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黄气(黄氣)
(1).黄色云气。古代迷信以为天子之气。《史记·封禅书》:“皇帝始郊见 太一 云阳 ,有司奉瑄玉嘉牲荐饗。是夜有美光,及昼,黄气上属天。” 唐 裴漼 《奉和御制平胡》:“庙略占黄气,神兵出絳宫。将军行逐虏,使者亦和戎。” 宋 吴幵 《优古堂诗话·天北极殿中间》:“《王直方诗话》记 徐师川 《紫宸早朝》诗一联云:‘黄气远临天北极,紫宸位在殿中央。’以予观之,乃全是 杜子美 ‘玉几犹来天北极,朱衣只在殿中间’一联也。”
(2).古代迷信,以为黄色云气是祥瑞之气。 唐 沈佺期 《则天门赦改年》诗:“六甲迎黄气,三元降紫泥。”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诂笺一》:“《望气经》云:‘黄云四出,主赦。’黄气,黄云也。华盖象云,六甲乃华盖杠傍星名,故用之。”
(3).喜气。 宋 苏轼 《送李公恕赴阙》诗:“忽然眉上有黄气,吾君渐欲收英髦。” 施元之 注:“ 韩退之 《郾城晚饮》诗:城上赤云呈胜气,眉间黄色见归期。” 冯应榴 合注:“《玉管照神书》:黄色,喜徵。” 王闿运 《严通政庶母任氏寿颂》:“若乃家推宿齿,礼絶青衣;婢或窥眉,不疑黄气。”
(4).脾脏之气。中医学认为“脾为牝藏,其色黄”,故称。 宋 苏轼 《与孙运勾书》:“脾能母养餘藏,故养生家谓之黄婆。 司马子微 著《天隐子》,独教人存黄气入泥丸,能致长生。”
(2).古代迷信,以为黄色云气是祥瑞之气。 唐 沈佺期 《则天门赦改年》诗:“六甲迎黄气,三元降紫泥。”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诂笺一》:“《望气经》云:‘黄云四出,主赦。’黄气,黄云也。华盖象云,六甲乃华盖杠傍星名,故用之。”
(3).喜气。 宋 苏轼 《送李公恕赴阙》诗:“忽然眉上有黄气,吾君渐欲收英髦。” 施元之 注:“ 韩退之 《郾城晚饮》诗:城上赤云呈胜气,眉间黄色见归期。” 冯应榴 合注:“《玉管照神书》:黄色,喜徵。” 王闿运 《严通政庶母任氏寿颂》:“若乃家推宿齿,礼絶青衣;婢或窥眉,不疑黄气。”
(4).脾脏之气。中医学认为“脾为牝藏,其色黄”,故称。 宋 苏轼 《与孙运勾书》:“脾能母养餘藏,故养生家谓之黄婆。 司马子微 著《天隐子》,独教人存黄气入泥丸,能致长生。”
《漢語大詞典》:黄雪
《漢語大詞典》:黄水
(1).泛滥的洪水。 老舍 《宝船》第一幕第二场:“幕启:天昏地暗,黄水横流。一片锣声,众人惊叫:‘水来了!水来了!逃命啊!’” 田汉 《洪水》:“地点:黄水南侵中的某大堤。”
(2).体内分泌出的黄色液体。 朱家胜 《飘动的篝火》:“我们几个人,因为脚被草鞋磨破,加上碱水的腐蚀,已经发炎破烂;每走一步,脓和黄水,就往外流出一些。” 午星 《一个红军女游击战士》:“吐吧,吐尽了饭菜,又吐黄水;吐完了黄水,便干呕着。”
(3).古水名。在 河南省 新郑县 西北,源出 自然山 ,东南流入于 洧 水。《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公过 郑 , 郑伯 不在, 伯有 廷劳於 黄崖 ” 晋 杜预 注:“ 滎阳 宛陵县 西有 黄水 ,西南至 新郑 城西入 洧 。”
(2).体内分泌出的黄色液体。 朱家胜 《飘动的篝火》:“我们几个人,因为脚被草鞋磨破,加上碱水的腐蚀,已经发炎破烂;每走一步,脓和黄水,就往外流出一些。” 午星 《一个红军女游击战士》:“吐吧,吐尽了饭菜,又吐黄水;吐完了黄水,便干呕着。”
(3).古水名。在 河南省 新郑县 西北,源出 自然山 ,东南流入于 洧 水。《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公过 郑 , 郑伯 不在, 伯有 廷劳於 黄崖 ” 晋 杜预 注:“ 滎阳 宛陵县 西有 黄水 ,西南至 新郑 城西入 洧 。”
《漢語大詞典》:青缃(青緗)
(1).青色和浅黄色。也指这两种颜色的织物。 明 徐渭 《宴集翠光岩》诗:“暂脱锦袍悬翠壁,忽抽彤管拂青緗。”
