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猗顿 朝代:春秋鲁国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春秋时鲁国人。本贫士。以盐起家,遽富。闻陶朱公富,往求其术。陶朱公教以当畜五牸,乃适西河猗氏之南,大畜牛羊。十年之间牛羊遍野,其息不可计,财富拟王公,驰名天下。以兴富于猗氏,故称猗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174 【介绍】: 西汉时匈奴单于,姓挛鞮氏。秦二世元年杀父头曼自立为单于,国势日盛。东击东胡,西破月支,南并楼烦、白羊河南王,悉复收秦所得匈奴地,并进占河南地,有士卒三十余万。西汉初,时南下侵扰。高祖七年冬,曾围刘邦于白登山。旋与汉和亲,约为兄弟。吕后、文帝时,复修和亲,但时侵害汉境。
全汉文·卷六十三
冒顿姓挛鞮氏,头曼子。秦二世元年弑父自立,为撑犁孤涂单于。
顿琦 朝代:西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汉苍梧人,字孝异。居母丧,独力立坟,历年乃成。手种松柏,哀伤过度。传说有飞凫白鸠栖息庐侧,见人辄去,见琦而留。
蹋顿 朝代:东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07 【介绍】: 东汉乌桓部人。献帝初平间,代其叔辽西乌桓大人丘力居为首领,有武略,总摄辽西、辽东、右北平三郡。建安初助袁绍击破公孙瓒,赐单于印绶。官渡之战后,绍子尚来投,乃出兵,欲图中原,为曹操破于柳城,被斩。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26 【介绍】: 东晋河内温人,字延祚。司马亮子。晋惠帝元康中,封南顿县侯。讨刘乔有功,封王。晋元帝即位,拜抚军将军。后为明帝所昵,加长水校尉,转左卫将军。与王导、庾亮志趣不同。明帝死,转骠骑将军,遂怀怨望。成帝咸和初,御史中丞钟雅劾宗谋反,庾亮遣将收之,以兵拒战,兵败被杀。其族贬为马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69 【介绍】: 北魏梁国蒙人,字珍之。文成帝元皇后兄。时与父身居南朝,帝乃暗遣使谕之,峻与五弟兄先后归魏。拜镇西将军,泾州刺史,封顿丘公。献文帝皇兴二年征为太宰。
穆亮 朝代:北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51—502 【介绍】: 北魏代人,字幼辅,初字老生。献文帝时起家侍御中散,尚中山长公主,拜驸马都尉,封赵郡王,徙封长乐王。孝文帝时,除秦州刺史,有名声,征为殿中尚书。累除征南大将军、领护西戎校尉、仇池镇将,击走吐谷浑。孝文帝南迁,以亮录尚书事,镇洛阳,累官征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冀州刺史。宣武帝时迁定州刺史,寻除骠骑大将军、尚书令,转司空公。
全后魏文·卷三十四
