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高山  拼音:gāo shān
高耸的山陵。《荀子。劝学》:「故不登高山,不知天高也。」
《國語辭典》:高山景行  拼音:gāo shān jǐng xìng
高山,形容崇高的德行。景行,大道。高山景行比喻行事光明磊落。语本《诗经。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后称颂人德行高尚。三国魏。曹丕〈又与钟繇书〉:「高山景行,私所仰慕。」
《漢語大詞典》:高山冠
古代冠名。后汉书·舆服志下:“高山冠,一曰侧注。制如通天,不邪却,直竖,无山述展筩,中外官、謁者、僕射所服。太傅 胡广 説曰:‘高山冠,盖 齐 王冠也。 秦 灭 齐 ,以其君冠赐近臣謁者服之。’”隋书·礼仪志六:“高山冠,一名侧注,高九寸,铁为卷梁……高山者,取其矜庄宾远。”参阅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冠冕首饰·高山
《国语辞典》:高山安仰  拼音:gāo shān ān yǎng
德行高的人死后,不能再有仰望机会。一般用做敬悼师长之辞。
《国语辞典》:高山峻岭(高山峻岭)  拼音:gāo shān jùn lǐng
高大陡峭的山岭。如:「我们越过重重的高山峻岭,终于抵达了目的地。」也作「峻岭崇山」、「崇山峻岭」。
《国语辞典》:高山仰之  拼音:gāo shān yǎng zhī
比喻对高尚德性的景仰。参见「高山仰止」条。《管子。九宋》:「高山仰之,不可极也。」
《国语辞典》:高山植物  拼音:gāo shān zhí wù
生长于高山森林界限或雪线附近地带的植物。多耐寒,花期一致,色泽鲜艳。
《国语辞典》:高山重嶂  拼音:gāo shān chóng zhàng
高峻的山岭重叠交错。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注引〈宜都记〉:「两岸高山重嶂,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
《国语辞典》:台湾高山族(台湾高山族)  拼音:tái wān gāo shān zú
台湾原住民的旧称。
《国语辞典》:不登高山,不显平地(不登高山,不显平地)  拼音:bù dēng gāo shān,bù xiǎn píng dì
(谚语)比喻只有经过对照比较,才能更看清事物的真相。如:「不登高山,不显平地。遭受过苦难的人,才知道幸福的可贵!」
《国语辞典》:能高山  拼音:néng gāo shān
山名。在台湾东部,南投县与花莲县交界处,高三千二百六十二公尺。
《国语辞典》:高山病  拼音:gāo shān bìng
病名。攀登高山时,因体内的平衡调节不能适应低气压,导致缺氧,而引起耳鸣、头痛、呕吐和呼吸困难等症状,称为「高山病」。
《漢語大詞典》:高山反应(高山反應)
由于偶而登上空气稀薄的高原或高山而发生的反应。一般健康人在海拔四千米以上地区有头痛、头晕、恶心、呼吸困难、心跳加快等症状。也叫山晕。《人民日报》1992.10.25:“刚上山时,别的不怕,就怕高山反应,头痛,胸闷。”
《漢語大詞典》:高山滑雪
滑雪运动项目之一。包括滑降、回转、大回转三个项目。比赛均在海拔1000米以上高山进行。滑降的起、终点的标高差:男子是800~1000米,女子为500~700米;回转项目的线路标高差:男子为140~220米,女子为120~180米;大回转的起、终点标高差:男子为250~400米,女子为250~350米。
分類:滑雪回转
《國語辭典》:高山景行  拼音:gāo shān jǐng xìng
高山,形容崇高的德行。景行,大道。高山景行比喻行事光明磊落。语本《诗经。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后称颂人德行高尚。三国魏。曹丕〈又与钟繇书〉:「高山景行,私所仰慕。」
《國語辭典》:高山流水  拼音:gāo shān liú shuǐ
1.形容乐曲的高妙。语本《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后比喻知音的难遇。《董西厢》卷四:「不是秦筝合众听,高山流水少知音。」元。马致远《任风子》第二折:「高山流水知音许,古木苍烟入画图。」也作「流水高山」。
2.词牌名。宋代吴文英的自度曲。如宋代吴文英的〈高山流水。素弦一一起秋风〉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