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19,分35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玄华
螺子黛
玄服
驷驖
蚕叶
白徒
黑绶
黑地
黑油
墨玉
青唇
青灰
皂绨
坟垆
黑潭
《漢語大詞典》:玄华(玄華)
道教谓发神名。亦泛指头发。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广知:“髮神曰玄华。”云笈七籤卷四六:“泥丸、玄华,保精长存。” 明 刘基 《蓦山溪》词:“玄华柔软,摠被秋霜染,夜拥寒衾耿青鐙,膏凝晕闪。”
《國語辭典》:螺子黛  拼音:luó zǐ dài
古代妇女修饰时,画眉所用的黑绿色颜料。《醒世恒言。卷二四。隋炀帝逸游召谴》:「由是殿脚女争效为长蛾眉,司宫吏月给螺子黛五斛,号为蛾绿。」也称为「螺黛」。
《國語辭典》:玄服  拼音:xuán fú
黑色的衣服。《文选。宋玉。高唐赋》:「简舆玄服,建云旆,蜺为旌,翠为盖。」《汉书。卷八八。儒林传。梁丘贺传》:「宣子章为公车丞,亡在渭城中,夜玄服入庙。」
《國語辭典》:驷驖(駟驖)  拼音:sì tiě
《诗经。秦风》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驷驖,美襄公也。」或亦指美秦君田猎之诗。首章二句为:「驷驖孔阜,六辔在手。」
《漢語大詞典》:蚕叶(蠶葉)
(1).饲蚕的桑叶。 唐 陆龟蒙 《陌上桑》诗:“邻娃尽著绣襠襦,独自提筐採蚕叶。”
(2). 晋 王嘉 拾遗记·员峤山载, 员峤山 中产冰蚕,长七寸,黑色,有角有鳞,霜雪覆之,始成茧。后因以“蚕叶”喻雪花。 元 徐再思 《柳营曲·和听雪》曲:“蚕叶纵横,龙甲琮琤,寒粟玉楼生。”
《漢語大詞典》:白徒
(1).未经训练的兵卒;临时征集的壮丁。管子·七法:“以教卒练士击敺众白徒,故十战十胜,百战百胜。”汉书·邹阳传:“今 吴 楚 之王练诸侯之兵,敺白徒之众,西与天子争衡, 济北 独底节坚守不下。” 颜师古 注:“白徒,言素非军旅之人,若今言白丁矣。” 宋 叶适 《兵总论二》:“ 斡离不 始挟兵才万餘,长驱而至,莫有敌者,仓卒遣人召白徒以勤王,京师不守,则勤王之人寇掠遍天下矣。”金史·古里甲石伦传:“但敌势颇重,而往者皆新集白徒,絶无精鋭,恐不能胜。” 清 萧抡 《宝山田若谷明府钧团练乡勇》诗:“只愁白徒不习战,勇怯相半难从征。”
(2).佛教对俗人的称呼。僧衣黑色,故称俗人为“白徒”。 南朝 宋 何承天 《与宗居士书》:“ 冶城 慧琳道人 作《白黑论》,乃为众僧所排摈,赖蒙值明主善救,得免波罗夷耳。既作比丘,乃不应明此,白徒亦何为不言?”
(3).指不出家的徒弟。《南史·循吏传·郭祖深》:“僧尼十餘万,资产丰沃。所在郡县,不可胜言。道人又有白徒,尼则皆畜养女,皆不贯人籍,天下户口几亡其半。”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五章第二节:“男僧得收白徒,女尼得收养女,白徒养女不入户籍,免除一切课役。”
(4).指不学无术之徒。 章炳麟 《程师》:“学之成验,定於校试,校试固不能无偏重轻,藉令试之殿廷,然诸校録者復多白徒,稍上非寄象之材,则目録之士耳!”
《漢語大詞典》:黑绶(黑綬)
(1).黑色绶带。汉书·百官志上:“比二百石以上皆铜印黄綬, 成帝 绥和 元年长相皆黑綬。”后汉书·滕抚传:“ 阴陵 人 徐凤 、 马勉 等,復寇郡县,杀略吏人, 凤 衣絳衣,带黑綬,称‘无上将军’。”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印章制度:“ 建武 元年,詔诸侯王金印綟綬,公侯金印紫綬,中二千石以上银印青綬,千石至四百石以下铜印黑綬及黄綬。”
(2).古代小官之印常系黑色绶带,故用以指级别不高的官吏。梁书·王僧孺传:“久为尺板斗食之吏,以从皁衣黑綬之役。” 唐 王贞白 《送马明府归山》诗:“免遭黑綬束,不与白云疎。”
《漢語大詞典》:黑地
(1).焚烧后的焦土。六韬·火战:“ 武王 曰:‘敌人燔吾左右,又燔吾前后,烟覆吾军,其大兵按黑地而起,为之奈何?’”