亮字幼辅,初字老生,代人。太尉宜都公穆崇玄孙。献文时为侍御中散,尚中山长公主,拜驸马都尉,封赵郡王,加侍中、征南大将军,徙封长乐王。孝文即位,除泰州刺史,徵为殿中尚书,迁征西大将军、西戎校尉、敦煌镇都大将。徙征南大将军、领护西戎校尉、仇池镇将。徵为侍中、尚书右仆射、司州大中正。迁司空,领太子太傅。迁武卫大将军,摄中军事。除征北大将军、冀州刺史。徙封顿丘郡开国公。宣武即位,迁定州刺史。寻除骠骑大将军、尚书令,转司空。景明三年卒,赠太尉,谥曰匡。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80—531 【介绍】: 北魏代人,字永业。魏亮子。尚琅玡长公主。宣武帝时历秘书监、卫将军冀州刺史、殿中尚书等,累迁至侍中。以与元顺不谐,谢事还家。孝庄帝立,尔朱荣征之。绍见荣于邙山,捧手不拜。授尚书令、司空公。元颢入洛,以为兖州刺史,颢败而止。
全后魏文·卷三十四
绍字永业,亮子。太和中,除员外郎,侍学东宫,转太子舍人。尚琅邪长公主,拜驸马都尉、散骑侍郎,领京兆王愉文学。宣武即位,迁通直散骑常侍、高阳王雍友。袭父爵顿丘郡公,进散骑常侍,领主衣都统。迁秘书监、侍中、金紫光禄大夫、光禄卿,又迁卫将军、太常卿。除中书令。孝明时,转七兵尚书,徙殿中尚书。除卫大将军、左光禄大夫、中书监,复为侍中,领本邑中正。加特进,仪同三司。去职。孝庄时,授尚书令、司空,进爵为王,仍加侍中。寻降王复本爵。普泰元年卒,赠太保、冀州刺史,谥曰文献。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北秀容川人,尔朱彦伯弟。颇知书计,落魄无行。尝伪造从兄尔朱荣启请表,入为官,大得财货,以资酒色。孝庄帝时累官车骑大将军、徐州刺史。荣死,勒众进逼京师。节闵帝立,进爵彭城王。贪暴淫乱,民比诸豺狼。高欢起兵,仲远与天光败于韩陵,乃奔梁,死于江南。
全后魏文·卷五十三
仲远,荣从弟。孝庄初为直寝、宁远将军步兵校尉,除平北将军、建兴太守,封顿丘县侯,加散骑常侍,及改郡立州,迁使持节、车骑将军、建州刺史,加侍中,进爵为公,寻改封清河郡,又加车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转徐州刺史、兼尚书左仆射、三徐大行台、督三徐诸军事,普泰初加督二兖,进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东道大都督、大行台,封彭城王,寻加大将军、兼尚书令、徐兖二州刺史,又加太宰,韩陵战败奔梁,死于江南。
顿莫贺 朝代:中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89 【介绍】: 唐时回纥首领。牟羽可汗移地健从兄。初任宰相。德宗立,使中人告丧,牟羽可汗欲举国南下,力谏不听,乃击杀之,自立为合骨咄禄毗伽可汗。遣使朝贡唐朝,请改“回纥”为“回鹘”。德宗册为武义成功可汗,改汨咄禄长寿天亲可汗。诏咸安公主下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一作圆泽。唐僧。住洛阳慧林寺。性疏简,通音律。好聚财,时谓之空门猗顿。代宗大历末,与谏议李源为忘形友。世多传其转生故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洛阳慧林寺僧。性疏简,通音律,好聚财,时谓之空门猗顿。代宗大历末,与谏议李源为忘形之友。二人相约游青城、峨眉。行至南浦而卒。《宋高僧传》卷二〇有传。《太平广记》卷三八七引《甘泽谣》存诗2首,传为其转生之牧童所唱。《全唐诗外编》收之。
全唐诗续补遗
洛阳惠林寺僧,梵学之外,音律贯通,与谏议大夫李源为忘年友,亡于杭州天竺寺。○东坡诗及他本作圆泽。东坡挽文长老诗云:「向欲钱塘访圆泽,葛洪川畔待秋深。」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 持志科
