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35—923 【介绍】: 五代时僧。抚州南城人。俗姓郭。十四岁出家于吉州满田寺。后至嵩山受戒。历参翠微无学、德山宣鉴,终嗣洞山良价。受楚马殷之请,住潭州龙牙山妙济院,世称龙牙和尚。后梁末帝贞明初,赐号證空大师。喜作偈颂,语言通俗,除阐释佛法禅旨外,亦咏及僧人修习生活。诗僧齐己为作序,广行于世。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35—923 俗姓郭,抚州南城(今江西南城)人。14岁出家于吉州满田寺,后至嵩山受戒。曾历参翠微无学、德山宣鉴,终嗣洞山龙价。受湖南马殷之请,住潭州龙牙山妙济院,世称龙牙和尚。梁末帝贞明初,赐号證空大师。《祖堂集》卷八、《宋高僧传》卷一三、《景德传灯录》卷一七有传。其所作歌偈颂,广行于世。诗僧齐己为之作序。《禅门诸祖师偈颂》、《宗镜录》、《景德传灯录》等书存其诗偈97首,语言通俗,除阐释佛法禅旨外,亦咏及僧人日常生活。《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禅林僧宝传·卷第九
禅师名居遁。生于郭氏。抚州南城人也。年十四。依吉州满田寺剃落。又六年诣嵩岳受具。遁风骨癯。甚视瞻凝。远性夷粹语论英发。初谒翠微不契。至临济亦不契。乃造洞山悟本价禅师。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价曰。待洞水逆流即告汝道。遁豁然大悟。研味其旨。悲欣交集。服勤八年。日增智證。价称其能。马氏方据有长沙。兴崇梵坊。闻遁名请。说法于龙牙法济禅寺。僧问。如何是道遁曰无异人心。又曰。夫言修道者。此是劝谕之词。接引之语。从上已来。无法与人。只是相承种种方便。为说出意旨。令识自心。究竟无法可得。无道可修。故云菩提道自然。今言法者。是轨持之名。道是众生体性。未有世界。早有此性。世界坏时。此性不灭。唤作随流之性。常无变易。作么生可持以与人。又可作意。而修得哉。僧又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遁曰。待石乌龟解语。即向汝道。进曰。石龟语也。曰。向汝道什么。其僧亦悟。又僧问。大庾岭提不起时如何。遁曰。六祖为什么将得去。又问。维摩掌擎世界。未审维摩在什么处立。遁曰。汝道维摩掌擎世界。其对机峻峭无渗漏类如此。伪梁龙德五年癸未八月示疾。九月十三日夜半。有大星殒于方丈前。诘旦加趺而化。阅世八十有九。坐六十有九夏。 赞曰。予观龙牙偈曰。学道先须有悟由。还如曾斗快龙舟。虽然旧阁闲田地。一度嬴来方始休。君若随缘得似风。吹沙走石不劳功。但于事上通无事。见色闻声不用聋。皆清深精密。如其为人。疑问翠微临济祖意。度禅板蒲团。机语在已见洞山之后。雪窦以瞎龙死水罪之。龙牙闻之必大笑。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八 传宗科
姓郭氏。临川南城人。年十四。出家于庐陵满田寺。旋诣嵩山受具。因入翠微禅会不契。德山又不契。遂止于洞山。一日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洞曰待洞水逆流。即向汝道。从此始寤。碌碌众底。八年。楚王马氏承其誉。而敬慕之。请居龙牙山妙济院。负锡而至者。常半千。示众云。夫参学人。须透过佛祖始得。所以古德道。佛教祖教。是生冤家。方有共语分。若透佛祖不过。即被佛祖谩去也。时有僧问。佛祖还有谩人心也无。遁云汝道江湖还有碍人之心么。僧无语。遁云江湖。虽无碍人之心。为时人过不得。江湖成碍人去。不得道江湖不碍人。佛祖虽无谩人之心。为时人透不得。佛祖成谩人去。不得道佛祖不谩人。若透得佛祖过。此人却过于佛祖。始是体得佛祖意。方与向上古人不别。如未透得学佛学祖。万劫无有得。时僧因问。如何得不被佛祖谩去。遁云即须自悟去。 遁在翠微时。问如何是祖师意。微云与我将禅板来。遁遂过禅板。微接得便打。遁云打即任打。要且无祖师意。又问临济。济云与我将蒲团来。遁遂过蒲团。济接得便打。遁云打即任打。要且无祖师意。 贞明初奏赐紫伽梨。号證空龙德三年。癸未九月十三日。终于所居院。
