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2
词典
1
分类词汇
11
分类词汇
鱼龙
鱼鳖
鳞甲
燃犀
水居
鱼鼋
鱼蚌
土黄色
鱼蠃
魪品
鳞宗介族
《國語辭典》:
鱼龙(魚龍)
拼音:
yú lóng
1.一种古生物。属爬虫类。全体似鱼,头大,颈短,尾细,吻长而突,四肢似鳍无刺,体长四尺至四丈,繁殖甚广,其化石产于三叠纪白垩纪之间,印度、纽西兰等地曾掘得。
2.一种杂技。表演鱼化为龙的舞蹈,为汉代百戏之一。《汉书。卷九六。西域传》赞曰:「设酒池肉林以飨四夷之客,作巴俞都卢、海中砀极、漫衍鱼龙、角抵之戏以观视之。」
分類:
和龙
爬行动物
百戏
杂耍
鳞介
外形
水族
形像
为鱼
海洋
猞猁
四肢
模型
《漢語大詞典》:
鱼鳖(魚鼈)
亦作“ 鱼鱉 ”。
(1).鱼和鳖。
《周礼·天官·鳖人》
:“以时簎鱼鳖龟蜃凡貍物。”
《礼记·中庸》
:“黿鼉蛟龙鱼鳖生焉。”
《
荀子·王制
》
:“黿鼉鱼鳖鰌鱣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
(2).泛指鳞介水族。
《
书·伊训
》
:“山川鬼神亦莫不寧,暨鸟兽鱼鳖咸若。”
《
汉书·匈奴传上
》
:“下及鱼鱉,上及飞鸟。” 清
顾炎武
《酬程工部先贞》
诗:“水竭愁鱼鳖,山空困鹿麋。”
毛泽东
《念奴娇·昆仑》
词:“夏日消融,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分類:
鱼鳖
鳞介
水族
《國語辭典》:
鳞甲(鱗甲)
拼音:
lín jiǎ
1.保护龟、鳖等动物躯体的坚硬甲壳。
2.泛指有鳞、甲的水生动物。《文选。曹植。七启》:「飞翮凌高,鳞甲隐深。」
3.比喻人心奸诈,不可亲近。《三国志。卷三九。蜀书。陈震传》:「孝起前临至吴,为吾说正方腹中有鳞甲,乡党以为不可近。」
分類:
鳞介
松树
介类
树皮
鳞甲
机心
甲壳
鳞片
水生
不可
生物
《國語辭典》:
燃犀
拼音:
rán xī
烛照明察。参见「燬犀」条。宋。
辛弃疾
水龙吟。举头西北浮云
词:「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
分類:
烛照
水下
鳞介
典实
《國語辭典》:
水居
拼音:
shuǐ jū
1.居于水乡。《战国策。赵策二》:「故寡人且聚舟楫之用,求水居之民,以守河薄洛之水。」
2.生长于水中的鳞介类。《吕氏春秋。孝行览。本味》:「水居者腥,肉玃者臊。」汉。高诱。注:「水居者,川禽鱼鳖之属,故其臭腥也。」
分類:
居住
水上
住户
水中
水乡
鳞介
介类
《漢語大詞典》:
鱼鼋(魚黿)
泛指鳞介水族。 宋
陆游
《风云昼晦夜遂大雪》
:“山云如马牛,水云如鱼黿。” 清
李必恒
《乙丑纪灾诗》
之四:“皇天吾不怨,幸免作鱼黿。”
分類:
鳞介
水族
《漢語大詞典》:
鱼蚌(魚蚌)
鱼和蚌。泛指鳞介类水产。 晋 周斐
《汝南先贤传》
:“﹝ 周燮 ﹞有先人草庐在於东坑,其下有陂,鱼蚌生焉。” 宋
蔡襄
《胡雁》
诗:“春江沙平浄,鱼蚌不可数。”
分類:
鳞介
介类
水产
《国语辞典》:
土黄色(土黄色)
拼音:
tǔ huáng sè
带有土色的黄颜色。如:「想调出土黄色,不妨在黄色的颜料中加一点褐色。」《太平御览。卷九三八。鳞介部一○。鳄鱼》引《
岭表录异
》曰:「鳄鱼,其身土黄色,有四足,修尾,形状如鼍,而举止趫疾。」《西游记》第四六回:「那道童穿的一领葱白色云头花绢绣锦沿边的鹤氅,真个脱下来,被行者吹一口仙气,叫:『变!』即变做一件土黄色的直裰儿,与他穿了。」
分类:
土黄色
有土
土色
颜色
鳞介
《漢語大詞典》:
鱼蠃(魚蠃)
鱼和螺。泛指鳞介水产。蠃,通“ 螺 ”。 北魏
郦道元
《
水经注·比水
》
:“波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蠃棃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
分類:
鳞介
水产
《漢語大詞典》:
魪品
泛指鳞介类水族。
分類:
鳞介
介类
水族
《漢語大詞典》:
鳞宗介族(鱗宗介族)
泛指鳞介类水生动物。 明
李东阳
《题画》
诗:“鳞宗介族多簪裾,中书亦是 瀛洲 居。”
分類:
鳞介
介类
水生
生动
动物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