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24,分22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诡俗
西化
出面
靡薄
走街
决斗
考风
岁火
情习
插艾
迎富
柳圈
金婚
散灯
硗薄
《漢語大詞典》:诡俗(詭俗)
(1).奇异的风俗、风习。管子·法禁:“诡俗异礼,大言法行,难其所为而高自错者,圣王之禁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观其艳説,则笼罩《雅》《颂》,故知煒燁之奇意,出乎纵横之诡俗也。” 唐 皮日休 《九讽系述》序:“在昔 屈平 既放,作《离骚经》,正诡俗而为《九歌》,辨穷愁而为《九章》。”
(2).欺世。后汉书·方术传序:“如今温柔敦厚而不愚,斯深於者也;疏通知远而不诬,斯深於者也;极数知变而不诡俗,斯深於数术者也。”
(3).违反常情,矫情。梁书·孝行传序:“ 高祖 创业开基,飭躬化俗,浇弊之风以革,孝治之术斯著。每发丝纶,远加旌表。而淳和比屋,罕要诡俗之誉,潜晦成风,俯列踰羣之迹。”旧唐书·王世充传论:“ 世充 姦人,遭逢昏主,上则諛佞诡俗以取荣名,下则强辩饰非以制羣论。”
《國語辭典》:西化  拼音:xī huà
本国的社会、政治、生活习惯等,受到西方思潮的影响,而改变固有的形态。如:「由于他在国外生活数十年,所以言行举止已经完全西化。」
《國語辭典》:出面  拼音:chū miàn
1.亲自出来承揽处理。《文明小史》第四四回:「你们既叫我出面,就得由我作主。」
2.具名。《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九回:「我在此地做官,不便出面做生意,所以一切都用的是某记,并不出名。」也作「出名」。
《漢語大詞典》:靡薄
(1).谓人心不古,风俗浇薄。汉书·董仲舒传:“愍世俗之靡薄,悼王道之不昭。” 颜师古 注:“靡,散也;薄,轻也。” 汉 王充 论衡·非韩:“以为世衰事变,民心靡薄,故作法术,专意於刑也。”
(2).侈靡轻薄。 明 文徵明 《正始堂记》:“然而人繁物阜,浸入靡薄,惧不可以训,乃作 正始 之堂,所以示肃中闺,而式于百度也。”
《漢語大詞典》:走街
(1).犹言走百病。 明 清 时 北京 一带的风俗。 明 郎瑛 七修类稿·事物:“ 金 与 元 国俗,正月十六谓之放偷。是日各家皆严备,遇偷至,则笑而遣之。虽妻女、车马、寳货为人所窃,皆不加罪。闻今 扬州 尚然。而 燕 地正月十六夜之走街,恐亦遗俗也。”参见“ 走百病 ”。
(2).指上街游行。 老舍 《牛天赐传》二十:“学生们开会,学生们走街,学生们演说,学生们男女混杂。”
《國語辭典》:走百病  拼音:zǒu bó bìng
古代京师旧俗,妇女多以元宵夜出游,避灾求福的活动,称为「走百病」。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燕城正月十六夜,妇女群游,其前一人持香辟人,凡有桥处,相率以过,名『走百病』。」清。徐釚《南州草堂词话。卷上》:「京师旧俗,妇女多以元宵一夜出游,名『走桥』,摸正阳门钉,以祓除不祥,亦名『走百病』。」
《國語辭典》:决斗(決鬥)  拼音:jué dòu
1.用武力决定胜败。《魏书。卷八○。侯莫陈悦传》:「黑獭至,遥望见悦,欲待明日决斗。」
2.以两人互斗来解决是非曲直。
《漢語大詞典》:考风(攷風)
谓考察风俗。 清 吴伟业 《读端清郑世子传》诗:“候气推黄鐘,攷风定六律。” 靳荣藩 注:“攷风犹省风也。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天子省风以作乐。’”
《漢語大詞典》:岁火(歲火)
