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鹿车(鹿車)  拼音:lù jū
1.鹿拉的车。《南史。卷七九。夷貊传下。东夷传》:「有马车、牛车、鹿车。国人养鹿如中国畜牛,以乳为酪。」
2.比喻空间狭小的车。《后汉书。卷二六。赵憙传》:「载以鹿车,身自推之。」
《漢語大詞典》:白鹿车(白鹿車)
传说仙人乘坐的用白鹿挽的车子。 明 何景明 《题张给事〈安期图〉为乃翁寿》诗:“黄髮仙翁白鹿车, 安期 亲见枣如瓜。”
《漢語大詞典》:挽鹿车(挽鹿車)
后汉 鲍宣 从妻父学,父奇其清苦,以女妻之,妆奁甚盛。 宣 谓妻:“吾实贫贱,不敢当礼。”其妻乃悉归侍御服饰,更著短布裳,与 宣 共挽鹿车归乡里。见后汉书·列女传·鲍宣妻。后因以“挽鹿车”为夫妻共守清苦生活的典故。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三:“ 宜瑛 此后心宜淡,莫再人间挽鹿车。”亦省作“ 挽鹿 ”。 清 方文 《除夕咏怀》之四:“挽鹿实无偕隐妇,饭牛空有辟兵符。”
分類:后汉清苦
《漢語大詞典》:画鹿车(畫鹿車)
见“ 画鹿轓 ”。
《漢語大詞典》:画鹿轓(畫鹿轓)
初学记卷十一引 三国 吴 谢承 后汉书:“ 郑弘 为 临淮 太守,行春,有两白鹿随车,夹轂而行。 弘 怪问主簿 黄国 鹿为吉凶,贺曰:‘闻三公车轓画作鹿,明府当为宰相。’ 弘 后果为太尉。”后因以“画鹿轓”为咏三公之典。 宋 苏轼 《次韵答钱穆父用杭越唱酬韵作诗见寄》:“玉堂不著扶犁手,霜鬢偏宜画鹿轓。”亦作“ 画鹿车 ”。 宋 梅尧臣 《送周谏议知襄阳》:“里儿尚唱《铜鞮曲》,耆旧争随画鹿车。”
分類:三公
《国语辞典》:鹿车共挽(鹿车共挽)  拼音:lù jū gòng wǎn
汉人鲍宣妻少君弃富从贫,与夫共挽鹿车回乡里的故事。典出《后汉书。卷八四。列女传。鲍宣妻传》。后比喻夫妇两人能不畏艰难,同甘共苦。如:「他们俩生活虽过得清苦,但鹿车共挽,亦拥有不少值得回忆的岁月。」
《国语辞典》:共挽鹿车(共挽鹿车)  拼音:gòng wǎn lù chē
鹿车,小车。共挽鹿车即一起拉著小车。比喻一起过穷困的生活。《后汉书。卷八四。列女传。鲍宣妻传》:「妻乃悉归侍御服饰,更著短布裳,与宣共挽鹿车归乡里。」
分类:鹿车小车
《国语辞典》:鸿案鹿车(鸿案鹿车)  拼音:hóng àn lù chē
鸿案指东汉梁鸿妻孟光举案齐眉的故事。参见「鸿案」条。鹿车指东汉鲍宣妻少君弃富从贫,与夫共驾鹿车回乡的故事。参见「鹿车共挽」条。鸿案鹿车比喻夫妻同甘共苦,相敬如宾。《孽海花》第一四回:「剑云是寒士生涯,租定了四斜街一所小小四合房子,夫妻团聚,却俨然鸿案鹿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