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阳景春(一一五二~一二○五),字伯震,号龙潭居士,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枋父。曾预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礼部试。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为巴州难江尉。五年,调监南平军南川镇酒税。嘉泰四年十二月六日卒,年五十三。事见《字溪集》附录《纪年录》、《字溪先生阳公行状》。今录诗二首。
虞从龙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六四四三
虞从龙,西隆(今广西凌云)人。绍熙初为江华县尉。见所撰《重刻蒋之奇寒岩铭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54—1206 【介绍】: 宋吉州太和人,一说庐陵人,字改之,号龙洲道人。生平以功业自许,究心古今治乱之道。数上书陈恢复方略。终身未仕,漫游江浙湘鄂一带,依人作客,与陆游、辛弃疾、陈亮等友善。晚年寓居昆山而殁。工词,多感慨时事之作。有《龙洲集》、《龙洲词》。
全宋诗
刘过(一一五四~一二○六),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多次应举不第,终生未仕。刘过是抗金志士,曾上书朝廷提出恢复中原方略,未被采纳。漂泊江淮间,与主张抗战的诗人陆游、陈亮、辛弃疾等多有唱和。晚年定居昆山。宁宗开禧二年卒,年五十三(明陈谔《题刘龙洲易莲峰二公墓》)。有《龙洲道人集》十五卷。事见元殷奎《复刘改之先生墓事状》、杨维桢《宋龙洲先生刘公墓表》、明万历《昆山志》卷三。 刘过诗,以原八千卷楼藏明嘉靖刊《龙洲道人诗集》(十卷)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龙洲集》(简称四库本)、《江湖小集》(简称江湖集),汲古阁影宋抄本《宋群贤六十家小集·龙洲道人集》(简称六十家集)文字与《江湖小集》基本相似,酌予出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词学图录
刘过(1154-1206) 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一说庐陵人。与陆游、辛弃疾、陈亮交往。有《龙洲集》、《龙洲词》。
黄鹤楼志·人物篇
刘过(1154—1206) 南宋词人、诗人。字改之,自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屡试不第,布衣终身,游历各地,与周必大、陈亮、辛弃疾等交好。作品风格豪放,为“辛派词人”之一;亦以诗名世,有“诗侠”之称。宁宗开禧二年(1206)中秋节前,宋伐金惨败,一时强敌阴影笼罩,刘过重登南楼,忧国伤时,填词《唐多令•重过武昌》一首。后人称该词为“数百年绝作”。《唐多令》本属僻调,刘过的这首词问世后,《唐多令》词风行一时。南宋末著名词人周密编《绝妙好词》,激赏刘过此作,因该词作于南楼,且词中有“重过南楼”之句,遂将词牌更名为《南楼令》。另有《六州歌头•题岳鄂王庙》。
全宋文·卷六六一○
刘过(一一五四——一二○六),字改之,自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少负不羁之才,读书论兵,好言古今治乱兴衰。力主北伐恢复中原,尝上书宰相,陈恢复方略,谓中原一战而可取。有志功名,而四举不第,以是落魄无所遇合,浪迹四方,以诗侠名湖海间。与陆游、辛弃疾、陈亮等为良友,而礼法之士目之为狂。开禧二年卒于昆山,年五十三。其诗词豪放淋漓,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惜乎随手散失,百不存一二,传世《龙洲集》合诗文词仅十馀卷。事迹略见宋刘倓《龙洲集跋》(四库本《龙洲集》附录)、元殷奎《复刘改之先生墓事状》、明陈谔《题刘龙洲易莲峰二公墓》(并见蟫隐庐丛书本《龙洲词》附录)等。
张攀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54—1223 【介绍】: 宋平江府常熟人,字从龙,号益斋。孝宗淳熙十一年进士。知溧水县。历秘书丞,改尚左军器监,同日再命殿中侍御史兼侍讲,除起居郎崇政殿说书。为人宽厚易直,遇事以诚。有《益斋文集》、《奏议》、《汉唐论》。在秘书日,铨次《中兴馆阁书目》万余卷上之。
全宋文·卷六五九五
张攀(一一五四——一二二三),字从龙,号益斋,平江府常熟(今江苏常熟)人。淳熙十一年进士,累官秘书丞。嘉定间为殿中侍御史兼侍讲,擢起居郎、崇政殿说书。嘉定十六年卒,年七十。著有奏议集、《中兴馆阁书目》及文集等。见宝祐《重修琴川志》卷八,《南宋馆阁续录》卷七。
郑应龙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潭州长沙人,字少慈。宁宗庆元二年进士。后试律中首选,调潭州司理,执法公允。有兵士盗帅金下狱,株连数人,皆坐流,应龙以去就争,帅叹服。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六二六九
