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九曲
(1).迂回曲折。 汉 王褒 《九怀·危俊》:“径 岱 土兮魏闕,歷九曲兮牵牛。” 唐 卢纶 《送郭判官赴振武》诗:“ 黄河 九曲流,繚绕古边州。” 明 唐寅 《金粉福地赋》:“三重银户,入九曲之摩尼。”摩尼,梵语“宝珠”的译名。
(2).指 黄河 。因其河道曲折,故称。 唐 黄滔 《融结为河岳赋》:“ 三门 九曲,竞呈昇没之源; 太华 维 嵩 ,交闢奔衝之路。” 唐 齐己 《潇湘二十韵》:“对兹伤九曲,含浊出 崑崙 。”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九曲风涛何处显?则除是此地偏。”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劫宝》:“九曲天险,只用莲舟荡漾。”
(3).指 福建 武夷山 的 九曲溪 。 宋 朱熹 《武夷櫂歌》之十:“ 九曲 将穷眼豁然,桑麻雨露见平川。” 元 萨都剌 《武夷馆方池》诗:“溪船明日泛 九曲 ,出入紫翠听潺湲。” 郁达夫 《咏武夷》:“ 武夷 三十六雄峯, 九曲 清溪境不同。”
(2).指 黄河 。因其河道曲折,故称。 唐 黄滔 《融结为河岳赋》:“ 三门 九曲,竞呈昇没之源; 太华 维 嵩 ,交闢奔衝之路。” 唐 齐己 《潇湘二十韵》:“对兹伤九曲,含浊出 崑崙 。”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九曲风涛何处显?则除是此地偏。”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劫宝》:“九曲天险,只用莲舟荡漾。”
(3).指 福建 武夷山 的 九曲溪 。 宋 朱熹 《武夷櫂歌》之十:“ 九曲 将穷眼豁然,桑麻雨露见平川。” 元 萨都剌 《武夷馆方池》诗:“溪船明日泛 九曲 ,出入紫翠听潺湲。” 郁达夫 《咏武夷》:“ 武夷 三十六雄峯, 九曲 清溪境不同。”
《漢語大詞典》:九河
(1). 禹 时 黄河 的九条支流。近人多认为是古代 黄河 下游许多支流的总称。《书·禹贡》:“九河既道。” 陆德明 释文引《尔雅·释水》:“九河: 徒骇 一, 太史 二, 马颊 三, 覆釜 四, 胡苏 五, 简 六, 洁 七, 鉤盘 八, 鬲津 九。”
(2).泛指 黄河 。 宋 黄庭坚 《送谢公定作竟陵主簿》诗:“落笔尘沙百马奔,剧谈风霆九河飜。” 明 何景明 《送李公从地官》诗:“乡路春行傍九河,帝京晴望五云多。”
(3).银河。《文选·〈楚辞·九歌·少司命〉》:“与汝游兮九河,衝飆起兮水扬波。” 吕延济 注:“九河,天河也。” 唐 韩愈 《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侧身欲进叱於閽,帝赐九河湔涕痕。”
(2).泛指 黄河 。 宋 黄庭坚 《送谢公定作竟陵主簿》诗:“落笔尘沙百马奔,剧谈风霆九河飜。” 明 何景明 《送李公从地官》诗:“乡路春行傍九河,帝京晴望五云多。”
(3).银河。《文选·〈楚辞·九歌·少司命〉》:“与汝游兮九河,衝飆起兮水扬波。” 吕延济 注:“九河,天河也。” 唐 韩愈 《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侧身欲进叱於閽,帝赐九河湔涕痕。”
《漢語大詞典》:德水
(1). 黄河 的别名。《史记·秦始皇本纪》:“ 始皇 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 周 得火德, 秦 代 周 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更名 河 曰 德水 ,以为水德之始。”《史记·封禅书》:“ 秦始皇 既并天下而帝,或曰:‘……昔 秦文公 出猎,获黑龙,此其水德之瑞。’於是 秦 更名 河 曰 德水 。” 南朝 陈 徐陵 《孝义寺碑》:“昔 岱山 徙号, 重华 著其受终; 德水 移名, 秦 人表其嘉运。”《乐府诗集·鼓吹曲辞五·贺圣欢》:“四海皇风被,千年 德水 清。”
(2).佛教语。谓功德水。 南朝 梁简文帝 《奉阿育王寺钱启》:“难遇者乃 如来 真形舍利,照景蜜瓶,浮光德水。”参见“ 八功德水 ”。
(2).佛教语。谓功德水。 南朝 梁简文帝 《奉阿育王寺钱启》:“难遇者乃 如来 真形舍利,照景蜜瓶,浮光德水。”参见“ 八功德水 ”。
《漢語大詞典》:逢留
青海省 贵德县 境内 黄河 的别名。《后汉书·西羌传·滇良》:“﹝ 居延 都尉 贯友 ﹞遂夹 逢留大河 筑城坞,作大航,造 河 桥,欲度兵击 迷唐 。”《资治通鉴·汉和帝永元五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云:“此 大河 即 黄河 。 河水 至此有 逢留 之名,在二 榆谷 北。”
《國語辭典》:中国(中國) 拼音:zhōng guó
1.上古时代,汉族文化发源黄河流域,以为居天下之中,故称其地为「中国」。后各朝疆土渐广,凡所辖境,皆称为「中国」。《诗经。小雅。六月。序》:「小雅尽废,则四夷交侵,中国微矣!」《公羊传。昭公二十三年》:「曷为以诈战之辞言之,不与夷狄之主中国也。」
2.朝廷。《礼记。檀弓上》:「今之大夫交政于中国,虽欲勿哭,焉得而弗哭。」《汉书。卷九五。西南夷传》:「圣王不以劳中国,宜罢郡,放弃其民,绝其王侯勿复通。」
3.京师。《诗经。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汉。毛亨。传:「中国,京师也。」《史记。卷一。五帝本纪》:「夫而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是为帝舜。」
2.朝廷。《礼记。檀弓上》:「今之大夫交政于中国,虽欲勿哭,焉得而弗哭。」《汉书。卷九五。西南夷传》:「圣王不以劳中国,宜罢郡,放弃其民,绝其王侯勿复通。」
3.京师。《诗经。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汉。毛亨。传:「中国,京师也。」《史记。卷一。五帝本纪》:「夫而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是为帝舜。」
《漢語大詞典》: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