(2).古代常用这种颜色的布帛作书衣、封套。因用以指书籍、画卷等。《周书·沈重传》:“青緗起焰,素篆从风。”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华阳博议下》:“余生平駑钝,世事懵然,独癖嗜青緗,逾於饮食。” 蔡有守 《晦闻嘱题蒹葭图》诗:“此间谁识凄凄意,写入青緗祇是秋。”
(3).指青箱学。 南朝 梁 萧统 《锦带书十二月启·林锺六月》:“但某 白社 狂人,青緗末学。”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 中垒 父子,奕叶青緗。” 明 何景明 《寄樊国宾》诗:“业绍青緗旧,名沾玉牒香。”
(2).古代常用这种颜色的布帛作书衣、封套。因用以指书籍、画卷等。《周书·沈重传》:“青緗起焰,素篆从风。”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华阳博议下》:“余生平駑钝,世事懵然,独癖嗜青緗,逾於饮食。” 蔡有守 《晦闻嘱题蒹葭图》诗:“此间谁识凄凄意,写入青緗祇是秋。”
(3).指青箱学。 南朝 梁 萧统 《锦带书十二月启·林锺六月》:“但某 白社 狂人,青緗末学。”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 中垒 父子,奕叶青緗。” 明 何景明 《寄樊国宾》诗:“业绍青緗旧,名沾玉牒香。”
《國語辭典》:冷金 拼音:lěng jīn
1.整个纸面全部涂上金粉或涂上金粉的纸张。宋。晁说之 试迈侄所寄冷金笺:「暖玉何年来比德,冷金即日得抽毫。」
2.指淡黄色之物。元。耶律楚材 谢王巨川惠腊梅因用其韵:「雪里冰枝破冷金,前村篱落暗香侵。」
2.指淡黄色之物。元。耶律楚材 谢王巨川惠腊梅因用其韵:「雪里冰枝破冷金,前村篱落暗香侵。」
《漢語大詞典》:黄素
(1).黄色的绢。 晋 葛洪 《神仙传·阴长生》:“能知神丹,久视长安。於是 阴君 裂黄素,写丹经。”
(2).指诏书。因写于黄绢,故称。 南朝 陈 徐陵 《广州刺史欧阳頠德政碑》:“於是跪开黄素,爰登紫泥。” 唐 裴潾 《前相国赞皇公早葺平泉山居暂还憩施起赴诏命作镇浙右辄抒怀》诗之十一:“其风自西,言发帝庭。飘彼黄素,堕於山楹。”
(3).引申指檄文。 章炳麟 《时危》诗之二:“怀中黄素声犹厉,酒次青衣泪未收。”
(2).指诏书。因写于黄绢,故称。 南朝 陈 徐陵 《广州刺史欧阳頠德政碑》:“於是跪开黄素,爰登紫泥。” 唐 裴潾 《前相国赞皇公早葺平泉山居暂还憩施起赴诏命作镇浙右辄抒怀》诗之十一:“其风自西,言发帝庭。飘彼黄素,堕於山楹。”
(3).引申指檄文。 章炳麟 《时危》诗之二:“怀中黄素声犹厉,酒次青衣泪未收。”
《漢語大詞典》:黄丝(黄絲)
(1).黄色纤维。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乃使国中男女入山采葛,以作黄丝之布,欲献之。”
(2).黄色的蚕丝。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诗之九:“剉檗染黄丝,黄丝歷乱不可治。” 唐 张说 《梁四公记》:“ 扶桑国 使使贡方物有黄丝三百斤,即 扶桑 蚕所吐, 扶桑 灰汁所煮之丝也。帝有金炉重五十斤,係六丝以悬炉,丝有餘力。”
(3).指刚抽芽叶之柳条。 唐 戎昱 《赋得江上柳送人》:“江柳断肠色,黄丝垂未齐。”
(4).指花粉管。 唐 白居易 《草词毕遇芍药初开因咏小谢红药当堦翻诗以为一句未尽其状偶成十六韵》:“釵葶抽碧股,粉蘂扑黄丝。”
(2).黄色的蚕丝。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诗之九:“剉檗染黄丝,黄丝歷乱不可治。” 唐 张说 《梁四公记》:“ 扶桑国 使使贡方物有黄丝三百斤,即 扶桑 蚕所吐, 扶桑 灰汁所煮之丝也。帝有金炉重五十斤,係六丝以悬炉,丝有餘力。”
(3).指刚抽芽叶之柳条。 唐 戎昱 《赋得江上柳送人》:“江柳断肠色,黄丝垂未齐。”
(4).指花粉管。 唐 白居易 《草词毕遇芍药初开因咏小谢红药当堦翻诗以为一句未尽其状偶成十六韵》:“釵葶抽碧股,粉蘂扑黄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