性简率。禅讲之暇。仍治产业。颇致田园之利。居洛阳之慧林寺。号空门猗顿。尤与李源善。源父憕。天宝间留守。以节死安禄山乱。故源因誓。不婚娶仕宦。悉捐产业。入慧林常住。而日随僧饮食。以见己志。尝欲偕观游蜀。历揽岷峨王垒青城之胜。而议所由道。久不决。盖观欲自长安斜谷。源欲自荆门三峡也。既而卒从源议。舟泊南浦。见妇人锦裆负罂而汲者。观泣曰。予始议不欲由此。今奈何。源问之曰。妇人王氏。孕三年矣。然犹未娩。特以予死期尚赊耳。死此生彼。固无恨。请辞。后十二年中秋之夕。当相见于钱塘天竺寺外。源治观丧毕。又候王氏求见所生子。子一笑。由以知缘之所在。诚未易免也。久之源如观约。至钱塘。闻牧童有歌竹枝之词于葛洪井畔者。趋拜之曰。观公健否。牧童曰。李君真信士。勤远来。宜得晤语。君兹俗缘未益。慎勿近。益务进脩。以遂合并。则幸甚。徐扣角歌而去。
武林西湖高僧事略
师名圆泽。居慧林。与洛京守李源为友。约往蜀峨嵋礼普贤大士。师欲行斜谷道。源欲溯峡。师不可。源强之。乃行。舟次南浦。见妇人锦裆负罂汲水。师见而泣曰。吾始不欲行此道者为是也。彼孕我已三年。今见之。不可逃矣。三日浴儿时。愿公临门。我以一笑为信。十二年后。钱塘天竺寺外当与公相见。言讫而化。妇既乳儿。源往视之。果笑。寻即回舟。如期至天竺。当中秋月下。闻葛洪井畔有牧儿扣角而歌曰。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用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常存。源知是师。乃趋前曰。泽公健否。儿曰。李公真信士也。我与君殊途。切勿相近。唯以勤修勉之。又歌曰。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吴越江山寻已遍。却回烟棹上瞿唐。遂去。莫知所之。 赞曰。 京洛有约  峨嵋是行  机先一语  洞达三生 汲罂事异  扣角诗清  永怀陈迹  山空月明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 感通篇第六之三
释圆观。不知何许人也。居于洛宅。率性疏简或勤梵学。而好治生获田园之利。时谓之空门猗顿也。此外施为绝异。且通音律。大历末与李源为忘形之友源父憕居守。天宝末陷于贼中。遂将家业舍入洛城北慧林寺。即憕之别墅也。以为公用无尽财也。但日给一器。随僧众饮食而已。如此三年。源好服食。忽约观游蜀青城峨眉等山洞求药。观欲游长安由斜谷路。李欲自荆入峡。争此二途。半年未决。李曰。吾已不事王侯。行不愿历两京道矣。观曰。行无固必请从子命。遂自荆上峡行次南浦。泊舟见数妇女绦达锦珰负罂而汲。观俛首而泣曰。某不欲经此者恐见此妇人也。李曰。自上峡来此徒不少。奚独泣为观曰。其孕妇王氏者是某托身之所也。已逾三载尚未解㝃。唯以吾未来故。今既见矣。命有所归。释氏所谓循环者也。请君用符咒遣其速生。且少留行舟葬吾山谷。其家浴儿时亦望君访临。若相顾一笑。是识认君也。后十二。年当中秋月夜。专于钱塘天竺寺外。乃是与君相见之期也。李追悔此之一行致观到此哀恸殆绝。召孕妇告以其事。妇人喜跃还。顷之亲族毕集。以枯鱼浊酒馈于水滨。李往授符水。观具其沐浴新其衣装。观其死矣孕妇生焉。李三日往看新儿。襁抱就明果致一笑。李泣具告王氏。王氏厚葬观。明日李回棹归慧林寺。询问弟子方知已理命矣李常念杭州之约。至期到天竺山寺。其夜桂魄皎然。忽闻葛洪井畔有牧童歌竹枝者。乘牛扣角。双髻短衣。徐至寺前。乃观也。李趋拜曰。观公健否。曰李公真信士。我与君殊途。慎勿相近。君俗缘未尽但且勤修。不堕即遂相见。李无由序语。望之潸然。观又歌竹枝。杳袅前去。词切调高莫知所谓。