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白马(白馬) 拼音:bái mǎ
1.白色的马。唐。白居易〈井底引银瓶〉诗:「君骑白马傍垂阳,墙头马上遥相顾。」
2.古代祭祀时所用的歌曲。唐。白行简《李娃传》:「于是奋髯扬眉,扼腕顿颡而登,乃歌白马之词。」
2.古代祭祀时所用的歌曲。唐。白行简《李娃传》:「于是奋髯扬眉,扼腕顿颡而登,乃歌白马之词。」
《漢語大詞典》:白马素车(白馬素車)
《漢語大詞典》:白马氐(白馬氐)
《漢語大詞典》:白马清流(白馬清流)
《旧五代史·梁书·李振传》:“ 天祐 中, 唐 宰相 柳璨 希 太祖 旨,譖杀大臣 裴枢 、 陆扆 等七人於 滑州 白马驛 。时 振 自以 咸通 、 乾符 中尝应进士举,累上不第,尤愤愤,乃谓 太祖 曰:‘此辈自谓清流,宜投於 黄河 ,永为浊流。’”后用为士大夫被谗害之典。 清 钱谦益 《吴门送福清公还闽》诗之五:“恩 牛 怨 李 谁家事, 白马 清流异代悲。” 潘飞声 《陶拙存以先世元暉中丞公遗集见示敬题一律》:“ 白马 清流尽,乌臺党狱频。”
《國語辭典》:金马(金馬) 拼音:jīn mǎ
1.以金铸成,其状如马的珍玩。《汉书。卷六一。张骞传》:「天子既好宛马,闻之甘心,使壮士车令等持千金及金马以请宛王贰师城善马。」
2.毛色如金的马。《文选。左思。蜀都赋》:「夜啼金马骋光而绝景,碧鸡倏忽而曜仪。」
3.汉代宫门之一。参见「金马门」条。
4.福建省沿海金门、马祖两岛的合称。
2.毛色如金的马。《文选。左思。蜀都赋》:「夜啼金马骋光而绝景,碧鸡倏忽而曜仪。」
3.汉代宫门之一。参见「金马门」条。
4.福建省沿海金门、马祖两岛的合称。
《國語辭典》:走马(走馬) 拼音:zǒu mǎ
1.骑马疾行。比喻迅速。《诗经。大雅。绵》:「古公亶父,来朝走马。」
2.善于奔驰的马。《荀子。王制》:「北海则有走马吠犬焉。」
3.乐曲名。参见「八骏马」条。
2.善于奔驰的马。《荀子。王制》:「北海则有走马吠犬焉。」
3.乐曲名。参见「八骏马」条。
《國語辭典》:走马灯(走馬燈) 拼音:zǒu mǎ dēng
1.一种花灯。从元宵节的习俗发展而来,用木或竹条扎成一风车状的辐射圆轴,轴外围成一个圆筒状的纸轮,上面贴著用各种彩纸剪成的人马图案,纸轮外再作一层方形或圆形的灯壳。在纸轮中安放蜡烛,火焰热力造成空气对流,轮即转动,人马也跟著转动,影子映在灯壳上,往来回转,就像在奔跑一样,故称为「走马灯」。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走马灯》:「走马灯者,剪纸为轮,以烛嘘之,则车驰马骤,团团不休。」也称为「马骑灯」。
2.形容人匆忙地来往不停。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一折:「往来的人,一上一下,似走马灯儿一般,是好耍子也。」《喻世明言。卷五。穷马周遭际卖䭔媪》:「小二哥搬运不迭,忙得似走马灯一般。」
2.形容人匆忙地来往不停。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一折:「往来的人,一上一下,似走马灯儿一般,是好耍子也。」《喻世明言。卷五。穷马周遭际卖䭔媪》:「小二哥搬运不迭,忙得似走马灯一般。」
《骈字类编》:万马(万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