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刀鱼(刀魚)
鱼名。即鮆鱼,亦名刀鲚。形似刀,故名。山海经·南山经“其中多鮆鱼” 晋 郭璞 注:“鮆鱼狭薄而长头,大者尺餘, 太湖 中今饶之,一名刀鱼。” 潘飞声 《袁仲濂判官招集第一楼》诗:“沙鸟风帆归画幌,刀鱼盐豉上晶盘。”
分類:刀鱼鱼名
《國語辭典》:鱼虎(魚虎)  拼音:yú hǔ
1.动物名。脊椎动物亚门硬骨鱼纲鲀形目。生于海中,体短阔似椭圆形,背部侧扁,灰黑色,腹部近圆形,灰白色,全身生棘,触之,则鼓气膨胀成球形。上下颚齿合成一齿板,眼大,胸、尾鳍作扇形,背鳍与臀鳍相对,均黄褐色。有毒,不可食用。
2.翠鸟的别名。参见「翠鸟」条。
《國語辭典》:鱼狗(魚狗)  拼音:yú gǒu
翠鸟的别名。参见「翠鸟」条。
《漢語大詞典》:鱼师(魚師)
(1).管理渔业的官吏。新唐书·百官志三:“ 唐 有河隄使者, 贞观 初改曰河隄謁者。有府三人,史六人,典事三人,每渠及斗门有长一人,掌固三人,鱼师十二人。” 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下:“捕此者,仲春於高处卓望,鱼儿来如阵云,阔二三百步,厚亦相似者,既见,报鱼师,遂桨船争前而迎之。”
(2).渔夫。太平御览卷九三五引宋书:“或问:‘鱼师得鱼卖不?’ 弘之 曰:‘亦不得,得亦不卖。’”按,今本宋书·隐逸传·王弘之作“渔师”。
(3).水鸟名。又名鱼狗、鱼虎。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禽一·鱼狗:“鱼虎、鱼师、翠碧鸟。狗、虎、师,皆兽之噬物者。此鸟害鱼,故得此类命名。” 清 屈大均 《广东新语·禽语·翡翠》:“雌青雄赤是鱼师,日夕清波浴不迟。”参见“ 鱼狗 ”。
(4).鱼名。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鳞四·鱼师﹝集解﹞引 陈藏器 曰:“鱼师大者有毒杀人,今无识者。但唐韵云:鰤,老鱼也。山海经云: 歷虢之水 ,有师鱼,食之杀人。其即此歟!”
《國語辭典》:鱼狗(魚狗)  拼音:yú gǒu
翠鸟的别名。参见「翠鸟」条。
《漢語大詞典》:刀鲚(刀鱭)
鱼名。即刀鱼。 明 黄省曾 《鱼经》:“有鮆鱼,狭薄而首大,长者盈尺,俗呼刀鱭,初春而出於湖。尔雅曰:‘鮤,鱴刀。’注:‘今之鮆鱼也,亦呼为刀鱼。’”
分類:鱼名刀鱼
《國語辭典》:瓦剌  拼音:wǎ là
元朝亡后所分出的一部落,约包括现今的新疆北部与蒙古西部。明英宗时,也先其部太师,屡寇明边,英宗亲征,至土木堡,竟被掳。后来也先自立为大元田盛可汗,据有大漠南北地,势极强,至也先死而衰。清初,漠西蒙古分和硕特、杜尔伯特、准噶尔、土尔扈特四卫拉特(即瓦剌)。四部之中,以准噶尔最强,乾隆年间讨平之。清代官书作「厄鲁特」,也作「额鲁特」。
《漢語大詞典》:文鲂(文魴)
鱼名。体形似鳊鱼,银灰色,背部特别隆起。 晋 陶潜 《游斜川》诗:“弱湍驰文魴,闲谷矫鸣鸥。” 宋 秦观 《春日杂兴》诗之六:“娉娉弱絮堕,圉圉文魴驰。”
《國語辭典》:香鱼(香魚)  拼音:xiāng yú
动物名。脊椎动物硬骨鱼纲鲱目香鱼科。体为纺锤状,略侧扁,长一尺许,鳞细。背部苍黑,腹部黄白,吻带淡红色。产于淡水中。
《漢語大詞典》:竹鱼(竹魚)
