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鳃鳃(鰓鰓)  拼音:xǐ xǐ
忧愁恐惧的样子。《汉书。卷二三。刑法志》:「故虽地广兵彊,鳃鳃常恐天下之一合而共轧己也。」
《漢語大詞典》:曝鳃(曝鰓)
亦作“ 曝腮 ”。 后汉书·郡国志五“﹝ 交趾郡 ﹞ 封谿 建武 十九年置” 刘昭 注引 晋 刘欣期 《交州记》:“有隄防 龙门 ,水深百寻,大鱼登此门化成龙,不得过,曝鳃点额,血流此水,恆如丹池。”后以喻挫折、困顿。南齐书·王僧虔传:“经涉五朔,踰歷四晦,书牘十二,接覲六七,遂不荷润,反更曝鳃。” 唐 骆宾王 《幽絷书情通简知己》诗:“入穽方摇尾,迷津正曝腮。” 唐 高适 《酬裴员外以诗代书》:“一夕 瀍 洛 空,生灵悲曝腮。” 元 方回 《寄题赵高士委顺山房》诗:“红尘回首即 蓬莱 ,辛苦 龙门 枉曝鳃。”
分類:挫折困顿
《漢語大詞典》:暴鳃(暴鰓)
同“ 曝鳃 ”。 南史·何敬容传:“且暴鳃之鱼,不念杯酌之水;云霄之翼,岂顾笼樊之粮。” 明 张居正 《送杨孝廉下第归》诗:“因歌 蜀 道愁征骑,还向 龙门 叹暴鳃。”
《漢語大詞典》:鱼鳃(魚鰓)
亦作“ 鱼腮 ”。亦作“ 鱼顋 ”。 鱼的呼吸器官。多为羽毛状、板状或丝状,用来吸取溶解在水中的氧。 宋 惠洪 《秋晚同超然山行》诗:“高秋霜叶鱼顋赤,落日远山螺髻青。” 元 黄庚 《江景》诗:“寒生雁背天将雪,冷人鱼鳃水欲氷。”《水浒传》第十七回:“众做公的都面面相覷,如箭穿雁嘴,钩搭鱼腮,尽无言语。”
《漢語大詞典》:陪鳃(陪鰓)
(1).鸟羽奋张貌。文选·潘岳〈射雉赋〉:“摛朱冠之赩赫,敷藻翰之陪鳃。” 徐爰 注:“陪鳃,奋怒之貌也。” 唐 韩偓 《从猎》诗之三:“蹀躞巴陵骏,陪鳃碧野鸡。”一本作“ 毰毸 ”。
(2).精神奋发貌。 唐 韩愈 《咏雪赠张籍》:“狂教诗硉矹,兴与酒陪鳃。”
《漢語大詞典》:鼓鳃(鼓鰓)
(1).鱼类鼓动两鳃。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或鼓鳃而湍跃,或掉尾而波旋。”宋书·周朗传:“岂可欲以殞海之鬐,望鼓鳃於竖鳞之肆。”
(2).借指游鱼。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覩腾翰之頏頡,视鼓鳃之往还。”
《漢語大詞典》:潜鳃(潛鰓)
水底之鱼。文选·张协〈七命〉:“潜鳃骇,惊翰起。” 李善 注:“ 苏林 汉书注曰:鳃,音鱼鳃。今呼鱼谓之鳃,犹呼车以为軫也。”
分類:水底
《漢語大詞典》:丹鳃(丹鰓)
赤色的鱼鳃。指赤色的鱼。 晋 张协 《七命》之七:“頳尾丹鳃,紫翼青鬐。” 唐 高瑾 《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诗:“閒关黄鸟,瀺灂丹鳃。”
分類:赤色鱼鳃
《骈字类编》:双鳃(双鳃)
李白詶中都小吏携斗酒双鱼于逆旅见赠诗双鳃呀呷鬐鬣张蹳剌银盘欲飞去
《分类字锦》:藻翰陪鳃(藻翰陪鳃)
潘岳射雉赋摛朱冠之赩赫敷藻翰之陪鳃注赩赫赤色猊陪鳃奋怒之猊也
分类:
《国语辞典》:曝鳃龙门(曝鳃龙门)  拼音:pù sāi lóng mén
鱼头露出水面,仰望黄河上的龙门而不得上。《太平御览。卷四○。地部。龙门山》:「河津一名:『龙门』,巨灵迹犹在,去长安九百里,江海大鱼洎集门下数千,不得上,上则为龙,故云:『曝鳃龙门』。」后比喻处境困顿或应试落第。也作「暴腮龙门」、「曝腮龙门」。
《国语辞典》:瓣鳃类(瓣鳃类)  拼音:bàn sāi lèi
动物分类上属软体动物门斧足纲。生活在水中,外有介壳,鳃部如花瓣。多数具有像斧头形状的肌肉,称为「斧足」,可藉由斧足的伸缩带动身体移动。如蛤蜊、蚌、牡蛎等。也称为「斧足类」。
《国语辞典》:鳃叶(鳃叶)  拼音:sāi yè
在鳃骨上,由丝状物排列而成。呈深红色,分布大量毛细血管,经营呼吸作用。也称为「鳃丝」。
《国语辞典》:鳃虱(鳃虱)  拼音:sāi shī
动物名。寄生于海鱼的鳃中,口具吸管,适于吮吸。
《国语辞典》:海鳃(海鳃)  拼音:hǎi sāi
动物名。腔肠动物门海鳃目。生活于深海底,体呈红色,能发出燐光。也称为「海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