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压境(壓境)
谓敌军紧逼国境。陈书·傅縡传:“今疆埸日蹙, 隋 军压境。” 唐 李敬方 《近无西耗》诗:“远戎兵压境,迁客泪横襟。” 清 昭梿 啸亭杂录·朱白泉狱中上百朱二公书:“大帮压境,屠毒生灵。” 毛泽东 《国共合作成立后的迫切任务》:“共产党能于强寇压境民族危急之际,及时地提出民族民主的统一战线这种唯一能够挽救危亡的政策。”
《漢語大詞典》:谢安棋(謝安棋)
东晋 谢安 临危不惧,强敌压境之时,仍与客从容对弈。见晋书·谢安传。后遂以“谢安棋”形容为人具有雄才大略和从容镇定的风度。亦用为咏棋之典实。 唐 温庭筠 《秘书刘尚书挽歌词》之二:“坏陵 殷浩 謫,春墅 谢安 棋。” 元 张可久 《梧叶儿·鉴湖宴集》曲:“背写 兰亭 字,熟读《秦望碑》,懒对 谢安 棋。”
《漢語大詞典》:悬巢(懸巢)
登上巢车望敌。谓敌军压境。语本左传·成公十六年:“ 晋 楚 遇於 鄢陵 …… 楚子 登巢车以望 晋 军。” 陆德明 释文:“兵车高如巢,以望敌也。” 北周 庾信 《拟咏怀》之十五:“析骸犹换子,登爨已悬巢。”
分類:敌军压境
《漢語大詞典》:应兵(應兵)
谓敌兵压境起而应战的军队。文子·道德:“用兵者五:有义兵,有应兵,有忿兵,有贪兵,有骄兵。”汉书·魏相传:“敌加於己,不得已而起者,谓之应兵,兵应者胜。” 唐 白居易 《议兵》:“相时观衅,取乱侮亡,不为祸先,敌至而应谓之应兵。” 宋 岳珂 桯史·乾道受书札:“彼必怒而以师临我,然后徐起应之,以逸待劳。此古人所谓应兵,其胜十可六七。” 明 唐顺之 《读〈春秋〉》:“夫侵伐,有贪兵,有愤兵,有应兵。”
《漢語大詞典》:兵临城下(兵臨城下)
敌兵已到城墙之下。指大军压境,已遭围困,形势十分危急。《秦併六国平话》卷上:“今有 荆 楚襄王 为招讨,合诸国兵马约二十餘万,猛将数十员,兵临城下,将至濠前。”《水浒传》第六二回:“如是留得 卢员外 性命在世,佛眼相看,不忘大德;但有半米儿差错,兵临城下,将至濠边,无贤无愚,无老无幼,打破城池,尽皆斩首。” 郭沫若 《虎符》第一幕:“但我们 大梁 在前也遭过兵临城下的惨祸,我们有良好的先例在那儿。” 向春 《煤城怒火》第三四章:“ 高升 ,兵临城下啦!可不要翻悔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