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32,分29页显示  上一页  16  17  18  19  20  22  23  24  25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螭龙
鷾鸸
八哥
水恶
秃鹙
山雉
鴳雀
勃姑
鸧鸹
水鸭
数斯
柳莺
批颊
灌灌
污泽
《漢語大詞典》:螭龙(螭龍)
(1).传说中无角的龙。荀子·赋:“螭龙为蝘蜓,鴟梟为凤皇。”后汉书·张衡传:“伏灵龟以负坻兮,亘螭龙之飞梁。” 李贤 注引广雅:“无角曰螭龙。” 三国 魏 曹操 《精列》诗:“愿螭龙之驾,思想 崑崙 居。”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杜甫的功名欲望》:“拾遗和补阙,所用的印信是盘着螭龙的。”
(2).传说中的鸟名。文选·枚乘〈七发〉:“螭龙德牧,邕邕羣鸣。” 李善 注:“螭龙、德牧,并鸟。形未详。”
《漢語大詞典》:鷾鸸(鷾鴯)
鸟名。燕子的别名。庄子·山木:“鸟莫知於鷾鴯。” 成玄英 疏:“鷾鴯,燕也。” 宋 苏轼 《南禅长老和诗不已故作六虫篇答之》:“鷾鴯恋庭宇,倏忽来千转。” 明 陶宗仪 辍耕录·鵰传:“仓庚出幽谷迁乔木,是冒越者也;鷾鴯秋冬远遁,是避役者也。”
分類:鸟名燕子
《國語辭典》:八哥  拼音:bā gē
动物名。鸟纲燕雀目八哥科。毛色纯黑,头及背部微带绿色光泽。头上羽毛细长而尖,呈柳叶状。修剪舌尖,可仿人声或其他鸟类的鸣声。也称为「八八儿」、「鸲鹆」。
《漢語大詞典》:水恶(水惡)
水鸟名。《全唐诗》卷八七二载《刘黑闼解嘲人语》:“水恶,头如鎌杓尾如凿,河里搦鱼无僻错。”参阅太平广记卷二五三引 隋 侯白 《启颜录·解嘲》
《國語辭典》:秃鹙(禿鶖)  拼音:tū qiū
1.动物名。鸟纲鹫形目。头颈皆无毛。状如鹤大,色苍灰,善与人斗,好啖蛇,性贪恶。也作「鵚鹙」。
2.后借以为讥笑秃发的人。《资治通鉴。卷一四一。齐纪七。明帝永泰元年》:「太中大夫羊阐入临,无发,号恸俯仰,帻遂脱地,帝辍哭大笑,谓左右曰:『秃鹙来呼!』」
《漢語大詞典》:山雉
鸟名。一名鸐,俗称野鸡。尔雅·释鸟:“鸐,山雉。” 郭璞 注:“尾长者。” 唐 杜甫 《送赵十七明府之县》诗:“山雉迎舟楫,江花报邑人。” 元 赵孟俯 《题山堂》诗:“山雉雊迎朝日去,野禽啼罢夕阳来。”
《國語辭典》:鴳雀  拼音:yàn què
小鸟。《楚辞。王逸。九思。疾世》:「鴳雀列兮哗欢,鸲鹆鸣兮聒余。」
《漢語大詞典》:勃姑
即勃鸪。鸟名。 宋 陆游 《春社》诗:“桑眼初开麦正青,勃姑声里雨冥冥。”
分類:鸟名
《國語辭典》:鸧鸹(鶬鴰)  拼音:cāng guā
白顶鹤的别名。参见「白顶鹤」条。
《國語辭典》:水鸭(水鴨)  拼音:shuǐ yā
动物名。状如凫,形体略小,因生活在水中,故俗称为「水鸭」。
《漢語大詞典》:数斯(數斯)
传说中的鸟名。山海经·西山经:“﹝皋涂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鴟而人足,名曰数斯,食之已癭。”
分類:鸟名
《國語辭典》:柳莺(柳鶯)  拼音:liǔ yīng
动物名。鸟纲雀形目莺科。身体小,背部绿色,胸腹为黄绿色,眼部浅黄色,翅膀和尾巴为褐色。以昆虫为食。见于中国、越南、缅甸、印度等地。也称为「树串儿」。
《國語辭典》:批颊(批頰)  拼音:pī jiá
用手掌击打他人脸颊。《新唐书。卷二一三。藩镇淄青横海传。李正己传》:「时回纥恃功横,诸军莫敢抗。正己欲以气折之,与大酋角逐,众士皆墙立观,约曰:『后者批之。』既逐而先,正己批其颊,回纥矢液流离,众军哄然笑。」《宋史。卷三一一。吕夷简传》:「郭后以怒尚美人,批其颊,误伤帝颈。」
《國語辭典》:灌灌  拼音:guàn guàn
1.水流盛大的样子。《宋书。卷三一。五行志二》:「虎从北来鼻头汗,龙从南来登城看水从西来何灌灌。」
2.诚恳的样子。《诗经。大雅。板》:「天之方虐,无然谑谑,老夫灌灌,小子蹻蹻。」
3.忧惧而无处倾诉的样子。
《漢語大詞典》:污泽(汙澤)
亦作“汚泽”。
1.积水的洼地。汉书·沟洫志:“陂障卑下,以为污泽。”后汉书·西南夷传·邛都:“无几而地陷为污泽,因名为 邛池 。” 唐 陆龟蒙 《投龙潭》诗:“良田为巨浸,汚泽成赤地。” 宋 苏辙 《黄楼赋》:“下者为污泽,上者为沮洳。”
2.水鸟名。即鹈鹕。三国志·魏志·文帝纪:“夏五月,有鵜鶘鸟集 灵芝池 ,詔曰:‘此诗人所谓汚泽也。’”汉书·五行志中之下“ 昭帝 时有鵜鶘” 唐 颜师古 注:“鵜鶘即污泽也,一名淘河。”参阅尔雅·释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