叹曰。真得道之僧也。咫尺悬隔圣凡路殊。谅有之乎初源忿父遇害贼庭。时方八岁为群贼所虏。流浪南北展转人家。凡六七年归于近亲。代宗闻之授河府掾。源遂绝酒肉不婚娶。不役童仆。常依慧林寺寓一室。随僧斋食。先命穴其野以备终制。时时往眠其间。至于荣辱是非一皆均等也。时相国李公德裕表荐之。遂授谏议大夫。于时源已年八十馀矣。抗表不起。二年而卒。长庆二年也。 系曰。圆观未死。先寄胎者。闻必不信何耶。违诸圣教也。尝闻闽尼多许。族姓家妇女为儿。云便来也。及终有以朱题髀。当日有家生子。身有赤文便来二字焉。此类亦多。庄子所谓曲士不可与语道者。束于教也。其或竺乾异计有教未来。佛或别会曾谈。见有我宗自许。若然者未可定执已行之教矣。其如观也果證高深。同智论中多种不思议也。心思言议千里难追矣。
神僧传·卷第八
释圆观。不知何许人。居于洛。率性疏简。时与李源为忘形之友。同止慧林寺但日给一器。随众僧饮食而已。如此三年。一日源忽约观游蜀青城峨眉等山洞求药。观欲游长安由斜谷路。李欲自荆入峡。争此二途。半年未决。李曰。吾已不事王侯。行不愿历两京道矣。观曰。行无固必请从子命。遂自荆上峡。行次南浦泊舟。见数妇女条达锦裆负罂而汲观俛首而泣曰。某不欲经此者。恐见此妇人也。李问其故。观曰。其孕妇王氏者。是某托身之所也。已逾三戴尚未解㝃。唯以吾未来故。今既见矣。命有所归。释氏所谓循还者也。请君用符咒遣其速生。且少留行舟葬吾山谷。其家浴儿时亦望君访临。若相顾一笑是识君也。后十二年当中秋月夜。专于钱唐天竺寺外。乃是与君相见之期也。李追悔此一行。召孕妇告以其事。妇人喜跃还。顷之李往授符水。观沐浴而化。妇生一子焉。李三日往看。新儿果致一笑。明日李回棹归慧林寺。询问弟子方知已理命矣。李常念杭州之约。至期到天竺寺。其夜月明忽闻葛洪井耕有牧童歌竹枝者。乘牛扣角。双髻短衣。徐至寺前乃观也。李趋拜曰。观公健否。曰李公真信士。我与君殊途。慎勿相近。君俗缘未尽但且勤修。不堕即遂相见。李无由序语。望之潸然。观又歌竹枝前去。词切调高。不知所终。
高僧摘要·品高僧摘要卷三
居于洛宅。率性疏简。或勤梵学。而好治生。获田园之利。时谓之空门猗顿。此外施为绝异。且通音律。大历末。与李源为忘形之友。源父憕居守。天宝末陷于贼中。遂将家业。舍入洛城北慧林寺。但日给一器。随僧众饮食而已。如此三年。忽约观游蜀。青城峨眉等山洞求药。观欲游长安。由斜谷路。李欲自荆入峡。争此二途。半年未决。李曰。吾已不事王侯。不愿历两京道。观曰。行无固必。请从子命。遂自荆上峡。行次南浦泊舟。见数妇女。绦达锦裆。负罂而汲。观俛首而泣曰。某不欲经此者。恐见此妇人也。李曰。自上峡来。此徒不少。奚独泣为。观曰。其孕妇王氏者。是某托身之所也。已逾三载。尚未解㝃。唯以吾未来故。今既见矣。命有所归。观死。孕妇生焉。李三日往看新儿。襁抱就明。果致一笑李泣。具告王氏。王氏厚葬观。李常念杭州之约。至期到天竺山寺。其夜桂魄皎然。忽闻葛洪井畔。有牧童歌竹枝者。乘牛扣角。双髻短衣。徐至寺前。乃观也。李趋拜曰。观公健否。曰李公真信士。我与君殊途。慎勿相近。君俗缘未尽。但且勤修不堕。即遂相见。李无由序语。望之潸然。观又歌竹枝。杳袅前去。词切调高。莫知所谓叹曰。真得道之僧也。咫尺悬隔。圣凡路殊。源遂绝酒肉。不婚娶。不役童仆。常依慧林寺。寓一室随僧斋食。
顿金 朝代:五代吴

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八百六十九
金。吴顺义时人。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顿悟,赵州(今河北赵县)人。俗姓蔡。事见《青琐高议》别集卷六。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一三六○
