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76,分19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柔从
顺礼
驯德
巽与
错忤
违拂
顺孝
和服
蛾伏
顺赖
顺爱
顺弟
乡从
阿唯
顺欲
《漢語大詞典》:柔从(柔從)
柔和顺从。荀子·君道:“夫有礼则柔从听侍,夫无礼则恐惧而自竦也。”荀子·不苟:“君子宽而不僈……坚强而不暴,柔从而不流。”
《漢語大詞典》:顺礼(順禮)
顺从礼仪。国语·晋语四:“君补王闕,以顺礼也。” 韦昭 注:“补王失位之闕,以顺为臣之礼。”后汉书·舆服志上:“故礼尊尊贵贵,不得相踰,所以为礼也。非其人不得服其服,所以顺礼也。”
分類:顺从礼仪
《漢語大詞典》:驯德(馴德)
(1).犹俊德。圣德,大德。史记·五帝本纪:“能明驯德,以亲九族。”按,书·尧典作“克明俊德,以亲九族”。
(2).顺从德化。《孔子家语·好生》:“四海承风,畅於异类。凤翔麟至,鸟兽驯德。” 王肃 注:“驯,顺。”
(3).美德。 宋 王安石 《枢密使张昇封赠三代制》之三:“嬪于令人,躬有驯德。”
《漢語大詞典》:巽与(巽與)
顺从,附和。《论语·子罕》:“巽与之言,能无説乎?绎之为贵。” 朱熹 集注:“巽言,无所乖忤,故必説。”
分類:顺从附和
《漢語大詞典》:错忤(錯忤)
(1).抵触,不顺从。新唐书·李藩传:“ 藩 泣谓曰:‘……宜速还,否则以法劾君。’ 兼 ( 杜兼 )错忤去。”
(2).亦作“ 错逜 ”、“ 错啎 ”。矛盾;错乱。 宋 李纲 《上道君太上皇帝封事》:“首尾衡决,先后错忤。”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蘐园随笔》:“故和训所牵,字非其字;语理错逜,句非其句。” 章炳麟 《国故论衡·论式》:“卒之数篇之中,自为错啎,古之人无有也。”
《漢語大詞典》:违拂(違拂)
亦作“ 违咈 ”。 违背,不顺从。 明 李东阳 《武昌徐公挽诗》序:“怡愉终日,口不及财利。苟事涉於利,輒推而弗居,少有违咈,不以为意。”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礼部一·改谥:“大学士 石珤 ,謚 文隐 ,则以议大礼时,依违两端。其死时,正其门人 张璁 在揆地,心恨甚,故以违拂不成謚之。”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崔秀才》:“每如其愿,为尝违拂。” 丁玲 《粮秣主任》:“我不愿违拂他的意思。”
《漢語大詞典》:顺孝(順孝)
尽心奉养父母,顺从父母意志。礼记·祭统:“崇祀宗庙社稷,则子孙顺孝。”
《國語辭典》:和服  拼音:hé fú
日本的传统服装。长衣、前身叠合,且腰间系以宽带。
《漢語大詞典》:蛾伏
亦作“ 蛾服 ”。 俯身伏地,表示顺从。 清 林则徐 《鸦片奏案·附录祭文》:“始犹范彼狼奔,继即帖然蛾服。” 章炳麟 《安君颂》:“ 清 吏总督以下,皆蛾伏道周,如謁万乘。”
《漢語大詞典》:顺赖(順賴)
顺从依赖。 唐 韩愈 《柳子厚墓志铭》:“因其土俗,为设教禁,州人顺赖。”新唐书·王方翼传:“属牛疫,民废田作, 方翼 为耦耕法,张机键,力省而见功多,百姓顺赖。”
分類:顺从依赖
《漢語大詞典》:顺爱(順愛)
顺从与爱护。晏子春秋·问下二九:“顺爱不懈,可以使百姓;彊暴不忠,不可以使一人。” 张纯一 校注:“事君,所以为民也。顺君之心,爱民而不怠,故民乐为用。”三国志·魏志·管辂传“ 管輅 字 公明 ”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管辰 《管辂别传》:“其事父母孝,篤兄弟,顺爱士友,皆仁和发中,终无所闕。”
分類:顺从爱护
《漢語大詞典》:顺弟(順弟)
(1).顺从兄长的弟弟。晏子春秋·外篇上十一:“父之孝子,兄之顺弟也。”
(2).教育弟弟。大戴礼记·曾子立孝:“故与父言,言畜子;与子言,言孝父;与兄言,言顺弟;与弟言,言承兄。”
《漢語大詞典》:乡从(鄉從)
谓归向顺从。汉书·陈汤传:“中国与夷狄有羈縻不絶之义……使无乡从之心,弃前恩,立后怨,不便!” 颜师古 注:“乡读曰嚮。乡从谓向化而从命也。”
分類:归向顺从
《漢語大詞典》:阿唯
唯唯喏喏,迎合顺从。太平广记卷九八引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怀濬:“与之语,即阿唯而已,里人以神圣待之。”辽史·耶律引吉传:“时 萧革 、 萧图古辞 等以佞见任,鬻爵纳贿; 引吉 以直道处其间,无所阿唯。”
分類:迎合顺从
《漢語大詞典》:顺欲(順欲)
顺从自己的心欲或意志。《楚辞·天问》:“鴟龟曳衔, 鮌 何听焉?顺欲成功,帝何刑焉?” 游国恩 纂义:“顺欲者,谓顺 鮌 自己之意行之也。” 三国 魏 嵇康 《答难养生论》:“而世未之悟,以顺欲为得生,虽有厚生之情而不识生生之理,故动之死地也。”