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73或678—740 【介绍】: 唐韶州曲江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擢进士,官秘书省校书郎。先天元年道侔伊吕科登第,授左拾遗,迁左补阙。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时称贤相。二十四年为李林甫所谗,罢相,出为荆州长史。卒谥文献。有文名,其《感遇诗》以格调刚健称。有《曲江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78—740 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武后神功元年(697),登进士第,授校书郎。玄宗先天元年(712),中道侔伊吕科,授左拾遗。后历官司勋员外郎、中书舍人、桂州都督、集贤院学士、中书侍郎等职。开元二十一年(733)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翌年迁中书令,兼修国史。为著名贤相。二十四年,受李林甫排挤,罢相。次年贬为荆州长史,在州以文史自娱,不戚戚于怀。二十八年病卒。年63岁(两《唐书》本传均作68岁,误)。生平详见新、旧《唐书》本传及近年于韶关发现之《张九龄墓志铭》。九龄工诗能文,文长于碑志,诗格调清雅,兴寄深婉,其《感遇》十二首,与陈子昂诗齐名。施补华《岘佣说诗》云:“唐初五言古,犹沿六朝绮靡之习,唯陈子昂、张九龄直接汉魏,骨峻神竦,思深力遒,复古之功大矣。”至其古近体写景抒情诸作,清淡和雅,兴象玲珑,前人以为实开王、孟、储、韦一派。《诗薮》内编卷二云:“张子寿首创清淡之派,盛唐继起,孟浩然、王维、储光羲、常建、韦应物本曲江之清淡,而益以风神者也。”今存《曲江张先生文集》20卷。《全唐诗》存诗3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4首。
全粤诗·卷七
张九龄(六七八 — 七四〇),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人。唐中宗景龙元年(七〇七)进士,始授校书郎。又以道侔伊吕科策高第,迁左拾遗,调左补阙、司勋员外郎。以才鉴为宰相张说所亲重,进中书舍人。玄宗开元十四年(七二六),张说罢官,改九龄太常少卿,出为冀州刺史,以养母,请改洪州都督,徙桂州都督,摄御史中丞、岭南按察兼选补使。以拟奏章称旨,诏擢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副知院事。迁工部侍郎,知制诰。二十一年冬,晋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固辞,不许。次年,迁中书令,知院事。为李林甫所忌,又以谏阻进用张守圭、牛仙客而遭潜构,罢为尚书右丞相,寻再贬荆州长史。开元二十八年,请拜扫南归,五月七日,病卒于故里。追赠荆州大都督,谥“文献”。有《曲江集》二十卷。事见徐浩撰碑铭。《旧唐书》卷九九、《新唐书》卷一二六有传。
唐诗汇评
张九龄(673-740),—名博物,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武后长安二年(702)擢进士第,又连登材堪经邦及道侔伊吕科,授左拾遗。玄宗开元十一年,累迁至中书舍人。寻出为冀州刺史,改洪州都督,转桂州都督,充岭南道按察使。召拜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副知院事,再迁中书侍郎,二十一年以本官同平章事,累封始兴县伯。因李林甫排挤,于开元二十五年眨荆州长史。卒,谥文献。九龄为开元贤相之一,其诗词采富艳,而情致深婉。有《曲江集》二十卷行世。《全唐诗》编诗三卷。
全唐文·卷二百八十三
九龄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人。擢进士。始调校书郎。以道侔伊吕科策高第。开元十一年拜中书舍人内供奉。封曲江男。二十一年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迁中书令。累封始兴县伯。左迁荆州大都督长史。卒年六十八。赠荆州大都督。谥曰文献。建中元年加赠司徒。

作品评论

《唐诗品》
曲江藻思翩翩,体裁疏秀,深综占意,通于远调,上追汉魏而下开盛唐,虽风神稍劣而词旨冲融,其源盖出子古之平调曲也。自馀诸子、驰志高雅,则峭径挺出,游泳时波,则蘼芜莫剪,安能少望其风哉?近体诸作,绮密闲澹,复持格力,可谓备其众美。虽与初唐作者骈肩而出,更后诸名家,亦皆丈人行也。而况节义相先,称古之遗直者耶!