地方风俗。 吴 中习俗,除夕每家在门口烧柴满盆以取暖,叫岁火。 明 杨慎 《甲午临安除岁》诗:“隣墻儿女亦无睡,岁火天灯喧五更。” 清 杜岕 《元旦》诗:“称心分岁火,绕膝送年羹。”
《漢語大詞典》:情习(情習)
指民情与风俗。史记·乐书:“以为州异国殊,情习不同,故博采风俗,协比声律,以补短移化,助流政教。”
分類:民情风俗
《漢語大詞典》:插艾
古代端午节的一种风俗。岁时广记·端午·插艾花引 宋 吕原明 《岁时杂记》:“端五京都士女簪戴,皆剪繒楮之类为艾,或以真艾,其上装以蜈蚣、蚰蜒、蛇蝎、草虫之类。”《随园诗话补遗》卷五引 清 陈鹏 《端午》诗:“插艾儿时事,而今两鬢华。”
《漢語大詞典》:迎富
旧时农历二月初二迎祭富神以求富的一种风俗。 唐 韩鄂 《岁华纪丽·二月》“ 巢 人乞子以得富”注:“昔 巢氏 时,二月二乞得人子归养之,家便大富。后以此日出野曰採蓬兹,向门前以祭之,云迎富。” 明 谢肇浙 《五杂俎·天部二》:“ 秦 俗以二月二日,携鼓乐郊外,朝往暮回,谓之迎富……大凡月尽为穷,月新为富,每月皆然,而聊以岁首举行之故,正月晦送穷,而二月二日迎富也。”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迎富:“今人但知送穷,不知迎富亦有故事。 魏华父 有《二月二日遂寧北郭迎富故事》诗:‘才过结柳送贫日,又见簪花迎富时……里俗相传今已久,谩随人意看儿嬉。’此 蜀中 旧俗,不知今尚行之否。”参见“ 送穷 ”。
《國語辭典》:送穷(送窮)  拼音:sòng qióng
中国传统岁时民俗。指祭送穷鬼或穷神。日期各地有不同说法:一说在正月二十九日,即「晦日」送穷。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一三。号穷子》引《图经》:「池阳风俗,以正月二十九日为穷九日,扫除屋室尘秽,投之水中,谓之『送穷』。」一说在「人日」的前一日,即正月初六送穷。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九。送穷鬼》引宋。吕原明《岁时杂记》:「人日前一日,扫聚粪帚,人未行时,以煎饼七枚覆其上,弃之通衢以送穷。」另也有以正月初三为送穷日。清。顾禄《清嘉录。小年朝》:「正月三日,人多扫积尘于箕,并加敝帚,委诸歧路以送穷。」
《漢語大詞典》:柳圈
我国传统风俗,清明节用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谓可去毒避邪。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忠志:“三月三日,赐侍臣细柳圈,言带之免蠆毒。” 宋 张炎 《庆春宫》词序:“都下寒食,游人甚盛,水边花外,多丽环集,各以柳圈祓禊而去,亦 京洛 旧事也。”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访翠》:“我老汉姓 柳 ,飘零半世,最怕的是‘柳’字。今日清明佳节,偏把箇柳圈儿套住我老狗头。”
《國語辭典》:金婚  拼音:jīn hūn
结婚五十周年纪念,西洋俗称为「金婚」。
《漢語大詞典》:散灯(散燈)
古代风俗,于正月十三日至十六日晚上在家中燃灯遍散各处以辟除不祥。 明 刘侗 于奕正 帝京景物略·春场:“十三日,家以小琖一百八枚,夜灯之,徧散井、灶、门户、砧石,曰散灯也。其聚如萤,散如星,富者灯四夕,贫者灯一夕止。” 阿英 《“灯市”--〈金瓶梅词话〉风俗考之一》:“十三这一天,夜里张灯,家家以小钱(琖)一百零八枚,遍散在井、灶、门户、砧石一些地方,叫做‘散灯’。”
《國語辭典》:硗薄(磽薄)  拼音:qiāo bó
土地坚硬不肥沃。唐。梁肃〈通爱敬陂水门记〉:「化硗薄为膏腴者,不知几千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