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缨络(纓絡)  拼音:yīng luò
1.以珠玉缀成的装饰品。《北史。卷九五。林邑传》:「王戴金花冠,形如章甫,衣朝霞布,珠玑缨络。」也作「璎珞」。
2.缠绕。指世俗的牵绊。《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方解缨络,永托兹岭。」
《漢語大詞典》:珠珰(珠璫)
(1).缀珠的耳饰。 汉 刘桢《鲁都赋》:“插曜日之珍笄,珥明月之珠璫。” 南朝 梁元帝 《树名诗》:“柳叶生眉上,珠璫摇鬢垂。” 南唐 冯延巳 《菩萨蛮》词:“相逢顰翠黛,笑把珠璫解。”随园诗话卷一引 清 徐柯 《过平原有见》诗:“玉面珠璫坐锦车,蟠云作髻两分梳。”
(2).泛指缀珠的饰物。《诗纪》卷四一引 晋 无名氏《清商曲辞·长乐佳》:“红罗复斗帐,四角垂珠璫。玉枕龙鬚席,郎眠何处牀。”
《漢語大詞典》:佩纕
(1).指佩带的饰物。纕,佩用的丝带。《楚辞·离骚》:“解佩纕以结言兮,吾令蹇修以为理。” 明 刘基 《弔泰不华元帅赋》:“松柏摧折荆棘长兮,轩于菉葹充佩纕兮。”
(2).佩带饰物。形容品格高洁。 马王堆 汉 墓帛书《〈易经〉赞》:“王臣蹇蹇, 正则 佩纕, 兰陵 非相,语述括囊。”
《漢語大詞典》:衡总
指车马的饰物。文选·谢庄〈宋孝武宣贵妃诔〉:“衡緫灭容,翬翟毁衽。” 李善 注:“ 包咸 《〈论语〉注》曰:衡,軛也。周礼曰:王后之五路,重翟,锡面朱緫;厌翟,勒面繢緫;安车,彫面鷖緫。皆有容盖。 郑司农 曰:緫著马勒,直两耳与两鑣。容谓幨车也。”按,汉书·韩延寿传“驾四马,傅总” 颜师古 注引 晋灼 曰:“总,以緹繒饰鑣鎋也。”一说指后妃的冠饰与发饰。 李周翰 注:“周礼云:王后之首服有衡,以玉为之,垂于副之两旁,当耳。其下以紞悬瑱。又云:《内则》曰:‘櫛纵笄緫。’緫,结束也,垂后为饰。”
分類:车马饰物
《漢語大詞典》:珰环(璫環)
指宫殿檐下椽头的饰物,以金玉制成环状。 元 同恕 《次耶律左丞元日早朝韵》:“香雾霏霏湿玉阑,五云仙佩响璫环。”
《漢語大詞典》:贝饰(貝飾)
指贝制的饰物。穆天子传卷二:“黄金之环三五,朱带贝饰三十。”《诗·鲁颂·閟宫》“贝胄朱綅” 毛 传:“贝胄,贝饰也。”
分類:饰物
《漢語大詞典》:翠羽明珠
泛指珍贵的饰物。 宋 张孝祥 《二郎神·七夕》词:“聚翠羽明珠三市满,楼观涌、参差金碧。”后多作“翠羽明璫”。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十娘 叫公子抽第一层来看,只见翠羽明璫,瑶簪寳珥,充牣於中,约值数百金。” 柳亚子 《〈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翠羽明璫,唤醒钧天之梦;清歌妙舞,招还祖国之魂; 美洲 三色之旗,其飘飘出现於梨园革命军乎!”
