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薰草  拼音:xūn cǎo
植物名。报春花科珍珠菜属。也称为「佩兰」、「零陵香」。参见「佩兰」条。
《國語辭典》:芷若  拼音:zhǐ ruò
白芷与杜若二种香草。唐。杜牧〈春日言怀寄虢州李常侍十韵〉:「雨派潨淙急,风畦芷若香。」
《漢語大詞典》:秦蘅
草名。秦为香草,蘅为杜衡。一说,秦为木名。
《漢語大詞典》:兰莸(蘭蕕)
兰,香草;莸,臭草。多用以喻良莠、贤愚、美丑等。后汉书·党锢传赞:“兰蕕无并,销长相倾。” 李贤 注引《左传》:“一薰一蕕,十年尚犹有臰。”《宋书·袁顗传》:“乃欲毁陵邑,虐 崇宪 ,烧宗庙,卤御物,然后荡覆京都,必使兰蕕俱尽。”
《國語辭典》:茳蓠(茳蘺)  拼音:jiāng lí
蘼芜的别名。参见「蘼芜」条。
分類:香草
《國語辭典》:茝若  拼音:chǎi ruò
1.茝草与杜若,皆香草名。晋。张华〈杂诗〉三首之二:「微风摇茝若,层波动芰荷。」
2.汉朝宫殿名。《文选。班固。西都赋》:「合欢增城,安处常宁,茝若椒风,披香发越。」
《漢語大詞典》:香荃
香草名。 元 袁裒 等《东湖联句》:“情怀同黍醴,臭味比香荃。”
《漢語大詞典》:熏莸
同“薰莸”。
香草和臭草。喻善恶、贤愚、好坏等。语本《左传。僖公四年》:"一熏一莸,十年尚犹有臭。"杜预注:"熏,香草;莸,臭草。十年有臭,言善易消,恶难除。"
《國語辭典》:薰莸(薰蕕)  拼音:xūn yóu
香草和臭草。比喻善与恶。《魏书。卷七十七。辛雄传》:「今君子小人,薰莸不别。」《文选。沈约。奏弹王源》:「薰莸不杂,闻之前典。」
《漢語大詞典》:膋芗(膋薌)
油脂与香草。古代祀神时焚之以散发馨香。 南朝 齐 谢朓 《赛敬亭山庙喜雨》诗:“夕悵怀椒糈,蠲景洁膋薌。” 唐 包佶 《祀风师乐章·亚献终献》:“膋薌备,玉帛陈。”
《漢語大詞典》:薇芜(薇蕪)
即蘼芜。香草名。文选·张衡〈南都赋〉:“其香草则有薜荔蕙若,薇芜蓀萇。” 李善 注引《本草经》:“靡芜,一名薇芜。” 晋 郭义恭 《广志》:“薇芜,香草。 魏武帝 以藏衣中。”参见“ 蘼芜 ”。
分類:香草
《國語辭典》:蘼芜(蘼蕪)  拼音:mí wú
植物名。伞形科蒿本属,多年生草本。茎高尺许,叶为二至三回羽状复叶,似芹叶而分裂更细,风乾后可以做香料。复伞形花序顶生,花白色。古人相信蘼芜可使妇人多子。也称为「川芎」、「江蓠」、「茳蓠」、「蕲」。
《國語辭典》:兰槐(蘭槐)  拼音:lán huái
一种香草。《荀子。劝学》:「兰槐之根,是为芷。」唐。杨倞。注:「兰槐,香草。其根是为芷也。」
《漢語大詞典》:排草
香草名。 宋 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志香:“排草出 日南 ,状如白茅,香芬烈如麝香。人亦用以合香,诸草香无及之者。”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三·排草香:“二香皆草状,恐亦排草之类也,故附之。”《金瓶梅词话》第二八回:“在一箇纸包内,裹着些棒儿香与排草。”
《漢語大詞典》:神虈
香草名。文选·张协〈七命〉:“仰折神虈,俯采朝兰。” 李善 注引《本草经》:“白芷,一名虈。” 吕向 注:“神虈,香草。” 唐 陆龟蒙 《和袭美见访不遇》:“为愁烟岸老神虈,扶病呼儿斸翠苕。”
《國語辭典》:香薷  拼音:xiāng rú
植物名:(1)唇形科荆芥属,「荆芥」之别称,参见「荆芥」条。(2)唇形科藿香属,「藿香」之别称,参见「藿香」条。(3)唇形科香薷属,多年生草本。茎方,叶卵形或椭圆状卵形至披针形,密布腺点。轮伞花序排成密集穗状;萼齿近等长,花冠淡紫色,二唇形。茎叶香气强烈,可入药。
《漢語大詞典》:荀草
传说中的香草。据说服之可以美容色。山海经·中山经:“﹝ 青要之山 ﹞有草焉,其状如葌,而方茎、黄华、赤实,其本如藁本,名曰荀草,服之美人色。” 晋 郭璞 《山海经图赞·中山经》:“荀草赤实,厥状如菅,妇人服之,练色易颜。”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九:“ 方伯 九姬,最爱者 春芳 、 叶氏 ,年将四旬,而风貌嫣然,似服仙家荀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