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荸荠(荸薺)  拼音:bí qí
植物名。莎草科荸荠属,多年生草本。生于湿地或沼泽。地下茎匍匐,顶芽膨大,块茎状,球形。茎高十五至八十公分,叶退化成鞘状。块茎皮黑而厚,肉白,可供食用。也称为「葧荠」、「马蹄」、「凫茨」、「凫茈」、「地栗」、「乌芋」。
《國語辭典》:马掌(馬掌)  拼音:mǎ zhǎng
1.马蹄的角质皮。可作种花的肥料。
2.钉附在马蹄角质皮的底部,以保护马蹄的蹄型铁片。也称为「马蹄铁」。
分類:马蹄角质
《漢語大詞典》:马蹄鳖(馬蹄鼈)
大小似马蹄的鳖。最为肥美。 宋 梅尧臣 《宣州杂诗》之十六:“沙水马蹄鳖,雪天牛尾貍。”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一:“ 杨东山 尝为余言:昔 周益公 、 洪容斋 尝侍 寿皇 宴。因谈肴核,上问 容斋 ‘卿乡里何所产?’ 容斋 , 番阳 人也,对曰:‘沙地马蹄鳖,雪天牛尾狸。’” 明 沈德符 《敝帚轩剩语·种羊》:“最肥而不甚大,今所谓马蹄鳖是也。”
《漢語大詞典》:蹄石
相传 秦始皇 东巡到 诸暨 ,马蹄践踏此石,故名。 宋 王十朋 《会稽风俗赋》:“胎草蹄石,黄竹神木。”
《漢語大詞典》:翻盏(翻盞)
形容马蹄腾疾的样子。《水浒传》第十三回:“去那緑茸茸芳草地上,八个马蹄,翻盏撒鈸相似,勃喇喇地风团儿也似般走。”《孽海花》第二回:“那马夫抖勒韁绳,但见那匹 阿剌伯 黄色骏马四蹄翻盏,如飞的望 黄浦滩 而去。”
分類:容马马蹄
《國語辭典》:屹蹬蹬  拼音:yì dèng dèng
拟声词。形容马蹄声。元。李直夫《虎头牌》第二折:「则你那疋马屹蹬蹬的践路途,我独自个气丕丕归庄院。」也作「矻蹬蹬」、「圪登登」、「圪蹬蹬」。
《國語辭典》:蛛丝马迹(蛛絲馬跡)  拼音:zhū sī mǎ jī
比喻有线索迹象可以寻查推求。清。王家贲〈别雅序〉:「大开通同转假之门,泛滥浩博,几疑天下无字不可通用,而实则蛛丝马迹,原原本本,具在古书。」
《漢語大詞典》:掌蹄
钉铁掌于马蹄。 汉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今富者连车列骑,驂贰輜軿。中者微舆短轂,烦尾掌蹄。夫一马伏櫪,当中家六口之食,亡丁男一人之事。”
分類:马蹄
《国语辞典》:踢踢跶跶(踢踢跶跶)  拼音:tī tī tà tà
拟声词。形容连串的脚步声或马蹄声。如:「他踩著木屐,踢踢跶跶走过巷口。」、「侠客飞身上马,一阵踢踢跶跶,人已去远。」
《国语辞典》:勃喇喇  拼音:bó lā lā
拟声词。形容马蹄声。《水浒传》第一三回:「那绿茸茸芳草地上,八个马蹄,翻盏撒钹相似,勃喇喇地风团儿也似般走。」也作「刮剌剌」。
《漢語大詞典》:毂交蹄劘(轂交蹄劘)
行车交错,马蹄磨削。形容车马来往频繁。 清 顾炎武 《菰中随笔》:“ 忠穆公 曾牧 梁州 ,以 襃城 控三节度治所,龙节虎旗,驰驛奔軺,以去以来,轂交蹄劘,由是崇侈其驛,以示雄大。”
《漢語大詞典》:挂掌
给马蹄钉上铁,以保护牲畜的脚蹄。《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合作社管理委员会的工作经验》:“牲口挂掌,马病了,畜牧委员不管,也得问主任。”
《漢語大詞典》:磕擦擦
形容马蹄声。 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二折:“喒也曾溼浸浸卧雪眠霜,喒也曾磕擦擦登山驀岭,喒也曾缉林林劫寨偷营。” 元 无名氏 《马陵道》第三折:“一声喊将征尘荡起,急颭颭搠旌旗,扑鼕鼕操画鼓,磕擦擦驱征骑。”
《漢語大詞典》:矻蹬蹬
马蹄声。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第一折:“我各剌剌坐车儿嬾过溪桥,他矻蹬蹬马蹄儿倦上皇州道。”
分類:马蹄蹄声
《國語辭典》:马勺(馬勺)  拼音:mǎ sháo
盛饭的勺子。多用椰子壳制成,柄为竹制,也有木制品。也作「马杓」。
分類:马蹄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