唐音癸签
张曲江五言以兴寄为主,而结体简贵,选言清冷,如玉磬含风,晶盘盛露,故当于尘外置赏。
《唐诗观澜集》
曲江长律,鸣鸾佩琼,万象咳吐,与明皇诗赓歌倡答,如律吕之相应,可谓一德一心。
《唐诗别裁》
唐初五言古渐趋于律,风洛未遒,陈正字起衰而诗品始正,张曲江继续而诗品乃醇。
《四库全书总目》
九龄守正嫉邪,以道匡弼,称开元贤相,而文章高雅,亦不在燕、许诸人下。《新唐书·文艺传》载徐坚之言,谓代文如轻缣素练,实济时用,而窘边幅。今观其《感遇》诸作,神味超轶,可与陈子昂方驾;文笔宏博典实,有垂绅正笏气象,亦具见大雅之遗,坚局于当时风气,以富艳求之、不足以为定论。
石洲诗话
曲江公委婉深秀,远出燕、许诸公之上、阮、陈而后,实推一人,不得以初唐论。
《读雪山房唐诗序例》
张曲江襟情高迈,有遗世独立之意,《感遇》诸诗,与子昂称岱、华矣。
昭昧詹言
张曲江以风雅之道,兴寄为上,故一篇一咏,莫非兴寄,此意是矣。然僻者为之,则又入于空泛,捕风捉影,似是而非。夫六义,风雅颂赋比兴兼之,奈何独主风与兴二端乎?大约天下义理及古今载籍文字,惟变所适,无所不备,但用各有当耳。不能观其会通而偏提一端,即为病痛,知味者鲜,所以末流多歧也。
白华山人诗说
赤堇氏云:读张曲江诗,要在字句外追其神味。又云:曲江诗如蜘蛛之放游丝,一气倾吐,随风卷舒,自然成态。初视之,若绝不经营;再三读之,仍若绝不经营。天工言化,其庶几乎?
三唐诗品
其源出于鲍明远、江文通,次叙连章,见铺排之迹。《感遇》诸篇,犹为高调,情词芬恻,清亮音多,骨格未及拾遗,每以非条伤干。至如汉上游女,遥襭古馨,清江白云,蔚发明秀,哀梨爽口,不必与橄榄同功,若斯之类,亦其独至也。

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四百二
延龄。开元时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690—约756 【介绍】: 唐京兆长安人,字少伯。玄宗开元十五年擢进士第,补秘书省校书郎。后又以博学宏词登科,授汜水尉。以故贬岭南,北归,迁江宁丞。晚年又贬龙标尉。故世又称王江宁、王龙标。以世乱还乡,道出濠州(一作亳州),为刺史闾晓丘所杀。工诗,擅长七绝,以边塞诗《出塞》、《从军行》等知名。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56? 字少伯,排行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以曾官江宁(今江苏南京)丞、龙标(今湖南洪江西南)尉,后人因称“王江宁”、“王龙标”。玄宗开元十五年(727)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二十二年登博学宏词科,迁汜水尉。越数年,以事谪岭南。二十八年北返,改江宁丞。史传称后以“不护细行”,又贬龙标尉。安史乱起,昌龄避乱江淮一带,触忤濠州刺史闾丘晓,为晓所杀。生平见《旧唐书》、《新唐书》本传。昌龄为开元、天宝间杰出诗人。所作多边塞军旅、宫怨闺情及送别之什,清刚俊爽,深厚婉丽。时人殷璠以为“元嘉以还,四百年内,曹、刘、陆、谢,风骨顿尽,今昌龄克嗣厥迹”,称其诗“惊耳骇目”,乃“中兴高作”。(原出《河岳英灵集》卷中,兹据《唐诗纪事》卷二四所引)《唐才子传》卷二本传云是“时称‘诗家夫子王江宁’”。昌龄特擅七绝,明王世贞以为可“与太白争胜毫厘,俱是神品”(《艺苑卮言》卷四)。诗集注本有今人李云逸《王昌龄诗注》。另有《诗格》传世。《全唐诗》存诗4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4首又4句。
唐诗汇评
王昌龄(694?-756?),字少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727),登进士第,授秘书省校书郎。二十二年,举博学宏辞科,授汜水尉。获罪谪岭南,二十七年遇赦北还。二十八年冬,为江宁尉。天宝中,贬龙标尉。安史乱起,北归,为濠州刺史闾皇晓所杀。世称“王江宁”或“王龙标”。昌龄工诗,时称“诗家天子”;尤长七绝,与李白共称“联璧”。有《王昌龄集》五卷,已佚。又著《诗格》二卷,《诗中密旨》一卷,今传本多疑非原著。有《王昌龄集》二卷和《王昌龄诗集》三卷行世,《全唐诗》编诗四卷:今人李云逸有《王昌龄诗注》。
黄鹤楼志·人物篇
王昌龄(698—约756) 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727)进士,授校书郎,改汜水县尉,再迁江宁县丞,晚年贬龙标(今湖南黔阳西)县尉,世称“王江宁”或“王龙标”。赴江夏(今武昌)游玩时曾作惜别诗《送人归江夏》,因情造景,借黄鹤楼抒情,表现了友人间的无限眷恋和依依惜别之情。
全唐文·卷三百三十一
昌龄字少伯。江宁人。第进士。补秘书省校书郎。又登博学宏词科。再迁泛水尉。贬龙标尉。以世乱还乡里。为刺史闾邱晓所杀。

作品评论

河岳英灵集
元嘉以还,四百年内,曹、刘、陆、谢、风骨顿尽。顷有太原王昌龄,鲁国储光羲颇从厥迹,且两贤气同体别,而王稍声峻。
新唐书本传
昌龄工诗,绪密而思清,时谓王江宁云。
唐才子传
昌龄工诗,缜密而思清,时称“诗家天子王江宁”,盖尝为江宁令。与文士王之涣、辛渐交友至深,皆出模范,其名重如此。
《唐诗品》
少伯天才流丽,音唱疏越。七言小诗儿与太白比肩,当时乐府采录无出具右。王言古作与储光羲不相下,而稍逸致可采,高才玩世,流荡不持,卒取闾丘之祸,轻华之致,不并圭璋,岂亦定见耶!
