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临望(臨望)
谓登高远望。 战国 楚 宋玉 《高唐赋》:“高矣显矣,临望远矣。” 汉 刘向 新序·刺奢:“ 紂 为 鹿臺 ,七年而成,其大三里,高千丈,临望云雨。”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十年:“ 弘立 与诸将临望,自谓功在漏刻。”
《國語辭典》:晃荡(晃蕩)  拼音:huàng dàng
摇曳摆动,闪烁不定。宋。苏轼 过宜宾见夷中乱山诗:「江寒晴不知,远见山上日。朦胧含高峰,晃荡射峭壁。」也作「幌荡」、「晃荡」。
《漢語大詞典》:冲远(沖遠)
亦作“冲远”。 冲和高远。《宋书·徐羡之传》:“詔旨冲远,未垂听纳,三復屏营,伏增忧叹。” 唐 赵璘 因话录·商上:“兵部员外郎 约 , 汧公 之子也。以近属宰相子,而雅度玄机,萧萧冲远,德行既优,又有山林之致。”新唐书·韦斌传:“ 况 虽世贵,而志冲远,不为声利所迁,当时重其风操。”
分類:冲和高远
《國語辭典》:天穹  拼音:tiān qióng
天空高远空阔。宋。欧阳修〈奉使道中五言长韵〉:「望平愁驿迥,野旷觉天穹。」
分類:高远
《漢語大詞典》:远放(遠放)
高远豪放。 宋 苏轼 《庄子祠堂记》:“南面之君,虽清闲远放和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
分類:高远豪放
《漢語大詞典》:游志(遊志)
(1).指放心物外的意向。《楚辞·九辩》:“愿赐不肖之躯而别离兮,放游志乎云中。”
(2).畅达心神。 晋 成公绥 《啸赋》:“将登 箕山 以抗节,浮沧海以游志。”
(3).谓将注意力投向某一方面。《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娱心 黄 老 ,游志六艺,升堂入室,究其閫奥。” 梁启超 《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二章:“ 中国 文明,起于北方,其气候严寒,地味确瘠,得天较薄,故其人无餘裕以驰心广远,游志幽微。”
驰想高远;遐想。《楚辞·九辩》:“愿赐不肖之躯而别离兮,放游志乎云中。” 三国 魏 曹植 《潜志赋》:“潜大道以游志,希往昔之遐烈。”
《漢語大詞典》:远达(遠達)
(1).犹言飞黄腾达。晋书·孝友传·刘殷:“ 刘殷 至孝冥感,兼才识超世,此人终当远达。”
(2).高远豁达。《西游记》第六四回:“圣僧乃有道有名之士,决不苟且行事……污人名,坏人德,非远达也。”
《漢語大詞典》:远趣(遠趣)
高远的志趣。晋书·嵇康传:“ 康 善谈理,又能属文,其高情远趣,率然玄远。” 南朝 梁 沈约 《资给何点诏》:“远趣高情,前王所贵。” 明 李东阳 《〈镜川先生诗集〉序》:“今观其宏才远趣,拔时代而超人群也。”
分類:高远志趣
《漢語大詞典》:睪然
高远貌。睪,通“ 皋 ”。大戴礼记·四代:“子曰:‘羣然戚然,颐然睪然。’” 张謇 《〈热河都统溥颋山东巡抚孙宝琦江苏巡抚程德全会同奏请改组内阁宣布立宪疏〉附跋》:“夏日曝书,忽得当日原稿,睪然远念,情胡能已!用装一卷,略誌缘起。” 胡蕴 《杂诗》:“睪然跂前修,白云莽空谷。”
《漢語大詞典》:凭览(憑覽)
登高远望。 鲁迅 《集外集拾遗·启事》附录 赵荫棠 《那几个女学生真该死》:“在闷的时候,就该在校内 大仙楼 上凭览一会。”
《漢語大詞典》:廖廓
同“ 寥廓 ”。
(1).高远空旷。《素问·天元纪大论》:“太虚廖廓,肇基化元。”
(2).借指天空。 唐 柳宗元 《吊萇弘文》:“版上帝以飞精兮,黮廖廓而殄絶。”廖,一本作“ 寥 ”。 清 姚鼐 《复鲁絜非书》:“﹝其文﹞如鸿鵠之鸣而入廖廓。”
《国语辞典》:飘缈(飘缈)  拼音:piāo miǎo
高远隐约的样子。也作「缥缈」。
分类:高远隐约
《漢語大詞典》:虚远(虚遠)
(1).清虚超逸。南史·袁粲传:“ 粲 负才尚气,爱好虚远,虽位任隆重,不以事务经怀。”南史·文学传·刘缓:“ 縚 弟 缓 字 含度 ,为 湘东王 中録事。性虚远,有气调,风流迭宕,名高一府。”
(2).博大高远。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公道识虚远,表里融通,渊然万顷,直上千仞。”
(3).玄虚而不切实际。 明 宋濂 《六经论》:“ 秦 汉 以来,心学不传,往往驰騖於外,不知六经实本於吾之一心,所以高者涉於虚远而不返,卑者安於浅陋而不辞。”
《漢語大詞典》:超摇
(1).心神不宁貌。《楚辞·〈七谏·谬谏〉》:“心悇憛而烦冤兮,蹇超摇而无冀。” 王逸 注:“超摇,不安也。” 元 卢挚 《蟾宫曲·正月十四日嵇秋山生日》曲:“ 飞琼 唱偏宜洞簫,似 麻姑 痒处能搔。有客超摇,一刻千金,最是灯宵。”
(2).遥远貌;高远貌。 唐 杨巨源 《别鹤词送令狐校书之桂府》诗:“超摇间云雨,迢递各山川。”
《漢語大詞典》:霞志
高远的志向。 南朝 梁 沈约 《循役朱方道路》诗:“霞志非易从,旌躯信难牧。”
分類:高远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