(2).黑暗之处。 唐 王建 《过喜祥山馆》诗:“夜过深山算驛程,三回黑地听泉声。” 唐 曹唐 《和周侍御买剑》:“青天露拔云霓泣,黑地潜擎鬼魅愁。”
(3).即黑田。 周恩来 《老区半老区的土地改革与整党工作》:“不但应从农村的一般耕地着眼,还应从公地、荒地、黑地、绝户地等着眼。”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十八:“他俩搬进 韩 家大院东下屋,又分了 韩老六 的一垧半黑地,分给缺地的人家。”参见“ 黑田 ”。
(4).黑色底子。 杨大群 《草头屯恩仇》第十六回:“这家小店,门额上挂着‘仁义居’黑地金字匾。”
《漢語大詞典》:黑田
指没有登记在国家地亩册子上的田地。 郭沫若 《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二》:“这被开垦出来的田地,便成为私家的黑田。”《中国歌谣资料·五更歌》:“当了小组长,查枪查黑田。”
《漢語大詞典》:黑油
黑色油漆。 宋 陈与义 《与季申信道自光化入邓书事》诗之一:“ 孙子 白木杖, 富子 黑油笠。”元史·舆服志:“庶人……帐幕用纱绢,不得赭黄,车舆黑油,齐头平顶皂幔。”
分類:黑色油漆
《國語辭典》:墨玉  拼音:mò yù
1.黑色的玉。也称为「黑玉」。
2.县名。参见「墨玉县」条。
分類:黑色玉石
《漢語大詞典》:青唇(青脣)
亦作“ 青脣 ”。黑色的嘴唇。形容丑陋的容貌。说郛卷九七引 汉 朱仲 《相贝经》:“醟贝使童子遇女人淫,有青唇赤鼻是也。”《全唐诗》卷八七二载《吹火诗》:“吹火青脣动,添薪黑腕斜。” 宋 王辟之 渑水燕谈录·杂录:“ 寅亮 答诗,序有‘花面艳吹,愧邻妇青脣之敛……’ 神宗 顾左右‘青脣’何事,皆不能对,乃以问 赵元老 。”参见“ 鳩盘荼 ”。
《國語辭典》:鸠槃荼(鳩槃荼)  拼音:jiū pán tú
印度神话中四天王率领的八种鬼神之一。为梵语kumbhāṇḍa的音译。食人精气,形貌丑陋如瓮、瓶腹、冬瓜。「槃」文献异文作「盘」。唐。孟棨〈本事诗。嘲戏〉:「妻有可畏者三:少妙之时,视之如生菩萨。及男女满前,视之如九子魔母,安有人不畏九子母耶?及五十、六十,薄施妆粉或黑,视之如鸠盘荼,安有人不畏鸠盘荼?」
《漢語大詞典》:青灰
(1).灰尘,尘土。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梦:“俄梦朱衣道人,长丈餘,特以青灰落衣襟霏霏然,常自谓鱼透龙门,凡三经復透矣。” 南朝 梁 萧统 《咏山涛王戎》之二:“ 嵇生 袭玄夜, 阮籍 变青灰。”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入道》:“白骨青灰长艾萧,桃花扇底送 南朝 。”
(2).指淡黑色。 宋 梅尧臣 《绝句》之四:“葑田青灰博奕局,岛树墨榅烟雨图。”
(3).一种含有杂质的石墨,青黑色。常用来刷外墙面或搪炉子。也可做颜料。 老舍 《老张的哲学》第一:“土砌的横三竖八的二十四张书桌,不用青灰,专凭黑染,是又黑又匀。”
《漢語大詞典》:皂绨(皂綈)
亦作“皁綈”。 黑色厚缯。亦指用黑色厚缯做成的衣服。汉书·贾谊传:“且帝之身衣皁綈,而富民墙屋被文绣。”《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助教﹞望庙门半掩,只见庙内一人,着皂綈背子,缓步而出,却像 云郎 。”
分類:黑色衣服
《漢語大詞典》:坟垆(墳壚)
高起的黑色硬土。书·禹贡:“厥土惟壤,下土坟壚。” 孔颖达 疏:“壚,音卢,説文黑刚土也。”史记·夏本纪:“ 荆河 惟 豫州 : 伊 、 雒 、 瀍 、 涧 既入于 河 , 滎播 既都,道 荷泽 ,被 明都 。其土壤,下土坟壚。” 明 唐顺之 《〈江阴县新志〉序》:“夫其田赋高下之异等,坟壚黎赤之异壤,九镇九泽之异名,而五戎八蛮之异服,其列而载之可也。”
分類:黑色
《漢語大詞典》:黑潭
水呈黑色的深潭。 唐 白居易 《黑潭龙乐府》:“黑潭水深黑如墨,传有神龙人不识。”
分類:黑色深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