朱警《王昌龄诗集跋》
少伯诗为中兴名家,与储光羲相埒,而少伯稍声峻,多远调。至如“飞雨祠工来,霭然关中暮”、“东峰始含景、了了见松雪”,兴象融化,有遗音矣。
《艺苑卮言》
七言绝句,王江宁与太白争胜毫厘,俱是神品。
艺圃撷馀
绝句之源,出于乐府,贵有风人之致,其声可歌,其趣在有意无意之间,使人莫可捉着。盛唐惟青莲、龙标二家诣极,李更自然,故居王上。
诗薮
江宁《长信词》、《西宫曲》、《青楼曲》、《闺怨》、《从军行》,皆优柔婉丽,意味无穷,风骨内含,精芒外隐,如清庙朱统,一唱三叹。
诗薮
摩诘五言绝,穷幽极玄;少伯七言绝,超凡入圣,俱神品也。
诗薮
杜陵、太白七言律绝,独步词场;然杜陵律多险拗,太白绝间率露,大家故宜有此。若神韵于云,绝无烟火,深衷隐厚,妙协《萧韶》,李颀、王昌龄故是千秋绝调。
诗薮
李(白)词气飞扬,不若王之自在,然照乘之珠,不以光芒杀直;王句格舒缓,不若李之自然,然连城之璧,不以追琢减称。李作故极自然,王亦和婉中浑成,尽谢炉陲之迹;王作故极自在。李亦飘翔中闲雅,绝无叫噪之风,故难优劣,然李词或太露,王语或过流,亦不得护其短也。
诗镜总论
王龙标七言绝句,自是唐人骚语,深情苦恨,襞积重重,使人测之无端,玩之无尽,惜后人不善读耳。
诗镜总论
书有利涩,诗有难易,难之奇,有曲涧层峦之致;易之妙,有舒云流水之情,王昌龄绝句,难中之难;李青莲歌行,易中之易。难而苦为长吉,易而脱为乐天,则无取焉。总之,人力不与,天致自成,难易两言,难可相忘耳。
诗镜总论
专寻好意,不理声格,此中晚唐绝句所以病也,诗不待意,即景自成;意不待寻,兴情即是。王昌龄多意而多用之,李太白寡意而寡用之:昌龄得之椎炼,太白出于自然,然而昌龄之意象深矣。
唐诗归
钟云:人知王、孟出于陶,不知细读储光羲及王昌龄诗,深厚处益见陶诗渊源脉络。善学陶者宁从二公入,若从五、孟入。
《全唐风雅》
钟云:龙标七言绝妙在全不说出,读未毕,而言外目前,可思可见矣,然终亦说不出。 黄绍夫云:唐七言绝句当以王龙标为第一,以其比兴深远,得风人温柔敦厚之体,不但词语高古而已。
姜斋诗话
七言绝句,唯王江宁能无疵颣,储光羲,崔国辅其次者,至若“秦时明月汉时关”,句非不炼,格非不高,但可作律诗起句,施之小诗,未免有头重之病。若“水尽南天不见云”、“水和三日荡轻舟”、“囊无一物献尊亲”、“玉帐分弓射虏营”,皆所谓滞累,以有衬字故也。其免于滞留者,如“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则又疲茶无生气,似欲匆匆结煞。
《诗辩坻》
龙标七言古,气势太峻而才幅狭,然迅快流爽,又一格也。
围炉诗话
吴敬夫云:龙标七绝名手,五古笔法高妙,往往为理障所掩,如“精意莫能论”,“独立君始悟”、“海静月色真”、“寥寥天府空”、但便人剿袭,故愚者入其鬼窟中。岂若“久之风榛寂,远闻樵声至”、“不信沙场苦,君看刀箭瘢”,顿挫雄浑也? 王昌龄五古,或幽秀,或豪迈,或惨侧,或旷达,或刚正,或飘逸,不可物色。
围炉诗话
王龙标七绝,如八股之王济之也,起承转合之法自此而定,是为唐体,后人无不宗之。
原诗
七言绝句,古今推李白,王昌龄,李俊爽,王含蓄,两人辞、调、意俱不同,各有至处。
《历代诗法》
龙标五古,胜情旷致,刊落凡俗。龙标七绝,如高翼矫风,半空落响,危峰堕月,哀壑承泉,首首同调,一见一新,非惟独秀当时,抑已擅场千古。
《唐诗别裁集》
龙标绝句,深情幽怨,意旨微茫,令人测之无端,玩之无尽,谓之唐人《骚》语可。
石洲诗话
龙标精深可敌李东川,而秀色乃更掩出其上。若以有明弘正之间徐迪功尚与李、何鼎峙,则有唐开、宝诸公,太白、少陵之外,舍斯人其谁与归?
《挹翠楼诗话》
有识者皆当戒心读王龙标“大漠风尘”、“白马金鞍”、“驰道杨花”诸作,止用一二字暗中托讽,使深心人于言外领会,意境既超,婉而不露,此其七绝所以独冠三唐。
《唐七律隽》
襄阳、龙标、供奉,虽不以七律名家,然视右丞、嘉州,少陵者公,别有一种神气,有精采而无滞色,此盛唐之所以为盛也。
《岘佣说诗》
孟浩然、王昌龄、常建五言清逸,风格均与摩诘相近,而篇幅较窘。学问为之,才力为之也。
