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国俗(國俗)
(1).一国的风俗。《孟子·告子下》:“ 华周 杞梁 之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 宋 苏辙 《王存磨勘改朝散郎》:“具官 王存 ,文雅足以饰吏事,靖重足以镇国俗。”
(2). 清 王朝统治者称其本族风俗为国俗,以别于 汉 人风俗。《清史稿·后妃传·皇后乌喇那拉氏》:“国俗忌剪髮,而竟悍然不顾,朕犹包含不行废斥。”参见“ 国字 ”。
(2). 清 王朝统治者称其本族风俗为国俗,以别于 汉 人风俗。《清史稿·后妃传·皇后乌喇那拉氏》:“国俗忌剪髮,而竟悍然不顾,朕犹包含不行废斥。”参见“ 国字 ”。
《漢語大詞典》:正俗
(1).匡正风俗。《礼记·曲礼上》:“教训正俗,非礼不备。” 孔颖达 疏:“ 熊 氏云:教谓教人师法,训谓训説义理。以此教训,正其风俗。”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协律揔章之司,厚伦正俗;崇文成均之职,导德齐礼。”《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年》:“善恶要乎功罪,毁誉效於準验,听言责事,举名察实,无或诈伪以荡众心;故俗无姦怪,民无淫风。是谓正俗。” 田北湖 《与某生论韩文书》:“后人之于古人,人誉亦誉,人毁亦毁……有起而匡谬正俗者,輒谓伤忠厚焉。”
(2).谓文字的正体与俗体。 清 严可均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凡例一》:“是编从羣书纂録,字体正俗,略依本书。”
(2).谓文字的正体与俗体。 清 严可均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凡例一》:“是编从羣书纂録,字体正俗,略依本书。”
《國語辭典》:乱俗(亂俗) 拼音:luàn sú
1.1.败坏风俗。《书经。君陈》:「狃于奸宄,败常乱俗,三细不宥。」《史记。卷七四。孟子荀卿列传。荀卿》:「如庄周等又猾稽乱俗,于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兴坏,序列著数万言而卒。」
2.败坏的风俗。《荀子。荣辱》:「人之生固小人,又以遇乱世,得乱俗。」《汉书。卷二二。礼乐志》:「拨乱反正。」唐。颜师古。注:「拨去乱俗而还之于正道也。」
2.败坏的风俗。《荀子。荣辱》:「人之生固小人,又以遇乱世,得乱俗。」《汉书。卷二二。礼乐志》:「拨乱反正。」唐。颜师古。注:「拨去乱俗而还之于正道也。」
分類: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