鱼名。 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下:“竹鱼,产江溪间,形如鱧鱼大而少骨,青黑色,鳞下间以朱点,鬣可翫,或烹以为羹臛,肥而美。”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鳞三·竹鱼:“出 桂林 湘 灕 诸江中,状如青鱼,大而少骨刺,色如竹色,青翠可爱,鳞下閒以朱点,味如鱖鱼肉,为 广南 珍品。”
分類:鱼名
《漢語大詞典》:王余(王餘)
鱼名。文选·左思〈吴都赋〉:“双则比目,片则王餘。” 刘逵 注:“王餘鱼,其身半也。俗云: 越王 鱠鱼未尽,因以残半弃水中,为鱼,遂无其一面,故曰王餘也。” 南朝 梁简文帝 《怨歌行》:“望檐悲双翼,窥沼泣王餘。” 唐 刘禹锡 《送裴处士应制举》诗:“垂钩鬭得王餘鱼,蹋芳共登 苏小墓 。” 清 全祖望 《韩沟关王庙》诗之三:“百牢犹共王餘荐,一饭休教笼稻荒。”或云王馀即鲽鱼,亦曰版鱼。见史记·封禅书“东海致比目之鱼” 司马贞 索隐引 郭璞 注。参见“ 吴王膾餘 ”、“ 吴餘鱠 ”。
分類:鱼名
《漢語大詞典》:淫鱼(淫魚)
鱼名。即鲟鱼,古称鱏鱼。《淮南子·说山训》:“ 瓠巴 鼓瑟而淫鱼出听。” 高诱 注:“淫鱼长头,身相半,长丈餘,鼻正白,身正黑,口在頷下,似鬲狱鱼,而鱼无鳞,出 江 中。” 三国 魏 曹丕 《善哉行》:“淫鱼乘波听,踊跃自浮沉。”荀子·劝学“流鱼出听” 清 王先谦 集解:“《淮南子·説山训》作淫鱼。 高 注以为长头,口在頷下之鱼,与后汉·马援传注鱏鱼口在頷下合,故论衡作鱏鱼。”一说为大鱼。 刘家立 《淮南集证》引 清 蒋超伯 曰:“尔雅·释詁‘濯’与‘淫’并训大也,此淫鱼即谓大鱼也。”
分類:鱼名
《漢語大詞典》:文魮
鱼名。明诗综卷一百引《广东谣》:“潿蚌之胎有玫瑰,文魮之腹有美玉。”明诗综卷一百引《广东谣》:“文魮鸣,美玉生。”
分類:鱼名
《漢語大詞典》:建同
鱼名。北史·真腊传:“海有鱼名建同,四足,无鳞,鼻如象,吸水上喷,高五六十尺。”
分類:鱼名
《漢語大詞典》:火鱼(火魚)
(1).金鱼的别名。 明 郎瑛 七修类稿·事物二·火鱼:“ 杭 自 嘉靖 戊申来,生有一种金鯽,名曰火鱼,以色至赤故也。”
(2).鱼名。鲂鮄一类鱼。浙江通志·物产三:“ 至正 《四明续志》:‘火鱼,头巨尾小,身圆通赤,故以火名。’”
(3).指鱼灯。 清 杜岕 《灯市谣》:“琉璃之椀火鱼泣,怨尔东方日早出。”
《漢語大詞典》:妾鱼(妾魚)
鱼名。又名婢妾鱼。今称鳑魮鲫。尔雅·释鱼“鱊鮬,鱖鯞” 晋 郭璞 注:“小鱼也,似鮒子而黑,俗呼为鱼婢, 江 东呼为妾鱼。” 明 杨慎 升庵诗话·妾鱼:“江海间有鱼,游必三,如媵随妻,先一后二,人号为婢妾鱼。 唐 诗:‘江鱼羣从称妻妾,塞雁联行号兄弟。’”参阅 宋 罗愿 尔雅翼·释鱼二
《漢語大詞典》:风鱼(風魚)
(1).鱼名。 清 南怀仁 《坤舆图说外纪·海族》:“西 红海 内产风鱼,可以占风。国人晒乾,掛于房内,以其身首所向,即为风起之方。”
(2).食品名。风干的鱼。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元旦》:“酒餚则醃鷄腊肉,糟鶩风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