分類:珍贵饰物
《國語辭典》:鸳鸯(鴛鴦)  拼音:yuān yāng
1.动物名。鸟纲雁形目。体小于鸭,雄者羽毛美丽,头有紫黑色羽冠,翼之上部黄褐色,雌者全体苍褐色,栖息于池沼之上,雄曰鸳,雌曰鸯。也称为「匹禽」。
2.因鸳鸯常偶居不离,故以鸳鸯比喻夫妇。《红楼梦》第一回:「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3.成对的物件。如:「鸳鸯剑」、「鸳鸯瓦」。又凡以二物相配映者,亦多称为「鸳鸯」。如菜肴中有鸳鸯捲。
4.《诗经。小雅》的篇名。共四章。根据〈诗序〉:「鸳鸯,刺幽王也。」或亦指为颂祷天子之诗。首章二句为:「鸳鸯于飞,毕之罗之。」
《漢語大詞典》:鸳鸯剑(鴛鴦劍)
宝剑名。剑分雌雄两股,故称。红楼梦第六六回:“正走之间,只听得隐隐一阵环佩之声, 三姐 从那边来了,一手捧着鸳鸯剑,一手捧着一卷册子。” 清 王韬 《淞隐漫录·蓟素秋》:“女初见其入也,微有愠色,及闻斯语,憬然改容,即起向生敛衽再拜曰:‘当如君教。’即拔床头鸳鸯剑引颈自刎。”
《漢語大詞典》:鸳鸯阵(鴛鴦陣)
古代阵法名。兵马两翼分列,相互联络拴伴。 明 戚继光 练兵实纪·练营阵:“外围兵将马退入队后,仍照鸳鸯阵,二马一列,联络拴伴如式,务要队伍分明,兵俱趋出马前,立成鸳鸯阵势,鸣锣坐定。”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四:“ 谭纶 、 戚继光 之鸳鸯阵法,即土兵之法。如一参将领三千人为一营,十人为队,队有长,百人为哨,哨有长,五百一把总,六总一参将。儻一营全退,斩参将;一总全退,斩把总;一队一哨全退,斩哨长、队长。如是则将与长无敢不奋死矣。”
《國語辭典》:凤凰(鳳凰)  拼音:fèng huáng
1.传说中的百鸟之王,雄的称为「凤」,雌的称为「凰」,为象徵祥瑞的鸟。也称为「丹鸟」、「火鸟」、「鶤鸡」。
2.县名。位于湖南省境之西,麻阳县西北,西南有凤凰山,旧为厅。
《國語辭典》:翠羽  拼音:cuì yǔ
1.翠鸟的羽毛,青绿色而有光泽。
2.比喻眉色。后遂用以指女子的眉。宋。秦醇《谭意哥传》:「对景感时情绪乱,这密意,翠羽空传。」
《國語辭典》:葳蕤  拼音:wēi ruí
1.形容枝叶繁密,草木茂盛的样子。《文选。王粲。公宴诗》:「昊天降丰泽,百卉挺葳蕤。」唐。张九龄 感遇诗一二首之一:「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2.形容委靡不振,慵懒怠惰。《红楼梦》第二六回:「袭人曰:『你出去了就好了。只管这么葳蕤,越发心里烦腻。』宝玉无精打彩的,只得依他。」
《國語辭典》:萎蕤  拼音:wěi ruí
植物名。百合科黄精属,多年生草本。茎高一、二尺,生于山野中。叶互生,椭圆形或卵形,有平行脉。初夏开小筒状花,色白带绿。根茎可制淀粉,或供食用,又可为外用药。
《國語辭典》:银钩(銀鉤)  拼音:yín gōu
1.银制的帘钩。唐。太宗赋帘诗:「彩散银钩上,文斜桂户中。」唐。李白登锦城散花楼〉诗:「金窗夹绣户,珠箔悬银钩。」
2.形容书法曲劲有力。《晋书。卷六○。索靖传》:「盖草书之为状也,婉若银钩,漂若惊鸾。」唐。白居易〈鸡距笔赋〉:「搦之而变成金距,书之而化作银钩。」
《國語辭典》:金銮(金鑾)  拼音:jīn luán
1.翰林学士。因唐代翰林院与金銮坡相接,故美称翰林学士为「金銮」。
2.唐代宫殿。后亦泛称皇帝的正殿。金。元好问太常引。十年流水共行云〉词:「莫话洛阳春,更谁似金銮故人。」明。朱权《卓文君》第三折:「我本是临邛的酒徒,倒做了金銮的侍读。」
《國語辭典》:金銮殿(金鑾殿)  拼音:jīn luán diàn
原为唐代宫殿,后亦泛称皇帝的正殿。唐。李白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诗二首之一:「承恩初入银台门,著书独在金銮殿。」《老残游记》第一一回:「现在的天理国法人情就是坐在乌鸡国金銮殿上的个假王,所以要借著南革的力量,把这假王打死。」
《國語辭典》:桂枝  拼音:guì zhī
1.桂木的树枝。汉。刘安〈招隐士〉:「猿狖群啸兮虎豹嗥,攀援桂枝兮聊淹留。」
2.牡桂的枝,可入药。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三四。木部。桂》。
3.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用桂枝指月。唐。太宗〈辽城望月〉诗:「魄满桂枝圆,轮亏镜彩缺。」
《國語辭典》:桂林一枝  拼音:guì lín yī zhī
桂林,月中的桂树。桂林一枝比喻才能优异、出类拔萃。《晋书。卷五二。郤诜传》:「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國語辭典》:佩环(佩環)  拼音:pèi huán
古代妇女挂在身上的玉器,走动时会发出声响。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兰麝香仍在,佩环声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