邓友龙,字伯允,长沙(今湖南长沙)人。乾道八年进士,累官起居舍人、秘书监。嘉泰间为侍御史。开禧二年以御史中丞为两淮宣抚使,迁给事中。因力主伐金失败,除名徙循州。见《南宋馆阁续录》卷七、九,《宋史》卷三八《宁宗纪》二。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六七六○
甘应龙,嘉泰中人。
徐应龙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24 【介绍】: 宋建宁浦城人,字亢叔。孝宗淳熙二年进士。为湖南检法官,治狱宽平。累迁刑部尚书兼侍读。在讲筵多指陈时政,曾奏言军将得贿迁,专事搜刮民财,为时相史弥远所恶,免侍读。后以焕章阁学士奉祠。卒谥文肃。
全宋文·卷六四四二
徐应龙(?——一二二四),字允叔,建宁府浦城(今福建浦城)人。淳熙二年进士,调衡州法曹、湖南检法官,历知南恩州。入为太常博士,进户部侍郎,国子司业,兼侍讲,累迁刑部尚书兼侍读,忤史弥远,免侍读,徙吏部尚书。后以焕章阁学士奉祠,嘉定十七年卒,谥文肃。见《宋史》卷三九五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吉州吉水人,字从龙。以诗文受知于周必大。宁宗开禧间真德秀奉使,辟为掌笺。奏授行在同知主管枢密机宜文字,领兵北归,调荆、襄,累有功,擢广西兵马钤辖。与杨万里亦相师友。
马肩龙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27 【介绍】: 金大兴宛平人,字舜卿。太学生。宣宗初年,为宗室完颜从坦辨被诬杀人之冤,授东平录事。哀宗时客居凤翔。蒙古兵攻德顺、州将爱申招之。肩龙知城不可守,以知己故,毅然前往,同死于难。
苏应龙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六九七五
苏应龙,韶州乐昌(今广东乐昌)人。嘉泰二年登进士第。嘉定五年为迪功郎、广州录事参军。迁朝奉郎。后知赣州。见《宋会要辑稿》兵二○之一六,雍正《广东通志》卷三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68—1248 【介绍】: 宋福州闽县人,字恭甫。宁宗嘉定元年进士。历籍田令、太学博士。理宗即位,首陈正心为治国平天下之纲领,迁著作郎。出知潮州,训阅军兵,平息盗寇,安抚峒僚,治绩有声。端平初,召为礼部郎官,累官兵部尚书,后以端明殿学士提举洞霄宫。有《东涧集》。
全宋诗
许应龙(一一六九~一二四九),字恭甫,闽县(今福建福州)人。宁宗嘉定元年(一二○八)进士,授婺源尉,寻知婺源县(明弘治《徽州府志》卷四)。三年,为汀州教授(明嘉靖《汀州府志》卷一一),浙东宣抚司掾。十年,召为主管户部架阁文字,累迁国子丞,宗学博士。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除秘书郎兼权尚右郎官。三年,迁著作佐郎。绍定二年(一二二九),出知潮州。端平初,召为礼部郎官,累迁试吏部侍郎,侍读。嘉熙元年(一二三七),为中书舍人,给事中。三年,同签枢密院事(《宋史》卷二一四)。淳祐五年(一二四五),知婺州(清康熙《金华府志》卷一一)。九年卒(《宋史》卷四三),年八十一。著作未见著录,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东涧集》十四卷,其中诗一卷。事见清乾隆《福建通志》卷四三,《宋史》卷四一九有传。 许应龙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六九一六
许应龙(一一六九——一二四九),字恭甫,号东涧,福州闽县(今福建福州)人。五岁通经旨,嘉定元年举进士,调汀州教授。累迁籍田令、太学博士、国子博士、国子丞、宗学博士。理宗即位,首陈「正心为治国平天下之纲领」,迁著作郎。丐外,知潮州,有治声。端平初,召为礼部郎官,迁国子司业,兼权直舍人院,迁国子祭酒、兼学士院权直。后试吏部侍郎,升侍读,权兵部尚书。兼吏部尚书,迁兵部,兼中书舍人。嘉熙三年,拜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累辞,以端明殿学士提举洞霄宫。淳祐九年正月卒,年八十一。有《东涧集》。见《资政许枢密神道碑》(《庸斋集》卷六)及《宋史》卷四一九本传。
杨应龙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嘉定人,字汝济,号性斋。宁宗时官武功大夫、两浙西路兵马钤辖。晚年请祠,主管建宁府冲祐观。尝著《进授册》五万余言,又有《知见录》、《性斋诗稿》。
黄振龙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69—1219 【介绍】: 宋福州闽县人,字仲玉。少锐于学,博究先儒遗言,意有所得,则欣然忘食。得朱熹端庄存养之说,默契于心,书之座隅。后从黄干游,极为干所称许。
田慈龙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嘉定二年(1209)任秘书丞。嘉定九年(1216)任温州知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