅 《示丹淮并告昊苏、小鲁、小珊》诗:“革命重坚定,永作座右铭。”
《漢語大詞典》:浮丘
(1).即 浮丘公 。《文选·郭璞〈游仙诗〉之三》:“左挹 浮丘 袖,右拍 洪崖 肩。” 李善 注引列仙传:“ 浮丘公 接 王子乔 以上 嵩高山 。” 唐 李白 《凤笙篇》:“莫学吹笙 王子晋 ,一遇 浮丘 断不还。” 唐 刘禹锡 《酬令狐相公见寄》诗:“何时得把 浮丘 袖?白日将昇第九天。” 宋 司马光 《游仙曲》之二:“何时得接 浮丘 袂,沧海横飞万餘里。”参见“ 浮丘公 ”。
(2).复姓。 汉 有 浮丘伯 。见汉书·儒林传·申公
《漢語大詞典》:浮丘公
古代传说中的仙人。《文选·谢灵运〈登临海峤与从弟惠连〉诗》:“儻遇 浮丘公 ,长絶子徽音。” 李善 注引列仙传:“ 王子晋 好吹笙,道人 浮丘公 接以上 嵩山 。” 明 王宠 《旦发胥口经湖中瞻眺》诗:“倘遇 浮丘公 ,歘造 蓬莱 巔。”
《漢語大詞典》:浮丘公
古代传说中的仙人。《文选·谢灵运〈登临海峤与从弟惠连〉诗》:“儻遇 浮丘公 ,长絶子徽音。” 李善 注引列仙传:“ 王子晋 好吹笙,道人 浮丘公 接以上 嵩山 。” 明 王宠 《旦发胥口经湖中瞻眺》诗:“倘遇 浮丘公 ,歘造 蓬莱 巔。”
《漢語大詞典》:右军(右軍)
(1). 周 制,天子有三军,称中军、左军、右军。亦泛指右翼部队。左传·桓公五年:“王为中军, 虢公 林父 将右军。”史记·赵世家:“攻 中山 。 赵袑 为右军, 许钧 为左军, 公子章 为中军,王并将之。”国语·吴语:“ 越王 乃中分其师以为左右军……亦令右军衔枚踰 江 五里以须。”北史·周纪上·太祖文帝:“帝率右军 若干惠 ,大破 神武 军,悉虏其步卒。”
(2). 晋 王羲之 曾任右军将军,后称 羲之 为“右军”。 张彦远 法书要录卷一引 南朝 齐 王僧虔 《论书》:“ 庾征西翼 书,少时与 右军 齐名。” 唐 高适 《途中寄徐录事》诗:“空多篋中赠,长见 右军 书。” 清 姚鼐 《题二王帖》诗之三:“地下 右军 如可作,詎将知己许 文皇 。”
(3).相传 王羲之 爱鹅,后以“右军”作为鹅的别名。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讥谑:“ 吴 人多谓梅子为‘曹公’,以其尝望梅止渴也。又谓鹅为‘右军’,以其好养鹅也。有一士人遗人醋梅与燖鹅,作书云:‘醋浸“曹公”一甏,汤燖“右军”两隻,聊备一饌。’” 宋 高承 事物纪原·虫鱼禽兽·右军:“ 晋 右将军 王羲之 好鹅。在 会稽 山阴 ,道士养群鹅, 羲之 每就玩之。道士曰:为写《黄庭经》,当以相赠。 羲之 欣然写毕,笼鹅而去。今人误以鹅为‘右军’,缘此故。”
《漢語大詞典》:右袒
(1).脱右袖,露出右臂、右肩。汉书·高后纪:“ 勃 入军门,行令军中曰:‘为 吕氏 右袒,为 刘氏 左袒。’军皆左袒。”后以“右袒”表示倒向不义者一方。 宋 岳珂 《百韵诗》:“虏焰犹繁炽, 吴 都忽震惊。东巡传警蹕,右袒半公卿。” 清 李渔 《义士李伦表传》:“詎意集众之令未下,而所属文武已先易服以示右袒。”
(2).脱右袖,露出右臂、右肩。佛教礼仪之一。 晋 慧远 《沙门袒服论》:“佛出於世,因而为教。明所行不左,故应右袒。”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吠舍釐国:“时 三菩伽 於众中右袒长跪,扬言曰:‘众无譁!钦哉,念哉!’”
《漢語大詞典》:右族
豪门大族。晋书·欧阳建传:“ 建 ,字 坚石 ,世为 冀 方右族。” 唐 白居易 《和州刺史吴郡张公神道碑铭序》:“或以人物著,或以閽阀称,迄今为 江南 右族。”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五:“ 唐 薛廷珪 少师,右族名流,仕於衰世。” 清 东轩主人 述异记·女子神刀:“偶有姑嫂二人,随从僕媵甚都,似右族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