程湘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休宁人,字从龙。僖宗乾符中乱起,与程𤃅等起兵守休宁拒敌。后湘为歙州牙将,分兵守婺源,遂家焉。昭宗龙纪中历检校工部尚书,卒。
侯翮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成都人。风仪端秀,善文辞,尤工奏记表章。以拔萃出身,为邠宁节度从事。僖宗奔蜀时,擢拜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光启中,除郡不赴,归隐导江别墅,号卧龙馆。王建在蜀中图霸时,召其入幕府,辟为节度判官、掌书记。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91 【介绍】: 唐建宁人,字梦臣。有智略。僖宗乾符间黄巢军入福建,岩聚众数千,号九龙军,占据乡里。中和中福建观察使郑镒表岩自代,岩为治有威惠,吏民怀服。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49—892 字梦臣,建州(今福建建瓯)人。僖宗乾符间聚众数千,号九龙军,拒黄巢入闽。除福建都团练副使,迁泉州刺史。中和四年(884)授福建观察使。治闽8年,有威惠。累加官左右仆射、司空等。《闽中金石志》卷二收黄璞撰墓志。《吟窗杂录》卷四四存其诗2句,《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王虬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泉州南安人,字希龙。昭宗大顺初登进士第。原有集,已佚。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唐末禅僧。嗣青林师虔。后住韶州龙光院,世称龙光和尚。《景德传灯录》卷二〇、《五灯会元》卷一三有传,并录其诗偈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武遂人,字龙光。第进士。性通简,不矫饬。昭宗时累官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迁门下侍郎,为凤翔四面行营都统。俄兼礼部尚书、行营节度诸军都统招讨处置等使。后贬衡州司马,卒。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字龙光,武邑(今属河北)人,天平军节度使孙景商子。僖宗乾符五年(878)登进士第,曾任右补阙、长水县令,累官京兆尹。昭宗乾宁二年(895),迁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又充集贤殿大学士,兼判户部事,封乐安县开国子。三年,为凤翔四面行营都统。俄兼礼部尚书、行营节度诸军都统招讨处置等使。次年罢相,不久贬为衡州司马,卒。生平见《唐摭言》卷八、《新唐书》本传、《资治通鉴》卷二六〇与卷二六一。《全唐诗》存诗3首、断句1联,其中《答门生王涣李德邻赵光胤王拯长句》一诗,系裴贽诗误入。《全唐诗外编》补诗1首。
全唐诗续补遗
字龙光,乾符五年状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14 【介绍】: 五代时深州乐寿人。刘守文弟。以通父妾被逐。后梁太祖开平元年,父刘仁恭为后梁所攻,守光自外将兵击走之,遂入据幽州,自称卢龙节度使,幽父杀兄。乾化初,自称燕帝,改元应天。历三年,为李存勖遣周德威攻破,被俘,斩于太原。
全唐文·卷八百四十二
