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固常
指传说中凤凰日暮时的鸣叫。广雅·释鸟:“凤凰雄鸣曰即即,雌鸣曰足足,昏鸣曰固常,晨鸣曰发明。” 明 杨慎 《凤赋》:“昏鸣曰固常,旦鸣曰发明。”
《漢語大詞典》:语语(語語)
(1).笑语。《诗·大雅·公刘》:“于时言言,于时语语。”旧说,论难,谈论。 毛 传:“论难曰语。” 郑玄 笺:“语其所当语。” 唐 王维 《为干和尚进〈注仁王经〉表》:“老僧空空,復何语语。” 清 龚自珍 《怀我生之先箴》:“吾末从而游,吾恍惚与言言,与语语。”参见“ 言言 ”。
(2).鸣叫。 元 范梈 《社前七日作》诗:“沉沉鶯待木,语语燕归梁。” 林学衡 《次韵和程凤笙〈春怀〉》之一:“彩蝶双双应解意,黄鸝语语似谈禪。”
(3).句句。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杜甫:“观 李 杜 二公,崎嶇板荡之际,语语王霸,褒贬得失。” 明 陆时雍 诗镜总论:“ 何逊 诗,语语实际,了无滞色。” 王国维 人间词话四十:“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
《國語辭典》:言言  拼音:yín yín
和悦而恭敬的样子。《礼记。玉藻》:「君子之饮酒也,受一爵而色洒如也,二爵而言言斯。」
分類:威严和敬
《國語辭典》:言言  拼音:yán yán
1.高大的样子。《诗经。大雅。皇矣》:「临冲闲闲,崇墉言言。」
2.每一句话。《三国演义》第六九回:「辂亹亹而谈,言言精奥。」
《漢語大詞典》:鸣嘶(鳴嘶)
鸣叫;嘶叫。 宋 吴淑 《蝉赋》:“乘凉风以翾翥,应白露而鸣嘶。” 宋 范成大 《初入峡山效孟东野》诗:“ 峡 马类黄狗,不能长鸣嘶。”
分類:鸣叫嘶叫
《漢語大詞典》:呼鸣(呼鳴)
(1).鸣叫。三国志·吴志·孙坚传“﹝ 坚 ﹞所向无前” 裴松之 注引《吴书》:“ 坚 所乘驄马驰还营,踣地呼鸣。” 清 吴伟业 《松鼠》诗:“衔尾共呼鸣,异穴为主客。”
(2).指叫声或响声。 蒋光慈 《余痛》诗:“海面如镜也般的平,也没有浪的澎湃,也没有风的呼鸣。”
《國語辭典》:啼叫  拼音:tí jiào
1.鸟鸣声。如:「你听,那黄莺啼叫声真悦耳!」
2.小孩的哭喊声。《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归来不到天明,这个孩儿又在门外啼叫。」
分類:啼叫鸣叫
《漢語大詞典》:啼唤
鸣叫。 老舍 《月牙集·不成问题的问题》:“牛羊圈和工人的草舍又在楼房的后边,时时有羊羔悲哀地啼唤。”
分類:鸣叫
《漢語大詞典》:吟叫
(1).鸣叫。 南朝 梁 伏挺 《致徐勉书》:“凉野寂寞,寒虫吟叫。” 鲁迅 《呐喊·鸭的喜剧》:“房里,草间,树上,都有昆虫吟叫。”
(2).指有节奏的叫卖声。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天晓诸人入市:“更有 御街 州桥 至南内前趂朝卖药及饮食者,吟叫百端。” 元 吴渭 《月泉吟社诗·戴东老》:“谁家子女群喧笑,竞学卖花吟叫声。”
(3).指模仿叫卖声的口技。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博弈嬉戏·吟叫:“京师凡卖一物,必有声韵,其吟哦俱不同,故市人採其声调,閒以词章,以为戏乐也。今盛行於世,又谓之吟叫也。”
《漢語大詞典》:鸣动(鳴動)
鸣叫。 清 方东树 《答叶溥求论古文书》:“然而,羣喙鸣动,蓄心各异,是其所非,非其所是,颠倒妒惑,昧没不返。” 鲁迅 《野草·一觉》:“那《沉钟》就在这风沙澒洞中,深深地在人海的底里寂寞地鸣动。”
分類:鸣叫
《漢語大詞典》:啼鸣(啼鳴)
鸣叫。《诗刊》1978年第2期:“是百灵鸟在沙滩上啼鸣?是大马哈在江中心撒欢?”
分類:啼鸣鸣叫
《漢語大詞典》:鸣唳(鳴唳)
鸣叫。 郭元升 《冲天将军》二:“阵阵歌声,惊起那些正在芦苇丛中栖息、觅食的北归雁群,鸣唳着飞于高空,排成人字形的雁阵,向北翱翔。”
分類:鸣叫
《漢語大詞典》:吟鸣(吟鳴)
(1).鸣叫。 萧红 《桥·小六》:“ 小六 全家在蟋蟀吟鸣里向着天外的白月坐着。” 杨朔 《木棉花》:“一到南国,情调便显然不同了。北方才是暮春,你在这儿却可以听见蝉、蛙,以及其他不知名的夏虫在得意地吟鸣。”
(2).指有节奏的响声。 萧军 《五月的矿山》第七章:“除开那机械底铁和铁、铁和石头接触时所发出来的那些有韵律似的爆响和吟鸣而外,就只是一片近乎可怕的沉默。”
《漢語大詞典》:噪吟
鸣叫。 清 吴伟业 《梅村诗话》卷五:“秋蛩寒蝉,噪吟啁哳。”
分類:鸣叫
《國語辭典》:言语(言語)  拼音:yán yǔ
1.说话。《易经。颐。象曰》:「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三国演义》第一回:「性宽和,寡言语。」
2.文章著述。《文选。班固。两都赋序》:「故言语侍从之臣,若司马相如、虞丘寿王、东方朔、枚皋、王褒、刘向之属,朝夕论思,日月献纳。」
《國語辭典》:言语(言語)  拼音:yán yu
1.禀告。如:「等我过去言语一句,你再进来。」
2.发言。如:「你怎么不言语呢?」
《國語辭典》:四科  拼音:sì kē
1.孔门四科。指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论语。先进》:「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宋。邢炳。疏:「夫子门徒三千,达者七十有二,而此四科,唯举十人者,但言其翘楚者耳。」
2.文体的四种形式。指奏议、书论、铭诔、诗赋。《文选。曹丕。典论论文》:「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
《漢語大詞典》:语言(語言)
告诉、嘱咐。文选·江淹〈杂体诗·效李陵“从军”〉“袖中有短书,愿寄双飞燕” 李善 注引 汉 陈琳《止欲赋》:“欲语言於玄鸟,玄鸟逝以差池。”
《國語辭典》:啾啾  拼音:jiū jiū
拟声词:(1)形容虫鸣声。《楚辞。淮南小山。招隐士》:「蟪蛄吟兮啾啾。」(2)形容鸟鸣声。唐。杜甫〈枯棕〉诗:「啾啾黄雀啄,侧见寒蓬走。」(3)形容马鸣声。南朝梁。无名氏〈木兰诗〉二首之一:「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声啾啾。」(4)形容铃声。《楚辞。屈原。离骚》:「扬云霓之晻蔼兮,鸣玉鸾之啾啾。」(5)形容各种尖细凄切的声音。唐。杜甫兵车行〉:「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