有严(一○二一——一一○一),字昙武,号楂庵,俗姓胡,临海(今浙江临海)人。十四受具戒于阅寿禅师,复谒神照法师学台教,博通三藏,潜志净土。任台州崇善寺。晚岁隐居,庐于楂木之傍,二十年中,专事净业。建中靖国元年卒,年八十一。著《法华经玄签备检》四卷、《法华经文句记笺难》四卷、《摩诃止观辅行助览》四卷,今存。见《释门正统》卷六,《补续高僧传》卷二,《新续高僧传四集》卷二七。
补续高僧传·义解篇
有严。台之临海胡氏子。母将孕。号痛顿什。其兄沙门宗本曰。是必有异。若生男当出家。母闻合掌以许。既而痛止。果生男。六岁从师。十四受具戒阅寿禅师。心赋若有所悟。即往东山。谒神炤。于一心三观之道。法华三昧之行。莫不神解。而躬行之。尝读止观。至不思议境。曰。万法惟一心。心外无一法。心法不可得。是名妙三千。初主无相。慧因法真。自赤城迁东掖。举师以代。尝谓。去佛久远。人迷自性。凡宣演之际。必近指一心。使之易领。闻者皆能有入。绍圣中。郡请主东掖。师曰。智者年未五十。已散徒众。吾老矣。可堪此耶。卒不赴。隐居故山东峰。庐于楂木之傍。因自号楂庵。一钵无长物。躬拾薪汲水。食唯三白。二十年中。专事净业。以安养为故乡。作怀净土诗八章。辞情凄切。人多乐诵。母病目。师对观音。想日精摩尼手。母即梦神擎日当前。觉而目明。师于三昧中。多获瑞应。不可枚举。建中靖国元年。定中见天神。告曰。师净业成矣。又梦池中生大莲华。天乐四列。乃作饯归净土之诗。越七日。趺坐而化。以陶器。塔于庵北。有光在塔。如月形。三夕乃没。
新续高僧传·明律篇第四之一
释有严,字楂庵,姓胡氏,临海人。六岁侬灵鹫从师,年十四进具。往东山学于神照,契一心三观之旨,修法华三昧。寻主赤城寺。绍圣中,隐故山东峰,卢于楂木之旁,因以为号。有严严戒律,一钵之外,不蓄分寸。所修三昧,每见瑞应,专事净业。其所谕述多激劝往生。建中靖国元年孟夏,一日入定,若天神降空中曰:“师戒珠圆,净业成矣。”又梦池中大莲华,天乐围绕,乃作《自饯诗》示众。后七日跏趺而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人。哲宗元祐间进士。神宗熙宁中为教授,通判秦州。与苏轼友善。尝过景德寺,觌故相富弼像,修整张范祠,匾曰三贤堂。
全宋诗
顿起,字敦诗,汝南(今属河南)人(清光绪《盱眙县志稿》卷一三)。神宗熙宁三年(一○七○)进士(《栾城城》卷三《送顿起及第还蔡州》)。七年,为青州教授(《栾城集》卷五《和青州教授顿起九日见寄》)。元丰中,为监察御史(《续资治通鉴》卷三三四)。哲宗元祐四年(一○八九),通判泰州(清道光《泰州志》卷一三)。后提点西川刊狱(《永乐大典》卷七二三八)。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二一一二
顿起,字敦诗,汝南(今河南汝南)人,熙宁三年进士及第。五年,曾与苏辙同至洛阳考试举人。继任青州教授。元丰中历都水监主簿、监察御史。元祐元年通判泰州。绍圣中提点西川刑狱公事。见苏轼《次韵答顿起二首》(《苏轼诗集》卷一七),苏辙《和顿主簿起见赠二首》、《许州留别顿主簿》(《栾城集》卷四)、《和青州教授顿起九日见寄》(《栾城集》卷五),《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二七、三三四及作者《玉女堂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