三唐诗品
其源出于鲍明远,缩作短篇,自成幽峭。七绝擅名,亦由关塞之词,江山所助。
宁龄先 朝代:

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四百三十八
龄先。广德二年镇南副都护。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28—796 【介绍】: 唐河中河东人。历迁太常博士、司农少卿,权领度支。延龄素不善财计,乃广钩距,取宿奸老吏与谋。擢户部侍郎,益事搜括,以险伪罔上。德宗颇知其诈,但以其不隐,欲闻外事,故特亲厚之。宰相陆贽尝极论其谲变不可任,帝以为媢嫉,贽卒为延龄所构,贬外。后延龄卒,人语以相安,唯帝悼不已。宪宗元和中,有司谥缪。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730—约810 【介绍】: 唐婺州金华人,字子同。初名龟龄。年十六举明经。肃宗时待诏翰林,赐名志和。后坐事贬南浦尉。赦还,隐居江湖,自号烟波钓徒,又号玄真子。善歌词,多写闲散生活,又能书画、击鼓、吹笛。其词今存《渔父》五首。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初名龟龄,字子同,号烟波钓徒,玄真子,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肃宗乾元、上元间游太学,登明经第,献策肃宗,待诏翰林,授左金吾卫录事参军。未几因事贬南浦尉。遇赦还,浪迹江湖,隐越州会稽多年。代宗大历九年(774)为湖州刺史颜真卿幕客,撰《渔歌子》词五首,真卿等和之。后不知去向,约未几卒。生平见颜真卿《浪迹先生玄真子张志和碑铭》、《新唐书》本传。工诗词,《渔歌子》(一称《渔父》)为早期文人词名作,“西塞山前白鹭飞”一阕尤传诵人口。宪宗曾写真求访。日嵯峨天皇于弘仁十四年(穆宗长庆三年,823)作《和张志和〈渔歌子〉五首》,为日本填词开山。《全唐诗》存诗词9首。
唐诗汇评
张志和(约744-约773),始名龟龄,诏改志和。字子同,号玄贞子。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约于乾元年间明经擢第。曾献策肃宗,受赏识,命待诏翰林,授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寻贬南浦尉。得量移,不之任,乃归隐,自称“烟波钓徒”。志和善诗、画,与颜真卿、陆羽友善。有《太易》十五卷,《玄贞子》十二卷,又二卷。宪宗诏求访,已不能致。《全唐诗》存诗九首。
词学图录
张志和,生卒年待考。初名龟龄,字子同,自号烟波钓徒,又号玄真子。婺州金华人。能书画,善歌词,有《玄真子》,词存《渔父》五首。
全唐文·卷四百三十三
志和字子同。婺州金华人。始名龟龄。擢明经。以策干肃宗。特见赏重。待诏翰林。授金吾卫录事参军。赐今名。后以亲老不仕。居江湖。自称烟波钓叟。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一作张鹤龄,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张志和之兄。约于代宗时任浦阳尉。惧弟志和浪迹江湖不还,于越州东廓买地结茅斋以居之。大历九年(774)志和撰《渔歌子》词5首,松龄亦和1首。其后行迹无考。事迹见颜真卿《浪迹先生玄真子张志和碑铭》。《全唐诗》存词1首。
董昌龄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蔡州人。宪宗元和中,为淮西吴元济部属,初为吴房令,再为郾城令。十二年,以城降唐。历泗州长史。大和中,为邕管经略使,累平溪洞。因枉杀录事参军衡方厚,贬溆州司户。开成元年,量移硖州刺史。拾遗魏谟疏言其不堪任牧守,遂改授洪州别驾。
