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24,分22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齐俗
观俗
花郎
调风
方俗
黥面
淳漓
泥浊
恶俗
雕青
志书
浇季
跳月
弧悬
对歌
《漢語大詞典》:齐俗(齊俗)
使风俗相一致。 三国 魏 嵇康 《管蔡论》:“ 成王 大悟, 周公 显復,一化齐俗,义以断恩。”
《漢語大詞典》:观俗(觀俗)
观察风俗。 唐 李绅 《到宣武三十韵》:“及郊知雨过,观俗辨风行。”
《國語辭典》:花郎  拼音:huā láng
1.古新罗国风俗,选择俊美的贵人子弟,并为他傅粉装饰,称为「花郎」。
2.卖花的男子。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七出:「人宿平康深柳巷,惊好梦门外花郎。」
《國語辭典》:叫花子  拼音:jiào huā zi
乞丐。如:「每年庙会时,便有从各地涌来的叫花子,在庙门口向香客们乞讨。」也称为「化子」、「花子」、「叫化子」。
分類:叫花子
《漢語大詞典》:调风(調風)
(1).条风。八风之一。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译经中·佛驮跋陀罗:“舶主曰:‘客行惜日,调风难遇,不可停也。’”左传·隐公五年“夫舞所以节八音而行八风” 唐 孔颖达 疏:“易纬通卦验云:‘立春调风至。’”参见“ 条风 ”。
(2).整顿风俗。 唐 任希古 《和左仆射燕公春日端居述怀》:“调风振薄俗,清教叙彝伦。”
《國語辭典》:条风(條風)  拼音:tiáo fēng
本为立春时所吹的东北风,后多指春风。汉。无名氏〈古诗穆穆清风至〉诗:「青袍似春草,草长条风舒。」宋。周邦彦应天长。条风布暖〉词:「条风布暖,霏雾弄晴,池塘遍满春色。」也称为「融风」。
《國語辭典》:方俗  拼音:fāng sú
各地的风俗。《南史。卷七○。循吏传。序》:「乃命輶轩以省方俗,置肺石以达穷人。」
分類:方俗风俗
《國語辭典》:黥面  拼音:qíng miàn
在脸上刺字、涂墨。古代多用为对犯人的刑罚。《后汉书。卷八十五。东夷传。倭传》:「男子皆黥面文身,以其文左右大小别尊卑之差。」《三国志。卷十二。魏书。毛玠传》:「汉律,罪人妻子没为奴婢,黥面。」
《漢語大詞典》:淳漓
厚与薄。多指风俗的淳厚与浇薄。 宋 陆游 《独酌》诗:“已於醉醒知狂圣,又向淳漓见古今。” 明 方孝孺 《常山教谕王府君行状》:“府君每留使者坐,与之言事,数千载治乱,人善恶成败,政当否,俗淳漓,随问随答,使者未尝不称善。” 清 方文 《惠泉歌》:“山水性情何瑰奇,咫尺之间分淳漓。” 黄节 《题寒琼水榭谈诗图》诗:“淳漓自 汉 庸能返,哀乐为文已不深。”
《漢語大詞典》:泥浊(泥濁)
污浊。指风俗败坏。 汉 王逸 《九思·哀岁》:“伤俗兮泥浊,矇蔽兮不章。”
《漢語大詞典》:恶俗(惡俗)
(1).丑陋庸俗。墨子·鲁问:“君喜则赏其父,岂不恶俗哉!”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杜少陵诗:“《戏恼郝使君》云:‘愿携 王 赵 两红颜,再骋肌肤如素练。’则更恶俗,杀风景矣。” 阿英 《山居小札》:“午饭后,先到 眼镜湖 ,恶俗不堪,称不上风景。”
(2).不良的风俗。荀子·王霸:“无国而不有美俗,无国而不有恶俗。”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贬妖穴为罪隶论》:“其中之頽风恶俗,即罄 南山 之竹简,都写不尽。”
《國語辭典》:雕青  拼音:diāo qīng
在身上刺花并涂以青色。《新五代史。卷七○。十国世家。东汉》:「太祖见旻使者,具道所以立赟之意,因自指其颈以示使者曰:『自古岂有雕青天子?』」《大宋宣和遗事。元集》:「行至中途,遇著一个大汉,身材迭料,遍体雕青。」
《國語辭典》:志书(志書)  拼音:zhì shū
记载地方的疆域、沿革、古迹、人物、风俗、物产等的书籍。如各省通志、府志、县志等。
《國語辭典》:浇季(澆季)  拼音:jiāo jì
季,末期。浇季指风俗浇薄的末世。《北史。卷一○。周高祖武帝本纪》:「朕运当浇季,思复古始,弘赞后庭,事从简约。」《旧唐书。卷二。太宗本纪上》:「然情存今古,世踵浇季,而策名就列,或乖大体。」
《國語辭典》:跳月  拼音:tiào yuè
苗、彝族习俗。每年春季或节日庆典的夜晚,男女盛装歌舞庆祝,未婚者吃芦笙以和歌辞,于舞宴中择偶求婚,称为「跳月」。
《漢語大詞典》:弧悬(弧懸)
谓悬挂弧弓。古代风俗,生男子则在门左悬挂弧弓。后以“弧悬”为生男的代称,亦指男子的生日。 明 李东阳 《烧丹灶赋寿封庶子徐公八十》:“南州封君当弧悬之旦,綃梦之辰。” 清 陈维嵩 《满江红·寿海宁家始升六十》词:“风景清佳,天气是、梅前菊后。弧悬处、高轩列戟,软帘堆綉。”
《國語辭典》:对歌(對歌)  拼音:duì gē
双方一问一答的歌唱。《诗经。陈风。东门之池》:「彼美淑姬,可与晤歌。」汉。郑玄。笺:「晤,犹对也。言淑姬贤女君子宜与对歌相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