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秩次
谓秩禄等级的高低。汉书·江充传:“令各以秩次输钱北军,凡数千万。”后汉书·百官志五:“侯国之相,秩次亦如之。” 唐 韩愈 《送郑校理序》:“校理则用天下之名能文学者,苟在选,不计其秩次,惟所用之。”
分類:等级高低
《漢語大詞典》:七调(七調)
古乐律高低音域,自黄钟至中吕,称七调。魏书·乐志:“ 崔九龙 言於太常卿 祖莹 曰:‘声有七声,调有七调,以今七调,合之七律,起於黄钟,终於中吕。今古杂曲,随调举之,将五百曲。’”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六年:“昔 黄帝 吹九寸之管,得黄钟正声,半之为清声,倍之为缓声,三分损益之以生十二律。十二律旋相为宫以生七调,为一均。凡十二均、八十四调而大备。”后世宫、商、角、羽各有七调,称四声二十八调。参阅宋史·乐志十七
《漢語大詞典》:手平
平手。谓势均力敌,不分高低。《西游记》第十七回:“ 三藏 道:‘你手段比他何如?’ 行者 道:‘我也硬不多儿,只战个手平。’”
《漢語大詞典》:内手
犹敛手。谓不敢与争高低。 清 王士禛 等师友诗传录:“乐府贵遒深劲絶……‘乌生八九子’、《东门行》等篇,如 淮南 小山 之赋,气韵峻絶,但可为 孟德 道之, 王 、 刘 文学辈,皆当内手矣。”
《国语辞典》:调儿(调儿)  拼音:diào ér
1.曲调,即音乐上高低长短配合成组的音。《老残游记》第二回:「不过二三年工夫,创出这个调儿,竟至无论南北高下的人听了他唱书无不神魂颠倒。」
2.样子、态度。《醒世姻缘传》第八一回:「要是狄爷这个调儿,俺也不敢取扰。」《红楼梦》第二三回:「一般也吓的这个调儿,还只管胡说。」
《漢語大詞典》:抗坠(抗墜)
指音调的高低清浊。语出礼记·乐记:“故歌者上如抗,下如队。” 孙希旦 集解引 方悫 曰:“抗,言声之发扬;队,言声之重浊。”队,后作“坠”。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章句:“歌声靡曼,而有抗坠之节也。”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歌:“善歌者必先调其气,氤氲自脐间出,至喉乃噫其词,即分抗坠之音。既得其术,即可致遏云响谷之妙也。” 清 赵翼 《题〈杜诗双声迭韵谱〉》诗:“抑扬抗坠间,妙有自然节。”
《漢語大詞典》:测地(測地)
(1).测定土地的广狭、高低。 宋 晁补之 《再上苏公书》:“夫九九之术,非可以推天而测地。” 清 孙诒让 《周礼政要·图表》:“泰西图学最精,非徒通人达士,测地步天,精究图象,而童子妇女,入初等小学堂,即教以绘事,故兵农工商,无不能作图。”
(2).现作军事名词。指炮兵为确定火炮阵地,侦察仪器等的坐标和赋予基准射向而进行的测量作业。是统一射击指挥和确定火炮射击诸元的基础。
《漢語大詞典》:第品
评定品级;评定高低。 唐 白居易 《裴度李夷简王播等各赐爵并回授爵制》:“统御之初,先行信赏,詔主爵者合为奏书,或加宠进封,或延恩任子,次勤第品,咸按旧章。” 清 蒋士铨 临川梦·殉梦:“落红霏霏成阵,乱年光纔一瞬,便天香国色,料无人第品。”
《漢語大詞典》:嵱嵷
高低众多貌。汉书·扬雄传上:“陵高衍之嵱嵷兮,超紆譎之清澄。”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嵱嵷,上下众多貌。” 宋 梅尧臣 《依韵和永叔秋怀见寄》之二:“秋思公何高,堆积自嵱嵷。”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五台山日记:“西北诸峰復嵱嵷起。”
分類:高低众多
《國語辭典》:音高  拼音:yīn gāo
声音频率的高低程度。由发音体在一定时间内所发生的颤动次数或音波次数而决定。音波振动次数多,声音就高,反之则低。此种振动数称为「频率」,故也称为「音频」。
《國語辭典》:平面  拼音:píng miàn
凡面的任意两点以直线相连,处处与其面密切接合,则此面为平面。在平面上以直线或曲线所围成的图形,称为「平形面」;所形成的交角,称为「平面角」。
《漢語大詞典》:牡牝
(1).雄性和雌性。墨子·辞过:“则曰牡牝雄雌也。”史记·大宛列传:“ 汉 军取其善马数十匹,中马以下牡牝三千餘匹。” 明沈鲸《双珠记·因诗赐配》:“物类洪纤知牡牝,自怜当永废婚姻。”
(2).引申指胜负、高低。 明 方孝孺 《奉怀太史公用尽字韵》:“英雄逞割据,未暇分牡牝。”
《国语辞典》:平色  拼音:píng sè
平,银量的轻重。色,银质纯度的高低。平色指旧时用生银买卖兑换,须兼计二者,以决定价值的高低。
《漢語大詞典》:着绯(著緋)
穿红色的官服。古代官服颜色不同,表示官吏品级的高低。如 唐 上元 元年定制:文武三品以上服紫,四品服深绯,五品服浅绯,六品服深绿,七品服浅绿,八品服深青,九品服浅青。后常以“著緋”指当了中级官员。 唐 白居易 《初著绯戏赠元九》:“那知垂白日,始是著緋年!” 唐 白居易 《闻行简恩赐章服喜成长句寄之》:“大抵著緋宜老大,莫嫌秋鬢数茎霜。”
《國語辭典》:揣骨  拼音:chuǎi gǔ
一种相术。由揣摸人的骨骼而推知吉凶祸福、寿夭穷通。如:「他很相信那位揣骨相士的话。」也称为「摸骨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