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春饼(春餅)  拼音:chūn bǐng
以面团擀薄烙熟的面皮,捲包五花肉丝、豆芽、香菜、红萝卜丝、豆乾等而制成的饼。为腊月十六、立春日的应节食品。也称为「润饼」。
《漢語大詞典》:饼茶(餅茶)
茶饼。 宋 蔡襄 《茶录·色》:“茶色贵白,而饼茶多以珍膏油其面,故有青黄紫黑之异。” 宋 彭乘 墨客挥犀卷五:“自来进御惟 建州 饼茶,而 浙 茶未尝修贡。”
分類:茶饼
《骈字类编》:十饼(十饼)
唐书李师道传见一浆下悟传灯录崇惠禅师卖饼家子也师日以十饼遗 和尚留一饼曰吾惠汝以荫子孙师问饼是我送何反遗我悟曰是汝持来汝复何咎师晓元旨遂请出家
《國語辭典》:煎饼(煎餅)  拼音:jiān bǐng
用面粉与水调成稠糊状,在平底锅中摊成薄饼,煎而食之,称为「煎饼」。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正月七日为人日,……北人此日食煎饼,于庭中作之。」
《國語辭典》:面饼(麵餅)  拼音:miàn bǐng
用面粉做成的饼。《金瓶梅词话》第三七回:「妇人洗手剔甲又烙了一箸面饼,明间内揩抹卓椅光鲜。」《儒林外史》第一回:「王冕自到厨下烙了一斤面饼,炒了一盘韭菜,自捧出来陪著。」
分類:面饼面粉
《國語辭典》:大饼(大餅)  拼音:dà bǐng
1.用面粉烙成大张的饼。如:「他做的大饼最好吃了。」
2.俗称下聘时的喜饼。如:「大饼一吃,女儿就是别人家的了。」
3.比喻一种大利益。如:「这项工程是块大饼,抢著要分食的人不知有多少?」
《高级汉语词典》:饼家
烧饼铺
《分类字锦》:硬饼(硬饼)
韩愈 赠刘师服诗 羡君齿牙牢且洁,大肉硬饼如刀截。
分类:
《国语辞典》:茶饼(茶饼)  拼音:chá bǐng
1.将茶叶压制成饼状,称为「茶饼」。宋。冯时行〈山居〉诗:「酒缸开半熟,茶饼索新煎。」
2.婚礼纳䌽奠雁,礼品中有茶叶、龙凤饼等,由男家送与女家,后由女家分送女家亲友,藉以通告吉期,其物除茶与饼外,尚有脂粉等,统称为「茶饼」。
《漢語大詞典》:索饼(索餅)
面条。释名·释饮食:“蒸饼、汤饼、蝎饼、髓饼、金饼、索饼之属皆随形而名之也。” 王先谦 补证引 成蓉镜 曰:“索饼,疑即水引饼,今 江 淮 间谓之切麵。” 汉 张仲景 伤寒论·辨厥阴症脉症并治:“﹝伤寒病人﹞食以索饼;不发热者,知胃气尚在,必愈。”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麪条子:“索饼,乃今麪条之专名。”
分類:面条证引
《漢語大詞典》:麦饼(麥餅)
面粉制的饼。 宋 黄庭坚 《谢张泰伯惠黄雀鲊》诗:“麦饼薄於纸,含浆和醎酢。”
分類:面粉
《漢語大詞典》:百饼(百餅)
(1).黄金百斤。南史·梁武陵王纪传:“黄金一斤为饼,百饼为簉。”
(2).茶饼百块。 宋 苏轼 《和钱安道寄惠建茶》:“谁知使者来自西,开缄磊落收百饼。” 宋 苏轼 《种茶》诗:“千团输太官,百饼衒私鬭。”
分類:黄金茶饼
《漢語大詞典》:笼饼(籠餅)
馒头的古称。 宋 陆游 《蔬园杂咏·巢》:“昏昏雾雨暗衡茅,儿女随宜治酒殽,便觉此身如在 蜀 ,一盘笼饼是豌巢。”自注:“ 蜀中 杂彘肉作巢馒头,佳甚。 唐 人正谓馒头为笼饼。”
分類:馒头
《漢語大詞典》:卖饼家(賣餅家)
(1).出售糕饼的店家。景德传灯录·崇信禅师:“ 澧州 龙潭 崇信禪师 ,本渚宫卖饼家子也。”
(2).比喻小家气派。与大方之家相对。三国志·魏志·裴潜传“ 潜 出为 沛国 相”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司隶 钟繇 不好《公羊》而好《左氏》,谓《左氏》为太官,而谓《公羊》为卖饼家,故数与 干 共辩析长短。” 清 吴伟业 《友人斋说饼》诗:“《食经》二事皆堪注,休説《公羊》卖饼家。”亦省作“ 卖饼 ”。 唐 刘知几 史通·鉴识:“故知《膏肓》《墨守》,乃腐儒之妄述;卖饼、太官,诚智士之明鉴也。”
《漢語大詞典》:水饼(水餅)
即水引饼。 宋 苏轼 《端午游真如》诗:“水饼既怀乡,饭筒仍愍 楚 。” 宋 黄庭坚 《次韵子瞻春菜》:“韭苗水饼姑置之,苦菜黄鷄羹糝滑。”参见“ 水引饼 ”。
《漢語大詞典》:水引饼(水引餅)
见“ 水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