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首长(首長)  拼音:shǒu zhǎng
最高的长官。如:「地方首长」、「行政首长」。
《國語辭典》:进化(進化)  拼音:jìn huà
生物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或自己内部的发展,逐渐由简单趋于复杂,由低等趋于高等的进展变化。
《漢語大詞典》:部督
都指挥使、节度使等地方高级军事官员。 宋 王安石 《窦舜卿可四厢都指挥使》:“国家置帅兵以为卫,所选皆天下之材,付之部督,未尝轻其授也。” 清 葆光子 《物妖志·兽类·狐》:“老人曰:‘君名家子,当选婚好;今闻 陶贞益 为彼州部督,若逼以女妻君,君何以辞之?’”
《國語辭典》:启节(啟節)  拼音:qǐ jié
1.古代使臣出行,必执节以示信。后以启节指侍从引驾或高阶层官吏启程。南朝梁。陶弘景《周氏冥通记》卷二:「神童启节,玉女侍轩。」《官话指南。卷四。官话问答》:「么那明早,是在何时启节呢?」
2.星宿的运转或节令的更替。晋。张协〈安石榴赋〉:「尔乃飞龙启节,扬飙扇埃。」唐。阴行先 和张燕公湘中九日登高诗:「重阳初启节,无射正飞灰。」
《國語辭典》:行辕(行轅)  拼音:xíng yuán
大吏出行时所驻的地方。《官场现形记》第一八回:「胡统领自从到了严州,本地地方官备了行辕,屡次请他上岸去住。」《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回:「主意打定,等大舅爷到了上海之后,便天天到行辕里伺候。」也作「行台」。
《漢語大詞典》:执政官
在古代欧洲,主要指称古代希腊城邦和罗马的高级长官。在雅典,约自公元前682年起,每年选举九名执政官,首席执政官,掌握内政,地位最高,其名字用来命名他任职的那一年,又称“名年执政官”。在罗马,从前509年共和制建立后,每年选两名执政官,当年就以他们的名字命名,掌握军政大权。战时为军队最高统帅。帝国时代已形同虚设。
《漢語大詞典》:上秩
(1).官职的高级品位。亦借指大臣。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程器:“ 王戎 开国上秩,而鬻官嚣俗。”
(2).指一部书的上半部分。 清 王祖源 《〈莆阳黄御史集〉记》:“《莆阳黄御史集》,分上下秩,序文目録完好。上秩起赋诗,讫文三类;下秩起书启祭文,讫碑铭四类。”
《漢語大詞典》:两梁冠(兩梁冠)
古代博士和某些高级文官所戴的一种帽子。用缁布做,有两道横脊。后汉书·舆服志下:“宗室 刘氏 亦两梁冠,示加服也。” 宋 王禹偁 《暮春》诗:“壮志休磨三尺剑,白头谁籍两梁冠。” 宋 陆游 《行在春晚有怀故隐》诗:“归计已栽千个竹,残年合挂两梁冠。”亦省称“ 两梁 ”。 唐 韩偓 《残春旅舍》:“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
《國語辭典》:贵品(貴品)  拼音:guì pǐn
1.尊贵的品貌。《幼学琼林。卷二。身体类》:「周公反握,作兴周之相,重耳骈胁,为霸晋之君,此皆古圣之英姿,不凡之贵品。」
2.贵重的物品。如:「她家里有钱,使用的东西都是贵品。」
《國語辭典》:府佐  拼音:fǔ zuǒ
帮助知府办事的官吏。《六部成语注解。吏部》:「府佐:帮助知府办事之官,如同知、通判是也。」
《漢語大詞典》:宣纸(宣紙)
一种高级的毛笔书画用纸。原产于我国 安徽 泾县 ,因在 宣城 集散,故称宣纸。纸质洁白、细致、柔软,经久不变,不易蛀蚀,便于长期存放。我国留传的古代名人书画,多用宣纸,亦用于刊刻书籍。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论画体工用拓写:“好事家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蜡之,以备摹写。” 清 韩泰华 无事为福斋随笔卷下:“《云溪外史画册》,宣纸本,共十页,水墨青緑相间。” 徐迟 《祁连山下》:“他丢开了油画布,用宣纸、徽墨、端砚、湖笔,画了水墨画。”
《漢語大詞典》:高知
高级知识分子的简称。《报刊文摘》1986.10.21:“后来,她被转到华东医院高知病房疗养。”《散文》1988年第1期:“10年或20年后你便熬上排入‘高知’行列的副研究员了。”
《國語辭典》:官舱(官艙)  拼音:guān cāng
旧时轮船中较高级的舱位。《儒林外史》第四一回:「正坐下,凉篷小船上又荡了两个堂客来搭船,一同进到官舱。」
《漢語大詞典》:督领(督領)
(1).监督统率。 唐 杜甫 《秋行官张望督促东渚耗稻向毕清晨遣女奴阿稽竖子阿段往问》诗:“督领不无人,提擕颇在纲。”
(2).指统领军队的高级武官。 清 马建忠 《上李伯相复议何学士如璋奏设水师书》:“ 中国 初设水师,但得督领十人,管领五十人,佐领二百人,已可应用不匱。”
《国语辞典》:高职(高职)  拼音:gāo zhí
1.高级职业学校的简称。以教授青年职业智能,培养职业道德,养成健全的基层技术人员为宗旨。
2.高薪的职位。如:「荣任高职,使他神采焕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