守光。深州乐寿人。幽州节度刘仁恭之子。拘父自立。僭号大燕。为后唐庄宗所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56—908 【介绍】: 唐末西突厥沙陀部人,别号李鸦儿。因一目失明,又号独眼龙。朱邪赤心子。少骁勇,据云州,自称留后。为唐军所败,逃往鞑靼。黄巢陷京师,克用受诏入援,授代州刺史,大破黄巢军,任河东节度使,封晋王。朱温灭唐称帝,克用仍奉唐正朔。子存勖建后唐,追谥武,庙号太祖。
全唐文·卷一百三
帝姓朱耶氏。赐姓李。讳克用。其先陇右金城人。唐大中十年生。始祖拔野。贞观中从太宗讨高丽有功。为沙陁都督。子孙代袭。帝初为云中牙将。累官司空。龙纪元年封陇西郡王。乾宁二年进封晋王。天祐五年正月薨。年五十三。同光元年追谥武皇帝。庙号太祖。
郑韬光 朝代:唐末至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61—940 【介绍】: 唐末五代时洛京清河人,字龙府。郑颢子。母为唐宣宗女万寿公主。在唐历秘书郎、太常博士、谏议大夫、给事中。后梁时授宁州司马。后唐时迁工、礼、刑部侍郎,明宗天成、长兴中,历尚书左右丞。后晋时,以户部尚书致仕。先后事十一君,所仕无官谤,无私过,三持使节,不辱君命。士无贤不肖,皆恭己接纳。恬和自如,性尚平简。以病卒。
全唐文·卷八百五十
韬光字龙府。洛京清河人。自京兆府参军累迁谏议大夫给事中。梁贞明六年充知匦使。入后唐授工礼刑部侍郎。天成长兴中历尚书左右丞。晋天福初以户部尚书致仕。五年卒。年八十。赠右仆射。
王延禀 朝代: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31 【介绍】: 五代时人。本名周彦琛。王审知养子。眇一目,人称独眼龙。仕闽,历左金吾卫将军、检校刑部尚书、建州刺史。与审知长子王延翰有隙,率兵杀延翰立其弟王鏻,拜奉国军节度使、知建州、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检校太尉、侍中。后唐明宗天成四年,称疾退居里第。长兴二年,闻鏻疾,率兵攻福州,兵败被杀。
杨濛 朝代:五代吴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吴国国君杨行密第三子,字志龙。武义元年,封庐江郡公。时徐温秉政,濛内不能平,温恶之。及兄杨隆演卒,濛以次当立,温竟奉濛弟杨溥嗣位。改封临川王,累加昭武军节度使,兼中书令。乾贞六年,废为历阳公。徐知诰将谋受禅,遣人谮濛,因构罪杀之。
龙敏 朝代: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86—948 【介绍】: 五代时幽州永清人,字欲讷。少学儒,外柔内刚,能决断。仕后唐,为典监军奏记,累官吏部侍郎。入后晋任太常卿,出帝开运中使吴越,见王独揖不拜。还迁工部侍郎。
全唐文·卷八百五十四
敏字欲讷。幽州永清人。少仕州。摄参军。后唐同光中累迁兵部侍郎。授北京副留守。召为吏部侍郎。入晋以本官判户部。迁尚书左丞。开运中改工部尚书。汉乾祐元年卒。年六十三。赠右仆射。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五代时蜀中举子。后唐明宗长兴三年(932),孟知祥击败董璋,入梓州,献诗贺捷,孟知祥嘉纳之。《鉴诫录》卷一载勾龙逢事迹,并收录其诗1首。《全唐诗外编》收入此诗。

人物简介

全唐诗续补遗
安济庙,在清流县南梦溪洞口,即九龙阳数潜灵王庙也。自唐有之,莫详创始封爵之由。庙前有滩险甚,往来之舟非祷于祠下不敢行。宋朝赐今额。嘉祐中,枢密直学士蔡公襄知泉州,有布衣上谒,自称宁化九龙进士。公与坐,莫测其为神。及送之庭除,忽不见,始异之。取刺而观,于中得诗五十六字,寻加访问。明年,递诗于庙,尸祝不虔,失其真迹。大观间,县尉张龟龄尝序其事。今林木森阴,观者必敬。诗云云。末题闽通文二年四月封明威校尉,永隆二年正月封兴瑞将军,九月封阳数潜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