赵真龄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文宗开成中,历金部、仓部、吏部三曹郎中。宣宗大中中,官太子宾客,封汉中郡公。放志云水,不事趋竞。五年,除右散骑常侍。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安定鹑觚人,字表龄。牛蔚弟。文宗开成二年进士。宣宗时任补阙,数言事。懿宗咸通末拜剑南西川节度使。僖宗幸蜀,授太常卿。以病求为巴州刺史,不许。还京为吏部尚书。嗣襄王乱,客死太原。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丛,一作丛。字表龄。其先安定鹑觚(今甘肃灵台)人,后为狄道(今甘肃临洮)人。牛僧孺子。文宗开成二年(837)登进士第。补为幕府从事,入为补阙。以敢言为宣宗所赏,迁司勋员外郎。大中八年(854),出为睦州刺史。后任司勋、户部二郎中。懿宗咸通十四年(873),出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僖宗时,拜太常卿、吏部尚书。光启二年(886),嗣襄王李煴乱,丛避地太原,卒。事迹附新、旧《唐书·牛僧孺传》。丛能诗,有史才,曾与卢耿、蒋偕等共撰《文宗实录》40卷。《全唐诗》存牛丛诗1首。
全唐文·卷八百二十七
丛字表龄。宰相僧孺子。第进士。累官睦州剌史。咸通末拜剑南西川节度使。僖宗幸蜀。授太常卿。还授吏部尚书。嗣襄王乱。客死太原。
章九龄 朝代: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人。事后蜀。孟昶时累官右补阙。慷慨好直言,不避权贵。广政中,忤旨谪维州录事参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08或909—971 【介绍】: 宋洛阳人,字永龄。后唐时为右补阙,后晋时以都官郎中充翰林学士,加知制诰。后汉授驾部郎中,后周时曾以礼部侍郎知贡举,迁工部侍郎。入宋,拜御史中丞,兼判吏部铨,为台丞十二年,有清操。
全宋文·卷一二
刘温叟(九○九—九七一),字永龄,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后唐清泰中为右补阙,后晋开运中充翰林学士。契丹入汴,温叟北迁,脱归,从汉祖南下,授驾部郎中。周初拜左谏议大夫。入宋官至御史中丞,兼判吏部铨。开宝四年卒,年六十三。温叟清介,精赏鉴,立朝有德望,太祖深重之。《宋史》卷二六二有传。
杨九龄 朝代: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蜀人。擅隽才。撰有《蜀桂堂编事》,内记后蜀孟昶广政年间试举史料,并考證科举起于隋开皇年间。又撰有《要录》,均为士林所称。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由唐末入宋,登宋太祖乾德二年(964)(一作五年)进士第三人。曾任蓬州(今四川仪陇)某县令。生平事迹见《舆地纪胜》卷一八八。《全唐诗》存其诗1卷,《全唐诗外编》补2首。
全宋诗
李九龄,洛阳(今属河南)人。太祖乾德二年(九六四)进士(《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一说乾德五年进士(《瀛奎律髓》卷四八)。尝为蓬州蓬池令(《舆地纪胜》卷一八八)。开宝六年(九七三)与卢多逊、扈蒙等同修《五代史》(《渑水燕谈录》卷六)。有诗集一卷(《宋史·艺文志》),已佚。今从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万首唐人绝句诗》等书录诗二十六首。
全唐诗补逸
李九龄,洛阳人。补诗一首。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南唐时曾任庐陵县宰。《全唐诗》存诗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